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试讲教案

十分钟试讲教案

【篇一:教师招聘面试十分钟片段教学试讲模板】一.情境导入(30s以内,快速导入)

创设生活情境。给出难题,任务驱动。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板书课题)

二.新授

1.第一个知识点(布置完学生自学再板书)(2m)

请打开文档,参照书本x页,做~~~~,时间2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到,谁来演示一下操作步骤。好,你来。(学生教学生)这位

同学很善于思考,完成的非常棒。(给予表扬)

接一下让我们看看完成效果,请仔细观察,你有什么新发现?(发

现新问题,引入第二个知识点)

是的,(简单阐述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以

四人为一组,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时间3分钟。开始!(小组合

作学习)

2.第二个知识点(布置完学生合作再板书)(3m)

时间到!完成的小组举手。好!这一组派一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修

改的方法。其他组仔细观察?(生回答对,提出表扬,不对,也给

予表

扬老师再来指出不对之处)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方法。(学生合作

学习结合老师讲解)

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完成了,可是又有困难了。

三.学生活动:(知识强化,学生合作做任务)(4m)

创设生活情境。四人为一组,5分钟时间,赶紧动手吧,看哪一组

完成的又好又快。

时间到!完成的小组举手。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的作品。(查看

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大家觉得这一组做得怎么样呀?给一点改进的意见?(互评)(根

据学生完成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同学们很认真,作品做得很漂亮。(师评)

四.总结(15s以内,快速总结)

通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帮明明解决了两个大难题,也学会了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多加思考,努力做出更

漂亮的~~~~~。下课!同学们再见!(总结,迁移到生活)

【篇二:教师浓缩的10分钟试讲标准】

浓缩的10分钟——小学英语试讲浅析

试讲,又叫模拟教学或者无生上课,是目前全国教师资格证统一考

试和教师招聘考试面试的主要面试形式,因此对试讲的了解与否对

大家是否能够拿到教师资格证或者成为一名光荣的教师具有至关重

要的作用。国考教师资格证面试主要由结构化问答,试讲和答辩三

个方面组成。其中试讲占10分钟,结构化和答辩分别5分钟,由此

可见试讲好坏是考生成功与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尺。那么,肯定

有很多考生在这十分钟上存在疑惑,是按照正常一堂课的节奏讲,

讲到哪儿是哪儿,还是将一堂课最重要的部分塞到这10分钟里,还

是将整堂课浓缩到10分钟以内呢?这十分钟要怎么安排,我该如何

备考呢?考试中应该注意什么?下面,就各位考生存在的疑惑,就

小学英语学科试讲,为大家答疑解惑。

(一)试讲环节及时间分配

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一般情况下是无生上课,即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授课教师模拟正常上课情境,通过教学来展现自己的教学能力。因此,试讲并非是随便讲十分钟讲到哪里是哪里,也不是选取一堂

课中某个部分进行教学,而是具有完整的教学过程的一整堂课的浓缩。小学英语课堂主要包含六个环节,即热身(导入)、新授、练习、巩固、小结、作业。顾名思义,我们在10分钟的试讲过程中也

要包含这六个部分。下面,华图教师就这六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及其

在十分钟内的时间分配进行简要介绍。

热身(导入)warming up (leading in) 1-2分钟

热身的目的是让学生快速的从课下的汉语环境中进入到英语课堂上

的英语环境,一般情况下热身我们可以使用英文歌曲或者韵律操等

方式进行,快速抓住学生注意力。而导入的目的则是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且将话题导入到本节课所学的主题上来,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效果。小学英语课堂对热身和导入没有硬性要求,有其一或者

两者皆有均可。由于考试试讲时间只有10分钟,因此,这部分建议

1-2分钟,快速切入主题即可。

新授presentation 3分钟

新授这部分主要是教授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及技能等,是一节课的重心,因此,这个部分所占时间较长,应占3分钟左右。小学英语一

般以听说课为主,而听说课的主要内容则是重点的句型和单词及其

用法,因此在新授部分我们重点教授单词和句型。由于小学英语课

堂最重要的方面是吸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在新授过程中我

们需要采取一些活动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在这里,我们可以使用图

片新授,tpr新授,情境带入新授等方式进行重点知识的教学。

练习 practice2分钟左右

新授完之后,下一个部分就是对刚刚所学的知识进行练习的部分了。在练习部分,教师所要做的是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或者课堂小

游戏等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操练,达到感知理解的目的。

因此,本部分在整个试讲过程中所占时间应为2分钟左右。

巩固 consolidation2分钟左右

对语言知识练习完了之后,教师需要组织活动让学生对所学到的知

识进行巩固加强,这就是巩固环节。巩固与练习的主要区别在于,

练习是语言层面上的操练,主要是让学生练习本节课所学的语言,

而巩固则是语用层面的操练,它主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

识的理解运用,学生能够在恰当的情景下使用本节课所学语言,从

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这个部分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去运用所学语言,所占时间为2分钟左右。小结summary 1分钟左右

一堂课要做到有始有终,因此,小结必不可少。课堂小结不仅可以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同时也是老师检验自己本节课教学实践成

功与否的重要方式。根据新课改要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小结

我们一般采用学生总结,老师补充,情感升华的基本方式。本部分

所占时间1分钟左右。

作业 homework1分钟左右

在本节课的尾声,不要忘了给学生布置作业,以再次巩固所学。教

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应注意开放性和选择性的结合,从而照顾到

不同层次的学生。这部分所占时间为1分钟左右。

(二)考试注意事项

大家在面试的过程中出了要做到合理安排以上各部分所占时间之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授课有激情,口语流利,抑扬顿挫。作为一名英语老师,一口流

利的口语是评委极其看重的,因此大家在考试之前应在家勤加练习,做到能用简单的英语上完一整堂课。同时说话也要掷地有声、抑扬

顿挫,这样才能吸引住学生的兴趣。

2. 课程中要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些基本理念,如面向全体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评价主体多元化、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等。

给学生,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亲和力,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喜爱的

老师,才能让学生喜爱上英语课。

4. 着装合体,整洁大方,不过于随意。教师这个行业虽不硬性要求

着正装,但为人师表,我们要做到着装整洁得体,端庄大方,给人

感觉看起来像老师。

5. 不要忘记板书。板书可以呈现本节课重要知识点,有利于学生随

时观看复习,因此,考生在试讲过程中要注意写板书。

【篇三:面对十分钟的试讲该如何把握课堂节奏】

面对十分钟的试讲该如何把握课堂节奏

考生常见问题:

一、知识点太多,不知道十分钟课堂可以讲些什么内容

很多考生在十分钟的课堂里往往存在这样的困惑,我讲一些什么内

容呢?真题上的所有知识点都讲完好像时间不够,讲太少似乎又讲不

清楚。比如像小学语文《太阳》这一课,这一课课文比较长,考生

往往既想把太阳远热大以及和人类的关系这几个知识点段落都分析透,但是往往造成没有重点从而顾此失彼。

二、只讲课程框架,用时过短

一些考生在进行授课的时候,仅仅只是把一个框架给讲出来,比如

语文的《太阳》这一篇文章,仅仅只是把太阳这篇的段落大意归纳

出来即可,这样会造成所讲的知识不深入不清楚,太过于含糊。不

能展现考生的专业性和语文功底与素养。

三、课堂结构不合理

有些考生在设计课堂的时候没有把控好每一个环节的时间,造成结

构不合理,讲了10分钟,才开始进入主题。有的考生在课堂开始之

前想要活跃课堂,结果花10分钟来进行热身,课前活动,等十分钟

时间到了,才恍然发现自己的时间已经到了。有的考生在设计导入

的时候就花了7、8分钟导致于后面的内容没办法呈现出来。还有的

的考生导入和新课巩固只花了5分钟不到,但是在布置作业环节和

小结环节却占了整堂课很大的篇幅。这些都是犹豫课堂结构设置不

合理的问题导致的。

那么,面对仅仅10分钟的试讲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一)找准知识点,快速定位和取舍。

当我们面对较长一篇文章或者几个知识点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取舍,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我们都能够在这10分钟里都非常详尽的去呈现的,所以找准知识点是关键。如果是语文,首要的是要找准你的课

堂呈现的是第几个课时,如果是第一个课时那么生字词和疏通文意

是关键。如果是第二个课时,理解赏析是关键。名鼎资深讲师韦慧

建议考生在选择知识点的时候选择课文最关键的以及本堂课最重点

的和自己能够胜任的。比如说《桂林山水》这一课,水的特点和山

的特点都是文章的重点,那么选择哪一个作为详讲呢?需要看看考生

哪一个特点最熟悉也最能够清晰的进行解读,择其一重点详讲即可,切不可贪多。

(二)、结合框架,呈现知识内容

我们在试讲的过程中,既要有清晰的框架,又要有相应的内容进行

填充。比如,在《桂林山水》这一课的第二个课时,我们仅仅只是

呈现段落大意是不够的,需要考生进一步去分析水的特点有哪些,

并且哪里体现出这些特点,赏析句子和体会情感等等。所以我们在

试讲的过程中选择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后,内容上还需要丰满,特

别是语文的课堂,还需要通过读对句子进行赏析感悟情感。

(三)、合理设置时间,把握课堂节奏

我们十分钟的课堂,具体导入、新课、巩固、小结作业这几个环节

时间该如何分配呢?在此,名鼎资深讲师韦慧建议新课导入1分钟—

2分钟之间,而新课和巩固是7分钟—8分钟之间,最后的小结作业

1分钟。考生在备考练习的时候,要自己严格按照时间的分配把控自

己的课堂节奏,多加以练习,形成习惯,才能够在授课中能够驾驭

好自己的课堂,呈现最精彩的课堂!

语文十分钟试讲教案

语文十分钟试讲教案 【篇一:十分钟讲课教学设计】 十分钟讲课教学设计 2011级汉语言四班孙瑜 41102172 秋天的的怀念 史铁生 教材分析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写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作家用凝重的 笔触回忆了母亲在自己双腿瘫痪后的几件平常小事,由一个个平凡 的细节为读者诠释了母爱的内涵。课文是作家对母亲的追忆与怀念,更是一篇充满人生哲理的感人作品,课文语言平实含蓄,情感真挚 细腻。 学情分析 本文被安排在人教版七年级的课本里,七年级的学生刚升入中学, 是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时期,有基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但是,还需要老师的适当引导。所以,教师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对 母爱的理解和对树立积极人生态度上面。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初步领悟文章表达特色,潜心会文,提 高学生阅读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深沉无私的母爱和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研读文本,从中感悟蕴含在字里行间的那份毫不张扬的母爱,引发学生对生活态度的积极思考。 2、体会文中蕴含的深沉无私的母爱和“好好儿活”的深刻寓意。 教学难点 1、体会文中蕴含的深沉无私的母爱和“好好活儿”的深刻寓意。 2、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学设计 唐朝有一位诗人叫做孟郊,他写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诗歌《游子吟》,同学们会背诵吗?(齐声背诵《游子吟》)。在唐代诗坛上,孟郊 并不是很有名的大诗人,可是他的这首《游子吟》却人人传诵,因

为这首诗歌颂了人类最伟大最无私的情感——母爱。那今天我们就 来学习一篇同样感人肺腑的文章,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二、请同学诵读课文。 这节课咱们的任务就是帮老师完成黑板上的这个表格。在完成表格 之前呢,我想请一位同学带着感情来朗读一下这篇散文。好,赵志 文同学请你来朗读一下,注意节奏和感情的投入。大家认真听,看 有无读错的地方。 好,赵志文同学读的很好,感情很到位。也没有错别字。 三、深入文本,填补表格。 咱们全班同学根据我的板书表格来进行深入阅读,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共同完成表格。(注:红色的是需要学生要上黑板填写的部分。) 好,那么经过短暂的讨论,我想大家都有了自己的答案,那,现在 请马珍珍同学上黑板回答第一个问题。当母亲第一次请求我去看花 的时候说了怎样的话? 学生回答“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好,回答的很正确,那我的状况是什么样子的呢? 学生回答:暴怒无常。 问:那请杨丹娜同学上来填写并回答我当时母亲的表现是什么样子呢?学生回答: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 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 着我。 问:那“我”的回答呢? 学生回答:“不,我不去!” 问:母亲听到我的回答后她的表现是什么样子呢? 学生回答: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 好儿活,好好儿活??” 母亲做这一切的时候是身怀绝症的,是会丢了性命的,而相比母亲,至少我还活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拉住我捶打着双腿得手,当她说着 这句话:咱娘俩在一块,好好活儿,其实,母亲真心希望好好活的 只有我,他知道自己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可是他还想好好活的目的 是什么呢?她希望看见我能好好活,她是恨自己的,恨苍天无眼, 恨瘫痪的人不是她!恨她不能陪着我让我树立起活下去的勇气。母 亲这么恨,没有一件事为了自己,她只字不提她翻来覆去的晚上,

十分钟试讲教案

十分钟试讲教案 【篇一:教师招聘面试十分钟片段教学试讲模板】一.情境导入(30s以内,快速导入) 创设生活情境。给出难题,任务驱动。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板书课题) 二.新授 1.第一个知识点(布置完学生自学再板书)(2m) 请打开文档,参照书本x页,做~~~~,时间2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到,谁来演示一下操作步骤。好,你来。(学生教学生)这位 同学很善于思考,完成的非常棒。(给予表扬) 接一下让我们看看完成效果,请仔细观察,你有什么新发现?(发 现新问题,引入第二个知识点) 是的,(简单阐述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以 四人为一组,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时间3分钟。开始!(小组合 作学习) 2.第二个知识点(布置完学生合作再板书)(3m) 时间到!完成的小组举手。好!这一组派一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修 改的方法。其他组仔细观察?(生回答对,提出表扬,不对,也给 予表 扬老师再来指出不对之处)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方法。(学生合作 学习结合老师讲解) 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完成了,可是又有困难了。 三.学生活动:(知识强化,学生合作做任务)(4m) 创设生活情境。四人为一组,5分钟时间,赶紧动手吧,看哪一组 完成的又好又快。 时间到!完成的小组举手。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的作品。(查看 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大家觉得这一组做得怎么样呀?给一点改进的意见?(互评)(根 据学生完成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同学们很认真,作品做得很漂亮。(师评) 四.总结(15s以内,快速总结) 通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帮明明解决了两个大难题,也学会了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多加思考,努力做出更 漂亮的~~~~~。下课!同学们再见!(总结,迁移到生活)

幼儿园10试讲教案模板

幼儿园10试讲教案模板 幼儿园10分钟试讲教案 【篇1: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试讲教案】 大班科学常识活动示范试讲教案:神奇的蛋壳教学名称: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蛋壳” 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对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所出现的不同现象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让幼儿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幼儿感知拱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体验发现问题、寻找答案、获得结果的快乐。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拱形弧度的大小与所承受压力的关系,即拱形弧度越大,所能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 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手指游戏:手指上课 物质准备:蛋壳(半个大小)2个/人,铅笔1支/人,小鱼片插塑5个/组(两人一组),小纸桥1份/组(包括制作纸桥用的纸条2条/组),小纸桥承重统计表1份/组,小托盘1份/组(内装幼儿每人或每组一份的操作材料),教师用一盘矿泉水、一个蛋壳(半个大小),一支记号笔,凹凸面图片、小鸡出壳、石拱桥、蒙古包、窑洞、隧道图片各1张(共6张)及教师用小纸桥承重统计表一张(记录幼儿实验结果用)。 备注:制作纸桥用的纸条大小及纸张要求:素描纸 纸条长:17.6cm;宽:2.2cm. 大拱跨度:8.8cm;小拱跨度:12.8cm.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谜语:小鸡“远看黄澄澄,近看毛茸茸,叽叽叽叽叫,最爱吃小虫。” (二)激趣导入,引导幼儿操作感知 1、谈话:小鸡从哪里来?怎样从蛋壳里出来? 出示小鸡出壳图片,讲解:小鸡从母鸡妈妈孵的鸡蛋中来,是用嘴啄破蛋壳

出来的。 2、疑问:小鸡有那么大的力量把蛋壳啄破吗? 幼儿实验,尝试用笔尖代替小鸡的嘴巴在蛋壳里面(凹面)啄一啄,看看是很容易啄破吗? 3、再尝试另外一面(凸面),看看情况怎样? 4、教师总结:用笔尖代替小鸡的嘴巴在蛋壳的凹面啄,很容易啄破; 而在凸面啄,却需要较大的力量。 (三)实验:感受力的分散 方法:教师用实物演示,并结合图片讲解 1、小水滴滴到蛋壳凹面里,小水滴集合成一个大水滴,力集中,作用力就大; 2、滴到凸面,小水滴流到四周,跑掉了,力分散,作用力就小。 (四)知识迁移,了解蛋壳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1、谈话:你在生活中见过什么像拱形的物体?出示图片石拱桥、蒙古包、窑洞、隧道。 2、设疑:它们为什么要制成拱形?说明其作用。 石拱桥:使桥面能承受较大的力; 蒙古包:阻挡风雪; 窑洞:减小土的压力,使窑洞比较牢固(黄土高原地带、陕北地区的建筑特色,窑洞内冬暖夏凉); 隧道:使衬砌承受较大的力。 (五)幼儿操作拱形受力实验1、提出实验步骤与要求: (2)制作小纸桥:撕下双面胶纸,将纸桥有红点的一面朝上,将纸桥两侧的折痕对齐双面胶粘上,固定好,制成两座拱形弧度不同的小纸桥:大拱桥和小拱桥; 注意提示:将撕下的双面胶纸放入盒内,保持环境卫生。 (3)在两座小纸桥上分别放置小鱼片插塑,看它们各能承受几个小鱼片插塑; (4)将实验结果填入“小纸桥承重统计表”中;

幼儿园10分钟试讲教案5篇

幼儿园10分钟试讲教案5篇 一、课时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说出水资源的重要意义,培育学生从地理事实中概括结论的力量。 2、使学生能够通过资料解释世界水资源的有限以及分布不均,了解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切实体会到世界水危机、中国水危机、北京水危机,同时培育学生从数据和图表中提取地理信息以及进一步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力量、 3、使学生能够初步具有关怀水资源的思想,能够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出办法,并自觉地从身边做起节省用水、防止污染,同时通过小组学习培育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 1、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水危机的严峻性,树立正确的水资源观。 2、培育学生猎取、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力量。 三、教学方法 小组学习法、争论法 四、教学手段 投影片、录像、自制计算机软件、教学挂图 五、教学过程

[引入]:教师的讲台上放着一大杯水,今日我就和同学们一起来争论有关水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其次节《水资源》。 [板书]:其次节水资源 [提问]:你在日常生活中都用水做过什么? (可请多位学生答复) [转折过渡]:同学们说的都是水资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水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又如何呢? [展现投影片]: 生产主要工农业产品用水量 [提问]:在表中所列出的工业品中用水量最大的是什么?农产品中用水量最多的是什么?(学生答复) [启发提问]:以上我们看到了水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你能不能试 着用一句话总结一下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学生可有多种答案,教师均应予以确定) [转折过渡]:水对人类这么重要,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答复)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要复习一个小学中学过的概念——水循环。 [计算机动画演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 [提出争论问题]:你能说出水循环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又是什么吗?

10分钟试讲教案模板英语(7篇)

10分钟试讲教案模板英语(7篇) 为大家整理的10分钟试讲教案模板英语,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10分钟试讲教案模板英语(精选篇1) 教学目标: (1)There are lots of bicycles in China. (2)There is a famous river 教材分析: 这一模块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主要教学生怎样谈论一个地方,例如一个景点,一个城市等等。学会用数字表达长度和人口数量等。 教学重点: (1)There are lots of bicycles in China. (2)There is a famous river. 教学难点: 用“There is/ There are”介绍事物 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模块较熟悉,经过本节课,让学生通过卡片、图片的提示来进行口笔头操练

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游戏热身 随音乐传递物品,音乐停该同学用there be句型说句子 二、导入 让学生先观察图片,猜猜都是中国的什么地 三、课文教学 1、播放录音,让学生给所听到的录音图片排序。 2、接着让学生跟读 3、试着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上的内容。 4、现在可以变换练习方式。请学生两人一组.向对方介绍六张明信片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张。如果有必要,可以再放一遍录音,请学生逐句跟读,并试着抓住每张明信片最主要的特征.然后再向同伴讲述。鼓励学生根据图片进行更多描述,或是把自己对该事物的了解添加到描述中去。 5、重音的学习:请学生听SB unit 2活动3的录音,之后让学生试着跟读一遍。要求他们注意重读的地方。请学生把书翻到SB unit 2活动3,仔细看书上的.句子以及每句话中用黑体标出的地方,比较一下自己刚才跟读时重读的位置与书上的标注是否

[幼儿园教案试讲] 幼儿园10分钟试讲教案

[幼儿园教案试讲] 幼儿园10分钟试讲教案 教案一:认识水果 时间:10分钟 年龄:3-4岁幼儿 教学目标: 1. 通过认识、观察、尝试,了解5种水果的名称及外观特征。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分类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5种水果:苹果、香蕉、橘子、水蜜桃、草莓。 2. 水果图片和卡片。 3. 辅助工具:水果切割器和塑料刀。 4. 活动桌、椅子。 教学步骤: 1. 导入:老师让幼儿们先看看这5个水果,问问他们都认识哪些水果。

2. 展示和描述各种水果:老师拿出苹果,并告诉幼儿们这是苹果,它的形状是圆形,皮是红色的,肉是白色的,口感是酸甜的。然后分别介绍其他4种水果。 3. 观察水果外观:老师拿出每种水果后,让幼儿仔细观察这种水果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然后再请他们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4. 尝试水果口感:为了让幼儿们亲身体验每种水果的口感,老师用切割器把每种水果切成小块,然后让幼儿们一个个尝试,告诉老师自己吃到的感觉。 5. 分类贴图:老师在桌子上贴上5个颜色鲜艳的水果大图,然后拿出水果卡片让幼儿将卡片分别贴到相应的水果上。 6. 小结:老师与幼儿们一起回顾所学内容,让他们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并介绍下原因。 教学感悟: 认识水果对幼儿来说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这个教案不仅没有忽略幼儿的好奇心,而且细节处有良心。在幼儿的简单交流中不影响教学过程,反而更加包容与充满关爱。幼儿的认知、观察和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发展,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分类思维能力。上面的教案主要帮助幼儿通过认识水果,了解水果的名称、形状、颜色和口感。此外,幼儿还能够通过分类贴图提高他们的分类思维能力。对于幼儿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

10分钟试讲教案范文

很多地方招聘教师的试教时间为十分钟,如果你做过考官,请教一下, 10分钟的应该是试讲,而不是试教,试教就是一堂课。 十分钟应该注意什么:(摘自我们论坛) 第一招!提前1个月看中学课文,看教案!熟悉熟悉吧,朋友们,你们肯定早已经把中学的东西丢到脑子后面了!所以————————熟悉课文!看教案!(建议考中学的全部看高中课本) 第二招!本文熟悉了,就讲!!怎么讲!鱼粑粑教你,先是读,拿着教案做死地读!!读到,嘿!有那么点感觉了。就可以了。自己读完,给自己的同学再读,绘声绘色!每次规定读10分钟,不要太长了。(提醒:我们是说试讲!所以只要准备某一环节,不要把整堂课都放到10分钟里) 2 请这位同学来回答,恩,回答得不错。哪位同学还有“补充”吗?(对不够准确的答案进行评价时,不应用对和错,而应该叫其他同学补充) 3 这位同学不仅……,而且……,同学们觉得他这么样?(强调同学间的互相评价) 4 老师也觉得他回答得不错,那么从这几位同学的回答中可以得出什么答案?(总结性评价,交给学生) 5 很好,这位同学不仅掌握……方面的知识,还能够用到……的方法(强调知识与方法的相结合) 6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强调互动、讨论) 7 同学们,我们带着……的情绪,来朗读一下……(来一起说说……的过程)(集体意识,自我总结) 8 请这位同学来回答(微笑,看着一位老师),很好,我看到还有另外一位同学想回答,(微笑,看另外一位老师) 9 “好,可以了”(评课老师)谢谢各位老师(看一看每位老师,微笑) 10 不知道老师还有什么要指正批评的吗?(谦虚,关切的眼神) 更多详细内容就到论坛里去找吧主要集中在2011年备考教师招聘考试里面 教师面试中,作课(十分钟)都包括什么 美术老师在面试试讲时,自己只用按照教案一路讲下去,不用把握十分钟的试讲时间。

谁是最可爱的人十分钟试讲教案

《谁是最可爱的人》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通讯。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全面反映事物本质的特点。 2.体会、学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形象的进行报道的方法。 3.根据表达需要和语言环境选用人称、词语、句式和修辞方法。 4.学习志愿军,继承、发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重难点 1.松骨峰战斗与马玉祥救小孩在表达内容、选材角度和描写方法等方面各有什么特点? 2.我们知道文中为了说明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主要讲了三个小故事。为了简洁,我们用“我觉得我们的志愿军,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作导语,代替这三段文字好不好?试说明理由。 3.作者在上面三段文字中从哪些方面概括了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4.第4至14段,这部分写了三个故事,试从描写对象、环境场面、情节主体、反映主题的角度等方面加以比较,体会选材的典型性,并完成下表。 三、教学设计 3.1一课时 3.1.1新设计 谁是最可爱的人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通讯。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全面反映事物本质的特点。 2.体会、学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形象的进行报道的方法。 3.根据表达需要和语言环境选用人称、词语、句式和修辞方法。 4.学习志愿军,继承、发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难点、重点 重点: 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的英勇事迹及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

国际主义精神。 难点: 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奔赴朝鲜的原因以及对抗美援朝斗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的分析。 四、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人物通讯,初步了解了文章的内容及层次结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整体感知 教师组织学生简要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学生活动:找三名同学分别复述课文中的三个事例,并分别给这三个事例拟小标题。一方面为了让学生熟悉课文,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复述内容,学生进一步体会三个事例的选材角度的不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登高十分钟试讲教案

登高十分钟试讲教案 【篇一:登高十分钟试讲教案】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 、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等手法的运用 3、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的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 四、、教学方法 1、吟诵法。(语文需要激情,语文应该培养激情荡漾的学生,用激 情阅读大师,感染学生,感染课堂。披文入情,诗歌中的每一个字 符都饱含诗人的感情,通过教师、多媒体音像资料的范读牵引,使 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格律美、音韵美,并培养其语感,引发内心深 处潜在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的情境。) 2、点拨法。(由于学生接触文本的时间有限,知识积淀和人生经历 有限,理解诗人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存在困难,因此教师要设计 好教学支架,创设情境,设计好问题,适时进行精要的引导和点拨)3、讨论法。 4.合作探究式学习。(务实的整合是多元智能的融会,阅读的过程 是和谐愉悦并且满足各自所需的。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明 确导向,激发全体学生参与分析,探讨,在群体的合力场中解决问题,形成技能,习得鉴赏经验,进而收获阅读领悟与思维表达的快乐。) 学法: 1.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 2、仔细揣摩、深入探究,精读中填补空白,更好地走入文本、跳出 文本。(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 阅读实践。不可不预设的唯一结论强加学生接受,在越俎代庖中“请 君入瓮”。) 3、运用网络环境进行小课题研究。(新课标中要求培养学生自主、 合作、探究新的学习方式的要求即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

芙蓉楼送辛渐教师招聘试讲十分钟教案

芙蓉楼送辛渐教师招聘试讲十分钟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2、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诗意,抓住“冰心”、“玉壶”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气节的决心。 教学重点: 感悟诗人冰清玉洁的高尚情操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老师给学生听一段送别方面的音乐后问:同学们,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离别是常有的事,有的人选择用音乐来表达离别时的心情,而有的人则选择写离别的诗来表达心情。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并板书课题, 2、齐读题目。 3、强调:“芙蓉”的写法、意思。 让我们带着学习古诗的饱满热情再读题目。 4、用一句话说说诗题的意思。 介绍诗人。 二品读重点,深入感悟 1、出示自学提示:

①自由读古诗,多读几遍,读准确,读流畅。 ②结合文中注释,四人一小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句诗写了些什么。 ③在不明白的地方打上问号。 2、回报交流。 (1)指名读诗。随机学习“壶”字。 再齐读。 (2)从诗的前两行,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此时此刻你觉得哪一个词最能表达你的感受? 想一想:诗中的哪两个词语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 什么样的雨称为“寒雨”呢?“寒雨”怎么样呢? “秋风秋雨秋煞人”,“寒雨”不仅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暗淡气氛。 谁“孤”呢?仅仅是“楚山孤”吗?还有谁是孤零零的? 让我们带着无限的离愁再来齐读这两句诗。 指名读。 (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两句诗写了些什么? “冰心”从字面上看是什么意思,实际上诗人想说明什么? “玉壶”又是什么样子呢? 诗人把自己的心比作玉壶里的冰一样清正廉洁。在与好友分别的时刻,诗人为什么要这样比喻自?阴霾的天气,远离的朋友,再加上众口的毁谤,朝廷的贬谪,诗人没有退却,而是勇敢的面对一切。

三峡十分钟微课试讲教案

三峡十分钟微课试讲教案 一、说教材 《三峡》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六单元第一课。本单元所选的文言文,主要以写景为主。这篇课文节选自《水经注》,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地理学家丽道元所作的一篇写景散文,它以简洁凝练、富有概括力的语言,勾勒了三峡峰峦重叠的景观,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三峡一年四季风味不同的景致。课文第三段中,作者由近及远,以动破静,寥寥几笔便挥酒出了一副动态的春冬山水画。文段中有多处留白,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留白指导学生了解古诗文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并且引导学生脱离文本,在脑海中还原出这样一副内容丰富的、动态的图景。 二、说目标。根据本堂课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制定了以下两个教学目标。 1、学生能抓住文段中虚笔描写的点,初步了解古诗文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 2、能结合适当的想像,还原出内容丰富的三峡冬春美景图。 三、说重难点。 1、重点。学习捕获文中留白,了解古诗文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 2、难点。脱离文本,想象三峡冬春美景丰富的内容。

四、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突出重点,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能使教学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完美统一的效果。本堂课中,我主要采用以下良种教学方法。 1、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教师引导,想象感悟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让学生在脑海中还原出丰富的三峡冬春美景图。 五、说过程 1、前情回顾,导入新课。抓住上节课所提到的“清荣峻茂”这个点,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2、小组合作,捕获空白。本环节中我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找出文章中能体现“清荣峻茂”的句子。然后抓住“茂”在文本中没能被体现这个点,启发学生去捕获诗词文章中的留白之处。 3、发现瀑布,以动破静。本环节我启发学生结合想象,去发现瀑布这一动态图景。整个画面的静态就被打破了,这幅画也活了起来。 4、再提留白,还原图景。在学生掌握了文本中所反映出的画面之后,我引导学生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去补全这幅动态的春冬山水图。 5、课后巩固,作业布置。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的三峡冬春美景图用文字描绘出来,是对教学效果的一个检验,也是对本堂课的一个巩固。

静夜思试讲教案十分钟三篇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五言古诗。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静夜思试讲教案十分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静夜思试讲教案十分钟1 (一)导入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下。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一起来猜一个谜语。大家听好了: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这是什么呀? 大家说得对,谜底是月亮。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请大家举起小手,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同学们,请大家大声的读一读我们的课题:静夜思( 静夜思试讲教案十分钟三篇)。 (二)新课讲授 首先,老师想请同学们自己大声的读一读课文,把你不认识的字用笔画出来,开始。好,时间到,大家请看大屏幕,老师已经把本课的生字标好了拼音,现在就请大家跟着老师来读一读吧。嗯,大家读的都很认真。 老师要带着大家来做一个游戏,请看大屏幕,屏幕上的月亮姐姐说,她有十颗星星,每颗星星后面都藏着一个生字,她想考考我们的小朋友,看看大家会不会读。我找一位同学来翻开这些星星,其他同学来读一读后面的生字。好,你来。嗯,对,非常好,大家读的都很认真,相信我们的同学以后也能够记住这些字的读音。请大家一起再来朗读一遍课文。

(三)巩固提升 (配乐)小朋友,现在请你们静静地欣赏这幅图,看看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站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又洒落在窗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于是他写下了这千百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著名诗篇《静夜思》。 请大家想象一下,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心里是什么感觉?你来说一下,哦,伤心(板书),说的有道理。还有吗?好你说,孤单(板书),对,一个人离开家乡会感到孤单。哦你也要说,难过(板书),是的,所有这些感情,都可以总结为一个词:思念。 同学们,请大家看着大屏幕上这幅图,听老师来读一读课文,回想一下自己有没有过“思念”的感受。(教师范读课文)。 同学们,老师现在已经读完了课文,有哪位同学愿意和我们分享一下,“思念”的感受? 你来。嗯,你的爸爸在外地打工,你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他了,你很思念他,说的很好,我想你爸爸也一定很思念你,请坐下。好,你来说。你的姐姐去外地上大学了,晚上睡不着的时候你就很思念她,觉得很伤心。好,你请坐下,不要伤心,在你想念姐姐的时候,可以把想对姐姐说的话写下来,等姐姐回家了再给她好不好? 请大家想一想,看到月亮的李白又会想起什么?你来说一下,哦,可能会想到家乡的小河,有可能,还有吗,你来说,想到家乡的饭菜,说的对,老师有时候也会想起妈妈烧的菜。还有吗,哦,你说的对,想起家乡的亲人。(板书家

十分钟试讲教案模板

十分钟试讲教案模板 教学主题:《说说春天》 适用年级:小学二年级 教学时间:30分钟 教学目标: 1.能够听懂、认读和理解十个春天的相关词汇。 2.能够描述春天的景色和气候。 3.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 1.让学生能够听、说、读和写符合年龄段的春天词汇。 2.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 教学难点: 1.让学生能够描述春天的景色和气候。 2.激发学生动手探究春天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图片、卡片、PPT、视频等教学材料。 2.教师制作的课件和PPT。 3.词汇卡片、手工制作的春天花环和青蛙、蝴蝶、蜜蜂等手工制品。 教学步骤: 一、引入新课(5分钟) 1. 老师介绍本节课学习的主题——春天,让学生一起回想在春天时见过的场景和风景。 2. 老师呈现一张春天的图片,让学生看看这张图片,想想春天的景色和气候,然后写一段话或自由发挥述说春天的美丽。 3. 老师提问:“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借助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二、学习课程内容(20分钟)

1. 老师呈现春天的卡片,让学生认读每一个春天相关的词汇,并模仿老师的读音。 2. 老师利用视频和图片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让学生逐步熟悉春天的景色和气候,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春天。 3. 老师让学生参与制作春天花环、青蛙、蝴蝶、蜜蜂等,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春天的美好。 三、巩固课程内容(5分钟) 1. 老师让学生一起回忆、说说本节课所学习过的内容。 2. 老师呈现一些图片或卡片,让学生快速地辨认和说出词汇,检查学生对春天相关词汇的记忆。 四、课堂小结(2分钟) 1. 老师带领学生再次回忆本节课学习过的内容,强化对所学内容的记忆。 2. 老师对于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等进行总结,并对于下节课的学习进行展望。 教学方法: 1.互动、启发和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多媒体、图片、卡片、手工制品等多种教学资源的应用。 3.情境营造、创设情境等多种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 教学评估: 1.在学生制作的春天花环、青蛙、蝴蝶、蜜蜂等手工制品中,能够看出学生对春天的理解和记忆。 2.在学生的讲述中,能够听出学生对春天相关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态度和积极性。

10分钟试讲教案

10分钟试讲教案 在呈现知识内容的时候,我们需要结合课程框架,将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比如在小学语文《太阳》这一课中,我们可以先介绍太阳的基本特征,然后再讲述太阳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最后再结合课文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样做可以让知识点更加清晰明了,也能够更好地展现出考生的专业性和语文功底与素养。 三)、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掌控好每一个环节 在设计课堂的时候,我们需要合理安排时间,掌控好每一个环节的时间。比如在导入环节,我们可以通过提问或者引用相关的例子来活跃课堂气氛,但是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控制在2-3分钟之内。在新课讲解环节,我们需要深入浅出,言简意赅,但是也不能太过于简单,需要在5-6分钟内将重点讲解清楚。在新课巩固环节,我们可以通过练题或者小组讨论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时间控制在2-3分钟即可。在布置作业和小结环节,我们需要简单明了地说明作业要求和重点,同时进行简单的总结,时间控制在1-2分钟即可。

总之,对于10分钟的试讲,我们需要找准知识点,结合 课程框架进行呈现,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掌控好每一个环节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短时间内展现出自己的专业性和语文功底与素养。 在试讲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有清晰的框架和相应的内容。例如,在《桂林山水》这一课的第二个课时,仅呈现段落大意是不够的,需要进一步分析水的特点,如何体现这些特点,以及赏析句子和情感。因此,在试讲时,我们需要选择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同时需要丰富内容,特别是在语文课堂中,需要通过读对句子进行赏析和感悟情感。 在课堂节奏方面,我们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包括导入、新课、巩固、小结作业等环节。建议新课导入1-2分钟,新课和 巩固7-8分钟,小结作业1分钟。在备考练时,考生需要严格 按照时间分配来掌控课堂节奏,并多加练,形成惯,才能够在授课中驾驭好自己的课堂,呈现最精彩的课堂。 在教师面试中,考生需要注意仪表仪态,符合教师职业规范的要求和课堂教学的要求。男生在面试中,上衣可以扎在腰带之内,但切忌在腰带上挂一串钥匙或其他物品。女生在面试

10分钟试讲教案

10分钟试讲教案 【篇一:10分钟试讲教案】 相关推荐 | | | 【10分钟试讲】考生常见问题: 一、知识点太多,不知道十分钟课堂可以讲些什么内容 很多考生在十分钟的课堂里往往存在这样的困惑,我讲一些什么内 容呢?真题上的所有知识点都讲完好像不够,讲太少似乎又讲不清楚。比如像小学语文《太阳》这一课,这一课课文比较长,考生往往既 想把太阳远热大以及和人类的关系这几个知识点段落都分析透,但 是往往造成没有重点从而顾此失彼。 二、只讲课程框架,用时过短 一些考生在进行授课的时候,仅仅只是把一个框架给讲出来,比如 语文的《太阳》这一篇文章,仅仅只是把太阳这篇的段落大意归纳 出来即可,这样会造成所讲的知识不深入不清楚,太过于含糊。不 能展现考生的专业性和语文功底与素养。 三、课堂结构不合理 有些考生在设计课堂的时候没有把控好每一个环节的时间,造成结 构不合理,讲了10分钟,才开始进入主题。有的考生在课堂开始之 前想要活跃课堂,结果花10分钟来进行热身,课前活动,等十分钟 时间到了,才恍然发现自己的时间已经到了。 有的考生在设计导入的时候就花了7、8分钟导致于后面的内容没办 法呈现出来。还有的的考生导入和新课巩固只花了5分钟不到,但

是在布置作业环节和小结环节却占了整堂课很大的篇幅。这些都是 犹豫课堂结构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导致的。 那么,面对仅仅10分钟的试讲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一)找准知识点,快速定位和取舍。 当我们面对较长一篇文章或者几个知识点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取舍,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我们都能够在这10分钟里都非常详尽的去呈现的,所以找准知识点是关键。如果是语文,首要的是要找准你的课 堂呈现的是第几个课时,如果是第一个课时那么生字词和疏通文意 是关键。 如果是第二个课时,理解赏析是关键。中公资深讲师韦慧建议考生 在选择知识点的时候选择课文最关键的以及本堂课最重点的和自己 能够胜任的。比如说《桂林山水》这一课,水的特点和山的特点都 是文章的重点,那么选择哪一个作为详讲呢?需要看看考生哪一个特 点最熟悉也最能够清晰的进行解读,择其一重点详讲即可,切不可 贪多。 (二)、结合框架,呈现知识内容 我们在试讲的过程中,既要有清晰的框架,又要有相应的内容进行 填充。比如,在《桂林山水》这一课的第二个课时,我们仅仅只是 呈现段落大意是不够的,需要考生进一步去分析水的特点有哪些, 并且哪里体现出这些特点,赏析句子和体会情感等等。所以我们在 试讲的过程中选择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后,内容上还需要丰满,特 别是语文的课堂,还需要通过读对句子进行赏析感悟情感。 (三)、合理设置时间,把握课堂节奏 我们十分钟的课堂,具体导入、新课、巩固、小结作业这几个环节 时间该如何分配呢?在此,中公资深讲师韦慧建议新课导入1分钟 2 分钟之间,而新课和巩固是7分钟 8分钟之间,最后的小结作业1 分钟。考生在备考练习的时候,要自己严格按照时间的分配把控自

试讲教案模板 教师试讲10分钟范例

试讲教案模板教师试讲10分钟范例 试讲教案模板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即所授课的名称。 二、课型、课时 课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出来的课堂教学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也是多种多样的。 在教案中常见的有讲授课、练习课、复习课、实验课、示范课、研讨课、汇报课、观摩课、优质课、录像课等等。 课时主要是指授课内容要在几个课时内完成。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课题或课时的教学内容而提出的,是指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应达到的具体目标或教师应完成的教学任务。

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部分,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考虑传授给学生哪些知识,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切合学生学习实际。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指在授课时必须着重讲解和分析的内容。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经过自学还不能理解或理解有较大困难的内容。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既要抓住、抓准教学难点,并考虑采用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以扫除学生理解教材的障碍;又要抓住、抓准教学重点,正确适当地处理好教材,以保证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五、教具 教具又称教具准备,是指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如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音像等。

六、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 如课堂的提问、讨论、启发、自学、演示、演讲、辩论等。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制定的具体的教学步骤和措施。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的核心和主体,编写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及教材的具体情况,该详则详,该略则略,做到内容充实、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利于教学。 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要环环相扣、步步衔接,把教学活动连成整体,以保证顺利地完成各项预定的教学任务。 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导入

初中数学十分钟试讲

初中数学十分钟试讲 篇一:初中数学试讲教案 初中数学试讲教案:一元二次方程复习 试讲人:谭笑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解法 重点、难点:二元一次方程四种解法,直接开平方、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教学形式:例题演示,加深印象!学完即用,巩固记忆!你问我答,有来有往! 1、自我介绍:30s 大家下午好!我叫谭笑,2014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学的行政管理,现在教的是初中数学,希望能与大家有一个愉快的下午! 2、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系数、根的判别式:8min30s 我们今天的课堂内容是复习一元二次方程。首先请同学们看黑板上的这4个等式,请判断等式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是请说出该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以及常数项:

(1)x2-10x+9=0是1 -109 (2)x2+2=0 是10 2 (3)ax2+bx+c=0不是a必须不等于0(追问为什么)(4)3x2-5x=3x2不是整理式子得-5x=0所以为一元一次方程(追问为什么)好,同学们都回答得非常好!那么我们所说的一元二次方程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从它的名字可以得出它的定义! 一元:只含一个未知数 二次:含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为2 方程:一个等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bx+c =0 (a≠0)其中,a为二次项系数、b为一次项系数、c为常数项。记住,a一定不为0,b、c都有可能等于0,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多种多样,所以大家要注意找系数时先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式!至于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有没有根怎么判断,有同学能告诉老师吗?(没有就自己讲),好非常好!我们知道Δ是等于2-4ac的,当Δ>0时,方程有2个不相同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同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无实根。那我们在求方程根之前先利用Δ判断一下根的情况,如果小于0,那么就直接判断无解,如果大于等于0,则需要进一步求方程根。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0min

现在进行时十分钟试讲教案

现在进行时十分钟试讲教案 第一篇:现在进行时十分钟试讲教案 Teaching objectives: Knowledge objective: Ss can know the usage of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Ability objective: Ss can use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fluently and freely.Emotional objective:Ss can enhance their interest of learning English.Teaching key point:Get the students know the basic usage of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Teaching difficult point: How to make students use the new grammar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in the real situations.T eaching Aids: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s: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heuristic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1 Lead-in 1.guessing game Show some pictures and let Ss guess the verbs: swim, eat dinner, do homework, watch TV, play basketball Step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Ask Ss to have a listening and fill in the blanks.2.Guide Ss to know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be+doing 3.Read the letter and have a role play.(Linda and Mike)Step3 Consolidation 1.Game:Say and Act Work in pair, one student act, the other make a guess.S1-What am I doing? S2-You are …… T-What is he/she doing? S3-He/she is…… Step4 Summary Homework: Choose your favourite photo.And try to write three sentences by using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Share with us next class.T eaching reflection: Blackboard design: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be+ V.ing I’m playing basketball.We’re eating dinner.She’s doing homework.swimming

高中数学面试10分钟试讲教学教案【精选7篇】

高中数学面试10分钟试讲教学教案【精选7篇】 教案对于老师在熟识不过吧,看一下怎么写吧。教案是老师为顺当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标准,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详细设计和支配的一种有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我给大家带来高中数学(面试)10分钟试讲教学教案,盼望大家喜爱! 高中数学面试10分钟试讲教学教案篇1 一、教材分析 《正弦定理》是人教版教材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的第一节内容,也是三角形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与学校学习的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基本关系有亲密的联系。在此之前,同学已经学习过了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学问储备已足够。它是后续课程中解三角形的理论依据,也是解决实际生活中很多测量问题的工具。因此娴熟把握正弦定理能为接下来学习解三角形打下坚实基础,并能在实际应用中敏捷变通。 二、教学目标 依据上述教材内容分析,考虑到同学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原有学问水平,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理解并把握正弦定理的证明,运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力量目标:探究正弦定理的证明过程,用归纳法得出结论,并能把握多种证明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推导得出正弦定理,让同学感受数学公式的干净对称美和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内容,正弦定理的证明及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的探究及证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推断解的个数。 四、教法分析 依据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同学的熟悉规律,本节学问遵循以老师为主导,以同学为主体的指导思想,采纳与同学共同探究的教学方法,命题教学的发生型模式,以问题实际为参照对象,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奇怪心和求知欲,让同学的思维由问题开头,到猜想的得出,猜想的探究,定理的推导,并逐步得到深化,并且运用例题和习题来强化内容的把握,突破重难点。即指导同学把握“观看——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同学采纳自主式、合作式、探讨式的(学习方法),这样能使同学乐观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培育同学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五、教学过程 本节学问教学采纳发生型模式: 1、问题情境 有一个旅游景点,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想在风景区两座相邻的山之间搭建一条观光索道。已知一座山A到山脚C的上面斜距离是1500米,在山脚测得两座山顶之间的夹角是450,在另一座山顶B测得山脚与A山顶之间的夹角是300。求需要建多长的索道? 可将问题数学符号化,抽象成数学图形。即已知AC=1500m, ∠C=450,∠B=300。求AB=? 此题可运用做帮助线BC边上的高来间接求解得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