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

合集下载

教基二〔2013〕1号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

教基二〔2013〕1号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

信息名称: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信息索引:360A26-05-2013-0001-1 生成日期:2013-01-25 发文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文字号:教基二〔2013〕1号信息类别:基础教育内容概述:为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基二〔2013〕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我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现印发给你们,请于2013年春季开始执行。

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1.加强书法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和本通知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力求区域性整体推进书法教育。

2.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

要逐步形成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书法教师队伍。

要加强书法教师的培训,组织教师研学《指导纲要》,把握其基本要求,提高教师的书法教育教学专业能力。

中小学语文教师应逐步达到能兼教书法。

师范院校要重视培养师范生的书法教育能力。

学校要充分发挥本校优秀书法教师的专长,指导和引领学校全体教师提高书写水平,为整体提高学校书法教育教学水平创设条件。

要充分发挥书法教育学术团体的作用。

学校可以聘请书法家、书法教育工作者、有书法专长的家长等作为兼职指导教师。

3.提供必需的保障。

学校图书馆要为书法教育置备相应的碑帖、挂图、书籍、电子出版物等必需资料。

有条件的学校可设置专用书法教室。

4.各级教研部门要把书法教育纳入教学研究工作的范围。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Company Logo
《纲要》制定依据与文件性质
一、制定依据 1、主要依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 (教基二【2011】4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参考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写字教学指导 纲要(试用)》(教基【1997】10号)
——保证正确方向,继承、发展、提升
Company Logo
背景分析
从“写字教学”到“书法教育”,在课程目标与学习内 容方面,基本上一脉相承,也有发展变化。 一脉相承的是:重视汉字书写的基本技能,重视良好书写 习惯的培养,重视书写对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 发展变化的是:“书法教育”的提出显然加强了“审美情 趣、情操陶冶、文化修养”等方面的要求,体现了对人文精神 的重视。
Company Logo
《纲要》制定依据与文件性质
二、文件性质:不称课程标准,实为课程标准 1、从《纲要》的内容看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小学 校主要通过有关课程及活动开展书法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 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 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 2、从制度《纲要》的程序看 完全按制定课程标准的程序办理:由教育部成立专家组 (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课表组专家参与)制定,经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审定,教育部发布实施。 ——具备课程标准的性质、效力
LOGO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 解读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制定依据与文件性质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研制过程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基本框架与主要内容
Company Logo
背景分析
1、拯救汉字书写 信息技术发展 电脑手机普及 书写危机 亟需拯救 2、推进素质教育 识字写字 学生学习的开端 素质教育的基础 书法载体 3、传承中华文化 建设文化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高国家文 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高 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提升民族凝聚力创造力 为此:建立优秀文化传承体系,传承优秀文化、进行文化创新,建设民族 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汉字和书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和标志性内容 识字——写字——书法:青少年学习传承中华文化的必经之路

中小学生书法教育德育功能[论文]

中小学生书法教育德育功能[论文]

略谈中小学生书法教育的德育功能摘要:为加强中小学写字和书法教育,建国以来国家相继出台有关写字和书法教育的纲领性文件,通过写字和书法教育,传承祖国传统优秀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意义深远。

书法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有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在文化强国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背景下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小学生;书法教育;德育;功能;研究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及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使学生形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健全人格。

新时期国家从深化素质教育入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特色教育、快乐教育,以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而书法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有着特殊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纵观国家对中小学写字和书法教育的高度重视纵观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自秦始皇统一文字始历朝历代都特别重视对汉字的书写教育,汉字的书写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也是日课。

再让我们重温新中国以来对小学生写字、书法教育的重视: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十九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小学生写字训练的通知》(〔1984〕教初字014号);一九九八年教育部下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试用)》;二〇〇二年五月十七日教育部颁布《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教基〔2002〕8号)。

文件指出: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

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井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

写字教学可以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和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既有利于写字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增进学识修养。

当前,我们必须继续强调中小学生写好汉字。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写字教学应当加强,不应削弱。

教育部关于书法文件

教育部关于书法文件

教育部文件教基二[201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现对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书法教育的重要意义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

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为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有必要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

二、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总体要求1.开设书法课的要求中小学校主要通过有关课程及活动开展书法教育。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

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艺术等课程中,要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

普通高中在语文等相应课程中设置与书法有关的选修课程。

中小学校还可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开展书法教育。

2.书法教学的要求中小学书法教育应本着打好技能基础、坚持循序渐进、注重书法修养、提高文化素质的原则。

明确写字的基本要求。

书法教育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首先要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随着年级升高,逐步要求行款整齐,力求美观,并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

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

明确使用毛笔书写的基本要求。

学生要用毛笔书写楷书,临摹名家书法;大致了解书法历史和汉字字体源流;从书法作品的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鉴赏历代重要书法家作品,培养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4.09.30•【文号】教语用厅〔2024〕1号•【施行日期】2024.09.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语言文字工作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教语用厅〔202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鲜明标志,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

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文字,规范汉字书写能力是中小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是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国民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当前,中小学生书写姿势不标准、笔画笔顺不规范、非纸笔化书写导致书写能力弱化等现象较普遍;存在部分地方和学校重视不够,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在培育学生热爱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培养审美能力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意识等方面发挥作用不充分等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现就有关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师生语言文化素养,坚持育人为本,培养益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规范汉字书写习惯与能力;坚持尊重规律,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开展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坚持守正创新,探索数字化赋能规范汉字书写新途径;坚持系统推进,着力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坐姿和执笔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实现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正确掌握规范汉字的字形和书写技能,提高书写能力;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汉字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坚定文化自信,切实提高中小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自觉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意识。

二、主要举措(一)培养良好书写习惯。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关于中小学书法教材有关送审事项的公告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关于中小学书法教材有关送审事项的公告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关于中小学书法教材有关送审事项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3.04.19•【文号】•【施行日期】2013.04.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关于中小学书法教材有关送审事项的公告为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2011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1课时的书法课。

”2013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对中小学书法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等做了规定,同时提出根据相关法规,对书法教育学生用书进行审查。

现将有关送审事项公告如下:一、书法教材的编写和出版书法教材的编写应依据《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和相关学科课程标准。

参与书法教材编写的人员应符合《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第七、八条相关要求,具有较高书法造诣,熟悉《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和语文等相关学科课程标准,了解中小学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丰富的中小学书法教学经验和教材编写经验。

有关书法教材的出版单位,应具备国家规定的出版教材类图书的相应资质和编辑、出版书法类教材的编辑力量。

二、书法教材受理范围和时间本次受理小学3-6年级《书法练习指导》。

有关送审材料拟于今年11月4日开始受理。

三、需提交的送审材料有关书法教材送审时需提交以下材料:1.教材编写和编辑人员的基本情况,包括学习、工作简历,书法教学和教材编写方面的相关经历及相关研究成果(附学历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复印件),任职情况(见附表);2.小学3-6年级的整套书法教材;3.教材编写说明,包括教材编写目的、体系结构、主要特点、适用范围等;4.实验方案或实验报告。

新编教材需提供实验方案,应包括实验目的、计划安排等内容;非新编教材需提供实验报告,包括教材曾经使用的地区、时间、使用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分析、送审教材的修改情况等内容。

(完整版)硬笔书法计划

(完整版)硬笔书法计划

景博小学硬笔书法兴趣活动课教学计亘一:指导思想1、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不但有着鲜明的艺术性和广泛的实用性,而且自身还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因素。

在教学中如果注重挖掘这些因素,并恰当地将其融合、渗透在教学当中,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自身的道德素养和知识水平会大有裨益。

2、以国家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加强学生的写字教学任务和工作。

3、提咼写字教学质量,完善学生的艺术个性。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人们对写字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写字教学有利于引导绝大多数学生对写字、书法的兴趣;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具有基本规范的写字技能;有利于促进其他学科质量的提高。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要特别关注认真书写态度和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注意学生对基本笔画、汉字基本结构的把握,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课程教学目标1、在书法学习中,使他们养成良好规范的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

2、指导学生写出一笔漂亮的字,对其学习起到深远的影响。

3、通过书法练习,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精神。

4、让学生直接接触书法,接触中国文化艺术之美,传承祖国传统文化。

三、教学要求与措施:1、加强课堂硬笔教学,认真上课备课与课后练习相结合,加强作业检查批改力度。

课堂中多渗入中国传统思想教育,确定“做字先做人” 这一教学原则。

2、努力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进一步强化学生双姿、书写卫生习惯。

4、继续研究学校书法校本教材。

5、各年级的作业均要重视学生习字的质量,任课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抓好学生的习字质量。

6、有计划开展好师生习字活动,全面提高师生整体的书法水平:7、积极组织参加各级书法比赛,积累参赛成果,积极开展成果展示活动。

每学期评定一批书法之星、小小书法家。

9、开设书法园地,进行书法教学宣传。

10、多方面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业务水平。

关于写字(书法)教学的几点建议

关于写字(书法)教学的几点建议

关于写字(书法)教学的几点建议作者:王忠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20年第07期[摘要]写字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

写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故事引领、及时评价、竞赛激励等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打牢基础,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写字水平,提高写字教学质量。

[关键词]写字教学;培养兴趣;注重基础[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21-0017-02热爱祖国文字,具有良好的写字习惯,并具备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

怎样开展书法教学,并使之达到良好的效果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建议。

一、培养兴趣,激发热情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发生的一种内在动力。

写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

我们首先要让顽皮好动的孩子喜欢上写字,能够自觉坐下来,静下心来书写,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1.故事引领,激发兴趣小学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我们可以通过讲述从古至今名人、书法家生动的故事来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喜爱之情,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每节书法课前,我总会给学生讲一个古人学习书法的故事,如王羲之“入木三分”“笔山墨池”的故事,让学生懂得了坚持的重要性;王献之“太”字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了不能骄傲自满,要学会谦虚;蔡邕看工匠粉刷墙壁而领悟了习字时蘸墨、用力及行笔速度之讲究,“草圣”张旭由公孙大娘的剑器舞姿领悟了草书“使转”笔锋之驰骋美妙,米芾三天写一“永”字的故事,让学生明了习字需要用心;陈毅元帅“胸有碗墨”的故事,让学生懂得了学习书法要勤奋……每节课前五分钟的小故事既勾住了学生那颗躁动的心,又激发了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为课堂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巧立榜样,激发动力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而来自学生之中的榜样的力量是最有说服力的。

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在学生中间树立一个个榜样,这是激励学生学习书法的重要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
法规分类> 法律法规> 中央法规> 部委规章及文件> 国务院组成部门
【法规名称】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
【颁布部门】教育部【法规文号】
【颁布日期】2002-05-17 【实施日期】2002-05-17
【是否有效】有效【效力级别】规范性文件
【批准部门】【批准日期】
【失效日期】
【全文】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
1998年教育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试用)》发布实施以来,各地普遍加强了小学阶段的写字教学。

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和学校的写字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利于学生基本文化素养的普遍提高。

教育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特别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再次强调了写字教学的重要性。

现就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提出以下意见,请结合中小学教学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一)充分认识写字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

中国书法将汉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艺术融为一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汉字书写的美学价值得到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围的承认。

因此,写字教学可以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和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既有利于写字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增进学识修养。

当前,在重视学生掌握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的同时,必须继续强调中小学生写好汉字。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写字教学应该加强,不应削弱。

(二)明确写字教学的要求
中小学写字教学要使学生会写铅笔字和钢笔字,学习写毛笔字,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并有一定的书写速度。

具备正确书写汉字的基本能力。

使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容易把字写得端正美观;有利于呼吸顺畅和精神集中,能防止儿童脊椎弯曲和眼睛近视;在写字过程中,坚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书写认真仔细,规范整洁,会促
进学生良好品格和意志力的发展。

小学低年级特别要注重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学校要加强对学生正确写字姿势的要求与指导。

小学阶段应认真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试用)》的各项要求。

通过写字教学,使学生初知书法、欣赏书法,培养传承祖国文化的责任感。

(三)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写字教学
加强写字教学,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是所有老师的共同任务。

应在教学中明确对学生写字的要求,要特别重视学生日常写字,各科作业都应要求书写规范、认真、端正,真正做到“提笔就是练字时”。

全体教师都应以正确、认真的书写作学生的表率,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要求“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这是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巩固识字的重要手段,是提高阅读、写作能力的必备条件。

实施语文教学、编写语文教材都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有计划地加强写字教学,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在艺术、美术课程的内容目标中,提出了让学生了解包括书法、篆刻在内的“多种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欣赏我国书法、篆刻的代表作品”等要求,应通过美术、艺术课程,提高学生的书法欣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并创造条件,鼓励有书法爱好的学生开展个性化艺术活动。

(四)为学生写好汉字创设环境,提供必要条件
教师应设计生动、活泼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要针对不同学段、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书写状况加强指导,通过示范、比较、观摩、展示等各种方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加强写字教学的趣味性,增强成功感。

学校应组织学生开展写字、书法的课余活动,提高书写能力,加深对汉字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理解。

学校要为学生写好字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

提供与学生身高相适应的桌椅、充分的采光照明等。

教研部门和学校应加强写字教学研究,针对写字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五)改进写字教学评价
写字教学的评价要有利于引导绝大多教学生对写字、书法的兴趣;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具有基本规范的写字技能。

对小学低年级的写字评价,特别要关注认真书写态度和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注意学生对基本笔画、汉字基本结构的把握,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对高年级学生的书写评价,既要关注其书写规范和流利程度,也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化审美趣味。

应该通过发展性评价来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和自信心,要特别防止用大量、重复抄字的惩罚性做法对待学生。

一般情况下,不应要求学生背记文字、书法的知识。

全体学生的写字习惯,基本的写字技能.应成为教师教学水平、学校办学水平评价的一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