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立意)高考作文指导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5届高考语文作文复习:审题立意课件(共32张PPT).ppt

2025届高考语文作文复习:审题立意课件(共32张PPT).ppt

类型二:关注位置
(1)在材料中:议论句、因果句、抒情句、寓意句、哲理句、老者长辈名人

所说的话
(2)在要求中:以……为主题,对……的看法
作文
实战演练
立意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
“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
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滑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4年高考题)
审题步骤: 1.单则材料,用关键词句法。 2.材料中的关键句是紫色字体的句子(议论句、结尾句)。 3.得出立意:个人、国家、甚至人类,想要走得远,都要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4.拟题:肩负 人类使命,抵达未知之境
作文 立意
实战演练
一只乌龟,西部山区的小池塘里平淡无奇地生活了10年后,突然觉得它的
一生不应该这样度过,世界很大,它应该出去走走。开始它想游向大海,感
受大海的辽阔,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200年时间,只好忍痛
放弃了这个打算。
后来它又想降低难度,游向长江,感受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
作文
作文复习
——审题立意
作文
立意
一、单则材料:
1.关键词句法(重点)
目 录
2.由果溯因法(重点) 3.寓意揭示法
二、多则材料:
1.异中求同
2.同中求异
3.寻关系法
作文
单则材料
立意
方法 一:关键词、句法
1.抓关键词:
材料作文中多次出现的高频词,多次重复的词,肯定是重点,是 要重点关注的,它往往就是关键词。

2024年度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技巧ppt课件

2024年度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技巧ppt课件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技 巧ppt课件
REPORTING
2024/3/24
1
2024/3/24
• 高考作文审题概述 • 立意的基本原则与技巧 • 审题立意的具体步骤与方法 • 不同类型作文的审题立意策略 • 经典案例分析与启示 • 学生实战演练与点评
2
目录
PART 01
高考作文审题概述
REPORTING
展示学生现场作文,让学生互相了解 各自的写作风格和思路。
通过对比不同学生的作文,引导学生 发现自身写作的优缺点。
2024/3/24
针对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 具体的点评和分析。
27
学生互评作文及建议
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让学生从不同角度 审视他人的作文。
鼓励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帮 通过互评,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合作
教训
在审题时,要避免立意过于简单或空 泛,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更深 层次的内涵和意义。
2024/3/24
案例二
《回到原点》
问题
偏离了题目的要求,没有体现出“回 到原点”的真正含义和价值。
教训
在立意时,要准确把握题目的要求和 内涵,不要偏离主题或曲解题意。
22
从案例中提炼审题立意技巧
技巧一:深入挖掘题目内涵
深刻性
题目往往蕴含深刻的思想 和哲理,需要考生深入挖 掘。
时代性
题目通常与现实生活、社 会热点密切相关,体现时 代精神。
5
审题的常见误区及避免方法
避免方法
常见误区:忽略题目关键词 、误解题目意图、只关注表
面信息。
01
02
03
仔细阅读题目,圈出关键词 。
深入分析题目内涵,明确写 作方向。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指导+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指导+课件

2024深圳一模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一条河流曲折向前,不只是为了抵达 大海,也是为了流经更多的土地。这句意 蕴丰富的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我经历挫折, 为了自己, 也为了别人 长河终入海, 曲径泽四方
审题过程:
*第一句话关键词是曲折向前,意象是河流;第二句 话关键词是为了抵达,意象是大海;第三句话关键 词是为了流经,意象是土地。 *句子关系:总分结构(…,不只是…也是…) *两句分句的联系:都是目的 第一个目的:为了自己 河流入海 广阔舞台 第二个目的:为了别人 滋润土地
换位思考收礼物:钱难有情,礼却无价
2023甲卷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
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人们 技术 时间 掌控 仆人
直接把关键词替换成主人
求同: 1.技术都是发展的、进步的(这是人类积极的追求) 2.时间都是有限的、不可逆(这是自然客观的现实) 存异: 1. 科技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2. 时间的有限又限制了我们随意选择 3. 有的人理性地把技术当工具(提高效率掌控时间) 4. 有的人盲目的把技术当玩具(沉迷技术浪费时间) 5. 还有人过度理性追求节约时间(错过生活风景)
2025届高考语文 作文审题立意专题
作文?精准切题! 快速?得出立意!
高考作文:
底线保障>>> 不能不会写 底线中的底线 >>>不能跑题
审题
从命题人给的材料中挖掘有效信息
一句话 一段话 结合阅读题 结合课文
分析每个 字(审题)
出题人 角度 (立意)
决定了 写什么 怎么写
审题技巧: 1、拆分句子,分析关键词 2、找出关键信息之间的关系 3、联系现实生活,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把 题目换一种说法表达出来,进行延申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技巧详解PPT课件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技巧详解PPT课件

-
3
审题的几个方面
1、审文体
是记叙文体还是议论文体?抑或夹叙 夹议类散文?或者其它?
2、审范围
时间限制、人物限制、事件限制、 空间限制、主体限制;功能、构造、使 用方法的限制,等等
3、审内容 从哪些方面写什么内容
-
4
审题的几个方面
4、审关系
根据概念之间或偏正、或并列、或因果、或递进、或包 容等关系,以便确立文章的重点和内容的逻辑关系。
9、审中心 赞扬什么 歌颂什么 反映什
么 鞭挞什么 论证什么 批驳什么……
10、审字数 不能少于规定的字数
-
6
规定题目的审题方法
1、识别标志性词语 《韩寒现象的思考》、《依依惜别的深情》、 《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
2、宽题窄想 以小见大 《关怀》 谁 关怀 谁(的什么事)
3、进行推理联想
《一次难忘的活动》 为什么难忘
亲。
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立意:
从安泰的角度探究他失败的原因,一向无敌是因为不断从大地
母亲身上吸取力量,而被扼死是因为离开了大地被弄到空中,没
有了力量之源,可见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要依靠集体才能有所
作为。
从母亲的角度看,她给予安泰力量,却不给予安泰自立的能力,
对安泰的悲剧她有责任。所以适当的给予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
15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6、寻互补 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
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
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
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

高考专题复习: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课件

高考专题复习: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课件

持就是胜利。 2、等待时机,把握机遇。
哲 理 故

最佳立意
多用发散思维
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索,为自己提供多种立 意,便于从中选择,确保自己的写作具有开阔的视 野和高质量的立意。
——从材料的不同侧面来立意 ——寻找与立意相关的人或事 ——通过分析、归纳提炼观点 ——通过比较、鉴别提炼观点
选择最佳角度
入写作,观点不能从材料中合理得出,判为四类文。 内容5----0分)
审题、立意——作文第一要义
所谓审题
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斟酌作文材料, 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 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 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 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
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 思想,也就是考生通过所 写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意 念和乐趣等。明人王夫之 在《姜斋诗话》中说 道:“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 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 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古人以“帅”为喻,形象 地说明了立意的重要性。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点
热身运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文章。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 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 闻。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网进行调 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
发散思维为你的立意提供了多种选项,但动 笔写作毕竟只能选取某一方面或角度。在众多的 选项中,你应当选取最合适于你的那一个。
——正确的,立论稳妥而不会走火入魔 ——可写的,能够从道理上深入阐述的 ——熟悉的,平时有积累、手头有材料 ——喜欢的,有写作灵感和创作愿望的 ——新颖的,有别众生俗论能吸引读者

2025年新高考II卷作文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 课件(共34张PPT)

2025年新高考II卷作文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 课件(共34张PPT)

【审题立意】
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中不断挑战未知、探索未知之境的,超越自我,个体才能不断成 长,人类整体文明和科技才能不断进步。基于此,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去立意:
1.探索未知之境的勇气与好奇心 “嫦娥四号”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这一壮举背后是科学家们对未知的 强烈好奇心和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同样,在个人的成长道路上,我们也时常面临未知 的领域和挑战。这些未知可能是一个新的技能、一个陌生的环境,或者是一个前所未有 的机会。正如航天人敢于涉足月球背面一样,我们也应该培养起面对未知时的勇气和好 奇心,敢于踏出舒适区,去尝试、去体验、去学习。 2.要敢于挑战自我与实现潜能开发 “天问一号”飞向深空的壮丽征程,象征着人类不断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决心。在 个人的层面上,挑战自我同样重要。通过不断地设定更高的目标,努力克服困难,我们 才能发现自己的潜能所在,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这种挑战自我的精神,不仅能够帮 助我们在学业和职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还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个人素养。
【审题立意】
罗列现象的“嫦娥四号”和“天问一号”只是引子,并不需要根据材料大谈航天 科学,而应该“因事析理”,“太空之旅”只是一个比喻。这是属于隐喻式的材料 作文,“太空之旅”实际上隐喻人类的认知探索之旅。个体的生命进程和人类的发 展过程,都是从已知到未知从知之少到知之多的探索之旅。这类题目要引申发挥、 连类而及地写,不可就事论事,只写“嫦娥四号”“天问一号”探索未知之境。把现 象作为载体,关注到“正如”一词,回归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明确中心论题在于 “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这个题目可以从太空之旅写到科学探索 之旅、生活历练之旅、认知发展之旅,生命成长之旅等等。
——牛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事例素材】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课件

材料类型
1、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 2、引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3、引用一段新闻报道或消息; 4、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 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 5、一段主题鲜明、道理深刻的论述; 6、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抒情性 文字; 7、揭露社会生活中某一丑陋现象的一 副或几副组合而成的漫画……
• 据中俄搜救队指挥员介绍,兹韦列夫和保托夫之所以能 奇迹生还,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身体素养比较好,另一 方面是因为他们在野外生存比较有经验。特别是在玉龙喀什 河上游天气恶劣(白天温度30摄氏度以上,夜晚零下5摄氏度 以下),地理环境复杂,在没有任何食物吃的情况下,两位 运动爱好者能采取倒时差生活的办法,在白天光照强,温度 好的时候睡觉,晚上天气冷的时候则行走,锻炼,以维持自 身身体的热量体力,为营救工作争取了时间。
读材料——析材料——揭寓意——定立意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 2007年8月24日,6名俄罗斯户外运动爱好者在平均海拔 3000米以上的新疆和田玉龙喀什河漂流遇险。9月21日,35岁 的兹韦列夫和28岁的保托夫在不毛之地各自单独生存25天后, 被中俄搜救队发现,奇迹生还。其余3人遇难,1人失踪。
奇迹 身体素养 经验 变通 改变
3.组句:关键句中的 关键词﹢谓语﹢关键句中的
关键词 体魄 奇迹 经验 奇迹大门的金钥匙
审题立意之方法 抓关键句法
开头句 结尾句 对话句 结语句
抓关键句法
审题立意之方法
例1
有人问巴西球员贝利:“你最满意的进球 是哪一个?”贝利答道:“下一个。”
立意:永不满足 再接再厉
• 示例 • 1、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兹韦列夫和保托夫野外遇险,最后奇迹生还。

《高考作文教学之审题立意》 课件 (44张)

《高考作文教学之审题立意》 课件 (44张)

四、化虚为实,寻找对应
【2016·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 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文章。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 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 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 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示例
(1)行囊:旅行者出行时的行李袋,对 应人生:人生旅途中个人需要的储备库; 备好行囊:行李中准备好了旅行中的各 种东西;对应人生:人生储备库当中需 要准备的诸如诚信、正直、责任、执着 等品格精神。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旅途中 应该准备经典的行囊,与名著相伴,充实自 我的人生 。
பைடு நூலகம்
(4)未来岁月不可期的东西多矣,准备行 囊要未雨绸缪。
(5)诚信(乐观、自信)是人生旅途中重 要的行囊。
文化行囊
彭丽媛说:“传统文化是我最好的精 神食粮。”生于斯,长于斯,浑金璞玉, 天然美质。文化盛宴,浸了你的魂,摄了 你的魄,卒成丰富的内在。

(2)弊
立意:
(1)“虚拟”世界利弊共存,对于“虚拟”世界潜 在的疏离“现实”世界的弊端,应当保持警惕。
(2)“虚拟”世界为当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 便利,应当善待“虚拟”技术,改善人类的生活。
(3)“虚拟”世界并非万应灵丹,与它保持适度 距离,方便能更好的享受“现实”世界的美好。
虚拟“拟”不了现实
【湖南卷】: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 走兽们喜爱的休息场所。飞禽、走兽们谈论着 自己去各地旅行的经历。大树也想去旅行,于 是请飞禽、走兽 们帮忙。飞禽瞧不起大树没有 翅膀,拒绝了。大树于是想请走兽帮忙。走兽 说,你没有腿,也拒绝了。于是,大树决定自 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里包含 着 种子。果实被走兽们吃了后,大树的种子传播 到了世界各地。 根据此材料写一篇作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友情提供
练习一
• 阅读下面话题,按要求作文。 • 所谓"欣赏",就是享受美好事物,领略其 中的趣味,从小时到现在,你肯定经历过许 多美好的事物,是否也领略到了其中的趣味? • 请围绕"欣赏"写一篇文章。
2015-5-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2、明关系 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 的父亲要钱。信只有三个字——“爸:钱。儿”这 封三字信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请以这位大 学生同学的身份就此给他写一封信。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2015-5-8
(二)、审察文题的一般方法
规定题目的审题立意方法
2015-5-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1、如果所给的作文题目、话题或材料 是借喻性质的,那么这时就可使用本 体去置换喻体。
如山东高考作文题: 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写一篇不 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除 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友情提供
《谈纪律》、《奉献》 《谈纪律与自由》、《谈纪律与民主》、 《民主是执行纪律的保证》 《奉献青春》、 《奉献快乐》 《老师的奉献》、《高山的奉献》、 《奉献与索取》
2015-5-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2)从刺猬、乌鸦、狐狸的角度(配角)
①不可一味的委曲求全,忍辱
负重,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
益 ②要采取正确的途径来解决问

2015-5-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2 看 漫 画 作 文
2015-5-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2015-5-8
按要求--------“切合题意”第一步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二、察文题
(一)、审察文题的一般思维方式:
由实及虚 化虚为实 以小见大 化大为小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由特殊到一般 由一般到特殊
具体(形象)的东西抽象化 抽象的东西形象(具体)化
注意:实题要虚做,虚题要实做; 2015-5-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小题要大做,大题要小做
化大为小
• • • • • • • • • • 永不言败的人生, 在青春中熔炼的生命, 努力拼搏、成就大业的英雄豪杰, 大公无私、无私奉献的心灵, 宽容大度的精神, 默默无闻的品格, 温柔体贴的个性, 风风火火、干脆利落的风格, 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7、失望与欲望成 正比(知足常乐)
8、身在宝山不识宝 9、未尽力而后悔 10 、 尽力而无悔
2015-5-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11 书到用时方恨少 (少年要知勤学早)
12、黄金时代多淘金 (身处黄金境地多淘金) 13、让我们的行囊装满 生活有用的石子
解读: 这幅《英才教育》极富情趣。黑板 前的讲台上一只英俊洒脱的公鸡在对着 一只鸡蛋讲授高等代数,讲台前方是课 桌,课桌下面的一把椅子上空空如也, 只有那只鸡蛋静静的躺在桌面上。
(自问自答)还没有形成生命的蛋, 如何能感受这等“英才教育”?又怎能 成为英才?社会上这样的人事还吗?
2015-5-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1、查原因 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 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 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到:“切错了!切错!”话 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到: “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 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1、淘尽狂沙始得金 (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2、善纳良策,把握机遇
2015-5-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3、行事长宜放眼量 (坚信正确的选择)
4、困难是强者的试金石 5、勇敢地拾取困难 的石子(知难而进)
2015-5-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可从材料中的不同人物或事物的角度回 答四个问题 1.谁? 2.做什么? 3.对吗? 4.为什么?(理由) 注意:这个理由就是论点
2015-5-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练 习
1、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绵羊下海经商,开理发店竟把刺猬的刺 烫卷了,刺猬大哭;开洗染店,竟把乌鸦的 黑色羽毛染白了,乌鸦生气;开饮食店,竟 给狐狸送上了青菜,狐狸砸了它的店牌。 要求:全面理解寓言,但可以选择一个 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欣赏
2015-5-8
练习二
• 有一个读了万卷书,又准备行万里路的青年问一个 智者:我该带些什么上路?智者没有言语,而是拿起了一 个空杯子,往里边倒水,直到水溢了,他仍不停地往里倒。 这时,青年连忙提醒智者:已经满了。智者这才罢手,然 后递给青年一些空杯子,让他带着上路。青年诧异地问为 什么。智者说:“一个人的一生,就是一次旅行,而旅行 的过程,就是汲取各种养分、滋养我们生命的过程。如果 我们带太多的东西上路,就像那个装满水的杯子,再也容 不得半点水进入,这将是人生最大的悲哀。”青年听了, 若有所悟。他没有带太多的东西,而是满怀信心地上路了。
由表及里
2015-5-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一、按要求
题型要求 体裁要求
显性要求
人称要求
字数要求
提醒:一般要写成议论文;不写诗歌;字 数900左右为宜;要有“我”的存在。
2015-5-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2015-5-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1)从绵羊的角度
①事业成功需要自信,但自负只
能导致失败 ②要尊重他人,不要把自己的意 志强加于人(己所欲,勿施人)
③作任何事情,都必须从实际出 发,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2015-5-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2015-5-8
信心 毅力 机遇 改革 春 友谊 爱心 互助 合作 欣欣向荣的局面 草自青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辉煌的成功 友情提供 双赢的结果
《读<毁树容易种树难>》 从事业的角度:《坏事容易成事难》 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毁人容易树人难》 从精神文明建设角度: 《良好社会风气破坏容易恢复难》 从帮助后进的角度:《下坡容易上道难》 从学习的角度:《落后容易前进难》
2015-5-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2、如果所给的作文题目或话题中的相关词语具 有多义性,那么这时可用具有单一语义的词语置 换具有多义的词语。 例如重庆高考作文题: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①自然 界。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③不勉强;不 局促;不呆板。……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①环保 ②教育中的张扬、发展个性 2015-5-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③凡事能够深入进去融入其中 友情提供
作文题“我想握住你的手” :要讲述一个属 于“我”的主动的故事,在文章中要凸显“我”。 许多考生写“我”想握住贫困生的手、残疾人的 手、农民工的手,都体现了“我”对弱势群体的 人文关怀,体现了“我”忧国忧民的宽广胸襟。 “我忧我思”:很多同学写屈原、杜甫、范仲 淹之忧思,“我”却不在场,自我缺失。 “我的幸福密码”---------“让我们荡起双桨”---------
所谓补充法,是指通过给标题或话题补出相 关的句子成分来打开思路的方法。 例如安徽高考作文题: 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得抄 袭,不得套作。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 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一、是谁带着感动出发。 二、是什么样的感动,或者说是为什么感动。 三、是带着感动出发的结果。 2015-5-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2015-5-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石子为什么能变成金子?
*那人为什么要拾取石子? *怎样理解那个声音的劝说? *怎样看待他的“后悔”之情?
*这则材料突出反映了什么现实 问题? *这则材料蕴含哲理有哪些?
2015-5-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
抓关 键词
揣摩 词意
轻率、随便、 “不慎重”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替换 词语
轻易
“不”
2015-5-8
谨慎说
放弃、拒 绝、反对
不行、不要、 不做
3、如果所给的作文题中含有代词,那么这时可 用代词所代的事物去置换作文题中的代词。 例如上海高考作文题:
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是小孩子不按 常规而横切苹果。 可引申出结论: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 到的成功
2015-5-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如:阅读下面寓言,自选角
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 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有一个人在沙漠里行走,突然听到 一个声音对他说:“你如果捡些石子回去, 到时候你就会又高兴又后悔的。”那人听 了这话,就捡些石子装进行囊。回家后打 开一看,那石子都变成金子,他果然又高 兴又后悔。
2015-5-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14、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2015-5-8
15、看事物要看其本质 16、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17、善于利用外在客观条件 18、看问题要从客观实际情 况出发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简单形式
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 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 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他们”是谁?会看到什么?
2015-5-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作文指导
2015-5-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