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药物的合理使用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临床常用抗凝药物的应用-ppt课件

Ⅹa因子是凝血级联中的放大位点3, 在凝血级联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一个Ⅹa因子分子可产生近1,000个凝血酶分子
VK
维生素K拮抗剂 华法林
华法林1 通过干扰维生素K合成,从而非特异性抑制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合成,起效慢; 同时降低蛋白C活性,与某些副作用相关
新型口服抗凝药与华法林的药动学比较
一般出血风险
≥80
2天前
24小时前
> 50 ~ < 80
2-3天前
1-2天前
> 30 ~ ≤ 50
4天前
2-3天前(>48小时)
达比加群酯与其他抗凝药物之间的转换
达比加群
VKAs
停用华法林,待INR≤2.0,立即起始达比加群
达比加群
VKAs
CrCl≥50ml/min时,达比加群停药前3天开始给予华法林 30ml/min≤CrCl<50ml/min时,达比加群停药2天前给予华法林 二者使用时,INR>2时,停用达比加群 转换后的最初一个月,严密监测INR
2004
ATIII + Xa + IIa (Xa > IIa)
低分子肝素
1980s
II, VII, IX, X (Protein C,S)
华法林
1940s
Xa
口服直接 Xa抑制剂
2008
抗凝药物的发展历程
IIa
静脉直接 凝血酶抑制剂
1990s
普通肝素 平均分子量15000 有相似的抗Ⅹa和Ⅱa活性
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Ⅱ级
高血压
年龄≥75岁
糖尿病
先前曾有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全身性栓塞
以下情况禁忌应用: 重度肾功能不全(CrCl不足30ml/min) 临床活动性出血或合并大出血风险的疾病 合并禁忌药物者(具体见后) 人工瓣膜
VK
维生素K拮抗剂 华法林
华法林1 通过干扰维生素K合成,从而非特异性抑制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合成,起效慢; 同时降低蛋白C活性,与某些副作用相关
新型口服抗凝药与华法林的药动学比较
一般出血风险
≥80
2天前
24小时前
> 50 ~ < 80
2-3天前
1-2天前
> 30 ~ ≤ 50
4天前
2-3天前(>48小时)
达比加群酯与其他抗凝药物之间的转换
达比加群
VKAs
停用华法林,待INR≤2.0,立即起始达比加群
达比加群
VKAs
CrCl≥50ml/min时,达比加群停药前3天开始给予华法林 30ml/min≤CrCl<50ml/min时,达比加群停药2天前给予华法林 二者使用时,INR>2时,停用达比加群 转换后的最初一个月,严密监测INR
2004
ATIII + Xa + IIa (Xa > IIa)
低分子肝素
1980s
II, VII, IX, X (Protein C,S)
华法林
1940s
Xa
口服直接 Xa抑制剂
2008
抗凝药物的发展历程
IIa
静脉直接 凝血酶抑制剂
1990s
普通肝素 平均分子量15000 有相似的抗Ⅹa和Ⅱa活性
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Ⅱ级
高血压
年龄≥75岁
糖尿病
先前曾有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全身性栓塞
以下情况禁忌应用: 重度肾功能不全(CrCl不足30ml/min) 临床活动性出血或合并大出血风险的疾病 合并禁忌药物者(具体见后) 人工瓣膜
抗凝药物机制与合理使用护理课件

抗凝药物的作用机制
主要通过抑制凝血酶、凝血因子或纤 维蛋白原等血液凝固成分,阻止血液 凝固和血栓形成。
抗凝药物的重要性
01
02
03
预防血栓形成
抗凝药物可以有效预防和 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肺 栓塞等血栓性疾病,降低 患者死亡风险。
降低心血管事件
对于心脏病患者,合理使 用抗凝药物可以降低心肌 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事 件的发生率。
抗凝药物的剂量与给药方式
剂量
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等因素确定, 一般按照医生建议的剂量使用。
给药方式
口服或注射,根据不同药物和病情选 择合适的给药方式。
抗凝药物的监测与调整
监测
定期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以确保药物效果和安全性。
调整
根据监测结果和患者病情,适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方式。
04
抗凝药物的护理
指导患者定期进行凝血指标检测 让患者了解凝血指标的意义,并指导其在用药期 间定期检测。
告知患者避免过度劳累和外伤 过度劳累和外伤会增加出血风险,应告知患者注 意避免。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高脂、高糖、刺激性食物会影响抗凝药物的疗效, 应指导患者合理搭配饮食。
05
抗凝药物的临床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一: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
抗凝药物的纤维蛋白溶解抑制作用
纤维蛋白溶解抑制也是抗凝药物的重 要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纤溶酶的活性, 减少血栓的形成和溶解。
纤溶酶是人体内重要的溶解血栓的酶。 抗凝药物通过抑制纤溶酶的活性,降 低血栓形成的风险。此类药物包括尿 激酶、链激酶等。
抗凝药物的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抑制作用
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抑制是抗凝药物的最新研究领域,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和炎症 反应,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抗凝药物的规范使用PPT课件

抗凝药物分类
根据作用机制和靶点不同,抗凝 药物可分为抗凝血酶药物、抗血 小板药物和纤维蛋白溶解药物等 。
抗凝药物作用机制
1 2
3
抗凝血酶药物
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阻断凝血瀑布的级联反应,从而防 止血栓形成。
抗血小板药物
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减少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的 作用。
纤维蛋白溶解药物
通过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降解已形成的纤维蛋白,从而 溶解血栓。
随访与调整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 定期进行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出血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
出血风险评估
在使用抗凝药物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出血风险评估,包 括年龄、性别、病史、用药史等方面,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 出血风险。
预防措施
对于存在出血风险的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减少 药物剂量、调整用药方案、加强监测等,以降低出血风险。
新型抗凝药物研发
针对现有抗凝药物的不足,未来 将有更多新型抗凝药物问世,提
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智能化监测与管理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 实现对抗凝治疗患者的智能化监
测与管理,提高治疗质量。
提高抗凝药物规范使用水平建议
加强医生培训
提高医生对抗凝药物的认知水平 和使用规范意识,确保药物选择 、剂量调整等决策的科学性。
出血风险评估
了解患者的出血史、手术 史、药物使用史等,评估 其出血风险。
患者需求评估
了解患者的治疗期望、生 活质量要求等,制定个性 化的治疗方案。
选择合适药物及剂量调整
药物选择
根据患者的血栓和出血风 险,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 ,如华法林、肝素等。
根据作用机制和靶点不同,抗凝 药物可分为抗凝血酶药物、抗血 小板药物和纤维蛋白溶解药物等 。
抗凝药物作用机制
1 2
3
抗凝血酶药物
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阻断凝血瀑布的级联反应,从而防 止血栓形成。
抗血小板药物
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减少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的 作用。
纤维蛋白溶解药物
通过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降解已形成的纤维蛋白,从而 溶解血栓。
随访与调整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 定期进行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出血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
出血风险评估
在使用抗凝药物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出血风险评估,包 括年龄、性别、病史、用药史等方面,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 出血风险。
预防措施
对于存在出血风险的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减少 药物剂量、调整用药方案、加强监测等,以降低出血风险。
新型抗凝药物研发
针对现有抗凝药物的不足,未来 将有更多新型抗凝药物问世,提
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智能化监测与管理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 实现对抗凝治疗患者的智能化监
测与管理,提高治疗质量。
提高抗凝药物规范使用水平建议
加强医生培训
提高医生对抗凝药物的认知水平 和使用规范意识,确保药物选择 、剂量调整等决策的科学性。
出血风险评估
了解患者的出血史、手术 史、药物使用史等,评估 其出血风险。
患者需求评估
了解患者的治疗期望、生 活质量要求等,制定个性 化的治疗方案。
选择合适药物及剂量调整
药物选择
根据患者的血栓和出血风 险,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 ,如华法林、肝素等。
抗凝药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项PPT参考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
一、肠溶阿司匹林
大剂量用于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 小剂量用于抗血小板聚集 作用机制:肠溶阿司匹林在酸性环境下不易溶解 ,在小肠的碱性环境中溶解释放,并缓慢吸收
用法:口服。饭前用适量水送服。
Creative ways to construct winning e-mails
|
6
Creative ways to construct winning e-mails
Creative ways to construct winning e-mails
| 25
Creative ways to construct winning e-mails
| 26
Creative ways to construct winning e-mails
|
4
心脏外科常用抗凝药物种类
克赛
•1.注射用抗凝血药 低分子肝素
速碧林 依诺肝素钠
•2.口服抗凝血药 华法林、
拜阿司匹灵
肠溶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波立维
利伐沙班(拜瑞妥)、达比加群
Creative ways to construct winning e-mails
| 23
Creative ways to construct winning e-mails
| 24
健康宣教
应用抗凝药物时,护士除了严密观察病情外,还应教会患者重 视并进行自我监测,包括注意大便,尿液颜色,皮肤粘膜,牙 龈有无出血倾向。用药期间嘱患者勿抠鼻,用软毛刷刷牙;注 意安全,尽量避免发生碰撞或跌倒,如有异常,及时汇报。
|
2
血栓形成是很多疾病的重要环节
DVT + PE =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VTE)
CRRT的抗凝治疗PPT课件

32
32
以3%ACD-A为例 泵入速度:为血流速的2.0-2.5% 泵速(ml/hr)=2.0-2.5%x60xBFR(ml/min)
= 1.2-1.5 x BFR (ml/min)
血流量
100ml/min 120ml/min 150ml/min
ACD-A 2%
120ml/h
144ml/h 180ml/h
缺点
• 不可预测、复杂的药 代动力学特点
• 有较高出血风险
• 诱导血小板减少 (HIT)的风险
• ATⅢ 缺乏的患者不 适用
9
全身抗凝——低分子肝素
影响Xa因子的活性发挥作用
10
低分子肝素常规用法
• 依诺肝素:负荷剂量40mg,后10-40mg/h; • 达肝素钠:负荷剂量20U/kg,后10U/kg/h; • 治疗时间越长,给予的追加剂量应逐渐减少; • 有条件的单位应监测血浆抗凝血因子Xa 活性, 根据测定结果调整剂量。
39
并发症
• 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 • 高钠血症 • 低钙血症 • 高钙血症 • 低镁血症
40
总结
• 抗凝在CRRT治疗中很重要 • 常用的抗凝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没有一种适合所
有病人 • 根据病人情况和医疗条件选取恰当的抗凝方式 • 枸橼酸抗凝是高出血风险病人适用的抗凝方式
41
25
临床适应证
• 出血风险增高
• 近期手术、创伤病史 • 活动性或近期胃肠道出血 • 颅内病灶 • 尿毒症性心包炎 • 严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 • 恶性高血压 •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和血栓形成 • 高钙血症
26
禁忌证
• 严重肝功能衰竭和肌肉灌注量降低 • 严重肝硬化 • 枸橼酸不耐受(进行性代谢性酸中毒)
抗凝药物的临床应用终版ppt课件

.
3 新型胃肠外抗凝药物
.
间接Xa因子抑制剂-磺达肝癸钠
.
肝素
磺达肝葵钠:
首个化学全合成的肝素类特 异戊糖序列类似物,是FXa 选择性抑制剂,在血浆中, 磺达肝癸钠并不与其他血浆 蛋白结合,不会引起HIT( 血小板减少)。皮下注射生 物利用度为 100%,以原型 从肾脏排泄
.
磺达肝癸钠--Xa因子抑制剂
缺点:
1、只能注射给药; 2、仍然有HIT风险; 3、无有效拮抗剂
.
LWMH在血栓栓塞症的应用
LWMH与磺达肝葵钠首选用于PTE的初始抗凝治疗:
➢ 根据体质量给药; ➢ 肾功能不全慎用并监测抗Xa因子活性,严重肾衰(Ccr<30ml/min)建议UFH ➢ 过度肥胖者或孕妇监测抗Xa因子活性调整剂量 ➢ 使用>1周监测血小板
.
肝素 vs.低分子肝素 vs.磺达肝癸钠
肝素 低分子肝素 磺达肝癸钠
1. 蛋白、内皮细胞、巨噬细胞 高
低
无
2. 生物利用度(SC)
15-30%
90%
100%
3. 激活血小板
强
弱
无
4. 血小板4因子中和
强
弱
无
5.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 1%
0.1%
0%
6. 监测抗凝活性
常规
非常规
不需要
1、出血发生率低于普通肝素,无需实验室检测,可居家使用。 2、按体重给药,抗凝效果可以预测。 3、对血小板功能影响小。 4、更高的生物利用度(90%)VS 30%。 5、更长的血浆半衰期4-6hVS0.5-1h。 6、分子量小,与Xa结合选择性高,对IIa作用弱,不影响已形成的 凝血酶,抗血栓作用强。 7. 在特殊人群如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妊娠、恶性肿瘤患者中应用 ,更安全
3 新型胃肠外抗凝药物
.
间接Xa因子抑制剂-磺达肝癸钠
.
肝素
磺达肝葵钠:
首个化学全合成的肝素类特 异戊糖序列类似物,是FXa 选择性抑制剂,在血浆中, 磺达肝癸钠并不与其他血浆 蛋白结合,不会引起HIT( 血小板减少)。皮下注射生 物利用度为 100%,以原型 从肾脏排泄
.
磺达肝癸钠--Xa因子抑制剂
缺点:
1、只能注射给药; 2、仍然有HIT风险; 3、无有效拮抗剂
.
LWMH在血栓栓塞症的应用
LWMH与磺达肝葵钠首选用于PTE的初始抗凝治疗:
➢ 根据体质量给药; ➢ 肾功能不全慎用并监测抗Xa因子活性,严重肾衰(Ccr<30ml/min)建议UFH ➢ 过度肥胖者或孕妇监测抗Xa因子活性调整剂量 ➢ 使用>1周监测血小板
.
肝素 vs.低分子肝素 vs.磺达肝癸钠
肝素 低分子肝素 磺达肝癸钠
1. 蛋白、内皮细胞、巨噬细胞 高
低
无
2. 生物利用度(SC)
15-30%
90%
100%
3. 激活血小板
强
弱
无
4. 血小板4因子中和
强
弱
无
5.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 1%
0.1%
0%
6. 监测抗凝活性
常规
非常规
不需要
1、出血发生率低于普通肝素,无需实验室检测,可居家使用。 2、按体重给药,抗凝效果可以预测。 3、对血小板功能影响小。 4、更高的生物利用度(90%)VS 30%。 5、更长的血浆半衰期4-6hVS0.5-1h。 6、分子量小,与Xa结合选择性高,对IIa作用弱,不影响已形成的 凝血酶,抗血栓作用强。 7. 在特殊人群如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妊娠、恶性肿瘤患者中应用 ,更安全
抗凝药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ppt课件

❥ 严重的血栓警告(一旦出现,请尽快到附近的医院就诊):肢体麻木、
语言困难、视力减退或失明、不明原因的头痛、不明原因出现的
呼吸困难
ppt课件
12
❡ 严格掌握适应症,在无凝血酶原测定的条件时,切不可滥用本 品。
❡ 本品系间接作用抗凝药,半衰期长,给药5~7日后疗效才可稳 定,因此,维持量足够与否务必观察5~7天后方能定论。
✏ 增加乙醇对胃十二指肠的损害,增加出血风险。
✏ 剂量大于100mg/kg/天,超过两天可导致毒性。
ppt课件
8
二、华法林
抑制凝血因子的活化 抑制新的血栓形成 限制血栓的扩大和延展 抑制在陈旧性血栓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血栓 抑制血栓脱落和栓塞的发生 利于已经形成的血栓的清除。
ppt课件
17ppt课件四低分子肝素低分子肝素钠克赛依诺肝素钠低分子肝素钙速碧林由肠系膜获取的硫酸氨基葡聚糖肝素片段的钠盐由肠粘膜获取的氨基葡聚糖肝素片段的钙盐18ppt课件适应症?手术后血栓栓塞?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血透时体外循环抗凝?末梢血管病变?已形成的深静脉栓塞?不稳定性心绞痛及非q波心梗禁忌症?有出血危险的器官损伤?对肝素及其衍生物过敏?有与使用低分子肝素有关的血小板减少症病史?产后出血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严重高血压及颅脑损伤?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19ppt课件使用方法皮下注射或静脉给药禁止肌肉注射给药部位腹部上臂三角肌下缘大腿给药途径为腹部脐上5cm至脐下5cm为上下边界左右为锁骨中线内外5cm范围避开脐周12cm左右交替注射2次注射点间距至少1cm
肺动脉栓塞 (PE)
• 血凝块移行至肺脏并发生嵌顿 • 大多数血凝块为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 (DVT)
• 是下肢深静脉中形成的血栓 • 风险因素包括:
抗凝治疗课件36页PPT

抗凝治疗课件
抗凝治疗
梅志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血管外科研究所
抗凝治疗内容
➢ 药物
➢ 针对凝血瀑布 ➢ 针对血小板
➢ 物理方法
➢ 活动 ➢ 弹力袜 ➢ 气囊挤压
肝素
概述
带负电 螺旋形硫化多糖 分子量4000-40000d 最早从肝脏提炼出来,现多从猪或牛的肺、
肠提炼 只有30%有活性
肝素的作用机理
肝素用法
▪ 持续静滴:首剂75-100u/kg, 随后1000u/h ▪ 皮下注射:
▪ 预防性:5000-10000u/8-12h ▪ 治疗性:10000-20000/8-12h ▪ 注射部位:前腹壁或前大腿
▪ 低分子肝素可经皮下、静脉或动脉给,剂量根 据不同的产品,标准剂量时不需要特殊监测
肝素用鱼精蛋白对抗的问题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用量
▪ 国外较大,325mg-1000mg/d ▪ 国内较小,50-100mg/d, ▪ 有报道80mg/d效果和325mg/d效果相当
并发症:
▪ 出血
▪ 监测血小板、出血时间、血小板凝集功能试 验
▪ 长期使用可使血尿素、尿酸升高
潘生丁
▪ 作用机理:
▪ 抑制cAMP降解,使cAMP升高 ▪ 使内源性PGI2升高
▪ 长期使用可以出现 ▪ <1%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HIT):
▪ 2-3%可产生肝素诱导的血小板抗体,多在 首次用肝素后4-15天或再次用的第1天产生
▪ 死亡率23% ▪ 所以用肝素应该每天监测血小板
HIT诊断:
▪ 血小板小于100,000/mm3 ▪ 对肝素抗凝产生抵抗 ▪ 进行性的血栓/出血
抗凝治疗
梅志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血管外科研究所
抗凝治疗内容
➢ 药物
➢ 针对凝血瀑布 ➢ 针对血小板
➢ 物理方法
➢ 活动 ➢ 弹力袜 ➢ 气囊挤压
肝素
概述
带负电 螺旋形硫化多糖 分子量4000-40000d 最早从肝脏提炼出来,现多从猪或牛的肺、
肠提炼 只有30%有活性
肝素的作用机理
肝素用法
▪ 持续静滴:首剂75-100u/kg, 随后1000u/h ▪ 皮下注射:
▪ 预防性:5000-10000u/8-12h ▪ 治疗性:10000-20000/8-12h ▪ 注射部位:前腹壁或前大腿
▪ 低分子肝素可经皮下、静脉或动脉给,剂量根 据不同的产品,标准剂量时不需要特殊监测
肝素用鱼精蛋白对抗的问题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用量
▪ 国外较大,325mg-1000mg/d ▪ 国内较小,50-100mg/d, ▪ 有报道80mg/d效果和325mg/d效果相当
并发症:
▪ 出血
▪ 监测血小板、出血时间、血小板凝集功能试 验
▪ 长期使用可使血尿素、尿酸升高
潘生丁
▪ 作用机理:
▪ 抑制cAMP降解,使cAMP升高 ▪ 使内源性PGI2升高
▪ 长期使用可以出现 ▪ <1%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HIT):
▪ 2-3%可产生肝素诱导的血小板抗体,多在 首次用肝素后4-15天或再次用的第1天产生
▪ 死亡率23% ▪ 所以用肝素应该每天监测血小板
HIT诊断:
▪ 血小板小于100,000/mm3 ▪ 对肝素抗凝产生抵抗 ▪ 进行性的血栓/出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凝药物的合理使用
4
抗凝药物的合理使用
5
抗凝药物的合理使用
6
抗凝药物治疗常见不良反应
抗凝 不足 血栓
皮下瘀斑
抗凝 过度 出血
消 化 道 出 血
血肿 脑出血
抗凝药物的合理使用
7
抗凝治疗药物的药学监护
Clinical events
Therapeutic window
Usually INR 2.0-3.0
2.血液透析期间预防血凝块形成 血液透析不超过4小时:每次透析开始时,应从血管
通道动脉端注入本品5000IU,透析中不再增加剂量或遵医 嘱。
血液透析超过4小时,每个小时须追加上述剂量的四 分之一或根据血透最抗初凝观药物察的到合的理使效用果进行1调3 整。
低分子肝素钠
3.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Q-波动心肌梗塞
PE
DVT
[1]ISTH Steering Committee for world T抗hro凝mb药os物is 的Da合y J理Th使rom用b Haemos3t 2014;12:1580-1590.
n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病理基础复杂,患者本身亦 由于个体的差异性以及疾病状态等因素对治疗药 物的反应性有所差别,而抗凝治疗的最大风险在 于患者的出血倾向。因此,为了达到临床治疗的 最佳效果并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抗凝药物的合 理使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临床应用
Ø 血液透析: Ø 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VTE)预防 。 Ø VTE Ø 急性冠脉综合征
指南推荐:妊娠合并VTE、肿瘤合并VTE首选低分子肝素
抗凝药物的合理使用
11
低分子肝素钙
【规格】1ml:5000Axa单位 【用法用量】1.透析时预防血凝块形成:应考虑病人情况和血透技术
条件选用最佳剂量,每次血透开始时从血管通道动脉端注入本品5, 000 IU或遵医嘱。有出血危险的病人血透时,低分子肝素钙用量可用 推荐剂量的一半,若血透时间超过4小时,可再给予小剂量低分子肝 素钙,随后血透所用剂量椐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治疗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用皮下注射方法,在腹壁前外侧,左右交 替。用食指和拇指捏住皮肤皱褶,针头垂直注射。手术前12小时,手 术后12小时,术后第3天,每次用0.3ml, 术后第4天起每天一次 0.4ml , 或 遵 医 嘱 。 连 续 使 用 时 间 不 应 超 过 10 天 。 3.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每天二次(间隔12小时),皮下注射,剂量为 0.1ml/ 10kg,bid。应用本品治疗直至达到INR指标,在治疗过程中 应监测血小板计数。
抗凝药物的合理使用
14
依诺肝素钠
化学名称:依诺肝素钠(低分子肝素钠)
依诺肝素钠特点是相对于低分子肝素钠,其低活性抗凝血因子IIa即 抗凝血酶活性,其抗Xa活性更高,对于依诺肝素,这两种活性比值是 3.6,预防剂量,其不会明显影响APTT。是一种新型的,但价格更昂 贵的副作用更小的低分子肝素。
抗凝药物的合理使用
12
低分子肝素钠
1.治疗急性深部静脉血栓(治疗至少需要5天) 每日一次用法:200IU/kg体重,皮下注射每日一次,
每日总量不可超过18000IU。
每日二次用法:100IU/kg体重,皮下注射每日二次, 该剂量适用于出血危险较高的患者。通常治疗下无需监测 ,但可进行功能性抗-Xa测定。皮下注射后3-4小时取血样 ,可测得最大血药浓度。推荐的血药浓度范围为0.51.0IU抗-Xa/ml。
皮下注射120IU/kg体重,每日二次,最大剂量为 10000IU/12小时,至少治疗6天。
4.预防与手术有关的血栓形成
伴有血栓栓塞并发症危险的大手术:术前1-2小时皮 下注射2500IU,术后每日皮下注射2500IU直到患者可活动 ,一般需5-7天或更长。
具有其它危险因素的大手术和矫形手术:术前晚间皮 下注射5000IU,术后每晚皮下注射5000IU。治疗须持续到 患者可活动为止,一般需5-7天或更长。也可术前1-2小时 皮下注射2500IU,术后8-12小时皮下注射2500IU,然后每 日早晨皮下注射5000IU。
Ø起效快 Ø体内消除 半衰期短 Ø抗凝血过 量可用鱼精 蛋白中和
优点
缺点
抗凝药物的合理使用
9
Ø作用时间短 Ø监测APTT
Ø血小板减少 Ø骨质疏松
低分子肝素
n 品种:那屈肝素钙(4100IU)、低分子肝素钙(6150IU)、
低分子肝素钠(5000IU)、依诺肝素钠(4000AxaIU)
用法用量 100IU/kg ih q12h(治疗)100IU/kg ih qd(预防)
Ø其抗凝血作 用可被鱼精蛋 白中和。 Ø无需实验室 检测 Ø出血和血小 板减少副作用 少 Ø骨质疏松发 生率低
优点
缺点
抗凝药物的合理使用
10
Ø依Ø功Ø全Ø依Ø功Ø全抗干肾赖能时抗干肾赖能时凝扰功性需凝扰功性需血血能要血血能要酶小不减酶小不减板量板量
低分子肝素钙与低分子肝素钠的区别
低分子肝素钙对皮肤的刺激要小些,皮下注射后不减 少细胞间毛细血管的钙胶质,也不改变血管通透性,基本 上克服了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易致出血的副作用。
抗凝药物的合理使用
目
录
1
概述
பைடு நூலகம்
2
抗凝药物的注射剂
3
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
4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利伐沙班
5
抗凝药物的个体化使用
抗凝药物的合理使用
2
n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 DVT)、肺栓塞(PE),是继缺血性心脏病和卒
中之后位列第三位的心血管疾病。全球每年预计 发生VTE相关死亡约3000000[1]。
Ø其余药物尚无进行常规治疗 监测的证据和可指导临床改变 治疗方案的实验室监测指标。
抗凝药物的合理使用
8
抗凝药物注射剂
n 品种: 肝素钠(12.5KU/2ML )分子量大,平均12000D
作用机制 抗凝血酶Ⅲ特异地结合,灭活凝血因子Ⅱa、Ⅸa、Ⅹa、Ⅺa和 Ⅻa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或注射;皮下注射
临床应用 血栓栓塞性疾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防治心肌梗死、 脑梗死、心血管手术及外周静脉术后血栓形成。
Intencity of anticoagulationg(INR)
Ø治疗剂量的肝素需常规进行 监测:低抗凝水平APTT;高抗 凝水平激活全血凝固时间 (ACT);血小板计数
Ø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等应 用治疗剂量的依诺肝素需常规 监测Xa因子活性
Ø阿加曲班需控制APTT55-85s
Ø华法林治疗需常规监测 PT/I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