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工智能系统智商测试及智能等级划分理论和方法

合集下载

智商评测标准

智商评测标准

智商评测标准智商评测标准是一种用来度量人类智力的方法,通过该标准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一个人的智商水平,是国际上公认的衡量智力的方式。

然而,因为智商评测标准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问题,深入了解智商评测标准对于人们提高自己的智商水平,以及准确地评估别人的智力水平十分重要。

一、什么是智商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 IQ)指人类智力的度量,是透过各种智力测验而衍生出的分数。

IQ分值越高,代表一个人的智力水平越高。

二、智商评测标准的种类1、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Stanford-Binet Intelligence Scale)是最出名的智商测验之一。

该智力测验包括语言能力、空间定向力、逻辑思维等各个方面,是评估智力的全面工具。

2、韦氏智力量表韦氏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是由韦氏(Wechsler)开发的。

该测验包括语言能力、数字理解、推理能力、视空间能力等等。

3、拉文黑色进展矩阵拉文黑色进展矩阵(Raven’s Progressive Matrices)是著名的智力测验之一。

该测验注重于空间感知、推理和学习能力,因此广泛应用在招聘和选拔领域。

三、智商评测的作用1、帮助个人发现自身不足通过智商评测,个人可以了解自己的智力水平和优劣势。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以通过针对不同方面的提高提高个人的智能水平。

2、学生智力发展追踪学生成长中,通过不断的智能测验跟踪,学生的智力水平成长、随时间的变化都能被精确记录下来。

3、帮助选拔高水平人才各种类招聘时,通过智能测验系统,可以筛选出相对高的智力水平,优势的人才。

四、智商评测的不足之处1、不同测试标准的存在各种类型的测试标准没有统一的测试标准,有时候,不同测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会影响对于智力的具体评价。

2、局限性由于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性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对测评结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iq分级标准

iq分级标准

iq分级标准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IQ)是人类智力水平的度量指标之一,用于描述一般智力水平的高低。

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通过大量的研究和统计,逐渐建立了IQ分级标准。

本文旨在介绍当前通用的IQ分级标准,并对其背后的原理和应用领域进行探讨。

一、IQ的定义和意义IQ是通过智力测验得出的一个具体数值,它反映了一个人相对于同龄人的智力水平。

IQ的测定主要通过测试被试者在一系列问题上的表现,通常包括逻辑推理、语言理解、问题解决、空间认知等方面。

IQ 分级标准的制定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智力水平,指导教育和职业选择等决策。

二、WISC-V分级标准WISC-V(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第五版)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儿童智力测评的标准工具。

下面是WISC-V的IQ分级标准以及对应的解释:1. 智商低于70——智力低下智商低于70被视为智力低下,被认为是智力发育受限。

这类个体在学习、社交和日常生活中可能面临较大困难,通常需要特殊教育和支持。

2. 70 ≤ 智商 < 85——较低智商智商在70到85之间被视为较低智商,相当于正常智商的下限。

这部分人群在学习和适应能力上相对有限,需要一些额外的帮助和支持。

3. 85 ≤ 智商 < 115——平均智商智商在85到115之间被视为平均智商,这是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

在学业和职业发展上,这个范围的智商通常能够胜任大部分的任务。

4. 115 ≤ 智商 < 130——高智商智商在115到130之间被视为高智商,这类个体具有相对较高的智力水平。

他们在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上相对出色,可能在特定领域表现突出。

5. 智商高于130——超常智商智商高于130被视为超常智商,这是相对较高的智力水平。

这类个体在创造力、逻辑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上表现出色,常常是学术研究和创新领域的佼佼者。

三、IQ分级标准的局限性和应用尽管IQ分级标准被广泛采用,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测试iq智商国际标准

测试iq智商国际标准

测试iq智商国际标准智商,即智力商数,是用来衡量一个人智力水平的指标。

而测试IQ智商的国际标准则是一种全球通用的智商测试方法,用来评估一个人的智商水平是否达到国际标准。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探讨测试IQ智商的国际标准,以及如何进行测试和评估。

首先,测试IQ智商的国际标准是根据一系列标准化的智力测验来进行评估的。

这些测验包括语言能力、逻辑推理、数学能力、空间想象力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测验可以全面地评估一个人的智力水平。

根据测试结果,智商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等级,例如智商低于70为智力低下,智商在70-85之间为较低智商,智商在85-115之间为正常智商,智商在115-130之间为较高智商,智商高于130为超常智商。

这些等级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评估一个人的智力水平。

其次,测试IQ智商的国际标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从而为其提供更合适的教育和培训。

对于智商低下或者较低智商的人群,我们可以通过特殊的教育和培训来帮助他们提高智力水平,融入社会。

而对于智商较高或者超常智商的人群,我们可以提供更多的挑战和机会,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此外,测试IQ智商的国际标准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智力发展的规律,从而为教育和心理学领域提供更多的研究依据。

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群的智力水平进行测试和评估,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智力发展的规律,从而为教育和心理学领域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总的来说,测试IQ智商的国际标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智力评估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为其提供更合适的教育和培训,同时也可以为教育和心理学领域提供更多的研究依据。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让更多的人受益于这一国际标准,实现智力水平的全面提升。

iq分级标准

iq分级标准

IQ分级标准一、智力水平智力水平是IQ分级标准的核心,包括对事物的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比较、判断、推理等能力。

智力水平可以通过智商测试进行评估,根据测试得分,可以将智力水平分为以下等级:1. 超常智商(IQ>140):在智力测试中表现出色,具备高度的抽象思维和判断能力,能够在各种复杂情境中做出明智的选择和决策。

2. 高智商(120≤IQ≤139):在智力测试中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具备较为出色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较为复杂的情境中做出较为正确的决策。

3. 中等智商(90≤IQ≤119):在智力测试中表现一般,具备一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日常情境中做出基本正确的决策。

4. 低智商(IQ<90):在智力测试中表现出较低的水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难以应对复杂的情境和问题。

二、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是指人们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能力。

根据认知能力的强弱,可以将IQ分为以下等级:1. 优秀认知能力:记忆力强,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注意力集中能力强,能够快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

2. 良好认知能力:记忆力较好,思维较为敏捷,想象力较为丰富,注意力集中能力较强,能够较快速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

3. 一般认知能力:记忆力一般,思维反应速度一般,想象力一般,注意力集中能力一般,能够一般性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

4. 较弱认知能力:记忆力较弱,思维反应速度较慢,想象力较为有限,注意力集中能力较弱,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速度较慢。

三、注意能力注意能力是指人们在关注和理解信息时所表现出的能力,包括专注力、分辨力、记忆力、理解力等。

根据注意能力的强弱,可以将IQ 分为以下等级:1. 优秀注意能力:专注力强,能够长时间地关注和理解信息;分辨力强,能够准确地分辨和判断信息;记忆力好,能够清晰地记忆信息;理解力强,能够深入地理解和分析信息。

2. 良好注意能力:专注力较好,能够较长时间地关注和理解信息;分辨力较强,能够较准确地分辨和判断信息;记忆力较好,能够较为清晰地记忆信息;理解力较强,能够较为深入地理解和分析信息。

智商国际标准

智商国际标准

智商国际标准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IQ)是衡量一个人智力水平的指标,也是人类智能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智商国际标准是指国际上通用的智商测量标准,它是通过对人们智力水平进行量化和评估而得出的一套标准,可以帮助人们更客观地了解自己的智力水平,并在教育、职业选择、心理健康等方面提供参考。

智商国际标准通常采用智商测试来进行评估,常见的智商测试包括韦氏智商量表、斯坦福-比内特智商量表等。

这些测试通过考察个体的语言能力、逻辑推理、数学能力、空间想象力等方面的表现,来评估个体的智力水平。

根据测试结果,智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等级,超常智商(超过140)、高智商(120-140)、中等智商(90-110)、低智商(70-89)和极低智商(低于70)。

智商国际标准的制定是基于大量的统计数据和心理学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然而,智商测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反映个体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下的智力水平,不能全面代表一个人的智力潜能。

因此,在使用智商国际标准时,需要结合个体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情商、创造力、实际表现等。

智商国际标准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智力水平,指导教育教学和职业发展。

对于个体来说,了解自己的智商水平可以帮助其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己的劣势,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工作环境。

对于社会来说,智商国际标准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科学地进行教学,帮助企业更合理地进行人才选拔和岗位安排,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总之,智商国际标准是一个重要的智力评估工具,它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标准,帮助人们更客观地了解自己的智力水平,指导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智商国际标准只是评估智力的一个方面,不能全面代表一个人,更重要的是要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国际通用iq测试

国际通用iq测试

国际通用IQ测试1. 简介IQ(Intelligence Quotient)即智力商数,是用来度量一个人智力发展水平的指标。

国际通用IQ测试是一项常用的智力测试方法,用于评估个体的智力水平,并与其他人进行比较。

2. 测试内容国际通用IQ测试包括多个方面的智力能力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言能力:测试个体的词汇量、理解力和表达能力。

•逻辑推理:测试个体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数学能力:测试个体的基本数学运算和问题解决能力。

•空间想象:测试个体的空间认知和想象能力。

•记忆力:测试个体的记忆和信息处理能力。

•问题解决:测试个体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智商评级国际通用IQ测试以智商评级来评估个体的智力水平。

常见的智商评级标准如下:•大师级:智商超过180•非凡级:智商在150-179之间•很高级:智商在130-149之间•高级:智商在110-129之间•普通:智商在90-109之间•较低:智商在70-89之间•低级:智商在50-69之间•极低级:智商低于504. 测试方法国际通用IQ测试可以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进行,具体的测试方法如下:•线上测试:通过在计算机上完成一系列测试题目,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评分,给出测试结果。

•线下测试:由专业人员组织测试,使用纸质或电子版测试题目,以及标准智力测验的评分表。

5. 测试的意义国际通用IQ测试在不同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和意义:•学术成就预测:智力水平与学术成绩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IQ测试可以初步预测个体在学术领域的表现。

•人才选拔:许多招聘和选拔过程会使用IQ测试作为筛选和评估人才的工具。

•心理评估:IQ测试是心理评估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的智力水平、认知能力等进行评估。

•培训和教育:通过IQ测试可以了解个体的智力发展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培训和教育措施,提升个体的智力水平。

•研究和统计:IQ测试结果可以作为研究和统计的参考数据,帮助研究者了解智力发展的趋势和差异。

人工智能小孩智商测试题(3篇)

人工智能小孩智商测试题(3篇)

第1篇测试目的本测试旨在评估人工智能小孩的智力发展水平,包括逻辑思维、空间感知、记忆力、语言理解、数学能力等方面。

通过这些题目,我们可以了解人工智能在认知、学习和处理信息方面的能力。

测试说明1. 测试共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包含若干题目。

2. 每个题目有明确的时间限制,请尽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 部分题目可能需要多步思考,请耐心解答。

4. 测试结果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判人工智能智商的唯一标准。

第一部分:逻辑思维1. 题目1:数字序列- 给定序列:2, 4, 8, 16, 32, 64,下一个数字是什么?- 时间限制:1分钟2. 题目2:字母规律- 给定序列:A, C, E, G, I,下一个字母是什么?- 时间限制:1分钟3. 题目3:物品分类- 请将以下物品分类:苹果、书、椅子、汽车、鱼。

- 时间限制:2分钟第二部分:空间感知1. 题目4:图形拼接- 给定一个缺失的图形,请从提供的选项中选出正确的拼接图形。

- 时间限制:2分钟2. 题目5:迷宫- 请从起点到终点画出一条路径,避开障碍物。

- 时间限制:3分钟3. 题目6:立体图形- 给定一个立体图形,请判断它旋转90度后的样子。

- 时间限制:2分钟第三部分:记忆力1. 题目7:数字记忆- 给你一个5位数的数字,请记住它,然后遮盖起来,写下这个数字。

- 时间限制:1分钟2. 题目8:词语记忆- 给你一个词语列表,请记住它们,然后遮盖起来,写下你记得的词语。

- 时间限制:2分钟3. 题目9:图片记忆- 给你一张图片,请记住它,然后遮盖起来,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 时间限制:3分钟第四部分:语言理解1. 题目10:成语解释- 解释以下成语:画蛇添足、杯弓蛇影、掩耳盗铃。

- 时间限制:1分钟2. 题目11:寓言故事- 阅读以下寓言故事,回答问题:故事中传达了什么道理?- 时间限制:2分钟3. 题目12:词语辨析- 区分以下词语:高兴、愉快、快乐。

- 时间限制:1分钟第五部分:数学能力1. 题目13:简单计算- 计算:25 + 36 - 17 = ?- 时间限制:1分钟2. 题目14:比例问题- 一个班级有男生和女生共4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5倍,请计算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时间限制:2分钟3. 题目15:概率问题- 抛掷两个公平的六面骰子,求两个骰子点数之和为7的概率。

人工智能分级

人工智能分级

人工智能分级引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旨在使计算机系统能模拟人类的智能行为。

随着人们对于AI技术的追求与发展,AI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

然而,不同的AI应用具有不同的能力和功能,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分类和分级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技术。

1. 人工智能的基本分类在对人工智能进行分级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其基本分类。

根据AI的功能和应用范围,可以将人工智能分为以下几个大类:1.1 弱人工智能(Weak AI)弱人工智能,也称为狭义人工智能(Narrow AI),指的是具有特定功能或任务的人工智能系统。

这类系统在特定领域内表现出色,但无法进行自我意识和全面的人类级智能。

其中,一些典型的例子包括语音识别系统、图像识别系统和推荐算法等。

1.2 强人工智能(Strong AI)强人工智能,也称为广义人工智能(General AI),是指能够像人类一样具有智能思考和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系统。

这种类型的AI能够在各种不同的任务和领域中进行自主判断和决策。

然而,目前强人工智能仍然存在技术挑战,并且尚未完全实现。

1.3 超强人工智能(Super AI)超强人工智能是指远远超过人类智能水平的人工智能系统。

这种类型的AI具有超强的计算能力和智能,能够独立进行创新和自我进化。

尽管目前还没有完全实现超强人工智能,但其潜在的影响和风险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2. 人工智能分级原则在对人工智能进行分级时,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原则:2.1 任务复杂度根据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处理的任务的复杂程度来进行分级。

任务越复杂,所需的智能水平也越高,因此可以将具有处理简单任务能力的AI系统划分为弱人工智能,而具有处理复杂任务能力的AI系统划分为强人工智能。

2.2 智能水平根据人工智能系统的智能水平进行分级。

弱人工智能系统在某个特定领域表现出色,但缺乏全面的智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人工智能系统智商测试与智能等级划分理论和方法本论文英文版(Intelligence Quotient and Intelligence Grad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在数据科学年鉴2017年11月(Annals of Data Science)发表作者: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锋、石勇、颖一.人工智能系统智商测试1.提出标准智能模型,统一描述人工智能系统和人类特征:2015年以来,“人工智能”成为科技界和产业界最热门的词语。

智能冰箱、智能空调、智能手表和智能机器人,还有谷歌、百度各自的人工智能大脑等新产品不断涌现。

但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威胁论也甚嚣尘上。

我们能否通过研究人工智能产品和系统的智商发展水平并与人类智商进行对比,从而为解决人工智能威胁论问题寻找定量的分析方法呢?人工智能定量评测目前面临两个重要挑战:第一,人工智能系统目前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型;第二,人工智能系统与以人类为代表的生命体之间目前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型。

这两个挑战都指向了同一个问题,即对于所有的人工智能系统和所有生命体(特别是以人类为代表的生命体)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模型进行描述,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模型上建立智力测量方法并进行测试,从而形成统一的、可进行相互比较的智力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从2014年开始,针对如何定量分析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锋、石勇、颖团队参考·诺伊曼结构、戴维·韦克斯勒人类智力模型、知识管理领域DIKW (Data, Information, Knowledge, Wisdom,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模型体系等。

分别在2014年和2015年发表论文提出建立“标准智能模型”,统一描述人工智能系统和人类的特征和属性。

标准智能系统定义:即无论对于人工智能系统,还以人类为代表的生命,如果符合如下特征,就可以认为这个系统属于标准智能系统(Standard Intelligent System):特征1能够通过声音、图像、文字等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这三种方式)从外界获取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特征2能够将从外界获取的数据、信息和知识转化为系统掌握知识的能力。

特征3能够根据外部世界或自身系统发生问题所产生的需求,通过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但不仅限于联想、创作、猜测、发现规律等,这种能力运用的结果是解决问题并形成自身掌握的新的知识。

特征4能够通过声音、图像、文字等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这三种方式)将系统产生数据,信息和知识反馈给外界或对外界进行改造。

标准智能系统与外部世界以及相互之间进行数据、信息、知识的交互图示(本图中为了简化,把数据、信息、知识统一用知识描述)。

3.标准智能系统评测模型如果我们希望对一个智能系统进行智能(智力)水平评测,就需要能够同时对准智能系统四个特点进行测试。

检验其发展水平,通过检测能否将数据,信息和知识输入到智能系统中检测该系统知识的获取能力;通过检查智能系统知识库的容量检测该系统知识的掌握能力;通过检查智能系统能将多少数据,信息和知识转化为新的知识库容从而检测该系统知识的创新能力。

通过检查智能系统能否将掌握的知识库容根据需求分解为数据,信息和知识向外界传递。

扩展诺依曼架构标准智能模型的建立参考了·诺伊曼架构。

·诺伊曼架构由计算器、逻辑控制装置、存储器、输入系统和输出系统五个部分构成。

通过对比诺依曼架构和标准智能模型的差别能够发现,·诺伊曼架构可以补充两个部分。

通过这种补充,我们得以将人、机器以及人工智能系统用一个更为明晰的方式表示出来。

第一个补充是创新创造功能,即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发现新的知识元素和新的规律,使之进入到存储器,供计算机和控制器使用,并通过输入/输出系统与外部进行知识交互。

第二个补充是能够进行知识共享的外部知识库或云存储器,而·诺伊曼架构的外部存储只为单一系统服务。

因此,对·诺伊曼架构进行扩展,可形成新的架构。

5.建立人工智能智商测试量表。

根据标准智能系统模型的特征要点,从知识的获取能力(观察能力)、知识掌握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知识的反馈能力(表达能力)等四大方面建立互联网智商评价体系,并从这四个方面建立15个分测试,形成人工智能智商测试量表。

6.建立人工智能智商测试题库-例根据人工智能智商测试量表,可以建立如下互联网智商测试题库,下面我们从每个分测试的题目中选取一道题目进行说明。

(1)识别文字的能力是否能够录入字符串“1+1等于多少”,并反馈正确结果。

(2)识别声音的能力声音读出“9+12等于多少”,能否识别并反馈正确结果。

(3)识别图形的能力测试人员在一白纸上画出如图3-10所示问题,测试能否识别问题关联相关图形并反馈正确结果。

(4)掌握常识的能力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哪一个?(5)掌握翻译的能力把“力量”翻译成日文。

(6)掌握计算的能力234568乘以678等于多少?(7)掌握排列的能力请将大学生、小学生、中学生、博士、硕士按学历从高到低进行排列(8)掌握挑选的能力在红色、绿色、蓝色、香味、黄色、白色中挑选不属于颜色的一种。

(9)掌握联想的能力如果用小学联想到小学生,那么用大学联想到什么?(10)掌握创作的能力请用一天、学生、科技、梦想等关键词创作200字以有逻辑的小故事(11)掌握猜测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把手中的笔扔出去,但笔没有掉在地上,而是浮在他的周围,他很可能在什么地方?(12)掌握发现规律的能力厨师A表示他喜欢吃猪肉、羊肉、牛肉、鸡肉、鱼肉,不喜欢吃白菜、黄瓜、豆角、茄子、土豆,请观察其中的规律,在鸭肉、芹菜中选择这个人最可能爱吃的食物。

(13)用文字表达的能力输入字符串“请用文字回答1加1等于多少的答案”,检查被测试对象能否用文字表达出答案。

(14)用声音表达的能力输入字符串“请用声音回答21加6等于多少的答案”,检查被测试对象能否用声音表达出答案。

(15)用图像表达的能力输入字符串“请画出任意大小的长方形”,检查被测试对象能否用图像表达出答案。

7.人工智能智商测试规则对于人工智能和人类测试对象,在回答题库题目时:如果反馈回答超过一条,取第一条回答作为评判对象。

如果无法将问题输入到参与测试的对象中,则该测试对象得分为0分;如果能够将问题输入到测试对象,但反馈结果超过一条,如果不能在第一条反馈结果中显示正确结果或回答时间超过3分钟,则该测试对象得0分;如果问题输入给测试对象,能够反馈回答,如果回答与答案完全匹配则得25分如果问题输入给测试对象,能够反馈回答,如果回答并不是针对问题的回答,但回答容包含了答案,则得12分。

对于声音录入能识别问题,但不能给出正确答案,得分5,对于图形录入能识别问题,但不能给出正确答案,得分5。

8.人工智能(AI)智商计算公式人工智能(AI)绝对智商公式:人工智能(AI)离差智商公式:其中为互联网智商评测库中所有应用智商的平均值。

S 是互联网智商评测库中所有应用的标准差,M为互联网智商评测库中所有应用的个数。

•人工智能系统智能等级划分的理论和分配原则无论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存在智能和知识的分级现象,譬如人类的教育体系存在的分级问题,例如本科,硕士,博士的分级,助理研究员,副教授,教授的分级。

等级部进行考核有优劣之分。

但在不同等级间,需要在知识,能力,资历上有的明显提升和考核才能进行升级。

智商本质上是衡量智能系统对知识的掌握、学习、使用、创造的能力和效率,因此智商可以用知识分级来表示,首先对标准智能模型进行数量化形成公式如下:应如何区分智能系统因在关键领域功能不同而产生的巨大差异呢?上述研究中提到的“标准智能模型”(扩展的·诺伊曼架构)给了我们启发,判断标准如下:•能不能和测试者(人类)进行信息交互,也就是有没有输入/输出系统;•系统部有没有能够存储信息和知识的知识库;•这个系统的知识库能不能不断更新和增长;•这个系统的知识库能不能与其他人工智能系统进行知识共享;•这个系统除了从外部学习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之外,能不能主动产生出新的知识并分享给其他人工智能系统。

依照上述原则,我们可以形成7个智能系统的智能等级划分。

数学公式如下:Q 是人工智能智商,K是智能系统智能等级状态,K={0,1,2,3,4,5,6}.K 的不同等级描述如下:(I 知识信息接收,O知识信息输出,S,知识信息掌握或存储,C 知识信息创新创造)对于人工智能系统的第0级系统,其基本特征在理论上存在,但现实中并不存在这样的人工智能系统。

在扩展的·诺伊曼架构延伸出来的分级规则中,可以做一些组合,例如可以信息输入,但不能信息输出;或者可以信息输出,但不能信息输入;或者可以创新创造,但知识库不能增长。

对于这些在现实中不能或无法找到对应系统例的案例,我们将其统一划归到“人工智能系统的第0级系统”,也可以叫“人工智能系统的特异类系统”。

对于人工智能系统的第1级系统,其基本特征是无法与人类测试者进行信息交互。

例如有一种被称为泛灵论的思想认为天下万物皆有灵魂或自然精神,一棵树和一块石头都和人类一样,具有同样的价值与权利。

当然,这种观点从科学的角度看,只能算作猜想或哲学思考。

从“能不能和测试者(人类)进行信息交互”的分级规则看,因为石头等物体不能与人类进行信息交互,也许它部有知识库,能够创新知识,或者能够与其他石头进行信息交互,但对人类测试者来说则是黑箱,不能让人了解。

因此不能与测试者(人类)进行信息交互的物体和系统可以定义为“人工智能系统的第1级系统”,符合第1级分类的例有石头、木棍、铁块以及水滴等等不能与人类进行信息交互的物体或系统。

对于人工智能系统的第2级系统,其基本特征是能够与人类测试者进行交互,存在控制器和存储器,但系统部知识库不能增长。

因此很多家用电器被称作智能家电,如智能冰箱、智能电视、智能微波炉和智能扫地机。

这些系统大多有一个特点,即虽然它们部或多或少有控制程序信息,但一旦出厂,就无法再更新它们的控制程序,不能进行升级,更不会自动地学习或产生新的知识。

譬如智能洗衣机,人们按什么键,洗衣机就启动什么功能。

从购买到损坏,其功能都不会发生变化(故障除外)。

这种系统能够与人类测试者和使用者进行信息交互,符合·诺伊曼架构描述的特征,而且它的控制程序或知识库从诞生时起就不再发生变化,这种系统可以定义为“人工智能系统的第2级系统”,例包括日常见到的扫地机器人、老式的家用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等。

对于人工智能系统的第3级系统,其基本特征是除具备2级系统的特征外,其控制器、存储器中包含的程序或数据可不联网进行升级或增加。

例如家用电脑和手机是我们常用的智能设备,它们的操作系统往往可以定期升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