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知识应知应会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精神应知应会29题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精神应知应会29题1.什么是民族?答: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什么是民族问题?答: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
民族问题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长期性、重要性、复杂性、国际性和敏感性5个基本特征。
3.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要原则是什么?答: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4.现阶段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答: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5.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是什么?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6.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内涵是“八个坚持”,指的是什么?答:(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坚持维护祖国统一;(4)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5)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7)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8)坚持依法治国。
7.马克思主义“五观”是什么?答: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8.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9.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是什么?答: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10.新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什么?答: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11.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1)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逐步与全国的发展相适应。
(2)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事业,促进各民族的全面进步。
(3)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活力。
(4)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必须建立和健全同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的法规体系和监督机制,使自治法更好地发挥作用。
(5)进一步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坚决维护祖国的统一,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应知应会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应知应会一、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十二个必须”)1.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
2.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3.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4.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5.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
6.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7.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8.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9.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10.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1.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教育引导各民族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
12.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
三、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正确树立“五观”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五、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应知应会

民族团结创建应知应会
1、请您说出今天我们来检查你们的什么工作?
答:我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创建初步考核验收
2、你们单位什么时间开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现在申报哪一级的模范单位?
答:2011年月日(本单位动员大会的时间),申报的是县级(州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3、我州创建工作的“十项重点工作”是指那些?和你单位工作职责紧密结合有哪些?
答:①宣传教育、经济跨越、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基层组织建设、人才培养、长治久安生态兴州
②结合2011年1号文件、2012年2号文件和本单位工作实际回答。
4、四项活动具体指的是?
肩并肩爱国情手拉手兄弟情根连根骨肉情心连心鱼水情5、谈谈你对单位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认识。
6、请你说出你单位出台的有关创建工作的文件和主要内容?
7、今年是第几个民族团结教育月?谈谈你单位开展的活动。
30个
8、说说你参加的印象最深刻的创建活动。
9、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
答: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10、马克思主义五观?
答: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馆
11、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个少数民族互相离不开
12、创建活动主题: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13、四个认同:对国家的认同、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4、昌吉州有多少个民族?少数民族聚居乡镇?聚居村?答:11、22、298
15、到2013年底,确保全州100%县市、90%乡镇、80%单位,创建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应知应会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应知应会1、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进展。
2、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总目标: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总任务:建设小康社会同步、公共服务同质、法制保障同权、民族团结同心、社会和谐同创。
总要求:突出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
3、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在社会日子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助尊重、互相帮助。
4、民族团结的定位: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5、民族团结政策的内容: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卑视;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进展繁荣;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6、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内涵: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由政府主导、各民族群众广泛参与、制造性地推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进步的一切社会活动。
7、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特点: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民族工作领域的方方面面,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广泛的群众性、鲜亮的时代性、形式的多样性、永恒的创新性、切实的针对性等特点。
8、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总体目标:推进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贯彻降实: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进展: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依法妥善处理妨碍民族团结的咨询题。
9、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思路:一具核心、一具突破点、三个重点、三个创新、五个转变,即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争取人心为突破点,以全社会参与社会日子各个领域和社会成员全覆盖为重点,创新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思路、内容与办法,实现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针对性、创新性、全面性的转变。
10、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坚持的原则:坚持因人施教、正面教育、注重实效、与时俱进的原则。
11、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要坚持以科学进展、改善民生为全然,以解决咨询题、共创和谐为重点。
12、十九大明确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进展。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应知应会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应知应会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保障。
了解和掌握民族团结进步的相关知识,对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民族团结不仅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括同一民族内部的团结。
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1、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各民族的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只有各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才能共同抵御外部势力的侵略和干扰,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2、促进经济发展不同民族在经济发展中各具优势,通过民族团结,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
3、推动社会进步各民族在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贡献。
民族团结能够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社会在各个领域的进步和创新。
4、保障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
民族团结为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得以丰富和繁荣。
三、我国的民族政策1、民族平等政策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国家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2、民族团结政策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3、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4、扶持少数民族发展政策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
四、如何促进民族团结1、增强民族意识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尊重差异,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2、加强交流与合作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促进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
3、反对民族歧视和偏见坚决抵制一切形式的民族歧视和偏见,营造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应知应会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应知应会民族团结进步是指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现象。
在中国,由于多民族共处,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的一些知识应知应会。
一、基本概念民族团结进步是指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它不仅仅是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宗教、历史、思想等的交流,更是一种相互支持、相互奉献和相互信任的精神状态。
二、意义和价值1.推进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创造共同繁荣的社会环境。
2.增强各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归属感,促进繁荣安定的社会秩序。
3.促进各民族之间更广泛、更深入的文化、学术和艺术交流。
4.加强民族感情的向心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互学互鉴,提高各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底蕴。
三、民族团结进步的具体实践1.平等交流。
各民族之间应该平等交流,既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语言、习俗等,又要尊重其他方面的利益诉求。
2.自觉接受和传承各民族的文化和传统。
在民族文化中,包含着民族的历史、地理、宗教、生活方式、风俗等内容,这是各民族的精神财富和鲜明标志。
3.加强社会助力。
民族有困难、有需要时,应互相帮助和支持,关心和关爱着人民大家庭中的任何一份子。
4.加强教育和宣传。
学校、政府和各种社会团体应联合起来,进行广泛的教育和宣传,培育各族群众的民族团结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总之,民族团结进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是党和政府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而每一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践行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应知应会

1、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四情”是? 答:肩并肩、爱国情; 手拉手、兄弟情; 根连根、骨肉情; 心连心,鱼水情
2、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五比”是? 答:比稳定发展; 比重视支持; 比团结和谐; 比文明守法; 比互助友爱。
3、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五争”是? 答:争做支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争做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乡、镇 争做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 争做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家庭; 争做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4、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四个认同”是? 答:对祖国的认同、 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5、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七进”是? 答:进机关、进乡(镇)村、进社区、进学校、 进企业、进军(警)营、进宗教活动场所。
6、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五好”是? 答:好村民、好家庭、好巷道、好楼道、好小区。
7、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的“七个一”是? 答:参加一次民族团结教育主题队会、 体验一个民族团结活动、 了解一个民族团结的英模、 讲一个民族团结的故事、 唱一首民族团结的歌曲、 写一篇民族团结的作文、 参观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8、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七个一”标准是指? 答:一个优秀的讲解员, 一部高质量的专题片 一份精炼的汇报材料,一套完善的档案资料, 一个浓厚的宣 传氛围,一套顺畅的观摩流程, 一个突出的工作亮点。
★住建局2012年创建成为地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下设5个县直单位,局机关设16个科室,有维、哈、回、蒙、壮和锡伯六种少数民族,共计36人。
学生民族团结应知应会

轮台县第一小学学生民族团结进步年应知应会1、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核心是什么?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核心。
2、处理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新疆精神的内容: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
爱国,就是爱故乡、爱祖国。
爱故乡是爱国主义的重要源泉,爱国主义是爱故乡境界的升华。
只有首先爱故乡并上升为爱祖国,才能形成爱国主义。
感恩,感恩的大智慧就是“乐于把得到的感激表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我们生活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族人民要对工作生活有一份感恩的心情,保持健康的心态,完美的人格和进取的信念。
勤劳,就是努力劳动,不怕辛苦,排除万难,艰苦创业。
互助,就是彼此互相帮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始终做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
开放,就是思想开通、解放。
这里特指宽容、包容、开放。
进取,是一种前进的动力,是有付出才会有的收获。
共同建设新疆、共同享有新疆。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5、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6、“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7、“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8、两个不得:即师生不得参加任何形式的宗教活动,不得参加跨区宗教活动。
9、“五个严禁”:严禁在学校传播宗教思想、发展教徒;严禁在学校设立宗教活动场所、举行宗教活动;严禁师生建立宗教团体和组织;严禁师生在校内外参加或组织参加宗教活动;严禁穿戴宗教服饰、佩戴宗教标志。
10六个禁止:禁止宗教活动进校园、禁止宗教行为进校园、禁止宗教言论进校园、禁止宗教服饰进校园、禁止宗教思想进校园、禁止宗教信仰进校园。
11、三非:非法宗教活动非法宣传品非法网络传播12、新疆三史: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