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

合集下载

交流安全电流规定是多少(3篇)

交流安全电流规定是多少(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电力也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对交流安全电流做出了明确规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交流安全电流的规定及其相关内容。

二、交流安全电流的定义交流安全电流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交流电流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电流值。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交流安全电流是指工频交流电流,频率为50Hz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10mA。

三、交流安全电流的规定1. 安全电流的确定交流安全电流的确定主要基于以下因素:(1)人体电阻:人体电阻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皮肤湿润程度、接触面积、接触压力等。

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在1000Ω到10000Ω之间。

(2)电压:人体接触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危害程度也越严重。

(3)电流持续时间:电流持续时间越长,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越大。

(4)频率:交流电流的频率越高,人体感知电流越小,但危害程度也越大。

根据以上因素,我国规定交流安全电流为10mA。

2. 安全电压的确定安全电压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接触时不会造成伤害的电压值。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安全电压为36V。

当电压超过36V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会超过10mA,存在安全隐患。

3. 特殊情况下的安全电流(1)低频交流电流:低频交流电流对人体的影响较大,如50Hz以下频率的交流电流。

在这种情况下,安全电流应适当降低。

(2)高频交流电流:高频交流电流对人体的影响较小,如100kHz以上的交流电流。

在这种情况下,安全电流可以适当提高。

四、交流安全电流的应用1. 电气设备设计在设计电气设备时,应充分考虑交流安全电流的规定,确保设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2. 电气安装在电气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安全电流的规定进行施工,确保电气线路和设备符合安全要求。

3. 电气使用在使用电气设备时,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因操作不当而造成触电事故。

五、总结交流安全电流是我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规定。

汽车智能技术类考试真题

汽车智能技术类考试真题

选择题能够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

A. 感知电流B. 感应电流C. 摆脱电流D. 致命电流新能源汽车高压部件的防护等级通常是()。

A. IP35B. IP55C. IP45D. IP67当车辆采用电力驱动时,动力电池的()输送给电机控制器。

A. 低压直流电B. 高压直流电C. 低压交流电D. 高压交流电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系统主要由驱动电机和()组成。

A. 电机控制器B. 动力电池C. 整车控制器D. 高压配电盒电机控制电路板计算所需占空比,产生()信号。

A. 交流B. 直流C. 脉宽调制D. 高压下列哪项不属于纯电动汽车高压系统的部件?()A. 电机控制器B. 仪表C. 空调压缩机D. 动力电池简答题简述新能源汽车中电机控制器的主要功能。

请描述新能源汽车高压部件的IP67防护等级中,6和7各代表什么含义。

解释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中的作用及其工作原理。

简述新能源汽车中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的基本功能。

列举三种常见的汽车智能化传感器,并简述它们的主要用途。

阐述新能源汽车中CAN总线系统的主要作用及其特点。

填空题人体触电后能够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__________。

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系统通常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电机驱动电路板通过__________向驱动电机输送三相交流电。

车载数据采集终端是车辆远程监控系统的__________部分。

电动汽车上负责驱动汽车的是__________。

新能源汽车中,整车控制系统的控制模式通常分为正常行驶、__________和停机保护模式。

激光雷达可分为__________激光雷达和多线激光雷达。

电动汽车的PTC加热器具有__________、升温速度快的特点。

新能源汽车的整车控制器英文简称是__________。

新能源汽车高压互锁的英文缩写是__________。

电工复审考试题库

电工复审考试题库

电工复审/换证考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电击是电流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A内部组织 B外部组织 C神经系统2、能引起人体感觉的最( )电流为感知电流。

A 大B 中C 小3、人体触电后能自行摆脱电源的最()电流为摆脱电流。

A 小B 中C 大4、在一般情况下,取()mA为人体所能忍受而无致命危险的最大电流。

A 30B 20 C105、在有高度触电危险场所,应取( )mA为安全电流。

A 30B 20C 106、在空中或水面触电时,取()mA为安全电流。

A3 B5 C107、直接接触触电是设备及线路正常运行时,触及()而发生的触电现象。

A带电体 B设备外壳 C绝缘体8、人体触电后要使触电者迅速( )越快越好。

A就地抢救 B送往医院 C脱离电源9、对成年人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时,正常的吹气频率是每分钟约()次。

A 、20 B、12 C、610、胸外按压时应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人的胸骨压陷()Cm。

A2—3 B3—5 C1—211、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时间相等。

A 90 B60 C8012、当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时,单人救护时,每按压()次后吹气2次,反复进行.A15 B10 C513、低压验电器的发光电压通常在()V以上。

A 15B 60C 514.携带型接地线使用多股软裸铜线,其截面积不应小于()平方毫米A 10B 16C 2515.装设接地线必须由()进行A 1人B 2人C 3人16、在高压无遮拦操作中,人体或者其所携带工具于带电体之间的最小距离,10KV及以下者,不应小于()A0。

35M B0.7M C1M17、无论高、低电压验电器,在使用前应将验电器在()进行测试A确有电源处 B任意电源处 C需停电源处18、在高压设备上工作,需要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需要填用()工作票A 第一种B 第二种C 口头或电话命令19、包扎裸露线头的绝缘胶布,属于()A 绝缘防护B 屏护C 安全距离20不属于屏护保护装置的是()A 遮栏B 栅栏 C绝缘胶布21居民区导线与地面的最小距离,线路电压380V时为()A 6米B 4米C 6。

什么叫感知电流?

什么叫感知电流?
感知电流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当电流增大时感觉增强,反应 变大,可能导致坠落等二次事故。由于感知电流为 1 毫安左右,可以 建议小型携带式电气设备的最大泄露电流为 0.7率下,通过人体引起人的任何感觉的最小电流称为感知电流。 人对电流最初的感觉是轻微麻感和微弱针刺感;大量试验资料表明, 对于不同的人,感知电流是不相同的。感知电流与个体生理特征、人 体与电极的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对应于概率 50%的感知电流成年男 子约为 1.1 毫安,成年女子约为 0.7 毫安。感知阈值定为 0.5 毫安, 并与时间因素无关。

人体安全电压

人体安全电压

人体安全电压行业规定安全电压为36V,安全电流为10mA,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

电流强度越大,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

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mA,直流为5mA;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mA,直流为50mA;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如100mA的电流通过人体1s,可足以使人致命,因此致命电流为50mA。

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可按30mA考虑。

人体对电流的反映电流(mA) 50Hz交流电直流电0.6~1.5(mA) 手指开始感觉发麻无感觉;2~3(mA) 手指感受觉强烈发麻无感觉 ;5~7(mA)手指肌肉感觉痉挛手指感灼热和刺痛;8~10(mA)手指关节与手掌感觉痛,手已难以脱离电源,但尚能摆脱电源感灼热增加;20~25(mA)手指感觉剧痛,迅速麻痹,不能摆脱电源,呼吸困难灼热更增,手的肌肉开始痉挛;50~80 (mA)呼吸麻痹,心房开始震颤,强烈灼痛,手的肌肉痉挛,呼吸困难;90~100(mA)呼吸麻痹,持续3min后或更长时间后,心脏麻痹或心房停止跳动,呼吸麻痹。

原理根据欧姆定律(I=U/R)可以得知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与外加电压和人体电阻有关。

人体电阻除人的自身电阻外,还应附加上人体以外的衣服、鞋、裤等电阻,虽然人体电阻一般可达5000Ω,但是,影响人体电阻的因素很多,如皮肤潮湿出汗、带有导电性粉尘、加大与带电体的接触面积和压力以及衣服、鞋、袜的潮湿油污等情况,均能使人体电阻降低,所以通常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是无法事先计算出来的。

因此,为确定安全条件,往往不采用安全电流,而是采用安全电压来进行估算:一般情况下,也就是干燥而触电危险性较小的环境下,安全电压规定为24V,对于潮湿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如金属容器、管道内施焊检修),安全电压规定为12V,这样,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可被限制在较小范围内,可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人身安全。

技能认证特种作业考试电工高压电工(习题卷8)

技能认证特种作业考试电工高压电工(习题卷8)

技能认证特种作业考试电工高压电工(习题卷8)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57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110KV及以下线路保护测控装置,当开关在跳位而(),延时10秒报TWJ异常。

A)线路有流B)线路无压C)线路有压答案:A解析:2.[单选题]检修工作时凡一经合闸就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操作手把上应悬挂:()。

A)禁止合闸,有人工作B)止步,高压危险C)禁止攀登,高压危险答案:A解析:检修工作时凡一经合闸就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操作手把上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这是禁止性标志。

3.[单选题]采取在电源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其目的是减小()。

A)接地电流B)接地电压C)接地有功答案:A解析:采取在电源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其目的是减小接地电流。

4.[单选题]所有断路器,隔离开关均断开,在有可能来电端挂好地线,说明设备处于()状态。

A)检修B)运行C)备用答案:A解析:检修状态 系指某回路中的高压断路器及高压隔离开关(或自动开关及刀开关)均已断开,同时按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的要求悬挂了临时接地线,并悬挂标示牌和装好临时遮栏,处于停电检修的状态。

5.[单选题]()的作用是将悬式绝缘子组装成串,并将一串或数串绝缘子连接起来悬挂在横担上。

A)支持金具B)连接金具C)接续金具答案:B解析:连将绝缘子、悬垂线夹、耐张线夹及保护金具等连接组合成悬垂或耐张串组的金具,称为连接金具。

连接金具的作用是将悬式绝缘子组装成串,并将一串或数串绝缘子连接起来悬挂在横担上。

6.[单选题]接地电阻测量仪用120r/min的速度摇动摇把时,表内能发出()Hz、100V左右的交流电压。

A)50B)110C)120答案:B解析:接地电阻测量仪用120r/min的速度摇动摇把时,表内能发出( 110 )Hz、100V左右的交流电压。

摇表的使用(1)校表。

测量前应将摇表进行一次开路和短路试验,检查摇表是否良好。

电流为多少毫安时称为致命电流

电流为多少毫安时称为致命电流

电流为多少毫安时称为致命电流
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mA,直流为5mA;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mA,直流为50mA;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如果50mA的电流通过人体1s,可足以使人致命,因此致命电流为50mA。

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可按30mA考虑。

电给人带来致命伤害时,一般是电压过高了,低电压焊接的大电流不致命,只有与金属产生短路时才有大电流使金属相接,但电压过高时,对人体就会是致命的。

正常电闸上的触电保安器设置的漏电mA设定在15~30mA,只要与地短路有15mA电流它就跳闸。

再比方棍可产生几千伏的电压,仅有几毫安电流就可可以击倒人,用电捕鼠,也是升压到上千伏几毫安电流,来电死老鼠的。

可见,电压与电流成反比,只需要提高电压,即便只有5mA电流沾住人体都会致命,高压在低电流时同样会电击选成人的心跳骤停。

总结:
把电压定为36V以下为安全电压,低电压不管输出电流是多大,碰一根线不会致命,只有在身上产生回路才会有点反应,比如过去的老式电话机是摇发电振铃的,电压达到70V,手指短路会麻手,但不会致命。

另外,过去给犯人用电刑就是加大电压。

因此,低电压电流再大都不怕,怕就怕高压触电致命。

电工知识

电工知识

带负荷拉闸形成电弧电流作用人体主要表现为生物学效应,还包含有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

小电流电击使人致命的最危险、最主要的原因是引起心室颤动。

发生心室颤动时,心脏每分钟颤动1000次以上,但幅值很小,而且没有规则,血液实际上中止循环。

一、电流大小的影响按照人体呈现的状态,可将预期通过人体的电流分为三个级别。

1、感知电流在一定概率下,通过人体引起人有任何感觉的最小电流(有效值)称为该概率下的感知电流。

概率为50%时,成年男子平均感知电流约为1.1mA,成年女子约为0.7mA。

2、摆脱电流在一定概率下,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称为该概率下的摆脱电流。

摆脱电流是人体可以忍受,一般尚不致造成不良后果的电流。

电流超过摆脱电流后,会感到异常痛苦、恐慌和难以忍受;如时间过长,则可能昏迷、窒息,甚至死亡。

因此,可以认为摆脱电流是有较大危险的界限。

3、室颤电流通过人体引起心室发生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称为室颤电流。

二、电流持续时间的影响1、体内积累局外电能越多,伤害越严重,表现为室颤电流减小。

2、心电图上心脏收缩与舒张之间约0.2s的T波,是对电流最为敏感的心脏易损期。

点击持续时间延长,必然重合心脏易损期,电击危险性增大。

3、随着电击持续时间的演唱,人体电阻由于出汗、击穿、电解而下降,如接触电压不变,流经人体的电流必然增加,电击危险性随之增大。

4、电击持续时间越长,中枢神经反射越强烈,电击危险性越大。

三、电流途径的影响可用心脏电流因数粗略衡量不同电流途径的危险程度,心脏电流因数是表明电流途径影响的无量纲系数。

四、电流种类的影响1、直流电流的作用在接通和断开瞬间,直流平均感知电流约为2mA。

300mA以下的直流电流没有确定的摆脱电流值;300mA以上的直流电流将导致不能摆脱或数秒至数分钟以后才能摆脱带电体。

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波动周期时,直流室颤电流为交流的数倍;电流持续时间200ms以下时,直流室颤电流与交流大致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的感知电流----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mA,直流为5mA;
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那么,电流强度的大小是有以下因素决定的。

根据欧姆定律,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取决于外加电压和人体的电阻。

经验表明, 对人体来说,不高于36伏的电压才是安全的,这个范围的电压叫做安全电压。

人体的电阻值随人体差异而不同,同一人体不同皮肤潮湿状态而变化。

当干燥、无外伤时,人体的R可达10000~100000Ω,而潮湿、出汽、有外伤时R仅达800~1000Ω,一般情况取R≈1000Ω。

根据欧姆定律可算出安全电压:
U= I•R=安全电流×人体电阻=0.03×1000=30V
人体安全电流:交流30mA,直流50mA,故得安全电压:交流30V,直流50V,我国电气电压体制中属于安全电压的有36V,24V,12V三种。

氧舱国家标准规定,对单、双人氧舱,进舱电气的电压不应高于24V。

如果是用于人身安全保护为目的,则漏电电流小于30mA,视为安全,如大于30mA,则视为不安全,将产生保护动作。

漏电保护的额定电流30mA的漏电保护器或保护开关,属于同敏度漏电保护器或保护开关。

其生产保护动作时间还应在0.1秒以内。

这两个参数的选择主要依据是:
⑴人体的感知电流----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mA,直流为5mA;男为1.1mA女为0.7mA;
⑵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mA,直流为50mA;摆脱电流男为16mA女为10.5mA,儿童要较成人为小;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是致使电流,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电流达到50mA就会引起心室颤动,有生命危险,而100mA以上的电流则中心将人致死,30mA以下暂时不会有生命危险。

人的心脏每收缩扩张一次有0.1秒的间歇,而在这0.1秒内,心脏对电流最敏感,若电流在这一瞬间通过心脏,即使电流较小,也会引起心脏颤动,造成危险。

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如100mA的电流通过人体1s,可足以使人致命,因此致命电流为50mA。

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可按30mA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