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DF超滤膜相转化制备方法及其改性的研究进展_刘春涛

合集下载

PEO改性PVDF复合超滤膜研制及其性能研究

PEO改性PVDF复合超滤膜研制及其性能研究

A b s t r a c t :I n t h i s w o r k ,t h e p h a s e i n v e r s i o n m e t h o d w a s a d o p t e d t o f a b i r c a t e p o l y o x y e t h y l e n e( P E O) / p o l y v i n y l i d e n e l f u o i r d e( P V D F) u l t r a i f l t r a t i o n m e mb r a n e s w i h t t h e u s e o f p o l y v i n y l p y r r o l i d o n e( P V P) a s d i s p e r s a n t a n d N,N — d i me t h y l a c e t a m i d e( D MA C) a s s o l v e n t .B y a d d i n g P E O p a r t i c l e s t o P V D F ,a n d
( I n s t i t u t e o f B i o ma s s 3 D P i r n t i n g Ma t e r i a l s ,C o l l e g e o f Ma t e i r l a s a n d E n e r g y ,S o u t h C h i n a A g r i c u l t u r l a U n i v e r s i t y , G u a n g z h o u 5 1 0 6 4 2 ,C h i n a )
c h a n g i n g t h e r a t i o o f P EO c o n t e n t . t h e P VD F u l t r a f i l t r a t i o n me mb r a n e s w i t h v a r i o u s p e r f o r ma n c e a n d

pvdf超滤膜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

pvdf超滤膜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

961研究RESEARCHP V D F超滤膜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文_李乐1'2张晓东121山西南工华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2山西华仕低碳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摘要:聚偏氟C烯(PVDF)超滤膜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但是其疏水性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因此人们利用各种亲水性物质来改善P V D F的亲水性。

介绍近期国内外膜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P V D F的改性研究给出总结性建议。

关键词:超滤膜;PVDF ;表面改性基金项目: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基于抗污染高通量多通道复合平板滤膜及膜组件的开发与应用(项目编号:201703D32111233)。

Research Progress in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PV D F Ultrafiltration M em braneL i Le Zhang Xiao-dong[Abstract]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VDF)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has good filtration performance, but i t s hydrophobicity limits i t s wide application, so people use various hydrophilic substances to improve the hydrophilicity of PVDF.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of membrane surface modification at h o m e and abroad, 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modification of PVDF.[Key words]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P V D F; surface modification近年来,聚偏氟乙烯(PVDF)膜由于具有力学性能优良,耐高温,化学稳定性好,不易被酸碱腐蚀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 关注。

聚偏氟乙烯膜研究进展

聚偏氟乙烯膜研究进展

聚偏氟乙烯膜研究进展摘要:聚偏氟乙烯(PVDF)膜由于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

本文重点总结了聚偏氟乙烯膜在光催化膜、电池隔膜、压电性能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聚偏氟乙烯;光催化膜;电池隔膜;压电性能Research progress of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membranesZhang Bingtao(Shan Dong JinHuiMo Technology Co., Ltd., Zhaoyuan 265400)Abstract: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VDF) membranes are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due to their excellent performance. This articlefocuses on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of PVDF membranes in photocatalytic membranes, battery diaphragms, and piezoelectric properties.Key words: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hotocatalytic film; battery diaphragm; piezoelectric performance作者简介:张兵涛(1986—),男,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膜法水处理。

膜技术在解决当前全球面临的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方面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是传统工艺改造及产品升级换代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聚偏氟乙烯近年来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并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本文从聚偏氟乙烯在光催化膜、电池隔膜、压电性能方面研究进展方面进行综述。

1.光催化膜光催化技术是光催化剂在光照的作用下将污染物矿化为一些无机离子、二氧化碳和水。

聚偏氟乙烯膜(PVDF)亲水性改善方法的研究进展

聚偏氟乙烯膜(PVDF)亲水性改善方法的研究进展

聚偏氟乙烯膜(PVDF)亲水性改善方法的研究进展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聚偏氟乙烯膜(pVDF)亲水性改善方法的研究进展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聚偏,乙烯,pVDF,水性,改善,方法,研究进展,聚偏,乙烯,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综合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聚偏氟乙烯膜(pVDF)亲水性改善方法的研究进展摘要:聚偏氟乙烯(pVDF)有价格低廉、化学和热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等优点,但pVDF分子链上氟原子对称分布导致了材料表面的表面能低、疏水性强,在含油废水分离过程中污染严重,从而制约了pVDF分离膜的应用,因此需要对膜材料表面进行亲水化改性处理。

对于聚偏氟乙烯膜的改性主要有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然后可用接触角、膜的纯水通量等测试对其亲疏水性表征。

关键词:聚偏氟乙烯,亲水性,接触角1、聚偏氟乙烯简介[1]pVDF由偏氟乙烯单体ch2=cF2经悬浮聚合或乳液聚合得到,它是一种成膜性能较好的聚合物材料,使用诸如二甲基甲酞胺(DmF)、二甲基乙酞胺(DmAc)和n-甲基毗咯烷酮(nmp)等极性溶剂溶解。

从pVDF分子结构分析,整体符合一般聚烯烃分子碳链的锯齿构型,氟原子替代氢原子,因为氟原子电负性大,原子半径很小,c-F键长短,其键能达到50kJ.mol-1,整个分子链呈柔性使聚合物具有一定的结晶性,表现为突出的热稳定性,熔点为170℃,热分解温度在316℃以上,连续在150℃高温以下暴露2年内不会分解。

由于氟原子对称分布,整个分子显示非极性,聚合物表面能很低,仅为25J.m-3。

通常太阳能中可见光---紫外光部分对有机物起破坏作用,光子波长在200--700nm之间,而c-F键能接近220nm光子在总数中所占比例极少,所以氟材料耐环境气候性好。

由于性质稳定的氟原子包围在碳链四周,使pVDF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在室温条件下不易被酸、碱和强氧化剂及卤素腐蚀。

改性PVDF超滤膜的制备与表征及成膜机理研究

改性PVDF超滤膜的制备与表征及成膜机理研究

改性PVDF超滤膜的制备与表征及成膜机理研究改性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超滤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环境保护、食品和制药等领域的膜材料。

本文将讨论改性PVDF超滤膜的制备方法、表征技术以及成膜机理的研究进展。

PVDF是一种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的聚合物。

然而,其低的亲水性导致膜的通透性较差,易发生膜污染,降低了膜的分离性能。

因此,通过改性方法提高PVDF超滤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能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改性PVDF超滤膜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类。

物理方法包括添加表面活性剂、膜表面物理处理和复合膜制备等。

添加表面活性剂通常能够提高膜的亲水性,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环境不稳定性和生物降解性等问题。

膜表面物理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张力处理、电弧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等,能够增加膜表面的粗糙度和亲水性。

复合膜制备方法是在PVDF膜表面添加一层具有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能的薄膜,如聚丙烯酸钠膜、聚乙烯醇膜等。

化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在PVDF膜表面引入亲水基团或改性剂,如引入氨基、羧基、羟基、磺酸基等。

这些改性剂能够减小膜表面的接触角,提高膜的亲水性。

改性PVDF超滤膜的表征主要包括静态特性和动态性能两方面。

静态特性主要指膜的表面形貌、亲水性和物理性能。

表面形貌通常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膜的形貌变化;亲水性通过接触角实验测定,接触角越小,说明膜的亲水性越好;物理性能通过打孔强度、渗透性能和膜通量等指标来评价膜的质量。

动态性能主要指膜的抗污染性能、降解性能和稳定性。

通过对膜的抗污染性能和降解性能的测试,可以评估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改性PVDF超滤膜的成膜机理是研究的关键。

研究表明,改性剂在成膜过程中能够加速溶剂的蒸发,促进PVDF膜的结晶生长和剥离,从而形成更为均匀致密的膜结构。

改性剂中的亲水基团能够与水分子发生氢键作用,提高膜的亲水性。

改性PVDF超滤膜的制备与表征及成膜机理研究

改性PVDF超滤膜的制备与表征及成膜机理研究

改性PVDF超滤膜的制备与表征及成膜机理研究摘要:超滤膜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分离膜,在水处理、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采用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为材料,研究了其超滤膜的制备方法、表征以及成膜机理。

通过改变改性PVDF的结构和形貌,优化了超滤膜的性能,提高了其分离效果和通量。

1. 引言超滤膜是一种基于压力驱动的分离技术,能够将溶质、悬浮物和高分子物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并保留小分子溶质和溶剂。

由于其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领域。

聚偏氟乙烯(PVDF)是一种常用的超滤膜材料,具有良好的耐温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适用于制备高性能的超滤膜。

2. PVDF超滤膜的制备方法本文采用相控相转移法制备改性PVDF超滤膜。

首先,将PVDF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形成聚合溶液。

然后,在共溶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形成微乳液体系。

通过温度和加入剂浓度的控制,实现了改性PVDF超滤膜的制备。

最后,将超滤膜置于水中进行后处理,去除表面活性剂,得到纯净的超滤膜。

3. PVDF超滤膜的表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超滤膜进行形貌表征。

结果显示,改性PVDF超滤膜表面呈现出均匀的孔洞分布,孔径大小在10-100 nm之间。

采用接触角测试仪对超滤膜进行表面润湿性测试,发现改性PVDF超滤膜具有良好的亲水性。

4. PVDF超滤膜的性能测试采用纯水通量和蛋白溶液截留率测试PVDF超滤膜的性能。

发现改性PVDF超滤膜具有较高的纯水通量和良好的蛋白截留性能。

通过调节改性PVDF超滤膜制备过程中的条件,进一步优化了超滤膜的性能,提高了截留率和通量。

5. PVDF超滤膜的成膜机理改性PVDF超滤膜的成膜机理主要包括相变分离机理和凝胶化机理。

相变分离机理是指在超滤膜成膜过程中,溶剂发生相变,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形成薄膜。

凝胶化机理是指溶剂的凝胶化与PVDF聚合物的交联反应,形成高分子凝胶结构。

改性PVDF超滤膜的制备与表征及成膜机理研究

改性PVDF超滤膜的制备与表征及成膜机理研究

改性PVDF超滤膜的制备与表征及成膜机理研究改性PVDF超滤膜的制备与表征及成膜机理研究摘要: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具有很高的分离效率和抗污染能力,在水处理、污水处理和生物制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本文综述了改性PVDF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和表征技术,并对其成膜机理进行了研究,以期对改善超滤膜的性能和降低制备成本提供参考。

1. 引言超滤膜是一种孔径在0.001~0.1μm之间的膜,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和抗污染能力。

传统的超滤膜主要由聚合酰胺、聚砜和聚乙烯醇等材料制备,但这些材料的成本高且易堵塞。

改性PVDF超滤膜由于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可调控的孔径大小,成为了一种理想的超滤膜材料。

本文将综述改性PVDF超滤膜的制备技术和表征方法,并对其成膜机理进行探讨。

2. 改性PVDF超滤膜的制备方法目前,改性PVDF超滤膜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相分离法、混杂法和相转移法。

相分离法是将改性剂与PVDF共溶或部分溶解,再通过共熔或凝固相分离的方法制备超滤膜。

混杂法是将改性剂与PVDF加入到溶解液中,形成共混体系,再通过相应的制膜方法制备超滤膜。

相转移法是将改性剂通过相转移作用使PVDF表面产生相区性质,再通过制膜方法制备超滤膜。

这些制备方法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超滤膜的分离性能和抗污染能力。

3. 改性PVDF超滤膜的表征技术改性PVDF超滤膜的表征技术主要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穿透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接触角测量等。

SEM可以观察超滤膜表面形貌,TEM和TEM可以观察膜内结构和孔径分布。

FTIR可以分析膜材料的化学结构和改性剂的分布情况,接触角测量可以评估超滤膜的亲水性能。

4. 改性PVDF超滤膜的成膜机理改性PVDF超滤膜的成膜机理包括湿法成膜机理和干法成膜机理。

湿法成膜机理是通过溶剂挥发和相分离等过程形成膜结构,干法成膜机理是通过拉伸、热处理和交联等过程形成膜结构。

PVDF平板超滤膜的制备与光接枝改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PVDF平板超滤膜的制备与光接枝改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PVDF平板超滤膜的制备与光接枝改性研究的开题报

本研究计划主要针对PVDF平板超滤膜的制备和光接枝改性进行研究。

PVDF是一种常用的聚合物材料,在膜技术中广泛应用于超滤膜的制备。

但是,PVDF材料的亲水性较差,容易发生污染和膜污染问题,限制其在工业应用中的发展。

光接枝改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PVDF 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能,从而改善其分离性能和稳定性。

本研究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PVDF平板超滤膜的制备方法研究:本研究将采用相分离法制备PVDF平板超滤膜,并优化膜的制备工艺参数,包括溶液浓度、溶剂种类和浸渍时间等,以获得更好的分离性能和稳定性。

2. 光接枝改性方法研究:本研究将采用紫外光辐射法对制备好的PVDF平板超滤膜进行光接枝改性。

并选取不同的接枝单体进行接枝改性,以探究不同接枝单体对膜性能的影响。

3. 膜性能测试研究:本研究将对制备好的PVDF平板超滤膜和改性
后的光接枝膜进行多种性能测试,包括通量、分离因子、污染物抗污染
性能和温度稳定性等,以分析膜的分离性能和稳定性。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是提高PVDF平板超滤膜的分离性能和稳定性,为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9-03-27*通讯联系人:侯海鸽,E-mail :houhaige@作者简介:刘春涛(1972-),女,黑龙江省宾县人,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污染控制技术。

前言近年来,PVDF 超滤膜因其具有力学性能优良、韧性好、化学稳定性好、不易被酸碱腐蚀等优点而备受到人们青睐[1]。

PVDF 超滤膜大多采用相转化法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但PVDF 超滤膜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较强的疏水性易使膜孔阻塞、使膜体受到污染,膜清洗困难[2]。

因此提高PVDF 膜的亲水性能,防止膜污染对于PVDF 膜的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相转化法制备的影响因素以及膜改性两方面对PVDF 超滤膜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PVDF 超滤膜的相转化制备方法相转化法是制备有机高分子超滤膜的常用方法。

制备PVDF 超滤膜时,将PVDF 溶于溶剂中,制成聚合物溶液,刮涂在适当的支撑体上,然后浸入非溶剂中,由于溶剂与非溶剂的传质交换,实现两相分离。

膜的结构是由传质和相分离两者共同决定的,溶剂和非溶剂的选择是影响膜结构的重要因素。

1.1溶剂的选择PVDF 可溶于强极性的溶剂中,如:DMF 、TEP 、NMP 、DMSO 等。

研究表明,溶剂不同会导致不同的膜孔结构。

Dar-Jong Lin [3]等采用TEP 为溶剂制备PVDF 超滤膜,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膜的横截面呈双罗纹结构。

M ei Zhang [4]等通过采用DM SO 为溶剂得到内部呈指状孔结构的PVDF 超滤膜。

A.Bottino [5]等分别选用DM F 、NM P 为溶剂制成PVDF 超滤膜,研究发现,以NMP 、TEP 和DMF 为溶剂的膜,孔结构为非对称,而以TEP 为溶剂的膜表面呈现不同的孔径和形态。

溶剂的选择导致膜孔结构的不同,主要是由于溶剂与非溶剂亲和力不同,若亲和力较强,则会呈现指状孔结构;若亲和力较弱,则易呈现海绵状结构[6]。

1.2非溶剂的选择非溶剂的种类和温度均会对PVDF 超滤膜的结PVDF 超滤膜相转化制备方法及其改性的研究进展刘春涛,金政,侯海鸽*,孙雍荣,文磊(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要:主要综述了聚偏氟乙烯(PVDF )超滤膜在相转化制备方法和改性两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在相转化制备方法中,重点介绍了溶剂和非溶剂的选择对膜孔结构的影响;在PVDF 超滤膜改性方面,从膜本体和膜表面两个角度进行了介绍,本体改性包括共混改性和共聚改性,表面改性包括辐照接枝改性和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共混改性是今后改性的主要发展方向。

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简要介绍了PVDF 超滤膜作为一种新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聚偏氟乙烯;超滤膜;制备;改性中图分类号:TQ 32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017(2009)06-0054-04Research progress in PVDF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s Prepared by phaseInversion Method and Their ModificationsLIU Chun-tao,JIN Zheng ,HOU Hai-ge ,SUN Yong-rong and WEN Lei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Science,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150080)Abstract:The newly research progress of poly (vinylidene)fluoride (PVDF)membrane in preparation and modification is reviewed.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effects of solvents and non-solvents on the pore and structure of PVDF membranes by phase inversion.The modification methods of PVDF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s including substance modification and surface modification are introduced.The substance modification method includ -ed physical blending and copolymerization,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included radiation induced grafting and low-temperature plasma.It was evident that physical blending was the main trend of modification of PVDF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The PVDF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as a new technique in water treatment application is introduced briefly.Key words:PVDF;ultrafiltration membrane;preparation;modification构和性能产生影响。

左丹英[7]考察了非溶剂的温度对PVDF超滤膜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膜的皮层随着非溶剂温度的提高,孔结构由相互融合的球形致密结构转变为多孔结构;亚层中大孔得到发展,膜的空隙率和通量明显提高。

陆茵[8]等在研究非溶剂的温度影响时发现,低温非溶剂中,制得的膜孔径小,孔致密,大孔结构沿膜厚方向纵向发展;高温下,膜孔为大窟窿状,孔数少,孔沿膜厚方向的贯通性也较差。

Xiaofeng Li[9]等研究发现非溶剂温度为20℃的条件下,膜的横断面分层不明显,在80℃条件下,上下面分层明显,并且为非对称结构。

M.G. Buonomenna[10]等分别采用水和C1-C8醇类作为非溶剂,研究表明,当非溶剂为C1-C8醇类溶液时,PVDF 呈现β晶型,当非溶剂为水时,PVDF同时呈现α晶型和β晶型。

A.Bottino[11]在对PVDF膜的孔结构进行研究时发现,以水为非溶剂制得的膜中有纳米级的孔径生成。

2PVDF超滤膜的改性方法PVDF超滤膜的改性通常可分为本体改性和表面改性,本体改性是指对成膜前的基体进行改性,主要通过共混和共聚实现。

膜表面改性主要是在成膜后对膜进行改性,主要方法有辐照接枝改性和低温等离子体改性等。

2.1PVDF超滤膜本体改性2.1.1共混改性共混改性是PVDF超滤膜改性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改性物质主要有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类。

改性后的PVDF共混膜与PVDF纯膜相比,膜孔结构及膜的性能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芦艳[12]制备了Al2O3/ PVDF复合膜,研究表明,Al2O3作为亲水性物质提高了膜的水通量,并发现加入的Al2O3粒子质量分数为2%时,改性效果最佳。

李建生[13]采用Al2O3和TiO2对PVDF膜改性后,膜的水通量和截留率均有相应的提高。

彭跃莲[14]等用SiO2改性PVDF膜时发现,SiO2可使铸膜液黏度提高,加速成膜过程,使膜的水通量增加而截留率不变。

陈娜[15]也得到了相似的研究结果。

张裕卿[16]等在使用SiO2改性PVDF膜时,为了防止SiO2的团聚,将纳米粒子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处理后填入PVDF铸膜液中,结果大大提高PVDF膜的耐污能力。

此外,用于改性PVDF膜的无机物质还有ZrO2[17]、Fenton试剂[18]、CaCO3[19]、蒙皂石[20]以及LiClO4[21]等。

除无机粒子外,有机小分子物质和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作为改性物质的研究也多见报道。

左丹英[22]等采用乙醇、异丙醇、正丁醇等十种小分子有机溶剂对PVDF膜进行改性研究,研究表明,乙醇、异丙醇、1,2-丙二醇,丙三醇有利于膜中指状大孔结构的发展;而正丁醇、正辛醇、丙酸、丙酮、乙酸甲酯则导致大孔结构的减少。

M.Khayet[23]等考察了PEG,PEO对PVDF膜孔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加入PEG有利于形成海绵结构型孔,加入PEO易于生成大孔结构。

Yong-Hong Zhao采用HPG[24]、两性分子(EPTBP,ACPS,HPE-g-MPEG)[25]对PVDF膜进行改性,研究表明,ACPS改性的膜水通量和截留率与PEG改性的膜相比提高很多,归因于ACPS进入非溶剂后能稳定的存在于膜的表面,使膜的亲水性明显增强。

方少明[26]用IPDI,PEG,HEMA和EG合成的新型聚氨酯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与M MA聚合生成两亲聚合物再与PVDF共混制备膜,在截留率保持不变的同时水通量提高了3倍,改性后膜的抗污性能提高。

2.1.2共聚改性共聚改性是通过共聚反应在PVDF链上接入某个基团或侧链,得到具有一定亲水性的共聚物,以改变PVDF膜原本的性质。

由于PVDF化学稳定性强,直接加入亲水性基团物质或单体不容易发生反应,吕立盈[27]通过强碱破坏化学键使其脱HF生成自由基“活性点”,再将苯乙烯单体引入到PVDF膜上制得PVDF-g-PSSA复合膜,对强酸及有机溶剂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由于共聚改性常常伴随着多个小步骤,工艺过程较为复杂,不确定因素很多,相对而言,不如共混改性便于控制,不利于工业化发展[28]。

2.2PVDF超滤膜的表面改性2.2.1辐照接枝改性辐射接枝聚合反应是通过电子束、离子束、γ-射线等高能辐射使聚合物分子链产生自由基,再接枝亲水性化合物单体。

李晓[29]采用Co-60γ射线共辐照法对PVDF膜进行接枝AAC辐照改性,研究表明,在吸收剂量为25KGy时,接枝率随着AAC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大,AAC体积分数达到40%时,接枝率基本不变,改性后的膜表面接触角大幅下降,膜表面孔数量减少,水通量降低,截留率提高。

该作者又详细考察了单体浓度、辐照剂量,链转移剂异丙醇(IPA)、盐酸(HCl)以及阻聚剂(CuSO4)浓度对接枝率及亲水性的影响[30],研究发现,亲水性能主要受阻聚剂(CuSO4)浓度的影响,随着Cu-SO4浓度增加亲水性能增强。

魏建功[31]等人采用电子加速器(EB)预辐照接枝的方法制备PVDF-g-PM-MA膜,研究结果表明,水通量随着接枝率的增加而提高,但PM MA的接枝会破坏原来PVDF膜的结晶性能。

2.2.2低温等离子体改性用低温等离子体对PVDF膜进行改性,使PVDF分子活化带有自由基,再接枝亲水性单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