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学情分析试卷

合集下载

期末语文试卷分析

期末语文试卷分析

2016——-2017年度第一学年七年级语文期末学情检测分析郸城县第二实验中学语文学科组刘晓薇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了,临近寒假,学生们在兴奋激动中完成了此次考试。

本次考试,较本学年期中考试,有了很大进步。

由之前的出现问题较多,到现在的学生能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答题;由之前的口语化严重到现在的能准确使用规范的语言来组织题目答案。

我想这是我们这学期来学生们最大的进步。

为今后更加扎实地开展语文教学,进一步树立质量第一的教学意识,作为七年级语文教师兼学科组长,我在认真分析试卷的基础之上,以七年级的期末语文考试成绩为基准,对本次考试情况作一个客观的分析,现分析如下:一:试卷分析本次试卷考查范围为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书。

试卷由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及写作四大板块组成,试卷第一部分为积累及运用,共30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涉及全书的重点字词的形音义、病句修改、文学常识、名著阅读、古诗词默写等。

第二部分为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两篇文章均是课外阅读,一篇是《那年花开》,另一篇是肖复兴先生的《拥你入睡》。

主要考查学生理解、运用、分析、概括能力。

在本部分阅读理解中,偏重于考察学生的主观认知,如,第16题,通过比较分析三位父亲的做法,让考生说说欣赏或不欣赏哪位父亲的做法,并要求学生陈述出理由。

这类题,也是中招考试的方向,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文章,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阐述自己的看法.第三部分为古诗文阅读,共15分,内容分别是《狼》和诗歌《天净沙秋思》,文言文部分采用中招考题模式,选用课内和课外对比阅读的手法进行命题,既有课内基础知识的考察,也有课外比较拓展的成分,是一道相当能考核出学生基础能力的题目.诗歌部分分别以选择题和赏析题两种形式考察。

题目难度不大。

第四部分是作文,计50分.为了与教材紧密配合,降低难度,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想象的空间,设置了两个文题,均为命题作文。

文题一:命题作文《你,让我更美好》;二:半命题作文《我生活在——---—之中》,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学情评估 附答案 (7)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学情评估 附答案 (7)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学情评估一、积累与运用(20分)1.古诗默写。

(10分)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中国文人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曹操登上碣石山,看到了“水何澹澹,(1)________________”的壮观景象;李白在峨眉山写下了“峨眉山月半轮秋,(2)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说王昌龄左迁龙标,他又写下了(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和思念;杜甫在江南发出了“岐王宅里寻常见,(4)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李益站在边塞受降城上远望,但见“回乐烽前沙似雪,(5)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苍茫景象;谭嗣同途经陕西潼关,被“河流大野犹嫌束,(6)________________”这样北方特有的壮阔的风景所震撼;王湾看到涨潮时宽阔的水面和顺风而行的帆船写下了“潮平两岸阔,(7)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马致远面对秋风残阳,用(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游子愁肠寸断的凄苦之情。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10分)史铁生双腿tān__①__(A.瘫B.滩)痪后,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母亲想方设法安慰他,让人感伤;莫顿·亨特趴在悬崖上__甲__(A.神情恍惚B.神魂颠倒),惊慌失措,因父亲最后的鼓励,成功爬下悬崖,给人启迪;植树的牧羊人,让一块荒漠变绿洲,而不要一分__乙__(A.酬劳B.酬谢),催人自省.__②__(A.shěng B.xǐng)。

我们写记事文章时,__丙__。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2分)①________ ②________(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

(只填序号)(2分)甲________ 乙________(3)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总结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总结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总结七年级考试语文试卷分析篇一:初一语文试卷分析(一)本次期末考试的语文试卷从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较全面的检测。

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和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

下面就三方面来分析一下:一、总体分析:纵观整份试卷,它是一份有价值的试卷。

以教材为基本点,以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主要对象,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与社会生活,关注学生心灵,较好地渗透新课程理念。

总的来说,本次试题有以下两个明显特点:1、试题类型的多样性。

这份试题注重题型的多样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一是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本的各个知识点;二是体现习惯、情感、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

试题中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从词语、成语、句子、段落、篇章等等方面的有机融合。

还有诗词、名著、文言文、说明文、叙事类文章的考察,考查知识点较全面。

2、突出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统一。

语文教学不是空中阁楼,要根植于生活,努力做到学以致用。

试题中的一些题目就来源于学生的社会生活。

如:综合性学习,你喜欢的名星是谁,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这种试题,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生活性。

特别是本次考试的作文,“如星星划过天空”,回忆自己幸福的小学生活及印象深刻的人或事,学生更是有内容可写。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基础: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还是掌握不牢固,学生在试卷上的错字比较多,如:“谆谆教导”的“谆”,错的尤其多,其中默写《论语》十则其中的五则,因为错字多,很多学生得分很少。

还有名著题考到的《伊索寓言》知识,学生在总结寓意方面也出了不少错。

2、阅读:尽管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侧重对阅读理解进行了训练,并贯穿了很多方法进行了引导,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依然没有大的提高。

主要原因是很多学生在读不懂的情况下就开始做题。

说明文阅读做的还可以,最后的叙事类文章学生因为答的不全面失了很多分。

3、作文:从学生作文情况来看,好的方面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叙事清楚;二是内容丰富多彩,语句优美流畅;三是中心明确,结构比较完整。

部编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学情评估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学情评估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学情评估一、积累与运用(15分)文章之美,蕴于情,凝于意。

七年级(1)班准备在学期结束之时开展“语文品读”交流会,请你参与。

【美段摘抄】小语摘抄了下面的优美语段,请你阅读并完成1—5题。

(8分)下雪了。

雪降落在松坊村了。

雪降落在松坊溪上了。

像①柳xù__________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岸。

远山披着白雪。

石桥披着白雪。

溪石披着白雪。

从石桥上走过时,我听见溪水正在②淙淙__________地流着。

我看见溪中映照着远山的雪影,映照着石桥和溪石的雪影。

我看见溪水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

1.给选文①处横线上填汉字,②处横线上填加点字的拼音。

(2分)①柳xù____________ ②淙淙____________2.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填序号)(2分)3.选文中□处应填的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1分)A., B.; ; C.。

 。

D., 。

4.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

(1分)5.下列关于各项词性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覆盖”“飞舞”都是动词 B.“芦花”“绒毛”都是名词C.“大”“小”“白”都是形容词D.“一般”“几只”都是数量词【诗文随笔】6.小林同学拿出了自己的古诗文随笔记录和大家分享,请帮他将空缺的部分补全。

(7分)心中有情,万物皆有情。

思念友人,明月也来深切关心,“,”(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珍惜时间,流水也充满生活哲理,“,”(《〈论语〉十二章》);渴望和平,菊花也不负秋阳,竞相绽放,“,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羁旅漂泊,黄昏也令人愁肠百结,“,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追求自由,山水也变得桀骜不驯,“,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河南省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学情分析二(文博志鸿)七年级语文a卷(统编版)

河南省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学情分析二(文博志鸿)七年级语文a卷(统编版)

河南省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学情分析二(文博志鸿)七年级语文a卷(统编版)
河南省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学情分析二(文博志鸿)七年级
语文A卷(统编版)是一份重要的考试,它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根据本次考试的结果,学生的整体表现良好,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学生在语言知识方面表现出色,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
较高,但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仍有待提高。

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
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书面表达方面,学生的表达能
力仍然较弱。

其次,学生在文学知识方面表现出色,但在文学分析能力方
面仍有待提高。

学生在文学分析能力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尤
其是在文学分析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学生的表现仍然较弱。

最后,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表现出色,但在文言文理解能
力方面仍有待提高。

学生在文言文理解能力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文言文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学生的表现仍然较弱。

总之,本次考试的结果表明,学生的整体表现良好,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

山西省朔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A)语文试题

山西省朔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A)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A)七年级语文一、读·书(12分)1.中国书法历经演变而产生不同的字体,如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

请赏读下面两幅书法作品并从下面的选项中为甲、乙两幅书法作品分别选出最适当的评价。

(2分)()A.此作品为楷书,字形端正,笔画平直,秀美圆润B.此作品为隶书,字形扁方,蚕头雁尾,一波三折C.此作品为行书,笔法灵活,行云流水,疏密得体D.此作品为草书,笔法苍劲,龙飞凤舞,一气呵成甲:()乙:()2.请将下面空缺处的诗文名句书写在横线上。

(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人潼关不解平。

(2)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4)《夜雨寄北》中诗人回答亲人归期未卜,并用雨景衬托浓郁相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虽年老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思(38分)(一)班级开展了以“响文学之门,感触文学之美”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语文试卷 (1)(有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语文试卷 (1)(有答案)

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七年级语文试题卷命题人:初一语文备课组审核人:初一语文备课组亲爱的同学,七上即将结束,你在语文学习上有什么体验和收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进行知识大闯关吧!活动一:探究意象享诗意(21分)【我来导学】1、下面是小语对诗歌“意象”的导学,请完成后面的任务。

(9分)在梳理古诗词中的“意象”时,我发现诗歌中的意象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某种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遨游于诗海,品味一个个别具一格的意象,我们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如鸟雀翱翔于云(xiāo) ______;我们可以仰望烂漫的星空,感受那浩瀚(ch éng)______ 澈的天宇。

温习知识有这么多新的发现,真是应(A.y īng B.yìng)了孔子的那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根据词语的解释,填入文中第一行“□”的词语,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2分)A. 赋有:具有某一样东西。

B. 富有:大量拥有。

②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注明该词的词性。

(4分)云(xiāo),词性为___________(chéng)澈,词性为__________③加点字“应”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1分)A.yīngB.yìng④根据语境,选择语段结尾应该填入的句子()(2分)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我来梳理】2、“月”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下面是小语同学整理的有关“月”的诗句,请一起完成表格。

(4分)意象诗句出处情感月峨眉山月半轮秋,①《峨眉山月歌》(李白)借“月”抒发思乡怀人之情②,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回乐烽前沙似雪,③《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我的发现:古诗词中的某些特定意象包含的情感或意境具有固定性,整理古诗词字词时可以用“意象辨析法”。

如下面这句诗的意象根据“意象辨析法”可以选出应填入正确的意象是:乡书何处达?归___④_____洛阳边。

2023-2024学年杭州市拱墅区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杭州市拱墅区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杭州市拱墅区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试卷2024.1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考答案活动一:探究意象享诗意(16分)1、①A②云霄名词;澄澈形容词③B④B2、①影入平羌江水流(注意“羌”写法)②我寄愁心与明月(注意“寄”写法)③受降城外月如霜④B3、①却话巴山夜雨时②夜阑卧听风吹雨(注意“阑”写法)③铁马冰河入梦来④设想重逢时谈心的欢悦,反衬出作者的孤寂落寞之情4、水:诗句运用比喻、顶针的手法,将客愁必成源源不断的流水,突出客愁绵长。

(2分;月:(突然听到乡音吴语,竟不敢相信已到家乡)书写船到家乡的那一瞬间,抬头望故山明月,充满归乡的喜悦之情。

(2分)活动二名著5.(1)衍太太她阴坏,教别人家的孩子做坏事(教唆吃冰、打璇子、看小黄书、偷母亲的首饰)。

(3分)(2)示例:《五猖会》讲述了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2分)6(5分,每空1分)(1)活无常(2)表现了活无常伸张公平正义/无论穷人还是富人绝不偏袒。

(3)自尊自爱/有人情味。

(4)急促而悲愤7、(1)齐天大圣(2)如意金箍棒(3)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火眼金睛(2)①行为莽撞、冲动,佛心未定,还需教诲②虽征程艰险但忠诚护师,虽屡招惩罚但不忘师恩③红孩儿④斗战胜佛⑤略活动三名篇8.A(2分)9.(1)情节中重复中的变化在于:随着需要承担的责任越来越重,小泰莱莎一次比一次更希望自己再大一点(1分);这种变化意味着:小泰莱莎真正长大了,富有责任越了。

小泰莱莎从关心自家人到关心同村的人的变化,这是一个人真正成长和长大的标志。

(2分)(2)示例:句中的“还要”和“要”重读,这样可以突出小泰莱莎想要长大的愿望描烈,也突出表现小秦莱莎富有责任担当。

10示例一:我选A单元,因为A单元都是富有想象的名篇,《不肯长大的小泰菜莎》也是富有想象的,可以加深同学门对想象作品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学情分析试卷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水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并用2B铅笔将对应考号的信息点涂黑。

2. 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水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20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迈进了中学已四个月了。

在这片沃(▲)土上,我们眺望繁星漫天,凝眸( ▲)夕阳余辉;líng( ▲)听悦耳的朗朗书声,醉心bān( ▲)斓的文学风景。

在这片沃土上,我们与贾里交朋友,向田晓菲学习……让我们爱上语文,播撒希望。

2.默写(6分)(1)▲,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2)▲,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3)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4)最是一年春好处,▲。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5)绿树阴浓夏日长,▲。

(高骈《山亭夏日》)(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

”(《论语》)3.名著阅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回答问题。

(4分)(1)《汤姆•索亚历险记》是▲国(国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

(2分)(2)作品中主人公汤姆在想去当海盗之前还计划做什么?(2分)▲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勤奋努力、独立思考、积极探究。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D.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5.爷爷听力不好,在广告上看到一款高级助听器,购买需要汇款1486元。

汇款单上有一栏要求汇款金额(大写),请你帮忙写一下。

(2分)人民币(大写)▲元整。

6.下面是打乱的三副对联,请你运用你所学过的对联知识匹配,配出两副来即可。

(2分)东风吹出千山绿四面荷花三面柳九天日月开新运万里笙歌乐太平春雨洒来万象新一城山色半城湖①▲②▲二、理解阅读(40分)(一)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7-8题。

(6分)清江引秋怀张可久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7. 作者是抓住哪些意象(景物)来写“秋怀”的,创设了一幅怎样的图景?(3分)答:▲8.“芭蕉雨声秋梦里”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曲简要分析(3分)答:▲(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2分)【甲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

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买履》)【乙文】今有人①攘其邻之鸡者。

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请②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③已。

”如知其非④义,斯⑤速已矣,何待来年?(《月攘一鸡》)【注释】①攘:窃取、偷盗。

②损:减少。

③已:停止。

④义:符合道理、事理。

⑤斯:那么就应该的意思。

9.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先自度其足(▲)②而置之其坐(▲)③或告之曰(▲)④是非君子之道(▲)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4分)①宁信度,无自信也。

▲②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11.下列对加点字“之”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今有人攘其邻之鸡者②而置之其坐③是非君子之道④请损之A.①②③④都相同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③④都不相同12.你认为【乙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三)阅读《地球之水天外来?》选段,完成13—16题。

(共8分)地球之水天外来?水是生命的源泉。

地球上有生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地球上有大量的水。

水存在于辽阔无边的海洋,存在于纵横交错的江河,存在于星罗棋布的湖泊,也存在于地下。

那么,地球上的水是哪里来的?对这个问题,科学家仍一直在探索。

一种普遍流行的观点是:地球上的水是在地球形成时,从那些宇宙物质中分离出来的;而在地球形成以后,从地球内部不断析出水分聚集在地表。

这由今天的火山活动可以得到证实。

从地下分离出水的规模现在还很大。

一次火山爆发,它喷出的水蒸气就可达几百万公斤。

可以想见,在漫长的地球历史发展过程中,这样产生的水是很多的。

此外,地球的重力比较大,它能把水吸引住;地球上的温度也有利于水的存在,如果地球表面温度太高,水就会被汽化跑到太空去了,如果温度太低,水都变成冰了。

近来,科学界又有一个重要发现:地球上的水源靠“天外来客”不断得到补充。

据美国科学家最近在美国地质物理协会的一次会议上宣布,卫星观测表明每天有成千上万个小型冰球撞击地球大气层,它们带来的水分进入了地球大气和海洋,对地球上保持充足的水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美国依阿华大学的物理学家路易斯•弗兰克于1986年首先发现了这一现象。

1996年2月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的极地探测卫星又发现,每隔5至30分钟,就会有直径在12米左右的小型冰球撞击地球外层大气,每天撞击地球大气层的冰球总数最高迭4.3万个。

科学家解释说,这些冰球由冰和宇宙尘埃组成,实际上也就是小彗星。

当距离地球1660公里到2.4万公里时,冰球就分裂成小碎片。

当这些碎片暴露在阳光下时,就地迅速汽化,成为厚达48公里左右的云层,然后或被风吹散或形成降水。

弗兰克博士估计,每隔一万到两万年,来自太空的冰球可以使地球海平面升高2.54厘米。

天文学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认为陨冰(如余杭陨冰)可能就是这些未汽化的冰球。

13.文章为什么用问句“地球之水天外来?”作标题?(2分)▲14.画线句中的“这一现象”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15.地球上的哪些因素也使水得以在地球上存在?(2分)▲16.最后一段句子中“可能”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四)阅读《高贵的生命不卑微》一文,完成17-20题。

(14分)高贵的生命不卑微朱国勇①他是黑人,1963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

对于未来,他看不到什么希望。

②十三岁的那一年,有一天,父亲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大概一美元。

”他回答。

“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

“傻子才会买!”他赌着气说。

父亲的目光真诚又透着渴求:“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要是你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的妈妈。

”他这才点了点头:“我可以试一试,但是不一定能卖掉。

”他很小心地把衣服洗衣净,没有熨斗,他就用刷子把衣服刷平,铺在一块平板上阴干。

第二天,他带着这件衣服来到一个人流密集的地铁站,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叫卖,他终于卖出了这件衣服。

③过了十多天,父亲突然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想想,这件衣服怎样才能卖到二十美元?”怎么可能?这么一件旧衣服怎么能卖到二十美元,他最多只值两美元。

“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父亲启发他,“好好想想,总会有办法的。

”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他请自己学画画的表哥在衣服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唐老鸭与一只顽皮的米老鼠。

他选择在一个贵族子弟学校的门口叫卖。

不一会儿,一个开车接少爷放学的管家为他的小少爷买下了这件衣服。

那个十来岁的孩子十分喜爱衣服上的图案,一高兴,又给了他五美元的小费。

二十五美元,这无疑是一笔巨款!④回到家后,父亲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能把他卖到两百美元吗?”父亲目光深邃,像一口老井幽幽地闪着光。

这一回,他没有犹疑,他沉静地接过了衣服,开始了思索。

⑤两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

当红电影《霹雳娇娃》的女主演拉佛西来到了纽约宣传。

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举着旧衣服请她签个名。

拉佛西先是一愣,但是马上就笑了①。

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纯真的孩子。

拉佛西流畅地签完名。

⑥他笑了②,黝黑的面庞,洁白的牙齿:“拉佛西女士,我能把这件衣服卖掉吗?”“当然,这是你的衣服,怎么处理完全是你的自由!”他“哈”的一声欢呼起来:“拉佛西小姐亲笔签名的运动衫,售价两百美元!”能过现场竞价,一名石油商人以一千两百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这件运动衫。

⑦回到家里,他和父亲,还有一大家人陷入了狂欢。

父亲感动得泪水横流,不断地亲吻着他的额头:“我原本打算,你要是卖不掉,我就派人买下这件衣服。

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你真棒!我的孩子,你真的很棒……”父亲接着说道,“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只值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

何况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生活丧失信心呢?我们只不过黑一点穷一点,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就在这一刹那间,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

“连一件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我还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⑧从此,他开始努力地学习,刻苦地锻炼,时刻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二十年后,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他的名字叫——迈克尔乔丹!(选自《读写月报》,2011-4有删改)17.试分析第①段有何作用?(2分)▲18.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有两处“笑了”,其内涵不同,请加以分析。

(4分)第①处“笑”:▲第②处“笑”:▲(2)理解“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3分)▲19.第⑤段中“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有人认为作者把“扑”改成“跪”更好,因为这样更能打动拉佛西,你认为呢?(3分)▲20.人物形象探究:有人认为本文主人公是儿子,有人认为是父亲,还有人认为是父亲和儿子。

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2分)▲三、写作表达(40分)21.以“我喜欢,所以我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说真话,抒真情,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挖掘值得写的人、事、物,写出真情实感。

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参考答案1. wòmóu 聆斑(每空1分)3.(1)美马克吐温(每格1分)(2)做士兵、到印第安人做大酋长(2分)4. B(2分)5.壹仟肆佰捌拾陆(错两字不得分)6. 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九天日月开新运,万里笙歌乐太平(一副得1分)7. 用西风、红叶、黄花、北雁、芭蕉、雨声这些意象(1分)渲染出一幅萧瑟(或凄清冷落)的秋天景象。

(2分)8.“芭蕉雨声秋梦里”这句诗写出了诗人的漂泊之感,以及强烈的思乡之情。

(1分)家信、归期未、萧瑟的秋景分析(写到2处)(2分)9. ①测量②同“座”③有人④这(4分)10. ①宁愿相信尺子,也不相信自己。

(2分)②如果知道那不符合道理、事理,就应该很快停止了,为何要等到第二年呢?(2分)11.B(2分)12.示例: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成大事者,必须当机立断,不能给自己找借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