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规范(0208)35KV线路标准金具
35KV输电线路工程技术规范及要求

技术标准和要求1、施工范围1.1 35kV线路部分: 35KV高压配电装置出线柜同杆双回路,线路长度为2×6.743km;在#23~#24处跨越浙赣铁路;在#10~#11处穿越沪昆高速铁路采用电缆穿越;在#03~#04穿越马路采用电缆;在#1杆处连接原线路;。
新建双回线路长6.743km,其中双回电缆线路长 1.111km,导线采用JL/G1A-400/25,地线采用OPGW-24B1-50,电缆采用YJV-26/35-1*630单芯电缆。
本工程新立钢管杆6基,角钢塔26基。
负责本工程所有杆塔标示标牌制作安装(包括但不限于杆塔标号牌、警示牌、防护栏等)。
负责本工程35kV输电线路投运、通信施工及设备调试、保护调试等工作。
本次招标工程中#10~#11塔(穿越沪昆高速铁路)之间的电缆井、电缆沟道、排管等土建费用按实际米数计算。
1.2 投标方应负责施工范围内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包括单体调试、分系统调试、整套启动调试等),土建施工,市政道路施工协调恢复绿化工作以及配合协调政治处理等工作。
1.3 投标方在报价时应充分考虑线路跨越、穿越原有各电压等级线路、道路、河流、绿化、高大树木以及施工临时便道等不利因素,费用包含在投标总价中。
主要设备品牌推荐如下:电缆:江苏上上、浙江万马、浙江开成投标方须根据招标方提供的品牌采购。
2、工程概况发电机出线电压为10.5kV,分别直接接入10kV两段母线上,两段发电机母线之间设联络开关,10kV主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分别经2台20MVA双绕组主变升压至35kV。
35kV 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
3、技术标准及规范表一:变电站土建工程现行主要质量标准、规范验收质量标准目录》(基建质量[2011]79号)文件,未提及标准请参考基建质量[2011]79号文件。
在施工过程中相关质量标准规范版本更新,由施工提供最新版本。
表二:变电站电气安装工程现行主要质量标准、规范备注:上述标准规范引自《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建设现行主要目录管理制度、施工与验收质量标准目录》(基建质量[2011]79号)文件,未提及标准请参考基建质量[2011]79号文件。
工厂供配电-接续金具

接续金具
液压接续金具 钳压接续属于搭接接续的一种,将导线端
头搭接在薄壁的椭圆形管内,以液压钳或机动钳进行 钳压。
接续金具
预绞式接续金具
接续金具
修补用接续金具
GB《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 单金属导线再同一截面处损伤面积占总面积的7%以下,可以采用 预绞式修补条或铝包带缠绕修补,面积在7%-17%(7%-25%LGJ), 应具
基本要求 1、接续点的机械强度不小于被接续导线
的90%UTS; 2、接续电阻应不小于等长的导线电阻; 3、在额定电压下,长期通过最大负荷电
流时,温升不应高于导线温升。
接续金具
钳压接续金具: 钳压接续属于搭接接续的一种,将导线端
头搭接在薄壁的椭圆形管内,以液压钳或机动钳进行 钳压。
修补管使范围:钢绞线7断一股,19股组成的断2股; 预绞式修补条:这种修补条仅能用于断股7%及以下损伤范围 不大的线股上,以使断股范围不致扩大,但达不到补强的效果。
电力金具国家规范标准50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T 形线夹UDC 621.315.6GB 2340—85T-connector 代替GB 2340—80 国家标准局1985-01-23发布1985-12-01实施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变电所户外配电装置中母线与引下线T接的T形线夹。
2 型式尺寸2.1 T形线夹分为TL型、TY型。
2.2 T形线夹主要尺寸应符合图1~2表1 ~2的规定:图1表1mm图2表2mm表中型号中字母及数字意义为:T——T接;Y——压缩,L——螺栓;数字——适用导线截面,mm2;分子表示铝截面;分母表示钢截面;21等第一位表示适用母线组合号,第二位表示适用引下线组合号。
2.3 接线端子螺栓孔尺寸按SD28-82《电力金具接线端子》的规定。
3 技术要求3.1 线夹一般技术条件应符合GB 2314—85《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3.2 材质与紧固件:a.压缩型T形按GB1196—83《重熔用铝锭技术条件》,采用牌号不低于AL99.5b.螺栓型T形线夹按GB1173—74《铸造铝合金》,采-102铝硅合金制造;c.U形螺丝按GB700-79《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采用抗拉强度不低于372.5N/mm2 (372.5MPa)的钢制造;d.螺栓按GB 5—76《六角头螺栓(粗制)》;e.螺母按GB 41—76《六角螺母(粗制)》。
f.垫圈按GB 95—76《垫圈(粗制)》;g.弹簧垫圈按GB 93—76《弹簧垫圈》。
h.加厚垫圈按SD27-82《加厚大垫圈》4 验收规则及试验方法线夹的验收及试验按GB2317—85《电力金具验收规则、试验方法、标志与包装》进行。
5 标志与包装线夹的标志与包装按GB 2317—85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提出。
本标准由水利电力部南京电力金具设计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吉谔、周铭泽、易健行、骆忆祖、余天衢、薄通。
35kV线路保护技术规范

xxxxx光伏电站项目35kV光纤纵差保护技术协议书1 总则1.1 引言提供设备的厂家、投标企业应具有ISO 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宜具有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年检记录,宜具有AAA级资信等级证书、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证书并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商业信誉。
提供的保护装置应在国家或电力工业检验检测机构通过型式试验和动模试验。
投标厂商应满足2.4.2中的规定、协议和标准的要求。
招标方在技术协议专用部分提出的要求投标方也应满足。
提供的产品应有省、部级鉴定文件或等同有效的证明文件。
投标方应提供设备近2年运行业绩表。
1.1.1本协议提出了35kV线路保护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1.2本协议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协议的条文,投标方应提供符合本协议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1.3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协议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协议的要求;如有异议,应在报价书中以“对协议的意见和同协议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1.4本协议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1.1.5本协议经招、投标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1.2 供方职责供方的工作范围将包括下列内容,但不仅仅限于此内容。
1.2.1提供标书内所有设备及设计说明书及制造方面的说明。
1.2.2提供国家或电力工业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型式试验报告,以便确认供货设备能否满足所有的性能要求。
1.2.3提供设备安装、使用的说明书。
1.2.4提供试验和检验的标准,包括试验报告和试验数据。
1.2.5提供图纸,制造和质量保证过程的一览表以及标书规定的其他资料。
1.2.6提供设备管理和运行所需有关资料。
1.2.7所提供设备应发运到规定的目的地。
35kV技术规范

26/35kV中压电缆1)电缆型号: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镀锌钢带铠装电力电缆;YJV22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YJV2)技术条件额定电压(Uo/U)kV 26/35最高工作电压(Um) kV 40.5额定频率HZ 50导体最高工作温度℃90短路时最高温度(5s) ℃2503)工艺水平3.1铜导体拉制我公司采用意大利桑普公司的连续退火拉丝设备生产,拉制的导线表面光洁、外径均匀、无油污、无损伤,电缆导体的材料采用纯度大于99.95%的无氧圆铜线。
3.2导体绞制:我公司采用上海鸿德利公司的LJK-630/72 型框式绞线机生产,框绞机张力采用气动整体控制,确保所有铜单线绞制时张力均匀一致,导体采用圆形多股分层紧压导体结构,紧压系数不小于0.9。
电缆导体在20℃时的直流电阻满足GB/T3956-97规定。
导体表面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以及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3.3 电缆主绝缘:我公司采用美国ROYLE公司的全干式交联三层共挤生产线生产、并配有德国SIKORA公司SIXRAY8000型在线偏心检测仪。
绝缘厚度的标称值不低于GB/T12706的要求。
即10.5mm。
主绝缘的最小工频平均击穿场强不小于30kV/mm ;电缆绝缘层的平均厚度不得小于标称值,任一处的最小厚度不得小于标称值的95%。
绝缘层的偏心度不大于5%。
m mt m m t t t t 绝缘最小厚度,绝缘最大厚度,--≤-min max maxminmax 05.0 3.4 电缆导体屏蔽:导体屏蔽由挤出半导电层组成。
半导电料采用上海新上化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的可交联型半导电材料,与绝缘层相容。
其允许工作温度不小于绝缘层允许工作温度。
挤包半导电层均匀的包覆在导体外,并牢固地粘在绝缘层上,在绝缘层的交界面上光滑,无明显绞线凸纹、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痕迹。
导体屏蔽最小厚度不小于有关标准要求。
3.5 电缆绝缘屏蔽层:电缆绝缘屏蔽为挤包半导电层。
500kV线路金具技术规范

河南省电力公司集中规模招标采购500kV线路金具招标技术文件(技术规范通用部分)2009年12月目录1 总则及细则 (1)1.1 工作范围 (1)1.2 工艺 (1)1.3 标准 (1)1.4 度量单位 (2)2 技术通则 (2)2.1 金具的材质 (3)2.2 主要设计条件 (3)3 一般技术要求 (4)3.1 设计 (4)3.2 尺寸和公差 (5)3.3 防腐 (5)4 分类要求 (5)4.1 分裂导线间隔棒 (5)4.2 悬垂线夹 (7)4.3 耐张线夹和接续金具 (8)4.4 均压环和屏蔽环 (9)4.5 绝缘子串金具 (9)4.6 防振锤 (10)5 连接与紧固 (100)6 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 (111)7 试验与检验 (111)7.1 型式试验 (111)7.2 抽样试验 (122)7.3 例行试验 (122)8 验收规则及试验方法 (122)9 标志、包装和运输 (122)10 其它内容 (133)1 总则及细则1.1 工作范围本技术条件仅适用于技术专用部分“货物需求一览表”中所列金具的设计、制造、试验、检验、包装、供货和服务等技术要求。
1.2 工艺本技术条件所包含的金具的工艺和精加工应符合国内最先进的制造和装配实践提供的所有货物应是全新的和第一流的,其设计和加工应根据招标单位(以下称买方)批准的图纸、设计参数和文件。
不能因图纸和条件书的遗漏、疏忽和不明确而解脱卖方提供第一流等级原料和工作质量的责任,倘若发现不正确之处,卖方必须及时通知买方,在差异问题未纠正之前仍进行的任何工作,应由卖方负责。
1.3 标准除技术条件提供的要求之外,卖方提供的产品应遵循国家标准及有关行业标准的最新版本。
产品的设计、制造、试验、包装及验收应符合表1所列标准(包括但不限于):表1 标准列表1.4 度量单位在设计资料、技术规范和图样等文件中,应使用SI公制单位,温度应以摄氏度作单位。
2 技术通则本规范包括用于导地线的金具零件及金具串的设计、制造、试验、包装、运输和供货,卖方应提供其主要性能、图样、试验报告。
金具细则2

电力金具产品质量检测实施细则一、编写目的:对我公司从事电力金具产品质量检测从业人员的实验操作进行规范,统一,从而使所得数据规范,有效。
二、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额定电压10kV及以上架空电力线路和电站的电力金具(以下简称金具)产品质量抽样检测。
三、操作依据3.1 执行标准:GB 2314 《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标准》DL/T 768.7 《电力金具制造质量》GB/T 2317.1 《电力金具机械试验方法》GB/T 2317.4 《电力金具验收规则、标志与包装》GB 2828.1 《计数抽样检测程序》GB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3.2 参照标准:GB/T 5075 《电力金具名词术语》DL/T 683 《电力金具产品型号命名方法》DL/T 768.1~768.6 《电力金具制造质量》GB/T 2315 《电力金具标称破坏载荷系列及连接型式尺寸》GB/T 14437 《产品质量计数一次监督抽样检验程序》GB 2829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GB/T 13912 《金属覆盖层钢铁制品热浸镀锌技术要求》JB/T 8177 《绝缘子金属附件热镀锌层通用技术条件》GB/T 700 《碳素结构钢》DL/T 759 《连接金具》DL/T 756 《悬垂金具》DL/T 758 《接续金具》DL/T 757 《耐张线夹》DL/T 758 《接续金具》DL/T 696 《软母线固定金具》DL/T 697 《硬母线固定金具》GB/T 2340 《T型线夹》GB/T 2336 《防振锤技术条件》GB/T 8287.2 《高压支柱瓷绝缘子第2部分:尺寸与特性》3.3 参考资料《电力金具手册第3版》作者:《电力金具产品模样》作者:注:在出现执行标准和参照标准不时优先遵循执行标准。
四、仪器设备仪器设备应在国家有效审定期间内使用,一起具体仪器的名称、型号、量程、不确定度及分辨率键附表1五、实验前准备5.1 查阅样品相关资料,确认产品参数;确认该批次为生产厂近期内加工的产品,并为委托方就委托书所给出工程项目所采用的产品;有成产企业出具的质保书。
金具类技术规范标准要求

金具类技术规范要求4.5 金具4.5.1 通用技术要求4.5.1 原材料4.5.1.1 金具的材料应便于加工制造并适用于批量生产,产品性能的分散性应便于通过适当的制造工艺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4.5.1.2 所用原材料应是全新的,且无不规则或缺陷;各项技术性能均应符合相应标准,应有出厂合格证。
卖方应对原材料进行复检,并将检验结果和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提供给买方。
4.5.1.3 原材料中,钢应符合GB/T 699 、GB/T 700 、GB/T 1591 或GB/T 3077 的要求,不锈钢应符合GB/T 1220的要求,钢管应符合GB/T 8162 的要求,变形铝及铝合金应符合GB/T 3190 的要求,铝锭应符合GB/T 1196 的要求,铝合金锭应符合GB/T 8733 的要求,锌锭应满足GB/T 470 的要求。
4.5.1.4 标称破坏载荷在160kN 及以上的钢铁制件,其制造材料的抗拉强度不应低于500MPa。
4.5.1.5 金具材料应满足使用寿命期限内的技术要求,且不易发生腐蚀或应力损失,也不得引起导线或地线其他部位的腐蚀。
承力类金具的使用寿命不应小于40 年。
4.5.1.6 尽可能采用不敏感的钢材,如应采用敏感性的钢材,则要避免严重的冷加工。
在高寒地区使用的金具应采用低冷脆性材料。
4.5.1.7 钢制件的材料屈强比不宜大于0.8 。
4.5.1.8 压缩金具的材料应能经受住冷压加工。
钢制压缩件在压缩以后还应具有足够的冲击强度。
钢质接续管应选用含碳量不大于0.15%的优质钢,铝质压缩件应采用纯度不低于99.5%的铝。
4.5.1.9 以铜合金材料制造的金具,其铜含量不应低于80%。
4.5.1.10 金具部件使用的非金属材料应抗老化,能经受住运行温度且不影响其性能。
这些材料在运行温度条件下具有足够的抗臭氧、抗紫外线辐射、抗空气污秽能力,且不应与其接触的材料诱发腐蚀。
4.5.1.11 在户外的金具其黑色金属部件,除重锤片外,表面均应参照DL/T 768.7 的规定进行热浸镀锌的防腐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千伏输变电工程线路标准金具1. 总则1.1 本技术要求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
凡本技术要求中未规定,但在相关设备的国家标准有规定的规范条文,投标方应按相应标准的条文进行设备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
1.2 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 则招标方认为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的要求。
1.3 本技术规范所建议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投标方应按较高标准的条文执行或按双方商定的标准执行。
1.4 本技术规范未尽事宜, 由招标、投标双方协商确定。
2. 供货要求2.1 供货范围见第二册“货物需求一览表”。
2.2 供货地点见第二册“货物需求一览表”。
2.3 服务界限生产厂家至招标方指定地点的运输全部由投标方完成。
2.4 技术文件2.4.1 投标方在订货前应向招标方提供一般性资料, 如鉴定证书、典型说明书、总装图和主要技术参数等。
2.4.2 在合同签订后, 投标方向招标方随货提供安装、运行、维护、修理说明书, 部件清单, 工厂试验报告, 产品合格证等一式2份。
3. 技术要求3.1 产品应遵循的以下标准及其引用的其他标准DL/T765.1-2001《架空配电线路金具技术条件》DL/T284-2012 输电线路铁塔及电力金具紧固用冷镦热浸镀锌螺栓与螺母DL/T768.1-2002 电力金具制造质量可锻铸铁件DL/T768.2-2002 电力金具制造质量锻制件DL/T768.3-2002 电力金具制造质量冲压件DL/T768.4-2002 电力金具制造质量球墨铸铁件DL/T768.5-2002 电力金具制造质量铝制件DL/T768.6-2002 电力金具制造质量焊接件DL/T768.7-2002 电力金具制造质量钢铁件热镀锌层DL/T76683-2010 电力金具产品型号命名方法DL/T1098-2009间隔棒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DL/T1099-2009防振锤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GB196—81 普通螺纹基本尺寸(直径1~600mm)GB1804—92 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GB2315—2008 电力金具标称破坏荷重系列及零件联结尺寸GB2317—2008 电力金具验收规则、试验方法、标志与包装GB5075—85 电力金具名词术语3.2 使用环境条件3.3.1 周围空气温度:最高平均温度40℃,最低平均温度-10℃3.3.2 海拔高度: 海拔200米——2000米。
3.3.3 最大风速: 35m/s3.3.4 环境相对湿度(在25℃时)日平均值:95%,月平均值:90%3.3.5 地震烈度:8度3.3.6 覆冰厚度:15mm(风速不大于15 m/s时)3.3.7 使用范围:380\220伏以上架空电力线路工程、配电变压器安装工程。
4、基本要求4.1金具应采用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制造。
4.2金具应承受安装、维修及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有关机械载荷,并能经受设计工作电流(包括短路电流)、工作温度及环境条件等各种情况的考验。
4.3金具的标称破坏载荷及连接型式尺寸应符合GB2315的规定。
4.4金具的各连接部件应有锁紧装置,应保证在运行中不致松脱,与线路带电检修有关的金具尚应保证安全和便于操作。
4.5金具应尽量减少磁滞、涡流损失,以及限制电晕的影响。
用于额定电压金具,当不采用屏蔽装置时,金具本身应具有防电晕特性。
4.6金具应采用合适的材料和生产工艺制造。
4.7金具外观质量4.7.1经热浸镀锌后的可锻铸铁件的外观质量:a) 铸件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允许有裂纹,缩松等缺陷;b) 铸件的重要部位(指不允许降低机械载荷的部位,以产品图样标注为准)不允许有气孔、砂眼、渣眼及飞边等缺陷存在;c) 在与其它零件连接及与导线、地线接触部位(如挂耳、线槽)不允许有涨砂、结疤、毛刺等妨碍连接及损坏导线或地线的缺陷。
4.7.2经热镀锌后的锻制件、冲压件的外观质量:a) 冲裁件的剪切断面斜度偏差应小于板厚的十分之一;b) 锻件、冲压件、剪切件应平整光洁,不允许有毛刺、开裂和叠层等缺陷;c) 锻件、热弯件不允许有过烧、叠层、局部烧熔及氧化皮存在;d) 铜铝件的电气接触面应平整、光洁、不允许有毛刺或超过板厚极限偏差的碰伤、划伤、凹坑及压痕等缺陷。
4.7.3铝制件(热挤压、压铸、金属型铸造成型铝件)的外观质量:a) 铝制件表面应光洁,不允许存在可见裂纹;b) 铸铝件的重要部位(指有机构载荷要求的部位,按产品图样标注部位)不允许有缩松、气孔、砂眼、渣眼、飞边等缺陷;c) 铝制件与导线接触面的表面及与其它零件连接的部位,接续管与压模的压缩部位,以及有防电晕要求的部位,不允许有涨砂、结疤、凸瘤等缺陷;d) 铝制件的电气接触平面,不允许有碰伤、划伤、凹坑、压痕等缺陷。
4.7.4焊接件的表面质量:a) 焊缝应为细密平整的细鳞形,并应封边,咬边深度不大于1mm;b) 焊缝应无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
4.7.5紧固件表面质量:a) 紧固件表面不应有锌瘤、锌渣、锌灰存在;b) 外螺纹、内螺纹应光整;c) 螺杆、螺母均不应有裂纹。
5、分类要求5.1悬垂线夹5.1.1悬垂线夹应考虑裸线或包缠护线条等多种使用条件。
5.1.2船式悬垂线夹,其船体线槽的曲率半径应不小于导线或地线直径的8倍。
5.1.3任何类型的悬垂线夹应具有一个能允许船体在垂直面内回转活动的水平轴,其位置在导线轴线平面内,亦可在导线轴线平面的上方或下方。
5.1.4悬垂线夹应明确提供使用时的限定范围,最大出口角,最小出口角及允许回转角等。
5.1.5悬垂线夹的设计应考虑减少微风振动对导线、地线产生的影响,并应避免对导线、地线产生应力集中或损伤。
5.1.6固定型悬垂线夹对导线、地线的握力,与其导线、地线计算拉断力之比应不小于表1的规定。
表1 悬垂线夹握力与绞线计算拉断力之百分比5.1.7悬垂线夹与被安装的导线、地线间应有充分的接触面,以减少由故障电流引起的损伤。
5.2耐张线夹、接续金具和接触金具5.2.1承受电气负载的金具,不论是承受张力的或非承受张力的,均不应降低导线的导电能力。
5.2.2用于电气接续的金具应满足GB2317的要求。
5.2.3要求承受电气负载性能的金具应符合下列规定:a) 导线接续处两端点之间的电阻,对于压缩型金具,应不大于同样长度导线的电阻,对于非压缩型金具,应不大于同样长度导线的电阻的1.1倍;b) 导线接续处的温升应不大于被接续导线的温升;c) 所有承受电气负荷的金具,其载流量应不小于被安装导线的载流量。
5.2.4耐张线夹、接续金具和接触金具对导线、地线的握力,其与导线、地线计算拉断力之比应不小于表2的规定:表 2 耐张线夹、接续金具和接触金具握力与绞线计算拉断力之百分比5.2.5非压缩小型耐张线夹的弯曲延伸部分,与承受张力的导线相互接触时,则此弯曲延伸部分出口处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被安装导线直径的8倍。
5.2.6对于金具的导电接触面应涂导电脂,对于压缩型金具应提供防止氧化腐蚀的导电脂,填充金具内部的空隙。
5.2.7所有压缩型金具应使内部孔隙为最小,以防止运行中潮气侵入其内。
5.2.8耐张线夹接续和接触金具与导线的连接处,应避免两种不同金具间产生的双金具腐蚀问题。
5.2.9耐张线夹接续和接触金具应考虑在安装后的导线与金具原接触面处,不出现导线应力增大现象,以防止微风振动或其它导线振荡情况下引起导线损坏。
5.2.10耐张线夹接续和接触金具应避免应力集中现象,防止导线或地线发生过大的金具冷变形。
5.3保护金具5.3.1电气保护金具应能承受微风振动作用而不引起疲劳损坏。
5.3.2电气保护金具应能承受一定的静态机械载荷的作用,均压屏蔽金具要保证安全支撑一个人的体重。
5.3.3防振锤的要求按GB2336,间隔棒的要求按GB2338进行。
6、材料及防腐6.1 制造金具的材料,应按图样的规定选用(参考附录A),或选用能满足使用要求并经用户同意的其它材料。
6.2 制造金具的金属材料应满足使用寿命的要求,应不易出现金属材料晶粒间或应力腐蚀,也不得由此引起导线或地线任何部位的腐蚀。
6.3 压缩型金具的金属材料应能承受压缩产生的冷变形,钢质压缩部件压缩后应具有足够的冲击强度。
钢质接续管应选用塑性好,含碳量不大于0.15%的优质钢,铝质压缩件应采用纯度不低于”0.5%的铝。
6.4 尽可能采用不敏感的钢材,如必须采用敏感性的钢材,则要避免严重的冷加工.在高寒地区使用的金具应避免采用有冷脆性材料.6.5 以铜合金材料制造的金具,其铜含量应不低于800o e6.6 采用非金属材料制造的金具,应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能经受工作温度而不发生性能劣化,在其整个工作温度范围内,应具有足够的防臭氧,防紫外线及防空气污秽的能力。
6.7 在户外的金具其黑色金属部件,除不锈钢件及灰铸铁外,表面均应参照GB 5958进行热浸镀锌的防腐处理,锌层最低质量为460 g/mZ,螺杆、垫圈380 g/mz。
亦可采用供需双方同意的其它方法获得等效的防腐性能.6.8 对于两种接触电位不同的金属相互间接触时,需采取特殊措施,以免引起电势腐蚀,降低接触性能。
这个要求也适用于直接与导线相接触的那些金具部件。
6.9 金具紧固件的外螺纹应在热镀锌前按GB 196标准规定加工或辗制,然后进行热浸镀锌,而内螺纹可在热浸镀锌前或后进行加工。
外螺纹与内螺纹的配合按7 H/8g精度标准。
如果在热浸镀锌后加工则应涂防腐油脂.金具用的外螺纹在任何情况下,不允许缩小螺纹外径;内螺纹允许扩大,受剪螺杆不允许缩杆,不受剪切控制的螺杆,其缩杆径不得小于螺纹中径。
7、结构及尺寸公差7.1 受剪螺栓的螺纹,允许进入受力板件的深度不大于该板件厚度的三分之一。
7.2 U型挂板连接方式的挂板宽度不宜大于100 mm,否则应采用整板钻孔的槽型连接型式。
7.3 凡接触导线、地线的各种线夹及接续金具,其出线口应做成圆滑的喇叭口状。
7.4 金具的结构应避免积水的可能性。
7.5 球、窝的连接尺寸应符合GB4056的规定。
7.6 金具的尺寸及公差,应保证金具满足规定的机械及电气性能要求,经镀锌的金具,其尺寸均为镀锌后尺寸。
7.7 对未注尺寸偏差的部位,其极限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a) 金具的基本尺寸小于或等于50 mm时,其允许极限偏差为士1.0 mm;b)金具的基本尺寸大于50 mm时,其允许极限偏差为基本尺寸的士2 mm。
7.8 在弯曲处的板件宽度尺寸极限偏差应符合GB 1804的规定,选用JS-14级。
7.9 冲压件、锻件及热弯杆件基本尺寸的极限偏差应按图样要求,其未注公差按GB 1804的规定选用JS-14级。
7.10 钢接续管外径及内径尺寸极限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钢接续管外径及内径尺寸极限偏差7.11 钢接续管外径及内径尺寸极限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 钢接续管外径及内径尺寸极限偏差8、结构工艺要求8.1 金具部件的弯曲加工应在镀锌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