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立意作文
反向立意的作文范例初三

反向立意范例初三
哎,说起初三,一般人都是想到啥子“冲刺阶段”、“人生转折点”这些个紧张兮兮的词儿。
但咱今儿个就来个反向立意,聊聊初三那些个不那么“正经”的事儿。
你看嘛,初三了,学习压力大得跟山一样,但咱班那些个“调皮蛋”还是能找到乐子。
下课铃一响,管他数学公式还是英语单词,先扔一边,几个人围一堆,讲个笑话,开个玩笑,笑得跟傻子一样,那才叫一个放松。
还有啊,老师天天念叨“中考近了,要抓紧时间”,可咱们班那几个“吃货”,课间休息时,还是偷偷摸摸从书包里掏出零食,你一口我一口,分享得那叫一个欢。
有时候被老师逮个正着,还嬉皮笑脸地说:“老师,我们这是在补充能量,备战中考呢!”
再说说放学后的时光,本来说好了一起复习,结果一出门,就拐进了网吧或者篮球场。
虽然心里也惦记着书本,但那股子青春的劲儿一上来,啥也顾不上了。
玩累了,再互相打气:“明天,明天一定好好学习!”
初三嘛,不光是埋头苦读,还有这些个“不务正业”的瞬间,让咱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找到了一丝丝乐趣和温暖。
当然了,玩笑归玩笑,学习还是不能落下的。
毕竟,中考还是要面对的,只是希望,在那段日子里,咱们能多留点美好的回忆,让以后想起来,嘴角还能上扬。
反面立意作文

反面立意作文《我不想当“小透明”》在我们班,有像太阳一样耀眼的学霸,有像星星一样活泼的开心果,还有像大树一样可靠的班干部。
而我呢?就像角落里的一株小草,没人注意,我是班级里的“小透明”。
你能想象那种感觉吗?上课老师提问,目光扫过一排排同学,可就是跳过我;下课同学们结伴玩耍,我就像被遗忘在一旁;就连发作业本,我的名字都好像是最陌生的那一个。
这难道不可悲吗?有一次,班里举行演讲比赛。
我心里想:“这是个好机会,说不定能让大家注意到我。
”于是,我认真准备,稿子改了一遍又一遍,在家里对着镜子练了无数次。
比赛那天,我满心期待地上了台。
我紧张得声音都有点发抖,可还是努力把每个字都说清楚。
讲完后,我觉得自己发挥得还不错,心里充满了期待。
可结果呢?大家都在为其他同学鼓掌欢呼,对我却只是礼貌性地拍了几下手。
难道我真的就这么差劲?还有一回,体育课上分组打篮球。
我特别想参加,就在旁边跃跃欲试。
可是,同学们自动分成了几组,没有一个组愿意要我。
我就像一个多余的人,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我忍不住问自己:“我就这么不招人待见吗?”我也曾试图改变这一切。
我主动跟同学们搭话,可他们总是三言两语就把我打发了;我努力学习,考了个不错的成绩,可老师表扬的时候好像还是想不起来我。
这就像你拼命想要抓住一颗星星,可它却离你越来越远,这难道不让人感到绝望吗?我常常想,为什么我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受欢迎?是我不够聪明?不够有趣?还是不够勇敢?或许都有吧。
但是,我真的不想再当“小透明”了!我也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也渴望被关注,被认可,被喜欢!我要努力改变自己,让大家看到我的存在!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不再是角落里无人问津的小草,而是能在阳光下绽放的花朵!。
见风使舵反向立意作文

见风使舵反向立意作文
《见风使舵?才不是呢!》
嘿,大家好呀!今天我想说个事儿,就是那个叫“见风使舵”的。
好多人都说见风使舵不好,可我不这么觉得呀!
你们想想看,那船在海上航行,不就得根据风向来调整帆的方向嘛,不然怎么能顺利前进呢?这难道不也是一种智慧吗?
就说我们班的小明吧,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刚开始他不太确定答案,没敢举手。
可当他听到有同学说出了一个方向后,他马上就举手说他也这么想。
这怎么啦?这说明他会学习呀,会参考别人的想法呀!难道非得自己死磕,啥都不说才好吗?
再看看那些成功的人,他们也不是一味地固执己见呀。
他们会观察形势,根据情况来改变自己的策略。
这就像那风中的叶子,随风飘荡,但也有自己的方向。
哎呀,有人可能会说,那这不是没有原则嘛!哼,才不是呢!这是灵活变通好不好!要是一直死脑筋,那不是要错过好多机会呀!
比如说,有个机会摆在面前,可就是因为不愿意根据情况改变一下自己的想法,就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溜走了,那多可惜呀!
见风使舵不是让我们没有底线地去迎合别人,而是让我们学会适应环境,学会利用资源。
就像那水一样,遇到石头就绕过去,这不也是一种生存的智慧吗?
所以呀,别再一味地说见风使舵不好啦!我们要学会正确地看待它,利用它,让自己变得更好!。
成长类作文反向立意

成长类作文反向立意In the maze of life, growth often seems like a straightforward journey, a linear progression from innocence to wisdom. However, I propose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growth is not merely about accumulating experiences or wisdom; it's about embracing the 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s within us.人生迷宫中,成长似乎总是被视作一条直线式的旅程,从无知到智慧的简单递进。
然而,我提出一个不同的观点:成长并非仅仅积累经验或智慧;它更是关于拥抱我们内心的复杂与矛盾。
Consider the paradox of growth: as we mature, we learn to navigate the world with a sense of certainty and stability. Yet, this maturity often comes at the cost of our initial innocence and wonder. We lose some of our spontaneous joy in discovery as we become jaded by the realities of life.思考成长的悖论:当我们逐渐成熟时,我们学会了以一种确定和稳定的感觉来应对世界。
然而,这种成熟往往以牺牲我们最初的纯真和好奇为代价。
随着我们被生活的现实所侵蚀,我们失去了一些在发现中的自发喜悦。
Yet, growth is not just about losing innocence; it's also about gaining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and ourselves. As we encounter new challenges and obstacles, we are forced to question our beliefs and assumptions. This questioning process can be painful, but it leads to a more nuanced and comprehensive view of life.然而,成长并不只是失去纯真;它同样意味着对世界和自己有更深刻的理解。
议论性反向立意的片段作文

议论性反向立意的片段作文
片段一:
谁说只有硬碰硬才是英雄?有时候,退一步真的海阔天空。
面
对那些你暂时搞不定的事儿,别硬撑,咱先缓缓,攒点劲儿,等时
机到了再出手。
这不叫放弃,这叫策略,知道吗?
片段二:
别总是觉得说话多就是厉害,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心里可都有一
片海。
他们不是不会说,而是不想说,喜欢用心去感受世界。
他们
的沉默,有时候比你说的一大堆话还更有分量。
片段三:
说实话,成功这事儿,不全靠你有多努力,有时候还得看运气。
你拼尽全力,但天公不作美,那也只能认了。
所以嘛,别总是埋怨
命运不公,要学会接受并运用运气。
毕竟,运气这东西,可是个好
东西。
片段四:
别老想着自己怎么出风头,其实团队的力量才是最大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创造出更大的成就。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一群人的力量可是无穷的。
所以,要学会欣赏他人,尊重差异,一起努力。
片段五:
别总是追求外表的光鲜亮丽,其实内心的善良和真实才是最重要的。
外表再美也是一时的,但内心的美却是永恒的。
一个真正美丽的人,不仅外表漂亮,内心也一定善良。
这种美,是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的,反而会越来越璀璨。
所以,要注重内在的修养,追求真正的美丽。
议论性反向立意的片段作文

议论性反向立意的片段作文
段落一:
大家总说成功就是有钱有名,但我想说,那真的就是成功吗?
其实,我觉得吧,真正的成功啊,是看你给了别人多少帮助,而不
是你得到了多少。
你看那些默默付出的人,他们心里可是比那些只
知道索取的人还要满足呢。
所以啊,咱们得重新想想啥是成功,别
老被钱和地位给迷惑了。
段落二:
老话说失败是成功他妈,但为啥大家一提到失败就害怕得不行呢?其实啊,失败不是坏事,它是咱们通往成功路上的一个小伙伴。
它教会咱们怎么面对困难,怎么变得更坚强。
所以啊,咱们别怕失败,要拥抱它,把它当成成功的垫脚石。
段落三:
追梦的路上啊,谁不想一帆风顺呢?但现实就是那么残酷,挫
折和困难总是跟着你。
不过呢,这些困难其实是在锻炼你,让你变
得更加坚强。
所以啊,别害怕困难,它们是你成长的催化剂,让你变得更加强大。
段落四:
现在的人啊,都追求完美,但完美真的存在吗?我觉得吧,追求完美反而让咱们错过了生活中的很多美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咱们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珍惜自己的独特性。
毕竟,这些不完美才是咱们独一无二的地方啊。
反向立意作文范文

反向立意作文范文
今天,老师说要写“方向相反移动立意”的作文,我很蒙圈。
什么是“反向移动立意”?怎么可能说写东西要倒着写吗?我脑袋里嗡嗡叫响,像蜜蜂一样到处飞,怎么也想不明白。
后来,老师举了个例子,说像“如果没有我,我是一只小鸟”这样的作文,我们一般会写飞翔的快乐,但,如果没有的另一方面,写“如果我是一只应该不会飞的小鸟”,那就不会有兴趣。
我马上就看见了我们的金鱼,它永远都是只有在鱼缸里游窜的小鱼,一天一眼就看到的大都是一样的景色。
它是不是也会觉得很无聊?我好像忽然明白了“反向移动立意”是怎么回事,就像被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里面蕴满了新鲜的空气。
我开始写一只“不可能飞”的小鸟,它没有动人的羽毛,却有一颗不想飞翔的心。
它只能费力地摇晃着翅膀,却只能在地面上飞速跳跃,它会望向天空中的鸟儿自由地翱翔,眼里蕴满了羡慕和渴望。
我要写这只“肯定不可能飞”的小鸟,它虽然很难在空中飞翔,却可以用它独特的,给予其他小动物快乐的方式。
它可以不唱歌,它可以在地面上收集五颜六色的花瓣,它也可以分享自己找到的美味果实……
它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即使不会飞,也能过得精彩!
写到这里,我的心情稍微有点兴奋,像是一只小鸟,再一次找到了飞翔的理由!我甚至不必钦佩那些会飞的鸟儿,因为我也拥有自己的天空!。
反向立意的作文范例初三

反向立意的作文范例初三
今天老师亲自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逆方向立意的作文范例初三”。
我又看了看这几个字,脑袋里一片空白。
有什么东西运动方向立意?初三又是什么?我明明才上小学三年级啊!
教室里,同学们都在低头奋笔疾书,唯独我一个人傻傻地看着远处那张白纸,什么也写不来。
这时,我忽然想起昨天妈妈说的话,她说:“人生嘛,就是要多尝试,别害怕困难!”是啊,我失败了也没什么可怕的,而且我又不是真的初三,即便是写不好,老师也肯定不会骂我。
想罢,我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一句话:“初三,离我还有好远好远呢!”然后,我又一直在盘算,假如我的确上了初三,会怎么样?我会不会像动画片里演的那样,每天都报班学习到很晚,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会不会像电视里一样,跟同学发生矛盾,被老师批评?
想着琢磨,我忽然感觉一阵恐慌。
初三,真的离我很远吗?也许就在转眼之间,我就会变成一个初三的学生。
到那时,我要怎么办?
我就开始怯懦,担心学习的压力,怀疑老师的批评,怀疑考试的失败…我甚至还开始怀念曾经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怀念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快乐时光。
也许是现在,我应该好好珍惜现在,努力学习,为将来做好准备。
但是,我又不想那么快长大,我也不想放弃童年的快乐…
感概万千,我突然发现了一个秘密:可能,运动方向移动立意作文,就是让我们心里琢磨未来的样子,认真思考我们要成为怎样的人!
后来,我随手写下了一句话:“我只希望慢慢地长大后,都能够成为一个勇敢的、善良、充满阳光的人!”
这还不知道算不算逆方向立意,但这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我希望我的未来,透着希望和快乐,像我现在一样,无忧无虑的生活,自由自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弃对单纯“文气”的考察(如《说“安”》、《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等命题作文方式),代之以生态人心(老计,2012)、社会现象(鹿特丹世兵赛,2011)以及科技文化现象(文学家与科学家的对话,2013)的长材料作文是北京语文高考试卷现在及将来一个时期内必定要长期坚持下去的命题逻辑。
海淀区2013高三期中语文作文题目正是这个命题思阈下一个常态化的考查,选题上面虽然试图暗合当前关于高考改革的一系列命题,但却有意从一个个案入手,着重考查的并不是学生对于某个制度改革的简单看法或一些常识,而是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加以展开分析的文字能力。
对于这个问题的具体解决,北京新东方学校、新东方在线优能中学网络课堂高考语文辅导名师国家玮为高三的同学提出如下几个路径:首先来看一看作文题目: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2013年10月,某省高考生文科状元放弃72万元奖学金,从香港大学退学,回乡复读。
她说,当初报志愿时,大家建议她趁年轻出去闯一闯,多考虑就业一类的现实问题,她选择了港大,但她一直认为当今时代缺失了很多东西,自己是一个古代人,所以决定明年报考北京大学中文系,圆纯粹的国学梦。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思路解析:一、审题不是抓关键词,而是将长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思辨性提取。
为了防止考生套作,即背诵好一套成形的文章再直接用在考场作文中,现在的命题都采用长材料而不是简单的命题作文,这是趋势,也是增强命题区分度的有效方法。
因此,之前以逐字逐句抠字眼来审题的方法显然无法在长材料审题中获得优势,议论文写作的核心是考生展现出的思考能力,用发展等级评分标准来说就是尽量做到“观点有创新”或论证问题时的“深刻”,这要求考生在平时的训练时尽量多做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提取出来的训练。
有效信息指材料中那些能够提供给我们深入思考社会问题契机的社会现象,它必须是一个问题,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只是一些浮泛之谈,比如这个材料中如果考生将所有的社会问题都归纳为“当代社会人心浮躁”之类的话,就是停留在浅层次没有对材料进行深入解读的例子,因为它不具体,不深刻,是大路货,是几乎每个人都会抱怨的习惯用语,人们动辄即声言“社会浮躁”、“人心浮躁”,对此问题的深刻解读才是重要的。
比如在材料中,这个学生“从香港大学退学,回乡复读”,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无可厚非的,不想念了就得再考一年,我们就可以从这里入手思考问题,为什么教育制度在设计的时候不人性化一些?能够考到状元说明该考生已经具备读优质大学的素质,她现在只是想换一个新的环境追求自己的梦想,为什么制度设计这样的学生必须要再次回到高三浪费一年的时候重新备考才能有第二次选择的机会?她只是志愿没有报好或者在学校选择上出现了问题,并非是考试出现了问题。
大学中考英语四六级或留学考试中的托福、GRE等考试成绩都会保留一定时间,就是因为在某个比较固定的时间内(比如三年)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一次考核之后是不可能短期内出现大的波动的,应该对这个考试成绩给予承认,而不是让学生再次复出代价再次回到高三浪费青春。
当然,这个分析未免偏颇,但作文宁可说难免有些瑕疵的有价值的话,也不能重复一些无价值的正确的废话(比如一个人必须克服了困难才能获得成功,司马迁、苏东坡之类)。
抓住女孩最初去港大的动机,“多考虑就业一类的现实问题”,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高中语文辅导名师国家玮老师提醒大家可以就此点深入思考今天人们对大学教育的误解,大学教育是培养具有多重素质的现代公民的,可是就是有很多人把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混为一谈,以为到大学所学的专业就必须是对口的,那为什么不让学生去学习蛋糕裱花专业、汽车维修专业、烹饪技术专业,一方面国人看不起那些真正有手艺的技术工人,认为他们没有文化素养,只会技术;另一方面,又屡屡谴责我们的大学教育不培养学生一门技术,说大学生出来还不如中专生,这样矛盾的说法背后可以见出国人心中的“尚用”传统何以可怕:当年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因为数理化有用,语文没用;今天大学教育的失败在很多人看来是所谓专业和就业不对口,总之,一切围绕的就是所谓“有用”和“没用”,在很多人心目中,所谓“有用”也者,无非是以后能找个稳定的工作赚上一笔钱,但现实却相反,越是急功近利,越是适得其反。
另外,在大部分学生探讨所谓北大中文系的国学问题时,考生可以抓住这名学子放弃港大的真正原因“他一直认为当今时代缺失了很多东西”,着眼的不一定是她对传统的爱,而是她遵从内心的自主选择,坚持自己的独立价值判断,这在今天的社会才是真正的素养,今天的人们受到碎片化信息(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的影响)已经深受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的影响,难以有自我的“定见”,而她却能够遵从自己的独立思考和选择,这才是她带给我们最大的反思。
总之,抓住能够翻出超越成见的有效信息才是解决如何突破作文瓶颈的根本方法。
无德与无知的命题——正解2012海淀期中试卷作文看过海淀期中的试卷,突出感觉是基本在模拟去年的海淀二模(命题作文《品牌》)和西城二模(书店),以下是今年海淀期中的作文题:以上内容旨在证明一点:此次出题,到底是要学生纯分析材料,还是由材料谈开去,出题人没有把这个说清楚。
而这两种写法其实有着很大的区别,前者更侧重学生分析解读材料能力,偏重时评类的写法。
而后者则更看重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以及文学的功底。
或者可以简单、粗暴一点地讲,前者更像是新闻专业学生干的事,而后者更像文学专业学生干的事。
“谭木匠”是知名的木梳品牌,创始人谭传华创业时把产品易折断等缺点刻在木梳上,反而让人看到了它天然绿色的优点,它成功走向市场、谭传华秉持“我善治木”的理念,坚持做“好公司”而不是大公司,目前它已有2000多家专卖店遍布世界。
根据以上材料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以下是去年西城二模的作文题:近年来,一些中小型实体书店纷纷倒闭。
据统计,伦敦、纽约、东京每平方公里拥有实体书店数分别为1.08、9.30、2.16个,北京每平方公里拥有的实体书店数仅为0.11个。
就此,某网站聊天室展开讨论:甲:都是网络书店惹的祸!低折扣对实体书店冲击太大。
乙:不能责怪网络书店,存在即合理。
再说了,现在都进入数字阅读时代了,还有多少人看纸质书啊。
丙:对好东西,政府得大力扶植。
丁:关键还是书店自己。
我家对面的那个中国第一家本土绘本书店就很火啊,每天大人小孩人来人往的。
己:时代在发展,很多事物都在经受挑战,何止书店业呀!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自定角度,自行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这两题从内容到写作思路都有很多惊人相似之处,虽然天下题目一大抄原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很明显西城模拟的材料更能看出命题者精心的设计。
其中有较详细的数字调查、较精心安排的对话、引语。
这几年,我在春季的教学中非常看重西城的试卷,其一、二模对高考的把握也相当精当。
海淀也不错,在很多题目可以精准地押中真题的反方向。
很多同学在写这篇作文的时候也老师的阅卷思路不一致,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海淀期中这篇作文是否只能举和做买卖有关的事情,而文史的积淀则一概不可提。
很多学生与老师对质了许久,彼此怨怼,甚至有些老师还要顺带来责备几句学生报课外班的话来。
且不谈心胸的事,就题论论题,大家关键没有注意到一点,就是海淀期中试卷的出题老师没有设计一句非常重要的引语。
为了启发大家,我把2008、2011这两年的材料作文题目放在一起,请你来看看,海淀期中相比它们,到底少了什么。
不禁让我从出题人的命题内容考虑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语文试卷的政治化。
且不说古代的科举如何落后,但四书五经的明经科、议论国是的策论科,或是唐代开创的专考诗歌的杂文科,都非常强调学生文史的才气、知识的积淀和治国方略。
清代的科举是被我们骂成典型反例了,但蒲松龄参加科举时的作文题目叫“蚤起”,其实就是“早起”。
有点像鲁迅先生在桌子上刻一个“早”字的意思。
我觉得这样的题目出得才像个语文题。
北京卷曾经考过的2006年“北京的符号”(讨论文化与城市的发展),2007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可以谈的问题很多),虽然让一部分学生很头疼,但却的确是出得好的题目。
该题可以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较明确的划分,有才气的学生可以一展才华写出很妙的文章来(所以那年的满分作文的确是佳作),一般的学生也能入手、有感而发,平时不太写作的朋友肯定直接崩溃然后匆忙码字。
看这几年的北京高考,从领导唱歌到领导题诗再到政治人物,不是出得不好,而是政治的色彩太浓,文学的气息却淡了。
海淀期中试卷的出题者在命题时到底在想什么,他想让学生们学会怎么做买卖吗、怎么经商吗。
我看,出题人大概曾经或是刚刚做了“谭木匠”的消费者,所以由感而发出了这么个不见水平的题目吧。
这年头,搞文学的想着去写电视剧,搞音乐的想着去走穴,连出语文题的老师脑子里都是生意经。
让一个区的学生去写“谭木匠”的经营到底成功在哪,我想不恭敬地问一句,你脑子被“谭木匠”梳了吗。
我不了解“谭木匠”,但如果让我分析“谭木匠”的成功,我想问三个问题:他的木头都是从哪里来的、是否为合法开发和可持续开发,他的工艺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他不做大公司却开2000多家分店是否自相矛盾。
如果一个命题者连这些都没说清楚,就开始让学生们凭空臆想“谭木匠”的成功之道,这样的作文题目不是启发而是误导,不是由感而发而是胡说八道。
用自己本不过硬的经商幻想小算盘去引导学生反思别人的成功,这不是典型的“意淫”么。
你自己“意淫”就算了,还带着大家瞎“意淫”,说你无德、无知不算过分吧。
高考作文一直有一个非常晦涩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和老师恐怕都没有仔细思量过。
当其他学科的大部分题目都有参考答案来表明命题人的起码思路时,高考60分的作文却从来没有。
换句话讲,他可以随时改变自己的判断,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他想让你写成什么样子。
你知道魔术为什么神奇么,因为魔术师表演有一个法则,就是从来不在表演前说出表演效果。
他说,我变个鸽子,于是变个鸽子,你不会感到吃惊。
他是上来二话不说就变出鸽子来准保吓你一跳,要不就说我来变个毛,结果真变了个鸽子毛,还没等你反应,用鸽子毛直接变出鸽子来,你又吃惊了。
出作文题的老师就是这样,他躲在自己不用说出答案的安全感里,等着看大家的反应。
如果真的让出题者写写“谭木匠”的成功,他能写成什么样子,你去想想看,如果真可以写得好,他早写出来编成教辅了。
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语文老师自己不愿读文学,还要一定拉学生下水,生怕学生写得太牛自己看不懂。
出题人在商业化的时代更像是买卖人,授课者在商业化的时代更像是投机者。
以为自己写写乔布斯就很时尚,以为自己写写感动中国就能打动阅卷者,以为自己讨论下新闻联播就是结合时事、心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