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的范围包括

合集下载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西 湖 十 景 之 曲 院 风 荷
饮食文化
戏曲文化
丝绸文化
茶文化
归纳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
1.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2.便捷的交通 3.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
长鱼 江米 三之 角乡 洲 地 区
——
江海交汇之地
位置、范围 成为“鱼米之乡”的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 河流与区域发展
城市群
城镇发展 同城效应 生活方式的变化
长三角——全国
密度最大的城市群 和经济水平最高的、 面积最大的城市群
魔 都 上 海
仅用6年时间,上海 地区生产总值 (GDP)从2006年 首次突破1万亿元, 翻番为2012年的逾2 万亿元。
上海的这一经济总量 规模,位列世界大城 市前十位左右。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全国最大城市 全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人们往 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 一样,即所谓“同城效应”。
资料:
张予墨的家住在昆山,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在苏州工作。 张予墨的爸爸、妈妈每天晚上都要回到昆山的家。 下表列出了昆山到上海苏州的不同交通方式所需的时间。
(1)与传统生活方式相比,张予墨一家人的生 活方式有什么不同?这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利 弊?
水乡风情 文化特色与旅游 旅游优势
的自然条件 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
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第二节 “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
南 京 古 城 墙
南 京 总 统 府
烟 花 三 月 下 扬 州
苏 州 寒 山 寺
杭 州 西 湖
西 湖 十 景 之 三


长三角地区包括哪些城市

长三角地区包括哪些城市

长三角地区包括哪些城市长三角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地区的一个地理区域,以它在江苏、浙江、上海三省市的地理位置为基础,呈现出一个“长”的形状。

根据不同定义,长三角的范围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总的来说,长三角地区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城市。

1. 上海:上海市位于长江口的东南沿岸,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

上海以其独特的魅力、现代化的城市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2. 南京: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也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明代的南京城墙、中山陵等。

此外,南京还是中国现代历史的重要见证地,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政府的首都。

3. 杭州:杭州是浙江省的省会城市,也是长三角地区另一个重要的城市中心。

杭州有着美丽的西湖风景区,被誉为“人间天堂”。

杭州还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欣赏其独特的自然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4. 苏州:苏州是江苏省的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城市之一。

苏州以其传统的园林和古典建筑而闻名于世,如著名的拙政园、留园等。

此外,苏州还是中国重要的丝绸和刺绣产地,被誉为“丝绸之府”。

5. 无锡:无锡是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位于太湖之滨。

无锡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美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

著名的无锡太湖风景区以湖光山色和古色古香的建筑而吸引了许多游客。

6. 宁波:宁波是浙江省的一个重要港口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之一。

宁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海洋文化,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7. 嘉兴:嘉兴是浙江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位于长江三角洲北部。

嘉兴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美丽的自然景观而著名,如南湖、西塘等。

嘉兴还是中国著名的水乡旅游胜地之一。

8. 常州:常州是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位于长三角地区的中心。

常州以其独特的园林和美丽的自然风景而著名,如洞庭湖、中国著名的园林“金钱松园”等。

长江三角洲知识点

长江三角洲知识点

一、长江三角洲的区域概况1、地理位置与范围(“长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区域”)①长江三角洲简称,是由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是中国最大的。

思考:长江在长江三角洲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作用?②位置:长江三角洲区域以为主体,地处中国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濒临海和海。

③范围:长江三角洲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角洲的顶点在江苏镇江附近,往东抵达海滨,往南达杭州湾,往北到通扬运河。

思考:长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自然、人文两个角度考虑)2、经济发展条件①自然条件:长江三角洲地势,以地形为主,气候,土地,河网。

②社会经济条件:农耕条件,农业历史,农业生产水平高,被称为和。

长三角人口和城镇,工商业,消费市场,劳动力素质,经济基础。

3、长江三角洲的区域优势思考:长三角区域发展内外联系所具备的优势条件?①发达的交通运输长江三角洲拥有长江和众多的、干线,以及现代化的、,形成密集的。

②雄厚的经济基础长江三角洲是对外开放的,已经成、、的对外开放格局,城镇,工商业,经济发展水平,是我国综合实力的区域。

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1、上海市的经济特色与地位作为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上海是中国高水平的、和,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

上海拥有庞大的现代工业体系,、先进制造业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

上海发展所需要的原材料大部分依赖或者,其产品大多远销国内外。

同时,上海也是中国举足轻重的、和产业基地。

2、浦东新区的开发浦东新区位于上海市、长江三角洲区域。

1990年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掀开了上海发展的新篇章。

浦东新区聚集了、临港工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现代产业,成为上海乃至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引擎。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浦东成为了国际性、、贸易、中心。

3、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思考: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交通运输、资金流通、信息交流、治理支持、技术协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浦东的大举开发,显著提升了上海的总体层次和国际化水平。

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了。

最新中国人文地理9-长江三角洲地区

最新中国人文地理9-长江三角洲地区
➢鼓励中心城区制造业的厂房改建都市产 业楼宇,加大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力度, 发展知识密集型都市产业和生产性服务 业。
➢包括:服装服饰业 、食品和农产品精 深加先进制造业 、包装印刷广告业 、 工艺旅游纪念品业 、 化妆品及清洁洗 涤业
上海都市型产业集群
➢黄浦区的旅游纪念品行业, ➢杨浦区的家用纺织品行业, ➢虹口区的箱包业, ➢长宁区的服装服饰业, ➢闸北区的印刷媒体业, ➢普陀区的包装印刷业, ➢徐汇区的生物制品业
中国人文地理9-长江三角 洲地区
主要内容
• 长江三角洲:概念认识、地域范围 • 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 • 上海:崛起中的全球巨型城市地区 • 发达的制造业基地:江苏 • 发达的私营经济王国:浙江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基本特征
地理区位: 沿海开放带和沿江(长江)产业密集带组
成的 “T”型产业布局的结合部,中国经 济发展的中心地带,是全国发展速度最快、 投资环境最佳、经济内在素质最好的地区 之一。 区域地位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网络
上海都市区1 小时交通圈及 其对外通道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
长江三角洲铁路交通
长江三角洲公路交通图
长江三角洲的交通网络
长三角的Z 字型发展带和杭宁发展带示意图
长江三角洲地 区城镇与产业 空间
长江三角洲产业分工图
长江三角洲十一五规划发展定位
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 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 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
➢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 正处于较快的调整过程中,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金融保险、通讯、信息和房地产业发展迅速。
区域经济特征
产业链十分齐全。无论重工业的钢铁、汽车、石化、 机械,还是轻工业的纺织、电子、精密仪器,长江 三角洲在全国都有重要地位。区域内纲材、化纤、 汽车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5%、50%和24%。

中国5大经济区

中国5大经济区

中国5大经济区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到2015年,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199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成立。

由1992年建立的长三角15个城市协作办主任联席会议制度发展而来,是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的合作机制。

2010年3月26日,在浙江省嘉兴市举行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次市长联席会议上,合肥、盐城、马鞍山、金华、淮安、衢州等6个城市正式成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会员。

此次扩容后,协调会成员城市达22个。

2、珠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的概念最早起源于九十年代初。

九十年代后期,在“(小)珠三角”的基础上出现了“大珠三角”的概念。

2003年,又提出来了“泛珠三角”的概念。

至此,“珠三角”实际上涵括了“小珠三角”、“大珠三角”、“泛珠三角”三个不同层面既相互区分又紧密关联的概念。

珠江三角洲,即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市和肇庆市,总人口4230万,土地总面积4169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建制镇建设用地和村庄建设用地)面积6640平方公里。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经济区,是组成珠江的西江、北江和东江入海时冲击沉淀而成的一个三角洲,面积大约一万多平方公里。

一般来说它的最西点定义在三水。

2009年1月8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规划范围以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市为主体,辐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

3、京津冀经济区京津冀经济区,是中国主要的规划经济区之一,被业界广泛认为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

它是中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整个沿海经济布局中将与长三角、珠三角处于同等重要位置。

这一经济区规划按照“8+2”的模式制定,地域范围涵盖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张家口、承德等8个地市。

备战中考:《长江三角洲》专题训练讲义

备战中考:《长江三角洲》专题训练讲义

备战中考:《长江三角洲》专题训练讲义一、《长江三角洲》考点1、长三角区域概况:(1)位置和范围: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

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2)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网密布。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

长三角有“鱼米之乡”“丝绸之乡”之称。

(4)内外交通:①长江黄金水道的河运、众多的铁路、公路运输,以及现代化的港口群、航空港,形成密集的立体交通。

②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之一,尤其加强了与上海市的发展联系。

③长三角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2、长三角区域的核心和两翼:(1)上海——长江三角洲的核心,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各港口第一位。

上海是全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

浦东新区是国际区域性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2)南京——长三角北翼的中心城市,南京是江苏省省会,有“六朝古都”的美誉,是中国东部主要的电子、汽车、化学工业基地,也是江苏省最大的交通运输枢纽和教育科研基地。

南京港是中国内河航运第一大港。

(3)杭州——长三角南翼的中心城市,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号称“中国丝都”。

(4)宁波港是中国特大型深水良港,货物吞吐量在中国沿海港口中名列前茅。

苏州是江苏省的东南门户,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

苏州高新区是中国著名的外向型高科技产业基地。

昆山是长江三角洲北翼的新兴工商业城市,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县之首,“百戏之祖”昆曲发源于此。

二、《长江三角洲》题型分析(2022·吉林长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

下图是上海与苏州的“同城效应示意图”。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1-3小题。

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与其形成条件无关的是()A.地理位置优越B.经济发达C.交通便利D.水能丰富2.区域内各城市之间联系密切,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主要是借助()A.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B.航空运输C.手机和互联网D.内河航运3.下列旅游景点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是()A.秦兵马俑B.苏州园林C.明清故宫D.桂林山水【答案】1.D 2.A 3.B【解析】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其核心城市是上海,该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该地水能资源不丰富,与其形成条件无关,故选D。

长江三角洲区域分析

长江三角洲区域分析

浦东新区位于黄浦江以东,长江口西南,面积约523平方公里,与外滩隔江相望,具有无比的地理优势和良 好的开发条件。1990年4月我国政府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战略决策后,浦东新区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所瞩 目。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
北翼:
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
扬州、镇江、泰州
南翼:
杭州、宁波、舟山、绍兴、湖州、嘉兴、台州
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1、地理位置优越 2、交通发达 3、劳动力丰富 4、技术力量雄厚 5、市场广阔
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 能源和矿产缺乏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
上海(Shanghai),简称“沪”或“申”,中国第一大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 上海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的长江口,拥有中国最大的外贸港口、最大的工业基地,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和四个 中央直辖市之一。 上海市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 对区域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发 展,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如果能够合 理地加快“长三角”地 区的资源整合,扩大合作,不久的将来,“长三角”一定会以 世界第六大发达经济区的雄姿而崛起。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所具备的优势条件,并填入空白图框中。
临江滨海
稠密的公路网
昆山是中国大陆经济实力最强的县级市,连续多年被国家 统计局评为全国百强县之首。近年昆山还凭借雄厚的综合实 力蝉联福布斯中国最佳县级城市第一名。昆山交通便捷、教 育发达、国际化水平高。
杭州湾跨海大桥
2008年5月1日,投资140个亿的杭州湾跨 海大桥正式通车了,大桥北起嘉兴市,跨 越宽阔的杭州湾海域后止于宁波市,全长 36Km,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世界上工程难 度最大的桥梁之一。

解读《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解读《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解读《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作者:张俊来源:《地理教育》2017年第02期日前,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最新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城市群规划范围包括江浙沪皖三省一市。

长三角城市群由以上海为核心、联系紧密的多个城市组成,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共26市,国土面积21.17万平方千米。

一、发展目标中期目标:至2020年,基本形成经济充满活力、高端人才汇聚、创新能力跃升、空间利用集约高效的世界级城市群框架,人口和经济密度进一步提高,在全国2.2%的国土空间上集聚11.8%的人口和21%的地区生产总值。

远期目标:至2030年,长三角城市群配置全球资源的枢纽作用更加凸显,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门户地位更加巩固,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全面建成全球一流品质的世界级城市群。

二、城市群分区长三角城市群被细分为“一核五圈四带”,一核为上海。

五大都市圈为:南京都市圈,包括南京、镇江、扬州三市。

提升南京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建设南京江北新区,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辐射带动淮安等市发展,促进与合肥都市圈融合发展,打造成为区域性创新创业高地和金融商务服务集聚区。

杭州都市圈,包括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四市。

合肥都市圈,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

苏锡常都市圈,包括苏州、无锡、常州三市。

建设苏州工业园国家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进开发区城市功能改造,加快生态空间修复和城镇空间重塑,提升区域发展品质和形象。

宁波都市圈,包括宁波、舟山、台州三市。

四条发展带为:沪宁合杭甬发展带,依托沪汉蓉、沪杭甬通道,发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宁波等中心城市要素集聚和综合服务优势,积极发展服务经济和创新经济,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吸聚最高端要素、汇集最优秀人才、实现最高产业发展质量的中枢发展带,辐射带动长江经济带和中西部地区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三角区域的范围包括
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共41个城市;以上海市,江苏省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盐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27个城市为中心区。

长三角地区处于亚洲太平洋海岸的中心地带。

根据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长江三角洲”从一个长江入海口的地理概念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区域规划的概念。

长三角位于中国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与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是长江入海之前形成的的冲积平原。

从全球视野看,大城市群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动力区域,决定着未来全球政治经济发展的版图。

根据国际公认的标准,世界级城市群由面积、人口、GDP总量、对外贸易、国际化程度等标准加以评定。

长三角城市群已跻身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是其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世界级城市群,也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科技、文化和教育最为昌盛、国际贸易和国际合作最为活跃的地区,是中国文化产业的核心承载区之一。

长三角地区在历史上就是地理、经济和人文紧密联系的地区。

自明清以来,长三角地区逐步形成了大规模的城市群。

进入改革开放的
历史时期以来,长三角成为我国区域发展一体化建设启动最早、发展最为成熟的区域。

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将长三角的范围确定为江浙沪三省(市)。

2014年,《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了安徽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一部分,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2016年5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把长三角培育成为更高水平的经济增长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