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诗文背诵默写篇目

中国古代文学诗文背诵默写篇目
中国古代文学诗文背诵默写篇目

中国古代文学诗文背诵篇目

注:红色为缩减后须背诵的篇章

唐宋部分100

唐:50

薛道衡:《昔昔盐》

王绩:《野望》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骆宾王:《在狱咏蝉》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沈佺期:《独不见》

陈子昂:《感遇诗》(兰若生春夏)

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橘)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王维:《山居秋暝》、《渭川田家》、《送元二使安西》、《观猎》

王之涣:《登鹳雀楼》

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芙蓉楼送辛渐》

高适:《燕歌行》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李白:《蜀道难》、《将进酒》、《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行路难》其一

杜甫:《望岳》、《兵车行》、《登高》、《羌村三首》(一)

张继:《枫桥夜泊》

韦应物:《滁州西涧》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西塞山怀古》

白居易:《轻肥》、《长恨歌》、《琵琶行》

李贺:《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

杜牧:《泊秦淮》、《清明》、《赤壁》、《过华清宫》

李商隐:《锦瑟》、《安定城楼》

词: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

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宋:5

林逋:《山园小梅》

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晏殊:《浣溪纱》(一曲新词酒一杯)、《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破阵子》(燕子来时)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朝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踏莎行》(候馆梅残)、《戏答元珍》、《明妃曲和王介甫》

梅尧臣:《鲁山山行》、《东溪》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望海潮》(东南形胜)、《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大江东去)、《江城子》(十年生死)、《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

王安石:《泊船瓜州》、《明妃曲》、《桂枝香》(登临送目)、《书湖阴先生壁》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黄庭坚:《登快阁》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满庭芳》(山抹微云)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六丑》(正单衣试酒)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声声慢》(寻寻觅觅)

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

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陆游:《钗头凤》(红酥手)、《诉衷情》(当年万里)、《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书愤》

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摸鱼儿》(更能消)、《永遇乐》(千古江山)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暗香》(旧时月色)

范仲淹:《岳阳楼记》

欧阳修:《醉翁亭记》、《秋声赋》

苏轼:《前赤壁赋》、《石钟山记》

中国古代文学3教材参考书目必背篇目及概念

中国古代文学3 教材、参考书目、必背篇目及概念 一、教材、参考书目 1.教材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下编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参考书目 (1)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袁行霈主编《历代名篇赏析集成》,高等教育出版社 (3)鲁洪生、赵敏俐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名篇导读》下册,中华书局 (4)傅璇琮、蒋寅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宋代卷、辽金元卷),辽宁人民出版社 二、必背篇目 欧阳修《踏莎行》 梅尧臣《鲁山山行》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 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及其雅号 林逋《山园小梅》 晏殊《浣溪沙》

柳永《雨霖铃》、《望海潮》、《八声甘州》 王安石《明妃曲》、《泊船瓜州》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老夫聊发)、《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莫听穿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及其雅号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李清照《如梦令》、《醉花阴》、《声声慢》 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 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黄庭坚《寄黄几复》、《登快阁》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陆游《钗头凤》、《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初霁》、《剑门道中遇微雨》、《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青玉案》(元夕)、《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叶绍翁《游园不值》

优秀诗文背诵篇目级篇

优秀诗文背诵篇目级篇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7~9年级(61篇) 1.关雎(关关雎鸠)《诗经》 2.蒹葭(蒹葭苍苍)《诗经》 3.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汉乐府 4.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 5.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潜 6.木兰辞(唧唧复唧唧)北朝民歌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 8.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陈子昂 9.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 10.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 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 12.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 13.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崔颢 14.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 15.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 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 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 1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 19.卖炭翁(卖炭翁)白居易 20.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 21.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

22.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 23.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 24.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 25.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26.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27.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28.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29.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王安石 30.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 3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32.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 33.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 34.南乡子(何处望神州)辛弃疾 35.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 36.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 37.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 38.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 39.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 40.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 41.《论语》12章(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贤哉回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义而富且贵;三人行;子在川上曰;三军可夺帅也;博学而笃志)

新课标卷高考古诗文背诵64篇篇目情景式默写汇编

新课标卷高考古诗文背诵64篇篇目情景式默写汇编 高中部分 (一)《劝学》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 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 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 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 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 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逍遥游》 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 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 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 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 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 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中国古代文学必背

1.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3. 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注释:溱[zhēn]、洧[wěi]:河名。溱,古水名。源出河南省密县东北,东南流,会洧水为双洎[jì]河,东流贾鲁河。洧,古水名,源出河南登封县阳城山。 蕑[jiān]:香草名。生在水边的泽兰。当地当时习俗,以手持兰草,可祓除不祥。《诗·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蕑。”这里用为兰草之意。 訏[xū]:广大无边。 将谑:将读作xiang,与相谑同。 4.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

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7-9年级61篇)

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7-9年级(61篇)1.《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兼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十五从军征》汉乐府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架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4.《观沧海》两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5.《饮酒》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木兰辞》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高中古诗文背诵篇目(26篇)

高中古诗文背诵篇目(26篇) 高中古诗文背诵篇目(26篇)《荆轲刺秦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zhǐ)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hào)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shēng)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wéi)之,而寒于水。木直中(zhònɡ)绳,(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ɡǎo)暴(pù),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lì)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cān)省(xǐnɡ)乎己,则知(zhì)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yú)之所学也;吾尝跂(qì)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ìnɡ)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jiāo)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qiè)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lòu)。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áo),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过秦论》贾谊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chī)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huī)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wèngyǒushéngshū)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dí)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yōu)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中国古代文学史背诵、熟读篇目

熟读: 曹操《蒿里行》 孔融(与曹操论盛孝章书)、 诸葛亮《出师表》、 王粲《登楼赋》、 曹植《洛神赋》、《赠白马王彪》、《美女篇》、《泰山梁甫行》、《求自试表》、 阮籍《咏怀诗》“夜中不能寐”“嘉树下成蹊”、“驾言发魏都”、“一夕复一朝”、 嵇康《幽愤诗》、《与山巨源绝交书》 江淹《别赋》、 庾信《哀江南赋》、 蔡琰《悲愤诗》、 陆机《赴洛道中作》“揔辔登长路”、 左思《咏史》八首、《娇女诗》、 郭璞《游仙诗》“京华游侠窟”、 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乞食》、《饮酒》(并序)“衰荣无定在”、“清晨闻叩门”《杂诗》“白日沦西阿”、《咏荆轲》谢灵运《登池上楼》、《登江中孤屿》、《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代放歌行》、《拟行路难》“奉君金卮之美酒”、 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晚登三山环望京邑》、

孔稚圭《北山移文》、 郦道元《江水》、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庾信《拟咏怀》“摇落秋为气”、 乐府民歌《子夜歌》“始欲识郎时”、“今昔已欢别”《华山畿》(两首)、《读曲歌》“打杀长鸣鸡”《那呵滩》(两首)、《琅琊王歌辞》“新买五尺刀”、《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整个小说部分 背诵: 曹操《短歌行》、《步出夏门行》、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 刘桢《赠从弟》、 曹丕《燕歌行》《杂诗》“西北有浮云”、 曹植《洛神赋》“余告之曰:其形也……采湍濑之玄芝。”《七哀》、《白马篇》、《野田黄雀行》 潘岳《悼亡诗》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饮酒》“结庐在人境”、《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 乐府民歌《西洲曲》、《木兰辞》、《敕勒歌》

新课标初中语文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一、孔子语录 1、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这种贫苦,回,却仍然不改变他的乐趣。贤德啊,颜回!”《论语·雍也第六》 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老夫子在河岸上看着浩浩荡荡、汹涌向前的河水说: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 5、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说:“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教版高中语文古诗文背诵篇目

[第一册]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劝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第二册] 《过秦论》贾谊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古诗词理解性默写【上下两册带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上下两册】班级:姓名: 上册教材目录: 一、古诗词背诵篇目 4.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2.《论语》十二章 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李白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课外古诗词诵读—— 秋词(其一)/刘禹锡 夜雨寄北/李商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潼关/谭嗣同 二、古文背诵篇目 16、诫子书/诸葛亮 一、期中之前古诗理解性默写学生版 (一)《观沧海》(曹操) 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4、《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1、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并且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诗句是: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 4、该曲的主旨句是: (五)《<论语>十二章》 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整理

填空: 1.诗经是西周至春秋的诗歌总集。 2.现今所见《诗经》共305篇 3.诗经的流传:(三家诗)汉代鲁人申培所传的《鲁诗》,齐人辕固生所传的《齐诗》和燕人韩婴所传的《韩诗》古文学派毛亨传的《毛诗》,流传至今的为《毛诗》。 4.《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5.西周前期的作品最值得重视的是五篇歌咏周族始祖和先公先王的诗:《大雅》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6.《国语》以记言为主。 7.《孟子》为语录体散文。其文学成分表现在叙事和抒情两个方面。 8.《赋篇》的作者是荀子. 宋玉有《九辩》一篇 9.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 10.九歌的篇目和祭祀的对象:《东皇太一》(天神)、《云中君》(云神)、《湘君》、《湘夫人》(湘水之神)、《东君》(日神)、《大司命》(掌管寿命的神)、《少司命》(掌握子嗣的神)、《河伯》(河神)、《山鬼》(山中之鬼)、《国殇》(阵亡将士之魂)和《礼魂》(送神总曲)。 11.五四运动以后的研究者常称这些西周以前的诗为周族的史诗. 12.《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统称“春秋三传” 13.汉代文学领域得到了大规模拓展,最引人注目的是赋。赋分为抒情小赋和体物大赋两类 14.司马相如《上林赋》《子虚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 15.汉代文学在诗歌上的进展最重要的是五言诗的兴起和叙事诗的产生、发展 16.现存汉代最早的抒情赋是贾谊的《吊屈原赋》 17.汉武帝的《秋风辞》是第一篇中国文学史上抒写人生的本然情绪 18.枚乘《七发》大赋的开始 19.西汉中期的体物大赋作家除了司马相如外,最值得注意的是王褒。他的《洞箫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专写音乐的作品 20.贾谊最著名的是《过秦论》和《论治安策》 21.晁乘的政论文《论贵粟疏》 2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到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总共一百三十篇。本纪是全书的大纲。指导思想是黄老思想《史记》的写作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6年级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共75篇)

1-6年级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共75篇)1、《江南》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骆宾王(唐)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李峤(唐)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贺知章(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王之涣(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王之涣(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孟浩然(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凉州词》王翰(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2、《出塞》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王维(唐)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李白(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节选)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9、《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初中语文1-6册古诗文默写必考题汇总

初中语文1-6册古诗文默写必考题汇总 一、《论语》 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二、《鱼我所欲也》 1.《鱼我所欲也》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鱼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舍生而取义者也。 3、《鱼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鱼我所欲也》文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四、《曹刿论战》 1、《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曹刿论战》中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句子: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曹刿论战》中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夫战,勇气也。

中国古代文学考研背诵篇目

古代文学背诵篇目

第一编先秦文学 诗经:关雎、桃夭、汉广、黍离、溱、蒹葭、七月、鹿鸣 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国风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国风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国风郑风溱zhen洧wei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jian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国风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高中阶段古诗文背诵篇目

高中阶段古诗文背诵篇目 一、古文(10篇) 1.劝学(一册P105全文《荀子》)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一册P92全文 《战国策》) 3.屈原列传(六册P103第3段司马迁)4.陈情表(四册P145全文李密) 5.滕王阁序(四册P160 2—3段王勃) 6.师说(二册P109全文韩愈) 7.阿房宫赋(二册P112全文杜牧) 8.六国论(三册P83全文苏洵) 9.游褒禅山记(三册P86 全文 王安石) 10.前赤壁赋(四册P165全文苏轼)二、诗、词、曲(30首) 1.氓(三册P4《诗经》) 2.离骚(三册P7 1——6段屈原) 3.迢迢牵牛星(三册P15《古诗十九首》) 4.短歌行(三册P15 曹操) 5.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三册P16 陶渊明) 6.山居秋暝(三册P28 王维) 7.蜀道难(五册P138 李白) 8.梦游天姥吟留别三册(三册P23 李白) 9.将进酒(五册P140 李白) 10.兵车行(五册P142 杜甫) 11.蜀相(三册P28 杜甫) 12.客至(五册P144 杜甫) 13.登高(三册P28 杜甫)14.登岳阳楼(五册P145 杜甫)15.石头城(三册P29 刘禹锡)16.琵琶行(三册P25 白居易)17.李凭箜篌引(三册P39 李贺)18.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三册P40 杜牧) 19.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三册P40 温庭筠) 20.锦瑟(三册P29 李商隐)2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三册P32 李煜) 22.雨霖铃(寒蝉凄切三册P32 柳永) 23.桂枝香(登临送目三册P41 王安石) 24.念奴娇(大江东去三册P33 苏轼) 25.鹊桥仙(纤云弄巧三册P33 秦观) 26.声声慢(寻寻觅觅三册P34 李清照) 27.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三册P30 陆游) 28.永遇乐(千古江山三册P34 辛弃疾) 29.扬州慢(淮左名都三册P35 姜夔) 30.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四册P130 王实甫)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情景式默写)所有要求背诵的篇目

中国古代诗歌 一湘夫人.屈原 1、《湘夫人》中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这相约未见愁情的诗句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2、湘夫人》中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3、《湘夫人》“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两句诗表现湘君离开期约地点时劝自己把眼光放远,在旷达自解中见出对幸福爱情生活永不放弃的执着。 4、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就是化用《湘夫人》中的“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两句诗。 二拟行路难鲍照 1、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鲍照《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2、鲍照的《拟行路难》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的诗句是: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3、鲍照的《拟行路难》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的诗句是:泻水置平

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4、《拟行路难》中安慰自己要认命,不要忧愁的句子是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5、《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6、《拟行路难》中用反问句来表达作者惆怅、矛盾痛苦的心情的句子是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三蜀相杜甫 1、《蜀相》中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的庄严肃穆气氛的诗句是: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2、《蜀相》中以乐景写哀情,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的诗句是: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3、《蜀相》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4、《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诗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四书愤陆游 1、《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61篇初中必背古诗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7-9年级61篇诗文 1、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十五从军征 汉乐府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4、观沧海 [东汉]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饮酒 [东晋]陶潜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木兰辞

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鬂,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8、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9、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0、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01872篇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2018 高考72 篇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教育部公布高中新课程标准:72 篇古诗文背诵篇目(一)必修(10 篇) 1、《论语》十二章(“人而不仁”“朝闻道”“君子喻于义”“见贤思齐焉”“质胜文则野”“士不可以不弘毅”“譬如为山”“知者不惑”“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小子何莫学夫《诗》”“君 子食无求饱”“克己复礼为仁”) 2、劝学(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 3、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4、谏太宗十思疏 5、师说 6、阿房宫赋 7、六国论8、答司马谏议书 石 9、赤壁赋 《荀子》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 魏征韩愈杜牧苏洵王安 苏轼

10、项脊轩志 归有光

二)选择性必修(10 篇)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2、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火……难为俗人言也)司马迁 贾谊 3、过秦论(上) 4、礼运(大道之行也是谓大冋)《礼记》 李密5、陈情表 陶潜 6、归去来兮辞(并序) 7、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8、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苏轼9、石钟山记 姚鼐10、登泰山记 (三)选修(12 篇) 1、《老子》八章(第八章“上善若水” ;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 ;

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第二十四章“歧 者不立”;第二十七章“善行 ,无辙迹”;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 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 2、季氏将伐颛臾 语》 3、 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礼记》 4、 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万物育焉;博学之……人十能之,己 千之)《礼记》 5、 《孟子》一则(敢问夫子恶长乎……则不能也) 6、 逍遥游(惠子谓庄子曰……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庄子》 7、 谏逐客书 李斯 8、兰亭集序 王羲 9、滕王阁序 10、黄冈竹楼记 11、上枢密韩太尉书 12、古代文论选段 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 ........ 而声名自传于后)曹丕 诗品序(若乃春风春鸟……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钟 嵘 与元九书(感人心者……华声,实义) 白居 王勃 王禹 苏辙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1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 2《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将士们思家与报国矛盾心情的诗句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3、《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5、《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江城子·密州出猎》 1、《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备的句子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方面描写渴望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战斗场面的句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直抒胸臆,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8、秋瑾的《满江红》中“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9、秋瑾的《满江红》中“为篱下黄花开遍”一句是化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