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辅导系列-章节题库-新闻理论-绪 论【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新闻传收内容【圣才出品】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新闻传收内容【圣才出品】

第四章新闻传收内容一、不定项选择题1.以下被看做是“世界上最早的日报”的是()。

A.罗马《每日纪事》B.唐代“邸报”C.《察世俗每月统记传》D.《费加罗报》【答案】A【解析】早在公元前59年,罗马《每日纪事》就已经出现,它被看做“世界上最早的日报”;唐代“邸报”即我国唐朝时期的报纸,约为公元8世纪;《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历史上第一份中文杂志,1815年8月5日创刊于马六甲,主办人是英国传教士米怜和马礼逊;《费加罗报》创立于1853年,是法国的综合性日报,也是法国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2.人们将新闻信息与意见信息、广告信息等自觉地加以区分是在()。

A.古罗马时期B.19世纪三四十年C.廉价报纸出现时D.手抄报出现时【答案】B【解析】明确的、普遍的新闻意识,是与西方近代报纸相伴而生的。

直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大众化、商业化的报纸真正勃兴起来,人们才将新闻信息与意见信息、广告信息等自觉地加以区分,与其他信息相分离的新闻传播观念才得以逐步形成和确立,人们对什么应该是新闻、什么不应该是新闻才有了比较稳定的认识。

3.下列对事实论与信息论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B.事实论是更根本的解释C.信息论解释具有更直接的意义D.信息论是更根本的解释【答案】ABC【解析】对处于传播中的新闻之本源的两种解释有这样的基本关系:第一,从本质上看,事实论与信息论是统一的;第二,事实论是更根本的解释;第三,信息论解释具有更直接的意义,而且信息论解释更能说明新闻由本源态向传播态转化的内在机制。

4.传播形态的新闻和收受形态的新闻距新闻本源态(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的距离,哪个更远()。

A.收受形态的新闻B.传播形态的新闻C.两个距离一样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收受形态的新闻是指经过新闻收受者“消费”的新闻,这时传播形态的新闻是以收受者对它的理解形态存在于收受者的大脑之中。

由于新闻收受者是以传播态的新闻——新闻文本为对象,因此他离新闻本源态——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更远,只能是一种间接的把握,即通过新闻文本中介的把握。

《新闻理论》第一章习题

《新闻理论》第一章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新闻学的研究对象?A. 新闻传播活动B. 新闻传播媒介C. 新闻传播效果D. 市场营销策略答案:D解析:新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媒介、新闻传播内容、新闻传播者和受众、新闻传播效果等,而市场营销策略属于市场营销学的研究范畴。

2. 新闻学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受到以下哪方面的影响?A. 政治因素B. 经济因素C. 科技进步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解析:新闻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影响。

3.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观点是?A. 新闻自由B. 党性原则C. 群众路线D. 客观公正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在于坚持党性原则,认为新闻工作应当服务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4. 习近平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中,强调要把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放在哪个位置?A. 经济建设B. 政治建设C. 文化建设D. 社会建设答案:B解析:习近平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5. 新闻学研究的意义不包括以下哪项?A. 提升新闻传播效果B. 促进媒体融合发展C. 指导新闻实践活动D. 推动科技创新答案:D解析:新闻学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提升新闻传播效果、促进媒体融合发展、指导新闻实践活动等方面,而推动科技创新属于科技领域的研究任务。

二、简答题1. 简述新闻学的产生背景及其发展历程。

答案:新闻学的产生背景主要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和新闻业的兴起,社会对新闻传播规律和新闻业务知识的需求日益增长。

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早期新闻学的经验总结阶段、新闻学的学科体系形成阶段、新闻学的理论深化和多元化发展阶段。

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要内容有:坚持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认为新闻事业是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认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认为新闻应当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群众;坚持新闻的阶级性,认为新闻具有阶级性,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新闻传播实务考研题库章节题库(新闻评论的地位及作用)【圣才出品】

新闻传播实务考研题库章节题库(新闻评论的地位及作用)【圣才出品】

第二章新闻评论的地位及作用一、概念题1.新闻评论的深化答:新闻评论的深化是指要尽可能从思想、政策、理论的高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对事实的分析,经过思想的提炼和升华,挖掘其普遍的社会意义,从全局的高度说明问题,虚实结合。

2.新闻评论的引导答:新闻评论的引导是指新闻评论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当前的形势、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重要的新闻事实做出分析,可旗帜鲜明地表彰先进,针砭时弊,从而帮助群众弄清客观事物的发展方向的导向性作用。

二、简答题1.什么是新闻评论?其社会功能和作用有哪些?(西安交大2008年研)答:(1)新闻评论的定义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现象、热门话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思想启迪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

简言之,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新闻评论由于它的独特功能,在报刊上为区别于其他文字体裁,一般都采用正楷字体,清晰、醒目。

一些特别重要的社论、编辑部文章以及特约评论员文章,有时还用大一号的正楷字或宋体字,多数评论都放在版面的显著地位,并围框,以示庄重。

(2)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引导宣传党的政策,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业的首要任务。

由于体裁的特性所决定,新闻评论是宣传党的现行政策,统一干部群众认识和行动的最有效形式。

新闻评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当前的形势、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重要的新闻事实做出分析,可旗帜鲜明地表彰先进,针砭时弊,从而帮助群众弄清客观事物的发展方向。

②解惑社会生活的内容非常丰富,并且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各种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

新闻传播实务考研题库章节题库(新闻评论的要素及其应用)【圣才出品】

新闻传播实务考研题库章节题库(新闻评论的要素及其应用)【圣才出品】

第四章新闻评论的要素及其应用一、名词解释1.论点答:论点是指一篇新闻评论的中心观点和思想。

它表明作者对所要评论的客观对象的一种立场、观点、态度和主张。

它表达了作者的是非观、价值观和创造观。

一般而言,一篇评论有一个论点,其他的都是围绕着它而展开论述的。

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它统率着整篇文章的结构、布局、论理和文字,它决定着一篇评论的生命力,事关重大。

2.论据答:论据是指评论文章中使论点得以成立和促其深入的相关材料,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没有论据的论点,论点一经产生,它就必须以一定论据为前提。

一篇评论文章要说服人、引导人,特别是把那些不同意见者拉到自己一边,没有充分的事实和理论,也是不能奏效的。

3.论证答:论证是指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过程。

它要将一篇评论的论点和论据有机地结合起来,用论据所提供的事实或理论来说明文章的中心观点,使受众能够看明白,搞清楚,富有启迪,值得回味。

论证的过程,既是将文章的材料和文字巧妙结合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逻辑思维的过程。

4.总论点答:总论点是指评论中全部观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是作者需要全力说明的总主张、总看法,是贯串全文的一条红线。

一篇完整的新闻评论,一般总有一个总论点,也可称作中心论点或基本论点,或通常所指的主题。

5.分论点答:分论点是指派生于评论的总论点、并为阐述总论点服务的从属论点。

不少新闻评论由于论述的内容比较重要,比较丰富,为更好地阐明总论点,往往需要从几个方面或层层深入论述,提出一些证明、补充或者发挥总论点的从属论点,又称分论点或子论点,它们都派生于总论点并为阐明总论点服务。

二、简答题1.新闻评论的三大要素是什么?答:新闻评论的三大要素包括:(1)论点论点,是指作者对所论述的事物或者问题的主张、看法和所持的态度。

它明确地表示作者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批判什么。

论点是经过提炼和浓缩的观念、思想,是作者站在正确立场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对客观实际做周密的调查和认真的分析研究之后,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看法、主张和观点,它集中地反映着作者对某个事物或某个问题的基本见解。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新闻传播的普适原则)【圣才出品】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新闻传播的普适原则)【圣才出品】

第六章新闻传播的普适原则一、概念题1.新闻真实答:新闻真实,是指新闻及其反映对象是否符合,符合就是真实的,不符合就是不真实的。

新闻真实既有真实性的问题,又有真实度的问题。

新闻真实的本质是,新闻(报道)与相应的新闻事实的符合性。

就具体的或单一的新闻报道而言,新闻真实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新闻报道的对象是实际存在的或存在过的;二是新闻对新闻事实的反映是全面的、正确的。

就整个新闻传播界而言,面对的是两方面的真实:一方面是具体真实,即某一具体报道的真实;另一方面是整体真实。

整体真实,是新闻媒体、新闻传播界针对一定报道领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有具体新闻报道构成的“全体”。

2.具体真实答:新闻的“具体真实”,是指新闻报道对具体的客观事实所作的真实的反映,是指一种单一的、个别的新闻真实。

“具体真实”是在反映客观事物处于运动的特殊状态之下——相对静止意义上的真实。

正因为客观事物具有相对静止的属性,客观事物之间才有了区别和不同事物的具体形态。

这种具体形态构成了一个个具体真实的客观事实。

具体真实,也有人称之为个别真实、个体真实、微观真实或单个真实,是相对整体真实而言,二者共同构成了新闻真实的实际系统。

新闻的“总体真实”在“具体真实”的基础上,是指新闻报道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和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

3.整体真实答:整体真实,是指新闻媒体、新闻传播界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形成的“全体”报道,是否反映了事实世界的主要状态、主流方面、主导趋势,如果是,就实现了整体真实,如果否,就未达到整体真实。

整体真实针对的不是具体的新闻报道、具体的事实对象,而是新闻媒体、新闻传播界针对一定报道领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有具体新闻报道构成的“全体”。

整体真实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

微观层面的整体真实是指具体报道的整体真实。

中观层面的整体真实是指某家具体新闻媒体也可以称为个体新闻媒体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作的全体新闻报道的真实。

宏观层面的整体真实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有新闻媒体全体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新闻传播的普适原则【圣才出品】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新闻传播的普适原则【圣才出品】

第六章新闻传播的普适原则一、不定项选择题1.新闻传播的事实原则包括()。

A.真实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全面性原则D.时效性原则【答案】ABC【解析】新闻传播的事实原则,是指以反映事实“是什么”为目标的原则,它的符号再现形式是“存在判断”,这是再现新闻事实的基本原则。

背离事实原则的再现就不是“新闻”再现。

事实原则包括真实、全面、客观。

时效性原则是新闻所具有的一般特性,不属于新闻传播的事实原则。

2.就整个新闻传播界来说,需要面对的真实包括()。

A.具体真实B.抽象真实C.整体真实D.部分真实【答案】AC【解析】新闻报道追求新闻既能反应整体情况即达到整体真实,又能使得事件得到具体地展现即反应具体真实。

实际操作时要求必须把存在论意义上的具体的真实与认识论意义上的整体的真实统一起来。

也就是说从整个新闻传播界来说,新闻真实面对的是两方面的真实:一方面是具体真实,即某一具体报道的真实,另一方面是整体真实。

3.新闻真实是新闻传播范围内的真实,是指()。

A.新闻报道的真实,并不包括新闻传播媒体上其他信息的真实问题B.在事实世界与新闻事实的关系上,事实世界是全体,新闻事实是部分C.新闻传播只是人类认识、反映事实世界的一种手段,利用这种手段把握到的真实只能是“新闻世界的真实”D.新闻真实是整个事实世界的真实【答案】ABC【解析】新闻真实是有限度的真实,是能够向事实本来面目不断逼近的真实。

新闻报道的真实,并不包括新闻传播媒体上其他信息的真实问题。

在事实世界中,新闻真实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而且新闻传播只是作为人类认识、反映事实世界的一种手段。

因此,新闻真实是其传播范围内的真实,而非整个事实世界的真实。

4.新闻事实全面原则的要求有()。

A.针对个体事实报道的全面性B.针对同类事实报道的全面性C.针对一定时空范围内所有事实报道的全面性D.针对整体事实报道的全面性【答案】ABC【解析】全面原则是再现新闻事实整体面貌的原则,是实现新闻真实性的必然要求。

新闻理论(含新闻学概论)考研题库-经典教材课后习题(新闻事业的性质)【圣才出品】

新闻理论(含新闻学概论)考研题库-经典教材课后习题(新闻事业的性质)【圣才出品】

第四章新闻事业的性质1.新闻事业作为上层建筑,区别于其他上层建筑的特点是什么?答:上层建筑可以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新闻事业属于思想上层建筑,新闻事业区别于其他上层建筑的特点,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1)新闻事业作为上层建筑,与政治上层建筑的区别新闻事业以报道新闻、反映和引导舆论为己任。

同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及其国家、军队、法庭、监狱等政治上层建筑相比较,新闻事业属于思想上层建筑(或称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

政治上层建筑是统治阶级为维护一定的社会制度自觉建立起来,并用来规范人们的行动的。

它具有强制性,而国家、法庭、监狱更是暴力机关,行使的是镇压职能。

新闻事业属于思想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它只能通过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手段,宣传某种意识形态,论证所属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合理性,通过说服教育,引导人们自觉拥护社会制度,遵守社会法令,维护社会的稳定。

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没有强制作用。

(2)新闻事业区别于思想上层建筑中的其他意识形式的特点思想上层建筑有着众多的社会意识形式,新闻事业只是其中的一种。

新闻事业与其他意识形式相比较,有以下特点:①新闻事业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同经济基础的联系更直接。

a.新闻事业作为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手中的舆论工具,更接近政治,更会受到政治、法律思想的制约。

新闻事业通过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宣传和贯彻所属阶级的政治路线和政策法令,并为这个阶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的中心任务服务。

和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社会意识形式相比较,新闻事业的政治性显得更为直接和强烈。

b.新闻事业在努力促进经济基础的建立、巩固和发展的同时,还要对有害于自己基础的旧经济基础和旧上层建筑的残余作斗争,与威胁自己基础生存的新经济基础和新上层建筑的萌芽作斗争。

经济基础一旦发生根本性变化,作为上层建筑的新闻事业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②新闻事业反映社会生活,报道面最广、时效最迅速,影响极大。

a.新闻事业面对的是整个世界,客观世界发生的一切新的重大变动,都在它的视线之内,以报道事实为主的新闻事业,它的触角可以延伸到一切领域,因此具有反映面广的特点。

马工程《新闻学概论》配套题库-绪论【圣才出品】

马工程《新闻学概论》配套题库-绪论【圣才出品】

绪论一、概念题1.跨学科新闻学答:跨学科新闻学,又称交叉新闻学,是新闻学的一个学科分支,它是以新闻传播与其他社会活动行为形成的交叉地带为对象的新闻学。

运用的主要研究工具是新闻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

多学科交叉研究是这些年来新闻学研究的一种新方法,开辟了新闻学研究的新领域。

交叉研究打破了就新闻论新闻的局面,开阔了人们充分认识新闻传播的视野,产生了诸多与众不同的研究成果。

2.《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复旦大学2020年研;中传2008年研]答:《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是1943年9月1日陆定一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社论,文章对当时正在进行的新闻思想教育做了基本总结,是无产阶级新闻理论发展史上的著名文献。

文章深刻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新闻观、反对唯心主义新闻观的问题,对什么是新闻的本源、什么是新闻等基本理论问题做了唯物主义的回答。

文章指出,新闻的本源是物质性的东西,是事实;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该文从哲学观点上根本划清了唯物主义新闻观和唯心主义新闻观的界限。

对新闻如何才能真实的回答是,只有把尊重事实和革命立场结合起来,才能得到真实的新闻。

二、简答题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

[中山大学2009年研]答:在我国,新闻与传播教育是一体的,但在西方,传播学和新闻学是有所分离的,各自有不同的学科重点与研究对象。

新闻学曾是传播学的前身与源头之一,而传播学一旦形成独立的学科以后,与新闻学形成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关系。

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基本分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概念不同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信息和新闻事业的特点和规律、新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和作用的科学,它包括了理论新闻学、实用新闻学、历史新闻学以及边缘性新闻学等。

传播学,是一门以“人类传播”或“社会传播”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而社会传播包括了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等类型。

(2)产生时间不同传播学产生于美国,比较科学的说法应为在20世纪40年代形成独立的学科;而美国的新闻学早在19世纪末就已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 论
一、名词解释
1.新闻学
答:新闻学是指研究人类历史上特别是近现代的新闻事业和新闻传播活动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是新闻和它的载体——由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新闻媒体所组成的新闻事业,研究整个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

新闻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学是指新闻学这个独立学科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它包括历史新闻学、理论新闻学、应用新闻学等。

狭义的新闻学专指理论新闻学,即通常所指的新闻理论。

2.精确新闻学
答:精确新闻学是指20世纪70年代曾在美国风行一时的一种新闻报道观念,最早是由美国新闻学者菲利浦·迈耶在其1971年出版的《精确新闻学》中提出来的。

精确新闻学主张,应该运用现代社会科学的方法和新手段采写新闻,以保证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精确新闻学自从提出后,不断向美国以外的地区扩散,成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新闻观念和新闻报道方法。

3.跨学科新闻学
答:跨学科新闻学,又称交叉新闻学,是新闻学的一个学科分支,它是以新闻传播与其他社会活动行为形成的交叉地带为对象的新闻学。

运用的主要研究工具是新闻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

多学科交叉研究是这些年来新闻学研究的一种新方法,开辟了新闻学研究的新领域。

交叉研究打破了就新闻论新闻的局面,开阔了人们充分认识新闻传播的视
野,产生了诸多与众不同的研究成果。

4.新闻理论
答:新闻理论,是新闻学的一个学科分支,主要研究新闻现象的本质与特征,揭示新闻活动、新闻业的基本规律,以及新闻活动与整个社会系统的互动关系。

新闻理论的基本目的是:①解释新闻现象、解释人类新闻活动中的各种关系;②以理论自身的品质和精神,不断反省自身,开拓新的理论境界,有自己的价值追求;③导引人们理解新闻现象,批判和反思新闻现实,并在理论的范导之下,改变或改造现有的新闻现象、新闻现实,开辟和建构新的新闻传播景象。

5.媒介
答:在新闻学中,媒介主要是指新闻传播媒介,新闻传播媒介是指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众的中介,是新闻信息的物质载体,是用来表达某种含义的静态的或动态的任何物体和物体排列。

新闻媒介的类型主要有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通讯社、手机等。

6.理论新闻传播学
答:理论新闻传播学是新闻传播学的理论基础部分,是一门研究新闻传播规律的科学,指导人们驾驭新闻传播规律,按照这些规律能动地从事新闻传播活动考察和研究新闻传播活动其主要研究内容是新闻传播活动是如何发生的,它的发展和运作有些什么规律,它同随自己互动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有哪些关系?这些内容构成了理论新闻传播学的特定研究对象和基本学术范畴。

7.《实际应用新闻学》
答:《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民国时期我国著名记者邵飘萍的新闻理论著作之一,也是我国最早的新闻采访学专著之一。

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正式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系统讲授、集体研究新闻学的团体,被称为中国“报业教育之发端”,开创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新纪元。

邵飘萍先生时为北京新闻界著名记者,把他主办的《京报》作为会员实习的基地,积极参与并指导研究会的各项活动。

《实际应用新闻学》就是将其讲课时的讲义整理改写而成的。

他撰写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新闻理论著作,为我国新闻教育事业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8.新新闻主义
答:新新闻主义又译“新吉纳主义”,是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新新闻主义报道最显著的特点是将文学写作的手法应用于新闻报道,重视对话、场景和心理描写,不遗余力地刻画细节。

新新闻主义被认为是20世纪实务新闻学最激进的一种报道理论。

其发展的高峰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包括汤姆·沃尔夫、诺曼·梅勒、杜鲁门·卡珀帝和亨特·汤姆逊。

这些人的作品主要发表在《纽约客》、《乡村之声》和《老爷》等杂志上。

9.定量研究方法
答:定量研究方法又称量化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是在占有大量量化事实的基础上,描述、解释和预测研究对象,通过逻辑推论和相关分析,提出理论观点。

传播学的定量方法源自于社会学、心理学等行为科学。

常用的方法有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与个案研究法。

所有这些方法都以数理统计为工具并利用日益发达的计算机,进行资料量化数据的精确统计,从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中验证某些理论假设或提出某些观点。

其操作
程序是:①确立研究假设;②确定研究方法;③收集各种数据;④整理、分析数据;⑤得出研究结论,以验证最初的假设。

10.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
答: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是传播学定量研究方法之一,传播学先驱拉斯韦尔最早使用这一方法对宣传内容进行了研究。

内容分析法是指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

内容分析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客观性——必须要有明确的客观规则,保证不同的分析者分析同一素材能够得出相同的结论;②系统性——讯息内容或类型的取舍选择要有首尾一贯的标准,防止分析者仅选择支持自己见解的材料;
③普遍性——将讯息属性和传播者以及受传者的特征联系起来,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具有科学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结果,而不是纯粹的“描述性”信息。

内容分析的基本过程是“确定课题→选定对象→实施调查→整理分析→提出结论”。

11.《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答:《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是1943年9月1日陆定一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社论,文章对当时正在进行的新闻思想教育做了基本总结,是无产阶级新闻理论发展史上的著名文献。

文章深刻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新闻观、反对唯心主义新闻观的问题,对什么是新闻的本源、什么是新闻等基本理论问题做了唯物主义的回答。

文章指出,新闻的本源是物质性的东西,是事实;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该文从哲学观点上根本划清了唯物主义新闻观和唯心主义新闻观的界限。

对新闻如何才能真实的回答是,只有把尊重事实和革命立场结合起来,才能得到真实的新闻。

二、简答题
1.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

答:在我国,新闻与传播教育是一体的,但在西方传播学和新闻学有所分离,各自有不同的学科重点与研究对象。

新闻学曾是传播学的前身与源头之一,而传播学一旦形成独立的学科以后,与新闻学形成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关系。

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基本分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概念不同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信息和新闻事业的特点和规律、新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和作用的科学,它包括了理论新闻学、实用新闻学、历史新闻学以及边缘性新闻学等。

传播学,是一门以“人类传播”或“社会传播”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而社会传播包括了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等类型。

(2)产生时间不同
传播学产生于美国,比较科学的说法应为在20世纪40年代形成独立的学科;而美国的新闻学早在19世纪末就已完善。

(3)研究领域不同
新闻学对媒介的研究内容只集中在新闻部分。

报纸中新闻研究的是报纸的四大块——新闻、评论、广告、副刊,它主要研究前两块。

广告研究近几年才起步,副刊只略微涉及;至于电视,只研究其新闻部分,60%以上的娱乐节目不属于新闻学的研究范畴,广播亦然。

而大众传播学对六大媒介的全部内容都研究,领域要开阔得多。

(4)研究侧重点不同
新闻学主要研究新闻媒介内部的规律,而传播学研究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大众传
播对社会的影响,即效果研究,这部分约占70%。

(5)研究方法不同
新闻学以逻辑推理为主,以某个理论为依据,推导出很多理论,属于直观式研究。

至于大众传播学,对批判学派介绍很多,因为我国研究的思路、方法与之十分相似。

而且它揭露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很多问题、阴暗面。

但不能因而误以为批判学派占有主导地位。

西方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主流是实证学派,无论是数量还是影响,都远远超过批判学派。

(6)学科背景不同
大众传播学的理论范式很多,涉及的学科广泛,如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等,流派繁多,观点庞杂。

换言之,哲学有多少流派,大众传播学就有多少流派。

相对而言,新闻学的学科背景比较单一,这是不利于它发展的因素。

2.简述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答: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及新闻工作规律的一门学科,它在新闻事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才产生。

(1)新闻学的研究内容
纵观国内外的新闻学研究,其内容一般分为三个方面,即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实用新闻学。

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任何新闻传播活动都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

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对新闻事业和新闻学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①理论新闻学研究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事业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以原理、原则和方法论为主要内涵。

新闻理论是新闻学的理论基础部分,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则属于大众传播的控制研究范畴。

②历史新闻学研究新闻传播的历史,包括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著名新闻工作者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