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个民族拼音表

56个民族拼音表

56个民族拼音表

56个民族拼音表(按拼音顺序排列) 民族拼音民族拼音民族拼音民族拼音阿昌 族ā chāng zú 鄂温克 族 awēn ka zú 傈僳 族 lì sù zú水族shuǐ zú 白族bái zú高山族 gāo shān zú珞巴 族 lu? bā zú 塔吉克 族 tǎ jí ka zú 保安 族bǎo ān zú仡佬族gē lǎo zú满族mǎn zú 塔塔尔 族 tǎ tǎěr zú 布朗 族bù lǎng zú哈尼族hā ní zú 毛南 族 máo nán zú 土家族tǔ jiā zú 布依 族bù yī zú 哈萨克 族 hā sà ka zú 门巴 族 m?n bā zú土族tǔ zú 朝鲜族cháo xiǎn zú 汉族hàn zú 蒙古 族 měng gǔ zú 佤族wǎ zú 达斡 尔族dá w?ěr zú赫哲族ha zh? zú苗族miáo zú 维吾尔 族 w?i wúěr zú 傣族dǎi zú回族huí zú 仫佬 族mù lǎo zú 乌孜别 克族 wūzībi?ka zú 德昂 族d?áng zú基诺族jī nu? zú 纳西 族 nà xī zú锡伯族xī b? zu 东乡族dōng xiāng zú 京族jīng zú怒族nù zú瑶族yáo zú 侗族d?ng zú景颇族jǐng pō zú 普米 族 pǔ mǐ zú彝族yí zú独龙 族dú l?ng zú 柯尔克 孜族 kēěr kazī zú 羌族qiāng zú裕固族yù gù zú 俄罗 斯族? lu? sī zú拉祜族lā hù zú 撒拉 族 sā lā zú藏族zàng zú 鄂伦春族alún chūn zu 黎族lí zú畲族shē zú壮族zhuàng zú

56个民族名称+拼音+简介

阿ā昌ch ān ɡ族z ú: 云南,农业、手工业,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采茶。 白b ái 族z ú : 云南、贵族、四川,农业。 ——盐渍杜鹃花,三道茶, 大理三塔。 保b ǎo 安ān 族z ú : 云南、青海,农业、手工业, 手工“保安刀”著名。—— 羊皮袄、保安刀。 布b ù 朗l ǎn ɡ 族z ú : 云南,主要从事农业,有自 己的语言——弹唱。 布b ù 依y ī 族z ú : 贵族、云南,农业,享有“水 稻民族”之称。——石板屋、 绣花、雕刻面具。 朝ch áo 鲜xi ǎn 族z ú : 黑龙江、吉林、辽宁,农业,善种水稻闻名。——跳板、长鼓舞。 达d á 斡w ò 族z ú : 内蒙古、黑龙江、新疆,农 业、畜牧业。——剪纸,打 曲棍球。 傣d ǎi 族z ú : 云南,农业,寺塔、竹楼和 竹桥的建筑艺术——孔雀 舞、夹箩饭,泼水节。 德d ? 昂án ɡ 族z ú : 云南,农业,以善于种茶闻 名。——象脚鼓舞。 侗d òn ɡ 族z ú : 贵州、湖南,农业、林业, 鼓楼、风雨亭。——浸泡芦 笙,拦路迎宾。

东d ōn ɡ 乡xi ān ɡ 族z ú : 甘肃、宁夏、新疆,农业,善种瓜果。——有自己的语言。 独d ú 龙l ón ɡ 族z ú: 云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良好社会风尚。——织独龙毯,烤烙饼。 鄂a 伦l ún 春ch ūn 族z ú : 内蒙古、黑龙江,狩猎、农业。——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 俄? 罗lu ó 斯s ī 族z ú: 内蒙古、黑龙江,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拉手风琴,烤面包。 鄂a 温w ēn 克k a 族z ú: 内蒙古、和黑龙江,畜牧业。——驯鹿、爬犁。 高ɡāo 山sh ān 族z ú : 台湾省、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农业、渔猎业。——竿球,龙舟,编织。 汉h àn 族z ú : 全国各地,经济、文化发达。——庙会,舞龙。 哈h ā 萨s à 克k a 族z ú: 新疆,畜牧业,善刺绣。— —剪羊毛,弹唱,刺绣。 哈h ā 尼n í 族z ú : 云南,农业,善于梯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仡ɡē 佬l ǎo 族z ú: 贵州、广西、云南,农业。 ——制作糯米团,地戏。 赫h a 哲zh ? 族z ú : 黑龙江省,捕鱼。——制作 鱼皮衣服,渔乡,善食生鱼。

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带拼音)资料

中zh ōn ɡ华hu á大d à家ji ā庭t ín ɡ——五w ǔ十sh í六li ù个ɡè民m ín 族z ú 1 、阿ā昌ch ān ɡ族z ú:分f ēn 布b ù在z ài 云y ún 南n án ,人r én 口k ǒu 2.7万w àn 余y ú人r én ,主zh ǔ要y ào 从c ón ɡ事sh ì农n ón ɡ业y è,手sh ǒu 工ɡōn ɡ业y è也y ě很h ěn 发f ā达d á,尤y óu 其q í以y ǐ善 sh àn 于y ú打d ǎ制zh ì长zh ǎn ɡ刀d āo 而ér 闻w én 名m ín ɡ于y ú世sh ì。——采c ǎi 茶ch á。 2、景j ǐn ɡ颇p ō族z ú:分f ēn 布b ù在z ài 云y ún 南n án 省sh ěn ɡ,人r én 口k ǒu 11万w àn 余y ú人r én ,主zh ǔ要y ào 从c ón ɡ事sh ì农n ón ɡ业y è,种zh òn ɡ植zh í水shu ǐ稻d ào 、玉y ù米m ǐ、旱h àn 谷ɡǔ等d ěn ɡ作zu ò物w ù,——目m ù脑n ǎo 纵z òn ɡ歌ɡē,跳ti ào 孔k ǒn ɡ雀qu è舞w ǔ。 3、德d é昂án ɡ族z ú:分f ēn 布b ù在z ài 云y ún 南n án ,人r én 口k ǒu 1.5万w àn 余y ú人r én ,主zh ǔ要y ào 从c ón ɡ事sh ì农n ón ɡ业y è,以y ǐ善sh àn 于y ú种zh ǒn ɡ茶ch á闻w én 名m ín ɡ,——象xi àn ɡ脚ji ǎo 鼓ɡǔ舞w ǔ。 4、傣d ǎi 族z ú:分f ēn 布b ù在z ài 云y ún 南n án ,人r én 口k ǒu 102万w àn 余y ú人r én ,主zh ǔ要y ào 从c ón ɡ事sh ì农n ón ɡ业y è,寺s ì塔t ǎ、竹zh ú楼l óu 和h é竹zh ú桥qi áo 显xi ǎn 示sh ì出ch ū了le 别bi é具j ù一y ī格ɡé的de 建ji àn 筑zh ù艺y ì术sh ù,——孔k ǒn ɡ雀qu è舞w ǔ、夹ji á箩lu ó饭f àn ,泼p ō水shu ǐ节ji é。 5、白b ái 族z ú:分f ēn 布b ù在z ài 云y ún 南n án 、贵ɡu ì族z ú、四s ì川 chu ān 等d ěn ɡ地d ì,人r én 口k ǒu 159万w àn 余y ú人r én ,关ɡu ān 于y ú经j īn ɡ营y ín ɡ农n ón ɡ业y è,——盐y án 渍z ì杜d ù鹃ju ān 花hu ā,三s ān 道d ào 茶ch á,大d à理l ǐ三s ān 塔t ǎ。 6、保b ǎo 安ān 族z ú:分f ēn 布b ù在z ài 云y ún 南n án 、青q īn ɡ海h ǎi 等d ěn ɡ地d ì,人r én 口k ǒu 1.2万w àn 余y ú人r én ,主zh ǔ要y ào 从c ón ɡ事sh ì农n ón ɡ业y è、手sh ǒu 工ɡōn ɡ业y è,以y ǐ打d ǎ刀d āo 为w éi 主zh ǔ“保b ǎo 安ān 刀d āo ”十sh í分f ēn 著zh ù名m ín ɡ,——羊y án ɡ皮p í袄ǎo 、保b ǎo 安ān 刀d āo 。 7、布b ù朗l ǎn ɡ族z ú:分f ēn 布b ù在z ài 云y ún 南n án ,人r én 口k ǒu 8.2万w àn 余y ú,主zh ǔ要y ào 从c ón ɡ事sh ì农n ón ɡ业y è,——弹t án 唱ch àn ɡ。 8、布b ù依y ī族z ú:分f ēn 布b ù在z ài 贵ɡu ì族z ú、云y ún 南n án 等d ěn ɡ地d ì,人r én 口k ǒu 254万w àn 余y ú人r én ,主zh ǔ要y ào 从c ón ɡ事sh ì农n ón ɡ业y è,享xi ǎn ɡ有y ǒu “水shu ǐ稻d ào 民m ín 族z ú”之zh ī称ch ēn ɡ。——石sh í板b ǎn 屋w ū、绣xi ù花hu ā、雕di āo 刻k è面mi àn 具j ù。 9、朝ch áo 鲜xi ǎn 族z ú:主zh ǔ要y ào 分f ēn 布b ù在z ài 黑h ēi 龙l ón ɡ江ji ān ɡ、吉j í林l ín 、辽li áo 宁n ín ɡ,人r én 口k ǒu 192万w àn 余y ú人r én ,主zh ǔ要y ào 从c ón ɡ事sh ì农n ón ɡ业y è,以y ǐ善sh àn 种zh ǒn ɡ水shu ǐ稻d ào 闻w én 名m ín ɡ,——跳ti ào 板b ǎn 、长zh ǎn ɡ鼓ɡǔ舞w ǔ。 10、达d á斡w ò族z ú:分f ēn 布b ù在z ài 内n èi 蒙m ěn ɡ古ɡǔ、黑h ēi 龙l ón ɡ江ji ān ɡ、新x īn 疆ji ān ɡ等d ěn ɡ地d ì,人r én 口k ǒu 12万w àn 余y ú人r én ,主zh ǔ要y ào 从c ón ɡ事sh ì农n ón ɡ业y è,兼ji ān 营y ín ɡ畜ch ù牧m ù业y è,——剪ji ǎn 纸zh ǐ,打d ǎ曲q ū棍ɡùn 球qi ú。 11、侗d òn ɡ族z ú:主zh ǔ要y ào 分f ēn 布b ù在z ài 贵ɡu ì州zh ōu 、湖h ú南n án 、文w én 本b ěn 等d ěn ɡ地d ì,人r én 口k ǒu 251万w àn 余y ú人r én ,主zh ǔ要y ào 从c ón ɡ事sh ì农n ón ɡ业y è,兼ji ān 营y ín ɡ林l ín 业y è,鼓ɡǔ楼l óu 、风f ēn ɡ雨y ǔ桥qi áo 、风f ēn ɡ雨y ǔ亭t ín ɡ是sh ì侗d òn ɡ乡xi ān ɡ的de 主zh ǔ要y ào 标bi āo 志zh ì,——浸j ìn 泡p ào 芦l ú笙sh ēn ɡ,拦l án 路l ù迎y ín ɡ宾b īn 。 12、东d ōn ɡ乡xi ān ɡ族z ú:主zh ǔ要y ào 分f ēn 布b ù甘ɡān 肃s ù、宁n ín ɡ夏xi à、新x īn 疆ji ān ɡ等d ěn ɡ地d ì,人r én 口k ǒu 37万w àn 余y ú人r én ,主zh ǔ要y ào 从c ón ɡ事sh ì农n ón ɡ业y è,善sh àn 种zh ǒn ɡ瓜ɡu ā果ɡu ǒ。 13、独d ú龙l ón ɡ族z ú:分f ēn 布b ù在z ài 云y ún 南n án ,人r én 口k ǒu 0.5万w àn 余y ú人r én ,他t ā们men 保b ǎo 持ch í着zhe “路l ù不b ù拾sh í遗y í,夜y è不b ù闭b ì户h ù“的de 良li án ɡ好h ǎo 社sh è会hu ì

关于中国56个民族的资料收集

关于中国56个民族的资料收集中国56个民族名称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 2.“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 3.饲养和使用驯鹿的民族——鄂温克族 4.“山岭上的人们” ——鄂伦春族 5.“曲棍球骄子” ——达斡尔族 6.“三江平原”的渔猎民族——赫哲族 7.尊师重教的民族——朝鲜族 8.“白山黑水”——满族 9.尚存象形文字的民族——纳西族 10.雪域高原的古老居民——藏族 11. 擅使弩弓的民族——僳僳族 12.崇尚黑色的民族——彝族 13.怀恋故土的民族——普米族 14.苍山洱海之滨的民族――白族 15.“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民族——独龙族 16.溜索飞渡,天堑变通途的民族——怒族 17.“擅长打制刀具的民族——阿昌族 18.雄狮般勇猛的民族——景颇族 19.“古老的茶农” ——德昂族 20.阿佤山的古老居民——佤族 21.来自北方的民族——拉祜族 22.布朗山上的古老茶农――布朗族 23.崇敬舅舅的民族——基诺族

25.梯田文化的杰出创造者——哈尼族 26.与藏族水乳交融的民族——门巴族 27.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族 28.高原雄鹰——塔吉克族 29.“高山居民”——柯尔克孜族 30.崇敬天鹅的民族——哈萨克族 31.祖居中亚的乌孜别克族 32.温文尔雅的塔塔尔族 33.持白种人特征的俄罗斯族 34.鲜卑人的后裔——锡伯族 35.戈壁绿洲上的民族——维吾尔族 36.祁连山麓的畜牧民族——裕固族 37.吐谷浑人的后裔——土族 38.来自中亚撒马尔罕的民族——撒拉族 39.擅长打制铁器的民族——保安族 40.“颇循礼仪,勤于务农”的民族——东乡族 41.多元一体的回回民族 42.闽渐山区的重要开发者——畲族 43.五指山的英雄儿女——黎族 44. 北部湾畔的捕鱼民族——京族 45.惜土如金的民族——毛南族 46.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 47.亦工亦农的民族——仫佬族 48.“南岭无山不有瑶” ——瑶族

中国56个民族的民族服饰

中国56个民族的民族服饰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统一体,五十六个民族都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服饰文化。由于每个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文化。 按民族名称拼音顺序排列 1、阿昌族 阿昌族聚居于云南。男子穿对襟上衣,黑色长裤,未婚男子缠白色包头,已婚青壮年男子缠藏青色包头。 妇女穿窄长袖对襟衫,下着裙。未婚女子梳辨盘于头顶,已婚妇女束髻,缠高耸的包头。妇女喜戴各种银饰。

2、白族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大理,那里苍山洱海风景秀丽,民族文化较为发达。白族男女均上着衣、外套领褂,下着裤。服装颜色的搭配简单鲜明,对比协调。白族人民崇尚白色。男子的包头、女子的帽箍,男女上衣,甚至裤子都喜用白色或接近白色的浅绿、浅蓝等色。

3、保安族 保安族居住在甘肃省内大河家地区。保安族男子,穿白布衫,外套青布坎肩,下穿深色长裤,头戴白或黑色圆顶帽,在节日里穿长袍。女子穿色彩艳丽的衣裤,上衣为刚过双膝的有花边的大襟袄,外套坎肩,戴头盖,也戴礼帽。 4、布朗族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西部和西南部。布朗族男子上穿青布

圆领长袖对襟或大襟衣,下着宽脚裤。妇女上着紧身短衫,下着筒裙,也有着长裤的。名地妇女均喜欢戴银饰。 5、布依族 布依族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盘江、红水河流域。布依族男子常穿短衣长裤,盛装时着长衫,戴瓜皮帽。妇女则上着短衣,下着百褶裙或长裤,戴银饰。

6、6、朝鲜族 中国的朝鲜族是明末清初从朝鲜半岛移居东北形成的。其文化与朝鲜半岛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朝鲜族男子的上衣为斜襟、宽袖,前襟有飘带,他们还喜欢穿“背褂”(坎肩)和灯笼裤,这种裤子很肥大,便于在炕上盘腿而坐。妇女多穿短衣长裙,上衣与男子相似,只是更加短小。

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名称一览表

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名称一览表 序民族名称汉语拼音序民族名称汉语拼音 1 阿昌族Achangzu 2 白族Baizu 3 保安族Bao'anzu 4 布朗族Bulangzu 5 布依族Buyizu 6 朝鲜族Chaoxianzu 7 达斡尔族Dawo'erzu 达吾尔 8 傣族Daizu 9 德昂族De'angzu 10 东乡族Dongxiangzu 11 侗族Dongzu 12 独龙族Dulongzu 13 鄂伦春族Elunchunzu 14 俄罗斯族Eluosizu 15 鄂温克族Ewenkezu 16 高山族Gaoshanzu 17 仡佬族Gelaozu 18 汉族Hanzu 19 哈尼族Hanizu 20 哈萨克族Hasakezu 21 赫哲族Hezhezu 22 回族Huizu 23 基诺族Jinuozu 24 景颇族Jingpozu 25 京族Jingzu 26 柯尔克孜族Ke'erkezizu 27 拉祜族Lahuzu 28 珞巴族Luobazu 29 傈僳族Lisuzu 30 黎族Lizu 31 满族Manzu 32 毛南族Maonanzu 33 门巴族Menbazu 34 蒙古族Mengguzu 35 苗族Miaozu 36 仫佬族Mulaozu 37 纳西族Naxizu 38 怒族Nuzu

39 普米族Pumizu 40 羌族Qiangzu 41 撒拉族Salazu 42 畲族Shezu 43 水族Shuizu 44 塔吉克族Tajikezu 45 塔塔尔族Tata'erzu 46 土家族Tujiazu 47 土族Tuzu 48 佤族Wazu 49 维吾尔族Weiwu'erzu 50 乌孜别克族Wuzibiekezu 51 锡伯族Xibozu 52 瑶族Yaozu 53 彝族Yizu 54 裕固族Yuguzu 55 藏族Zangzu 56 壮族Zhuangzu

56个民族名称(带拼音)剖析

序号拼音中文名称序号拼音中文名称 1hàn zú汉族29qiāng zú羌族 2zhuàng zú壮族30tǔ zú土族3m ǎn zú满族31mù lǎo zú仫佬族 4huí zú回族 32xí bó zú锡伯族 5miáo zú苗族33kē ěr kè zī zú柯尔克孜族6wéi wú ěr zú维吾尔族34dá wò ěr Zú达斡尔族7tǔ jiā zú土家族35jǐng pō zú景颇族 8yí zú彝族 36mào nán zú毛南族 9méng gǔ zú蒙古族37sǎ lá zú撒拉族 10zàng zú藏族38bù lǎng zú布朗族11bù yī zú布依族39tǎ jí kè zú塔吉克族 12dòng zú侗族40a chāng Zú阿昌族 13yáo zú瑶族 41pǔ mǐ zú普米族14cháo xiǎn zú朝鲜族42e wēn kè zú鄂温克族 15bái zú白族 43nùzú怒族16hā ní zú哈尼族44jīng zú京族17hā sà kè zú哈萨克族45jī nuò zú基诺族18lí zú黎族 46dé áng zú德昂族19d ǎi zú傣族47bǎo ān zú保安族20shē zú畲族 48éluó sī zú俄罗斯族 21lì sù zú傈僳族 49yù gù zú裕固族22gē lǎo zú仡佬族50wū zī bié kè zú乌孜别克族23dōng xiāng zú东乡族51mén bā zú门巴族24gāo shān zú高山族52è lún chūn zú鄂伦春族25lā hù zú拉祜族 53dú lóng zú独龙族26shuǐ zú水族54t ǎ tǎěr zú塔塔尔族27w ǎ zú佤族 55hè zhé zú赫哲族28nà xī zú纳西族56luò bā zú珞巴族 56 个民族名称

中国56个民族名称及介绍

中国56个民族名称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 2.“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 3.饲养和使用驯鹿的民族——鄂温克族 4.“山岭上的人们”——鄂伦春族 5.“曲棍球骄子”——达斡尔族 6.“三江平原”的渔猎民族——赫哲族 7.尊师重教的民族——朝鲜族 8.“白山黑水”——满族 9.尚存象形文字的民族——纳西族 10.雪域高原的古老居民——藏族 11. 擅使弩弓的民族——僳僳族 12.崇尚黑色的民族——彝族 13.怀恋故土的民族——普米族 14.苍山洱海之滨的民族――白族 15.“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民族——独龙族 16.溜索飞渡,天堑变通途的民族——怒族 17.“擅长打制刀具的民族——阿昌族 18.雄狮般勇猛的民族——景颇族 19.“古老的茶农”——德昂族 20.阿佤山的古老居民——佤族 21.来自北方的民族——拉祜族 22.布朗山上的古老茶农――布朗族 23.崇敬舅舅的民族——基诺族 24.崇水爱水的民族——傣族 25.梯田文化的杰出创造者——哈尼族 26.与藏族水乳交融的民族——门巴族 27.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族 28.高原雄鹰——塔吉克族 29.“高山居民”——柯尔克孜族 30.崇敬天鹅的民族——哈萨克族 31.祖居中亚的乌孜别克族 32.温文尔雅的塔塔尔族 33.持白种人特征的俄罗斯族

34.鲜卑人的后裔——锡伯族 35.戈壁绿洲上的民族——维吾尔族 36.祁连山麓的畜牧民族——裕固族 37.吐谷浑人的后裔——土族 38.来自中亚撒马尔罕的民族——撒拉族 39.擅长打制铁器的民族——保安族 40.“颇循礼仪,勤于务农”的民族——东乡族 41.多元一体的回回民族 42.闽渐山区的重要开发者——畲族 43.五指山的英雄儿女——黎族 44. 北部湾畔的捕鱼民族——京族 45.惜土如金的民族——毛南族 46.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 47.亦工亦农的民族——仫佬族 48.“南岭无山不有瑶”——瑶族 49.擅长建筑的民族——侗族 50.花衣银装不离笙的民族——苗族 51.苗族侗族的好邻居——水族 52. 瀑布群中的民族——布依族 53.以“竹”自称的民族——仡佬族 54.巴人的后裔——土家族 55.古老而年轻的牧羊人——羌族 56.“山地同胞”——高山族

中国56个民族的民族服饰

xx56个民族的民族服饰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统一体,五十六个民族都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服饰文化。由于每个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文化。 按民族名称拼音顺序排列 1、阿昌族 阿昌族聚居于云南。男子穿对襟上衣,黑色长裤,未婚男子缠白色包头,已婚青壮年男子缠藏青色包头。 妇女穿窄长袖对襟衫,下着裙。未婚女子梳辨盘于头顶,已婚妇女束髻,缠高耸的包头。妇女喜戴各种银饰。 2、白族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大理,那里苍山洱海风景秀丽,民族文化较为发达。白族男女均上着衣、外套领褂,下着裤。 服装颜色的搭配简单鲜明,对比协调。白族人民崇尚白色。 男子的包头、女子的帽箍,男女上衣,甚至裤子都喜用白色或接近白色的浅绿、浅蓝等色。 3、保安族 保安族居住在甘肃省内大河家地区。保安族男子,穿白布衫,外套青布坎肩,下穿深色长裤,头戴白或黑色圆顶帽,在节日里穿长袍。女子穿色彩艳丽的衣裤,上衣为刚过双膝的有花边的大襟袄,外套坎肩,戴头盖,也戴礼帽。 4、布朗族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西部和西南部。布朗族男子上穿青布圆领长袖对襟或大襟衣,下着宽脚裤。妇女上着紧身短衫,下着筒裙,也有着长裤的。名地妇女均喜欢戴银饰。

5、xx 布依族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盘江、红水河流域。布依族男子常穿短衣长裤,盛装时着长衫,戴瓜皮帽。妇女则上着短衣,下着百褶裙或长裤,戴银饰。 6、6、朝鲜族 中国的朝鲜族是明末清初从朝鲜半岛移居东北形成的。 其文化与朝鲜半岛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朝鲜族男子的上衣为斜襟、宽袖,前襟有飘带,他们还喜欢穿“背褂”(坎肩)和灯笼裤,这种裤子很肥大,便于在炕上盘腿而坐。妇女多穿短衣长裙,上衣与男子相似,只是更加短小。彩斑斓,好象彩虹在身。 青年男子多戴鸭舌帽,中捞年人则戴毡帽,妇女普遍戴花色头巾。朝鲜族妇女的结婚礼服 朝鲜族儿童多穿七彩衣,色 朝鲜族男子常穿宽大的长方形胶鞋,妇女多穿鞋头尖而跷起的船形胶鞋。 7、xx 达干尔族主要聚居在嫩江两岸,在东北诸民族中,是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与外界经济文化接触和交流较多的民族之 一。达干尔族的服装式样以袍式为主,为便于骑马,袍前后两面开衩。男装以皮质为主,女装以棉布居多。达干尔族妇女的发式和装饰品各地不一,有的用白布或白毛布包头,有的戴头饰 8、傣族 傣族多居住在我为云南的亚热带地区,擅长农耕和水稻种植。傣族人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融合了中原和印度及中南半岛诸国文化。傣族男子多穿圆领大襟或对襟小衫,下着长裤,白布或蓝布包头。妇女穿长筒裙和短衫,

中国56个民族名称及介绍资料讲解

中国56个民族名称 及介绍

中国56个民族名称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 2.“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 3.饲养和使用驯鹿的民族——鄂温克族 4.“山岭上的人们”——鄂伦春族 5.“曲棍球骄子”——达斡尔族 6.“三江平原”的渔猎民族——赫哲族 7.尊师重教的民族——朝鲜族 8.“白山黑水”——满族 9.尚存象形文字的民族——纳西族 10.雪域高原的古老居民——藏族 11. 擅使弩弓的民族——僳僳族 12.崇尚黑色的民族——彝族 13.怀恋故土的民族——普米族 14.苍山洱海之滨的民族――白族 15.“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民族——独龙族 16.溜索飞渡,天堑变通途的民族——怒族 17.“擅长打制刀具的民族——阿昌族 18.雄狮般勇猛的民族——景颇族 19.“古老的茶农”——德昂族 20.阿佤山的古老居民——佤族 21.来自北方的民族——拉祜族 22.布朗山上的古老茶农――布朗族 23.崇敬舅舅的民族——基诺族

24.崇水爱水的民族——傣族 25.梯田文化的杰出创造者——哈尼族 26.与藏族水乳交融的民族——门巴族 27.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族 28.高原雄鹰——塔吉克族 29.“高山居民”——柯尔克孜族 30.崇敬天鹅的民族——哈萨克族 31.祖居中亚的乌孜别克族 32.温文尔雅的塔塔尔族 33.持白种人特征的俄罗斯族 34.鲜卑人的后裔——锡伯族 35.戈壁绿洲上的民族——维吾尔族 36.祁连山麓的畜牧民族——裕固族 37.吐谷浑人的后裔——土族 38.来自中亚撒马尔罕的民族——撒拉族 39.擅长打制铁器的民族——保安族 40.“颇循礼仪,勤于务农”的民族——东乡族 41.多元一体的回回民族 42.闽渐山区的重要开发者——畲族 43.五指山的英雄儿女——黎族 44. 北部湾畔的捕鱼民族——京族 45.惜土如金的民族——毛南族 46.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 47.亦工亦农的民族——仫佬族 48.“南岭无山不有瑶”——瑶族 49.擅长建筑的民族——侗族 50.花衣银装不离笙的民族——苗族 51.苗族侗族的好邻居——水族

56民族拼音版

1. 汉hàn 族zú 2. 满mǎn 族zú 3. 蒙měnɡ古ɡǔ族zú 4. 回huí族zú 5. 土tǔ家jiā族zú 6. 朝cháo 鲜xiǎn 族zú 7. 苗miáo 族zú 8. 壮zhuànɡ族zú 9. 侗dònɡ族zú 10. 彝yí族zú 11. 布bù依yī族zú 12. 锡xī伯bó族zú 13. 白bái 族zú 14. 藏zànɡ族zú 15. 哈hā尼ní族zú 16. 黎lí族zú 17. 畲shē族zú 18. 瑶yáo 族zú 19. 保bǎo 安ān 族zú 20. 傈lì傈lì族zú 21. 佤wǎ族zú 22. 哈hā萨sà克kè族zú 23. 高ɡāo 山shān 族zú 24. 拉lā祜hù族zú 25. 水shuǐ族zú 26. 东dōnɡ乡xiānɡ族zú 27. 纳nà西xī族zú 28. 景jǐnɡ颇pō族zú

29. 柯kē尔ěr 克kè孜zī族zú 30. 土tǔ族zú 31. 达dá翰hàn 尔ěr 族zú 32. 仫mù佬lǎo 族zú 33. 羌qiānɡ族zú 34. 布bù朗lǎnɡ族zú 35. 撒sā拉lā族zú 36. 毛máo 南nán 族zú 37. 仡ɡē佬lǎo 族zú 38. 傣dǎi 族zú 39. 阿ā昌chānɡ族zú 40. 普pǔ米mǐ族zú 41. 塔tǎ吉jí克kè族zú 42. 怒nù族zú 43. 乌wū孜zī别bié克kè族zú 44. 俄é罗luó斯sī族zú 45. 鄂è温wēn 克kè族zú 46. 德dé昂ánɡ族zú 47. 维wéi 吾wú尔ěr 族zú 48. 裕yù固ɡù族zú 49. 京jīnɡ族zú 50. 塔tǎ塔tǎ尔ěr 族zú 51. 独dú龙lónɡ族zú 52. 鄂è伦lún 春chūn 族zú 53. 赫hè哲zhé族zú 54. 门mén 巴bā族zú 55. 珞luò巴bā族zú 56. 基jī诺nuò族zú

中国共56个名族 其中除了汉族其他55个都是少数名族

中国共56个名族其中除了汉族其他55个都是少数名族 按民族名称拼音顺序排列分别是: 1 阿(ā)昌(chāng)族(zú)聚居于云南 2 白族(báizú)主要聚居在云南大理 3 保安族(bǎoānzú)居住在甘肃省内大河家地区 4 布朗族(bùlǎngzú)分布在云南西部和西南部 5 布依族(bùyīzú)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盘江、红水河流域 6 中国的朝鲜族(cháoxiǎnzú)是明末清初从朝鲜半岛移居东北形成的 7 达斡尔族(dáwòěrzú)主要聚居在嫩江两岸 8 傣族(dǎizú)多居住在我为云南的亚热带地区 9 德昂族(d?ángzú)散居于云南省西南部 10 东乡族(dōngxiāngzú)居住于甘肃省临夏东北部 11 侗族(dòngzú)居住在湘、黔、桂三省毗临地区 12 独龙族(dúlóngzú)世代聚居于云南的独龙河两岸 13 我国的俄罗斯族(?luósīzú)是俄罗斯的移民和苏联归国华侨的后裔 14 鄂伦春族(alúnchūnzú)世世代代游猎于大小兴安岭的茫茫林海之中 15 鄂温克族(awēnkazú)世居于额尔古纳河以南的广阔地区 16 高山族(gāoshānzú)生活在中国的台湾、福建、湖北等地 17 仡佬族(gēlǎozú)多数居住在贵州西部 18 哈尼族(hānízú)主要居住在云南南部 19 哈萨克族(hāsàkazú)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 20 汉(hàn)族(zú)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一般全国都有 21 赫哲族(hazh?zú)世居东北的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下游沿岸 22 蛔族(huízú)是中国信仰蛔教的民族之一,人口较多,分布在全国几乎三分之二的县 23 基诺族(jīnuòzú)聚居于云南的基诺山一带 24 京族(jīngzú)主要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从事渔业为主 25 景(jǐng)颇族(pōzú)居住在云南境内的亚热带山区 26 柯尔克孜族(kēěrkazīzú)聚居于新疆西部,是个传统的畜牧民族 27 拉祜族(lāhùzú)聚居于云南 28 黎族(lízú)生活在中国的海南岛 29僳(sù)僳(sù)族(zú)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山区,多居于半山以上 30 珞巴族(luòbāzú)居住在甘肃东南部 31 满族(mǎnzú)努尔哈赤推行八旗制度以后,满族人均在旗 32 毛南族(máonánzú)主要分布在广西的山区,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民族 33 门巴族(m?nbāzú)居住在CZ的门隅地区和墨脱县,由于山河阻隔,外人难涉,历史上曾将门巴族的居住地称为“隐藏地”,至今流传着许多神秘的传说 34 蒙古族(měnggǔzú)游牧在南起长城、北抵大漠、东达兴安岭、西越贺兰山的广袤大地 35 苗族(miáozú)生活在中国的西南地区 36 仫佬(mù lǎo)族生活在中国的西南地区 37 纳西族(nàxīzú)居住于云南

56个民族名称 拼音 简介

阿ā昌ch ān ɡ族z ú : 云南,农业、手工业,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采茶。 白b ái 族z ú: 云南、贵族、四川,农业。 ——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保b ǎo 安ān 族z ú : 云南、青海,农业、手工业,手工“保安刀”著名。—— 羊皮袄、保安刀。 布b ù 朗l ǎn ɡ 族z ú : 云南,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弹唱。 布b ù 依y ī 族z ú : 贵族、云南,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石板屋、 绣花、雕刻面具。 朝ch áo 鲜xi ǎn 族z ú: 黑龙江、吉林、辽宁,农业, 善种水稻闻名。——跳板、长鼓舞。 达d á 斡w ò 族z ú : 内蒙古、黑龙江、新疆,农业、畜牧业。——剪纸,打曲棍球。 傣d ǎi 族z ú: 云南,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的建筑艺术——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 德d é 昂án ɡ 族z ú: 云南,农业,以善于种茶闻 名。——象脚鼓舞。 侗d òn ɡ 族z ú: 贵州、湖南,农业、林业, 鼓楼、风雨亭。——浸泡芦

笙,拦路迎宾。 东d ōn ɡ 乡xi ān ɡ 族z ú : 甘肃、宁夏、新疆,农业,善种瓜果。——有自己的语言。 独d ú 龙l ón ɡ 族z ú: 云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良好社会风尚。——织独龙毯,烤烙饼。 鄂è 伦l ún 春ch ūn 族z ú : 内蒙古、黑龙江,狩猎、农业。——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 俄é 罗lu ó 斯s ī 族z ú : 内蒙古、黑龙江,修理业、 运输业和手工业。——拉手 风琴,烤面包。 鄂è 温w ēn 克k è 族z ú : 内蒙古、和黑龙江,畜牧业。——驯鹿、爬犁。 高ɡāo 山sh ān 族z ú: 台湾省、福建等东南沿海地 区,农业、渔猎业。——竿球,龙舟,编织。 汉h àn 族z ú: 全国各地,经济、文化发达。 ——庙会,舞龙。 哈h ā 萨s à 克k è 族z ú : 新疆,畜牧业,善刺绣。——剪羊毛,弹唱,刺绣。 哈h ā 尼n í 族z ú : 云南,农业,善于梯田,有 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仡ɡē 佬l ǎo 族z ú : 贵州、广西、云南,农业。

56个民族拼音表

56个民族拼音表按拼音顺序 民族拼音民族拼音民族拼音民族拼音 阿昌族ā chāng zú鄂温克 族 a wēn ka zú 傈僳 族 lì sù zú水族shuǐ zú 白族bái zú高山族gāo shān zú 珞巴 族 lu? bā zú 塔吉克 族 tǎ jí ka zú 保安族bǎo ān zú仡佬族gē lǎo zú满族mǎn zú塔塔尔 族 tǎ tǎ ěr zú 布朗族bù lǎng zú哈尼族hā ní zú毛南 族 máo nán zú 土家族tǔ jiā zú 布依族bù yī zú哈萨克 族 hā sà ka zú 门巴 族 m?n bā zú 土族tǔ zú 朝鲜族cháo xiǎn zú 汉族hàn zú 蒙古 族 měng gǔ zú 佤族wǎ zú 达斡尔族dá w? ěr zú赫哲族ha zh? zú苗族miáo zú维吾尔 族 w?i wú ěr zú 傣族dǎi zú回族huí zú仫佬 族 mù lǎo zú 乌孜别 克族 wū zībi? ka zú 德昂族d? áng zú基诺族jī nu? zú纳西 族 nà xī zú锡伯族xī b? zu 东乡族dōng xiāng zú 京族jīng zú怒族nù zú瑶族yáo zú 侗族d?ng zú景颇族jǐng pō zú普米 族 pǔ mǐ zú彝族yí zú 独龙族dú l?ng zú柯尔克 孜族 kē ěr ka zī zú 羌族qiāng zú裕固族yù gù zú 俄罗斯族? lu? sī zú拉祜族lā hù zú撒拉 族 sā lā zú藏族zàng zú 鄂伦春族a lún chūn zú 黎族lí zú畲族shē zú壮族zhuàng zú 川青人(族)chuān qing r?n

56个民族都有什么习俗

56 个民族都有什么习俗?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统一体,五十六个民族都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服饰文化。由于每个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文化。 按民族名称拼音顺序排列: 妇女穿窄长袖对襟衫,下着裙。未婚女子梳辨盘于头顶,已婚妇女束髻,缠高耸的包头。妇女喜戴各种银饰。 1、白族: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大理,那里苍山洱海风景秀丽,民族文化较为发达。白族男女均上着衣、外套领褂,下着裤。服装颜色的搭配简单鲜明,对比协调。白族人民崇尚白色。男子的包头、女子的帽箍,男女上衣,甚至裤子都喜用白色或接近白色的浅绿、浅蓝等色。 2、保安族: 保安族居住在甘肃省内大河家地区。保安族男子,穿白布衫,外套青布坎肩,下穿深色长裤,头戴白或黑色圆顶帽,在节日里穿长袍。女子穿色彩艳丽的衣裤,上衣为刚过双膝的有花边的大襟袄,外套坎肩,戴头盖,也戴礼帽。 13、布朗族: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西部和西南部。布朗族男子上穿青布圆领长袖对襟或大襟衣,下着宽脚裤。妇女上着紧身短衫,下着筒裙,也有着长裤的。名地妇女均喜欢戴银饰。 4、布依族: 布依族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盘江、红水河流域。布依族男子常穿短衣长裤,盛装时着长衫,戴瓜皮帽。妇女则上着短衣,下着百褶裙或长裤,戴银饰。 5、朝鲜族: 中国的朝鲜族是明末清初从朝鲜半岛移居东北形成的。其文化与朝鲜半岛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朝鲜族男子的上衣为斜襟、宽袖,前襟有飘带,他们还喜欢穿“背褂”(坎肩)和灯笼裤,这种裤子很肥大,便于在炕上盘腿而坐。妇女多穿短衣长裙,上衣

与男子相似,只是更加短小。朝鲜族儿童多穿七彩衣,色彩斑斓,好象彩虹在身。青年男子多戴鸭舌帽,中捞年人则戴毡帽,妇女普遍戴花色头巾.朝鲜族男子常穿宽大的长方形胶鞋,妇女多穿鞋头尖而跷起的船形胶鞋 6、达干尔族2 达干尔族主要聚居在嫩江两岸,在东北诸民族中,是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与外界经济文化接触和交流较多的民族之 一。"达干尔族的服装式样以袍式为主,为便于骑马,袍前后两面开衩。男装以皮质为主,女装以棉布居多。达干尔族妇女的发式和装饰品各地不一,有的用白布或白毛布包头,有的戴头饰 7、傣族 傣族多居住在我为云南的亚热带地区,擅长农耕和水稻种植。傣族人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融合了中原和印度及中南半岛诸国文化。傣族男子多穿圆领大襟或对襟小衫,下着长裤,白布或蓝布包头。妇女穿长筒裙和短衫,梳各种发式。傣族人民崇拜孔雀和大象,常将孔雀和大象的图案编织在衣物上。 8、德昂族 德昂族散居于云南省西南部,其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德昂族男子多穿蓝、黑色上衣和宽而短的裤子,裹黑、白头巾,巾的两端饰以彩色绒球;青年男子戴银项圈等饰物。妇女上着蓝、黑色上衣,下着筒裙,在腰部佩戴数个腰箍。 9、东乡族: 东乡族居住于甘肃省临夏东北部。东乡族服饰与当地的汉族和回族相近,妇女一般穿藏青色和黑蓝色布衣,外加一件齐膝的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