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诗人及其风格
不朽的诗魂中国古代十大诗人

不朽的诗魂中国古代十大诗人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仅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也孕育出了一批杰出的诗人。
下面我们将介绍不朽的诗魂——中国古代十大诗人。
1. 杜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充满着浓厚的社会关怀和人民情感,代表作品有《登高》、《春夜喜雨》等。
2.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明快,代表作品有《赋得古原草送别》、《琵琶行》等。
3. 李白:唐代伟大诗人,他的诗歌充满豪放不羁的气息,代表作品有《将进酒》、《庐山谣》等。
4. 苏轼:宋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人情味和理性思考,代表作品有《江城子》、《赤壁怀古》等。
5. 辛弃疾: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爱国热情和浓郁的民族气息,代表作品有《青玉案·元夕》、《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等。
6. 王勃:唐代文学家、诗人,他的诗歌风格严肃庄重,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
7. 陆游: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孤独、忧愁和反抗精神,代表作品有《钗头凤·世情薄》、《示儿》等。
8.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诗人,她的诗歌温婉清丽,代表作品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等。
9. 纳兰性德:清代著名词人、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豪放不羁
和离愁别绪,代表作品有《长恨歌·五首》、《世上无难事》等。
10. 辜鸿铭:清末民主革命家、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爱国热情和革命精神,代表作品有《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卜算子·咏梅》等。
这十位诗人的诗歌,不仅道出了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感情,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特点,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代著名诗人风格

古代著名诗人的风格特征
三曹:诗风苍凉雄健;
张九龄:诗风委婉蕴藉;
孟浩然:诗风语淡味重、恬静浑健;
王维:诗风恬淡、生动、含蓄;
王昌龄:诗风雄健浑厚;
李白:诗风飘逸洒脱;
杜甫:诗风沉郁顿挫;
高适、岑参:诗风雄浑奇拔;
韦应物:诗风清新典雅;
韩愈:诗风奇伟新颖、气势磅礴;
贾岛:诗风萧瑟瘦削;
李贺:诗风忧郁激愤;
元稹:诗风艳丽浅近;
白居易:诗风平实清新;
刘禹锡:诗风清峻明朗;
李商隐:诗风清丽俊逸;
杜牧:诗风含蓄绰约;
李煜:词风伤感细腻;
欧阳修:词风清丽明媚:
范仲淹:词风苍凉悲壮;
晏殊:词风明朗疏淡;
苏轼:词风旷达豪迈;
柳永:词风缠绵悱恻;
黄庭坚:词风自然流畅;
秦观:词风情真意切:
李清照:词风婉约凄切;
杨万里:词风清新活泼;
陆游:诗风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辛弃疾:词风雄壮豪放:
姜夔:词风精心刻意、清妙秀远。
历史十大著名诗人

历史十大著名诗人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体裁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多重要的诗人,他们在不同的时代,通过精湛的技艺,刻画出了各种不同的情感和思想,具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历史上十位著名的中国诗人。
1. 李白李白,唐代诗人,被誉为“诗仙”,其诗风豪放奔放、令人感叹,被后人称为“诗圣”,作品不仅在中国,更是影响了整个东方文学,被誉为“天下奇才”,成为后世文学的楷模之一。
2. 杜甫杜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史状元”,他的诗歌中散发着浓郁的人道主义气息,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的荣辱兴衰能够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种种苦难和悲凉,使他被誉为“诗史状元”。
3. 白居易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作品中有很多清新自然的抒情诗和细腻感人的描述诗,被誉为“诗鬼”,在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
4. 王之涣王之涣,唐朝著名诗人,在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生追求,对自然精神的追求以及他对情感的表达,因此,他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5. 苏轼苏轼,宋代著名文学家和诗人,作品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自然、历史、人生哲理等等,他的写作风格自由、不拘一格,作品中愤怒、激昂的口吻让人感受到了他的生命力和朝气。
6. 李清照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和诗人,作品主题含蓄、清新,情感丰富,时有伤感之处,又有清新之美。
她的作品独具特色,被誉为“南宋第一才女”。
7. 陶渊明陶渊明,东晋末年的文学家和诗人,作品中表现出对人生的无限向往和强烈的自然感触,使他被誉为“诗圣”,他的作品被后人称为“陶渊明笔下的田园诗”。
8. 辛弃疾辛弃疾,南宋著名文学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反映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丰富的人生情感表达,以及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独特的文学成就,使他成为南宋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
9. 贺知章贺知章,唐代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作品中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盘点十大诗人

盘点十大诗人诗歌是人类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内心的情感、思想和体验。
在中国历史上,诗歌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是人们心灵世界的重要表达形式。
在众多的中国诗人中,有一些人因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而成为了经典,今天我们就要来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的十大诗人。
一、李白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豁达、清新、浪漫为特点,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歌既有壮丽的山水画卷,也有深邃的哲理思考,他的作品不仅有着强烈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更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二、杜甫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深邃、沉郁、悲壮为特点,具有鲜明的社会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
他的作品中表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不仅是文学艺术的杰作,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白居易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真实、感性为特点,他的作品中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他的诗歌不仅是文学艺术的杰作,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苏轼苏轼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豁达、洒脱为特点,他的作品中表现了对自然、生活、人情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他的诗歌不仅是文学艺术的杰作,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辛弃疾辛弃疾是宋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军事家,他的诗歌以豪放、豁达、激昂、雄浑为特点,他的作品中表现了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深刻关怀和热爱。
他的诗歌不仅是文学艺术的杰作,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杨万里杨万里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深情、细腻为特点,他的作品中表现了对自然、生活、人情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他的诗歌不仅是文学艺术的杰作,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陆游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悲壮、沉郁、深情、细腻为特点,他的作品中表现了对生活、人情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思考。
诗人简介资料大全

诗人简介资料大全以下是一些中国著名诗人的简介资料: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他的诗歌具有豪放、奔放、飘逸、清新等特点,被后人称为“诗史”。
代表作品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他的诗歌多描写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表达深沉感慨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代表作品有《登高》、《春望》、《三吏》等。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多涉及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语言通俗易懂,风格自然流畅。
代表作品有《赋得古原草送别》、《琵琶行》、《长恨歌》等。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豪放,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作品。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历史学家和军事家。
他的诗歌多描写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风格雄浑豪放。
代表作品有《示儿》、《钗头凤·世情薄》等。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将领、词人,豪放派代表人物。
他的词多描写战争、民生和情感,风格豪放悲壮,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作品。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陵,唐代诗人,以善于写边塞诗著称,其诗用词十分朴素,但造境极为深远。
代表作品有《登鹳雀楼》、《送别》等。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诗人。
他的诗歌多涉及政治、历史和人民疾苦,风格清新明快,有《泊秦淮》、《过华清宫绝句》等作品。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田园诗派之鼻祖”。
古代著名诗人的生平介绍以及诗词的创作风格

古代著名诗人的生平介绍以及诗词的创作风
格
李白,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以其经久不衰的诗歌笔触而闻名,
他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重要的一个人物。
李白出生于陇西洛阳,但在小时候就随家人搬到陕西绵竹,其母
亲极富有才华,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对文学有浓厚的兴趣,学习了诗歌、文言文、儒家经典等。
李白的诗歌笔触清新淳朴。
他的诗歌风格通俗易懂,主要表达爱
国情怀和对人生、自然、历史等的深刻思考。
他诗中抒发着对大自然
和社会诸多现象的倾慕与敬畏,有抒情有议论,有愤慨有美好,令人
回味无穷。
李白擅长使用古代五音,善于创作十六个字句古风优美的
句子,极富感染力,堪称伟大。
其中有些诗作甚至深入到了心理深处,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将进酒》等都被誉为古诗佳作。
李白创作的诗篇
至今仍在人们的唇齿间沿袭不衰,其影响及影响已蔓延至小说、话本,令人赞叹不已。
李白虽寄词多数反映出他内心深处抗争和抒情,但更多是他奋发
努力、勇于探索的精神及对实现自身理想的坚持,正是这种精神使他
的诗歌成为经典而深入人心。
中国古代30位著名诗人概述

中国古代30位著名诗人概述1.陶渊明——先做几年小官,后辞官隐居——田园风光,平常生活——朴素真挚,悠然冲淡2.骆宾王——仕途受挫,起而造反——建功立业,怀才不遇——擅长铺陈,圆熟流转3.王勃——少时家贫,出仕废官——怀乡送友——意境开阔,清新质朴4.陈子昂——慷慨任侠,株连下狱——忧国忧民,生不逢时——激情奔放,刚健质朴5.王维——身陷叛军,皈依佛门——前期积极,后期求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6.孟浩然——应试落第,归隐山林——寄情田园,寻求归隐——清远空淡,韵味深长7.高适——潦倒失意,转任武职——边塞征战,建功立业——雄厚豪健,悲壮浑朴8.王之涣——遭人诬陷,漫游中原——边塞征战——气势雄浑,意境开阔,韵调优美9.王昌龄——早年贫贱,后遭谤谪——边塞征战,征夫思妇——意境雄浑,语言蕴藉,和谐婉转10.李白——供奉翰林,漫游各地,晚年飘泊——揭露黑暗,怀才不遇,向往自由——意境壮阔,想象奇特,真率自然,清新飘逸11.岑参——边塞任职——边塞征战,风光奇异,慷慨报国——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语言豪迈12.杜甫——早年漫游,科场失利,身陷叛军,晚年漂泊——忧国忧民,揭露黑暗,同情百姓——意境壮阔,沉郁顿挫13.韩愈——三岁丧父,国子博士,后遭贬谪——遭贬情绪,怀才不遇——好发议论,古朴苍劲,奇崛险怪14.韦应物——贵胄出身,晚年闲居——寄情田园,洁身自好——高雅闲淡,清新自然15.刘禹锡——主张革新,后遭贬谪——宦海沉浮,讽刺权贵——或开朗流畅,或含蓄隽永16.柳宗元——主张革新,后遭贬谪——宦海沉浮,离乡去国——描绘细致,语言平淡17.白居易——遭贬江州——关注民生,同情百姓——叙议结合,语言通俗18.元稹——少年丧父,中年遭贬——百姓疾苦,治国安邦——平浅明快,铺叙曲折,刻画真切19.李贺——因避父讳,不得进士——怀才不遇——奇崛幽峭,秾丽凄清20.李商隐——被人排挤,潦倒终身——忧郁感伤,感叹沦落——深情绵邈,绮丽精工21.杜牧——恃才自负,仕途不顺——怀才不遇,爱国忧民——词采清丽,画面鲜明22.李煜——南唐后主,阶下囚——宫廷生活,亡国之痛——意境深远,语言清新23.柳永——落拓不羁,终身潦倒——歌妓生活,羁旅行役——语言通俗,音律谐婉24.欧阳修——四岁丧父,后中进士,后遭贬谪——关注民生——自然流畅,风格清新25.王安石——主张革新,辞官退居——关注民生,抒发性情——长于说理,精于修辞26.苏轼——外任杭州,再贬黄州,又贬岭南——抒发性情,歌咏自然——豪迈奔放,清新自然27.李清照——早年优裕,晚境悲凉——抒写自然,伤时感世——清丽优美、典雅情致28.陆游——生于战乱,后遭贬黜——恢复中原,关注民生——想象瑰丽,精炼自然29.辛弃疾——坚持抗金,多受排挤——恢复中原,壮志难酬——慷慨悲壮,笔力雄厚30.马致远——半世蹉跎,归隐山林——怀才不遇,遁世之情——意境优美,语言凝练。
著名诗人及其风格

著名诗人及其风格1、陶渊明,晋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
名潜,字元亮。
平淡而又淳厚的艺术风格,质朴凝练的语言风格。
如:《归园田居五首》2、王维,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字摩诘。
诗歌情趣恬静悠闲,风格清新淡远。
如:《山居秋冥》3、孟浩然,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其艺术风格主要是清淡。
如:《春晓》《宿建德江》4、高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达夫,风格雄浑质朴、苍劲悲壮。
如《燕歌行》5、岑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
风格与高适相同,均具有豪放悲壮的风格。
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另外属于边塞诗人的同一时代的还有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之涣《凉州词》、《登鹳雀楼》等,他们的风格均大同小异。
6、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风格豪放飘逸。
如:《望庐山瀑布》。
7、杜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风格沉郁顿挫。
如:《登高》,《兵车行》。
所谓“沉郁”是由杜甫的诗歌反映现实广阔深厚、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这些因素构成的。
所谓“顿挫”,是指与沉郁相适应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指表达感情是曲折跌宕,音调起伏变化。
8、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风格浅直均易。
如:《卖炭翁》。
9、韩愈, 中唐著名散文家,其诗歌风格除平易清新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奇险怪僻和以文为诗。
10、孟郊,中唐著名诗人,字东野。
是一位以苦吟著称的诗人。
其风格是硬语盘空,拗折奇险。
如:《洛桥晚望》“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行人绝。
榆柳萧疏接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11、贾岛,字浪仙,比孟郊稍晚,与孟郊齐名,也是一位以苦吟著称的诗人。
“推敲”的故事便是最好的明证。
其诗歌风格清奇僻苦。
如:《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12、刘禹锡,中唐著名诗人,其诗歌风格含蓄豪俊。
13、柳宗元,中唐著名诗人,其诗歌风格明净简峭。
如;《江雪》14、李贺,中唐著名诗人,字长吉,其诗歌风格奇崛冷艳。
如:《李凭箜篌引》15、杜牧,晚唐著名诗人,字牧之,其诗歌风格,豪迈俊爽,遒劲峭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名诗人及其风格陶渊明:先做几年小官,后辞官归隐;田园风光,平常生活;朴实自然,悠然冲淡。
《少无适俗韵》《种豆南山下》骆宾王:仕途受挫,起而造反;建功立业,怀才不遇;擅长铺陈,圆熟流转。
《在狱咏蝉》王勃:少时家贫,出仕废官;怀乡送友;意境开阔,清新质朴。
《杜少甫之任蜀川》陈子昂:慷慨任侠,株连下狱;忧国忧民,生不逢时;激情奔放,刚健质朴。
《登幽州台歌》王维:身陷叛军,皈依佛门;前期积极,后期求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过香积寺》《山居秋暝》《渭城曲》《使至塞上》孟浩然:应试落第,归隐山林;寄情田园,寻求归隐;清远空淡,韵味深长。
《过故人庄》《洞庭湖赠张丞相》《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高适:潦倒失意,转任武职;边塞征战,建功立业;雄厚豪健,悲壮浑朴。
《别董大》王之涣:遭人诬陷,漫游中原;边塞征战;气势雄浑,意境开阔,韵调优美。
《凉州词》王昌龄:早年贫贱,后遭谤谪;边塞征战,征夫思妇;意境雄浑,语言蕴藉,和谐婉转。
《芙蓉楼送辛渐》《出塞》《从军行》李白:供奉翰林,漫游各地,晚年漂泊;揭露黑暗,怀才不遇,向往自由;意境壮阔,想象奇特,直率自然,清新飘逸。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将进酒》《行路难》《蜀道难》《子夜吴歌》《登金陵凤凰台》《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天门山》《上李邕》《塞下曲》岑参:边塞任职;边塞征战,风光奇异,慷慨报国;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语言豪迈。
《逢入京使》《草堂村寻罗生不遇》《巴南舟中夜市》杜甫:早年漫游,科场失利,身陷叛军,晚年漂泊;忧国忧民,揭露黑暗,同情百姓;意境壮阔,沉郁顿挫。
《望岳》《旅夜书怀》《登岳阳楼》《客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蜀相》《清江》《绝句四首》《江南逢李龟年》韩愈:三岁丧父、国子博士、后遭贬谪;遭贬情绪、怀才不遇;好发议论、古朴苍劲、奇崛险怪。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韦应物:贵胄出身、晚年闲居;寄情田园、洁身自好;高雅闲淡、清新自然。
《滁州西涧》《秋夜寄邱员外》元稹:少年丧父、中年遭贬;百姓疾苦、治国安邦;平浅明快、铺叙曲折、刻画真切。
《行宫》白居易:遭贬江州;关注民生、同情百姓;叙议结合、语言通俗。
《村雪夜坐》《晚望》《问刘十九》《初入太行路》《赋得古原草送别》刘禹锡:主张革新,后遭贬谪;宦海沉浮、讽刺权贵;或开朗流畅,或含蓄隽永。
《蜀先主庙》《西塞山怀古》《乌衣巷》《春词》柳宗元:主张革新,后遭贬谪;宦海沉浮,离乡去国;描绘细致,语言淡泊。
《渔翁》《江雪》《溪居》《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李贺:七岁能辞;诗尚奇诡,绝去畦径。
《雁门太守行》李商隐:被人排挤,潦倒终身;忧郁感伤,感叹沦落,深情绵邈,绮丽精工。
《锦瑟》《乐游原》《夜雨寄北》《天涯》《花下醉》杜牧:侍才自负,仕途不顺;怀才不遇,爱国爱民;词采清丽,画面鲜明。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赤壁》《泊秦淮》《寄扬州韩绰判官》《秋夕》《金谷园》欧阳修:四岁丧父,后中进士,后遭贬谪;关注民生;自然流畅,风格清新。
《蝶恋花》王安石:主张革新,辞官退居;关注民生,抒发性情;长于说理,精于修辞。
《桂枝香》苏轼:外任杭州,再贬黄州,又贬岭南;抒发性情,歌咏自然;豪迈奔放,清新自然。
《念奴娇》《水调歌头》陆游:生于战乱,后遭贬黜;恢复中原,关注民生;想象瑰丽,精练自然。
《卜算子.咏梅》《诉衷情》《钗头凤》《临安春雨初霁》《游山西村》《书愤》辛弃疾:坚持抗金,多受排挤;恢复中原,难酬壮志;慷慨悲壮,笔力雄厚。
《采桑子》《清平乐1》《清平乐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西江月》《鹧鸪天》《南乡子》《破阵子》《青玉案》《永遇乐》《摸鱼儿》柳永:放荡不羁,终身潦倒;歌妓生活,羁旅行役;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雨霖铃》《凤栖梧》李清照:早年优裕,晚境悲凉;抒写自然,伤时感时;清丽优美,典雅情致。
《如梦令1》《如梦令2》《武陵春》《醉花阴》《一剪梅》《渔家傲》《声声慢》李煜:南唐后主,阶下之囚;宫廷生活,亡国之痛;意境深远,语言清新。
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
《破阵子》《虞美人》《相见欢》《浪淘沙令》马致远:半世蹉跎,归隐山林;怀才不遇,遁世之情;意境优美,语言凝练。
《天净沙·秋思》如何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1)什么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征分析(内容方法加特征);(3)形象的意义。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①知人论世,关注时代背景及生活的环境。
②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常见艺术形象类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情,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
鉴赏此类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1、概括景象及特点;(写了些什么景象)2、描摹诗歌图景;3、剖析作者思想及其情感。
如何鉴赏诗中的景物形象?(一)看画面的色、形(组成、远近等)、声、味,动、静、虚、实欣赏诗的画面美。
(二)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
(三)分析意象的组合,从整体上把握情感意境。
鉴赏景类形象,基本思路是:1、概括景象及特点;(写了些什么景象)2、描摹诗歌图景;(画面之美)3、剖析作者思想及其情感。
(辨别色调,确认形象中包含的思想情感)鉴赏诗歌的物象分析思路: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鉴赏咏物诗时需注意下面两个方面:①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
②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
鉴赏诗歌的语言:动词(可以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如: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中的“聚”化静为动很好地表现了山峰众多,聚合在一起的动态。
修饰语:为形容词(往往带有情感的色调)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可见人心。
特殊词: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
作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 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勾画了一幅色彩明丽的图画。
数词表限制炼字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2、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炼字题如何解答?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注意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的表达技巧,如果有,也要写进去)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作用)炼句一、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答题思路:1、简析句意2、结合文意3、作用、效果(意境、情感)4、表达的主旨、情感;二、炼有特殊句式的语句(一般倒装:或韵律或强调)答题思路:调整语序简要描述+强调的内容(结合诗句分析意境)+表达效果(意境更突出、特点更鲜明,情感更浓烈)+诗人情感;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
1.主语后置。
2.宾语前置。
3、主、宾换位。
4、定语的位置(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挪前挪后)a.定语挪前。
b.定语挪后。
5.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
三、炼在结构上起特殊作用的句子,要关注诗句在诗歌中的位置。
答题思路:什么位置+什么结构作用+思想主旨的作用。
分析语言特色: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得巧妙,而是要求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淡雅)、朴实无华(平淡自然)、华美绚丽(辞藻华丽)、明白晓畅(明快浅显)、多用口语(明白如话)、委婉含蓄、雄浑豪放(浑厚雄壮)、笔调婉约、简练生动、沉郁顿挫。
答题步骤:①用一二个词语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③有时需要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语言风格:豪迈雄奇,沉郁顿挫,慷慨悲壮,朴素自然,婉约细腻,含蓄委婉,清新明丽,幽默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