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认学术期刊级别

合集下载

学术期刊的级别如何确定--关于学术期刊有关问题的答复

学术期刊的级别如何确定--关于学术期刊有关问题的答复

学术期刊的级别如何确定--关于学术期刊有关问题的答复佚名
【期刊名称】《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年(卷),期】2004(000)001
【摘要】@@ 问:期刊有无国家级、地方级的区别?rn答:截止到2001年底,我国有期刊8 889种.这些期刊都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并配发国内统一刊号的,凡获得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均为正式出版物.新闻出版总署从未就学术水平的高低为这些期刊划分过级别,仅从出版管理的角度,按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将期刊分成中央期刊和地方期刊.这样划分是为了按照期刊的主管单位的不同对期刊实施有效的行政管理.有的期刊在封面上刊载"国家一级期刊"等字样,不是新闻出版总署组织评选出来的,并非政府行为.
【总页数】1页(P5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学术期刊的级别如何确定——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出版司关于学术期刊有关问题的答复 [J],
2.学术期刊的级别如何确定(二)--关于学术期刊有关问题的答复 [J], 无
3.学术期刊的级别如何确定(一)--关于学术期刊有关问题的答复 [J], 无
4.学术期刊的级别如何确定:关于学术期刊有关问题的答复 [J], 无
5.学术期刊的级别如何确定——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局关于学术期刊有关问题的答复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期刊等级划分标准

期刊等级划分标准

期刊等级划分标准期刊等级是评价期刊学术水平和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科研人员来说,选择合适的期刊发表论文是非常重要的。

期刊等级的划分标准对于评价期刊的学术水平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内外对期刊等级的划分标准有多种,主要包括SCI、SSCI、EI等国际期刊数据库和国内期刊引用情况等。

下面将就期刊等级的划分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国际期刊数据库是评价期刊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

SCI、SSCI、EI是国际上公认的期刊数据库,被收录在这些数据库中的期刊,通常被认为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科学引文索引,主要收录自然科学领域的期刊,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是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主要收录社会科学领域的期刊,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学科;EI(Engineering Index)是工程索引,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期刊,包括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土木工程等学科。

期刊被这些国际期刊数据库收录,通常意味着期刊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其次,国内期刊引用情况也是评价期刊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内期刊引用情况反映了期刊在国内学术界的影响力和学术质量。

一般来说,被国内知名学术期刊或学者引用的期刊,通常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此外,国内期刊的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等指标也是评价期刊等级的重要参考。

另外,期刊的审稿制度和学术委员会也是评价期刊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

审稿制度的严谨程度和学术委员会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了期刊的学术水平和质量。

一般来说,具有严格的审稿制度和专业的学术委员会的期刊,通常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质量。

综上所述,期刊等级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国际期刊数据库收录情况、国内期刊引用情况、审稿制度和学术委员会等多个方面。

科研人员在选择期刊发表论文时,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选择合适的期刊,提高论文发表的质量和影响力。

国内期刊发表等级

国内期刊发表等级

国内期刊发表等级国内期刊发表等级是指根据期刊的学术水平、影响力和质量来评定期刊的级别。

在学术界,期刊发表等级是评判学术成果和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科研人员来说,选择合适的期刊发表论文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国内期刊发表等级可以分为A、B、C三个等级。

A类期刊是最高级别的期刊,一般由权威学术机构或学会主办,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发表在A类期刊上的论文通常被认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B类期刊是中等级别的期刊,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次于A类期刊,但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C类期刊是最低级别的期刊,学术水平和影响力较弱,发表在C类期刊上的论文通常被认为学术价值较低。

国内期刊发表等级的评定标准主要包括期刊的学术质量、编辑水平、论文质量、影响因子等方面。

学术质量是评定期刊发表等级的核心指标,主要包括期刊的学术导向、学术委员会和编委会的组成、论文的质量要求等。

编辑水平是评定期刊发表等级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期刊的审稿速度、审稿质量、编辑水平和版面设计等。

论文质量是评定期刊发表等级的基本指标,主要包括论文的原创性、学术价值、技术水平和实用性等。

影响因子是评定期刊发表等级的重要指标,主要反映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

在选择期刊发表论文时,作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期刊。

一般来说,如果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可以选择A类期刊发表;如果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可以选择B类期刊发表;如果研究成果较为普通,可以选择C类期刊发表。

总之,国内期刊发表等级是评定期刊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重要标准,对于科研人员来说,选择合适的期刊发表论文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学术期刊等级分类办法

大学学术期刊等级分类办法

大学学术期刊等级分类办法第一条为了推动我校科研事业向高层次发展,不断提高科研成果的档次和水平,鼓励广大科研工作人员深入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结合学校实际,在《XX大学学术期刊等级分类办法(试行)》的基础上,特修订形成本办法。

第二条学术期刊等级分类:(一)A类学术期刊1.SCI源期刊;2.SSCI、A&HCI源期刊;3.EI核心库源期刊;4.由校学术委员会审定的国内学术权威期刊(从CSSCI和CSCD核心库源期刊中遴选);5.被《新华文摘》转载或摘录主要观点、被《红旗文摘》转载或摘录主要观点、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被科学院《科学技术文摘》、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题录》、《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级文摘收录的学术论文视同为在A类学术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B类学术期刊1.EI扩展库源期刊;2.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刊物(按对应版本);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核心库刊物和CSSCI集刊(按对应版本)。

(三)C类学术期刊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列国内学术期刊(按对应版本);2.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扩展区刊物(按对应版本);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区刊物(按对应版本);4.XX大学学报。

(四)D类学术期刊1.国外一般性学术期刊;2.省级以上(含省级)一般性学术期刊;3.性学术会议论文集(具有正式出版号)。

(五)国际会议论文的认定标准,另行制订《XX大学国际会议论文认定办法》。

(六)港、澳、台学术期刊的级别由校学术委员会审定。

第三条实行核心期刊退出机制。

对学术性、专业性不强,各方面意见比较大的期刊,由各学科向科研处提出建议,然后由科研处提交校学术委员会讨论审定,审定通过后退出核心期刊目录。

第四条对于报道类文章或除医学等特殊学科外,论文篇幅少于一个版面的学术论文,降低一个等级认定。

第五条本办法由科研处负责解释。

第六条本办法自XXXX年1月1日起执行,原XXXX 年11月30日发布的《XX大学学术期刊等级分类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学术期刊定级标准

学术期刊定级标准

学术期刊定级标准所有学术期刊,按其学术档次及学术影响分为以下3级,其中一级学术期刊分一级A档和一级B档:1、国内一级学术期刊(一级权威学术期刊、一级学术期刊)2、国内二级学术期刊3、国内一般学术期刊一、一级学术期刊目录:(一)凡属SCI、EI、SSCI、AHCI记录源期刊视同一级权威学术期刊,人文社科权威期刊视同一级权威学术期刊。

人文社科权威期刊目录:1.管理世界 2.哲学研究 3.中国语文4.外语教学与研究 5.文学评论 6.外国文学评论7.历史研究 8.经济研究 9.政治学研究10.法学研究 11.社会学研究 12.新闻与传播研究13.中国图书馆学报 14.教育研究 15.体育科学16.《心理学报》 17.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版)18.《新华文摘》(全文转载)19.《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二)人文社科一级学术期刊目录(以下期刊含同级期刊的英文版)1.学术月刊 2.马克思主义研究 3.自然辩证法研究4. 自然辩证法通讯5.心理科学6.世界宗教研究7. 记录研究 8. 社会科学战线 9. 中国人口科学10. 民族研究 11.国际问题研究 12.中共党史研究13. 台湾研究 14. 中国法学 15. 中外法学16. 政法论坛 17.中国经济史研究 18.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 经济学家 20.世界经济 21.世界经济与政治22. 会计研究 23.中国农村经济 24. 农业经济问题25.中国工业经济 26.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7. 财贸经济28.金融研究 29. 国际贸易问题 30. 科学学研究31. 科研管理 32.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33. 中国出版34. 大学图书馆学报 35. 情报学报 36. 档案学通讯37. 高等教育研究 38. 比较教育研究 39. 教育发展研究40. 中国高教研究 41.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42.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43.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44. 中国体育科技 45. 文献46. 古汉语研究 47. 语言研究 48. 外国语49. 中国翻译 50.当代语言学(原为:国外语言学)51. 现代外语 52. 外国文学 53. 外国文学研究54. 文艺研究 55. 文学遗产 56. 文艺理论研究57.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58. 美术研究 59. 新美术60. 中国音乐学 61. 史学理论研究 62. 中国史研究63. 近代史研究 64. 世界历史 65. 考古学报66. 文史(中华书局) 67. 敦煌研究 68.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 69.中国社会科学评论(香港) 70.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注:1、《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视同一级学术期刊2、五年一届全国美展、四年一届全国书法展参展作品视同一级学术期刊论文(三)自然科学类一级学术期刊目录:1 中国科学(A-E辑)(中、英文版) 全2 科学通报(中、英文版)3 自然科学进展(中、英文版)4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5 数学学报(中、英文版)6 数学年刊(A、B辑)7 应用数学学报 8 计算数学(中、英文版) 9 数学进展10 系统科学与数学 11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12 数学物理学报13 应用数学与力学(英文版) 14 力学学报(中、英文版) 15 固体力学学报(中、英文版) 16 空气动力学学报 17 航空学报 18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英文版) 19 物理学报(中、英文版) 20 光学学报 21 半导体学报22 中国激光(中、英文版) 23 金属学报(中、英文版) 24 声学学报25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中、英文版) 26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中英文版) 27 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28 无机材料学报(中、英文版) 29 材料研究学报(材料科学进展) 30 化学物理学报31 催化学报 32 化学学报(中、英文版) 33 物理化学学报34 分析化学 35 高分子学报(中、英文版) 36 无机化学学报37 有机化学 38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中、英文版) 39 中国稀土学报40 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 41 硅酸盐学报 42 天文学报43 岩石学报 44 空间科学学报 45 地球物理学报(中、英文版) 46 地震学报 47 气象学报 48 大气科学49 地球化学 50 地质科学 51 地质学报(中、英文版)52 矿物学报 53 海洋学报 54 海洋与湖沼55 经济地理 56 地理学报 57 遥感学报58 生理学报 59 遗传学报 60 动物学报61 植物学报(中、英文版) 62 生物物理学报 63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64 微生物学报 65 实验生物学报 66 细胞生物学杂志67 生态学报 68 古生物学报 69 植物分类学报70 动物学研究 71 兽类学报 72 生物工程学报73 生物多样性 74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75 遗传76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77 环境科学(四)工学类一级学术期刊目录1 低温工程2 复合材料学报3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4 摩擦学学报5 计量学报6 传感技术学报7 煤炭学报(中、英文版) 8 石油学报 9 钢铁(中、英文版)10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 11 机械工程学报(中、英文版) 12 中国机械工程13 仪器仪表学报 14 振动工程学报 15 兵工学报16 工程热物理学报(中英文版) 17 内燃机学报 18 动力工程19 内燃机工程 20 热力发电 21 太阳能学报22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3 电力系统自动化 24 电工技术学报25 电子学报(中、英文版) 26 光子学报 27 光电工程28 通信学报 29 电子科学学刊(改名为:电子与信息学报)30 电信科学 31 微波学报 32 电路与系统学报33 计算机学报(中、英文版) 34 自动化学报 35 软件学报36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37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英文版)38 控制理论与应用 39 模式辨认与人工智能 40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41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4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报(英文版) 43 化工学报(中、英文版)44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45 高等学校化工学报(高校化学工程学报)(中、英文版)46 燃料化学学报 47 纺织学报 48 中国食品学报49 建筑结构学报 50 建筑学报 51 岩土工程学报52 土木工程学报 53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54 城市规划55 水利学报 56 水力发电学报 57 海洋工程58 测绘学报 59 汽车工程 61 中国环境科学62 环境科学学报(中、英文版) 63 自然灾害学报 64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中、英文版)65 宇航学报 66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67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五)医学类一级学术期刊目录:1 中华医学杂志(中、英文版)2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3 中华防止医学杂志4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5 营养学报6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7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8 中国中药杂志 9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0 病毒学报 11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2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3 解剖学报 14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15 中华放射学杂志16 中华医学检查杂志 17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8 中华护理杂志19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1 中华内科杂志2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3 中华血液学杂志 24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5 中华消化杂志 26 中华肾脏病杂志 27 中华传染病杂志28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9 中华外科杂志 30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31 中华骨科杂志 32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33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34 中华烧伤杂志 35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36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37 中华麻醉学杂志 38 中华创伤杂志 39 中华妇产科杂志40 中华儿科杂志 41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42 中华肿瘤杂志43 中华病理学杂志 44 中华神经科杂志 45 中华精神科杂志46 中华皮肤科杂志 47 中华眼科杂志 48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49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50 药学学报 51 中国药理学报(中、英文版) 52 中国药学杂志 53 药物分析杂志 54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六)农学类一级学术期刊目录:1 中国农业科学(中、英文版)2 土壤学报3 土壤圈(英文版)4 水土保持学报5 农业工程学报6 农业机械学报7 中国粮油学报 8 作物学报 9 中国水稻科学10 核农学报 11 棉花学报 12 茶叶科学13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4 植物生理学报 15 植物生态学报16 植物病理学报 17 植物保护学报 18 昆虫学报(中、英文版)19 昆虫分类学报 20 农药 21 园艺学报22 菌物系统(真菌学报) 23 果树学报(原名:果树科学) 24 林业科学25 畜牧兽医学报 26 中国畜牧杂志 27 中国兽医学报28 蚕业科学 29 水产学报 30 水生生物学报31 应用生态学报 32 自然资源学报 33 生物数学学报34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七)以下全国重点大学学报视同一级学术期刊1、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英文版2、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3、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科版4、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工学版.理学版 5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 6、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 7、上海交大学报.自然科学版8、人民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9、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 10、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 11、中国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2、中山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13、南开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14、厦门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15、西安交大学报.自然科学版二、二级学术期刊:二级期刊以北图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2023版]及《CSSCI源期刊》[2023版]为准,黑体部分属我校拟定为一级学术期刊。

科普:A刊、B刊、C刊、核心

科普:A刊、B刊、C刊、核心

,A类、B类、C类是一些单位对学术期刊的水平的简单认定,各单位不一定,标准也不一致。

有些单位根据依托的文件,结合自己单位的研究特点,将刊物划归为A类,其次为B类,再次为C类(有些单位成为一、二、三类),其中C类刊物有时他们会给称作C刊。

但C刊也有另外一个常用概念。

即人文社科期刊中的CSSCI期刊。

这是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组织评定的,两年一评。

CSSCI即南大核心的缩写
核心期刊也有两个概念:
1,通常所说的核心期刊是指北大版的中文核心期刊,指被北大图书馆每三年出版一次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列出的期刊。

2,广泛意义的核心期刊包括所有的核心数据库。

首先当然包括南大核心,即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刊。

其次就是北大核心,就是指被北大图书馆每三年出版一次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列出的期刊。

再次还有科技核心期刊,即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另外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因为北大及其它版本的核心期刊数量较多,所以比南大版的核心相对差一些。

有人说,南大核心是985,北大核心是211,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有没有D刊呢?这个要看每个单位自己的说法了。

有很多不是核心的期刊,有刊号,通常被称为省级期刊,权且算作D吧。

一般来说,它们的学术价值不被怎么被认可,随便发发可以,但像样的科研单位不会给你算成绩。

剩下的,还有一些没有刊号的内刊。

自娱自乐型的,地位就更差了。

这就是学术期刊界森严的等级世界。

论文刊物级别认定办法

论文刊物级别认定办法

论文刊物级别认定办法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科(教)研水平,规范我校以教师为主体的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成果发表行为,学校根据吉林省相关文件对学术刊物及其等级进行规范性认定,特做如下规定:一、论文所发表的刊物须具备国内统一刊号(CN)和国际统一刊号(ISSN),以中国知网:/收列为准,不含增刊、专刊和各类论文集(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除外);著作及教材应为具备版权号(CIP)和国际统一书号(ISBN)的公开出版物,以中国出版信息网:/收列为准。

二、刊物等级从低到高依次分为四档:省级期刊、国家级一般期刊、国家级核心期刊、国家级重要期刊。

(一)省级期刊指在公开出版发行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党校、教育学院、电视大学除外)学报、省厅级行政单位、省一级学会、省级研究会(院、所、中心)及同等学术地位的学术机构主办的学术刊物。

(二)国家级一般刊物是指公开出版发行的未达到国家级核心期刊认定标准的国家各部委、国家一级学会、国家级研究会(院、所、中心)及同等学术地位的学术机构主办的学术刊物及部属高校学报。

(三)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既予认定:1、被CSSCI(南京大学社会科学版)、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的刊物(论文)。

2、被北京大学编著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每四年重新审定一次)收录的刊物。

3、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的论文视为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

(四)国家级重要刊物(论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既予认定:1、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 科学引文索引)、ISR(Index to Scientific Reviews,科学评论索引)、EI(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收录的刊物(论文)。

如何查询刊物的级别

如何查询刊物的级别

如何查询刊物的级别要查询刊物的级别,可以根据以下几个途径和方法进行。

1. SCI/SSCI期刊查询: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和SSCI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是国际上被广泛认可的权威期刊索引数据库,包含了各个学科领域的高质量期刊。

可以通过访问Clarivate Analytics的数据库网站(如Web of Science)或使用相关的检索工具(如SCI期刊查询系统)来查询刊物是否被收录在SCI/SSCI中,从而确定其级别。

通常,期刊在SCI/SSCI中获得的影响因子越高,级别也就越高。

2.中文核心期刊查询:中国知网(CNKI)是国内权威的学术期刊数据库,包含了大量中文期刊资源。

在CNKI上,可以通过选择“核心期刊”来筛选核心期刊,并通过关键词、分类、出版社等多种方式来查询刊物。

核心期刊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学术权威性。

3. 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查询:JCR是另一个重要的期刊评价工具,由Clarivate Analytics发布。

它提供了期刊影响因子等各种指标,可以作为评估期刊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访问JCR数据库,可以查找并比较不同期刊的各项指标,判断其级别和学术影响力。

4. 学术类数据库查询:除了SCI/SSCI和CNKI外,还有其他一些学术类数据库可以帮助查询期刊的级别。

例如,Elsevier的Scopus和Springer的SpringerLink等数据库都提供了期刊评估指标和排名信息,可用来确定刊物的级别。

需要注意的是,各种查询途径和方法都是相对的,不同的数据库和评价指标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在查询期刊级别时,应综合考虑多个评价指标的结果,尽量获取全面、客观、准确的信息,以辅助判断刊物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确认学术期刊级别?学术期刊级别的高低是对于职称晋升评审中加分不等的一个
方面,同时期刊的影响力度也是对于你论文发表后职称晋升的主要关键方面。

为此选择一本等级高的影响力度大的刊物是对于职称评审晋升比较好的方面。

期刊的等级在当前可以划分为:SCI、SSCI、EI、中文核心期刊、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国家级、省级等等不同级别的刊物。

对于选择期刊的等级选择来说自然是要根据职称的评审了,一般的来说副高级及高级的职称都会选择核心类的刊物进行发表,而对于其他等级没有什么特定需求的直接发表普刊类的刊物就可以了。

学术期刊(academicjournal)是一种经过同行评审的期刊,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学科。

学术期刊展示了研究领域的成果,并起到了公示的作用,其内容主要以原创研究、综述文章、书评等形式的文章为主。

其他为辅。

学术期刊的等级,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所发论文学术水平的标志,也是论文者在学术界影响和地位的一种象征。

我国的学术期刊进行分级管理,在标准和依据的把握上,不能片面化,而是应当全方位地进行综合考察。

确定学术期刊分级的依据是做好学术期刊分级工作的基础。

我们认为学术期刊的分级依据应主要从学术期刊自身的主客观条件两个方面来掌握和考察,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术期刊主办单位在国际国内的学术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其主办的学术期刊水平和档次因为学术期刊主要是反映其所属会员、所属研究人员科研成果的机关刊物。

主办单位学术水平的高低是由其所属成员的学术平均水平决定的,当然,其主办的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与主办单位所属研究人员的学术水平直接有关。

有一种情况,就是学术期刊在以吸收本单位论文为主的情况之下,应适当吸收一些外稿,严格说来,外稿的比重不能太大。

所以它对学术期刊的质量影响不会很大,决定学术期刊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主要取决于主办者自身的学术水平,以及由此决定的学术地位。

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它聚集了一大批国内甚至国际一流的专家、学者,因此决定了它在国内社会科学的大部分领域里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均居一流水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刊——《中国社会科学》主要是反映主办单位内部学者学术水平的,它成为一流刊物在这一方面很具备条件。

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属各主要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同样也大都是国内外同行科学研究的一流人才,他们所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也应该是代表国家水平的,例如《经济研究》、《哲学研究》等就是如此。

还有,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等国家级专业研究机构主办的《教育研究》、《出版发行研究》
以及国内一流重点高校所主办的学报等均应是代表国家在这些领域里科研水平的最高学术期刊。

2.学术期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低,也是确立学术期刊学术水平和级别的客观依据学术期刊办得好与坏的主要标志在于两个效益情况的好坏上。

但是,这里的经济效益绝非指期刊本身的创收能力,而是指科学、文化、技术通过期刊这座桥梁的媒介作用,转化为生产力的多少。

所以说这里的经济效益是指社会的、宏观的经济效益,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学术期刊为国家经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服务这个办刊宗旨之一实现的程度。

一般说来,经济效益大小主要是用来考察应用技术和管理技术学术期刊的,因为它们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更为紧密、直接,这也是由应用科学的特点所决定的。

同时,对这类学术期刊的考察也不能忽视社会效益的好坏,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宏观的社会经济效益等同于社会效益;另一方面,由于一种应用技术学术期刊发表、推广了一项新技术成果,这项成果虽然给某一系统的产业部门或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同时是以更大程度的生态破坏为代价的,这种代价及其治理所花费的经济支出若超出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那么从宏观上说就没有社会效益,甚至有负效益。

所以说社会效益指标也是衡量这类学术期刊的一项指标。

社会科学和基础自然科学学术期刊主要应用其社会效益的好坏来考察。

先进的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能够为国家的长治久安献计献策,为社会文化、道德的进步提供食粮,为社会生产方式的合理、高效运行提供依据和方案;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成果能为应用科学的进步提供理论基础。

它们最终都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反映和登载这方面社会科学和基础自然科学学术成果的多少,也是考察这类学术期刊级别的一条重要标准。

考察后者、即社会科学和基础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看其二次文献转载率的高低。

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类学术期刊的效益往往是潜在的、滞后的,对其二次文献转载率高低的考察可以弥补上述不足。

3.培养人才的情况有水平、有威望的学术期刊常常被人们赞之为“良师益友”,培养人才是学术期刊的一大职能,这一职能发挥得也是考察期刊级别的依据。

我们认为,学术期刊培养人才的职能可以从读者、编者和作者三个方面来认识。

从读者角度讲,学术水平高的期刊,读者从中汲取的营养就多、受益就深,因为科学工作者知识的补充和更新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阅读学术期刊实现的。

直观地看,高水平的学术期刊登载的论文被学者在研究中应用、引用得就多(即“影响因子”就多);反之,就少或没有,甚至有的谬种流传,误人子弟。

从编者方面看,学术期刊都拥有自己的编辑队伍,这支队伍学术水平的高低、编辑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部的工作是否高效。

一个有凝聚力、有活力、有事业心的编辑部一定能培养
出自己的精壮队伍来。

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在这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表率作用,它不但使自身的素质得到很大提高,出了众多的科研成果,还为全国培养了数以百计的编辑学高层次人才。

从作者角度来考察,学术期刊编辑部不应仅是一个工艺加工厂,它应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引导和培养自己的科学研究队伍,这支队伍壮大与否、水平的提高多大比重得益于编辑部的培养,这也是考察学术期刊的一项指标。

总之,培养人才情况的好坏应当是确定学术期刊级别的一项指标。

4.学术期刊订数的多少,也是确立学术期刊级别的一项指标这里所说的订数,既包括国内的,也包括国外的。

在计算国外订数时可以另加一个百分数(如100%或200%等),因为国外订户比国内订户更难征订到。

一般说来,除了极个别涉及特别偏僻学科的专业学术期刊之外,期刊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往往能通过订数的多少体现出来,特别是同类型的学术期刊,这种比较更能说明问题。

一个几乎无人问津的学术期刊,很难说它有多高的学术价值,它的存在必要性难说,它的级别就更成问题了。

5.学术期刊装帧、编排、校对、印刷质量问题这些方面是学术期刊的外在表现形式。

一般说来,好的内容要有好的形式来体现,好的形式能更好地将内容表达出来,它对内容有较大的反作用。

形式的完美程度体现了这个期刊编辑部群体的文化素养、工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强弱。

因此,这也应成为学术期刊级别评定的一条标准。

6.学术期刊创办历史的长短也应是确立学术刊物级别的一项标准一般说来,创刊早的、办刊历史久的学术期刊,它在国内外理论界的影响就大,它的作者队伍、编辑队伍就会壮大,这样的刊物一般都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它的长期存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这一点。

如我国的《求是》杂志、英国存在已达一百多年之久的《经济学家》周刊等都属这种情况。

7.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转载率和也应是确立学术刊物级别的一项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