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合集下载

2022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2 第一章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

2022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2 第一章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1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最新考纲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分。

思维导图考纲解读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及其地区差异。

2.把握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比较不同的人口进展模式的地区差异。

3.说出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分,理解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微专题一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的自然增长(1)总趋势人口数量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依据:图中曲线上扬)。

(2)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缓慢(依据:图1中a段曲线平稳)农业革命期间增长速度加快(依据:图1中b段曲线坡度增大)近100多年来急剧增长(依据:图2中c段曲线坡度最大)(3)空间差异目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进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特殊提示人口的自然增长中的“增长”,仅指人口数量的变化,而不肯定是数量的增多,也可以是零增长或负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人口增长模式是由诞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特殊提示①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由“死”到“生”来实现,生产力进展是关键——“死”是指死亡率下降,“生”是指诞生率下降。

②目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20世纪60年月以来,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严峻,死亡率有所上升。

③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已是现代型,但因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很快。

④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1.人口增长模式的推断(1)依据生产力水平推断: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时期多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2)依据国家类型推断:绝大多数进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进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已经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多属于现代型。

(3)依据数值特征推断:诞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原始型4%左右4%左右4%以下,接近于0,甚至是负值传统型3%左右1%以上2%左右现代型1%左右1%左右1%以下,接近于0,甚至是负值2.分析人口增长快慢缘由的思路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打算性因素是生产力水平的凹凸,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都能促进人口的增长正说明白这个问题,因此分析人口增长快慢缘由的思路如下:考向一人口数量增减的相关计算(2022·江苏地理)1980年我国开头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方案生育政策,2021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六章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精讲课件

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六章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精讲课件

大小 关系 共同 点
某一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
(1)不确定性:制约因素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具有 明显的不确定性 (2)相对确定性:在某一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 变的情况下,可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的定量估计
学以致用 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 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 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 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 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读图,完 成(1)~(2)丰富程度
科技发展水平 经济发达程度 人口受教育水平 地区开放程度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 越大 科技水平提高,环境人口容 量越大 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 越大 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 人口容量越大 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 口容量越大
① A.①②
② B.②③
③ C.①④
④ D.③④
解析:(1)本题考查人口容量的计算。根据题目叙述:理论人 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 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四地耕地面积相同,但是由北向 南农作物由一年一熟变为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④地熟制最 高,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较小,所以④地的理论人 口容量最大。所以本题选择D项。 (2)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人均用水总量小于人均水 资源总量表示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图中①和④ 人均水资源总量大于人均用水总量。所以本题选择C项。 答案:(1)D (2)C
【例】 (2012· 山东卷)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 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命题规律 该考点以不同国家人口的性别—年龄金字塔图材料为命题的 切入点,考查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性别比和人口增长模式进而 分析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地区分布、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等 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试题常 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从近年的高考命题来看,该考点是高 考的重点。

一轮课件:6-1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轮课件:6-1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某一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
由于制约的因素不确定,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造 共同 成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 点 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 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考纲定位
思维导图
江苏考纲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 及地区分布;环境承载力与人 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考纲解读 1.识记:人口增长模式的类 型、特点及地区分布、环境承 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2.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 口问题及对策。 3.应用:各类人口统计图表的 判读。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2.(2013·浙江文综,9~10)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
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和下图,
完成(1)~(2)题。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1)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2)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A.① B.②
情,与俄罗斯相比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应为能源短缺。
答案 (1)B (2)B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考点二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知 识 整 合 ]
1.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和 自然增长率 。 2.类型、特征及转变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类型 特征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

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考纲呈现考点解读考情分析1.不同人口增学生用书P091 一、人口自然增长的时空分布1.总趋势:①不断增长。

2.决定因素:②出生率和死亡率。

3.两种差异(1)时间差异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①10万年以来,人口增长速度呈加快的趋势。

②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③快速时期。

(2)空间差异①特点:地区上是④不平衡的。

②表现⎩⎨⎧发达国家:人口增长⑤缓慢。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⑥很快。

(1)人口增长中的“增长”仅指人口数量的变化,而不一定是数量的增加,也可以是零增长或者负增长。

(2)一个地区人口数量最多是在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0的时刻,而不是增长率最大的时刻。

微探究1 不同时期人口增长一样快吗?答案 不一样,人类社会的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使人口数量增长明显加快。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与转变过程(1)发达国家:⑨现代型。

(2)大多数发展中国家:⑩传统型。

(3)全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4)我国: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⑪现代型的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至出生率下降到一定水平结束。

(2)原始型与现代型的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相似,但原始型是出生率、死亡率处于高位状态下的缓慢增长,而现代型则是低位状态下的缓慢增长。

三、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1.环境承载力(1)概念: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2)衡量重要指标:⑫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⑬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其中⑭资源是主要的制约因素。

3.人口合理容量(1)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⑮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微探究2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重要措施是什么?答案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使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高考地理总复习 开卷速查(十五)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

高考地理总复习 开卷速查(十五)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

开卷速查(十五)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2014·东北三校二模)读“黑龙江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比较图(单位:‰)”,回答1~3题。

1.黑龙江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全国同期相比差异最小的年份是( )A.2012年B.2010年C.2000年D.1995年解析: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死亡率。

读图,可分别计算出黑龙江省和全国同期的自然增长率。

对比可知,1995年相差2.6‰,2000年相差3.6‰,2010年相差2.4‰,2012年相差3.6‰,故2010年相差最小,因此排除A、C、D三项,选B。

答案:B2.由图可知,黑龙江省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 )A.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B.总量呈下降态势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总量呈增长态势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黑龙江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的现代型,故A项错误。

2012年的出生率为7.3‰,死亡率为6.0‰,自然增长率为1.3‰,自然增长率大于0,所以人口呈缓慢增长态势。

故B、C项错误。

D为正确答案。

答案:D3.我国于2013年底推出了“单独二孩”政策,该政策实施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①出生率趋于回升②老龄化程度降低③死亡率趋于上升④公共资源压力增大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我国于2013年底推出的“单独二孩”政策是针对目前我国出现的老龄化问题提出的。

该政策的实施增加了出生人口的数量,导致出生率回升,老年人口比重下降,死亡率也趋于下降,但公共资源的压力会增大,故①②④所述正确,③错误,所以C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C(2014·山东青岛一模)读2010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域老年人口比例图(不含港、澳、台数据),完成4~5题。

4.2010年我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A.京津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C.川渝地区D.珠江三角洲地区5.图示西藏老年人口比例特点的成因是( )A.自然增长率高B.出生率低C.医疗水平高D.迁入人口多解析:第4题,从统计数字可知川渝地区人口老龄化最严重。

第1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第1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由于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不同,因而 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采取的对策及今后人口变 化趋势不同,对比分析如下表: 发展中国家 自然增长率 较高 ①经济落后, 生活质量较 差,现代化水平低,需要 劳动力多;②社会保险和 原因 福利制度不完善;③受 “养儿防老” 的传统观念 影响;④政治独立、经济 发展、医疗进步 发达国家 较低 ①经济发达,生产力 水平高,科技发达, 生活条件好;②有良 好的社会保险和福 利制度;③人们受教 育水平高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指标: 出生率 、 死亡率 和
自然增长率 。
2.人口增长模式类型
原始型 基 出生率 本 死亡率 特 征 自然增长率 高 高 低
传统型 高 低 高
现代型 低 低 低
3.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转变 原始型 传统型 发达国家:现代型 4.人口增长模式 发展中国家: 大多为传统型 的空间差异 全世界: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中国: 基本实现了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现代型
考点一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 根据三率及其不同的组合,人口增长的转变,经历了原始 低增长阶段、加速增长阶段、增长减缓阶段、低速增长阶 段等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阶段 人口增 长模式 原始低增长阶段 加速增 增长减 低速增 长阶段 缓阶段 长阶段 “高低 “高高低”模式 高”模 式 高低 高” 模式 低低 低” 模 式
第(1)题,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就是劳动力人口占总人
口比重最大的年份。人口比值越大, 说明该年龄段的人口数越 多。从图上看,0~18 岁年龄段的人口比值最大,说明这一年 龄段的人口数最多,当他们进入劳动力人口年龄以后,劳动力 人口负担最轻;当他们进入老年后(65 岁及以上),劳动力人口 负担最重。第(2)题,出生人口的减少会影响劳动力人口的数 量,但是需要一段时间,不是最先受影响的。性别构成、年龄 构成与人口数量无必然联系。 而出生人口减少会导致妇女就业 数量的增多,因此出生人口减少最先影响劳动力的职业构成。

201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必修2_第1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和合理容量

201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必修2_第1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和合理容量

2. 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人口金字塔图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统计 图,图形似金字塔而得名。一般表示方法是将总人口按性别分成 两栏,再按一定的年龄段分组,以图中的纵坐标表示各年龄组, 横坐标分别表示各年龄组中男女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图说考点
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导致世界人口增长具有明显 的不平衡性特点,分析解读时通常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 空间差异的分析内容及思路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差异分析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 增长很快 增长缓慢 状况 ①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 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 低,需要劳动力多;②社 高;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 原因 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 和福利制度;③社会经 善;③政治独立、经济发 济、文化影响生育观 展、医疗进步
【典例1】► (2010· 海南地理)下图示意4个国家人口的性别年龄 构成。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示四国中30~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 ( A.①③④②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
)。 )。
(1)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 ( A.2019年,2066年 B.2066年,2019年 C.2001年,2019年 D.2001年,2066年 (2)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 ( A.数量 B.职业构成 C.性别构成 D.年龄构成
)。
)。
解析 本组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某国的人口问题。第 (1)题,如果控制人口增长,则2000年后新生儿人口数量减 少,在18年以后劳动力数量到达顶峰,劳动力人口负担最 轻,之后由于劳动力供给减少,负担变重。当2000年出生 的人口成为被负担人口时,即2066年负担最重,此后由于 2000年后出生人口减少,被负担人口减少,劳动力负担开 始减轻。第(2)题,出生人口减少不会立刻对人口数量、 性别构成及年龄构成形成影响,但是由于新生儿减少,包 括教育等职业受影响,职业构成发生变化。 答案 (1)A (2)B

第二部分 第六章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

第二部分  第六章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

返回
返回
读“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 类型的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1~2题。
②15~64岁人
③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上
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
C.①③
D.③④
返回
[答题流程]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读材料可获取如下信息:
(1)读表格可知江苏省不同年份的人口数量。
(2)对比三地区可知三地人口比例大小。 (3)对比三地不同年份比例,可知比例变化趋势及变 化幅度。 (4)读图可对比不同年份年龄比例,可知不同年龄段
历史发展表明,人口增长模式在不同时期表现不同,
其转变主要与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和相关的 人口政策等密切相关。
返回
人 口 出生率
人口增长特征 死亡率 特 点 自
增 历史
长 时期 特 模 式 采猎 原 文明 到农 ①没有控制生育;②早 期的农业社会需要多生 子女来帮助从事农业; ①战争频 繁;②食 物匮乏; 点
2.(牢记点)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
提示: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 水平。
返回
3.(易混点)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仅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 决定吗? 提示:不是。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 死亡率决定的。但是,一个地区人口的增长除了自然
增长外,还有机械增长。
4.(常考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慢带来的 人口问题有何不同? 提示:发达国家主要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发展中国家 主要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 返回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 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好
第1课时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 合理容量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最新考纲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环境承 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
[知 识 整 合]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总趋势:不断增长。 2.决定因素: 出生率 和死题: 人口的文化结构主要是指各学历层次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人口文化总体水平过低,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家 应加大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我国的人口问题比较特殊,既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 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问题,还有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 问题。这是因为虽然我国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是由于 人口基数大,所以增长速度较快。 解决我国目前人口问题首要的任务是继续保持较低的人 口自然增长率而不是控制人口老龄化,因此要坚持计划 生育政策。除此之外,我国在人口上还存在着其他不合 理问题。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2014·福建文综,5~6)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 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1980~ 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读图, 回答(1)~(2)题。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1)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深 度 思 考] 1.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 文化素质结构等,人口结构若出现不合理,则会引发人 口问题。 (1)人口的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各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主 要表现在人口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两个方面。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高低高
现代型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3.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1)发达国家: 现代型 。 (2)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传统型。 (3)全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4)我国: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 的转变。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方法技巧】 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方法 (1)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判断 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 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2)根据国家类型判断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高—低—高”传统型;个别发展中 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已经属于“三低”现代型;发达国家 属于现代型。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3)根据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 在进行人口增长模式判断时,不管试题提供的是哪种材料, 我们都可以通过材料得出该地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 增长率的高低,进而进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如下图)
A.1910~1930年 C.1950~1970年
B.1930~1950年 D.1970~1990年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解析 第(1)题,根据题图提供的不同年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 人口的比例,可分别计算出191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9 300万, 193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1.25亿,195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 1.4亿,197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2亿,1990年该国的总人口 约为2.5亿,201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3.08亿。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3.时间差异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1)10万年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呈 加快的趋势。 (2)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 时期。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4.空间差异 (1)特点:世界人口增长在地区上不平衡。 (2)表现:发达国家人口增长 缓慢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 长 很快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人口的性别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性别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内),一个国 家或地区的人口构成中,新出生的男性或女性各占总人口的 比例。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 性数来衡量。它用来反映该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 合理或协调。 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 经济的发展。国家应加大思想教育等措施,严禁非医学鉴定 胎儿性别。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高 考 探 究] 1.(2014·课标I,10~11)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
比例的变化。读图,完成(1)~(2)题。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1)如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
特征的是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该国人口在持续增加,与图①曲线的特征相吻合,故选A。 第(2)题,结合上题,该国不同阶级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可以 分别计算出来。1910~193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3 100万; 1930~195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2 000万;1950~1970年 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6 000万;1970~1990年人口自然增长 数量约为4 000万。比较可知,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 量最多,故选C。 答案 (1)A (2)C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1.利用人口结构统计图本载体,考查人口年龄 结构变化及影响 2.利用人口数量变化统计图表考查人口问题 3.以某国或某区域人口增长情况为载体,考查人口 自然增长情况以及人口问题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二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知 识 整 合] 1.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和 自然增长 率。 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与转变过程
()
A.性别比例
B.医疗水平
C.教育程度
D.年龄结构
(2)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
A.人口迁移加剧
B.劳动力渐不足
C.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解析 第(1)题,图中显示2015年前后老年抚养比明显上升, 少儿抚养比维持在较低水平,由人口抚养比的概念推知老年 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故主要影响因素是 年龄结构的变化。第(2)题,随着少儿人口比重下降和老年人 口比重的上升,2025年后人口老龄化严重,会造成劳动力逐 渐不足。 答案 (1)D (2)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