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报告 一拍亮小夜灯

合集下载

光控小夜灯实验报告心得

光控小夜灯实验报告心得

光控小夜灯实验报告心得# 光控小夜灯实验报告心得## 引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其中,光线环境则是影响居住舒适度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夜晚,室内的亮度不足会给人们的活动和安全带来困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一款能够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调节亮度的光控小夜灯。

## 实验目的1. 了解光控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2. 掌握光敏电阻的测量方法;3. 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光控小夜灯,实现自动调节亮度的功能。

## 实验装置和方法装置:1. 电源供应器2. 光控小夜灯原理电路板3. 电压表4. 光敏电阻方法:1. 将电源供应器接入电路板;2. 将光敏电阻与电路板连接;3. 通过调节电源供应器的输出电压,观察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化;4. 根据阻值变化,调节电路板上的亮度调节电位器,观察小夜灯的亮度变化。

## 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首先观察到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由此验证了光敏电阻的基本工作原理。

随后,我们调节了电路板上的亮度调节电位器,并观察到小夜灯的亮度随之改变。

具体而言,在实验中,当光照强度较弱时,光敏电阻的阻值较大。

我们调节亮度调节电位器,使得电路板上的比较器输出低电平信号,从而点亮小夜灯。

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敏电阻的阻值逐渐减小,比较器的输出信号也随之改变。

当光照强度足够强时,光敏电阻的阻值最小,使得比较器的输出信号为高电平,从而关闭小夜灯。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光控小夜灯的亮度能够根据环境的光照强度自动调节,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这对于提高居住舒适度,保护视力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 实验心得通过这次实验,我掌握了光敏电阻的基本工作原理,并学会了如何测量光敏电阻的阻值。

同时,我对光控小夜灯的设计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验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我发现在测量光敏电阻时,环境光的干扰对结果的可靠性有一定影响。

我通过遮挡光源的方式尽量减小了这种影响,但仍然存在一定误差。

电工实习小夜灯实习报告

电工实习小夜灯实习报告

电工实习小夜灯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本次电工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制作一个简易的小夜灯,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电工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加深对电工原理的理解。

二、实习内容实习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小夜灯的电路原理:通过研究小夜灯的电路图,理解其工作原理,包括电源、开关、灯泡等元件的作用。

2. 准备材料和工具:根据电路图,准备所需的电线、灯泡、开关、电源等材料,以及剥线钳、剪刀、螺丝刀等工具。

3. 安装电路:按照电路图,将电线连接到开关和灯泡上,然后将电路固定在小夜灯的底座上。

4. 调试电路:通电测试,确保小夜灯能够正常工作,包括开关的控制、灯泡的亮度等。

5. 完成实习报告:记录实习过程,包括电路原理、材料准备、操作步骤、调试结果等。

三、实习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按照实习指导书的要求,逐步完成了实习内容。

首先,我研究了小夜灯的电路图,理解了各元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然后,我准备了大号灯泡、小号灯泡、开关、电线、剥线钳、剪刀、螺丝刀等材料和工具。

接下来,我按照电路图,将电线连接到开关和灯泡上,然后将电路固定在小夜灯的底座上。

最后,我通电测试,发现小夜灯能够正常工作,包括开关的控制、灯泡的亮度等。

四、实习心得通过本次电工实习,我收获颇丰。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阅读电路图,理解了电路原理。

其次,我提高了动手能力,掌握了剥线、剪线、接线等基本操作。

最后,我加深了对电工知识的理解,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我在连接电线时,有时会出现线头松动的情况,导致电路不稳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请教了老师和同学,学会了如何正确连接电线。

此外,我在调试电路时,遇到了灯泡亮度不够的问题。

通过查找资料和请教同学,我了解到灯泡的亮度与电压有关,通过调整电源电压,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

总之,本次电工实习让我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提高了我的电工技能。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无线RGB小夜灯实习报告

无线RGB小夜灯实习报告

机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电子工程实习报告学生姓名:班级:学号:实习地点:目录一、无线RGB小夜灯实验设计:········3实验提纲·········································3二、硬件设计:···································41.焊接任务········································42.调试任务········································43.实验验收········································54.获取实验数据··································5附录三、报告总结:··························181.问题反馈······································192.建议·····································19一、无线RGB小夜灯实验设计:实验提纲:WIFI控制的RGB小夜灯功能描述:能够在安卓手机端设置RGB颜色,并通过WIFI控制小夜灯调色调亮。

小彩灯实训报告总结

小彩灯实训报告总结

小彩灯实训报告总结一、前言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的快速发展,家居灯具领域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与创新。

其中,小彩灯作为一种小巧精致的装饰品,以其多彩的灯光将生活空间打造得更加温馨舒适。

本报告旨在总结小彩灯实训的过程以及所取得的成果,通过对项目的分析与总结,为今后的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实训内容本次小彩灯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 硬件搭建在实训过程中,首先进行了小彩灯的硬件搭建工作。

通过选择合适的电路板、LED 灯珠以及连接线等元件,搭建了一个基本的小彩灯电路。

该电路能够进行灯光的开关和颜色的变化。

同时,为了提高整体的美观度,还进行了外壳的设计和制作。

通过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了一个小巧精致的外壳。

2.2 程序开发为了能够对小彩灯进行更加灵活多样的控制,我们开发了一套相应的软件程序。

通过编写代码,实现了小彩灯的远程控制、定时开关以及灯光效果的切换等功能。

同时,还通过与手机App的连接,实现了小彩灯的音乐同步功能,将音乐的节奏转化为灯光的闪烁效果。

2.3 实际应用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不仅仅局限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还将小彩灯应用到了现实生活中。

通过对不同场景的灯光设计,营造了不同的氛围和情感体验。

如将小彩灯安装在书桌上,让其发出柔和的白光,增加工作或学习时的舒适感;或者将小彩灯放置在卧室,利用其多彩的灯光创造浪漫的氛围。

三、成果展示在实训中,我们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3.1 硬件成果通过精心设计和制作,我们成功完成了小彩灯的硬件搭建工作。

该小彩灯不仅外观美观,而且性能稳定。

LED灯珠的亮度和颜色切换效果都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3.2 软件成果通过编写代码,我们成功开发了一套程序,实现了小彩灯的远程控制、定时开关以及灯光效果的切换等功能。

这些功能的实现为小彩灯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3.3 应用成果通过将小彩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我们成功创造了不同场景下的灯光效果。

这些美丽而独特的灯光,不仅增添了生活的乐趣,也提升了空间的品质。

光控小夜灯实验报告

光控小夜灯实验报告

光控小夜灯实验报告光控小夜灯实验报告引言:小夜灯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照明设备,它能够在夜晚为我们提供柔和的光线,使我们在黑暗中能够看清周围的环境。

然而,传统的小夜灯通常是通过开关来控制开关机,无法智能地根据环境光线的变化自动调节亮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光控小夜灯实验。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设计一种光控小夜灯,能够根据环境光线的变化自动调节亮度,提供更加舒适的照明体验。

实验原理:我们使用了光敏电阻作为光控小夜灯的感光元件。

光敏电阻的电阻值会随着光线的强弱而发生变化。

当环境光线较暗时,光敏电阻的电阻值会增大;而当环境光线较亮时,光敏电阻的电阻值会减小。

我们利用这一特性,通过电路控制小夜灯的亮度。

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光敏电阻、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LED灯、面包板、导线等。

2. 搭建电路:根据电路图,将光敏电阻、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元件连接在面包板上。

3. 连接小夜灯:将LED灯连接到电路中,作为小夜灯的照明源。

4. 测试实验:将光敏电阻暴露在不同亮度的环境下,观察LED灯的亮度变化。

实验结果:经过一系列测试,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当环境光线较暗时,光敏电阻的电阻值增大,电路中的电流减小,LED灯的亮度降低。

2. 当环境光线较亮时,光敏电阻的电阻值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增大,LED灯的亮度增加。

3. 光控小夜灯能够根据环境光线的变化自动调节亮度,提供舒适的照明效果。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设计了一种光控小夜灯,实现了根据环境光线的变化自动调节亮度的功能。

这种小夜灯能够在夜间为我们提供适宜的照明,既节能环保又方便实用。

在实际应用中,光控小夜灯可以广泛用于卧室、走廊、儿童房等场所,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展望:虽然我们在实验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但仍有一些改进的空间。

例如,可以进一步优化电路设计,提高小夜灯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还可以考虑加入定时开关等功能,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拍即亮小夜灯课设报告

拍即亮小夜灯课设报告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名称:模拟电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即拍亮延时小夜灯学院名称: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班级:110423班学号:110423 姓名:评分:教师:2013 年 3 月 6 日模拟电路课程设计任务书2012-2013 学年第 2学期第 1 周- 3 周题目即拍亮延时小夜灯内容及要求①声控;②延时点亮小夜灯。

进度安排第1周:查阅资料,到机房学习仿真软件,确定方案,完成原理图设计及仿真;第2周:领元器件、仪器设备,制作、焊接、调试电路,完成系统的设计;第3周:检查设计结果、撰写课设报告。

学生姓名:指导时间:周一、周三、周四下午指导地点:E 楼 311室任务下达2013 年2月25日任务完成2013 年 3 月15日考核方式 1.评阅□√ 2.答辩□ 3.实际操作□√ 4.其它□指导教师系(部)主任注:1、此表一组一表二份,课程设计小组组长一份;任课教师授课时自带一份备查。

2、课程设计结束后与“课程设计小结”、“学生成绩单”一并交院教务存档。

摘要拍即亮延时小夜灯主要作用于夜晚照明,只需拍手小灯珠即可发亮照明,方便实用,照明时长可通过调节相应电阻阻值实现,待不需照明时小夜灯即可自动熄灭,简单易操作,极具实用性。

关键字:NE555、延时、单稳态延时电路。

目录前言 (1)第一章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2)1.1 声控脉冲触发电路 (2)1.2 单稳态延时电路 (3)1.3功率驱动放大电路 (3)第二章电路方案设计 (4)2.1 系统设计方案 (4)2.2元器件选择 (5)第三章单元电路分析与设计 (6)3.1 基本方案介绍 (6)3.2 声控脉冲触发电路 (6)3.3 单稳态延时电路 (6)第四章系统调试与结论 (8)参考文献 (9)前言当你在漆黑的夜晚需要照明却在苦苦摸索着电灯开关时,是否期望有一盏易于控制的照明灯,然而我们经常使用的灯泡都是人为机械地控制它的,这对于当今社会各种智能化的建筑来说是非常不实用的。

电子设计实训报告小夜灯

电子设计实训报告小夜灯

电子设计实训报告小夜灯1. 实训目的和背景本实训项目的目的是设计一个小夜灯,用于夜间提供柔和的光线,以满足用户的舒适感和安全需求。

小夜灯的设计要求具备以下功能:1. 可以根据光线强度自动开启和关闭;2. 提供调光功能,让用户根据需要调整亮度;3. 具备便捷的开关设计,以方便用户手动控制;4. 尽可能消耗低功耗,以提高使用寿命。

2. 设计方案2.1 硬件设计2.1.1 光敏电阻与控制模块为了实现自动开启和关闭的功能,我们选用光敏电阻作为感应元件,用来检测环境光线强度。

当环境光线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光敏电阻的电阻值将发生变化,触发控制模块。

2.1.2 调光模块为了提供亮度调节功能,我们选用可调电阻作为控制元件,通过用户手动调整可调电阻的电阻值来控制灯的亮度。

这样可以满足用户不同的舒适需求。

2.1.3 开关模块为了方便用户手动操作,我们选用了一组开关模块。

其中,一个用于开启和关闭小夜灯的自动控制功能,另一个用于手动控制开关灯。

2.2 软件设计为了实现电子设计的自动化控制功能,我们需要编写相应的软件程序。

通过光敏电阻与控制模块、调光模块和开关模块的配合,我们可以实现以下软件功能:1. 监测光敏电阻的变化,控制夜灯的自动开启和关闭;2. 通过用户手动调整可调电阻,控制夜灯的亮度;3. 监测开关的状态,以实现手动控制开关灯的功能。

3. 实训过程和实验结果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首先进行了硬件设计,选择合适的元件,并搭建了原型电路。

随后,我们根据软件设计方案,使用合适的编程语言编写了相应的软件程序。

最后,我们对整个电路进行了测试,记录了实验结果。

3.1 硬件实验结果我们成功搭建了小夜灯的硬件电路,并进行了各个模块的测试。

光敏电阻与控制模块能够根据环境光线的变化自动开启和关闭小夜灯。

调光模块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调整灯的亮度。

开关模块能够实现手动控制开关灯的功能。

整个电路设计实现了预期的功能。

3.2 软件实验结果我们根据设计方案,编写了相应的软件程序。

课程设计报告— 即拍亮延时小夜灯

课程设计报告— 即拍亮延时小夜灯

课程设计说明书摘要关键字:555时基、延时、单稳态电路本次课题是设计一简单的即拍延时小夜灯,它实际上是一个“声控延时小灯”。

设计采用压电陶瓷片、晶体三极管构成声音采集信号电路,通过555电路对信号放大并同时由RC充放电路进行延时,最后再由晶体三极管对电流进行放大,采用5.0V的直流供电,使小电珠发光,以达到实验目的。

此设计能很好地控制灯的亮灭,即在有声音或震荡的情况下灯亮,其他情况下灯灭,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本次课题设计的目的是:设计一简单的即拍延时小夜灯,它可以利用压电陶瓷片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压电陶瓷片与晶体三极管、电阻等组成了声控脉冲触发电路,555时基集成电路与电阻、电容等组成典型的单稳态延时电路。

晶体三极管和电阻等组成了小灯泡功率驱动放大电路。

采用3.0V的直流供电,RC 充放电执行。

此设计能够很好的控制等的亮与灭,即在有声音或者震动的情况下,小灯泡会亮,否则就不会亮。

摘要 (1)目录 (2)前言 (3)第一章任务要求及方案论证 (3)1.1基本要求 (3)1.2设计方案一 (4)第二章设计原理 (5)2.1 总体设计思路 (5)2.2 电路各模块设计简介 (6)第三章器件的选择及其原理分析 (7)3.1 综合控制模块的设计思路 (7)3.2延时控制模块原理 (7)3.3 555集成电路的框图及工作原理 (7)3.4设计方法与参数的确定 (8)第四章电路的焊接与调试 (9)4.1 电路的安装与焊接 (9)4.2 分模块的调试 (9)第五章实验结论及体会 (9)参考文献 (10)附录 (10)附录1:元器件清单 (10)附录2:电路原理总图 (11)自1879 年爱迪生点燃了第一盏真正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后,电灯就被人类广泛的应用,然而我们经常使用的灯泡都是人为机械地控制它的,这对于当今社会各种智能化的建筑来说是非常不实用的。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电子科技的发展,人们想到并做到了用声音来控制灯泡的点亮,使得人来灯亮,人走灯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制作实训
---一拍亮延时小夜灯
班级:应用电子技术10-1班
姓名:xxxxxxx
指导教师:xxxx
2011.12.12—2011.12.19
一、功能说明
“一拍亮”延时小夜灯就是在夜晚当你休息的时候,每当你拍一下巴掌,各盏延时小夜灯就会自动点亮一分钟。

或者更长,也许更短,待你看时间或或忙玩别的事情后,它又会自动熄灭。

如果灯亮的时间太长或者太短,那么你可以根据你所需要的时间来设置小夜灯,来控制它,直到你满意为止,非常简单而且实用。

二、电路的工作原理
“一拍亮”延时小夜灯的电路图图1所示,他实际上是一个声控延时小路灯。

压电陶瓷片B与晶体三极管VT1、电阻器R1和R2等组成了声控脉冲触发电路。

时基集成电路A与电阻器R3、电容器C等组成了典型单稳态延时电路,晶体三极管VT2、VT3和电阻器R4、R5等组成了小电珠H的功率驱动放大电路。

整个电路的电源由于电池G的提供。

平时,由于晶体三极管VT1的偏流电阻器R1取值较大。

所以VT1处于不完全导通状态(趋于截至状态),其集电极输出电压高于1/3Vdd=1.5V(Vdd等于电源电压,即4.5V),与之相连的时基集成电路A的触发端第2脚处于高电平,单稳态电路处于稳态,A的第3脚输出低电平,VT2、VT3均无偏流而截至,小电珠H无电不发光。

当有效作用距离范围内拍一下手掌时,猝发的声波被压电陶瓷片B接受,并被转换成为微弱的相应电信号,妨碍信号的正半周经晶体三极管VT1放大后从其集电极输出付脉冲电信号,时基集成电路A的第2脚即获得瞬间低于1/3Vdd=1.5V的低电平触发信号,A组成的单稳态电路受触发进入暂稳态(即延
时状态),A的第3脚输出高电平触发信号,VT2获得合适偏流导通,VT3进入完全导通状态,小电珠H通电发出亮光。

随着A的第3脚变为高电平,电池G通过电阻器R3向电容器C开始充电。

当C两端充电电压(即A的第6、7、脚电位)达到2/3DD=3V时,但稳态电路反转恢复稳态,A的第3脚重新输出低电平,导致VT2,VT3失去偏流而截止,H断电自动熄灭。

电路中,小电珠H每次延时点亮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单稳态电路中电阻器R3、电容器C的时间常数,具体可通过公式:t=1.1R3xC来估算。

按电路图1所示来选择R3和C的数值,H延时点亮的时间约为1min.在晶体三极管vt1电流放大系数β、R1电阻值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R2电阻值,可调整静态时A的第2脚电位高低;也就是说,通过适当调整R2电阻大小,可达到控制声控灵敏性的目的。

图1
二、主要元器件说明
元器件的选择很重要,例如:①A选用静态功耗很小的CMOS时基集成电路(又称“555”时基集成电路),如5D7555或者ICM7555、CB7555、CH7555、SG7555型等,他是一种模拟、数字混合集成电路,其引脚排列如图2所示。

这种COMS 时基集成电路的静态电流非常小,只有75uA左右(4.5V工作电压下测定),而
且工作电压低(实测不低于2V就能正常工作)。

②电阻R2的阻值可以调整灵敏度,如果嫌声控灵敏度不高,可以通过适当增大电子R2的阻值来加以调整,反之可以减小R2的阻值来增加他的灵敏度。

③人的阻值可以改变他的时间,如果嫌时间太长,可以减小R3的电阻值来减短灯亮的时间,反之可以增加R3的电阻值来增加他的灯亮时间。

图2
四、设计制作说明及调试
我们的作品制作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五个步骤:
①产品的电路设计:就是当你选择好你要做的电子产品之后就根据产品
设计好所需要的电路,画好电路图,调整好,并注意好电路板的美观
和协调。

②电路板的设计:即根据画好的电路图来画制作电路板要注意好他的美
观,也调整好电路板的线条等,不能短路。

电路图如图3所示。

③电路板的制作:将图画在电路板上,之后蒋电路板放在硝酸钾中腐
蚀,直到电路板出来线条之外的都腐蚀好了之后就讲其取出来图上一
层松油,再电转打孔。

这样电路板就做好了。

④焊接安装:然后将买来的元器件安装到电路板上,并将其用电咯铁焊
接在一起。

⑤调解与故障排除:将安装好的产品用万用表测量其静态电流电压,最
后安装电源,看产品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如果不能,则及时将故障排
除,确保产品能够正常工作
这样一件完整的电子产品就这样唱功的做出来了。

图3
产品的调试,即是产品的故障排除,方法有:1、直接观察法就是不用任何仪器,利用人的砚、听、嗅、触等手段来发现问题,寻找和分析故障。

直接观察包括不通电检查和通电观察。

2、用万用表检查静态工作点,就是电路图的供电系统、电子管或半导体三极管、集成块的直流工作状态、线路中的电阻值等都可以用万用表测定,当测得值与正常值相差较大是,经过分析可找出。

3、对比法即怀疑某一电路存在问题时,可将电路参数与工作和相同的正常电路中的参数进行一一对比,从中找出不正常情况,进而分析故障原因,判断故障点。

4、部件替换法 5、路旁法 6、短路法 7、断路法
五、总结
通过这一个星期的电工技术实训,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这些都是平时在课堂理论学习中无法学到的,我主要的收获有以下几点: 1.掌握了电工工具的使用,导线与导线的连接方法,导线与接线柱的连接方法,了解了电路安装中走线、元件布局等基本常识; 2.了解了一般简单元器件的安装方法。

3.本次实训大大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了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细心严谨的作风。

这一个星期的时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有学习方面的,更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对我来说受益非浅。

做为一个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什么都不懂,没有任何社会经验。

不过,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能很快融入另一个新的环境,这对我今后踏入新的工作岗位是非常有益的。

除此以外,我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别人沟通,如何更好地去陈述自己的观点,如何说服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

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会成为我今后成功的最重要的基石。

实训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更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