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总平面布置教程
《总平面布置》课件

ONE
KEEP VIEW
《总平面布置》ppt课 件
REPORTING
CATALOGUE
目 录
• 总平面布置概述 • 总平面布置的影响因素 • 总平面布置的技术方法 • 总平面布置的实践应用 • 总平面布置的案例分析
PART 01
总平面布置概述
总平面布置的定义
总结词
总平面布设施、道路、绿化 等各个方面的平面布置。
功能性原则要求总平面布置应满足建筑项目的功能需求, 合理安排各功能区域,使生产、生活等活动有序进行;经 济性原则要求总平面布置应节约土地资源,降低建设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安全性原则要求总平面布置应保证人员 和设备的安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可持续性原则要求 总平面布置应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促进可持续 发展。
PART 02
总平面布置的影响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地形地貌
地形的起伏、宽窄、坡 度等对建筑物的布局和
朝向有影响。
气候条件
气温、降水、风向等影 响建筑物的朝向、间距
和通风。
水文条件
河流、湖泊、水库等影 响土地利用和建筑物布
局。
地质条件
土壤承载力、地下水位 等影响基础设计和建筑
选址。
建设条件因素
01
02
总平面布置的流程
总结词
总平面布置的流程一般包括确定设计目标、收集资料 、初步方案设计、方案评估与优化、施工图设计等步 骤。
详细描述
在总平面布置的流程中,首先需要明确设计目标,包括 项目的功能需求、规模、投资预算等方面;然后收集相 关资料,包括地形图、工艺流程图、设备清单等;接着 进行初步方案设计,根据设计目标和资料进行构思和设 计;方案评估与优化是对初步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安 全性评估、经济性分析等方面的评价,并进行必要的修 改和完善;最后进行施工图设计,将最终方案转化为具 体的施工图纸,用于指导施工。
建筑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

(一)施工平面布置的原则及依据1、布置原则及依据现场平面随着工程施工进度进行布置和安排,分期进行布置。
施工的各个阶段平面布置要与该时期的施工特点与重点相适应;由于受施工场地的限制,在平面布置中应充分考虑好施工机械设备、办公、道路、现场出入口、临时堆放场地等优化合理布置;中小型机械的布置,要处于安全环境中,要避开高空物体打击的范围;临时电源、电线敷设要避开人员流量大的楼梯及安全出口,以及容易被坠落物体打击的范围,电线尽量采用暗敷方式。
本工程应着重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力度,严格按照甲方的要求和我单位的《项目安全管理手册》进行管理。
本工程要重点加强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管理的力度,使工程现场永远处于整洁、卫生、有序合理的状态,使该工程在环保、节能等方面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绿色建筑;加强控制粉尘设施及噪声设施的设置;设置便于大型运输车辆通行的现场道路并保证其可靠性;水、电及施工机械的供应和布置要满足施工的需求。
根据本工程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以及现场勘察资料,本着实现文明施工,该工程施工道路、给排水、临时设施布置尊循以下原则:(1)尽量减少施工用地,使平面布置紧凑合理。
(2)合理组织运输,减少运输费用,保证运输方便通畅。
(3)施工区域的划分和场地的确定,应符合施工流程要求,尽量减少专业工种和各工程之间的干扰。
(4)充分利用各种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原有设施为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的费用。
(5)各种生产生活设施应便于工人的生产生活。
(6)满足安全防火、劳动保护的要求。
(7)各种设计资料,包括建筑总平面图、地形地貌图、区域规划图、建筑项目范围内有关的一切已有和拟建的各种设施位置。
(8)建设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条件。
(9)建设项目的建筑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以便了解备施工阶段情况,合理规划施工场地。
(10)各种建筑材料构件、加工品、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需要量,以便规划工地内部的储放场地和运输线路。
2、施工现场平面管理现场平面布置图:施工现场周围围墙设立后,在门口设立明显的标志牌和禁令标志。
建筑工程施工总平面图布置

建筑工程施工总平面图布置第1节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一、现场平面布置原则本工程在现场平面布置上充分考虑各种环境因素及施工需要,布置时遵循原则如下:(1)现场平面随着工程施工进度,各阶段的平面布置与该时期的施工重点相适应。
(2)在平面布置中充分考虑好场地四周的出入安全,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办公、道路、施工人员出入、材料运输、临时堆放场地等的优化合理布置。
(3)施工材料堆放设在卷扬机覆盖的范围内,并临近施工区域尽量减少二次转运,节约用工。
由于本工程在结构施工阶段对各种材料作好供应准备,根据需用量随时准备进场。
(4)控制施工噪声较大的作业用房的布置,如钢筋加工房、木工加工房等尽量远离办公区。
(5)临时用电电源、电线敷设要避开人员流量大的楼梯及安全出入口,以及容易被坠落物体打击的范围,电线尽量采用暗敷方式。
(6)本工程着重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力度,严格按照《项目安全管理手册》的要求进行现场管理。
(7)本工程要重点加强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管理的力度,使工程现场处于整洁、卫生、有序合理的状态,使该工程在环保、节能等方面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绿色建筑。
(8)控制粉尘设施排污、废弃物处理的布置。
(9)设置便于大型运输车辆通行回转的现场道路并保证其可靠性。
第2节生产生活临建规划一、施工围墙施工围墙按业主指定的范围搭设,本项目设六个施工大门,临街面围墙完善为景观式围墙。
二、施工道路施工主干道利用既有的城市干道,施工区域内施工道路主要布置在施工周围,形成贯通的通道,保证施工道路的通畅。
所有临时道路采用连砂石路面;材料堆场设连砂石地面。
三、冲洗池、垃圾池为满足市政环卫部门对市容清洁要求的规定,现场出入口设置冲洗台及沉淀池,同时可将池内经沉淀后的清水可用来进行现场洒水使用,起到节约用水的目的;现场出入口处设置分类垃圾池,定期分类清理。
四、生产区布置本工程施工场地大,钢筋用量多,为减少钢筋的二次转运、提高工程进度,在施工期间现场设置钢筋、木工加工房及堆场,本工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某小区总平面布置图绘制步骤

一、小区总平面布置图1.1小区总平面布置图绘制步骤1.创建以下图层:名称颜色线型线宽总图-新建白色 Continuous 0.7总图-原有白色 Continuous 默认总图-道路蓝色 Continuous 默认总图-绿化绿色 Continuous 默认总图-车场白色 Continuous 默认总图-标注白色 Continuous 默认总图-人行道 53 Continuous 默认总图-路标白色 Continuous 默认总图-出图白色 Continuous 0.09总图-文字白色 Continuous 0.09总图-标高白色 Continuous 默认总图-图框白色 Continuous 0.32.设定绘图区域的大小为200000X200000,设置总体线型比例因子为800。
3.激活对象捕捉及自动追踪功能,设定对象捕捉方式为端点、交点、中点、延伸,设置仅沿正交方向进行自动追踪。
4.使用XLINE命令绘制水平和竖直的作图基准线,然后利用OFFSET、LINE、BREAK、FILLET及TRIM等命令绘制道路及停车场,图中所有圆角半径均为6000。
5.使用OFFSET、TRIM等命令绘制原有建筑和新建建筑。
使用DONUT命令绘制表示建筑物层数的圆点,圆点直径为1000。
6.用移动命令将原有建筑物和新建建筑物放到总图中相应的位置。
7.标注尺寸。
尺寸文字的高度为2.5,全局比例因子为800,尺寸数值比例因子为0.001。
8.利用设计中心插入“图例.dwg”中的图块【室外地坪标高】、【标高】及【指北针】,块的缩放比例因子为800。
9.创建【道路】、【新建建筑物】、【草坪】、【树木】、【已有建筑物】等图例块。
10.出图。
打开布局1,进入页面设置管理器进行修改,用A3纸打印.从视图中选择一个视口,布满视口,然后切换到模型空间,缩放因子为1:800,再切换到图纸空间,再把【道路】、【新建建筑物】、【草坪】、【树木】、【已有建筑物】等图例块插到相应的位置,书写文字。
如何进行施工总平面图的布置

如何进行施工总平面图的布置一、要掌握施工总平面图的参考资料和编制内容1 参考的资料有:1) 项目所在地区的原始资料,包括建设、勘察、设计单位提供的资料,和标明原有和拟建工程的位置和尺寸及地形变化的建筑总平面图。
这是正确决定仓库和加工厂的位置,以及铺设工地运输道路和解决工地排水问题所必须的资料。
2)与本建设工程有关的一切已有的和拟建的地下管道位置。
这是为了避免把临时建筑物或仓库布置在管道上面,这是考虑是否可以利用永久性管线为施工服务的要求。
3)施工部署和主要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调查收集到的地区资料,由此可以了解各个建设阶段的施工情况以及各建筑物的施工顺序。
这样可以考虑把属于后期施工的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场地,作为某些临时建筑或仓库的场地。
4)各种建筑材料、半成品等供应情况及运输方式,施工机械及运输工具的数量,工程业务量及其他有关参考资料。
这些资料便于规划工地内部的运输线路。
5)构件、半成品及主要材料需要量计划。
6)水源、电源及建筑区域的竖向设计资料。
可以据此布置水电管线和考虑土方的挖填调配。
2 编制内容有:整个建设项目的建筑总平面图,包括一切地上、地下的已有和拟建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尺寸,施工用地范围、围墙、入口、道路的位置,建筑材料、构件的仓库和堆放地点,半成品加工场地,取土及弃土位置,大中型机械设备的位置,管理和生活用临时房屋,供电、给排水等管线和设施,安全消防设施,永久性、半永久性坐标的位置,特殊图例、方向标志、比例尺等。
二、要了解施工总平面图布置的原则1)根据施工部署、施工方案的要求,结合工程进度计划进行分阶段分区域布置;2)分开设置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3)尽可能缩短运距、减少二次搬运、减少占地;4)减少扰民,做好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5)充分利用各种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原有设施为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的费用;6)充分考虑劳动保护与职业健康的要求,同时满足安全生产和消防的要求;7)遵守当地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关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绘制方法

简单四步,教你如何绘制好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是拟建项目施工场地的总布置图。
它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的要求,对施工现场的道路交通、材料仓库、加工场地、主要机械设备、临时房屋、临时水电管线等做出合理的规划布置,从而正确处理全工地施工期间所需各项设施和永久建筑、拟建工程之间的空间关系。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部分专项施工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投标中,也是技术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 应用普及,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基本上采用 进行绘制,下面以应用 软件为例,说明如何才能绘制好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绘制依据、各种设计资料,包括建筑总平面图、地形地貌图、区域规划图、建筑项目范围内有关的一切已有和拟建的各种设施位置。
、建设项目的现场考察情况(周边道路及交通情况、原有建筑物情况、用水用电接驳口、现场排水口、施工区域及围墙出入口设置情况等)。
、建设项目的建筑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以便了解各施工阶段情况,合理规划施工场地。
、各种建筑材料构件、加工品、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一览表 含需要数量及外廓尺寸等信息 ,以便规划工地内部的储放场地和运输线路。
、各构件加工厂规模、仓库及其他临时设施的需求数量及规格。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 。
、当地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关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施工单位安全文明施工标准。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绘制原则、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少占地,不挤占交通道路。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布置满足施工需求。
、最大限度的压缩场内运输距离,尽可能避免二次搬运。
、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临时工程越小越好,以降低临时工程费。
、充分考虑劳动保护,环境保护,技术安全,消防要求等。
、遵守当地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关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主要内容及绘制步骤、绘制拟建建筑物 构筑物 、确定施工现场区域。
施工现场总平面图绘制步骤

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布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是拟建项目施工场地的总布置图。
它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的要求,对施工现场的道路交通、材料仓库、加工场地、主要机械设备、临时房屋、临时水电管线等做出合理的规划布置,从而正确处理全工地施工期间所需各项设施和永久建筑、拟建工程之间的空间关系。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部分专项施工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投标中,也是技术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CAD应用普及,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基本上采用CAD进行绘制,下面以应用CAD软件为例,说明如何才能绘制好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绘制依据1、各种设计资料,包括建筑总平面图、地形地貌图、区域规划图、建筑项目范围内有关的一切已有和拟建的各种设施位置。
2、建设项目的现场考察情况(周边道路及交通情况、原有建筑物情况、用水用电接驳口、现场排水口、施工区域及围墙出入口设置情况等)。
3、建设项目的建筑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以便了解各施工阶段情况,合理规划施工场地。
4、各种建筑材料构件、加工品、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一览表(含需要数量及外廓尺寸等信息),以便规划工地内部的储放场地和运输线路。
5、各构件加工厂规模、仓库及其他临时设施的需求数量及规格。
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 50720-2011、《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 188-2009。
7、当地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关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施工单位安全文明施工标准。
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绘制原则1、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少占地,不挤占交通道路。
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布置满足施工需求。
3、最大限度的压缩场内运输距离,尽可能避免二次搬运。
4、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临时工程越小越好,以降低临时工程费。
5、充分考虑劳动保护,环境保护,技术安全,消防要求等。
6、遵守当地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关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
3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主要内容及绘制步骤1、绘制拟建建筑物(构筑物)、确定施工现场区域。
施工总平面图布置说明

施工总平面布置说明一、施工场地布置本标段施工区域内为农田' 旱地' 树林,场区附近有居民区。
项目经理部以租用民房为主;各施工队在现场搭建临时房屋作为驻地,钢筋加工场地及存料场地设在施工现场。
1.1项目经理部:本标段项目部共35人,拟于附近村庄租用民房300m2 作为办公及生活驻地,项目经理部设工地实验室。
「2路基施工一队:共106人,配置活动房屋350m2;在道路右侧K9+800附近旱地内清理平整一块750m2的场地作为修建临时房屋,布置车辆停放、维修场和其它临时设施用地。
「3路基施工二队:共106人,配置活动房屋350m2;在道路右侧里程K11+400附近旱地内清理平整一块750m2的场地作为修建临时房屋,布置车辆停放、维修场和其它临时设施用地。
「4桥涵施工队:共140人,配置活动房屋450m2;在道路右侧K11+700附近旱地内清理一块2500m2的场地作为修建临时房屋,布置加工场' 预制场和其它临时设施用地。
1.5路面施工队:共176人,配置活动房屋550m2,拟在既有公路与本工程终点交叉处附近平整场地总面积3000m2,作为修建临时活动房屋、布置搅拌站、机械停放场、修理场用地。
二、施工道路布置本标段交通条件较为便利,公路通往拟建线路终点,各种施工材料可由该公路运来。
由于施工现场内没有沿线路方向的道路,施工队伍进场后须在线路右侧红线范围内修建沿线路纵向的施工便道,便道宽度4m,总长度2400mo三、' 临时水电布置本标段施工及生活用水采用从当地水网接入,全线共需接入(M00输水干管2000m, 4)50输水干管1500m。
施工用电从电网拉入,需要先同供电部门取得联系,搭设临时线路。
全线计划安装2台400KVA变压器,设置于桥涵施工队及路面施工队。
需搭设高压线路约1500m、低压线路约2000m。
另配置1台250KW发电机备用。
四、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本标段工程由于施工场地的围护已由甲方搭建完成,因此我们在此不考虑围护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校的总平面布局
(2)学校应有安静及卫生和安全的环境 1)中小学严禁建在地震、地质塌裂、暗河、洪涝等自然灾害及 人为风险高的地段和污染超标的地段。 2)中小学建设应远离殡仪馆、医院的太平间、传染病院等建筑。 易燃易爆场所的间距要符合规范。 3)校内要布置运动场地和提供设置基础市政设施的条件。 4)学校周界外25m范围内已有邻里建筑处的噪声级别不应超过 标准规定的限值。 5)高压电线、长输天然气管道、输油管道严禁穿越或跨越学校 校园,当在学校周边敷设时,安全防护距离应符合相关规定。
二、中小学、医院、图书馆的布局要求
• 1.中小学的总平面布局 • 2.医院的总平面布局 • 3.图书馆的总平面布局
中小学校的总平面布局
1.选址要点 (1)中小学的选址,应该根据当地的规划要求。考虑服务半径及学 校分布情况 1)初中服务半径亦小于或等于1000米;小学服务半径亦小 于或等于500米 2)学校周边应有良好的交通环境,有条件的设置临时停车场。 与学校毗邻的城市主干道应设置适当的安全设施。
建筑总平面以及平面布局
建筑总平面布局:是结合特定性质的建筑物进行的一项综合性的 场地设计任务。根据基地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组成内容和使 用要求,因地制宜的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环境关系,根据城市 规划要求、有关规范和规定合理安排建筑的位置,以及建筑之间 的关系和建筑与基地周围之间的关系,组织合理交通线路,进行 竖向、绿化、工程管线和环境保护等综合设计,使其满足使用功 能或生产工艺要求,这个任务称为建筑总平面布局
建筑总平面布置
中小学、医院、图书馆案例p Nhomakorabeat制作:吕鸿儒、刘培佩
指导教师:汤士东
一、概述部分
• • • • 1.建筑选址以及原则 2.建筑的总平面以及平面布局 3.场地设计的主要内容 4.场地总体布局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建筑选址以及原则
• 建筑选址:是根据建筑性质,结合区域内的条件选 择比较合理的基地位置。 • 选址原则: 1.整体系统原则 2.因地制宜原则 3.依山傍水原则 4.观形查势原则 5.地质检验原则 6.水质分析原则 7.坐北朝南原则 8.适中居中原则 9.顺乘生气原则 10.改造风水原则
场地总体布局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 场地总体布局的注意事项 1.建筑的位置安排,非特殊情况下,应避免造成基地面积零 碎,以致无法从容安排其他设施。当然建筑物的性质不同,会有 不同的场地安排
场地总体布局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 2.建筑物与基地周围之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不应对基地周 围环境产生不良效果。建筑物应结合四周环境,根据建筑物的性 质,结合具体设计,形成良好景观。应避免破坏原来的景观效果。
场地总体布局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 建设的经济性
• 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注意节约;尽量多保留一些 绿化用地和发展用地;保护生态环境; • 对自然地形适应和利用为主,适当改造,充分结合地形; 合理利用土地进行功能布局和道路交通组织,避免大量挖、 填方和破坏自然; • 尽可能选择节能节地的方案。如:适当减小建筑面宽、加 大建筑进深具有显著的节地效果;北方建筑布局不宜过于 分散,体型变化不宜过大,这样有利于节能;建筑空间组 合时注意尽量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以减少人工能耗。
场地总体布局的主要内容
– 场地总体布局的主要内容 • 分析工程项目的性质、特点和内容要求,明确场地的各项使用 功能; • 分析场地本身及四周的设计条件,研究环境制约条件及可利用 因素; • 研究确定场地组成内容之间的基本关系,进行场地分区; • 分析各项组成内容的布置要求,确定其基本形态及组成关系, 进行建筑布局、交通组织和绿地配置。 概括而言,场地总体布局解决两个基本问题: • 确定组成内容的各自形态 • 确定各项内容之间的组织关系 设计核心是组织好项目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处理好场地构成要 素之间及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功能、空间、视觉和景 观)。
场地总体布局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 3.建筑物之间的关系要合理、有序。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应满足 防火规范要求、日照标准要求(对居住建筑)、建筑用房天然采 光要求等。 • 4.建筑物形成的建筑环境,应组织好建筑与环境的自然通风;防 止和减少环境噪声干扰;与污染源之间应有卫生隔离,并应符合 有关卫生标准的保护间距。避免破坏环境,应符合环境保护法的 有关规定。
中小学校的总平面布局
• 3)校址应选择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 地势较高的路段
总平面功能关系
•
中小学校用地由学校建筑用地、体育活动用地、实验及绿化用地 等三部分组成,三者功能区基本呈三角形关系。 1.学校建筑用地应包括建筑占地面积、建筑物周围通道、建 筑前后的绿地、小片课间活动场地。其中学校建筑由教学 用房、办公用房及生活服务用房组成; 2.教学用房由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公用教室、实验室、图书 阅览室、科技活动室及体育活动室等组成。 • 另外行政办公区可以与教学实验区合二为一,或者两区邻近,成 为教学中心区;后勤活动区可以独立为区,或者根据后勤服务情 况分散布置服务用房。 • 学校考虑作为升旗、集合聚会等作用的中心广场,宜设置在教学 实验区附近。
场地总体布局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 环境的整体性 • 任何建筑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与环境保持着某种关系。建 筑外部空间是从场地外部进入建筑之间的过渡,是建筑功能的外 延,也是建筑形象的衬托; • 考虑使用者的行为活动、视觉及心理感受对场地整体环境 的影响; • 纪念性建筑场地考虑道路、绿化、广场和小品等一系列外 部空间要素对主体建筑的烘托作用;居住性建筑场地考虑 住宅布置与外部绿化景观、活动场地等的有机结合;城市 空间中的建筑考虑其与周围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采取与 周围融合、衬托、突出的方式。
建筑总平面:总平面图主要表示整个建筑基地的总体布局,具体表 达新建房屋的位置、朝向以及周围环境(原有建筑、交通道路、 绿化、地形)基本情况的图样。
场地总体布局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 场地总体布局的基本要求 使用的合理性 技术的安全性 建设的经济性 环境的整体性 – 使用的合理性 • 满足工程项目使用要求; • 为使用者提供方便、合理的空间场所; • 良好的日照通风; • 方便的交通联系。 – 技术的安全性 • 临水场地的设计考虑防排洪; • 坡地场地的竖向设计; • 火灾、地震、空袭等; • 场地的疏散通道、消防车道和出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