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调查报告范文2021

合集下载

2021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最新)

2021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最新)

篇1:一、调查的村的基本情况和现状本村住户一共196家,总人口1224人,其中60岁以上256人,占总人口的20.4%。

子女外出的留守老人69家,105人。

占60岁人口的41.0%。

所以本村的老人的基数还是比较大,进一步本村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

而这些老人大多以种田为生,而强大的劳动强度使得很多老人身体不适,在今年有三位老人因为身体不适而猝死在家中。

二、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1. 生活简朴,居住坏境差。

根据走访调查,大多数留守老人饮食非常简单,尤其是留守老人,他们只求温饱,特别是在农忙季节饱一餐饿一顿是经常的事;因年纪大无法对房屋进行修缮,房前屋后杂草丛生、屋顶瓦片支离破碎,逢雨天室外下大雨、室内下小雨更是家常便饭,让人特别担忧他们的生活。

而少数条件比较好的留守老人家里,依旧饮食简单,甚至有时候为了干农活,经常饿一天,晚上回家做饭吃。

可想而知,他们的身体状况让人担忧!2.留守老人医疗情况不容乐观。

在调查中,虽然现在的医疗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是许多的老人们为了节省用钱,常常,“小病抗、大病挨”仍是多数老人的选择,因此,他们在生病时往往就这么拖着,只有少部分会去看医生。

然而就是这样想法使得许多老人们的身体越来越差,有些人甚至错过了治疗的黄金时间。

3.留守老人安全问题。

在调查中,有许多老人们都有被骗的经历,许多骗子利用老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对他们进行诈骗。

还有些骗子利用老人们对养生的热衷,于是与老人攀近乎,认老人们当亲人等行为骗取老人的信赖,从而达到他们的目的。

另一方面,在用火安全上,在我们农村老人们大部分都是使用柴火的,烧完后他们没有把碳火用灰覆盖掉,导致事故发生。

在防盗上,留守老人居住的房子的锁特别简单,又加上家里一般只有两老口,抵抗能力弱。

所以小偷容易关顾他们家里。

4. 教育下一代很困扰。

单从照顾孙辈的生活起居方面而言,只是增加老人的生活压力,增加劳动强度。

但对小孩教育方面心理负担更重,主要因为农村老年人大多数识字不多,无法辅导小孩的学习,担心学习成绩差。

留守老人调研报告

留守老人调研报告

留守老人调研报告留守老人调研报告1一、引言1、调查背景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空巢老人”现象尤其引人关注。

了解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帮扶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经验做法,研究探讨对策办法,加强城镇空巢家庭艰巨老年人的帮扶工作,给上级党委研究老龄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2、调查目的透析空巢老人问题以及解决方法3、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

二、正文(一)空巢老人生活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对空巢老人问题进行了数据统计,下面分析。

据市xxx城调队统计,城市居民家庭中空巢老人家庭已占到。

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正成为一个需要迫切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

今年,天津市老龄办组织开展了对空巢老人家庭的生活状况和养老需求的抽样调查,昨天,调查报告正式发布。

老人们通过填写调查问卷,真实地反映了自己的经济状况、健康医疗情况、住房情况、生活照料情况、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养老意愿和需求等等,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的空巢老人独自居住;的空巢老人有退休金;的空巢老人生活不能自理;以上的数据来自天津市老龄办最新发布的《天津市空巢老人家庭生活状况和养老需求调查报告》。

此次调查涉及了有关空巢老人生活的诸多方面,从具体的数字可以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

1、居住方式独自一人居住的有389人,占;老夫妇俩共同居住的有811人,占。

女性空巢老人中独居的比例远高于男性。

2、婚姻状况已婚有配偶的有817位,占;未婚的有12位,占;丧偶的有356位,占;离婚的有15位,占。

1190位空巢老人(有10个空填)中,无子女的老人有35位,而子女最多的有9个,平均有子女个。

3、收入情况有1045位老人有退休金,占,每月平均退休金为元;有30位老人在继续从事有收入的工作,有11位老人享受过社会救助,有192位老人接受过子女(包括孙子女和亲属)的经济帮助,有23位老人有其他一些收入。

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纷纷离开农村,前往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机会。

然而,这也导致了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和需求,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范围涵盖了多个农村地区,包括山区、平原和沿海地带。

我们访问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和不同家庭背景的留守老人。

通过问卷调查和面对面的访谈,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首先,我们发现农村留守老人普遍面临着孤独和无助的困境。

由于子女的离去,他们常常感到心灵上的空虚和孤独。

他们没有人陪伴,没有人倾听他们的心声。

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许多留守老人表示,他们希望有人能够陪伴他们聊天、散步或者简单地分享生活。

其次,调查显示农村留守老人在生活照料方面存在着困难。

由于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衰老,他们往往无法独立完成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如购物、做饭和清洁。

此外,医疗保健也是一个令他们担忧的问题。

由于交通不便和医疗资源的匮乏,他们很难及时得到医疗服务。

因此,建立健全的社区服务体系,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和医疗保健支持,对于改善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再次,调查还揭示了农村留守老人在经济方面的困境。

由于家庭收入的减少和子女的经济压力,留守老人往往面临着经济困难。

他们的退休金往往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而且,由于缺乏经济来源,他们很难享受到一些社会福利和救助政策。

因此,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状况,让他们能够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后,调查还发现农村留守老人在精神文化方面存在着需求。

他们渴望参与社区活动和文化娱乐,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然而,由于缺乏相关设施和机会,他们很难满足这方面的需求。

因此,为留守老人提供更多的文化娱乐活动和社区参与机会,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社交网络,增强幸福感和满足感。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着孤独、生活照料、经济困难和精神文化需求等多重困境。

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现今中国农村留守老人愈发增多,他们是指老年人的子女选择外出务工或移居城市,而老人因为各种原因不能随从,留在农村独自生活。

这一现象成为中国农村的一大社会问题,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我们进行了一次农村留守老人的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从而帮助制定相关政策,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本次调查对象农村地区的留守老人,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

问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生活状况、健康状况、社交关系以及对政府关怀的需求等内容。

共发放500份问卷,有效回收444份。

三、调查结果1.个人基本信息:调查结果显示,留守老人中男性占比53.6%,女性占比46.4%。

平均年龄为68岁,年龄分布平均较为均匀。

留守老人的平均文化程度较低,多数受访者只有小学文化程度。

2.生活状况:调查显示,留守老人的居住条件较为简陋,多数居住在破旧的农村房屋中,居住面积狭小,生活条件较为拮据。

约有50%的留守老人的月收入低于500元。

留守老人的日常生活主要以农田劳动为主,部分老人依靠政府补贴度日。

同时,留守老人普遍面临着诸多生活困扰,如野生动物侵扰、医疗保障困难等。

3.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较为脆弱。

超过80%的老人存在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其中,接近一半的留守老人因为生活条件的限制无法得到及时治疗,导致疾病加重。

另外,由于长期孤独和缺乏关爱,留守老人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和焦虑。

4.社交关系:调查结果显示,留守老人的社交关系相对较弱。

约80%的留守老人感到孤独,缺乏和他人交流的机会。

另外,由于不熟悉新时代的电子产品和社交方式,留守老人更难融入现代社会。

5.对政府关怀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留守老人对政府的关怀有较高的期望。

他们希望政府能提供更多的医疗保障政策,如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和定期健康体检;同时也期望政府能加大对留守老人的关怀力度,提供更多的社会关爱和心理支持。

留守老年人数据分析报告(3篇)

留守老年人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劳动力涌向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这导致了大量农村地区的老年人成为“留守老人”。

留守老年人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报告通过对留守老年人相关数据的分析,旨在揭示留守老年人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为政策制定者和相关社会组织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报告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民政部等官方发布的统计数据,以及一些地方政府的调研报告。

数据涵盖了留守老年人的数量、年龄结构、生活状况、健康状况、社会保障、文化生活等方面。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对数据进行了清洗、整理和统计分析,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留守老年人现状分析1. 数量与分布截至2020年底,我国留守老年人数量已超过4000万。

其中,农村留守老年人数量占比超过80%。

留守老年人主要集中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中西部地区。

2. 年龄结构留守老年人的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

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的留守老年人占比超过70%,其中,80岁及以上的留守老年人占比逐年上升。

3. 生活状况留守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普遍较低。

一方面,由于经济条件有限,他们的居住环境较为简陋,生活设施不完善;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关爱和陪伴,他们的精神生活较为空虚。

4. 健康状况留守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数据显示,留守老年人中患有慢性病的比例较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此外,由于缺乏医疗保健服务,留守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5. 社会保障留守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水平较低。

一方面,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不足,许多留守老年人无法享受到养老保险待遇;另一方面,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留守老年人的医疗费用负担较重。

6. 文化生活留守老年人的文化生活较为单调。

由于缺乏娱乐设施和活动,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较为匮乏,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

四、问题与挑战1. 经济来源有限留守老年人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子女的赡养和自身的劳动收入。

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1.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的流动日益增加,留守老人问题逐渐凸显。

留守老人是指由于子女迁徙及工作等原因,不能陪伴在城市工作的子女身边而留在农村生活的老年人。

本文将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2. 调查方法与样本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共选择了10个农村地区的60位留守老人作为调查样本。

其中男性占45%,女性占55%。

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留守老人的基本信息、生活状况、身体健康、心理状态等方面。

3. 留守老人的基本信息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留守老人年龄集中在60岁以上。

其中,70岁以上的占45%,60-70岁之间的占55%。

超过80%的留守老人是退休人员,主要以农民身份为主。

4. 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普遍不佳。

其中,40%的留守老人生活在独居状态,缺乏陪伴和社交生活。

近50%的留守老人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度较低,更有超过60%的留守老人表示感到孤独。

同时,留守老人的日常生活受到限制,超过70%的留守老人表示在医疗、饮食、居住等方面存在困难。

5. 留守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留守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普遍较弱。

超过60%的留守老人存在睡眠问题,30%的留守老人存在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同时,由于身边缺乏照顾和关心,留守老人的自理能力有所下降,超过50%的留守老人需要他人帮助。

6. 留守老人的心理状态调查结果显示,留守老人的心理状态普遍较差。

近70%的留守老人表示感到孤独、无助和失落。

留守老人对子女的思念也是常态,超过80%的留守老人表示渴望子女的关心和陪伴。

7. 解决留守老人问题的建议针对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7.1 加强社区支持服务体系,建立老年人关爱志愿者团队,为留守老人提供陪伴和社交活动。

7.2 建立健全留守老人健康监测体系,加强对留守老人的定期健康检查和日常护理。

7.3 增加农村社区医院和养老机构的设施,为留守老人提供便捷的医疗和居住条件。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现状调查报告概述: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是当今社会中一大关注焦点,他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因此了解其现状是很有必要的。

调查过程时间:2021年4月1日-4月15日地点: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调查方式:电话调查、网络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调查结果: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1、留守儿童家庭结构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是单亲家庭,因为父母外出务工,往往由祖父母、奶奶、爷爷等亲戚抚养。

也有部分家庭因为离婚等原因,孩子只能由一方照顾。

这种不稳定的家庭结构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因素。

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往往比较敏感,从调查结果中我们了解到,他们的安全感不强,一旦遇到生病、事故等突发情况,比较容易产生惊恐心理。

而长期在家独自生活,他们对社会知识的了解不多,社交能力较差,性格内向。

3、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因为缺乏父母的照顾,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较差。

他们的饮食不规律,缺乏营养,往往以方便面、零食等低质量食品为主。

除此之外,他们的运动量也较少,基本上没有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这样的生活习惯会导致孩子发育不良、免疫力下降等。

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也很堪忧。

他们的学习成绩通常较差,因为长期不能得到父母的关注和引导。

另外,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差,即使有时已经成年,也不能去上学或得到职业培训,使得他们的就业困难。

农村留守老人因为儿女外出打工,经济受限,所以很少能够攒下足够的钱参加到城市的养老保险体系中,因此出现了一定的经济困难。

据调查,大多数留守老人都是独居老人,孤独无依。

2、留守老人的心理状况由于长期孤独、无法得到儿女的关注和抚慰,留守老人常常会感到空虚、失落、孤独等情绪。

有时甚至会患上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留守老人缺乏陪伴,饮食单调,缺乏锻炼等生活习惯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

此外,疾病的就医问题也成为留守老人关切的问题。

留守老人的社交圈子往往非常小,很难与外界接触。

留守老人统计报告范文

留守老人统计报告范文

留守老人统计报告范文概述留守老人是指年纪较大而被子女抛弃或放任自流、无人陪伴照料的老人。

由于子女的忙碌工作或经济压力等原因,留守老人的数量逐年增加。

本统计报告将对留守老人的人口数据、生活状况以及对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进行分析。

人口数据的统计分析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范围内有留守老人的数量约为6000万。

其中,男性略多于女性,约占总数的52%;半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留守老人人口分别占总数的60%和40%。

年龄方面,60岁至69岁的留守老人占总数的40%,70岁至79岁的占30%,80岁及以上的占30%。

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留守老人由于缺乏子女的关爱和陪伴,生活状况普遍较为困难。

他们面临着孤独、无人照顾、医疗保障不足等问题。

一方面,他们长时间处于孤独状态,缺乏交流和社交机会,容易造成心理上的抑郁和孤独感;另一方面,他们常常需要自己照顾自己,例如购买生活用品、料理饮食等,但由于体力和精力的限制,他们往往无法胜任这些日常生活所需。

解决留守老人问题的建议为了改善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家庭关怀子女应当时刻关注父母的需求和心理状态,与他们保持经常的联系,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需求。

如果可能,尽量安排他们和亲人住在附近,以便随时提供帮助和支持。

社会关怀社会各界应当共同关注留守老人的问题,提供更好的社会支持和服务。

例如,可以成立志愿者组织来定期探访留守老人,提供陪伴、关爱和日常生活帮助。

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留守老人的保障,提供医疗救助、社会福利等服务。

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组织各类社交活动,为留守老人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以减轻他们的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可以开设老年活动中心,定期组织老年人健身、手工艺制作、广场舞等活动,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加强对留守老人的医疗保障留守老人普遍存在医疗保障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和健康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农村留守老人调查背景
目前,我国民工总数已经超过了一亿,形成了举世瞩目的“民工潮”。

随着大量劳动力外出,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对农民工留守家属们在生活、情感等方面的生存状态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留守老人们的心理和生理上都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在一些报道中我们时常会听到有留守老人因过度劳累而瘫痪等问题,而且回家后我看到村里的老人们生活得真的很辛苦。

二、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状况依然较差
子女外出务工使家庭经济条件得以改善,但由于他们的相对收入也不高,且他们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家庭,还要供子女上学,所以大部分老人还要靠自身劳动来维持平时生计。

一般老人和儿子一起生活时开支主要由儿子负担,但是子女外出后,他们就得自己担负起生活重任。

少数子女每月会给予一定的赡养费,但大部分还是得靠他们自己。

因为是在偏远的农村,交通很不方便且经济情况不允许,所以他们所吃的菜和米都是自己种的,使用柴火而不是煤气或沼气。

由于收入较低,老人们的生能很拮据,一般农村家庭虽说有多个儿子,但是每个儿子收入都不高,勉勉强强维持生活,尤其是生活不能自食其力的。

(二)老人们成了家里的劳动力,下地干活,劳动强度加大
子女在家时总是会帮忙干一些农活,但外出后,老人们就得自己干,在农村约83%的老人每天平均有5个小时都在忙着干农活,像是种菜,锄草,翻地,收割等等。

一般每户都会养一些牲畜,因为他们还要靠这些来获取收入,增添家用,这是大部分留守老人的主要收入来源。

而饲养这些也给老人们增加了劳动负担。

此外,由于妇女外出参工率的增加,而能进城随父母在城市接受教育的农村儿童据估计在只有5%左右,老人们再度增加了照顾孙子孙女的家务责任。

(三)留守老人的医疗卫生状况仍不容乐观
人到老年,身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因此也就更容易患病。

如今,虽然医疗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经济收入不高,还是存在着“生不起病,拿不起药”的现象,有病不医的情况不在少数,由于支出习惯和现实经济能力的考虑,“小病抗、大病挨”仍是多数老人的选择。

大多数农民医药费的支出占了他们收入的绝大部分,想做到有病就医实在是难啊,因此,他们在生病时往往就这么拖着,只有少部分会去看医生。

现在通讯方便,老人一旦生病,子女马上就能得到消息,大部分老人认为如果通知子女,他们会回到身边,否则再有能力人家也瞧不起你,周围的舆论会造成很大的压力。

但也有一些子女因为工作忙或是路途远而
没有回来,只是打来电话询问。

一些老人最关心的事是怕自己生病时没人问,老人们发出了“不求长寿,但求健康”这样的悲观感慨。

(四)留守老人的安全问题
在调查中显示出两种安全问题,一是被欺骗,二用火用电安全。

由于老人们的文化水平和鉴别能力的限制,而且现在伪造假币技术的提升,老人们很难区分真假,有一位老人就表示他曾收到一张1远的假钞,当时他根本不知道,直到使用时别人跟他说才发现。

老人们大部分都是使用柴火的,烧完后他们没有把碳火用灰覆盖掉,导致事故发生。

因此,老人的安全问题还是值得注意的。

(五)留守老人的赡养问题
尊敬老人,关爱老人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赡养老人更是子女义不容辞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老来之时,每一位老人也都希望自己的晚年能够开心地度过。

大多数子女都是能尽自己的本分去赡养老人的,但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原因在于子女经济实力本来就不怎么样,支付不起对老人的赡养钱,有的虽然也在外打工,但却搞不到钱,几千元收入自身难保,再加上他们自己的家庭本身开销也大。

当老人有好几个子女时,由于各家经济实力不平衡更容易产生纠纷,导致老人的赡养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

还有一些两代人特别是婆媳关系不好的,两方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