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1年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1年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1年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一、选择题

1.设集合U={}1,2,3,4,{}1,2,3,M ={}2,3,4,N =则=?(M N )e()

A .{}12,

B .{}23

, C .{}2,4 D .{}1,4

2.函数2(0)y x x =≥的反函数为

A .2()4x y x R =∈

B .2(0)

4x y x =≥

C .24y x =()x R ∈

D .2

4(0)y x x =≥

3.若向量a,b 满足

2

1.,1-

=→

→==

b a b

a ,则=→→+

b a 2()

A .2

B .3

C .5

D .7

4.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6

321x y x y x +≤??

-≤??≥?

,则23z x y -+的最小值为() A .17 B .14 C .5 D .3 5.下面四个条件中,使a b >成立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是()

A .1a b >+

B .1a b >-

C .22

a b >

D .33

a b >

6.设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11a =,公差为22,24k k d S S +=-=,则k=

A .8

B .7

C .6

D .5

7.设函数()cos (0)f x x ωω=>,将()y f x =的图像向右平移3π

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图像与原图像重合,则ω的最小值等于()

A .1

3 B .3

C .6

D .9

8.已知二面角l αβ--,点,,A AC l α∈⊥C 为垂足,点,B BD l β∈⊥,D 为垂足,若AB=2,AC=BD=1,则CD=()

A .2

B .3

C .2

D .1

9.4位同学每人从甲、乙、丙3门课程中选修1门,则恰有2人选修课程甲的不同选法共有()

A .12种

B .24种

C .30种

D .36种

10.设()f x 是周期为2的奇函数,当0≤x ≤1时,()f x =2(1)x x -,则

5()

2f -=

A .-12

B .1

4- C .14 D .1

2

11.设两圆1C 、2C 都和两坐标轴相切,且都过点(4,1),则两圆心的距离12

C C =

A .4

B .42

C .8

D .82

12.已知平面α截一球面得圆M ,过圆心M 且与α成0

60,二面角的平面

β截该球面得圆N ,若该球的半径为4,圆M 的面积为4π,则圆N 的面积为

A .7π

B .9π

C .11π

D .13π

二填空题

13.(1-x )10的二项展开式中,x 的系数与x 9的系数之差为: .

14.已知a ∈(

3,

π),tan 2,

cos αα=则= 15.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为C 1D 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E 与

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16.已知F 1、F 2分别为双曲线C : 2

9x - 227y =1的左、右焦点,点A ∈C ,

点M 的坐标为(2,0),AM 为∠F 1AF 2∠的平分线.则|AF 2| =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l0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设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26,a =13630,a a +=求n a 和n S 。 18.(本小题满分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己知

s i n c s i n

2s i n s i n ,

a A C a C

b B +-=

(Ⅰ)求B ;(Ⅱ)若

75,2,A b a c ==求与

19.(本小题满分l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根据以往统计资料,某地车主购买甲种保险的概率为0.5,购买乙种保险但不购买甲种保险的概率为0.3,设各车主购买保险相互独立。

(I )求该地1位车主至少购买甲、乙两种保险中的1种概率; (II )求该地的3位车主中恰有1位车主甲、乙两种保险都不购买的概率。

20.(本小题满分l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如图,四棱锥S ABCD -中, AB CD ,BC CD ⊥,侧面SAB 为等边三角形,

2,1AB BC CD SD ====.

(I )证明:SD ⊥平面SAB ;

(II )求AB 与平面SBC 所成的角的大小。

21.(本小题满分l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已知函数

{}

32()3(36)124f x x ax a x a a R =++---∈

(I )证明:曲线()0y f x x ==在处的切线过点(2,2);

(II )若0()f x x x =在处取得极小值,0(1,3)x ∈,求a 的取值范围。 22.(本小题满分l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已知O 为坐标原点,F 为椭圆2

2

:1

2y C x +=在y 轴正半轴上的焦点,过F

且斜率为-2的直线l 与C 交与A 、B 两点,点P 满足0.OA OB OP ++= (Ⅰ)证明:点P 在C 上;

(II )设点P 关于O 的对称点为Q ,证明:A 、P 、B 、Q 四点在同一圆上。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6 DBBCAD 7—12 CCBACD 二、填空题

13.0 14.5

5-

15.23 16.6

三、解答题

17.解:设{}n a 的公比为q ,由题设得

12116,630.a q a a q =??+=? …………3分

解得113,2,

2, 3.a a q q ==???

?==??或

…………6分

113,2,32,3(21);n n

n n a q a S -===?=?-时 当11

2,3,23,3 1.n n n n a q a S -===?=-时 …………10分 18.解:

(I )由正弦定理得222

2.a c ac b +-= …………3分

由余弦定理得222

2cos .b a c ac B =+-

2

cos ,45.2B B =

=?因此

…………6分

(II )sin sin(3045)A =?+?

sin 30cos 45cos30sin 4526.4

=??+??

+=

…………8分

sin 26

13,sin 2A a b B +=?

==+

sin sin 602 6.sin sin 45C c b B ?=?

=?=?

…………12分

19.解:记A 表示事件:该地的1位车主购买甲种保险;

B 表示事件:该地的1位车主购买乙种保险但不购买甲种保险;

C 表示事件:该地的1位车主至少购买甲、乙两种保险中的1种;

D 表示事件:该地的1位车主甲、乙两种保险都不购买;

E 表示事件:该地的3位车主中恰有1位车主甲、乙两种保险都不购买。

(I )()0.5,()0.3,,P A P B C A B ===+ …………3分 ()()()()0.8.P C P A B P A P B =+=+=

…………6分

(II ),()1()10.80.2,D C P D P C ==-=-= …………9分

12

3()0.20.80.384.P E C =??= …………12分

20.解法一:

(I )取AB 中点E ,连结DE ,则四边形BCDE 为矩形,DE=CB=2,

连结SE ,则, 3.SE AB

SE ⊥= 又SD=1,故222

ED SE SD =+,

所以DSE ∠为直角。 …………3分

由,,AB DE AB SE DE

SE E ⊥⊥=,

得AB ⊥平面SDE ,所以AB SD ⊥。 SD 与两条相交直线AB 、SE 都垂直。 所以SD ⊥平面SAB 。

…………6分

(II )由AB ⊥平面SDE 知, 平面ABCD ⊥平面SED 。

作,SF DE ⊥垂足为F ,则SF ⊥平面ABCD ,

3.2SD SE SF DE ?=

=

作FG BC ⊥,垂足为G ,则FG=DC=1。 连结SG ,则S G B C ⊥, 又,BC FG SG

FG G ⊥=,

故BC ⊥平面SFG ,平面SBC ⊥平面SFG 。 …………9分 作FH SG ⊥,H 为垂足,则FH ⊥平面SBC 。

37SF FG FH SG ?==,即F 到平面SBC 的距离为21.7

由于ED//BC ,所以ED//平面SBC ,E 到平面SBC 的距离d 也有21

.

7

设AB 与平面SBC 所成的角为α,

则2121

sin ,arcsin .77d EB αα=

==

…………12分

解法二:

以C 为坐标原点,射线CD 为x 轴正半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C —xyz 。

设D (1,0,0),则A (2,2,0)、B (0,2,0)。

又设(,,),

0,0,0.S x y z x y z >>>则 (I )(2,2,),(,2,)AS x y z BS x y z =--=-,(1,,)DS x y z =-, 由||||AS BS =得

222222(2)(2)(2),

x y z x y z -+-+=+-+

故x=1。

22

||11,DS y z =+=得 又由222

||2(2)4,BS x y z =+-+=得

2213410,,.

22y z y y z +-+===故 …………3分

于是

1333

3

3(1,,),(1,,),(1,,)22222

2S AS BS =--=

-,

13

(0,,),0,0.

22DS DS AS DS BS =?=?=

故,,,DS AD DS BS AS BS S ⊥⊥=又

所以SD ⊥平面SAB 。

(II )设平面SBC 的法向量(,,

)a m n p =, 则,,0,0.a BS a CB a BS a CB ⊥⊥?=?=

又33

(1,,),(0,2,0),

22BS CB =-=

故33

0,2220.m n p n ?-+

=???=?

…………9分

取p=2得(3,0,2),(2,0,0)a AB =-=-又。

21

cos ,.7||||

AB a AB a AB a ?=

=? 故AB 与平面SBC 所成的角为

21

arcsin

.7

21.解:(I )

2

'()3636.f x x ax a =++- …………2分

由(0)124,'(0)36f a f a =-=-得曲线()0y f x x ==在处的切线方程为 由此知曲线()0y f x x ==在处的切线过点(2,2) …………6分

(II )由

2'()02120.f x x ax a =++-=得 (i )当2121,()a f x --≤≤-时没有极小值; (ii )当21

21,'()0a a f x >-<--=或时由得 221221,21,

x a a a x a a a =--+-=-++-

故02.x x =由题设知2

121 3.a a a <-++-<

当21a >-时,不等式

2

1213a a a <-++-<无解。 当21a <--时,解不等式

25

12132 1.2a a a a <-++-<-

<<--得

综合(i )(ii )得a 的取值范围是5

(,21).

2--- …………12分

22.解:(I )F (0,1),l 的方程为21y x =-+,

代入2

2

1

2y x +=并化简得

242210.x x --=

…………2分

设112233(,),(,),(,),A x y B x y P x y

122626

,,44x x -+=

=

1212122

,2()21,2x x y y x x +=

+=-++= 由题意得

3123122

(),() 1.2x x x y y y =-+=-

=-+=-

所以点P 的坐标为

2

(,1).2-

- 经验证,点P 的坐标为

2

(,1)2-

-满足方程

2

2

1,

2y x +=故点P 在椭圆C 上。

…………6分

(II )由

2(,1)2P -

-和题设知, 2

(,1)2Q

PQ 的垂直一部分线1l 的方程为

2

.2y x =-

设AB 的中点为M ,则

21(

,)

42M ,AB 的垂直平分线为2l 的方程为

21.24y x =

+

由①、②得12,l l 的交点为

21

(,)

88N -

…………9分

222212222221311||()(1),2888

32

||1(2)||,2

32

||,4

221133||(

)(),48288

311

||||||,8

NP AB x x AM MN NA AM MN =-

++--==+-?-==

=++-==+=

故|NP|=|NA|。

又|NP|=|NQ|,|NA|=|NB|, 所以|NA|=|NP|=|NB|=|MQ|,

由此知A 、P 、B 、Q 四点在以N 为圆心,NA 为半径的圆上 …………12分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全国卷1详解版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新课标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2017?新课标Ⅰ)已知集合A={x|x<2},B={x|3﹣2x>0},则() A.A∩B={x|x<}B.A∩B=?C.A∪B={x|x<}D.A∪B=R 2.(5分)(2017?新课标Ⅰ)为评估一种农作物的种植效果,选了n块地作试验田.这n块地的亩产量(单位:kg)分别是x1,x2,…,x n,下面给出的指标中可以用来评估这种农作物亩产量稳定程度的是() A.x1,x2,…,x n的平均数B.x1,x2,…,x n的标准差 C.x1,x2,…,x n的最大值D.x1,x2,…,x n的中位数 3.(5分)(2017?新课标Ⅰ)下列各式的运算结果为纯虚数的是() A.i(1+i)2B.i2(1﹣i)C.(1+i)2D.i(1+i) 4.(5分)(2017?新课标Ⅰ)如图,正方形ABCD内的图形来自中国古代的太极图.正方形内切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关于正方形的中心成中心对称.在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是() A.B.C.D. 5.(5分)(2017?新课标Ⅰ)已知F是双曲线C:x2﹣=1的右焦点,P是C上一点,且PF与x 轴垂直,点A的坐标是(1,3),则△APF的面积为() A.B.C.D. 6.(5分)(2017?新课标Ⅰ)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Q 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在这四个正方体中,直线AB与平面MNQ不平行的是()

A.B.C. D. 7.(5分)(2017?新课标Ⅰ)设x,y满足约束条件,则z=x+y的最大值为() A.0 B.1 C.2 D.3 8.(5分)(2017?新课标Ⅰ)函数y=的部分图象大致为() A.B.C. D. 9.(5分)(2017?新课标Ⅰ)已知函数f(x)=lnx+ln(2﹣x),则() A.f(x)在(0,2)单调递增 B.f(x)在(0,2)单调递减 C.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 D.y=f(x)的图象关于点(1,0)对称 10.(5分)(2017?新课标Ⅰ)如图程序框图是为了求出满足3n﹣2n>1000的最小偶数n,那么在和两个空白框中,可以分别填入()

2015高考数学全国卷1(完美版)

2015高考数学全国卷1(完美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3至5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1.设复数z满足1+z 1-z =i,则|z|= A.1 B.2 C. 3 D.2 2.sin20°cos10°-cos160°sin10°= A.- 3 2B. 3 2C.- 1 2 D.1 2 3.设命题P:?n∈N,n2>2n,则¬P为 A.?n∈N,n2>2n B.?n∈N,n2≤2n C.?n∈N,n2≤2n D.?n∈N,n2=2n

4.投篮测试中,每人投3次,至少投中2次才能通过测 试.已知某同学每次投篮投中的概率为0.6,且各次投篮是否投中相互独立,则该同学通过测试的概率为 A .0.648 B .0.432 C .0.36 D .0.312 5.已知M (x 0,y 0)是双曲线C :x 22 -y 2 =1 上的一点, F 1、F 2是C 上的两个焦点,若 M F 1→· M F 2 →<0 ,则y 0的取值范围是 A .? ???? -33 ,33 B . ? ???? -36 ,36 C .? ????-223,223 D .? ?? ?? -233,233 6.《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 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度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斛的米约有

2020年高考文科数学全国1卷试题

2020年高考全国一卷文科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 1.已知集合2{|340},{4,1,3,5}A x x x B =--<=-,则A B ?=( ) A.{4,1}- B.{1,5} C.{3,5} D.{1,3} 2.若312i i z =++,则||z =( ) A.0 B.1 D.2 3.埃及胡夫金字塔是古代世界建筑奇迹之一,它的形状可视为一个正四棱锥,以该四棱锥的高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等于该四棱锥一个侧面三角形的面积,则其侧面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与底面正方形的边长的比值为( ) 4.设O 为正方形ABCD 的中心,在,,,,O A B C D 中任取3点,则取到的3点共线的概率为( ) A. 15 B.25 C.12 D.45 5.某校一个课外学习小组为研究某作物种子的发芽率y 和温度x (单位:°C )的关系,在20个不 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种子发芽实验,由实验数据(,)(1,2,,20)i i x y i =得到下面的散点图: 由此散点图,在10C ?至40C ?之间,下面四个回归方程类型中最适宜作为发芽率y 和温度x 的回归方程类型的是( ) A.y a bx =+ B.2y a bx =+ C.e x y a b =+ D.ln y a b x =+ 6.已知圆2260x y x +-=,过点()1,2的直线被该圆所截得的弦的长度的最小值为( ) A.1 B.2 C.3 D.4

7.设函数()cos π ()6 f x x ω=+在[π,π]-的图像大致如下图,则()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 ) A.10π9 B.7π 6 C. 4π3 D. 3π2 8.设3log 42a =,则4a -= ( ) A. 116 B.19 C.18 D. 16 9.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n = ( ) A.17 B.19 C.21 D.23 10.设{}n a 是等比数列,且1231a a a ++=,234+2a a a +=,则678a a a ++=( ) A.12 B.24 C.30 D.32 11.设12,F F 是双曲线2 2 :13 y C x -=的两个焦点,O 为坐标原点,点P 在C 上且||2OP =,则 12PF F △的面积为( ) A. 72 B.3 C. 52 D.2 12.已知,,A B C 为球O 的球面上的三个点,1O 为ABC 的外接圆,若1O 的面积为4π,1AB BC AC OO ===,则球O 的表面积为( )

近五年高考数学全国1卷

一.选填题(每题5分) 1. (2017年,第6题)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 ,B 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 ,N ,Q 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在这四个正方体中,直接AB 与平面MNQ 不平行的是( ) 2. (2017年,第16题)已知三棱锥S-ABC 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SC 是球O 的直径。若平面SCA ⊥平面SCB ,SA =AC ,SB =BC ,三棱锥S-ABC 的体积为9,则球O 的表面积为________。 3. (2016年,第7题)如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及每个圆中两条相互垂直的半径.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3 28π ,则它的表面积是 ( ) (A )17π (B )18π (C )20π (D )28π 4.(2016年,第11题)平面过正文体ABCD —A1B1C1D1的顶点A,,,则m ,n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 (A )(B )(C )(D ) 5.(2015年,第6题)《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 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度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斛的米约有 斛 斛 斛 斛 6.(2015年,第11题)圆柱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与半球(半径为r )组成一个几何体,该几何体三视图中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1620π+,则r = (A )1 (B) 2 (C) 4 (D) 8 7.(2014年,第8题)如图,网格纸的各小格都是正方形,粗实线画出的事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 ) A.三棱锥 B.三棱柱 C.四棱锥 D.四棱柱

2015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新课标全国卷1)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试题类型:A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3至5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 设复数z 满足1+z 1z -=i ,则|z|= (A )1 (B (C (D )2 (2)sin20°cos10°-con160°sin10°= (A )2-(B )2 (C )12- (D )12 (3)设命题P :?n ∈N ,2n >2n ,则?P 为 (A )?n ∈N, 2n >2n (B )? n ∈N, 2n ≤2n (C )?n ∈N, 2n ≤2n (D )? n ∈N, 2n =2n (4)投篮测试中,每人投3次,至少投中2次才能通过测试。已知某同学每次投篮投中的概率为0.6,且各次投篮是否投中相互独立,则该同学通过测试的概率为 (A )0.648 (B )0.432 (C )0.36 (D )0.312

(5)已知00(,)M x y 是双曲线2 2:12 x C y -=上的一点,12,F F 是C 上的两个焦点,若120MF MF <,则0y 的取值范围是 (A )( (B )( (C )(3-,3 ) (D )(3-,3) (6)《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长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斛的米约有 A.14斛 B.22斛 C.36斛 D.66斛 (7)设D 为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3BC CD =,则 (A )1433AD AB AC =-+ (B) 1433 AD AB AC =- (C )4133AD AB AC =+ (D) 4133AD AB AC =- (8)函数()cos()f x x ω?=+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则()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A)13(,),44k k k Z ππ- +∈ (B) 13(2,2),44 k k k Z ππ-+∈ (C) 13(,),44k k k Z -+∈ (D) 13(2,2),44k k k Z -+∈

近几年全国卷高考文科数学线性规划高考题

线性规划高考题 1.[2013.全国卷 2.T3]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10,10,3,x y x y x -+≥??+-≥??≤? ,则23z x y =-的最小值是( ) A.7- B.6- C.5- D.3- 2.[2014.全国卷2.T9]设x ,y 满足的约束条件1010330x y x y x y +-≥??--≤??-+≥? ,则2z x y =+的最大值为( ) A.8 B.7 C.2 D.1 3.[201 4.全国卷1.T11]设1,y 满足约束条件,1, x y a x y +≥??-≤-?且z x ay =+的最小值为7,则a =( ) A .-5 B. 3 C .-5或3 D. 5或-3 4. [2012.全国卷.T5] 已知正三角形ABC 的顶点A(1,1),B(1,3),顶点C 在第一象限,若点(x ,y )在△ABC 内部,则z=-x+y 的取值范围是( ) A.(1-3,2) B.(0,2) C.(3-1,2) D.(0,1+3) 5.[2010.全国卷.T11]已知 Y ABCD 的三个顶点为A (-1,2),B (3,4),C (4,-2),点(x ,y )在 Y ABCD 的内部,则z=2x-5y 的取值范围是( ) A.(-14,16) B.(-14,20) C.(-12,18) D.(-12,20) 6. [2016.全国卷3.T13]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210,210,1,x y x y x -+≥??--≤??≤? 则z =2x +3y –5的最小值为 7.[2016.全国卷2.T14]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103030x y x y x -+≥??+-≥??-≤? ,则z =x -2y 的最小值为 8.[2015.全国卷2.T14]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50210210x y x y x y +-≤??--≥??-+≤? ,则2z x y =+的最大值为

2017全国卷1文科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数学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 ={}|2x x <,B ={}|320x x ->,则 A .A B =3|2x x ??

2017年高考文科数学全国1卷试题及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全国1卷)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数学(全国1卷) 本试卷共5页,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 ={}|2x x <,B ={}|320x x ->,则 A .A B =3|2x x ? ?

近5年高考数学全国卷23试卷分析报告

2013----2017年高考全国卷2、3试卷分析从2012年云南进入新课标高考至今,已有六年时间,数学因为容易拉分,加上难度变幻不定,可以说是我省考生最为害怕的一个学科,第一天下午开考的数学考得如何直接决定着考生第二天的考试情绪。近5年全国卷数学试题从试卷的结构和试卷的难度上逐渐趋于平稳,稳中有新,难度都属于较为稳定的状态。选择、填空题会以基础题呈现,属于中等难度。选择题在前六题的位置,填空题在前二题的位置;解答题属于中等难度,且基本定位在前三题和最后一题的位置。 一、近五年高考数学考点分布统计表:

从近五年数学试题知识点分布及分值分布统计表不难看出,试题坚持对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进行考查,重点考查了高中数学的主体内容,兼顾考查新课标的新增内容,在此基础上,突出了对考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的考查,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具体

来说几个方面: 1.整体稳定,覆盖面广 高考数学全国卷2、3全面考查了新课标考试说明中各部分的内容,可以说教材中各章的内容都有所涉及,如复数、旋转体、简易逻辑、概率等教学课时较少的内容,在试卷中也都有所考查。有些内容这几年轮换考查,如统计图、线性回归、直线与圆、线性规划,理科的计数原理、二项式定理、正态分布、条件概率等。 2.重视基础,难度适中 试题以考查高中基础知识为主线,在基础中考查能力。理科前8道选择题都是考查基本概念和公式的题型,相当于课本习题的变式题型。填空题前三题的难度相对较低,均属常规题型。解答题的前三道题分别考查解三角形,分布列、数学期望,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利用空间直角坐标系求二面角,属中低档难度题。 4.全面考查新增内容,体现新课改理念 如定积分、函数的零点、三视图、算法框图、直方图与茎叶图、条件概率、几何概型、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等。 5.突出通性通法、理性思维和思想方法的考查 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的最高层次的概括与提炼,是适用于中学数学全部内容的通法,是高考考查的核心。数形结合的思想、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等在高考中每年都会考查。尤其数形结合,每年还专门有一道“新函数”的大致图象问题 6.注重数学的应用和创新

2017全国卷1文科数学试卷及答案

word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数学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 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 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x|x 2,B=x|32x 0,则 A.A B=x|x 3 2 B.A B C.A B x|x 3 2 D.A B=R 2.为评估一种农作物的种植效果,选了n块地作试验田.这n块地的亩产量(单位:kg)分别为x,x,…,x,下面给出的指标中可以用来评估这种农作物亩产量稳定程度的是1 2n A.x,x,…,x的平均数 12n C.x,x,…,x的最大值 12n 3.下列各式的运算结果为纯虚数的是B.x,x,…,x的标准差12n D.x,x,…,x的中位数12n A.i(1+i)B.i(1-i)C.(1+i)D.i(1+i) 4.如图,正方形ABCD内的图形来自中国古代的太极图.正方形内切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关于正方形的中心成中心对称.在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是 A.1 4 B. π 8 C. 1 2 D. π 4 222

5.已知F是双曲线C:x2-y2 3 word =1的右焦点,P是C上一点,且PF与x轴垂直,点A的坐 标是(1,3).△则APF的面积为 A.1 3 B. 1 2 C. 2 3 D. 3 2 6.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Q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在这四个正方体中,直接AB与平面MNQ不平行的是 7.设x,y满足约束条件x 3y 3, x y 1, y 0, 则z=x+y的最大值为 A.0B.1C.2D.3 8..函数y sin2x 1cos x 的部分图像大致为 9.已知函数f(x)ln x ln(2x),则 A.f(x)在(0,2)单调递增B.f(x)在(0,2)单调递减 C.y=f(x)的图像关于直线x=1对称D.y=f(x)的图像关于点(1,0)对称

2015年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新课标全国卷2)

2015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Ⅱ卷文科数学 第一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 =<<=<<-B A x x B x x 则,30,21 A.(-1,3) B.(-1,0 ) C.(0,2) D.(2,3) (2)若a 实数,且 =+=++a i i ai 则,312 A.-4 B. -3 C. 3 D. 4 (3)根据下面给出的2004年至2013年我国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单位:万吨)柱形图,以下 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2700 260025002400210020001900 ) A.逐年比较,2008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效果最显著; B.2007年我国治理二氧化碳排放显现成效; C.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呈减少趋势; D.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与年份正相关。 (4)已知向量=?+-=-=a b a b a )则(2),2,1(),1,0( A. -1 B. 0 C. 1 D. 2 (5)设{}项和, 的前是等差数列n a S n n 若==++5531,3S a a a 则 A. 5 B. 7 C. 9 D. 11 (6)一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右图,则截去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 A. 81 B.71 C. 61 D. 5 1 (7)已知三点)32()30(),01(,,,,C B A ,则ABC ?外接圆的 圆心到原点的距离为 A. 35 B. 321 C. 3 5 2 D. 34

(8)右边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来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b 分别为14,18,则输出的a 为 A. 0 B. 2 C. 4 D.14 (9)已知等比数列{}=-== 24531),1(4,41 a a a a a a n 则满足 C A. 2 B. 1 C. 21 D. 8 1 (10)已知A,B 是球O 的球面上两点,为该球面上动点,C AOB ,90?=∠若三棱锥O-ABC 体积的最大值为36,则球O 的表面积为 A. 36π B. 64π C. 144π D.256π (11)如图,长方形的边AB=2,BC=1,O 是AB 的中点,点P 沿着边BC,CD,与DA 运动,记 的图像大致为 则数两点距离之和表示为函到将动点)(),(,,x f x f B A P x BOP =∠ x P O D C B A D C B A 4 24 4 424 24π 4 24X O X O X X O

(完整版)2017年全国1卷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数学 本试卷共5页,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 ={}|2x x <,B ={}|320x x ->,则 A .A I B =3|2x x ? ?< ??? ? B .A I B =? C .A U B 3|2x x ? ?=

近五年高考数学全国1卷

1. (2017年,第6题)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 ,B 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 ,N ,Q 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在这四个正方体中,直接AB 与平面MNQ 不平行的是( ) 2. (2017年,第16题)已知三棱锥S-ABC 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SC 是球O 的直径。若平面SCA ⊥平面SCB ,SA =AC ,SB =BC ,三棱锥S-ABC 的体积为9,则球O 的表面积为________。 3. (2016年,第7题)如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及每个圆中两条相互垂直的半径.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3 28π ,则它的表面积是 ( ) (A )17π (B )18π (C )20π (D )28π 4.(2016年,第11题)平面α过正文体ABCD —A1B1C1D1的顶点A 11//CB D α平面,ABCD m α=I 平面,11ABB A n α=I 平面,则m ,n 所成角的正弦值 为 ( ) (A ) 3(B )2(C )3(D )13 5.(2015年,第6题)《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 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度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斛的米约有 斛 斛 斛 斛 6.(2015年,第11题)圆柱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与半球(半径为r )组成一个几何体,该几何体三视图中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1620π+,则r =

2018年全国1卷文科数学试卷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0,2A =,{}2,1,0,1,2B =--,则A B = A .{}0,2 B .{}1,2 C .{}0 D .{}2,1,0,1,2-- 2. 设121i z i i -= ++,则z = A .0 B .1 2 C .1 D . 3.某地区经过一年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的经济收入增加了一倍,实现翻番。为更好地了解该地区农村的经济收入变化情况,统计了该地区新农村建设前后农村的经济收入构成比例,得到如下饼图: 建设后经济收入构成比例 建设前经济收入构成比例 30% 5%28% 37% 第三产业收入 其他收入 养殖收入 种植收入 其他收入 第三产业收入 养殖收入 30% 4%6% 60% 种植收入 则下面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新农村建设后,种植收入减少; B .新农村建设后,其他收入增加了一倍以上; C .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增加了一倍; D .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与第三产业收入的总和超过了经济收入的一半 4.已知椭圆C : 22 214 x y a +=的一个焦点为(2,0) ,则C 的离心率为 A . 13 B .12 C .2 D .3 5.已知圆柱上的上、下底面的中心分别为12,O O ,过直线12O O 的平面截该圆柱所得的截面是面积为8的正方形,该圆柱的表面积为 A . 1 B .12π C . D . 10π 6. 设函数32 ()(1)f x x a x ax =+-+,若()f x 为奇函数,则曲线()y f x =在点(0,0)处的 切线方程为

高考文科数学全国课标1卷考点清单

高考文科数学题型汇总 选填考点 1、集合(必考)1 2、复数(必考) 1 3、向量(必考) 1 4、常用逻辑用语 5、程序框图(必考) 1 6、线性(非线性)规划及不等式(必考) 1 7、三角函数(必考)1-2道 8、数列(必考)1-2道 9、三视图 10、球的组合体、外接内切问题 11、直线与圆 12、圆锥曲线(必考)2道 13、函数与导数(必考)2-3道 14、立几(必考)2道 15、概率统计(高频) 1 16、逻语辑用(高频) 1 解答题 17、(1)三角:1、解三角。2、三角函数 (2)数列 18概率统计(贴近生活、时事题型) 1、频率分步直方图 2、独立性检验 3、回归方程 4、茎叶图 19、立体几何 1、平行 2、垂直 3、体积、距离 20、圆锥曲线 21、函数与导数 选做填 23、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1、直角坐标与极坐标互化 2、直角(普通)坐标方程、极坐标方程、参数方程互化 3、曲线与曲线的距离(最值问题) 4、弦长、线段和、线段差、线段积问题(涉及直线的标准参数方程)

以活活被整死;堂堂大元帅受辱骂;……这哪里还有什么尊重可言! 3、用在设问句后。如:(10)我们能让你计划实现吗?不会的。 4、用在选择问句中。如:(11)我们是革命呢,还是要现大洋? (12)你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提示:在选择疑问句中,若该句为复句,一般只在句末用问号;若分句较长,或者为加强语气,各分句后也可用问号。 5、用在表疑问的独词句后。如:(13)我?不可能吧。 ●提示:若疑问句为倒装句,问号应放在句末。如:(14)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你的车?(若说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你的车。”则错误。) 6、句子中对某词语有疑问或生卒年月不详时用问号,疑问句构成的标题后面也用问号。如:(15)中国现今文坛(?)的状况,实在不佳…… (16)曹邺(816--?),桂林人。 ●特别提示: 句号、问号均表示句末停顿。句号用于陈述句末尾,问号用于疑问句末尾。有些句中虽有疑问词,但全句并不是疑问句,句末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问号。 例如:(17)……最后应求出铜块的体积是多少? (18)面对千姿百态、纷繁芜杂的期刊世界,有哪位期刊编辑不想通过期刊版面设计为刊物分朱布白、添花增色呢? 19)关于什么是智力?国内外争论多年也没有定论。 (17)()(19)三句都是非疑问句,(17)(18)句中问号均应改为句号,(19)句中的问号应改为逗号。 三、感叹号 ●特别提示: 1、在表感叹或祈使语气的主谓倒装句中,感叹号要放在句末。 如:(20)多么雄伟壮观啊,万里长城! 2、句前有叹词,后是感叹句,叹号放在句末。 如:(21)啊,这儿多么美丽! 下面介绍句中点号的用法。句中点号包括逗号、分号、顿号、和冒号四种。 一、逗号 提示: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二、顿号 用于句中并列的词、词组之间较小的停顿。 如:(22)邓颖超的品德、人格、风范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 (23)从1918年起,鲁迅陆续发表了《狂人日记》、《药》、《祝福》等短篇小说。 ●特别提示:以下九种情况不用顿号。 1、不定数的两个数字间不用顿号。 24)你的年龄大概是十六七岁。(不能写成“十六、七岁”) ●【注意】相邻的两个数字而非约数之间要用顿号。 如:(25)三年级四、五的学生。(26)战斗在一、二的工人。 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2如:(26)他退休后生活很丰富,遛遛鸟呀,打打麻将呀,听听戏呀。 3标题中有并列词语时中间不用顿号,可在并列词语之间空一格。 4、并列的词组比较长、停顿较大的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27)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筹划,武装的整理等等,都要包括在领导的工作之中。 5并列成分做补语且需要强调时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28)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剔透〉,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 6、并列成分做状语,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29)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边,用传统的诗一般的语言]倾吐着彼此的爱慕和理想。 ●【注意】并列成分若都是单个词语或成语则用顿号。 30)我们应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大国主义。 7、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并列成分是主谓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31)她衣服新潮,头发齐耳根长,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讲起话来大声大气。 ●【注意】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共带一个宾语,并列词间用顿号 如:(32)今年我公司研制、推出了两款新车。 8、并列的词或词组作复指成分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33)老槐树下有两辈人:一个“老”字辈,一个“小”辈。 ●【注意】如并列词或词组简单,它们之间则用顿号。 如:(34)抗战、团结、进步,这是共产党的三大方针。 9、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时,为分清层次在不同属类间用逗号。 35)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三分号 下列几种情况使用分号 1、用在复句中表示并列分句间的停顿,非并列关系(转折、因果等)的多重复句,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如:(35)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犹使我耳不忍闻。 (36)她今年已经十八岁了,个子也长成了,按说该找个婆家;可是她母亲总是一个劲地说他还小。 2、分条说明一个完整的意思,在每一条里,不管是词、词组、单句,还是复句,都作为一个分句,各条末尾用分号,最后一条完了用句号。 如:(37)农民对一个好的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一碗水端平;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三、有经济头脑。 3、句子中有余指代词“等等”代表未说出的并列部分,在“等等”的前面也要用分号。如:(38)阅读有许多好处:它能扩大你的知识面;能陶冶你的情操;能提高你的审美能力;等等。 ●【提示:并列的几个分句,不论其结构是否一致,并列分句间均用分号,不能有的用分号有的用逗号】 四冒号 1、冒号用于提示下文或小结上文。 如:(39)我们的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专项复习阶段;第二阶段为综合复习阶段;第三阶段…… (40)她是秋天没丈夫的;他有一个小叔子,小她十岁;她靠打柴为生:我知道的就这些。 ●【提示:用于提示下文的词语“注意”、“指出”、“宣称”、“证明”、“告诉”、“如下”、“例如”等后常用冒号。】 2、用于书信、讲话稿等称呼的后面。 3、用于需要说明的词语后。如:(41)日期:10月20日 地点:县剧院 ●【特别提醒】 A、冒号提示的范围一般要管到句子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中间。 如:(42)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上映。(此句中的冒号应去掉) B部分引用别人的话,使之成为整个句子的一部分,引文前不用冒号。 如:(43)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决心禁绝鸦片。(应将冒号换成逗号) C、一个句子中不要出现两个冒号。 44)他在文中指出:我们要学习一些自己国家的历史,比如说:国家的政治史、文化史、经济史等。(第二个冒号应删去。) 标号 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间隔号、连接号和专名号九种。 一引号 主要作用有: 1 、表明引用的部分。 2、着重论述的对象或重要的特定的词语。 如:(45)股市有它的行话:如股票价格上涨叫“牛市”,因牛的眼睛总朝上看;反之叫“熊市”,因熊的眼睛总朝下看。 4、明是否定、反义或讽刺的词语。 如:(46)这样的“聪明”还是少来一点好。(表否定) 表明是简称。如:(37)你的这种做法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 5、表明是成语、熟语、术语。 如:(47)人们常常称技艺高超的工人为“能工巧匠”,赞精妙的艺术品为“巧夺天工”。(48)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6表示特殊的日子,特殊的事件。 如:(49)“五四”运动(50)“一二·九”运动 7、表明是象声词、音译词、绰号、专有名词。 如:(51)青蛙“呱呱”叫,惊醒了“豆腐西施”杨二嫂。 (52)一条“金利来”拴在脖子里,叫人不自在。 ●【特别提醒】 A、引文中有引文,要分双引和单引,单引中还有引文则用双引,总的原则是双中有单,单中有双。 B、引用的文字独立而又完整,则引文末尾的标点不能改动,并将其写在后引号的里面。如:(53)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引文不独立,引用的话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时,不管它是不是完整,后引号前都不能用点号(问号、叹号除外)。 如:(54)“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55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56)在老张“同志们,走吧!”的招呼声中,我们这支队伍又出发了。 C、连续引用一篇文章的几个段落,只在每段开始使用前引号,该段末尾不用后引号,直到引文结束时才使用后引号。 二括号 括号标明行文中的注释性的文字。从注释的范围看,它有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之分。 只注释和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的叫句内括号。 57)猴子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他是船长的儿子)面前,把他的帽子摘下来。补充和注释全句的叫句外括号。它放在正文的句末点号之后。 如:(58)他培育了许多香花,繁殖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的一只没有妈妈的小虎,每天用牛奶喂它。) ●【特别提醒】句内括号内的文字末尾不能用句号;但可用问号或叹号。 句外括号里的注释如是一句话,句末可用点号。 如:(59)1861年以后,那拉氏(慈禧)曾搞所谓“垂帘听政”(这是那拉氏直接掌管政权的一种形式。),指使刽子手…… (句中括号里的句号应去掉) (60)她先是寄希望于刘女士的丈夫(那个美男子!),后又寄希望于Q男士。 三破折号 破折号用来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或表示语义的转换、递进、中断、延长等。破折号和括号用法不同: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注释。 其作用主要有: 1、表示注释。 如:(61)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表示意思的转折及转换。 如:(62)到山上打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54)“好香的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说。 3表示意思的递进。 如:(63)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4、用于标明语句间的因果关系,破折号前是果,后是因。 如:(64)他首先指出早恋并不可耻——这是一种十分自然、正常的现象……早恋并不可爱——早结的果不甜,早开的花早谢。’ 5表声音的延长、中断或停顿。 6、表分项列举。 7用于副标题前。 ●【提示】破折号与逗号都有强调的作用,前者强于后者,逗号强调前面的内容,破折号强调后面的内容。 如:(65)我,是第一个跑到终点的。(66)那就是我——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 当语句容易引起误解时要用两个破折号。破折号前可用点号以示强调突出。 (67)如: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 四省略号 省略号前后使用标点的规定是:省略号前面是完整的句子,句末标点应保留,如果不是完整的句子,只是句内停顿,则句末不保留标点;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标点,只有需要表示不跟下文连接才可以使用句尾标点。 书刊中省略号前后使用标点也易出错,例如: (68)至今还保存在岛上的水井、碑石、各种建筑物……,这一切铁的事实都雄辩地证明,南海诸岛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69)“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例句(68)中省略号后逗号应去掉;(69)省略号前之逗号也应去掉。 ●【特别提示】当列举的各项和省略的部分共同充当某一词语的修饰限制成分时,省略部分只能用“等”或“等等”表示,不能用省略号。 如:(69)“新时期文学”以来,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评奖活动,从国家到地方评过几次? (70)对于有志于文学的后来者们,除了继续关注文本语言风格幽默荒诞等等之外,也应该是大有启迪的啊! 省略号前后标点的使用。省略号前的句子语义表达完整可在句子末尾加句末点号,否则不加。省略号后一般不加标点,如果省略号后还有文字,为表示其不与省略号前的文字相连,可在省略号前加句末点号。 如:(71)现在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短篇向中篇靠拢,长篇呢?一部,两部,三部……。当然,也有长而优、非长不可的,但大多数是不必那么长,却有“水分”可挤。 五书名号 使用书名号时注意 1、名和篇名同时出现时,只用一个书名。书名写在前面,篇名写在后面,中间用间隔号隔开。如:(72)《朝花夕拾·藤野先生》。 2词牌名和题名同时出现时,要用书名号。前面是词牌名,后面是题名, 73)《念奴娇·赤壁怀古》。 3、书名号里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用双书名号里面用单书名号。 如:(74)《新时期〈金瓶梅〉研究评述》一书已出版。 4、影视作品的名称应用书名号,但电视栏目、报社及杂志社名称不用书名号。 75)“焦点访谈”是我们大家都喜欢看的栏目。 (76)语文报社出版的《语文报》,我们大家都爱看。 丛书名称也标书名号,“丛书”两字是否在书名号内,宜视该丛书封面上有无冠“丛书”两字而定,有“丛书”字样的,“丛书”两字放在书名号内,无“丛书”字样的放在书名号外,如《力学丛书》、《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著》丛书。 【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练习1: 昨天我参观了公园的花展一进展室我就被这花的世界陶醉了一盆盆的鲜花五颜六色有红色的黄色的白色的紫色的使人看了眼花缭乱一群群彩蝶在花的海洋中翩翩起舞 练习2: 小明的父亲很重视小明的课外阅读一天晚饭后爸爸问小明你最近在读什么书 小明说我在读小学生优秀作文选 爸爸又问你是怎样读的 我一边读一边摘录一些优美的语句 爸爸微笑着说小学生优秀作文都是小学的作品跟你的生活思想很接近因此读的时候要注意分析人家是怎样观察和认识事物的是怎样安排写作顺序的想明白了之后写一点笔记这样读书的收获会更大 小明听了高兴地点点头 练习3: 今天我们四五年级同学在校园里种树早晨七点钟老师和同学就陆续来了开始干活了有的挖坑有的填土有的扶着小树有的浇水大家的干劲真大啊结束的时候校长说咱们学校的校园要靠咱们的双手来美化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一个皮肤棕黑色又瘦又小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弯腰低头问他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练习4 1、推开门一看呵好在的雪呀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2、不不你误会了他解释着我不是残疾人我是给别人送拐杖的说着他踢踢腿给老奶奶看车上的人都笑了 3、图书馆里的书真多梅林童话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我都喜欢看 4、她带走了落叶纸屑尘土和果皮留下了清新的空气与洁净的大地啊这不是王阿姨吗她是我原来的邻居 5、他脸色苍白艰难地说水水说着就昏过去了 修改病句 我们平时在说话或写文章时,往往会出现一些有毛病的句子,我们把这些句子叫做“病句”。为了把意思表达准确,表达清楚,我们必须学会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的步骤可简述为:一读二找三改四查。 一、读 仔细地阅读句子,读懂句意,揣摩说话人本来想说的是什么意思,是修改病句的前提。 二、找 认真分析,寻找“病因”。常见的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成分残缺 例:看了这部电影,深受教育。 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句子,其结构至少应包括主语和谓语两个部分(非主谓句除外),缺少其中任何一部分,句子表达的意思就不完整。这种类型病句的修改方法是补充残缺的成分,使句子完整,把意思表达清楚。例句中缺少了主语,是谁“深受教育”没作交待,如果在“看”或“深”前加上主语,句子就完整了。 2、搭配不当 例:学校开展了学雷锋的高潮。 在现代汉语中,某些词语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建立了相应的确定性的关系,即形成了一种搭配习惯。如果在使用时,违反了这种约定俗成的使用习惯,就不可避免地犯了“搭配不当”的错误。例句中“开展”与“高潮”不能搭配,应将前者换成“掀起”或将后者改为“活动”。 3、用词不当 例:我们的李老师像狐狸一样聪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