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双向细目表

合集下载

关于双向细目表分析与命题设计的四种方法

关于双向细目表分析与命题设计的四种方法

关于双向细目表分析与命题设计的四种方法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王应江2009-10-31双向细目表主要用于确定考试内容,对保证考试内容与应考内容的一致性具有明显的作用。

一般而言,双向细目表包含三个要素:(1)考察内容,在期末质量检测或毕业会考的水平性考试中,就是该学期规定完成的模块的单元知识内容;在高考试卷(含高考模拟试卷)的选拔性考试中,就是高考规定的该学科的必考和选考知识内容。

(2)考察目标,在期末质量检测或毕业会考的水平性考试中,一般包括“了解(记忆)、理解、应用”三个不同层次的能力要求;在高考试卷(含高考模拟试卷)的选拔性考试中,一般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四种能力。

(3)不同题型所占分值或不同考试内容所占分数的比例/权重,如表一是广东高考政治单科按5种题型所占的分值权重,表二是广东高考政治单科按6种考试内容所占满分值的比例权重。

双向细目表的设计方法:一是按不同的题型结构设计,二是按选拔性的考试内容设计,三是按水平性的考试内容设计,四是按不同模块的研究内容设计。

这种双向细目表以题型结构为主线,在每种题型里对应显示了各个模块内容所要考查的考点内容,以及每个考点的能力立意要求。

其优点是由于每种题型按题号顺序排列,所以细目表能较好地呈现每道题所考试的内容及能力要求;其缺点是每个模块的知识散见于各种题型中,而且同一个题型可能涵盖多个考点,模块的知识没有整体系统性。

二、按选拔性考试的模块内容设计的试卷分析双向细目表(09年高考广东政治单科)这种双向细目表以不同模块的考试内容为主线,每种模块的内容分别用不同的题型来笔试该模块的考点内容,以及每个考点的能力要求。

其优点是能较好地呈现每个模块考试所涉及的考点,从中可以帮助梳理出各个模块考查的主干知识以及覆盖面,考查的知识范围清晰;但缺点是题型与题号的顺序被打乱,不适合逐题分析。

三、按水平性考试的单元内容设计的期末检测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08年七区联考上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测政治科)《经济生活》(必修1)说明:全卷包括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三种题型.选择题36题,每小题2分,共72分;简答题2题,共16分;论述题12分。

2015-2018细目表 (2)

2015-2018细目表 (2)
20
2
量变与质变关系和规律相关知识
哲学
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
1
1

0.658
21
2
矛盾分析法
哲学
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
1
1

0.539
22
2
联系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哲学
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
1
1

0.624
小计
44
22
22

0.607
非选择题56分
必做48分
23
10
税收与税率关系
经济
收入和分配
3
2
2
题型结构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政治)
设计难度
题型
题号
分值
核心考点
类别
获取解读
信息
调动运用
知识
描述阐释
事物
论证探讨
问题
档次
估计系数
模块
知识域
选择题
(48分)
12
4
投资理财
经济
生产劳动与经营
2
2

0.529
13
4
生活水平与消费结构关系
经济
生活与消费
2
2

0.248
14
4
企业生产与经营
经济
生产劳动与经营
2
2

2
2

0.777
15
4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经济
生活与消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
2

0.331
16
4

初中思想品德总复习双向细目表的编制

初中思想品德总复习双向细目表的编制

初中思想品德总复习双向细目表的编制思想品德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备素质和能力。

在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道德品质、创新能力及身心健康等方面,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化水平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帮助中学生进行全方位系统的思想品德复习,制定双向细目表如下:前向细目表:I. 社会责任感1. 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明确国家政策,支持正当的国家行为,爱国爱民,捍卫国家尊严和权益。

2. 环保意识:了解环境保护问题,关注环境污染,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倡导低碳生活。

3. 社会公德意识:遵守公共交通规则,尊重排队秩序,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

4. 社会关爱意识:关心弱势群体,积极支持慈善事业,为乡邻社区作出贡献。

5. 实践团队协作精神:尊重集体利益,讲究集体荣誉,带头组织团队活动,注重沟通和协商。

II. 道德品质1. 诚实守信:不撒谎、不欺骗,对言论和行为负责。

2. 勤奋踏实:持之以恒地学习、工作,不懒惰敷衍,不浪费时间。

3. 勇于承担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的决策负责,对自己的结果负责。

4. 爱心关怀:关心他人利益、身体、情感,不自私自利。

5. 宽容谦虚:容纳他人不足,虚心听取不同意见,不自大自傲。

III. 创新能力1. 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能够独立思考和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探索新的思想和方法:愿意尝试新的方法和观念,寻求新的知识和新的文化。

3. 技能创新:具有一定技能水平,能够根据实践需要不断创新技术技能。

4. 突破困境:在遇到难题或困境时,能够有创意地解决问题或在不断尝试中获得新突破。

5. 提出新观点:在表达自己思想的过程中,能够提出新观点、新见解、新思路。

IV. 身心健康1. 安全意识:自我保护、预防意识、遵守安全卫生规定、不冒险等。

2. 卫生习惯:勤洗手、勤刷牙、合理饮食、注重个人卫生。

高中思想政治2020年近五年高考双向细目表

高中思想政治2020年近五年高考双向细目表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真理、价值观的作用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拟写跟实现人生价值观有关的演讲提纲
20、21 选择题
22 选择题 39(3) 主观题
分值 4
2017(全国Ⅲ卷) 考查知识点 货币的职能
4
需求和供给的关系
4
劳动者就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题号 题型 13 选择题
12 选择题
1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23 选择题
4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
39(1) 主观题
10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0 选择题
8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22
21
4
价值的判单与选择
6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承载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关的名言名句
选择题 选择题
分值
2016(全国Ⅲ卷) 考查知识点
4
影响消费的心理
题号 题型 15 选择题
14 选择题 12 选择题
5.2意识的作用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23
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2
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0.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21
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4
国际组织的类型及区别
主观题 选择题
18 选择题
4
在全球(环境)问题中我国责任担当
20 选择题
19 选择题
4
中华文化
10
中化民族精神
40(2) 主观题

高一政治(必修)双向细目表

高一政治(必修)双向细目表
舆论监督制度
B
0.7
编写
17
监督权
B
0.7
编写
18
民主监督新形式
B
0.7
编写
19
有序参与
C
0.6
编写
20
政府职能
B
0.7
编写
21
政府职能
B
0.7
编写
22
民主决策意义
B
0.7
编写
23
政府职能
B
0.7
编写
24
政府公共服务
A
0.7
编写
25
政府宗旨
A
0.7
编写
26
公民求助政府途径
B
0.7
编写
27
权力监督关键
B
0.8
编写
7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内容
B
0.8
编写
8
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B
0.8
编写
9
选举方式的优点
A
0.9
编写
10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
0.7
编写
11
民主管理
B
0.7
编写
12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B
0.7
编写
13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B
0.7
编写
14
基层民主意义
A
0.7
编写
15
信访举报制度
B
0.7
编写
16
海安县实验中学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必修)双向细目表
命题人:王荣军
题号

初中政治双向细目表

初中政治双向细目表

初中政治双向细目表第一章:政治与时事1.1 当代中国政治- 政治制度- 政府组织结构- 党派制度- 参政议政1.2 国际政治关系- 国际组织- 国际合作与发展- 多边外交- 全球化与民族主义1.3 社会热点话题-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科技与社会- 贫富差距与社会公平第二章:政治理论与思想2.1 政治理论基础- 政治学与政治理论的概念- 四大政治理论流派- 政治思想家与代表作品2.2 马克思主义与政治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3 民主与法治- 民主制度与法治原则- 民主与法治的关系与互动- 公民权益与政治参与第三章:政治制度与政权机构3.1 共和国政治制度- 国家机构与职能- 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 经济与社会管理3.2 立宪制度与君主制度- 君主制度的特点与演变- 立宪制度与国家运行- 君主制度与君主权力的限制3.3 选举与制度- 选举制度与选民权利- 选举与政府合法性- 选举制度的改革与争议第四章:政治与公民教育4.1 公民权利与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的社会责任与义务-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4.2 政治社会化与政治参与- 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公民的政治参与方式- 青少年政治教育与实践4.3 政治观念与价值取向- 政治观念的形成与变化- 共同价值观与民族精神- 积极公民与良好品质的培养以上为初中政治双向细目表的内容,详细涵盖了政治与时事、政治理论与思想、政治制度与政权机构以及政治与公民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这一份细目表可以作为初中政治学习的指导,帮助学生们系统地了解、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双向细目表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双向细目表

自主P18(1——6)题
一般
选择
以班级为单位,举行”宪法在我心 中”的主题活动
理解权力义务
知道公民享有哪些权利
自主P25(1 ——6)题

选择
结合自身实际说说自己享有哪些权 利,然后合作交流
教学内 容
权利与义务 知道公民应履行的义务 依法履行 义务 自主P33非选择题 难度 大 分析 题
利用教材图片、材料明白我国的民 族关系;分析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怎样维护国家统一?重点分析树立 国家利益至上观念的原因和做法。 结合教材事例思考问题。引导学生 分析问题。学生自主探究、识记、 巩固、加强试题训练。自主探究合 作交流 结合教材事例思考问题。引导学生 分析问题。学生自主探究、识记、 巩固、加强试题训练。自主探究合 作交流
人民当家作主
理解分析 自觉维护根本政治制度支持 经济政治 人大的工作 想象
基本制度 、国 家机构
了解基本经济制度,
理解分析 经济政治 想象
自主P49 6、7两题

分析
理解国家机关的性质、职 权,
理解分析 经济政治 想象
自主P63(1——5)题
一般
选择
结合时事材料加强理解
增强判断 体会法治规范自由又保障自 崇尚法治精神 和辨别能 由 力
公平正义
增强判断 知道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 和辨别能 感受其社会价值 力
自主P97、P101

选择 与分 析
结合自身实际说说自己享有哪些权 利,然后合作交流
自主P14第7题
难度 小
理解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自主P3(1 ——6)题

选择
面对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纠纷,如何 选择恰当的方式妥善解决?应怎样 通过法律程序依法维权? 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学生的思 维,促进法治社会建设。

各地高考试卷双向细目表及试卷结构汇总

各地高考试卷双向细目表及试卷结构汇总

二、2013、2014、2015年全国I卷政治试题分布结构
五、2014、2015年高考江苏政治试题分布结构
七、浙江卷三年来知识点命制分布表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近三年选择题的考查均突出了教材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的考查,其中必修①第一、四单元的考查较多;必修②以第一、三单元为主;必修③二、四单元考查较多;必修④主要集中于第二、三、四单元,第一单元较少。

考查呈现出相对集中和轮考相结合的特点。

选修模块考试内容删除,减轻了考生负担,从而降低了考试难度。

注:全国卷选择题模块分值分布基本稳定:必修①16分左右,必修②12分左右,必修③4分左右,必修④16分左右。

非选择题共2大题,均为26分;每大题是两个模块的综合题,分别是必修1、2组合和必修3、4组合。

模块分值分布基本稳定:必修①14分左右,必修②12分左右,必修③10分左右,必修④16分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2010—2014年山东和全国课标卷的政治生活命题(主观题部分)
二.启示与备考预测:
1. 与自身相比,山东卷和全国卷的难易程度均呈隔年相似的趋势。

按此趋势,2015年的命题难度会稍高于2014年。

2.山东卷设问对主体和客体的要求更明确,直接指向主干知识,易于学生作答,但跨度较大,并不好得分。

全国卷设问表述层次较多,逻辑思维难度较大,对知识指向的要求的把握有一定难度。

3.2010—2012年山东卷在政治生活的考查主体单一,而全国卷考查的主体或单一或两个,从2013年开始,山东卷借鉴了全国卷的这种考查方式,同时考查多个主体,2013年同时考查政府、公民、国家,2014年同时考查中国共产党和人大。

4.从考查角度看,山东卷偶数年考查“怎样做?”,奇数年考查“为什么?”;全国卷正好相反,偶数年考查“为什么?”,奇数年考查“怎样做?”(其中2010年考查两问,一问“为什么?”,一问“怎样做?”),全国卷
三次考查“怎样做?”,其中两次均以体现类的方式考查,2014年山东卷也借鉴了这种方式考查“怎样做?”。

5.从考查的行为主体看,山东卷考查的主体人大代表或政协、中国共产党、政府、综合主体(公民、政府、国家)、综合主体(中国共产党、人大),2015年可能会围绕依法治国考查综合主体,或者考查政府。

6.从考查的方式看,全国课标卷连续两年考查学科内综合,2012年考查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的综合运用,2013年考查党的领导作用与文化生活的综合运用。

这种考查方式山东卷未涉及,复习时应该注意这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