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要乱搞一气,越搞越难治!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真相
高血脂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有哪些

高血脂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有哪些生活中许多人都遇到过高血脂的问题,而且多数还会发生在老年人的身上,高血脂不能仅仅停留在字的表面理解,还要对病情更加深入的了解。
高血脂通常会导致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全身的乏力感,失眠健忘是经常会有的事情,还会因为病情的发展导致胸口发闷,心脏疼痛,经常有心跳频率过快,导致呼吸困难的症状表现。
接下来,详细介绍关于血脂的小常识。
一、高血脂定义高血脂又称高脂血症,是指由于人体内正常的脂肪代谢和运转出现异常而导致的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非游离脂肪酸等血液中这些脂类物质有一种或多种高于人体正常水平。
高脂血症本身并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很容易被忽略。
大多是在血液检查时才会被发现,如果血液中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过高,或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过低,那么就可能被诊断为血脂异常,即高脂血症。
二、引起高血脂原因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引发血脂异常的原因。
血脂异常分为原发性血脂异常和继发性血脂异常两种。
原发性血脂异常与遗传、环境因素有关,而继发性血脂异常则常继发于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疾病。
我们重点需要关注环境因素。
(一)肥胖超重与肥胖人群中约一半都有高脂血症,肥胖人群体内脂肪含量高是必然的,同时一般血液中的血脂含量也不会少,随着中国人口肥胖率升高,高脂血症患者也在逐年升高,因此肥胖是引起高脂血症的重要原因。
(二)不良饮食习惯肥胖是环境因素中的其中一个原因,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引发高血脂的重要原因。
如果饮食不健康,天天吃炸串烧烤、喝啤酒奶茶等这些油炸、肥腻、高糖食物,人体就会摄入过多的脂肪和糖,过量的脂肪和糖无法被人体正常代谢掉就会沉积在体内。
有的人虽然也从不忌口,但是怎么吃都不胖就以为自己“万事大吉”,其实是非常错误的,肥胖只是脂肪和糖沉积在皮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现象,对于体重正常或消瘦的人来说,多余的脂肪和糖也许不会体现在他们的体重上,但是却会储存到他们的内脏和其他组织中,这被称为异位脂肪沉积,沉积在血管里就会引发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沉积在肝脏就会引发脂肪肝等,这些高脂血症就会导致各种并发症,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高血压和糖尿病,危险的“孪生兄弟”

高血压和糖尿病,危险的“孪生兄弟”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无论饮食还是生活习惯都与过去有所不同,科技水平提高,更多的智能化产品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中。
人们吃得好,运动少,加之人口老龄化加剧,高血压与糖尿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每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就会增加四分之一。
现阶段已有高达1.2亿的中国人患有高血压。
而糖尿病的数据也是相当惊人的,数据显示,我国大约有1.1亿的糖尿病患者,患病率高达11.6%,高居世界首位。
2018年20岁-79岁之间的人群中,大约有 400 万人死于糖尿病。
临床医学研究证实,患有糖尿病的病人,同时患有高血压的概率明显的要高于普通人,大约有一半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同时伴有高血压。
老年糖尿病人的高血压发病率可高达60%,而已出现糖尿病肾病的糖尿病患者几乎无一例外都患有高血压。
糖尿病人同时患有高血压会加重对机体各组织器官的损害,糖尿病可导致高血压,高血压可加重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二者互相作用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病变的概率比单纯高血压的患者高出约三倍。
除了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也会加速视网膜及肾脏的病变。
所以糖尿病患者要高度重视高血压的防治。
为什么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易出现高血压呢?1、糖尿病导致的代谢紊乱,可使血脂升高,而高血脂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发病因素。
2、糖尿病对血管紧张素非常敏感(查新这种说法的准确性),而血管紧张素具有使血压升高的作用。
3、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糖尿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坏,而肾血管的损害导致血压升高。
4、糖尿病患者因长期的高血糖,血管壁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而血液粘稠度的增加使血管内部的阻力变大,这些因素都可以引起高血压。
所以,糖尿病患者要高度重视高血压的防治,在血糖管理的过程中也要加强血压的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为了更好控制血糖、血压,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它们的控制目标:1、针对单纯的高血压患者,按照我国高血压治疗指南,血压要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但是如果是同时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的,血压就要进行更加严格的控制,这样才能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延缓糖尿病肾病发生或进展。
坏情绪会让血糖升高偶尔“闹情绪”,健康更有益

龙源期刊网 坏情绪会让血糖升高/偶尔“闹情绪”,健康更有益作者: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0年第09期坏情绪会让血糖升高文/李海清不久前,我在一家社区医院输液,听两位病友聊起糖尿病,觉得预防糖尿病、控制好血糖,一个人的力量真是太有限了,必须全家总动员。
一个60多岁女病友说她平时出行主要靠自行车,但自行车突然丢了,这辆自行车骑了十几年了,一下子丢了车,心里很难受。
这个时候,她先生不在北京,她无处倾诉,常常一个人在家生闷气。
由于出行方式突然改变,她感觉生活极其不方便,索性哪里也不去了。
等她先生回京,她的血糖已经控制不住了,赶紧住院调整。
丢了一辆自行车,她多年控制得平稳的血糖就被搞得一塌糊涂。
医生点评:看起来这位糖尿病患者“心眼比较小”,丢辆自行车就能把血糖气得升高。
其实,从临床上看,坏情绪对糖尿病的影响较大。
因为,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的患者,肾上腺素含量较高,肾上腺素不仅可以使血糖升高,还会使血小板功能亢进,造成小血管栓塞,从而诱发各种并发症。
家中有糖尿病患者的家属要格外留心这点,如果患者生气、情绪差,不但要加以开导,还要及时检测血糖,增加测血糖的次数,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
另外一个病友讲她是如何发现婆婆患有糖尿病的。
老人有个习惯,就是洗脚旁边放着两壶开水,只要感到水凉了,就续水。
这样,洗脚常常会洗上一个多小时。
不久前,老人腿脚越来越不利落了,带她去看骨科,医生为老人做了检查,没有发现膝关节有什么问题。
此时,她突然想起老人经常泡脚,就顺便问了大夫。
不看不知道,老人的脚面已经局部发黑了,医生说,这可能是糖尿病足,结果一测血糖达到了13mmol/L。
“三高”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三高”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为什么我们老是把“高血糖、高血压、高脂血症”放在一起说成“三高”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三常常一起出现,或者相继出现。
难分难舍,纠缠不清。
当“三高”中的任何一个到你身体做客之后,如果不积极清理,提早预防。
那么很有可能像蟑螂一样,引出其它两个同伙,就这样窝居在你的身体里,赶都赶不走。
同宗同源的高血压于糖尿病:1.糖尿病→肾损害→血压升高!2.血糖高的人:血管对血管紧张素(能升高血压)更敏感→血压更容易升高!3.血糖较高的人:血液粘稠度会增加→血管壁受损→血管阻力增加→高血压!相伴相生的高脂血症与糖尿病:1.糖尿病:常伴有脂质代谢紊乱,其特点是甘油三酯高和高比度脂蛋白低!2.2型糖尿病患者:进食过多,运动过少→体内脂类合成增多→血脂增高!3.肥胖伴高脂血症者:胰岛素受体相对减少→胰岛素抵抗→诱发糖尿病!4.糖尿病患者:出现胰岛素不足时→体内脂酶活性降低→血脂增高!互为因果的高血压与高脂血症:1.高脂血症可诱发高血压:正常人的血管内膜是光滑流畅的。
若血脂增高→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阻力增加→血压升高!2.高脂血症还会加重高血压患者的病情: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体内血管内壁受损的问题。
如果发生高脂血症→脂类物质沉积于血管壁→加重高血压患者的病情。
3.高脂血症增加降压难度:高脂血症能降低抗高血压药物的敏感性→增加降压治疗的难度!因此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还应降血脂。
4.同时患有高脂血症和高血压易致冠心病:高脂血症和高血压同时发生的患者,其冠心病的发生率会大大高于只患有其中一种疾病的患者!5.易诱发其他并发症: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合并发生,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多种疾病。
其中,最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还会造成糖耐量递减或诱发糖尿病。
所以,无论是患有“三高”中的哪一种,都要谨防其他两种病变的来袭,积极治疗当前疾病的同时,更需要积极预防可能发生的疾病。
高血压的总结与体会

高血压的总结与体会高血压啊,这可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家伙!为啥这么说呢?你想想看,平时它没啥动静,偷偷地就潜伏在你身体里了,等你发现的时候,可能就已经惹出不少麻烦啦!咱先来说说高血压的那些症状吧,有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头晕乎乎的,就像脑袋里有一团浆糊,迷迷糊糊的。
或者是感觉心脏跳得特别快,好像要蹦出来似的。
这就好像一辆本来好好行驶的汽车,突然发动机出问题了,能不吓人吗?那怎么就得了高血压呢?这原因可多了去了。
你要是整天大鱼大肉地吃,还不喜欢运动,那高血压可就容易找上你啦!就好比你家的水管,你老往里倒些油腻腻的东西,时间长了能不堵吗?还有啊,压力大也是个重要原因。
现在的人啊,生活节奏那么快,工作压力那么大,天天都紧绷着神经,这血压能不高吗?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那得了高血压该咋办呢?嘿,这可得重视起来!首先得调整生活习惯呀,饮食清淡点,多吃些蔬菜水果,别再胡吃海塞那些油腻的东西了。
然后呢,得动起来呀,别老坐着躺着,出去走走,跑跑步,跳跳舞,让身体活动起来。
这就跟给机器上油一样,让它顺畅地运转起来。
再就是要保持好心情啦,别整天愁眉苦脸的。
你想想,你心情好了,身体不也跟着舒畅吗?就像天气晴朗的时候,你是不是也感觉心情格外好呢?别为了那些烦心事把自己气出高血压来,多不值当啊!还有啊,要记得定期量血压。
这就跟给身体做检查一样,得时刻关注着它的情况。
要是发现血压不对劲,赶紧找医生,可别自己瞎琢磨。
医生就像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能给你指条明路呢!咱可别小瞧了高血压,它要是闹起来,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就像个隐藏的小怪兽,随时可能出来捣乱。
所以啊,咱们得把它看住了,不能让它乱来。
总之呢,高血压虽然麻烦,但只要咱重视起来,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好心情,定期检查,它也不能把咱怎么样。
咱可不能让它在咱身体里撒野,得把它牢牢地控制住!大家都要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呀,别让高血压这个小捣蛋鬼得逞咯!。
坏情绪会让血糖升高需全家总动员.docx

铁过量患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2.3倍
经常可以看到补铁、补血的广告,各种膳食讲座中也常常告诉我们,要用铁锅炒菜,这样人们多少会吃些强化铁元素保健品,但是你知道吗,人体内铁的含量过多可能与2型糖尿病患病有关。
西方的研究很早就发现,患一种叫血色病遗传疾病的病人,只要定期放血,2型糖尿病症状就会减轻。
而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研究了中国中老年人群体内铁含量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研究发现,机体铁含量过高,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越大。
在排除年龄、地域、吸烟、饮酒、体力活动、膳食等混杂因素影响后发现,随着血浆铁蛋白水平的升高,我国中老年居民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均明显增加。
铁蛋白水平最高人群与最低人群相比,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可增加2.3倍。
以前,我国传统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膳食中铁生物利用率较低,人们比较多的是担心贫血。
近年来,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由于肉食摄入的增加,在部分人群中可能存在机体铁过量的现象。
铁是把双刃剑,作为一种氧化剂,铁摄入过多会导致胰腺损伤,可能增加2型糖尿病患病的危险。
因此,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或体型偏胖的人,如果担心自己缺铁,可以先去医院检查血色素、铁蛋白和转铁蛋白,如果的确缺铁再进补。
而且,补铁也最好通过食补,不行的话再用补铁剂。
在预防缺铁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机体铁过量,人体铁水平不是越高越好。
网址: 第 1 页,共 1 页。
从情志因素论治糖尿病合并脂代谢异常

从情志因素论治糖尿病合并脂代谢异常糖尿病与脂代谢异常是常见的常见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常常会出现血糖控制不良、血脂水平异常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除了药物治疗,情志因素对疾病的治疗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情志因素是一种可以导致疾病发生的因素,这些因素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导致心理紧张、焦虑、疲劳等各种情绪反应,最终导致患者的免疫性能下降。
在治疗糖尿病合并脂代谢异常中,应当重视情志因素的影响。
糖尿病患者常常会因为控制不当的血糖水平而感到疲劳、头疼、消化不良等各种身体上的不适反应,而这些因素又可以导致患者的情绪出现波动。
患者在情绪紧张、心理不适时,将难以保持平静和冷静,这将大大影响到其日常的药物治疗和生活质量。
因此,治疗糖尿病合并脂代谢异常,必须重视患者的情志因素。
心理疾病现在成为了一个全球性问题,据统计,大约有2500万中国人口患有抑郁症,而抑郁症常常会伴随着糖尿病发病。
糖尿病患者在出现高血糖、高胰岛素时,体内将积累大量的产氧化物,这些产氧化物对身体的伤害非常大。
同时,如果情绪不良,产氧化物的生成会更加剧烈,从而会进一步加剧疾病症状,对身体造成更多的伤害。
因此,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医生和家属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治疗和调节:一、积极配合问题治疗糖尿病患者患有疾病,需要长期治疗。
在治疗期间,常常面临负担沉重、时间长久等各种压力。
因此,医生和家属应该积极配合患者的治疗,帮助患者尽可能地避免疾病再次复发。
二、良好的生活习惯糖尿病患者应该提高对自己身体的保护意识,避免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长时间逗留在电脑前、缺乏户外运动、暴饮暴食等。
坚持规律的生活、有节制的饮食、适度的运动,能够减轻疾病的症状,促进身体的健康。
三、保持心理平衡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常常会出现身心不适,建议家属和医生与患者多沟通、多交流,帮助患者发泄心中的烦恼,不要让情绪对药物治疗造成影响。
四、定期做心理咨询糖尿病患者患病带来的不安和疑虑是导致患者心理崩溃的主因。
老年人坏脾气导致高血压糖尿病 保持好心情学会13招

老年人坏脾气导致高血压糖尿病保持好心情学会13招关于《老年人坏脾气导致高血压糖尿病保持好心情学会13招》,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于心情这个问题,其实对于老年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有医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情绪与机体的免疫机能有这非常直接的关系。
经常生气、激动或是心总是不好会引起身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机体对外来病原体的杀伤力也就会有很大程度的削弱,这时疾病就有机可乘了。
所以老年人要学会控制脾气,很多病是"气"出来的。
下面跟随我们了解一下吧!1、“气”出来的糖尿病医学资料显示,因心理因素而发病的糖尿病患者占总体人数的60%以上,如产生暴怒、焦虑、恐惧、悲伤等激动的情绪,使得血糖浓度升高,引起机体代谢功能紊乱。
此外,高血糖促使其胰腺分泌胰岛素,使得疲乏的胰腺进一步受伤,从而使糖尿病者病情加重。
不良情绪对老年人的影响很大。
当出现激动的情绪时,交感神经会直接抑制胰岛素分泌,可能引起胰岛β细胞的功能障碍,使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倾向被最终固定,进而导致糖尿病。
2、“坏”脾气导致高血压不良的情绪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而高血压有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更是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当老年人受到严重精神创伤,出现愤怒、焦虑、仇恨等激动情绪时,很可能诱发血压突然升高,严重可引发脑卒中、心力衰竭、合并冠心病心肌梗塞、猝死等。
3、高度焦虑诱发心脏病心脏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其典型的表现为胸闷、气急、疲惫无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
许多医学研究发现,高度焦虑的人出现心绞痛发病率为低焦虑者的2倍。
而许多的冠心病患者,就是由于不良情绪的刺激而出现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导致突然死亡。
对此,提醒老年人朋友们,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过于激动,保持心态平和,不因为小事而发脾气,切忌大怒、大悲。
老人如何保持好心情?1、学会自信老年人容易因为退休后没事做产生一种人老了,由于没用被社会所淘汰的自卑感,因为这份自卑感做什么事情都没有自信,生活也变得更加的苦闷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不要乱搞一气,越搞越难治!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真相▲据媒体报道高血压并发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
72岁的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先生,即因高血压引起的突发心肌梗塞,于2006年12月20日去世。
导读为什么这么多年高血压成了不治之症,为什么高血压病人要吃一辈子的药?因为高血压吃的药不是用来治病的,而是用来跟身体作对的,要作对一辈子。
我们的心脏每天跳动,将血液送往全身。
心脏将血液打出来后,进入大动脉,大动脉接到血液后,会不断透过收缩,不断传接,将血液送到动脉,毛细血管,送到全身各处。
最难送到的几个位置:1)头部顶端2)手指指端3)脚指指端等离心脏最远的地方。
看一个人有没有心脏病的前兆,摸一摸他的手,如果手脚冰凉就知道他的血液输送有问题。
手脚过热、过红、过涨,同样地,也是心脏有问题。
手脚冰凉表示心脏的跳动力度很弱,手脚太红太热表示心脏跳动过猛,过凶,过于疲惫,都是很危险的。
谈到高血压,我们要谈一下高血压到底是怎么回事。
血压是用来运送血液的,在没有充分的血压时,血流速度就会变慢,只有适当的血压才能将血液送到全身。
可是如果血压太低就送不动,太高就会造成血管受到压力,挤压,甚至挤破,造成脑溢血。
许多人在被西医宣布有高血压时,当场血压就更高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刻开始服用降血压药,因为西医告诉他不吃就会中风,从此病人恶梦就开始了,诸位只要稍微深入的想一下,告诉你有高血压的医师,有没有同时告诉你为什么你有高血压?是什么原因造成你有高血压?现在来看一看造成高血压的原因。
第一,血管由于缺少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E、钙当中的任何一种,血管就会慢慢失去弹性,变成一个弯管,使血液输送困难,不得不加大血压使血液流得比较顺畅。
第二个原因,如果血脂肪、胆固醇太高,造成血液的粘稠度太高,就象长江的上游,水流速度非常快,水非常清澈,没有垃圾,下面没有沙子。
到了下游,水流速度变慢,整个水面上漂着一大堆的垃圾,底下都是沙子。
同样的,当血液的粘稠度增加以后,血流的速度变慢,血管上就会沉积许多附着物,越来越多,这时候血流的速度越来越慢。
但是身体是不允许血流速度变慢的,因为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需要透过血流输送养分,然后才可以生存下来,才可以继续新陈代谢。
当血流速度变慢的时候,大脑、手脚全部会发出警报,手会麻,手会痛,头会痛,头涨,头会感觉昏昏沉沉,全部是身体发出警报,“我要养分……快供养。
“所以很多的医学工作者经常会强调,高血压的病人要降血压。
他强调胆固醇、高血脂会造成高血压,可是他忽略了一点,胆固醇、血脂肪是没有能力调血压的,血压高不是胆固醇、血脂造成的,是胆固醇和血脂造成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是身体把血压调上来的,不是胆固醇去调的,胆固醇没有那个能耐。
是身体当发现血流速度变慢的时候不得不把血压调上来。
身体调高血压是要花费很大的力气的。
是要透过肾脏不断地分泌荷尔蒙来收缩肌肉组织,来加大血压,才可以帮助血流恢复正常。
如果你随便地开始吃降压药,意味着身体花了好大的力气,因为身体的细胞没有营养,在呼喊“赶快把养分送过来”,于是身体不得不把血压调上来,当你身体费了好大的力气把血压调上来的时候,你去吃降压药,你不是在帮助你的身体,你是在跟身体作对。
你的身体如果会说话,一定会跳起来,打你两个耳光,问你“搞什么鬼,我好不容易把血压调上来,为了保护你,你却跟我作对!”这是事实,这是为什么这么多年高血压成了不治之症,为什么高血压病人要吃一辈子的药。
因为高血压吃的药不是用来治病的,而是用来跟身体作对的,要作对一辈子。
高血压病人往往很高兴,“哎哟,我的血压正常了!”可是你看他,他的气色不正常,他的体力不正常,他的精神不正常。
很多人很傻,他觉得血压正常自己就正常。
你要的是一个正常的体魄,而不是简单地用血压来判断的。
我们不是要轻易地去降血压。
当血压超过170~180,他会因为血管的弹性不够,缺少维生素C,有裂痕,缺少维生素E,比较脆弱,它很可能在高血压的状态下被挤破,产生脑溢血,产生体内内出血,造成不治之症。
可是问题的关键是,血压也不能轻易去降。
这里有一个矛盾。
那么高血压应该怎么处理呢?首先不是轻易地降血压,而是想方设法改变血流速度。
血流速度一改变,你的身体就不去调血压。
只要血流恢复正常,血压自然恢复正常。
要调节血流有两个关键。
第一,恢复血管的弹性。
而且把血管中造成血液粘稠度增加的物质降低下来,将血液变得稀一点,血流的速度就加快了。
所有能够帮助降低血中的胆固醇、血中的脂肪的营养素增加,血脂肪自然能够降下来。
第二个增加运动,增加血流速度。
第三个改善血管的弹性,增加蛋白质、基本营养素,维生素C、钙镁片、维生素E等就可以增加血管的弹性。
所以高血压并不难治的。
不要乱搞一气,越搞就越难治。
搞到你的肾脏功能衰竭。
吃降压药一定会造成肾衰竭,因为肾脏好不容易把血压调上来,你给它降下来,所以肾脏天天忙着调血压,都没空干别的事情了。
最后肾脏肯定衰竭。
肾脏一衰竭你就宣布……因为你就不治高血压了,你开始治疗肾脏。
治疗肾脏开始洗肾,一洗肾就代表身体大量的养分没有办法被身体回收,全部随着洗肾排出去,所以养分供应不足。
养分供应不足,肾脏就没有材料修补。
肾脏没有材料修补,肾脏就更极度衰竭。
极度衰竭就再洗肾……如此恶性循环,直到你经济承受不了(换个肾至少几十万),身体精神承受不了(有钱都不一定能换肾,等死),宣布……各位记住,我们的身体是想恢复健康,你不要把身体拆开来一个一个去治。
要真的治,就把身体连成一个系统,好好保养。
2第二章、糖尿病的真相据有关调查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现已达到1.14亿,位居世界第一!其中脑卒中、冠心病患者达1100万!79.4%的人45岁以后就会得糖尿病!每12秒中国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死亡!每年因糖尿病死亡人数高达300万!中国早已超越印度成为名符其实的糖尿病第一大国,一场空前盛大的“甜蜜危机”正在向我们袭来!解决糖尿病健康危机迫在眉睫。
糖尿病很可怕,并发症更可怕!糖尿病带给我们的并不只是一个血糖指数高低的问题,还有一个接一个可怕并发症的出现,对健康的掠夺,对生命的啃噬……糖尿病有哪些可怕的慢性并发症呢?1、视网膜病变眼底微小血管病变可导致微血管瘤、棉絮状白斑、出血、硬性渗出、新生血管、纤维化、视网膜脱离等,使视力发生障碍,最终导致失明。
失明患者中有30%是由于糖尿病眼底病变引起的!2、糖尿病肾病肾脏微血管病变会导致蛋白尿、肾功能损伤,可让糖尿病患者因尿毒症而死亡。
尿毒症患者中40%是由于糖尿病肾病引起的!3、糖尿病足糖尿病足表现为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严重者需要截肢,截肢率高达40%!4、神经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系统病变,主要表现为手套、袜套样的四肢末端感觉异常,患者感觉痛苦万分!······如果对糖尿病病情不加以控制,那么,这将会是所有糖尿病患者的必经之路:最终走向残疾甚至死亡。
因此,糖尿病是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对人体危害仅次于癌症!糖尿病需要终生服药!只能控制,不能治愈!——是这样吗?我的答案,反调唱多了,不说,大家想必也知道了。
血糖太多了,不外两个因素:其一,进入的太多;其二,排出的太少。
试问你身边的糖尿病患者,发病前,他的饮食,含糖量难道都是比周围其他人高吗?与他饮食相同的朋友,家人,又怎么不会得糖尿病呢?已经得病的患者,我相信大多数都是低糖饮食,却仍然无法缓止糖尿病的恶化。
所以,糖尿病不是因为吃了含糖量太高的食物。
其二,糖尿病患者排出的糖太少吗?恰恰相反,糖尿病的确诊标准之一,就是尿糖值高,从小便排出的糖太多。
所以,也不是排泄的问题。
那,究竟是什么问题呢? 血糖太高,顾名思义,就是血液中的含糖量太高。
血液,其实就是一个运输载体,只负责运糖,而不使用糖,苗头就出来了。
血管相当于自来水管,血液就相当于自来水。
而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就象我们的每家每户,每天都长自来水管中获取(吸收)自来水,发挥各种功能。
糖都停留在血液中,意味着各个器官都无法(或说只能少量)从血液中吸取到糖份。
糖尿病,原来是'吸收'的问题!这个'吸收',有个机关,就象水龙头。
把'水龙头'修理好了,水(糖)自然就能喝到了!血糖又怎么能高得起来呢?血液中的糖太多了,意味着器官中的糖太少了!高血糖的糖尿病人体内竟然是缺糖的!---------天呐!这可是多么惊世骇俗话!但是,现在,你也敢于相信了:糖尿病人是缺糖的。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现代医学是怎么对待'缺糖'的病人的:1:低糖饮食2:降糖,用降糖药物把血管内的糖以'燃烧'的方式排除掉~是排除而不是促进吸收。
导致血糖高居不下的原因不去处理,却让病人终其一生把吃进血管里的糖再弄出来~就象一个小朋友玩水,不停的把水舀进水缸里,再从水缸里舀出来一样。
只不过,大人的游戏成本,太昂贵!医师告诉你血糖过高,要你立刻开始服用降血糖的药物,然后告诉你不控制血糖的话,易导致心脏病,严重时会得青光眼。
而我在临床上所得到的心得却完全与它相反,中医认为治糖尿病就必须先加强肾脏功能,高血糖必须先击溃肾脏之后,然后才会对心脏造成威胁,而所有的西药都伤害肾脏,因此服用降血糖的药越多就越容易得到心脏病。
肝开窍在眼睛,中医认为只要肝脏好就不会有眼疾,根本与高血糖无关,由于服用西药或注射胰岛素会造成肝脏的损坏,因此才会得到青光眼。
我有许多病人是糖尿病患来求诊,每位病患者都有按照西医指示服药多年的历史,其结果都有心脏问题、也都有眼睛问题。
我解释给诸位听:你拿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一个放满水一个放半杯水,然后同时加等量的糖入内,结果是半杯水的会较甜,对不?那现在想要两杯水降低甜度,请问你是选择把半杯水的杯子加满水呢?还是选择发明降糖的药来降低血糖呢?按照物质不灭定律,你使用降血糖药之后你以为血糖下降了,你就错了,血糖根本没有消失,多余的血糖就开始屯积在你的脚部,就好像糖积在杯底一样,其结果就是双足溃烂,甚至严重到截肢!糖作为人体的一个基础性营养是无可替代的。
它的摄入减少,必然导致其它营养的吸收利用有效率降低。
这样一种低糖饮食,不要说病人,就算是正常人,这种吃法,饿都可以把你饿跨!直到饿出个'厌食症',那倒好,不用忍饥挨饿了,但是你再看看:你的精神更差了,更易疲劳了,做什么事,更多的是内心的迫使;欲望斗志消沉了,力不从心感时时伴随,抑郁,甚至厌世;你的笑容越来越少,情绪越来越差,涵养似乎也下降了;更容易生气,更讨厌阴湿下雨天--------因为那会加重你的抑郁;整天没劲,晚上一合眼却又睡不着。
肌肉越来越松驰,严重的,简直象烂泥一样!眼袋,黑眼圈,色斑,皱纹,全都提前来了!这些症状,对于西医学来说,不具备任何治疗意义!它只相信仪器,相信数据!一番检查后,很可能会送你一个------睡眠不足引起的神经官能症(意思就是说你自己在胡想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