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政治双向细目分析表
最新全国新课标I、II、Ⅲ卷高考政治考点双向细目表

√
4
√
√
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
22
√
4
√
√
√
量变与质变
23
√
4
√
√
意识的能动作用
40(2)
√
10
√
√
√
√
全国新课标II卷高考政治双向细目表
模块
考查知识点
(考点)
题号
题型
分值
能力要求
选择题
主观题
获取解读信息
调动运用知识
描述阐述事物
论证探究问题
经济生活
价格与供求
12
√
4
√
√
税收政策的作用
13
√
4
√
√
消费的反作用、消费结构
最新全国新课标I、II、Ⅲ卷高考政治考点双向细目表
全国新课标I卷高考政治双向细目表
模块
考查知识点
(考点)
题号
题型
分值
能力要求
选择题
主观题
获取解读信息
调动运用知识
描述阐述事物
论证探究问题
经济生活
商品的基本属性
12
√
4
√
√
价格与供求
13
√
4
√
√
投资与融资
14
√
4
√
√
企业经营战略
15
√
4
√
√
√
生产与消费、经济转型、对外开放
40(2)
√
10
√
√
√
√
民族精神新内容
40(3)
√
4
生活与哲学
矛盾的特殊性、系统优化
2019年全国新课标Ⅰ卷高考政治双向细目表

√
14
√
√
√
√
政治生活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6
√
4
√
√
政府职能的转变
17
√
4
√
√
当今时代的主题
18
√
4
√
√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9
√
12
√
√
√
√
文化生活
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19
√
4
√
√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20
√
4
√
√
文化的社会发展的作用
40
√
10
√
√
√
√
生活与哲学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21
√
4
√
√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22
√
4
√
√
√
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23
√
4
√
√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40
√
10
√
√
√
√
发扬创新精神
(建议类、开放性试题)
40
√
6
√
√
√
√
全国新课标Ⅰ卷高考政治双向细目表
模块
考查知 识 点
(考点)
题号
题型
分值
能力要求
选择题
主观题
获取解读信息
调动运用知识
描述阐述事物
论证探究问题
经济生活
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
12
√
4
√
√
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最新全国新课标I、II、Ⅲ卷高考政治双向细目表

最新全国新课标I、II、Ⅲ卷高考政治双向细目表2019年全国新课标I卷高考政治双向细目表模块考查知识点(考点)题号题型分值能力要求选择题主观题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述事物论证探究问题经济生活商品的基本属性12 √ 4 √√价格与供求13 √ 4 √√投资与融资14 √ 4 √√企业经营战略15 √ 4 √√√生产与消费、经济转型、对外开放38 √14 √√√√政治生活民主管理16 √ 4 √√民族团结17 √ 4 √√国家利益与外交政策18 √ 4 √√人民政协的地位和作用39 √12 √√√√文化生文化传播19 √ 4 √√文化的影响与文化发展20 √ 4 √√文化与经济政治、传统文40√10 √√√√活化(1)传统文化的保护40(3)√ 6生活与哲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践的作用21 √ 4 √√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22 √ 4 √√√量变与质变23 √ 4 √√意识的能动作用40(2)√10 √√√√2019年全国新课标II卷高考政治双向细目表模块考查知识点(考点)题号题型分值能力要求选择题主观题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述事物论证探究问题经济生活价格与供求12 √ 4 √√税收政策的作用13 √ 4 √√消费的反作用、消费结构14 √ 4 √√投资与融资15 √ 4 √√√企业经营、走出去38 √14 √√√√政治生活全国人大常委会16 √ 4 √√国家监察委员会的作用17 √ 4 √√时代主题18 √ 4 √√党的领导、政府职能、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党和政府的工作作风等39 √12 √√√√文化生活文化多样性19 √ 4 √√文化的作用20 √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40(2)√10 √√√√民族精神新内容40(3)√ 4生活与哲学矛盾的特殊性、系统优化21 √ 4 √√联系的客观性22 √ 4 √√√实践与认识23 √ 4 √√社会历史主体40(1)√12 √√√√2019年全国新课标Ⅲ卷高考政治双向细目表模考查知识点题号题型能力要求块(考点)选择题主观题分值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述事物论证探究问题经济生活混合所有制改革12 √ 4 √√对外贸易13 √ 4 √√经济转型、国际经济合作等14 √ 4 √√通货膨胀15 √ 4 √√√(2)企业经营战略、投资环境、宏观政策38(2)√14 √√√√政治生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16 √ 4 √√国际组织17 √ 4 √√文化自信、外交政策18 √ 4 √√人大代表的监督19 √ 4 √√√√依法治国(党、人大、社会各方)38(1)√12 √√√文化传统文化的特征20 √ 4 √√辩证否定与创新精神21 √ 4 √√生活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39(2)√10 √√√√生活与哲学辩证否定与创新精神21 √ 4 √√关键部分的作用22 √ 4 √√√实践作用、创新思维23 √ 4 √√唯物史观:群众路线;39(1)√12 √√√√开放性试题39(3)√ 4 √√√√。
政治考纲双向细目表

题型题号分值
题型题号分值
题型题号分值
题型题号分值
意识的生理基础
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实践的概念
实践的特点
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具体性
真理的条件性
考点
题型题号分值
题型题号分值
题型题号分值
题型题号分值
题型题号分值
题型题号分值
商品的基本属性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货币的基本职能
金属货币与纸币
货币种类和形式:货币与财富
结算与信用工具
外汇和汇率
价值与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供给与需求
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题型题号分值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点
人民群众的概念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价值和价值观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
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
价值的实现方式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考点
题型题号分值
题型题号分值
题型题号分值
题型题号分值
高考全国卷政治部分试卷双向细目表

《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
4
0.6
3
√
√
20
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文化创新
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
4
0.55
2
√
√
√
21
揭示实践的重要作用
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
0.55
2
√
√
22
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宪法修改
12
0.45
5
√
√
√
《生活与哲学》
28
40
(1)
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的矛盾运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改革开放40周年
10
0.5
5
√
√
√
(2)
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文化与社会
文化的作用
改革开放40周年
10
0.6
6
√
√
√
√
(3)
辩证地说明批判性思维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民主党派监督
4
0.60
3
√
√
18
阐明我国外交政策
我国的外交政策
我国的外交政策
中国参与国际减贫扶贫
4
0.50
2
√
√
《政治生活》
24
19
赏析不同民族的文化精粹
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
《经典咏流传》
4
0.60
3
√
√
20
政治双向细目表

考试年级及科目:高三文综(政治)
考试时间(分钟):15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预测平均分:60-65分
预测及格率:60-70%
内容板块
具体内容
题型
题号
分值
难度
预估
能力层次
了解
理解/掌握
应用
权重比例%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第一课
货币(人民币国际化)
选择题
12
4
√
28%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民主决策科学决策Biblioteka 选择题194√
20%
《政治生活》第三课
第五课
以人民为中心
选择题
20
4
√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
第六课
人大
选择题
21
4
√
《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第七课
民主党派、政协
选择题
22
4
√
《政治生活》第四单元
第九、十课
国际社会
选择题
23
4
√
《经济生活》
结合材料,读图
非选
择题
3(81)
4
√
√
4%
《经济生活》
结合材料,分析原因
非选
择题
3(82)
12
√
√
12%
《政治生活》
借助材料,分析如何解决问题
非选
择题
39
12
√
12%
《经济生活》
借助材料,分析如何解决问题
非选
择题
4(01)
12
√
12%
《政治生活》
政治意义
2019年全国新课标Ⅲ卷高考政治双向细目表

√
14
√
√
√
√
政治生活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6
√
4
√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7
√
4
√
√
世界多极化、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8
√
4
√
√
政府的职能、权力的行使与监督
39
√
12
√
√
√
√
文化生活
文化的继承与会
20
√
4
√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0
√
10
√
√
√
√
全国新课标Ⅲ卷高考政治双向细目表
模块
考查知 识 点
(考点)
题号
题型
分值
能力要求
选择题
主观题
获取解读信息
调动运用知识
描述阐述事物
论证探究问题
经济生活
商品的基本属性、互为替代品
12
√
4
√
√
企业的经营
13
√
4
√
√
农村“三权分置”改革对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14
√
4
√
√
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系
15
√
4
√
√
√
新发展理念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生活与哲学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21
√
4
√
√
实践与认识
22
√
4
√
√
√
真理、价值观
23
√
4
√
√
初三政治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兼覆盖分析表)命题人签名:一、单项选择题1.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本题考查学生对国家重大时事的了解情况。
2.我国2010年GDP总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表明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到了初步体现,本题考查学生对国家重大时事的了解情况,同时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3.2010年10月,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问世,本题考查学生对国家重大时事的了解情况,这也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成果,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本题考查学生对国家重大时事的了解情况。
5.南京“青奥会”会徽的揭晓,本题考查学生对国家重大时事的了解情况,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发展状况。
6.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要求学生理解计划生育是我国解决人口问题的基本国策。
7.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说主干知识进行解释、推理能力,让学生正确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8.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能力,知道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就是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9.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能力,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0.本题通过时事材料作为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知道法律具有强制性的特征。
11.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能力,知道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专门法律分别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保护法。
12.本题通过时事材料作为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立法权。
13.本题通过创设情境,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
14.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能力,知道生命健康权是我国公民首要的人身权利。
15.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能力,知道学习需要适度的学习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高考全国卷1政治双向细目表
赵兰香
模块知识内容(考点)题号题型分值能力要求难
度分值比重
选择题主观题 1 2 3 4
经济生活替代商品价格变动
对商品需求量的影
响
12 √ 4 √30
分
30
%市场配置资源13 √ 4 √
宏观调控14 √ 4 √
外汇和汇率15 √ 4 √
财政收入与支出
(财政支出的构
成)财政的作用38
(2
)
√14 √√√
政治生活
我国公民有序政治
参与的方式途径
17 √ 4 √24
分
24
%我国政府的主要职
能
18 √ 4 √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
平外交政策(立
场、基本准则)
19 √ 4 √
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依法行政的意义要求、行政监督体系)38
(1
)
√12 √√√
文化生活文化继承与发展的
关系;现代文化传
播手段的特点;
20 √ 4 √16
分
16
%文化塑造人;传统
文化的表现特点和
影响;文化继承与
发展的关系;文化
自觉自信;构建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等等
39
(1
)
√12 √√√
生活与哲学经济基础与上层建
筑的相互作用及其
矛盾运动、社会发
展的实现方式。
16 √ 4 √26
分
26
%
意识的能动作用、
矛盾的统一性斗争
性。
21 √ 4 √
价值判断、价值选
择的客观依据、阶
级性(主体差异
性)
22 √ 4 √√
联系的客观性多样
性
23 √ 4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39
(2
√10 √√√
(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
性(受主客观因素
制约)
)
其他课运用政治经济文
化相关知识作答39
(3
)
4 √√4
分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