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营养与喂养
儿科护理学- 小儿营养与喂养

第四章小儿营养与喂养第一节小儿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一)能量1岁以内总能量需求110kcal/(kg·d),总液体需求150ml/kg·d 基础代谢55kcal/(kg·d)。
1.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的能量需要占总能量的50%~60%。
2.食物的热力作用。
食物的热作用是指人体摄取食物而引起的机体能量代谢的额外增多。
主要用于食物消化、吸收、转运、代谢和储存。
三大营养素中以蛋白质的热力作用最高,为本身产生能量的30%,脂肪为4%,碳水化合物为6%。
3.活动消耗。
用于肌肉活动的能量与活动量的大小及活动的时间有关,个体差异较大。
爱哭闹爱活动的小儿与同年龄安静小儿相比,活动所需的能量可多3~4倍。
4.排泄消耗。
指每日摄入的供能食物中不能被吸收而排出体外的部分。
通过排泄消耗的能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0%。
5.生长所需-小儿特殊的能量需求。
供给人体能量的三大营养素是蛋白质、脂肪、糖类,它们在体内实际产能约为:蛋白质 4kcal/g(17kJ/g),死脂肪 9kcal/g(38kJ/g),就糖类 4kcal/g(17kJ/g)。
死小儿各年龄组所需能量小儿各年龄组所需水量正常小儿每日、每公斤需求热卡:1岁以内110kcal,以后每增加3岁减去10kcal。
正常小儿每日、每公斤需求水量:1岁以内150ml,以后每增加3岁减去25ml。
成人水量45-50(ml/kg·d)男孩,1岁半。
其基础代谢所需热量占总热量的比例为A.30%以下B.30%~40%C.50%~60%D.70%~80%E.80%以上『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基础代谢的能量需要占总能量的50%~60%。
小儿特有的能量需求是A.食物热力作用B.排泄丢失C.活动所需D.生长发育E.基础代谢『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生长所需-小儿特殊的能量需求。
(二)营养素和水的需要1.宏量营养素(1)碳水化合物糖类最重要供能物质,糖类供能在婴儿期占总能量50%~60%,婴儿对糖类的需要量相对较多,每天需12g/kg。
小儿营养与喂养教案

小儿营养与喂养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小儿营养的重要性及合理喂养的方法;2.学会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确保小儿获得均衡的营养;3.理解不同年龄段小儿的饮食需求和适宜的食物选择;4.学会调整饮食习惯,避免不良的饮食行为;5.提高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和喂养技能。
二、教学内容:1.小儿营养的重要性;2.掌握小儿饮食的基本要素;3.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阶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4.学会避免不良的饮食行为;5.理解常见的小儿营养缺乏和过剩问题;6.介绍常见的小儿饮食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小儿营养的重要性,并与学生讨论小儿饮食对身体发育和免疫力的影响。
2.正文(35分钟)2.1小儿饮食的基本要素(10分钟)-蛋白质:介绍蛋白质在儿童生长和发育方面的作用,并列举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碳水化合物:解释碳水化合物的作用,包括提供能量和维持大脑功能。
给出含有健康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例子。
-脂肪:说明脂肪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并提供健康脂肪的食物建议。
-维生素和矿物质:介绍常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儿童健康的重要性,同时列出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2.2不同年龄阶段的饮食计划(15分钟)-幼儿期(1-3岁):解释幼儿期营养需求的增加,包括蛋白质、钙和铁等。
提供适合幼儿期的膳食建议。
-学龄前期(4-6岁):讲解学龄前期儿童的能量需求和膳食特点,包括碳水化合物和蔬果的摄入。
给出学龄前期儿童的膳食建议。
-学龄期(7-12岁):解释学龄期儿童的能量需求和膳食特点,包括蛋白质和纤维素的摄入。
提供学龄期儿童的膳食建议。
2.3不良的饮食行为注意事项(10分钟)-吃零食过多:解释零食过多对儿童健康的负面影响,并介绍如何避免过多食用零食。
-偏食:探讨偏食对儿童营养摄入的影响,并提供改善偏食的方法。
-餐具习惯不良:解释每餐时间不固定和进食速度过快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并给出改善餐具习惯的建议。
3.小结(5分钟)教师对今天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循合理的饮食习惯,保持均衡的营养摄入。
小儿营养与喂养相关试题及答案

小儿营养与喂养相关试题及答案1.婴幼儿时期基础代谢所需要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例是A.10%-20%B.20%~30%C.30%~40%D.40%-50%E.50%-60%解析:婴幼儿时期,基础代谢的能量需要占总能量的50%~60%。
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到12岁时接近成人。
答案:E2.5个月小儿一直以牛乳喂养,体检时发现血清铁蛋白下降,有贫血的倾向。
一名同龄小儿一直以母乳喂养则无此改变,原因是A.母乳中含铁量高B.牛乳中含铁量高C.母乳中铁吸收率高D.牛乳中铁吸收率高E.母乳中含矿物质多解析:母乳的含铁量与牛乳相似,但母乳中铁的吸收率高达49%,而牛乳中铁的发收率只有4%,因此母乳喂养的儿很少发生缺铁性贫血。
答案:C3.健康女婴,体重6kg,使用8%糖牛奶震养,其每日所需奶量为A.460mlB.500mlC.560mlD.600mlE.660ml解析:婴儿期每日每千克体重所需能量为460kJ/kg(110kcal),6kg的婴儿每日所需能量为660kcal。
每100ml8%的糖牛奶供能约100kcal,因此共需要糖牛奶的量为660ml。
答案:E4.母乳中的乙型乳糖可抑制肠道中A.乳酸杆菌的生长B.变形杆菌的生长C.大肠埃希菌的生长D.白色念珠菌的生长E葡萄球菌的生长解析:母乳中的乙型乳糖可抑制肠道中大肠埃希菌的生长,促进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生长,有预防肠道感染、促进消化的功能。
答案:C5.小儿添加辅食,下述正确的是A.应在小儿患病时增加食物种类B.一种食品适应后再添加另一种C.食欲好者可同时加用多种辅食D.严格按照添加顺序进行E.早产儿应推迟添加辅食解析:添加辅食原则:①从少到多;②由稀到稠;③从细到粗;④先添加一种食物,适应后再添加另一种;⑤应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添加新的辅食。
答案:B6.下列辅食适于7个月小儿添加的是A.豆制品B.烂面和鸡蛋C.面条和碎肉D.带馅的食品E.碎肉和饼千解析:应逐步按计划添加辅食:1~3个月开始添加水果汁、菜汁。
第章小儿营养与喂养教案

第一章小儿营养与喂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小儿营养的基本原则。
2. 掌握小儿各个阶段喂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学习小儿常见营养问题的预防和处理。
教学内容:1. 小儿营养的基本原则2. 新生儿喂养3. 婴儿喂养4. 幼儿喂养5. 小儿营养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话题,引起学生对小儿营养与喂养的关注。
2. 提问学生对小儿营养与喂养的了解和认识。
二、讲解小儿营养的基本原则(10分钟)1. 介绍小儿营养的基本原则,如均衡饮食、适量喂养等。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小儿营养原则的重要性。
三、讲解新生儿喂养(10分钟)1. 介绍新生儿的喂养方法,如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等。
2. 强调新生儿喂养的注意事项,如喂养时间、喂养量等。
四、讲解婴儿喂养(10分钟)1. 介绍婴儿的喂养方法,如继续母乳喂养、引入辅食等。
2. 强调婴儿喂养的注意事项,如辅食的选择、喂养量等。
五、讲解幼儿喂养(10分钟)1. 介绍幼儿的喂养方法,如继续母乳喂养、增加辅食种类等。
2. 强调幼儿喂养的注意事项,如喂养时间、喂养量等。
六、讲解小儿营养问题的预防和处理(10分钟)1. 介绍小儿常见营养问题,如营养不良、肥胖等。
2. 讲解预防和处理小儿营养问题的方法,如合理搭配饮食、定期体检等。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小儿营养的基本原则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新生儿、婴儿、幼儿喂养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小儿营养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教案、PPT、教材等教学资料。
2. 案例分析材料。
教学建议:1. 教师应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儿营养与喂养的知识。
2.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教师应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第二章小儿营养与喂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小儿营养的基本需求。
2. 掌握小儿各个阶段喂养的注意事项。
第三章 小儿营养与喂养

14、(E)
A3型题 杰杰,男,出生第一天,体重2900g,身长51cm,面色 红润,哭声响亮,一般情况良好,现采用母乳喂养。 1、该新生儿的开始喂乳时间是 ( ) A、生后即可喂母乳 B、生后6小时喂母乳 C、生后12小时喂母乳 D、生后18小时喂母乳 E、生后24小时喂母乳
1、(A)
2、母亲喂乳时最佳的体位是 A、平卧位 B、坐位 C、右侧卧位 D、左侧卧位 E、立位
第三章 小儿营养与喂养
学习目标
1、掌握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及婴儿喂养; 2、了解幼儿期膳食。
非洲营养不良儿童等待救助
肥胖儿童
===中国人的育儿===
只怕宝贝冻着,不怕宝贝热着 只怕宝贝饿着,不怕宝贝撑着 ………………,………………. 只怕宝贝受罪,不怕宝贝体弱 只怕宝贝吃苦,不怕宝贝无能 ………………,……………….
儿物质代谢的特点
婴幼儿基础代谢相对较成人高10%-15% 生长发育所需能量为小儿所特有 随小儿年龄增大,活动量增大,所需能量增加 年龄越小,蛋白质供给量相对越多 年龄越小, 总能量需要相对越大
第二节 婴儿喂养
小儿喂养三个阶段:
喂奶阶段——过渡阶段——成人饮食阶段
婴儿喂养
一、母乳喂养 二、混合喂养 补授法、代授法 三、人工喂养 1、鲜牛奶 2、全脂奶粉:按重量1:8或容积1:4配成全奶 3、配方奶粉 4、羊乳
母乳的优点
(1)营养丰富、比例合适: 蛋白质、脂肪、糖1:3:6;钙磷2:1 矿物质总量低,吸收率高 母乳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乙型乳糖有利于婴儿脑发 育 (2)增强婴儿免疫力 S IgA,乳清蛋白、溶菌酶、双歧因子、巨噬细胞等 (3)良好的心理-社会反应 (4)经济方便 (5)亲子感情建立,喂哺简便,对母亲有利
第章小儿营养与喂养教案

第一章小儿营养与喂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小儿营养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性。
2. 掌握小儿各个阶段的喂养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学习小儿常见营养不良疾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教学内容:1. 小儿营养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性介绍小儿营养的基本原则,如均衡饮食、适量摄入等。
强调小儿营养的重要性,如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等。
2. 小儿各个阶段的喂养方法母乳喂养:介绍母乳的好处,教授正确的母乳喂养技巧。
配方奶喂养:介绍选择合适配方奶的标准,教授正确的配方奶喂养方法。
辅食喂养:介绍辅食的添加时机和原则,教授正确的辅食喂养方法。
3. 小儿常见营养不良疾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营养不良:介绍营养不良的常见症状和原因,教授预防和处理方法。
贫血:介绍贫血的常见症状和原因,教授预防和处理方法。
肥胖:介绍肥胖的常见症状和原因,教授预防和处理方法。
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小儿营养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性,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2.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小儿常见营养不良疾病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原因和处理方法。
3.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小儿各个阶段的喂养场景,互相交流和指导。
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观点表达能力。
2. 案例分析评估: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理解程度和处理方法的准确性。
3. 角色扮演评估: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喂养方法的正确性。
教学资源:1. 教材:小儿营养与喂养相关教材。
2. 幻灯片:使用幻灯片展示小儿营养的基本原则和喂养方法。
3. 案例材料:提供一些小儿常见营养不良疾病的案例。
教学时间:1. 第一节:小儿营养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性(45分钟)2. 第二节:小儿各个阶段的喂养方法(45分钟)3. 第三节:小儿常见营养不良疾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45分钟)第二章小儿营养与喂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小儿营养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性。
2. 掌握小儿各个阶段的喂养方法和注意事项。
《小儿营养与喂养》课件

《小儿营养与喂养》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小儿营养与喂养》教材的第三章“儿童营养需求与膳食指南”以及第四章“科学喂养与辅食添加”。
具体内容包括:儿童各年龄段营养需求、膳食指南解读、科学喂养原则、辅食添加的方法与时机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儿童各年龄段营养需求及膳食指南。
2. 学会科学喂养原则,为儿童提供合理营养。
3. 掌握辅食添加的方法与时机,为儿童顺利过渡到固体食物提供指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童各年龄段营养需求的理解与运用、科学喂养原则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膳食指南的解读、辅食添加的方法与时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膳食宝塔模型、儿童营养挂图。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儿童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儿童营养的关注。
2. 新课内容:a. 讲解儿童各年龄段营养需求,结合膳食指南进行解读。
b. 介绍科学喂养原则,举例说明。
c. 详解辅食添加的方法与时机,引导学生掌握。
3. 实践环节: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份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膳食计划。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儿童营养需求的计算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小儿营养与喂养》2. 主要内容:a. 儿童各年龄段营养需求b. 膳食指南解读c. 科学喂养原则d. 辅食添加的方法与时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列举三个儿童各年龄段的营养需求。
b. 解释膳食指南中的“平衡膳食”原则。
c. 设计一份针对1岁儿童的科学喂养计划。
2. 答案:a. 1岁以内:充足蛋白质、适量脂肪、碳水化合物;适量维生素、矿物质。
13岁:充足蛋白质、适量脂肪、碳水化合物;充足维生素、矿物质。
36岁:充足蛋白质、适量脂肪、碳水化合物;充足维生素、矿物质。
b. 平衡膳食原则: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动植物蛋白互补;摄入适量的脂肪;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小儿营养与喂养ppt课件

种类 钾
钠、氯 钙 磷 镁 铁 锌 铜 碘
每日需要量 1~2g
0.5~3g 约1g
约1.5g 200~300mg
5~15mg 5~15mg 1~3mg 40~100ug
来源 豆类、谷类、鱼类、禽类、肉类、乳类 食盐、乳类 乳类、豆类、绿叶蔬菜 乳类、肉类、豆类、谷类 谷类、豆类、坚果、肉类、乳类 肝、蛋黄、血、豆类、肉类、绿叶蔬菜 鱼、蛋、肉、全谷、豆类、酵母 肝、肉、鱼、贝类、全谷、坚果、豆类 海带、紫菜、海鱼等海产品
种类 每日需要量
来源
A
D
K B1 B2 B6 叶酸
B12 C
2000~4500IU 肝、牛乳、鱼肝油、黄色水果及蔬菜
400~800IU 晒太阳、鱼肝油、肝、蛋黄
1~2mg 0.5~1.5mg
1~2mg 1~2mg 0.1~0.2mg
肝、蛋、豆类、绿叶菜、肠内细菌合成 米糠、麦麸、豆、坚果、肠内细菌合成 肝、肉、蛋、乳类、蔬菜、酵母 各种食物;肠内细菌合成 绿叶蔬菜、肝、肾、坚果
完整版ppt课件
一、能量的需要
(三)食物的热力作用
蛋白质的特殊热 力作用最大,可使代 谢增加30%。婴儿摄 入的食物中蛋白质含 量较高,此项能量约 占总能量的7%-8%。
完整版ppt课件
一、能量的需要
(四)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消耗的 能量为小儿时期所特 需。婴儿期此项需要 量相对较多,约占总 能量的25%-30%。
完整版ppt课件
第二节 婴儿喂养 一、母乳喂养
每年的8月1日至7 日为世界母乳喂养周, 是国际母乳喂养行动联 盟为保护、促进和支持 母乳喂养而设立的一项 重要活动。
完整版ppt课件
(一)母乳的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小儿营养与喂养教学大纲1.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熟练掌握)能量、营养素2.婴儿喂养(熟练掌握)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辅助食品的添加3.儿童、少年膳食安排(熟练掌握)(1)幼儿的膳食(2)学龄前儿童的膳食(3)学龄儿童的膳食(4)青春发育期少年的膳食历年考点串讲·历年常考,频率约24次·重点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母乳喂养和辅助食品的添加·常考细节第一节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一、能量能量是维持机体新陈代谢的物质基础。
机体需要能量主要来自糖类、脂肪,蛋白质。
小儿对能量的需要(消耗)包括以下5个方面1.基础代谢2.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3.活动4.生长发育5.排泄·婴儿基础代谢所需的能量占总需能量的50%~60%。
·婴儿基础代谢所需的能量消耗占所需能量比例最大。
·正常婴儿每日需要热量为110kcal/kg(460kJ/kg),以后每增加3岁约减去10kcal/kg(42kJ/kg),15岁时为60kcal/kg(250kJ/kg)。
二、营养素的需要蛋白质、脂类、糖类的需要维生素的需要矿物质的需要水的需要水(生命润滑剂)① 比例:婴儿占体重 65%~78% ② 每日需要量:婴儿150ml/kg每长3岁减少25ml/kg③ 主要来源:食物、饮用水①膳食纤维的需要膳食纤维① 膳食纤维可促进肠蠕动② 每日需要量:20~30g/kg③ 主要来源:谷类、水果、新鲜蔬菜小儿膳食中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化合物所供给能量各占总能量的比例为A.15%,35%~/50%,50%~/60%B.15%~/20%,30%~/45%,65%C.10%~/20%,8%~/15%,60%~/75%D.10%~/30%,20%~/25%,40%~/45%E.35%,10%~/15%,45%~/50%[答疑编号700313040101]正确答案:A第二节婴儿喂养婴儿喂养的方式·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一、母乳喂养1.乳汁的成分·蛋白质母乳中含有较多的清蛋白和球蛋白→ 消化牛磺酸的含量达425mg/L → 神经系统和视网膜的发育。
·脂肪含有脂肪酶→ 消化、吸收。
亚油酸→ 婴儿神经髓鞘形成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糖 90%的乙型乳糖→ 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生长,抑制大肠埃希菌繁殖,发生腹泻。
·矿物质含量较低→ 减轻了婴儿的肾脏负担,母乳铁的吸收率为50%。
锌吸收率高达62%。
钙、磷比例合理=2:1母乳中丰富的乳糖可部分转变成乳酸,降低肠腔的pH,使钙盐易于溶解和吸收。
·酶淀粉酶、乳脂酶→ 消化。
·免疫因子初乳中含SIgA → 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初乳中的乳铁蛋白是重要的非特异性防御因子溶菌酶能使抗体的杀菌效能增强;双歧因子能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对大肠埃希菌起抑制作用;巨噬细胞既有抗白假丝酵母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能力,还可能合成补体、溶菌酶等。
(一)母乳成分1.初乳:产后4天内分泌的乳汁2.过渡乳:产后5~14天内分泌的乳汁→ 脂肪含量高3.成熟乳:产后第14天~9个月分泌的乳汁泌乳总量每天可达700~1000ml4.晚乳:产后10个月以后分泌的乳汁※初乳产后4天内的乳汁色黄粘稠、脂肪少、免疫球蛋白多富含牛磺酸、免疫因子(如:初乳小球)含维生素、微量元素锌等15~45ml/次,250~500ml/d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及抗感染(二)母乳喂养的优点1.满足营养需要(1)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比例适当,为(1:3:6)含乳清蛋白为主;含不饱和脂肪酸和解脂酶较多;含乙型乳糖多。
(2)钙、磷比例适宜(2:1)易吸收;锌、铁的吸收率高。
(3)含多种维生素2.增强抗病能力初乳中含SIgA,可保护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含有较多的乳铁蛋白、溶菌酶、双歧因子、巨噬细胞等,能对抗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念珠菌。
3.促进心理发育婴儿与母亲紧密接触,母亲的抚摸,温柔的话语,带给婴儿深刻、微妙的心理暗示与情感交流,使婴儿获得最大的安全感;母婴目光的对视,可增加互相了解及信任。
4.哺喂经济方便直接喂哺不易污染,乳汁温度适宜,且乳量随小儿生长而增加,即方便又经济。
5.有利母亲健康母亲产后哺乳可刺激子宫收缩、复原。
母亲哺乳期月经推迟,还可起到一定的避孕作用。
哺乳母亲也较少发生乳腺癌和卵巢癌等疾病。
(三)母乳喂养的护理1.鼓励母乳喂养宣传优点,排除干扰,增加哺乳的信心。
2.增进乳母健康保证营养合理,活动适量,睡眠充足,精神愉快,室内空气新鲜。
3.指导正确哺乳(1)正常新生儿生后即可哺乳:产后母婴同室,促使产妇乳汁早分泌、多分泌。
(2)喂哺前,先做好清洁准备,喂哺时宜采取坐位。
(3)按需哺乳,在婴儿满月前,以促进乳汁分泌。
定时喂养,一般2个月以内每3小时喂一次,昼夜7~8次;3~4个月大约每日6次。
每次哺乳时间约为15~20分钟。
(4)乳母患急、慢性传染病不宜喂哺新生儿。
喂养姿势 the posture4.评估喂养情况(1)向乳母了解哺喂时间,两次哺喂之间是否给婴儿添加水及其他乳制品等。
(2)观察哺喂时母、婴体位是否舒适、正确。
(3)了解母婴双方的一般情况。
如乳母膳食安排和液体摄入量,婴儿体重、睡眠及排泄情况等。
5.防治乳房、乳头疾患6.指导断奶断奶期是一个从完全依靠乳类喂养逐渐过渡到多元化食物的过程。
一般生后4~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为完全断奶作准备。
断奶时间一般在生后10~12个月。
二、混合喂养指母乳与牛乳或其他代乳品混合使用的一种喂养方法1.补授法当母乳分泌量确实不足而无法改善,或其他原因不能完全由母乳喂养时,先喂母乳,再补充代乳品。
2.代授法乳汁足够,但因特殊原因不能完全承担哺喂,不得不实行部分母乳喂养时,可用代乳品1次或数次代替母乳。
三、人工喂养(一)乳品及代乳品1.鲜牛乳2.全脂奶粉3.蒸发乳4.酸牛乳5.婴儿配方奶粉6.羊乳7.其他代乳品鲜牛乳(1)牛乳特点:牛乳中蛋白质含量高,酪蛋白中胱氨酸含量少,且在胃中形成的凝块较大;脂肪含量与人乳相似,但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较低,仅为2%(人乳含8%);主要为甲型乳糖,易造成大肠埃希菌生长;矿物质较多,不利于消化,可增加肾脏的溶质负荷;缺乏各种免疫因子,且容易被细菌污染。
(2)牛乳的改造:人工喂养和婴儿断母乳时应首选配方奶。
1)配方奶:是以牛乳为基础的改造奶制品,使营养成分尽量接近母乳,如降低酪蛋白含量;添加乳清蛋白、不饱和脂肪酸、乳糖;强化婴儿生长的必需的微量元素。
使用时按年龄选用。
2)全牛乳的家庭改造:无条件选用配方奶而选用牛乳喂养时,应采取稀释、加糖(每100ml牛乳中加5~8g)糖、煮沸方法改变牛乳性质,适宜于婴儿。
(3)婴儿奶量的计算:婴儿每日需总能量110kcal/kg,需水量150ml/kg。
例如:某婴儿体重7kg,每日需要总能量:110kcal/kg×7kg=770kcal每100ml牛乳中所含能量为66kcal100ml牛奶加8g糖后共得能量:66+4×8=98kcal每日需用牛乳总量(y):100:98=Y:770Y=100×770/98≈800ml每日需水量:150 × 7=1050ml牛乳以外需水量:1050-800=250ml将全日牛乳(及水)量平均分次哺喂。
(一)乳品及代乳品2.全脂奶粉按重量1:8(1份奶粉加8份水)或按容量1:4(1勺奶粉加4勺水)配成牛奶。
3.蒸发乳鲜牛乳加热蒸发浓缩50%容量。
常用于胃容量小而营养素需要量大的低体重新生儿。
4.酸牛乳酸牛乳,易于消化,有一定的抑菌功能。
每100ml灭菌鲜牛乳加入5%~8%乳酸0.5~0.8ml 即可。
5.婴儿配方奶粉调整清蛋白与酪蛋白的比例,除去大量饱和脂肪酸及矿物质,使之适于婴儿消化能力和肾功能;加入不饱和脂肪酸和乳糖、强化婴儿生长所需的微量营养素。
6.羊乳维生素B12含量较少,叶酸含量极低,长期哺羊乳易致巨幼细胞性贫血。
7.其他代乳品如豆浆、豆浆粉等。
(二)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1.选择适宜的奶瓶和奶头2.若无冷藏条件,应分次配制,确保安全。
3.喂奶姿势正确4.人工喂养应定时、定量喂养。
5.婴儿的食量个体差异很大,要观察小儿食欲、体重以及粪便的性状,随时调整乳量。
正确的喂养应该是小儿发育良好,大便正常,喂奶后安静或入睡。
四、辅助食品的添加(一)添加目的1.补充乳类营养素的不足2.改变食物的性质,为断奶做好准备3.逐步培养婴儿良好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