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相关胰岛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血清ICA、IAA、GAD-AB检测在糖尿病分型中的临床意义

血清ICA、IAA、GAD-AB检测在糖尿病分型中的临床意义

血清ICA、IAA、GAD-AB检测在糖尿病分型中的临床意义目的评价联合检测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对糖尿病分型的诊断价值。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 ISA)检测107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GADA、ICA 和IAA抗体,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31例,2型糖尿病患者76例,正常人群33例;GADA、ICA和IAA抗体不同组合结果地诊断率运用矩阵决策法。

结果1型糖尿病患者的GADA、ICA和IAA阳性率分别为67.7%、41.8%和38.7%,显著高于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组(Ρ <1.01),其中GADA阳性率显著高于ICA和IAA(Ρ<1.05 )。

3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性、阳性预报率和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单项或双项测定。

结论GADA、ICA和IAA三种抗体是1型糖尿病自然病程中β细胞功能损伤的一个预测指标,也是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相鉴别的重要免疫学标志,对糖尿病分型和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宜在糖尿病临床诊疗中推广应用。

22型糖尿病中糖尿病控制状况评价量表(CSSD70)的应用目的了解和评估上海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控制状况、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上海瑞金医院内分泌门诊中随机抽取136名2型糖尿病患者,男59例,女77 例,年龄(57.88±9.27)岁。

采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控制状况评价量表(CSSD70),共有70 道选择题,包括:糖尿病及并发症自觉症状(11题)、生活习惯(15题)、治疗情况(8题)、生存技能(15题)、治疗目标(7题)和糖尿病知识结构(14题)。

按照5点量表设计原理,每一题给予5种不同程度的表述作为答案,由0分到2分,间隔为0.5分,分数越高意味着糖尿病患者综合控制状态越佳。

本研究比较了CSSD70得分与136例2型糖尿病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胰岛素使用、拥有的糖尿病工具、糖尿病家族史、首发症状、并发症、随机血糖、HbA1c等诸多因素的相关性研究,同时也分析了CSSD70与另一个国际糖尿病生活质量通用量表DQOL得分的内在相关性,并在1周内两次重复测定CSSD70的得分情况以了解CSSD70有效性和稳定性。

胰岛自身抗体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胰岛自身抗体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多 , 发 展 为 T D 的 风 险 愈 大。 其 1M
可, 同时 自身抗体 阴性 患者 的胰 岛功 能可持 续存在 , 因此对
这类患者不需要 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 2 2 2 青少年起病的 MO Y .. D MO Y是 一种 单基 因遗传 突 D
变糖 尿 病 , 目前 已定 位 的 MO Y 突 变 基 因 包 括 H F—l D N d、
时, 2种及 2种 以上 自身抗体 阳性 患者约为 7 % 。联 合检测 2
z 1 A 时 2种 及 2种 以上 抗 体 阳性 者 为 8 % 【 。 因此 , 合 n、 8 2 7 / 联
检 测 z T A和传统的胰 岛 自身抗体会 显著 增加 T D 的检 n8 1M
出率。
WA A I …研 究发现 ,C 5 2的 阳性 率 与 T D 的 病程 SK等 IA 1 1M
12 新近发 现的锌转运体 8自身抗 体( n 8 Z T A是 . Z T A) n 8 20 07年 新 发 现 的 T D 胰 岛 自身抗 体 之 一。 c I E T 1M H MIN I 等 研究证 实 Z T n 8特 异性 表 达在胰 腺 B细胞胰 岛素 分 泌
囊泡膜上 , 富集 z 于囊泡中 , n 是胰 岛素六聚 体形成 的关键 因素 , 它的基 因主 要在 胰 腺 的胰 岛细胞 中表 达 , n8是 由 ZT
18 93年 P le 等在未接 受胰 岛素 治疗的 T D 患者血 a r m 1M 清 里发现 I A。I A针 对的胰 岛 自身抗 原— —胰 岛素 是 p A A
细胞特异性 自身抗 原。研 究显示 , 发病 年龄愈 小,A I A的 阳 性率愈 高, 小于 5岁的 患者 ,A 阳性 率 为 9 % ; IA 0 而成人 患

糖尿病自身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糖尿病自身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糖尿病自身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熊东林;黄芬【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的变化及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67 例1 型糖尿病(T1DM)患者、133 例2 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的GADA、ICA、IAA 阳性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T1DM 组中GADA、ICA、IAA 的阳性率分别为66%、40%、24%,至少一种抗体呈现阳性的比例为92%,T2DM 组中3 种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16%、11%,至少一种抗体呈现阳性的比例为30%.T1DM 患者的GADA、ICA、IAA 阳性率明显高于T2DM 患者(P < 0.05),三种抗体联合检测优于单一抗体.结论血清GADA、ICA 和IAA 的联合检测对早期、准确诊断1 型糖尿病,及时规范治疗、预测B 细胞功能衰竭、预测疗效及在高危人群中筛查1 型糖尿病有重要临床意义.【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2(010)017【总页数】2页(P66-67)【关键词】糖尿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作者】熊东林;黄芬【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西,宜春,336000;江西省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二科,江西,宜春,33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目前国内外对于糖尿病的分型多是根椐患者年龄、发病的急缓、有无酮症酸中毒及胰岛素的测定,但成人迟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有着2型糖尿病的发病特点,且有时患者已经使用胰岛素治疗,使得诊断非常困难[1]。

近年研究表明,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胰岛细胞抗体(ICA)等多种针对胰岛相关分子的自身抗体可以作为对T1DM诊断和分型的临床免疫学指标[2]。

本文对67例T1DM和133例T2DM患者进行了血清GADA、IAA及ICA检测,旨在探讨这3种抗体的联合检测在DM临床分型的重要意义。

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为观察组对象,另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非糖尿病患者群92例为正常对照组。

测定两组对象的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存在情况,进一步检测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空腹C肽、餐后2hC肽水平,计算体质指数(BMI)。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细胞抗体阳性率及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自身抗体阳性组患者的HbA1c水平高于抗体阴性组,TC、BMI、空腹C 肽、餐后2hC肽水平低于抗体阴性组(P<0.05)。

结论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对筛查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多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LADA。

关键词: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血糖水平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of adult,LADA)早期临床表现和2型糖尿病类似,故临床中漏诊及误诊率均较高。

LADA的胰岛功能衰退速度大幅高于2型糖尿病患者,若不能准确诊断而按照常规2型糖尿病治疗方法进行诊治,将无法有效逆转病情进展[1]。

LADA患者体内存在特异性胰岛相关抗体,是其筛查的金标准,本次研究主要分析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为观察组对象,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46~72岁,平均(62.17±7.11)岁;病程3~12年,平均(7.81±0.96)年。

另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非糖尿病患者群92例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50例,女42例;年龄48~70岁,平均(60.27±8.92)岁。

胰岛功能

胰岛功能

胰岛功能测定及临床意义一、胰岛功能检查包括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胰岛素抗体和血糖测定试验。

1概述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合成其前体胰岛素原,经生化过程形成的一种降低的研究,确定糖尿病的类型,对于的诊断,探讨机理,研究某些药物对糖代谢2临床意义胰岛素释放试验是让患者口服葡萄糖或用馒头餐使血糖升高而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通过测定空腹及餐后0.5小时、餐后1小时、2小时、3小时的血浆胰岛素水平,了解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从而有助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分型和指导治疗。

3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释放试验曲线可分以下3种类型:(1)胰岛素分泌不足型:为试验曲线呈低水平状态,表示胰岛功能衰竭或遭到严重破坏,说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见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需终身胰岛素治疗。

升迟缓,高峰在2小时或3小时,多数在2小时达到高峰,其峰值明显高于正常值,提示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多见于非胰岛素依赖型肥胖者。

该型患者经严格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或服用降血糖药物,常可获得良好控制。

(3)胰岛素释放障碍型:空腹胰岛素水平略低于正常或稍高,刺激后呈迟缓反应,峰值低于正常。

多见于成年起病,体型消瘦或正常的糖尿病患者。

该型患者应用磺脲类药物治疗有效。

4 正常人和各种患者的血浆胰岛素浓度分泌变化比较表及分析空腹血浆胰岛素浓度胰岛素浓度达峰时间胰岛素分泌达峰浓度正常人5~20mU/L 30~60分钟约8~10倍于基础值1型糖尿病患者稍低于正常人90~120分钟低于正常人的分泌量2型糖尿病患者稍高或正常人>120分钟高于正常人的分泌量胰岛素瘤患者明显高于正常人胰岛素生理调节失常分泌过多糖尿病时,无论空腹还是胰岛素释放试验分泌曲线均较常人有明显不同,一是胰岛素分泌减少,空腹胰岛素水平降低;二是胰岛素分泌迟缓,高峰后移。

其中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在胰岛素分泌曲线和空腹胰岛素水平上也有明显的不同,而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

1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其基值一般在5mu/L以下,服糖刺激后其胰岛素释放也不能随血糖升高而上升。

糖尿病自身抗体临床意义

糖尿病自身抗体临床意义

LADA
抗体 阴性
2型糖尿病
现代标准(抗体状态):按病因发病学划分(ADA
1997/WHO 1999)
1型糖尿病
1型DM
胰岛自身抗体
+ 自身免疫性 1型DM
急骤
– 特发1型DM
隐匿
经典1型DM
起病年龄 ( 20 岁 ) 青少年 青少年1型 DM 成年 成人 1型 DM 高
LADA
GAD-Ab 滴度 (0. 3) 低 LADA-2型
LADA-1型
1型与2型糖尿病的部分类似性
一、发病机制: 1.炎症、细胞因子 2.胰岛素抵抗 3.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 二、临床表现: 1.发病年龄 2.肥胖 3.酮症倾向
糖尿病表现为连续的疾病谱
100 %
Beta Cell Mass 0%
LADA-2 LADA-1 T1DM T2DM LADA
Insulin resistance

儿童中ICA阳性亦对l型糖尿病有较高的预测率。
32
胰岛细胞抗体(ICA)
• 在新诊断中1型糖尿病中阳性率为65%~
85%,随着病程延长,阳性率逐渐降低,
诊断后2~5年阳性率降至20%。
33
羧肽酶—H自身抗体(CPH-Ab)
• 羧肽酶—H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胰岛抗原,是胰
岛细胞分泌颗粒中的一种糖蛋白酶,可催化胰岛
应激活T细胞。
20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
• GADA可作为1型糖尿病预测的指标,在初发1型
糖尿病患者中,GADA的检出率很高,一般为 60%~80%,最多的可达96%,而2型糖尿病和正
常人中的检出率很低(1%~2%)
• 国外报道在1型糖尿病前期个体中有82%的GADA

抗胰岛素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抗胰岛素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抗胰岛素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一、概述
1、胰岛素自身抗体 (insulin autoantibodies,IAA)早在1956年由 Berson 等发现,目前认为IAA 是1型糖尿病的标志抗体之一。

2、在少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可因注射外源胰岛素产生IAA,是胰岛素依赖的主要原因之一。

3、检测 IAA 的常用方法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二、参考区间
正常人血清 IAA 为阴性。

三、临床意义
1、IAA可出现于1型糖尿病的亚临床期和临床期。

现已证实5种Ig类别的IAA都存在但以IgG类为主。

这种抗体能结合胰岛素形成复合物,使胰岛素失活,这是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之一。

2、小于5岁1型糖尿病患者IAA阳性率90%~100%;大于12
岁患者IAA 阳性率仅40%。

成人患者阳性率则更低。

3、IAA是胰岛素抵抗的原因之一。

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胰岛素后,可因产生胰岛素抗体而对胰岛素逐渐不敏感。

因此,可用检测IAA来监测患者对胰岛素的反应。

4、用于评价胰岛素制剂的质量。

胰岛素制剂(即免疫原)的纯度越高,患者使用后IAA 检出率越低,临床治疗效果愈好。

5、评估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

患者血清中检测出IAA 时,总胰岛素及游离胰岛素浓度均明显升高。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的筛查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的筛查
跃可产生大量的酮体,从尿中排出形成酮尿。

留取常规尿送检。

正常人尿液酮体阴性。
尿酮体定性

临床意义:
①尿中酮体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
②因感染、高热、严重呕吐、腹泻、消化不良等进食较 少,机体糖代谢障碍,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增加,酮体在 体内积聚,而出现饥饿性酮尿。 ③糖尿病患者在感染、妊娠及分娩、应激状态等因素影响 下,易诱发酮症,应及时进行尿酮体的检查。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筛查
脑血管并发症
1、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腔 隙性脑梗。 2、一过性短暂性脑缺血(TIA):颈内动脉 型、椎基底动脉型。

脑血管并发症
筛查方法:头颅CT或磁共振、经颅多普
勒血流图、彩超查颈部动脉血管。
眼部并发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常见 黄斑水肿 白内障 青光眼
六、尿微量白蛋白测定
尿微量白蛋白检查

正常人一般也会有蛋白的漏出,所以正常人尿微量白 蛋白<30mg/24h;在30-300mg/24h时称为微量白蛋 白尿;>300mg/24h时称为大量白蛋白尿。
※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 证明肾病发展离不可逆期 只有一步之遥,如果不及 时治疗就会进入尿毒症期。
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尿病肾病
胰岛功能测定分型

(1)胰岛素分泌不足型:为试验曲线呈低水 平状态,表示胰岛功能衰竭或遭到严重破坏, 说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见于胰岛素依赖型 糖尿病,需终身胰岛素治疗。
胰岛功能测定分型

(2)胰岛素分泌增多型:患者空腹胰岛素水 平正常或高于正常,刺激后曲线上升迟缓,高 峰在2小时或3小时,多数在2小时达到高峰, 其峰值明显高于正常值,提示胰岛素分泌相对 不足,多见于非胰岛素依赖型肥胖者。该型患 者经严格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或服 用降血糖药物,常可获得良好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相关胰岛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主要依据其病因学的不同而进行分型,其中1型糖尿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疾
病,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针对胰岛卩细胞的自身抗体,是存在免疫损害的有力佐证。


然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人们在患者血清中发现了多种自身抗体,但目前认为主要以胰岛
细胞抗体(ICA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 )、胰岛素自身抗体(IAA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 )以及锌转运蛋白8抗体(ZnT-8A )等五种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较大。

糖尿病分型
1979年WTO提出了原发性临床糖尿病分为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依
赖型与非依赖型的区别主要依据胰岛素卩细胞功能受损的程度,临床是否依赖胰岛素而言,并不反映其发病的本质。

1997年WTO建议取消依赖型与非依赖型,改为1、2型,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
病的区别要看病因是否由胰岛卩细胞自身免疫破坏造成,1型与2型是完全不同的两类疾病,但2型非依赖型可发展成1型胰岛素依赖型,成人缓慢进展型就经历了这个过程。

糖尿病的分型(ADA/WHO , 1997 )
(1) 1型糖尿病(T1DM )
类型:免疫介导1型糖尿病(1A型)非免疫介导1型糖尿病(1B型)
机制:胰岛卩细胞的破坏引起胰岛素的绝对不足。

(2) 2型糖尿病(T2DM )
机制:胰岛素抵抗或(和)胰岛素分泌障碍
(3 )特殊类型糖尿病
(4)妊娠期糖尿病
1型糖尿病自然发病过程
环境因秦
這传翎惑性脂岛妾正竜
1型糖尿病的病程
(1)遗传易感阶段(与HLA某些位点有关):据对孪生儿的研究表明,在单卵双胞胎发生的一致率为 30% — 50%,卩细胞自身免疫反应一致性为 2/3 ;
(2)环境触发阶段:可能存在的因素为病毒、化学品、食物等,还有一种医学假说卫生环境洁净假说,洁净的环境更易诱发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
1型糖尿病;
(3)自身免疫激活阶段:该阶段产生自身抗体,但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胰岛素分泌功能尚维持正常,最早产生的自身抗体是胰岛素自身抗体(IAA),随后是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 ),接着是锌转运蛋白8自身抗体(ZnT-8A ;
(4)代谢异常阶段(糖尿病前期):胰岛卩细胞数目进行性减少,功能渐降低,血糖升高,以致出现糖尿病;
(5)糖尿病阶段:胰岛卩细胞残留量<10%,显著高血糖伴临床症状;
(6)胰岛素依赖阶段:胰岛卩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受限,胰岛素绝对依赖,速发型:胰岛卩细胞受损速度快、严重,残留胰岛卩细胞少;迟发型:胰岛卩
细胞受损速度慢、不严重,残留部分胰岛卩细胞。

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 )又称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属于
1型糖尿病的一个亚型,与1型糖尿病的自身免疫发病机制相同,以胰岛卩细胞呈缓慢
性破坏为主。

本病虽然处于 1型糖尿病的范畴,但它的起病又具有隐匿、迟发的特点,发病初期口服降糖药治疗有效。

因其临床表现介于1型与2型糖尿病之间,又称为“ 1.5 型糖尿病”,即其临床表现不同于人们所熟知的青少年1型糖尿病,而看起来跟 2型糖
尿病又没有什么两样,非常容易被误诊为2型糖尿病。

其患病率占2型糖尿病的10% ,
初诊2型糖尿病的19%。

LADA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成立后,排除妊娠糖尿病或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并
具备下述3项):(1)胰岛自身抗体阳性(GADA为首先推荐检测的抗体,联合IA-2A、IAA、ZnT-8A 可提高检出率);(2)年龄》18岁【如年龄V 18岁并具备(1 )和(3)者则诊断为LADY】;(3)诊断糖尿病后至少半年不依赖胰岛素治疗。

LADA存在非胰岛素依赖阶段以及胰岛素依赖阶段,对LADA的诊断与治疗重点在
非胰岛素依赖阶段。

对初发成年糖尿病患者普查胰岛素自身抗体对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自身抗体的检测意义
胰岛素自身抗体(IAA),指出现在未使用过外源性胰岛素或使用时间不超过 7 — 10 天的个体中产生针对内源性胰岛素的自身抗体,与年龄呈负相关,随着增龄,IAA阳性
率呈现下降趋势,被认为是持续时间最短的抗体,V 5岁的患者,阳性率90% —100% , >12岁的患者,阳性率40%,成年患者阳性率更低。

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 ),其靶抗原是胰岛细胞的细胞质和微粒体成分,属于一种混合抗体,正常人群中,ICA的阳性率仅为0.5%,而在T1DM新发患者中阳性率高达60% — 90%,可作为疾病早期预测指标,能早于T1DM发病8年前被检测出。

且高
滴度的ICA预示疾病进展的高危险性,随着病程延长,阳性率逐渐降低,诊断后2— 5 年阳性率下降至20% 。

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ADA ),具有与卩细胞缓慢损伤相关性好,出现早,持续时间长,年龄跨度大,阳性率高等特点,是目前公认的诊断 LADA以及预测胰岛功能的免疫学指标,可于发病前10年测出,且在此期间呈高滴度持续存在,在大多数I1DM
患者中阳性,且阳性率不随病程延长而下降,如在初发T1DM患者中查出GADA抗体
有助于排除T2DM ,以助于DM诊断分型并指导治疗,是目前发现的胰岛相关抗体的检测中,认为是灵敏度和特异性最高的项目。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 ),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中抗体阳性预报率为81%,可作为1型糖尿病咼危人群筛查指标,在LADA的诊断中,需与其他指标联合检测。

特异性较强,在不伴有 1项糖尿病的自身免疫病患者中较少发现。

锌转运蛋白8抗体(ZnT-8A ),是新近发现的一种1型糖尿病自身抗体,具有高度的卩细胞特异性,锌转运蛋白8 (ZnT-8 )抗原是通过影响锌离子浓度而在胰岛素合
成和分泌中发挥重要作用,对糖尿病自身抗体免疫介导的1型糖尿病(尤其是对其他自
身抗体阴性者)有着重要的诊断和预测价值。

联合检测GADA、A-2A、IAA以及ZnT-8A , 可将TIDM 诊断阳性率提高到 98%,而自身抗体阴性的 T1DM患者从5%降至1.8% , 至少合并两种抗体阳性的患者从72%增加至82%,提示ZnT-8A对于I1DM,特别是其他自身抗体阴性的患者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