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5节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等离子弧焊接与切割

第十一章等离子弧焊接与切割第一节等离子弧概述一、等离子弧原理等离子弧是自由电弧压缩而成的。
电弧通过水冷喷嘴、限制其直径,称机械压缩。
水冷内壁温度较低,紧贴喷嘴内壁的气体温度也极低,形成了一定厚度的冷气膜,冷气膜进一步迫使弧柱截面减小,称热压缩。
弧柱截面的缩小,使电流密度大为提高,增强了磁收缩效应,称磁压缩。
在三种压缩的作用下,等离子弧的能量集中(能量密度可达105~106W/cm2),温度高(弧柱中心温度18000~24000K),焰流速度大(可达300m/s)。
这些特性使得等离子弧广泛应用于焊接、喷涂、堆焊及切割。
二、等离子弧的特点由于等离子弧的特性,与钨极氩弧焊相比,有以下特点:(1)等离子弧能量集中、温度高,对于大多数金属在一定厚度范围内都能获得小孔效应,可以得到充分熔透、反面成形均匀的焊缝。
(2)电弧挺度好,等离子弧的扩散角仅5°左右,基本上是圆柱形,弧长变化对工件上的加热面积和电流密度影响比较小。
所以,等离子弧焊弧长变化对焊缝成形的影响不明显。
(3)焊接速度比钨极氩弧焊快。
(4)能够焊接更细、更薄加工件。
(5)其设备比较复杂、费用较高,工艺参数调节匹配也比较复杂。
三、等离子弧的类型按电源连接方式,等离子弧有非转移型、转移型和联合型三种形式。
(一)联合型等离子弧工作时,非转移型弧和转移弧同时存在,称为联合型等离子弧。
主要用于微束等离子弧焊和粉末堆焊等。
(二)非转移型等离子弧钨极接电源负极,喷嘴接电源正极,等离子弧体产生在钨极和喷嘴之间,在离子气流压送下,弧焰从喷嘴中喷出,形成等离子焰。
(三)转移型等离子弧钨极接电源负极,工件接电源正极,等离子弧体产生于钨极与工件之间。
转移弧难以直接形成,必须先引燃非转移弧,然后才能过渡到转移弧。
金属焊接、切割几乎均采用转移型弧。
四、适用范围1、操作方式等离子弧焊适于手工和自动两种操作,可以焊接连续或断续的焊缝。
焊接时可添加或不添加填充金属。
2、被焊金属一般TIG能焊的大多数金属,均可用等离子弧焊接,如碳钢、不锈钢、铜合金、镍及其合金、钛及其合金等。
2022版新高考数学人教A版一轮课件:第十一章 第五节 条件概率与全概率公式

【解析】(1)选A.记“数学不及格”为事件A,“语文不及格”为事件B,P(B|A)=
P(AB) P(A)
=00..0135
=0.2,所以数学不及格时,该生语文也不及格的概率为0.2.
(2)方法一:在第一次取到不合格品以后,由于不放回,故还有99件产品,其
中4件不合格品,故第二次再次取到不合格品的概率为949 .
()
A.12 B.92 C.91 D.49
1 【解析】选A.P(B|A)=PP((AAB)) =32 =12 .
3
2.已知P(B|A)=13 ,P(A)=52 ,则P(AB)等于
5 A.6
B.190
C.125
D.115
()
【解析】选C.P(AB)=P(B|A)·P(A)=13
2 ×5
=125
.
【解析】根据条件概率公式知P=00..48 =0.5. 答案:0.5
5.某人忘记了一个电话号码的最后一个数字,只好去试拨,他第一次失
败、第二次成功的概率是
()
1 A.10
B.120
C.180
D.190
【解析】选A.记事件A为第一次失败,事件B为第二次成功,则P(A)=190 , P(B|A)=19 , 所以P(AB)=P(A)P(B|A)=110 .
考点突破·典例探究
条件概率及其应用
【典例1】(1)某班学生考试成绩中,数学不及格的占15%,语文不及格的占
5%,两门都不及格的占3%.已知一学生数学不及格,则他语文也不及格的概
率是
()
A.0.2 B.0.33 C.0.5 D.0.6
(2)(一题多解)在100件产品中有95件合格品,5件不合格品,现从中不放回地 取两次,每次任取一件,则在第一次取到不合格品后,第二次再取到不合格 品的概率为________. (3)现有6个节目准备参加比赛,其中4个舞蹈节目,2个语言类节目,如果不 放回地依次抽取2个节目,求: ①第1次抽到舞蹈节目的概率; ②第1次和第2次都抽到舞蹈节目的概率; ③(一题多解)在第1次抽到舞蹈节目的条件下,第2次抽到舞蹈节目的概率.
高等数学第十一章第五讲、函数展开为麦克劳林级数

n n1 f ( x ) a1 2a 2 ( x x0 ) na n ( x x0 )
n 2 f ( x) 2a2 3 2a3 ( x x0 ) n(n 1)an ( x x0 )
x n
x (, ),
第十一章
5、函数展开为幂级数
例4 将f ( x) ln(1 x)展开成麦克劳林级数.
解
1 2 3 n 1 x x x ...... x ....., x (1,1) 1 x x 1 1 2 1 3 1 n1 0 1 xdx x 2 x 3 x ...... n 1 x ......, x (1,1) 1 2 1 n ln(1 x) x x ...... x ......, x [1,1) 2 n
5、函数( x0 ) n!
( n 0,1,2,)
. 泰勒系数是唯一的, f ( x )的展开式是唯一的
第十一章
于是,幂级数的形式为:
5、函数展开为幂级数
( x0 ) n ( x x0 ) f ( x0 ) f ( x0 )( x x0 ) n! n 0 f ( x0 ) 2 + ( x x0 ) 2! 称f(x)在Xo处的 f ( x0 ) 3 + ( x x0 ) ...... 3! 泰勒级数 (n) f ( x0 ) n + ( x x0 ) ...... n!
第十一章
5、函数展开为幂级数
例1 将f ( x) ex展开成麦克劳林级数.
x x x (n) e | 1, ( e ) | 1,......,( e ) | x 0 1. 解 x 0 x 0 x
高二物理第十一章 机械振动 第4~5节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高二物理第十一章机械振动第4~5节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十一章机械振动第四节单摆第五节外力作用下的振动二. 重点、难点解析:1. 知道什么是单摆,了解单摆的构成。
2. 掌握单摆振动的特点,知道单摆回复力的成因,理解摆角很小时单摆的振动是简谐运动。
3. 知道单摆的周期跟什么因素有关,了解单摆的周期公式,并能用来进展有关的计算。
4. 知道用单摆可测定重力加速度。
5. 知道什么是阻尼振动;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实际发生的振动看作简谐运动。
6. 知道什么叫驱动力,什么叫受迫振动,能举出受迫振动的实例。
7. 知道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跟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
8. 知道什么是共振以与发生共振的条件。
三. 知识内容:第一局部1. 单摆〔1〕定义:细线一端固定在悬点,另一端栓一个小球,悬挂小球的细线的伸缩和质量可以忽略,线长又比球的直径大得多,这样的装置叫单摆。
说明:单摆是实际摆的理想化模型线的伸缩和质量可以忽略──使摆线有一定的长度而无质量,质量全部集中在摆球上。
线长比球的直径大得多,可把摆球当作一个质点,此时悬线的长度就是摆长,实际单摆的摆长是从悬点到小球的球心。
单摆的运动忽略了空气阻力,实际的单摆在观察的时间内可以不考虑各种阻力。
〔2〕单摆的摆动①单摆的平衡位置当摆球静止在O点时,摆球受到重力G和悬线的拉力F'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的。
O点就是单摆的平衡位置。
②单摆的摆动摆球沿着以平衡位置O 为中点的一段圆弧做往复运动,这就是单摆的振动。
2. 单摆做简谐运动〔1〕回复力:重力G 沿圆弧切线方向的分力G 1=mgsinθ是沿摆球运动方向的力,正是这个力提供了使摆球振动的回复力,也可以说成是摆球沿运动方向的合力提供了摆球摆动的回复力。
F=G 1=mgsinθ〔2〕单摆做简谐运动的推证在偏角很小时,sinθ≈Lx ,又回复力F=mgsinθ 所以单摆的回复力为mg F x L =- 〔期中x 表示摆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L 表示单摆的摆长,负号表示回复力F 与位移x 的方向相反〕对确定的单摆,m 、g 、L 都有确定的数值,Lmg 可以用一个常数表示。
第十一章--文本分析法PPT课件

第一节 文本分析法在大众传播
文本分析的理论资源来自阐释学和人 文主义,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学者就 已经开始进行文学批评,后来逐渐发展到 电影批评领域,研究目的在于发现文学作 品和电影的价值,使得其他人也能够欣赏 和理解文学作品和电影的内容。
1
第二节 文本分析法的特点
作为跟内容分析法并列的两种主要的 研究媒介内容的方法,文本分析法的优势 和缺陷都正好跟内容分析法形成对应。两 种方法各有所长,研究者应该根据具体情 况来斟酌使用合适的方法。
2
二、 文本分析里的研究者
文本分析大都是个案研究,虽然它包 含多个研究传统,但共同的特点之一都在 于选择特定的媒介内容进行深入解读,研 究结果高度依赖研究者的能力、素养、判 断和解释。
3
三、 文本分析的基本概念
(一)文本 (二)再现(represent or representation,也译
成表征或表象) (三)刻板印象(stereotype)
9
一、 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精神分析理论
(一)潜意识(unconscious) (二)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
(superego) (三)集体无意识(nonconscious)和原型
(archetype)
10
二、 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媒介研究 如果说,荣格的原型理论启发了文学
批评学者,那么拉康的镜像理论则直接影 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电影批评。
进行符号学分析时,研究者可以遵循 如下步骤: 第一,文本里都出现了哪些符号?尽可能多 地列举它们。 第二,文本里的符号如何组合在一起? 第三,文本里的符号采用了哪些手法而被联 系在一起?
8
第四节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由奥地利 精神病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 20世纪初创立,它是一种理论,一种研究方 法,也是一种心理治疗技术,重要学者还 包括荣格和拉康等人。
第十一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2011)

第三节 光周期现象
光周期:在一天之中,白天和黑夜的相
对长度。
光周期现象:植物对白天和黑夜的相对
长度的反应。
一、植物光周期现象的发现和光周期类型 (一)、光周期的发现
1、Julien Touvmens(法国,1912)将蛇麻春天持续遮 光6h,提早开花,断定蛇麻提早开花是由短日照引起的, 因其不幸在战争中死亡,其观点没有进一步发展。 2、美国的Garner和allard发现佛罗里达的烟草在华盛顿 夏季旺盛生长,不开花,冬季温室内的烟草却开了花, 这个现象促使了光周期现象的发现,提出了烟草的花诱 导决定于日照长度的理论。
1、温度:低温是春化作用的主要条件。 有效温度是0-10℃之间,适宜温度1-7℃, 由此将小麦分为冬性、半冬性和春性。冬性愈 强,所需要的春化温度愈低,需要春化天数愈 长 各种植物春化所要求的温度范围及持续时间不 同,这与原产地有密切关系,是该种植物在系 统发育中形成的,对大多数植物而言,1—7℃ 是最有效的温度范围,一般认为低温上限是 9—17℃,持续时间一般为1—3个月。
⑤短-长日植物(short-long day plant, S-LDP ) 这类植物的开花要求有先短日后长日的双重日照 条件,如风铃草、鸭茅、瓦松、白三叶草等,如风 铃草。 ⑥长-短日植物(long-short day plant,L-SDP) 这类植物的开花要求有先长日后短日的双重日照 条件,如大叶落地生根、芦荟、夜香树等。 ⑦两端(极)日照植物:也叫两极光周期植物 (amphophotoperiodism plant) 与中日照植物相反,这类植物在中等日照条件下 保持营养生长状态,而在较长或较短日照下才开花, 如狗尾草等。
(二)、调种引种:
不同纬度温度有明显差异,在南北方之 间引种,必须了解品种对温度的要求。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第5节 机械效率经典习题1.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是 ,通常有用功的公式是 ,通常总功的公式是 。
有用功、总功、额外功的关系2.如图所示是某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工人用360N 拉力将重为600N 的重物匀速提升10m ,t=500s 求:(1)有用功、总功、额外功(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3)拉力的功率3.大军用某机械将一500N 的重物匀速提高1m ,做的额外功是100J ,则他做的总功是多少?有用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4.建筑工地上工人利用滑轮组使2000N 重物匀速升高5m 所用的时间是50s 。
如果工人做的功是12500J 。
⑴ 工人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⑵ 额外功是多少?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5.物体重500N ,放在斜面上,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300N 拉物体匀速向上,物体移动了1m ,物体上升了0.5m ,t=3S(1)有用功、总功、额外功(2)斜面的机械效率(3)拉力F 的功率6.小明用杠杆提升一重G=500N,物体上升了0.5m ,作用于杠杆的力F=200N ,力F 移动的距离是1.5m,(1)有用功、总功、额外功(2)杠杆的机械效率第1题图7.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280N的物体以0.3m/s的速度匀速提起,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100N(不计摩擦和绳重) t=5s(1)物体上升的距离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2)有用功、总功、额外功(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拉力的功率(5)动滑轮的重力(6)若用该滑轮组将重58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时,拉力做的功。
8.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480N的物体G,所用拉力F为200N,将重物提升3 m所用的时间为10s。
(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重物上升的速度和动滑轮重. (2)拉力所做的有用功.(3)拉力的功率.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5)若用该滑轮组将重78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时,拉力做的功、有用功,此时的机械效率。
高等数学第11章 线性代数

因此,
a11 a12 a13 a21 a22 a23 ai1Ai1 ai2 Ai2 ai3 Ai3 (i 1, 2, 3) 其中 a31 a32 a33
Aij (i, j 1, 2, 3) 是元素 aij (i, j 1, 2, 3)的代数余子式。
仿此 或
a11 a21
a12 a22
a11
a22
a12
a21
a11A11 a12 A12
a11 a21
a12 a22
a12
a21 a11 a22 a21A21 a22 A22
即
a11 a21
a12 a22
ai1Ai1 ai2 Ai2
依此类推把 4阶行列式定义为:
4.层次分析法
第一节 二、三阶行列式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1.引理:
对于二元线性方程组
aa2111xx11
a12 x2 a22 x2
b1 b2
解得
x1
b1a22 a11a22
b2a12 a12a21
x2
b2 a11 a11a22
b1a21 a12a21
a23 a33
A12
(1)12
a21 a31
a23 a33
A13
(1)13
a21 a31
a22 a32
称为元素 a11, a12 , a13 的代数余子式。
同理,三阶行列式
a11 a12 a13 a21 a22 a23 a11a22a33 a21a32a13 a12a23a31 a13a22a31 a12a21a33 a23a32a11 a31 a32 a3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2】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电极 A B C D 石墨 Fe Fe 石墨
b电极 石墨 石墨 Cu 石墨
X溶液 CuCl2 KNO3 CuSO4 HCl
实验现象 a电极质量增加,b电极放出无色气体 a电极质量增加,b电极放出无色气体 a电极质量增加,b电极质量减少 a电极放出无色气体, b电极放出无色气体
5.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烧碱和氯气 (1)原理:阳极(用石墨):2Cl--2e- Cl2↑ 阴极(用Fe):2H++2e- H 2↑
(2)饱和食盐水的精制:电解前应除去食盐溶液中的Ca2+、Mg2+、 SO 2 等杂质离子,加入试剂依次为过量NaOH溶液、过量BaCl2溶 4 液、过量Na2CO3溶液、稀盐酸(或将过量BaCl2溶液和过量NaOH溶液 的顺序互换)。 (3)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 离子交换膜电解槽主要由阳极(用金属钛网制成,涂有钛、钌等氧化 物涂层)、阴极(由碳钢网制成,上面涂有镍涂层)、离子交换膜、电 解槽框、导电铜棒等组成。
点评
1.利用铝和碱液反应作为切入点。
2.电解过程中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变化。
3.注意利用电解原理分析。
点拨
离子交换膜法电解提纯KOH时,阳极反应为:4OH--4e-
+O2↑,阴极反应为:4H2O+4e-
2H2O
4OH-+2H2↑。电解过程中阳
极附近的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向阴极移动,含氧酸根离子不能通过 离子交换膜。一段时间后,阴极附近K+、OH-浓度变大,从B处(阴 极区)得到溶液,蒸发结晶后可得较纯净的KOH。
A.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pH不变
B.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要消耗OH-,故溶液pH减小
C.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
量之比为1∶2
D.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
量之比为1∶1
解析:电解稀H2SO4,实质上是电解水,硫酸的物质的量不变,但 溶液体积减少,浓度增大,故溶液pH减小,A不正确;电解稀NaOH 溶液,阳极消耗OH-,阴极消耗H+,实质也是电解水,NaOH溶液 浓度增大,故溶液的pH增大,B不正确;电解Na2SO4溶液时,在阳极 发生反应:4OH--4e- 2H2O+O2↑,在阴极发生反应:4H+
氯化氢
放O2生酸 型CuSO4电解质 和水生成新 电解质
减小
氧化铜
要点深化
1.电解时电极附近溶液pH的变化(惰性电极) (1)电极区域 A.阴极H+放电产生H2,阴极区域pH变大。 B.阳极OH-放电产生O2,阳极区域pH变小。 (2)电解质溶液中 ①电解过程中,既产生H2,又产生O2,则原溶液呈酸性的pH变小, 原溶液呈碱性的pH变大,原溶液呈中性的pH不变(浓度变大)。 ②电解过程中,无H2和O2产生,pH几乎不变。 ③电解过程中,只产生H2,pH变大。 ④电解过程中,只产生O2,pH变小。 2.电解后电解质溶液的复原 用惰性电极电解时,若要使电解后的溶液恢复到原状态,应遵循“缺 什么加什么,缺多少加多少”的原则,一般加入阴极产物与阳极产物 的化合物。
2.(5分)(2008· 上海卷)取一张用饱和NaCl溶液浸湿的pH试纸,两根铅笔芯作
电极,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发现a电极与试纸接触处出现一个双色同 心圆,内圆为白色,外圈呈浅红色。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在阳极失去电子转化为Cl2;d是电解池的阴极,产生Cu,电解过程
中,d电极质量增加。
变式练习
1.某电解池内盛有CuSO4溶液,插入两根电极,接通直流电源后, 欲达到如下要求:①阳极质量不变,②阴极质量增加,③电解液 pH减小,则应选用的电极是题 A.阴阳两极都有石墨 ( )
B.铜作阳极,铁作阴极
C.铁作阳极,铜作阴极 D.铂作阳极,铜作阴极
电解水型
阴:2H++2e- H2↑ 阳:4OH--4e- 2H2O+O2↑
H2SO4 Na2SO4 HCl CuCl2
电解电解 质型
电解质电离出的阴、阳 离子分别在两极放电 阴极:H2O放H2生成碱 阳极:电解质阴离子放 电 阴极:电解质阳离子放 电 阳极:H2O放O2生成酸
放H2生碱 型
NaCl
增大
电解的有关概念以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和电极产物的判断。
知识点1
电解原理及电解池
问题1:电解原理的理解?电解池的形成条件?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思维延伸】 电解时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规律
(1)电极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且为惰 性电极,本身不参与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阳极与电源正 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若为活性电极,则本身参与反应,若为惰 性电极,则是溶液中的阴离子失电子。 (2)书写电极反应式时应注意 ①首看电极:主要是看阳极是何种类型的电极,若为活性电极,电 极本身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②再看离子:搞清电解质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根据放电顺序,书 写电极反应式。
主观题
电解原理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灵活运用电解 的知识分析判断工业生产的原理和设计,是重要的考查 方式,应高度重视。
通电
【题型二】 (12分)铝和氢氧化钾都是重要的工业产品。请回答: (1)工业冶炼铝的化学方程式是 2Al2O3(熔融) (2)铝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Al+2OH-+6H2O 2[Al(OH)4]-+3H2↑
+4e-
2H2↑,由于两电极通过电量相等,故析出H2与O2的物质
Cu,阳极反应为2Cl--2e- Cl2↑,两极通过电量相等时,
的量之比为2∶1,C不正确;电解CuCl2溶液时,阴极反应为Cu2++ 2e- Cu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正确。 答案:D
客观题 电解过程两极产物的定量计算是高考的基本能力要求,
正确理解电解原理,运用得失电子守恒的方法,求解两 极产物的量是考查学生基本计算能力的题型。 【考题一】 将0.2 mol AgNO3、0.4 mol Cu(NO3)2、0.6 mol KCl溶 于水,配成100 mL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若在一
极析出0.3 mol Cu,此时在另一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
中定向移动到两极的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即可。
(2)根据阳离子放电顺序判断阴极产物时,要注意下列两点: ①Fe3+得电子能力大于Cu2+,但第一阶段只能被还原为Fe2+; ②Pb2+、Sn2+、Fe2+、Zn2+控制一定条件(即电镀)时也能在水溶液 中放电;Al3+、Mg2+、Na+、Ca2+、K+只有在熔融状态下放电。
考点1
电解过程中电极产物的判断
1.阳极产物的判断
首先看电极,若是活性电极(除金、铂外的金属),则电极材料
本身失电子,电极被溶解形成阳离子进入溶液;若是惰性电极 (如石墨、铂、金等),则根据溶液中阴离子放电顺序加以判断, 放电顺序: 阳极:金属(除Au、Pt外)>S2->I->Br->Cl->OH->含氧酸根离 子>F-。 2.阴极产物的判断
过电子0.6 mol;阳极首先发生:2Cl--2e-
Cl-放电时,通过电子0.4 mol,生成Cl2 0.2 mol,阳极再发生:
4OH--4e- 2H2O+O2↑,根据阴阳两极通过电子数相等得,再 通过0.2 mol电子时,生成O2 0.05 mol,所以阳极共生成气体0.25 mol,即5.6 L(标准状况)。 高分解密 把不同的溶液混合后,首先要考虑它们之间能否反应,其次要注意溶 液体积的变化。解答本题很容易出现的错误是根据溶液中存在的离子 及放电顺序直接计算。
解析:由题给条件可知,阳极质量不变,阳极材料必须用惰性电
极而不能用非惰性金属电极,阴极材料不限。 答案:AD
考点2 电解规律
类型
电解 电解质 使电解质 pH 对象 浓度 溶液复原 以惰性电极电解酸、碱、盐的水溶液时变化规律分析如下表: 电极反应特点 实例 NaOH 水 水 水 电解质 电解质 电解质 和水 增大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生成新 电解质 增大 减小 不变 增大 水 水 水 氯化氢 氯化铜
【例1】 (上海市高考题)如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
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A.a为负极,b为正极 B.a为阳极,b为阴极
( C )
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
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 解析:在电解池中阳极失去电子,经导线流向电源的正极,再从负 极流出最后到达阴极,而电流方向刚好与电子的流向相反。因此, 可判断a是电源的正极,b是电源的负极,则c是电解池的阳极,Cl-
解析:这是一个电解装置,其中A、D选项中是惰性电极, 且电解液都含有氯离子,所以b电极应该放出黄绿色的气 体(氯气);B选项中的a电极质量不变;C选项中所组成的 电解池相当于电镀池,其中b电极的铜溶解,质量减少, 而a电极上析出铜,质量增加。 答案:C
变式练习
2.用惰性电极实现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为 A.4.48 L B.5.6 L C.6.72 L D.7.84 L ( B )
思路点拨:把三种物质溶于水后,AgNO3和KCl之间发生反应,KCl剩 余0.4 mol。与放电有关的离子有:Cu2+ 0.4 mol Cl- 0.4 mol及 H+、OH-,阴极发生:Cu2++2e- Cu,生成0.3 mol Cu时,通 Cl2↑,当0.4 mol
③水溶液中始终有H+和OH-,放电顺序中H+、OH-之后的离子一
般不参与电极反应。
知识点2 电解原理的应用
问题2:电解原理的应用实例有哪些?
2.铜的精炼 阳极(用粗铜):Zn-2e- Zn2+、Fe-2e- Fe2+、
Ni-2e-
Ni2+,Cu-2e-
Cu2+
另外,粗铜中的金、银等金属杂质,因为失去电子能力比Cu弱, 难以在阳极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溶解下来,而以阳极泥的形式沉 积下来。 阴极(用纯铜):Cu2++2e- 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