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规划设计调研报告
景区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景区景观设计调研报告景区景观设计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近年来,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景区进行游览和休闲。
在这个背景下,景区景观设计对吸引游客、提升游客体验以及推动旅游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不同景区景观设计的特点与亮点,以便为景区景观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访谈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通过与景区管理者进行深入访谈,了解景区景观设计的思路、过程以及所带来的效果;其次,对不同景区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景区景观设计的具体表现,感受设计带来的视觉和心理效果。
三、调研结果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不同景区的景观设计存在着以下特点和亮点:1.与环境融合:优秀的景观设计能够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使游客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自然之美。
例如,某市的一座山景区,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山脉的形状和植被的分布,通过巧妙的布局和种植,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山水画中。
2.文化传承:景区景观设计应该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传统,以便游客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底蕴。
比如,某市的一处古镇景区,在设计上注重保留古建筑、古道和行宫等历史文物,使游客能够感受古镇的历史和人文魅力。
3.创新与互动:优秀的景区景观设计应该不断创新,以吸引游客的兴趣和参与。
比如,某市的一座主题公园,采用了虚拟现实技术与实体景观相结合的方式,使游客在游览中既能感受到真实的场景,又能体验到虚拟世界的乐趣。
四、调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认为优秀的景区景观设计应该与环境融合、体现文化传承,并具有创新与互动的特点。
只有如此,才能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和参与,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景区管理者和设计师应加强交流与学习,借鉴其他优秀景区的设计经验,不断提高景区景观设计水平,为游客创造更好的旅游体验。
五、建议基于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景区管理者应注重景观设计,在规划中充分考虑到当地环境和文化特色的保护和传承。
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景观设计调研报告本文基于对景观设计的调研结果,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协调与融合、可持续性、功能性、空间感受和自然元素等。
一、协调与融合:景观设计应将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以创造出和谐平衡的景观效果。
通过对多个场所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景观中的建筑物和绿化植被、水体等自然元素相结合的效果最为出色。
这种协调与融合能够营造出舒适宜人的氛围,使人们在其中得到心灵的愉悦。
二、可持续性:景观设计中的可持续性是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开始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例如,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和太阳能发电等措施来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这种可持续性的设计不仅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还能够带动周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功能性:在景观设计中,功能性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优秀的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到美观的效果,还要兼顾实际的使用需求。
例如,在公共场所的设计中,应考虑到人流量、通行便利性和设施设置等方面,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四、空间感受:景观设计中的空间感受在提升场所品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合理的空间划分、景观元素的布置和尺度的把握,能够创造出让人有舒适感和美感的空间体验。
因此,景观设计师需要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对空间感的把握和操控。
五、自然元素:自然元素在景观设计中是不可或缺的。
自然植被、水体和光线等元素能够给人带来放松、愉悦和平静的感觉。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景观设计中充分利用自然元素,打造出绿意盎然、清新宜人的空间环境,能够有效提升人们的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景观设计需要在协调与融合、可持续性、功能性、空间感受和自然元素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
通过对这些要素的合理运用,可以创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观环境,并提供舒适、美丽、实用且可持续的空间体验。
景观调研报告

景观调研报告景观调研报告(一)摘要:本文是一份关于景观调研的报告,通过对不同城市和地区的景观进行实地调研,总结了城市景观的特点、问题和改进方向。
通过分析不同城市的景观设计和规划,本报告旨在提供改善城市景观的建议,以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环境。
1. 引言城市景观是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良好的城市景观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然而,现实中存在着许多城市景观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调研和改善来解决。
因此,本报告将对城市景观进行调研,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方法。
我们选择了不同城市和地区作为调研对象,包括城市公园、湖泊、河流和建筑群等不同类型的景观。
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我们了解了居民对于城市景观的认知和评价,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3. 城市景观特点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了不同城市景观的一些共同特点。
首先,城市公园是城市景观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具有绿化带、健身设施和休闲空间等功能。
其次,大部分城市都有一定规模的湖泊或河流,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城市建筑群也是一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景观形式。
这些建筑不仅代表了城市的文化和历史,还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
4. 城市景观问题尽管城市景观有其独特之美,但在实地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城市公园的绿化和维护并不到位,植物生长不健康,绿化带缺乏连贯性。
其次,部分湖泊和河流的水质存在问题,卫生状况较差,需要加强水质管理。
此外,一些城市建筑群缺乏更新和改造,不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
5. 改进方向针对城市景观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方向。
首先,加强城市公园绿化管理,增加投入力度,提高植物的健康和生长状况。
其次,加强湖泊和河流的水质管理,加强治理力度,改善水环境。
再次,加强城市建筑群的更新和改造,保护历史建筑,同时注重现代化设计。
6. 结论通过本次景观调研,我们了解到城市景观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发现了存在的问题。
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景观设计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
景观设计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研究,运用美学、生态学、心理学等知识,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艺术化设计和改造,以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和休闲需求。
本次调研的目的在于了解当前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掌握行业发展趋势,为今后的景观设计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调研内容。
1. 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
通过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城市景观设计的特点和发展重点,为当前的景观设计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2. 当前城市景观设计的典型案例。
通过对一些成功的城市景观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不同城市景观设计的特色和成功经验,为今后的景观设计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3. 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未来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为今后的景观设计工作提供指导和规划。
三、调研结果。
1. 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
从古代的园林设计到现代的城市景观设计,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历史变迁。
在不同历史时期,城市景观设计的重点和特色也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
2. 当前城市景观设计的典型案例。
通过对一些成功的城市景观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些案例在设计理念、景观布局、植物配置、材料选用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色和创新的设计思路,这些成功案例的经验和教训对今后的景观设计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 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未来城市景观设计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注重人文关怀和社会参与,注重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
未来的城市景观设计将更加注重创新和实用,注重文化传统和现代理念的结合,注重城市空间的多功能性和灵活性。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为今后的景观设计工作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启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创新和实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注重人文关怀和社会参与,努力打造更加美丽、宜居、和谐的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城市景观设计调研报告一、引言城市景观作为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城市景观设计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城市景观设计的现状,包括公共空间、绿地系统、街道景观等方面的设计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城市景观设计的优化和发展提供参考。
三、调研范围与方法(一)调研范围本次调研选取了我市的市中心区域、新城区以及部分老旧小区作为重点调研区域,涵盖了商业中心、住宅区、公园等不同类型的城市空间。
(二)调研方法1、实地观察对选定的区域进行实地走访,观察和记录景观设计的实际情况,包括景观元素的布局、使用情况、维护状况等。
2、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向居民和游客发放,收集他们对城市景观设计的看法和需求。
3、访谈与城市规划部门、景观设计师、相关专家以及居民代表进行访谈,获取专业意见和实际感受。
四、城市景观设计现状(一)公共空间1、广场市中心的几个主要广场设计较为大气,有一定的文化特色和休闲设施,但在功能分区上不够明确,导致人流混乱。
部分广场在非节假日时利用率较低,缺乏吸引力。
2、公园城市公园数量有所增加,绿化效果较好,但部分公园内部设施陈旧,缺乏维护。
公园的步道设计不够人性化,存在断头路和不合理的坡度。
3、滨水空间沿河流和湖泊的滨水空间开发初见成效,但亲水平台的设置不足,部分区域水质较差,影响景观效果。
(二)绿地系统1、绿化覆盖率城市整体绿化覆盖率有所提高,但分布不均,新城区绿化较好,老旧小区绿化不足。
2、植物配置植物种类较为单一,缺乏季相变化,部分区域的植物搭配不合理,影响美观和生态功能。
3、绿地维护绿地的养护管理存在一定问题,如浇水不及时、修剪不规范,导致部分绿地杂草丛生。
(三)街道景观1、道路绿化主干道的绿化较为整齐,但次干道和支路的绿化不足,部分街道行道树规格不一,影响整体形象。
景观规划设计调研报告

景观规划设计调研报告指导老师:程海帆学生:鄢鹏飞2103周圣柯2103昆明呈贡新区景观规划设计前期调研报告【摘要】由于专业理论研究匮乏和缺少权威性的设计导则,使得社会各阶层对景观概念设计的理解、操作和评价产生较大的偏差,各类景观概念设计理念、目标、原则与成果大相径庭,导致许多景观建设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走了弯路,浪费甚至破坏了有限的自然与人文历史资源,影响了城市的生态关系,给城市的健康发展带来潜在危机。
鉴于此,我们对场地(中央公园区、关山水库区、花莲区)进行实地的调研以了解场地的基本问题和现状特点,做出针对性的规划设计。
【关键词】专业理论匮乏、设计偏差、实地调研引言景观设计是一门科学与艺术的综合体,在当前“繁荣”市场的背后是景观设计遭遇的“尴尬”境界。
此次从城市景观设计的作用及现状等方面,探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手段和方式。
调研范围:调研的三块区域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呈贡新区,为昆明市新区打造的重点城市公园,建成后为市民休闲、聚会以及娱乐的主要场所。
分别为关山水库区、花莲区、中央公园区。
图1 关山水库区图2 花莲区图3 中央公园区调研方式: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调研思路:网上获取资料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访谈调查①先在网上获取资料对场地区位和周边情况进行大致的了解并对其进行数据分析及案例对比,得出调研的第一手资料。
②到现场进行调研,了解其交通组织、功能分区、空间分布;并利用勘测、照相、手绘等方式记录其信息。
③制定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对市民进行发放并回收进行数据分析及问题思考。
④到现场与市民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双方问题及诉求,并总结其问题。
⑤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比对。
得出相应的结论和思考。
调研目的社会目的:通过调查让市民了解规划设计区域的格局以及设计定位,尽量采集大多数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为市民的日常休闲生活提供娱乐以及集会场所,并有效的组织出行、日常生活和娱乐休闲。
政府目的:通过调查让这项惠民的公共活动落到实处,尽量迎合更大多数人群的需求,使得与城市总体规划保持一致。
景观规划调研报告

绿城广场景观规划调研报告班级:建筑设计技术13-5姓名:***学号:*************首先我们我们调研了位于郑州市的绿城广场,绿城广场是郑州市的中心广场,绿城郑州的点睛之笔,是郑州市一个面积较大且功能齐全的休息娱乐广场。
绿城广场始建于1986年,1987年5月建成对外开放,规划占地面积近9公顷。
广场位于中原路与嵩山路两条城市主干道的交汇处,西靠市委市政府,地理位置优越。
广场内建设有音乐喷泉、观礼台、雕塑等设施。
配以大面积绿色草坪,花灌木,三季有花,四季长青,环境宜人,是郑州市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文化、集会、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
绿城广场是一面围合的广场,里面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空间分割,对二次空间进行组织,如设置了一些下沉空间、点状空间、块状空间等。
广场空间的分割主要是底面通过高差或铺装的不同把广场分成若干个空间,绿城广场也是利用布置下沉空间和铺地材料、花纹的不同进行空间的分割的。
绿城广场内有多个下沉空间,其中一个大椭圆形的下沉空间是主空间,起着主导作用。
这是个椭圆形的旱冰场,平时人们可以在里面滑旱冰,也可作为人们集会和举行公共活动的场所,旱冰场边缘的台阶为人们提供了休息的场地,整个下沉空间是人流聚集最密集的地方。
绿城广场的次空间以点、块状为主,其中点状空间一般是由植物(如植物立面造型、枝叶覆盖等)、喷泉、水池等构成,块状空间由铺地、草坪等构成。
绿城广场的绿化用地有草坪、水面、花卉、乔木、灌木等组成,具有遮挡、划分、联结、导向的作用。
如大片草坪中种植小片的树木,起到划分空间、遮挡视线的作用,使得草坪不是一下子完全呈现在人们眼前,而是随着人的行走逐步展开空间,既起到了点缀大空间的作用,又吸引人们更深层次的进入;而大片草坪中孤植的树木,凭借其独特的造型,吸引人们逐渐向它靠近,起到导向的作用。
广场内绿地有可进入性绿地和封闭性绿地,封闭性绿地满足人们远距离观赏的需要,可进入性绿地满足人们近距离亲近自然的需要。
合肥公园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合肥公园景观设计调研报告1. 引言景观设计是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其公园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合肥市的公园景观设计进行调研,以了解合肥公园景观的现状,挖掘潜在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以下方法:1. 文献研究:了解国内外公园景观设计的前沿理念和案例;2. 实地考察:对合肥市内的主要公园进行实地考察,包括观察环境、设施和人流量等;3.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公众对合肥公园景观的意见和建议;4. 专家访谈:与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公园景观设计的看法。
3. 调研结果3.1 现状概述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合肥市的公园景观设计整体水平较高,许多公园都有各自独特的特色。
绿化植被丰富,景观色彩多样,并且有良好的管理和维护。
3.2 问题与挑战然而,在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 设施不足:合肥市的一些公园缺乏设备和娱乐项目,无法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2. 空间布局不合理:部分公园的空间设计存在问题,导致人流分布不均衡,某些区域拥挤而其他区域冷清。
3. 缺乏互动性:一些公园的景观设计缺乏互动性,游客只能被动欣赏,缺乏参与感。
3.3 改进建议基于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提升设施水平:合肥市需要增加公园的设施投入,引进更多娱乐设备和文化活动,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2. 优化空间布局:公园应根据人流量和需求分布,合理规划空间布局,避免拥挤和冷清的现象。
3. 增加互动元素:景观设计应注重互动性,引入互动设施,提供更多参与性的体验。
4. 结论经过对合肥市公园景观设计的调研,我们认为合肥市的公园景观设计整体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设施不足、空间布局不合理以及缺乏互动性。
为此,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包括提升设施水平、优化空间布局和增加互动元素。
希望这些建议能够为合肥市公园景观的改进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规划设计调研报告—以合肥市翡翠湖景观规划设计为例目录:摘要关键词调研地点调研目的一.合肥翡翠湖基本情况分析:1.区位分析2.气候环境3.地形分析4.水环境5.道路交通分析6.人文环境分析二、翡翠湖景区整体概况及分析1.景观节点分析2.功能分区分析3.绿化分析4.动静分区分析5.服务设施分析三.翡翠湖局部细节分析1.景观广场概况2.空间组合和组织3.用地构成4.广场的铺地和材料5.广场设施配置6.植物美学观赏功能四.景观规划设计与人的行为五.结语参考文献景观规划设计调研报告—以合肥市翡翠湖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摘要:景观规划设计涵盖的内容更加广泛,尺度更大,知识面更广,设计的因素更多,是面向大众群体的,强调精神文化的综合学科,要求的专业人员综合素质更高。
景观规划设计的专业基础是:场地规划设计;核心课程是:场地规划与景观生态;终极目标是:寻求创造人类需求和户外环境的协调。
景观规划设计涵盖面更大,更强调一种精神文化,满足大众文化需求,面向大众群体,强调生态风景旅游三位一体,讲求经济性和实用性,可以说,现代景观最大的特点就是面向大众的,它不象传统园林面向少数贵族王族。
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我们这专业也受到城市规划和建筑学材料运用的影响,所以在感官、景观感受、景观艺术性方面,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和传统风景园林设计的制约因素也有所变化,包括现代城市密度比较高,人多地少,所以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要善于利用有限的土地,见缝插绿,利用城市规划中的一些剩余用地,来创造比较好的景观。
Abstract: th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covers more widespread,the content of the scale is bigger and knowledge more widely, more factors concerning is for the mass groups, emphasizes the spiritual culture comprehensive discipline,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ofessional comprehensive quality is higher.Is the professional basis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site planning and design; Core courses are: site planning and landscape ecology; Ultimate goal is: to seek to create human needs, and coordinating the outdoor environment.Coverage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more and more emphasis on a kind of spirit culture, meet the demand of mass culture, mass group, and emphasizes the ecological scenery tour of the trinity, economy and practicability, can say, the greatest characteristic of modern landscape is public, it's not like traditional garden for a few aristocratic family.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life we this major also is affected by the urban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e material use, so in terms of senses, landscape feeling and landscape art, moder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and the constraints of traditional landscape design also change, including modern urban density is higher, people much less, so i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must be good at using the limited land, see seam green, using some of the surplus land, urban planning to create a better landscape.关键词: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经济调研地点:安徽省合肥市翡翠湖调查目的: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绿化植被等要素构成城市的宝贵景观资源,尊重并强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创造。
今天在钢筋混凝土大楼林立的都市中积极组织和引人自然景观要素,不仅对达成城市生态平衡,维持城市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以其自然的柔性特征“软化”城市的硬体空间,为城市景观注入生气与活力。
一.安徽省合肥市翡翠湖基本情况分析:1.区位分析:1)宏观风景秀丽的生态园林——翡翠湖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合肥西南方向,北有水域面积207.5平方公里的董铺水库,东北方向有合肥市内最大的开放式公园,东面有南滟湖风景区。
2)中观从中观上讲翡翠湖风景区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南,东起合肥工业大学,西临安徽大学,两所著名大学的大门分别正对其东西主入口。
南依翡翠大道,北靠云外路,为一团块状用地,占地总面积约133公顷。
其中水面面积接近总用地面积五分之二,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环境特征,地势舒缓,兼有水面、各种树木,自然风光十分优美。
3)微观从微观上讲翡翠湖风景区在翡翠路以西,繁华大道以南,九龙路以东,汤口路以北。
2.气候环境:位于江淮之间,全年气温变化的特点是冬寒夏热,春秋温和。
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度带气候型,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
1)季风明显,四季分明。
我市地处中纬度地带,是季风气候最为明显的区域之一。
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春暖”、“夏炎”、“秋爽”、“冬寒”感觉明显。
气象上常以候平均气温作为划分四季的标准,候平均小于10℃为冬季,大于22℃为夏季,介于10-22℃之间为春秋季,合肥市四季大致分配是:春季2个月,夏季4个月,秋季2个月,冬季4个月。
2)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合肥市地居中纬度,气候温和。
年平均气温在15-16℃之间,属于温和的气候型。
冬季,月平均气温在1.5-5.0℃之间,夏季7月平均气温为27.5-28.5℃左右,平均年较差各地在25-27℃之间,除个别年份外,严寒期与酷暑期短促;全市年平均降水量在940-1000毫米之间,雨量比较适中。
3 )春温多变,秋高气爽。
4、5两个月是冬季风过渡到夏季风期间,在此时段,南北气流,相互交汇,酿成春季天气气候变化无常。
时冷时暖,时晴时雨为合肥市春季气候的特色。
春季3、4、5三个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29%左右。
4)梅雨显著,夏雨集中。
梅雨是淮河以南地区的气候特色之一,而且差异很大,一般我市入梅期在6月中旬,出梅期在7月中旬的旬初,梅雨期近一个月。
最早入梅在5月底,最迟出梅可至7月底。
夏雨集中是季风气候的特征之一,是雨带缓行北上的结果,夏雨集中程度越向北越大,6、7、8三个月自南向北占全年降水量的35-45%。
3.地形分析:合肥是属于丘陵地带,地处江淮丘陵,总趋势是西南、东南和北面高,中南部低。
境内地形较平缓。
4.水系环境:翡翠湖风景区水域面积有947亩,为古梗水库改建而成,古梗河也经过古梗公园,古梗河的上游是谭冲水库。
水面北窄南宽,呈南北走向。
5.道路:6.人文环境:1)人文历史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
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又名“庐阳”。
合肥是东淝河与南淝河的发祥地,地承南北之利,故曰合肥,历为重要商埠和兵家必争之地,自古就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江淮首郡、吴楚要冲”之称。
2)城市定位合肥市是安徽省龙头城市,国家区域性交通枢纽,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及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区域旅游会展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信息中心。
合肥经济圈建设的发动机、全省加速崛起的增长极和创新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的先行区。
未来十年,合肥经济圈将形成“一区、五轴、三带、多组团”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体系,远景由点—轴模式向网络化模式发展。
3)人文经济合肥经济增速稳定,与其他几项项目城市对比,整体呈现出低值高增的趋势,居民收入水平中等偏下,但消费乐观,主城区人口密度较高,但城市商业分布不均,市场需求持续增大,将加快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由此带来消费结构升级将成为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4月,1997年被列为全国首批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试点单位,2000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现管辖面积78平方米,长住居民20万。
园区分为东西两大功能区域,东部以工业为主,设有中心工业区、南部工业区;西部为商务文化区,建设合肥大学城、国际商务中心区、国际社区。
而翡翠湖公园是位于经开区商务文化区。
翡翠湖公园不仅不用花费门票钱,减少了人们的消费,同时翡翠湖公园是经开区有名的旅游景点,带动了周边经济发展,增加了居民经济收入。
二、翡翠湖景观整体概况及分析1.景区节点分析景区分为四个区,一个公园。
即:生态休闲娱乐景区;大坝景观互动区;翡翠湖迎宾馆区;翡翠公园区。
景区打破了对称、均匀布置的传统布局,确定了“人文、生态、景观”的设计理念,结合现代及中国古典的造园方法,运用山、水、城、林等景观元素,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虽为人工,宛如天成。
整个景区体现了三个特色。
首先是生态休闲娱乐:游人置身其中不仅能欣赏美景,还能够与景区互动,让游人彻底放松身心体会生态休闲的乐趣;其次是人文书院景观:结合紧邻大学校园的特点,让游人游玩过程中感受景区的文化品位,从树阵、草坪、求学大道、读书空间等景观元素里领略出文化景观的含义;最后是自然田园风光:作为绿地、水面为主的生态景区,植物丰富,乔木、灌木,地破结合,长绿结合,陆生、水生结合,春夏秋冬结合,让游人仿佛远离城市来到遍布绿意的田园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