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表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1.1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精密压力表标准装置计量标准负责人邹呈思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伊犁州计量检测所填写日期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 )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
五、环境条件……………………………………………………………( )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 十一、结论……………………………………………………………………( ) 十二、附加说明…………………………………………………………………( )。
精密压力表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ct / t kp
cP0 / P0 1 cPx / Px 1
cPb / Pb 1 ;
4 分量标准不确定度分析计算
cPg / Pg 1 ;
用一块 1.6 级 0~4 MPa ,分度值为 0.05 MPa 的普通压力表的检定为例进行评定。 4.1 被检表某一点示值重复性 u 1 该项来源可以从重复性实验中算得,其中包括观测人员对示值的估读随机性和弹性元件滞后 特性引起误差的因素, 属 A 类不确定度分量。 对被检表作全量程检定, 发现在 2 MPa 点上变化较大, 以此组数据为代表来估算其不确定度(用引用误差形式表示) : 单位: ( MPa ) 1.99 2.00 2.00 1.99 2.00 2.00 2.01 2.01 1.99 2.00
0.25 级
1年
主 设 要 施 配 套
/ /
压力表校验仪 电控油气压力 表两用校验台
LY-100
(0~100)MPa
/
/ DYQ-02 (0~60) MPa / 江阴长泾仪器厂
4
多功能电控压 力表校验台 油水隔离器
FY07 SH-1 SH-1D
(-0.1~60) MPa
/
江阴文林电子自控 设备厂 沈阳富润德仪器制 造公司
s( yi )
(y
i 1
n
i
y) 2
0.007
n 1
论 注
结 备
/
苑 青 张小青
试验人员
8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精密压力表标准装置(0-1)MPa
考核时间 测 量 (1Mpa) 测量次数 值
的稳定性考核记录
2013 年 1 2013 年 2 2013 年 3 2013 年 4 2013 年 5 2013 年 6 月 月 10 日 月8日 月 11 日 月 10 日 月 12 日 11 日
压力表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量标准名称压力表检定装置计量标准负责人湛国超建标单位名称朝阳浪马轮胎有限责任公司填写日期 2020年1月18 日目录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 1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1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2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3 )五、环境条件………………………………………………………………………………( 3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4 )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5 )八、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试验………………………………………………………………(6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7)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9 ) 十一、结论…………………………………………………………………………………(10 ) 十二、附加说明……………………………………………………………………………(10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为保障我厂所属范围使用压力表示值的准确,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计量准确可靠及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又能满足我公司生产的需求,故建立精密压力表标准装置,以便在公司内开展压力表检定工作。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根据帕斯卡定律和流体静力平衡原理,借助螺纹杠杆加压,通过活塞产生的水压,使校验器的活塞系统产生标准压力值,利用两端的等压值把被检压力表与精密压力表(标准表)进行直接示值此对。
其框图1、标准压力表2、被检压力表3、被检压力表4、螺纹杆5、截止阀。
0.05级活塞式压力计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目录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3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3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4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5 )五、环境条件………………………………………………(5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6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考核………………………………(7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8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9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13)十一、结论 (14)十二、附加说明 (14)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用该装置,对一只0.25级测量范围(0~60)MPa 的精密压力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在10.0MPa 点,等精度测量10次,测得值如下: 单位:MPa序号 测量值X iU =X i -U 21 10.04 0.00 02 10.04 0.00 03 10.02 -0.02 4×10-4 4 10.04 0.00 05 10.04 0.00 06 10.06 0.02 4×10-47 10.04 0.00 08 10.04 0.00 09 10.06 0.02 4×10-4 10 10.04 0.000 求和 100.42 1.2×10-3求平均值10.04s =1)(2--∑n X Xi=9102.13-⨯=0.011MPa 该装置的测量重复性为0.011MPa 。
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量值比对技术报告

证》 以 , 数作为本次能力验证结果 的判定依据 :
=
V 鲁
+
当 ≤1为满 意 , n E >1为不 满 意 。从 上 列 表 中可 以看 出 , 比实 验 室 的 E 参 值 均 小 等 于 1评 价 均 为 “ , 满
意 ” 说 明本 次 比对 结果 基本 上还 是满 意 的 。 ,
( 上接 第 3 O页 )
为用 体 积单 位 表示 。结果保 留 2位有效 数 字 。 I 5公式 为 : I 5=R U D(4*E , ON I 2 2—1一n r L G1 , (O 0 c ( B (4*E ) ) *10 A S1 2 ) ) 00
作者简介 : 林建辉 , , 男 工程师 。工作单位 : 福建省福清市质量计量 检测所 。
04 a故 比对 结果 的压 力 示 值 只 需 保 留 到小 数 点 最后 .MP ,
一
和计量 单位 表达 不规 范 , 据 随意 划 改 , 差 计 算 错 误 , 数 误 检定员 和核 验员 未签 名 等诸 多乱 象 , 有 待 各实 验 室 提 还
高检 测水平 。
5 总 结
位 且 是 4的倍 数 即 可 。参 比实 验 室 提 供 的证 书 和记
林 建辉
( 福建省福清市质量计量检测所 , 福建 福清 30 0) 5 30
摘
要: 本文主要对各实验室的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检定或校准综合能力进行有效的评价 , 并对 比对的数 据进行分析 , 阐明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 : 一般压力表 ; 量值 比对 ; 技术报告 正文
1 概 况
本次 比对 试验 采 用 了 G / 143—19 ( 验 室 间 B T 58 99 实 ( 比对 的能 力验证 》 中推荐 的 E 数计算 方法 。
压力表标定报告

压力表标定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压力表进行标定并记录相关实验数据和结果。
为了确保压力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标定实验。
2. 实验目的•确定压力表的量程范围和精度等级。
•测试压力表的线性度和回归系数。
•验证压力表在不同压力范围内的测量误差。
3. 实验装置和材料本次实验所需的装置和材料如下: - 压力表 - 标准压力源 - 数字压力计 - 扳手和螺丝刀4. 实验方法和步骤4.1 压力表的安装和准备首先,将压力表反面的固定螺丝松开,将压力表固定在测试装置上。
根据压力表的量程范围,连接合适的标准压力源和数字压力计。
4.2 压力表的零点标定在保证标准压力源稳定的情况下,逐渐增加压力,记录压力表显示的数值和数字压力计的读数。
当压力达到最大量程时,逐渐减小压力,同样记录压力表的数值和数字压力计的读数。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压力表的零点偏差。
4.3 压力表的满量程标定将压力逐渐增加至最大量程,并记录压力表和数字压力计的读数。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压力表的满量程误差和回归系数。
4.4 压力表的线性度测试在压力表的量程范围内,选择若干个等间隔的压力值,并分别记录压力表和数字压力计的读数。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压力表的线性度误差。
4.5 压力表在不同压力范围内的测量误差测试在压力表的不同压力范围内选择若干个压力值,并记录压力表和数字压力计的读数。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压力表在不同压力范围内的测量误差。
5. 实验结果根据以上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测试后,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 - 压力表的量程范围为0-100 MPa,精度等级为0.5级。
- 压力表的零点偏差为±0.05 MPa。
- 压力表的满量程误差为±0.1 MPa,回归系数为0.98。
- 压力表的线性度误差为±0.2%。
- 压力表在不同压力范围内的测量误差在规定的精度范围内。
6.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压力表的量程范围和精度等级符合要求。
水表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JJG162-2009

水表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JJG162-2009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水表检定装置
计量标准负责人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
填写日期2015年05月06日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1 )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2 )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3 )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4 )
五、环境条件……………………………………………………….( 5 )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6 )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7 )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8 )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9 )
十、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 10 ) 十一、结论………………………………………………………….( 11 ) 十二、附加说明…………………………………………………….( 12 )
1
2
3
5
6
7
10。
压力表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压力表计量标准技术报告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压力表是一种常用的测量仪器,用于测量和显示各种气体或液体的压力大小。
压力表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对于工业生产过程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因此,压力表的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成为了工程技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压力表的计量标准是什么。
压力表的计量标准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压力表进行检定和校准,以确定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技术要求。
压力表的计量标准技术报告,就是对压力表的计量标准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说明,包括对压力表的检定、校准方法、标准器具的选择和使用、测量数据的处理等内容。
其次,压力表的计量标准技术报告需要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
首先是对压力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描述,包括压力表的传感器、指示装置、测量范围、精度等参数。
其次是对压力表的检定和校准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检定和校准的环境条件、标准器具的选择和使用、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等。
最后是对压力表的准确度和可靠性进行评价,包括对压力表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以及对压力表的使用寿命和维护保养进行评估。
在压力表的计量标准技术报告中,还需要对压力表的相关标准和法规进行引用和解释。
例如,国家标准《压力表检定规程》和《压力表校准规程》等文件,对于压力表的检定和校准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和程序,需要在技术报告中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此外,压力表的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还需要对压力表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于压力表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压力表的计量标准技术报告需要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技术创新进行预测和展望。
综上所述,压力表的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是对压力表的计量标准进行详细阐述和说明的技术文件,其内容丰富、细致,涵盖了压力表的结构、工作原理、检定和校准方法、准确度和可靠性评价、相关标准和法规的引用和解释,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通过对压力表的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的编制和研究,可以提高压力表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促进工业生产的稳定运行和提高生产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力表标准技术报告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精密压力表标准装置
建立计量标准单位上海市崇明计量质量检测所计量标准负责人陈海峰
筹建起止日期
目录
一、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1)
二、选用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2)
三、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3)
四、环境条件 (3)
五、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4)
六、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 (5)
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21)
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24)
九、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 (25)
十、结论 (26)
十一、附加说明 (26)
2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