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一章第二节食物的消化

合集下载

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下册2.1.2 食物的消化—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 课程教学设计

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下册2.1.2 食物的消化—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  课程教学设计

第一章合理饮食平衡营养
第二节食物的消化
一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
一、教材分析:
《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选自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

本节内容共包括两大部分,即《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和《食物在胃肠内的消化》。

是在学生学习了《食物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基础上引出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说出消化的定义。

2.知道消化的两种方式,并能对不同的消化进行判断。

3.概述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唾液、牙齿、舌的作用)。

4.能够写出淀粉在唾液淀粉酶作用下的反应公式。

技能目标
1.通过“探究唾液在馒头消化中的作用”,提高探究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学会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提升科学实验素养。

2.通过“模拟牙齿咀嚼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实验,提升观察、对比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养成正确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细嚼慢咽、不吃水泡饭、爱护牙齿),用科学知识指导健康的生活。

教学重点:概述食物在口腔的消化过程。

教学难点:探究唾液在馒头消化中的作用。

二、教法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巩固提升。

三、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学生分组实验:
每组:试管架、小试管2(标注唾液和清水)、棉签、100ml小烧杯、温度传感器、250ml 烧杯(盛50度热水)、稀碘液、淀粉糊
教师备:40度温水水瓶
2.教师演示实验
恒温水浴锅、大烧杯、大试管(标注1号和2号)、试管架、纸杯(盛放唾液)、稀碘液、0.8cm见方馒头块两个。

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2《食物的消化》教案

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2《食物的消化》教案

第二节食物的消化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描述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

2.阐明消化的概念。

过程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并完成,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价值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消化的两种方式: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

难点:消化的两种方式: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情境导入馒头(米饭)是北方(南方)最普通的食品。

将馒头(米饭)放在口中,经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与唾液的混合,你细细品尝,会发现馒头越嚼越甜。

这是为什么呢?(二)学习新课一、探究竟•探究问题:唾液在馒头消化过程中起什么作用?提出假设:根据生活常识,针对问题提出假设。

设计实验:利用身边的实验材料,参照小辞典和技能卡,每小组自行设计实验。

设计时,要注意设置对照,安排对比实验。

完成实验:根据本组设计的实验,选取相应的实验材料,完成实验。

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做记录。

得出结论:小组成员一起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如果结论与假设不相符,要仔细分析,找出原因,必要时可修改实验方案,重新进行实验。

演示实验:取两只干净试管,依次按下列步骤做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想一想,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食物消化起什么作用?1.唾液2mL+馒头块→37℃水浴10min→冷却→滴加碘液→搅碎2.唾液2mL+馒头渣→37℃水浴10min→冷却→滴加碘液提问:在馒头的消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因素?提问:用其他实验材料取代馒头做这个实验行不行?参考答案:1.在馒头的消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唾液的消化作用。

2.用面条、米饭做这个实验也行。

教师活动:消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消化道的机械作用,把食物由大块变成小块,与消化液混合,并不断地把食物向消化道的下端推送,这种消化方式叫做物理消化。

另一种是由消化腺分泌消化液,通过消化液中的各种消化酶,分别将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等结构复杂的有机物加以分解,使之变成结构简单能够被吸收的营养物质,这种消化方式叫做化学消化。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食物的消化》教案3(重点资料).doc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食物的消化》教案3(重点资料).doc

第二节食物的消化
二食物在胃肠内的消化
教材分析
食物在胃肠内的消化是《食物的消化》一节的核心知识,且课本中提到很多学生以前没有接触到的名词,如: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所以新的信息量较大,是学生理解掌握有一定难度,可利用一些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如多媒体课件。

学生分析
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认为胃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通过本节的教学要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明白小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的原因。

设计理念
运用探究性教学方式,通过实验、学生自学、讨论等手段,是学生很好的掌握此部分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淀粉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2.说明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场所的原因。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并从图中读取所需信息,并加以总结。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通过酶的发现过程的学习,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求知欲望,从小树立勇于攀登、勇于拚搏的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酶片、鸡蛋、研钵、烧杯、试管等;人体消化系统挂图;胃的解剖图;食物在胃肠中消化过程的多媒体课件(蛋白质在胃里的初步消化flash 动画,淀粉、蛋白质、脂肪在小肠中被彻底消化的flash动画)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食物在口腔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
午的学习和活动,晚上又饿
肠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由此大家想一想我们平
学生自学并回答(肝脏分泌胆下可通过“试试看”亲自动
小时,所以要一日三餐
学生阅读自学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

2024年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第1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食物的消化

2024年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第1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食物的消化

食物的消化第1课时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课时目标1.阐述消化的概念及形式,模拟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

2.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完成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3.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学习难点: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过程。

课时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回忆,吃馒头时大口、快吃和细嚼慢咽的区别,发现吃馒头时细嚼慢咽会有甜味。

提出问题:馒头在口腔中发生了什么变化?有哪些结构参与了这种变化?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体会发现的快乐,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分小组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首先,引导学生分析口腔中哪些结构或物质参与了消化过程,分析可知唾液、牙齿和舌都参与了馒头的消化过程;然后,设计实验分别探究三种因素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师生可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先探究唾液的作用,再探究牙齿和舌的作用。

在设计实验时,要提醒学生遵循设计实验的4个原则:设置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防止偶然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

在设计实验时,还要提醒学生思考,如何尽量地还原口腔中的环境,如怎样控制温度为37度、如何模拟牙齿的作用等。

设计意图: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是本节的重点。

设计并完成实验模拟口腔中的消化过程,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馒头中的淀粉被消化(淀粉被消化后,滴加碘液不变蓝),深入地理解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提出问题: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和牙齿、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一样吗?教师组织学生结合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阅读课本,理解消化的概念和两种不同的消化方式,并结合理解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理解消化的概念和两种不同的消化方式。

牙齿和舌的作用只是将食物由大块变成小块,让其与消化液充分混合,这种消化过程属于物理消化;而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结构更简单的麦芽糖,麦芽糖在麦芽糖酶的作用下还可以继续分解为结构最简单的葡萄糖,这个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这种消化方式属于化学消化。

冀教版七下生物 食物的消化 课件

冀教版七下生物 食物的消化 课件

三、方法步骤
AB
AB
10分
馒头块 +唾液
钟后
馒头渣+唾 37 ℃水浴加热 液
分 别 滴 加 AB 碘 液
四、实验现象

实验现
加入物质 温度
解释原因


A
馒头块+ 2mL唾液
37℃
部分变蓝
部分淀粉未被消化 分解
B 馒头渣+ 2mL唾液 37℃ 未变蓝 淀粉被消化分解
五、思考讨论
1、本实验中的变量是什么? 2、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3、如果两只试管的颜色都变蓝了,原因是什么?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
一、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
情景导入
膀伟为 ?人什
,么 吃吃 了了 鸡青 翅菜 不不 会会 长变 翅绿
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的过程,叫 做消化(digestion)。
食物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
将馒头块放在口中咀嚼,在咀嚼的过程中会产生唾 液,通过舌的搅拌,使唾液与馒头充分混合,细细 品尝,会感到馒头越嚼越甜。这是为什么呢?
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
一、提出问题 唾液在馒头的消化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二、作出假设 唾液对淀粉有分解作用。
三、设计实验
提示:淀粉遇碘液变蓝
AB
淀粉糊 +唾液
淀粉糊+清水

AB


10分钟后

AB 碘

37℃水浴加热
四、完成实验
分组实验,注意设置对照
五、视察现象
试 加入物质 温象
A 淀粉糊+ 2mL唾液 37℃ 不变蓝 淀粉被消化分解
B 淀粉糊+ 2mL清水 37℃ 变蓝 淀粉不能被消化分解

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1章第2节食物的消化_食物在肠胃中的消化课件

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1章第2节食物的消化_食物在肠胃中的消化课件

这粒苹果种子在梁同学的消化道内,经历了一天的历险
记。它先遇到像轧钢机似的上、下尖硬的怪物,差点儿
将它压的粉身碎骨;刚躲过一劫,又遇“酸雨”;后来
它钻进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它在这里走了很久,身边
的许多物质都神秘地消失了,走出迷宫,它又差点儿钻
研进死胡同,幸亏及时改变方向;后来不知怎地,它与
一些臭的东西混在一起;最后。它们在梁同学上厕所时,
一起离开了梁同学。请你帮这粒苹果种子分析一下
(1)它哪里遇到象轧钢机似的怪物? 口腔
(2)它在哪里遇到“酸雨”

(3)又长又窄的“迷宫”是什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位?为什么许多物
质在这里会神秘地消失?小肠 因为它们被吸收了
(4)它在什么地方与很臭的东西混在了一起? 大肠
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扎 尼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将肉块放 入一个小巧的金属笼子内,然后让鹰 把小笼子吞下去。他认为这样处理后, 肉块就不会因受到胃的摩擦而消失。 经过一段时间后,他把小笼子取出来, 肉块却消失了。
想一想,根据他的实验,你可以做出什么推测?
2、胃:
1)形状: 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呈囊状。
课堂练习
4、试管内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后,
置于37℃的温水中,一段时间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
消化液最可能是下列哪一组?
(C )
A、唾液、胃液、肠液 B、胃液、胆汁
C、胰液、肠液、胆汁 D、唾液、胃液、血液
5、人体内不具有消化功能的消化器官是 ( B )
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肠
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 分解后的最终产物是什么?
蛋白质
胃液、胰液 肠液
氨基酸

生物:第1章第2节食物的消化课件2(冀教版七年级下册)

生物:第1章第2节食物的消化课件2(冀教版七年级下册)

口腔 1、淀粉初步消化的部位在__________。 2、糖类物质尝起来是否都是甜的? 不是
胃 3、蛋白质初步消化的部位在__________。 小肠 4、脂肪开始被消化的部位在__________。
三、酶
1.酶是生物体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 蛋白质。 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等 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C ) A、唾液 B、胃液 C、胆汁 D、肠液
消 化 腺
消化系统
食物在口腔中被牙 齿嚼啐、舌搅拌, 与唾液腺分泌的唾 口腔 液混合形成食团 食物的通道
唾液腺 食道
分泌唾液,其内的淀粉 酶能够初步消化淀粉 食物的通道,通过蠕 动将食物推入胃中 有暂时贮存食物的 作用,食物在胃里 变成食糜,蛋白质 被初步分解

分泌胆汁,经 胆囊进入小肠, 参与脂肪的消 化 吸收少量水分、 无机盐和部分 蛋白质 食物残渣集中到直肠 后,经肛门排出。
4.张立同学中午放学,买了一根油条吃,油条在张立 的消化道内被消化的主要产物是( B)。 a.葡萄糖 b.氨基酸 c.甘油 d.脂肪酸 e.无机盐 f.维 生素 g.水 A.b、d、f B.a、c、d C.b、e、g D.a、c、
6、下列不属于小肠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 是( C ) A、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 B、皱襞上有大量的小肠绒毛 C、小肠壁上散生着许多肠腺 D、小肠绒毛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消化道中最膨大部分, 胃 有暂时贮存食物和初 步消化蛋白质的作用
胰 分泌胰液 小肠 的主要场所
消化和吸收
阑尾 肛门
大肠 暂时贮存粪便
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
淀粉
淀粉酶
麦芽糖
麦芽糖酶 多肽酶
葡萄糖 氨基酸
蛋白质 脂肪
蛋白酶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一章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第一课时教案 冀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一章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第一课时教案 冀教版

第二节食物的消化一、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教材分析】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是本节的的基础,对于消化的概念科学表述及理解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学生验证唾液对食物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与操作对于培养学生的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动手能力非常重要。

同时要注意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

【学生分析】由于消化概念较抽象,而此名词在日常生活中有经常用到.所以要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或不准确的理解,从而形成科学准确的概念。

【设计理念】运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提高能力,并从中学到知识。

【教学目标】1.描述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

2.阐明消化的概念.3.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并完成,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4。

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5。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精神.6。

增强健康口腔意识,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为学生实验准备:淀粉溶液、馒头、碘液、蒸馏水、试管、烧杯、玻璃棒等;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多媒体课件(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的flash 动画);人体消化系统挂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示和建议课前给大家布置的吃馒头的作业完成的怎么样?请同学讲讲他两种吃法的感受。

提出问题:为什么细嚼慢咽感觉有甜味呢?为什么大口快吃不觉的甜而细嚼慢咽感觉有甜味学生描述自己的感课前要求那么麦芽糖是怎么来的呢?如何证明是唾液发挥了作用呢?教师提示学生科学的实验一定要设置对照实验, 并且提醒学生实验时要注意实验安全,特别是水浴加热时避免烫伤请同学分组讲述自己的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和由此得出的结论。

对于实验失败的小组要分析失败的原因。

教师评价:设计了1号管和2号管做对照实验非常好,而且对照组和实验组加入的淀粉溶液的量相同只有一个变量就是,1号管加入的是唾液,2号管加入的是蒸馏水,设计的很科学,为什么实验失败呢?教师提示:人体的体温是多少度?我们的实验温度是多少?如何让环境温度与体温相近呢?可以采取水浴保温的方法唾液是从哪里来的呢?(出示人体消化系统图)口腔内有三对大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分解食物中少量淀粉成为麦芽糖所以馒头会感觉越嚼越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道
胃:磨碎食物初步消化食物蛋 胃 白质能吸收少量水和酒精
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大肠:形成并暂时贮存粪便能吸 收少量水分
肛门:排便的出口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通过消化道的机械作用,把食物 由大块变成小块,与消化液混合,并不断把食
消 物向消化道的下端推送的消化方式。 化 方 化学性消化:由消化腺分泌消化液,通过消化 式 液中各种消化酶,分别将蛋白质,脂肪和淀粉
5 得出结论: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6 交流汇报:各小组出一名代表,汇报自己的实 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实验名称: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目的:知道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作用 材料用具:烧杯,试管,酒精灯,温度计,碘液,干淀粉,清水,三角架。
方法步骤: 1 制备淀粉浆糊:取一克淀粉放在大烧杯里,加清水100毫升, 调和均匀,置三角架上,搅拌煮沸,制成淀粉糊,冷却后待用。 2 取唾液:将口漱干净,略微张开口,舌尖抵在下颌门齿下方, 约三分钟,将下唇搁在小烧杯口上,唾液会沿着下唇流入杯中。 3浆糊注入试管:取两个试管,编为1号2号,各注入2毫升浆糊。 4 向1、2号试管内分别滴入清水和唾液:向1号试管里滴入已 经准备好的唾液2毫升,然后振荡两个试管。 5 将两个试管放在37℃水中恒温:同时将两个试管放在盛有 37℃左右温水的烧杯里,约十分钟后取出冷却 6 加碘液:向冷却的两个试管中,各滴入两滴碘液。观察现象。
最主要的消化器官 小肠
最主要的吸收器官
生物体的结构决定其功能.
三、营养物质的利用
• 葡萄糖 • 氨基酸
分解供能
贮存备用 合成 蛋白质
• 甘油、脂肪酸 合成
脂肪
四、实际用
测试站
1. 肠炎病人为什么消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便秘是怎样引起的?如何预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喝酒为什么伤胃? _酒__精__主__要_在__胃__内__被__吸_收______________
食物的消化
1 认识消
消 化
化系统的 各个器官
系 统
2 了解 消化系统
的组成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消 化 系 统
消化腺
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唾液腺 胃腺 小肠腺 胰腺 肝脏

小肠 大肠
肛门
口:咀嚼(磨碎)食物和初步消 化食物(淀粉)

咽:是食物和呼吸的共同通道
食道:食物进入胃的通道
预期结果:1号试管里的浆糊变成蓝色,2号没有变成蓝色。
通过实验说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食物消化所 起的作用。
1. 唾液2mL+馒头块 ↓
37℃水浴10min

冷却
↓ 搅碎
↓ 滴加碘液
2. 唾液2mL+馒头渣 ↓
37℃水浴10min

冷却
↓ 滴加碘液
第三节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 慢性肠胃病的人总是很廋 • 没有被肠胃病的人吃的不多,却容易胖
等结构复杂的有机物加以分解,使之变成结 构简单能够被吸收的物质的消化方式。
• 口腔里有 哪些器官?
• 对食物有 什么样的 消化作用?物理性消化:牙齿ຫໍສະໝຸດ 咀嚼、舌的搅拌化学性消化:
唾液淀粉酶
淀粉
麦芽糖
位于左上腹部,是 消化道中最膨大的 部分,囊状。
胃壁粘膜内有胃腺, 能分泌胃液。胃液 中有蛋白酶能将蛋 白质进行初步的消 化。
甘油和 脂肪酸
1 问题:唾液在馒头消化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2 提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设计实验:利用提供的实验材料,参照小辞典 和提示,分小组自行设计实验。别忘记设计 原则①对照原则②单一变量原则。
4 完成实验:根据设计,选取实验材料,完成实 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做好记录。
吸收:在消化的过程中,食物的营养成分通过消化 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消化道
吸收功能
口腔、食道
基本没有吸收功能

少量水、无机盐和酒精
小肠 大肠
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及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1 小肠很长,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2 小肠内表面具有小肠皱襞和小肠绒毛; 3 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4 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壁都 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最主 要的消化器官。小肠内含有多种消化 液——肠液、胰液、胆汁。肠液和胰 液里含有能消化淀粉、麦芽糖、蛋白 质、脂肪等的多种消化酶。胆汁不含 消化酶,但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滴。
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
项 目 淀粉
最初消化
器官
口腔
蛋白质 脂 肪

小肠
最终分解 产物
葡萄糖 氨基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