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精品课件(57张)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优秀教学课件(24张)(共24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优秀教学课件(24张)(共24张PPT)
——一位西班牙官员
天主教成为中世纪欧洲封 建统治的最高主宰和黑暗
中心
一、中世纪的天主教
经济: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巧取豪夺 政治:教权高于王权,最高政治主宰 思想文化:垄断文化教育,钳制人们思想 社会生活: 融入生活,伴随一生
---天主教走向奢侈腐化
路人甲:
“最近城市里有了很多新的变 化,有些贵族和商人改变了经营方 式,越来越富有,生活也越来越多 姿多彩。我也想发财致富,更希望 摆脱教会。”
罗马城内有架“圣 梯”,凡人要爬上 去才可赎罪。
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 不需要圣梯。
课标解读: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 必要性。 2.知道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 的实质和影响。 3.体会“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在意 识形态上的反映”
我是中世纪德国的路人甲。据说我生来 就有罪,所以必须按照教会所说一切的去做, 只有这样才能赎罪得救,否则死后就不能 入天堂。在这个时代,教会就是一切!
《奥格斯堡宗教和约》
教皇在德国的特使报告说:“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
‘路德’;剩下的十分之一少数高喊:‘罗马教廷该
死!’
——《路德选集》
历史是人书写的,更是人创造的。回归 历史,体会当时人的思想感情,你会 感悟更多。
请你站在教皇、国王、新兴资产 阶级和新教徒的立场,发表一下对马 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感受!(用一句话 或几个词或一个动作或一个表情或 ······)
资本(主1义)产生 ---根因 选词填空
新兴资产(阶2级)、新贵族
新 旧

重(商2主)义 人文主义 强(化3王)权
明 冲
矛盾 矛
盾 禁(欲4)主义
矛 盾
突 ,

高中历史 人教版选修一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课件(58张ppt)

高中历史 人教版选修一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课件(58张ppt)

②英国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目的何在?
英国宗教改革并不是出于纯洁信仰, 而是出于现实政治和国家利益的需要, 其目的是为了摆脱教权的控制,维护日 益强大的王权。
③是什么事件引发了的英国宗教改革? 其实质反映了什么?
英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线是亨利 八世的一场离婚案。实质是反映了王 权和教权的斗争。
本单元小结
• 时间-----16世纪 • 发源地----德意志。 • 发生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代表人物----马丁•路德、约翰•加尔文、亨
利八世。
• 结果-----天主教、新教、东正教三足鼎立 • 性质-----资产阶级反对罗马天主教会(反封
建)的社会运动
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①资产阶级、新贵族与教权的矛盾 ②王权与教权的矛盾
③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集权的矛盾
A.①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
解析:选 B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结束分裂割据实现统一
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一些君主也要求结束分裂割据状态,加强
中央集权,而这些都受到天主教会的阻碍。
4.右图是浮雕《什一税》,该浮雕分为三层, 浮雕的最上层是上帝将征税的权力授予教皇,中间 展现了世俗国王向教皇交税的情景,下层展现了普 通民众向教会交税的情景。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 的是( )
②经济:天主教会被剥夺的财产很大一部分落到
新兴的资产阶级手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思想: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 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文
④文化:宗教改革使各国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 ,促进了欧洲各国文化、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
信徒比例
天主教:50% 新 教:40% 东正教:10%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复习课件 (共31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复习课件 (共31张PPT)

卡尔文
材料一 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 选民和弃民 给所有的人,却是将救恩赐予某些人,而对另一些人则加 拒绝。……上帝藉着他的预定拣选了一些人,叫他们有生 ‚人在现世生活中的成与败,富与贫都是成为上帝 命的盼望,对另一些人,则判定归于永远的死亡,这预事 ‘选民’或‘弃民’ 的标志。‛…… 实上包括着整个宇宙,和一切被造之物。……所谓预定, 乃是上帝的永恒旨意,他早已按照自己的意旨,决定了要 将谁接入他的救恩中,并将谁贬入灭亡。 发财致富靠恩赐 材料二 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 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人所想的 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请归纳两则材料分别反映出加尔文的什么主张? 有何意义?
规定神职人员全部由选举产生,长老会负责监督 所有人的行为。
卡尔文教对西 方资本主义的 兴起影响极大。 日内瓦新教会 也因此实行政 教合一的体制 , 不再受制于教 皇。加尔文被 人们誉为“欧 洲宗教改革的 第二位伟大人
巩固:加尔文的先定论的实质是: A.发展了‚因信称义‛学说 B.秉承了基督教教义 C.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辩护 D.创立新宗教的手段
据上述材料分析为什么会在此地(德国)首先爆发宗 教改革? 政治上四分五裂、王权薄弱使得天主教对德国政 治控制和经济压榨严重
路德宗教改革时的教皇是利奥十世(1513-1521), 生活豪侈淫佚,喜爱艺术。因兴建圣彼得大教堂,而以 售卖赎罪券为筹款的财路。宣扬,只要支付金钱,就可 以被上帝赦免本人和死去的亲属的罪孽,死者的灵魂就 能升入天堂。
D
“马丁·路德就像在黑暗的 森林里迷路的人,本来要划根 火柴探寻一条出路,不料引起 了延及欧洲乃至基督教世界的 森林之火。”
——《马丁· 路德与德意志民族》

欧洲宗教改革课件_图文

欧洲宗教改革课件_图文
根据圣经的清楚教训,我们敢肯定地说,由于上帝 的永久而不改变的安排,他早已按照自己的意旨,决 定了要将谁接入他的救恩中,并将谁贬入灭亡。
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 就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
——加尔文《基督教原理》
2. 作用: 鼓励发财致富,促进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鼓舞了 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所以说该教义更符合新兴 资产阶级的利益,更为激进。(三)、英Fra bibliotek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原因: ①英国较早形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 ②婚姻继承问题导致亨利八世与教皇决裂
2.过程: 亨利八世时
①通过《至尊法案》,英王为教会首脑,教皇无权 干涉;保留天主教基本教义和仪式。
与罗马教廷决裂,教权至于王权之下,为王权服务。加强王权 。
②有局解限散性修。道院,没收其土地财产,修士还俗。
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
,借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
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
人先时所犯的罪,好在今时
救赎 显明他的义,使人知道他自 己为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

——罗马书3:21-26
圣礼有七种,又称七件圣事,其中最重要的 是“洗礼”、“忏悔礼”和“圣餐礼”。“洗礼”是为洗刷 掉人类生前所犯的罪过;“忏悔礼”是为使犯了罪而 又愿意悔悟的人得到赦免,“圣餐礼”是共同吃面饼 和喝葡萄酒,作为吃喝耶稣的身体和血液而和耶稣 基督连成一体。
中世纪西欧的天主教会向农民收取高额的
封建地租。又向广大居民征收十一税。此外还 有其他的苛捐杂税,如赦罪费,法庭诉讼费等 。还有出售赎罪券;提供崇拜圣物;卖神职; 行贿受贿,这是教廷发财致富的重要手段。据 估计1521年有2000多个神职可以用金钱买到。

高中历史选修1《欧洲的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1525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选修1《欧洲的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1525人教PPT课件
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建立“廉价教会” 的要求,符合资产阶级进行资本原始 积累的需要。
3.世俗权力 (1)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 (2)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彻底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 加强王权,实现国家统一的政治要求,有利于建 立统一的民族国家,也能得到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3,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因信称
义”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B
A.宗教仪式应当尽量简化以减轻教徒的负担 B.通过外在的苦修与事功同样可以得到上帝的 宽恕和拯救 C.《圣经》是唯一的信仰权威 D.教士只不过是教徒们推选出的公仆,他们应 该为教徒服务
4,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的主张,
认为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
一、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原因(背景)
在政治上,竭力维持德意志分裂割据局面。
随着法国、英国、西班牙等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盛极 一时的罗马教皇势力在这些国家里迅速衰落。这种情况下, 教皇将原本由整个西欧承担的经济重负全部转移到德国和 意大利两国人民的身上。德意志也成了被教会榨取最严重 的地区,素有“教皇的乳牛”之称。
第36条 真诚悔过的基督徒,就是不购买赎罪券, 也能够获得全面免除罪罚的权利 。
第86条 教皇是当今的富中之富,他的钱比古时 最大的富豪克里沙士还多,那他为什么要花费可怜 的信徒们的钱,而不掏自己的腰包来建造圣彼得教 堂呢?”
二、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1.教义 (1)理论基础是“因信称义”,只要有虔诚的 信仰,灵魂便可获得拯救。
德意志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没有一个城市成为德 意志的工商业中心。
在经济上,教会占据了全德三分之一的土地, 获取大量的封建地产收入,并向民众征收什 一税,还通过出售赎罪券和教会职务等搜刮 钱财。

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课件(人民版选修1)高二

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课件(人民版选修1)高二
【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 •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 、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 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 、知道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 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 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马 丁 ·路 德正 在钉 贴 《九 十五 条论 纲》
路德论婚姻与修道
马丁路德认为:「凡知道自己不适合独身生 马丁路德认为:「凡知道自己不适合独身生 :「 活的人应该赶快做些功夫, 活的人应该赶快做些功夫,奉上帝的名赶快 结婚,男孩子最晚廿岁﹑ 结婚,男孩子最晚廿岁﹑女孩子在十五岁到 十八岁之间就应该结婚, 十八岁之间就应该结婚,这是他们正健康而 适合结婚的年龄。」 适合结婚的年龄。」 路德认为修道生活不但毫无价值,不能成为 路德认为修道生活不但毫无价值, 在上帝面前为自己辩护的理由。而且, 在上帝面前为自己辩护的理由。而且,修道 士生活放弃现世的义务是自私的, 士生活放弃现世的义务是自私的,是逃避世 俗责任,与此相反, 俗责任,与此相反,履行职业的劳动在他看 来是同胞爱的外在表现。 来是同胞爱的外在表现。
宗教改革运动需要一个天才去发动, 宗教改革运动需要一个天才去发动, 需要另一个天才去结束;路德, 需要另一个天才去结束;路德,这个煽 动家,推动了宗教改革的滚石;加尔文, 动家,推动了宗教改革的滚石;加尔文, 这个组织家, 这个组织家,则在滚石粉碎之前使它停 止。对于宗教,路德就其实践来说,更 对于宗教,路德就其实践来说, 多是一个摧毁者, 多是一个摧毁者,而加尔文则更多是一 个建造者。 个建造者。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精品课件(57张)(共57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精品课件(57张)(共57张PPT)
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
美国的纸币,你发现有何特点?
INGODWETRUST.
美国总统就职时手按在什么文本上宣誓?
美国总统演讲的最后一句一般是什么?
目前世界教徒初步统计:
请思考:以下新闻反映了什么现象? 天主教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JohnPaulII)于当地时间2005年 4月2日21时37分因病在梵蒂冈去世,终年84岁。 约翰·保罗二世是波兰籍人,1978年10月 当选,在位近27年。4月8日,梵蒂冈教廷在 圣彼得大教堂广场举行了追思弥撒和葬礼。 300多万人涌入罗马送别教皇。来自教皇家 乡波兰的人就达百万之众。由于圣彼得广场 只能容纳30万人,葬礼通过27个巨大的屏幕 向全罗马市主要的集会地点现场转播。200 多名世界各国政要及宗教领袖出席了弥撒及 葬礼,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美国总统布 什、英国首相布莱尔、法国总统希拉克等。德国红衣主教拉青格 主持葬礼。他称颂教皇保罗二世以其一生奉献于上帝、教会和人 类大家庭。
四、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背景:
经济因素:德国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国家统一,天主教
会阻挠德国统一。
政治因素:德国各阶层对教会普遍不满,为实现统一也
需摆脱天主教会的控制。 德国每年要向罗马教廷交纳大量苛捐杂税,
现实因素:德国成为“教皇的奶牛”。 思想因素: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
导火线: 教会兜售赎罪券。
内容
二、天主教会的落后、堕落与野蛮
2、专制与堕落 (1)教会成为特殊的利益群体,加紧了对人
们思想信仰的控制;
(2)神职人员生活腐化,道德败坏;
(3)教会贪婪成性,疯狂敛财。
主教的宫邸艳丽奢华,追随者们在一同“探讨”球艺 的问题。在他们热情的参与下,保龄球运动已经颇为 成熟了。教皇和红衣主教团几乎都是意大利人,他们 把教会变成了一个奢靡的俱乐部,优雅的谈论着艺术、 音乐和戏剧。却少有提及信仰的问题。

人民历史选修1专题五 第二课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共19张PPT)

人民历史选修1专题五  第二课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共19张PPT)

A、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4、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导火线是 ( )
A、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反对教皇出售赎罪券
B、德国的分裂割据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马丁•路德立志改革天主教
D、天主教会阻挠德国统一
15、日内瓦之所以被称为“新教的罗马”,主要是因为
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
10、宗教改革中产生的新教在教义方面的共同点有①信仰得救②《圣经》
是最高权威③通过教士等神职人员得救④信徒人人可以成为祭司(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③④
D.①②④
11、有关中世纪天主教会在欧洲所处地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二)不同点:
• (1) 兴起时间不同:马丁•路德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 幕;加尔文改革是受马丁·路德改革的影响而兴起的。
• (2)具体社会背景不同:16世纪的德意志经济发展,政 治分裂,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与经济豪夺是各种 社会矛盾的焦点;日内瓦是一个独立的城市,市民阶级在 经济、政治上都比较强大,卡尔文集大权于一身。
5、下列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 B、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C、摧毁了德国的封建势力
D、促进了德国民族文化的发展
6、卡尔文说:“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
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斥责,这样
做就是亵渎神明。”材料主要体现了 ( )
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彻底摆脱罗马教廷 的控制,加强王权,实现国家统一的政 治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天主教会的落后、堕落与野蛮
2、专制与堕落 (1)教会成为特殊的利益群体,加紧了对人 们思想信仰的控制;
பைடு நூலகம்
(2)神职人员生活腐化,道德败坏;
(3)教会贪婪成性,疯狂敛财。
主教的宫邸艳丽奢华,追随者们在一同“探讨”球艺 的问题。在他们热情的参与下,保龄球运动已经颇为 成熟了。教皇和红衣主教团几乎都是意大利人,他们 把教会变成了一个奢靡的俱乐部,优雅的谈论着艺术、 音乐和戏剧。却少有提及信仰的问题。
德皇亨利四世在同罗马教皇的 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 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 月,年仅26岁的亨利四世带着 他的妻子和孩子,前往意大利 北部的卡诺莎城堡,站在满地 白雪的卡诺莎城堡的院子里。 根据惯例,年轻的德皇赤足披 毡站在寒冷的雪地里苦苦恳请 教皇接见,等了三天,直到受 尽了精神上的侮辱后才出来恩 赐给这位忏悔者一个赦罪的吻, 史称“卡诺莎觐见”,又称 “卡诺莎之辱”。
天主教在欧洲甚至世界 各地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 一,分为天主教、东正教、 新教三大派别。中世纪的 时候,天主教主要分布在 欧洲西部,东正教主要分 布在拜占庭帝国和欧洲东 部,新教则是改革以后从 天主教中分离出来的新派 别。
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面积仅有0.44平方 公里,却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图为圣彼得大教堂
教皇出巡
红衣主教大主教
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志搜刮的财富要高 出当时德意志名义上的中央政权“神圣罗马帝国” 年财政收人的20倍左右。这种搜刮,既不利于资 本主义早期的原始积累,也极大地恶化了广大劳 动人民的生活。
异端裁判所的一次公开审判 托莱多版画罗马
被告人如不承认“罪 行”,就反复用刑拷问。 一切有利于被控告人的 证词都不能成立。被告 可以不经审判便予处死。 被告认罪之后,如又否 认,即不再审讯,予以 烧死。 ——《宗教裁判所审讯 条例》
(二)确立:天主教对西欧的统治
4、组织十字军东征,进一步增强教皇的 实力,提高罗马教廷的威望。
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TheCrusades)是在1096年到1291年发生的八次 宗教性军事行动的总称,是由西欧基督教(天主教)国家对地 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战争。由于罗马天主教圣城耶路撒冷落 入伊斯兰教徒手中,十字军东征大多数是针对伊斯兰教国家的, 主要目的是从伊斯兰教手中夺回耶路撒冷。东征期间,教会授 予每一个战士十字架,组成的军队称为十字军。
美国的纸币,你发现有何特点?
INGODWETRUST.
美国总统就职时手按在什么文本上宣誓? 美国总统演讲的最后一句一般是什么?
目前世界教徒初步统计:
请思考:以下新闻反映了什么现象? 天主教罗马教皇约翰· 保罗二世(JohnPaulII)于当地时间2005年 4月2日21时37分因病在梵蒂冈去世,终年84岁。 约翰· 保罗二世是波兰籍人,1978年10月 当选,在位近27年。4月8日,梵蒂冈教廷在 圣彼得大教堂广场举行了追思弥撒和葬礼。 300多万人涌入罗马送别教皇。来自教皇家 乡波兰的人就达百万之众。由于圣彼得广场 只能容纳30万人,葬礼通过27个巨大的屏幕 向全罗马市主要的集会地点现场转播。200 多名世界各国政要及宗教领袖出席了弥撒及 葬礼,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美国总统布 什、英国首相布莱尔、法国总统希拉克等。德国红衣主教拉青格 主持葬礼。他称颂教皇保罗二世以其一生奉献于上帝、教会和人 类大家庭。
直接原因:在思想文化和政治经济上居于统治地位的教会
【阅读课文,归纳】 中世纪天主教势力强大,居统治地位表现
政治上:权力至高无上,教权高于王权。封建统 治的中心。 经济上:最大的封建主,占有各国1/3的土地,收 取什一税。 思想文化上:支配文化教育,钳制人们思想。 社会生活:人人都是天主教徒,从生到死都受天 主教会的影响。
–中世纪商人的生活
宗教改革原因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 向太阳借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
(二)确立:天主教对西欧的统治 2、整顿教会
(1)11世纪末建立不受世俗势力影响的教皇选 举制度; ( 2)
(二)确立:天主教对西欧的统治
3、12世纪末教皇利用各手段迫使英法德等国 的统治者臣服于教会的权威。
11世纪的“卡诺莎之辱”
基督教信仰的核心
原罪
救赎
人类因有原罪而无法自救,上帝(天主)差遣他的儿 原罪—— (Originalsin)一词来自基督教的传说, 子耶稣来到世间,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在上帝面前替 它是指人类生而俱来的、洗脱不掉的“罪行”。人 人类赎了罪。凡是信仰上帝、跟随耶稣的人都能得救, 类始祖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的命令、偷吃禁果所犯 死后获得永生。 的罪行,传给后世子孙,是人类一切罪恶和灾祸的 源。
一、权倾欧洲的教皇国 (一)发展简史:
起源: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
发展:A.公元392年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决裂:1054年,分裂为东部的东正教和西部的天
主教。
(二)确立:天主教对西欧的统治 1、舆论准备
(1)提出“双剑说”,声称王权神权均来自教会
(2)提出“太阳月亮说”,认为王权来自于教权
(三)权倾欧洲的表现
1、经济方面:
(1)天主教会控制了欧洲大约三分之一的土地,
采取封建剥削方式,教会实际上成为欧洲最大的
封建主。
(2)教会还向教徒征收“什一税”。
二、天主教会的落后、堕落与野蛮
1、落后:
(1)思想方面:天主教的思想基础是信仰高于 理性,信仰的内容主要来自《圣经》。 (2)通过天主教的主要教义(包括:一神说和 创世说;原罪说;末日审判说;禁欲说)麻醉灵 魂,禁锢人们思想。
《主教的俱乐部》
这幅画描绘了在野外聚 会中纵情声色的修女和 修士们,他们正试图咬 下悬在空中的糕点。中 世纪教会中所谓圣者的 愚蠢与自负加上他们生 活中的堕落、益发使他 们成为了人们嘲弄的对 象。
《愚人船》 油画荷兰
出售赎罪券
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志搜刮的财富要高出当时德 意志名义上的中央政权“神圣罗马帝国”年财政收入的20 倍左右。这种搜刮,既不利于资本主义早期的原始积累, 也极大地恶化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