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育种学教案
幼儿园科学园艺植物栽培教案 幼儿园园艺教育

幼儿园科学园艺植物栽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规律。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基本特征:根、茎、叶、花、果实等。
2. 植物的生长规律:种子发芽、幼苗长大、开花结果等。
3. 种植活动:种子的播种、浇水、施肥等。
三、教学准备1. 植物种子或幼苗。
2. 花盆或种植盒。
3. 水壶或喷壶。
4. 土壤和肥料。
5. 讲解PPT或图片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PPT简单介绍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规律,引发幼儿对植物的兴趣。
2. 学习:向幼儿展示实物植物或种子,让他们观察并描述植物的外观3. 操作:组织幼儿进行种植活动,指导他们播种、浇水、施肥等,让他们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
4. 观察:让幼儿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生长变化并进行分析。
5. 总结:引导幼儿讨论植物生长的规律,总结实验中的经验和体会。
五、教学方式1. 课堂讲解结合实物展示,让幼儿直观感受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学生参与式教学,通过亲自动手种植植物来加深理解。
3. 小组讨论和展示,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的种植过程,包括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态度表现。
2. 观察幼儿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观察记录和总结能力。
3.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来评价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七、延伸活动1. 给幼儿讲解一些植物故事,激发他们对植物的兴趣。
2. 带领幼儿走进校园或者周边的自然环境,观察和了解更多不同种类的植物。
3. 组织植物观察比赛或者做一些手工制作,让幼儿进一步加深对植物的了解。
园艺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种植植物这一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幼儿的自然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希望幼儿园老师们能够根据本教案,组织更多有趣丰富的园艺教育活动,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会爱护大自然。
在幼儿园的园艺教育中,科学种植植物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活动,更是一种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教学设计

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介绍园艺植物育种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对植物育种学科的认识、理解和应用能力,掌握植物育种学的基本技能,为将来从事相关科研或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如下:
1.理解园艺植物育种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掌握常用植物育种技术,如选择育种、杂交育种等;
3.掌握常见园艺植物育种技术的应用;
4.熟悉相关科技文献,了解国内外园艺植物育种学科最新研
究动态。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园艺植物育种学概论
1.1 园艺植物育种概述 1.2 园艺植物育种的意义和目标 1.3 园艺植物育种的基本原则
2. 园艺植物遗传学
2.1 细胞、染色体及其结构 2.2 基因和基因组的结构 2.3 基因表达和调控
1。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实验教案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3. 能够进行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实验设计和实施。
二、教学内容1.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3.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实验设计和实施。
三、教学重点1.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实验设计和实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介绍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
2. 实验指导法:指导学生进行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实验的设计和实施。
五、教学过程1. 理论学习(1) 通过课堂讲解,介绍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
(2) 通过示意图、实例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理解。
2. 实验设计(1)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和实验目的,设计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实验的具体方案。
(2) 学生按照所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准备和材料准备。
3. 实验实施(1) 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的操作和记录。
(2)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数据统计,分析实验结果。
4. 实验总结(1) 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总结和讨论。
(2) 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回答学生的问题。
六、实验设备和材料1. 实验设备:显微镜、移液枪等。
2. 实验材料:园艺植物种子或幼苗、培养基、营养液等。
七、教学评价1. 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施是否准确、规范。
2. 学生对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园艺植物育种学教案

园艺植物育种学教案XX科技大学教案首页授课章节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园艺植物育种及园艺植物育种学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概念和品种的概念。
教学基本内容:1、园艺植物育种及园艺植物育种学2、品种3、良种4、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任务和内容5、园艺植物育种历史和进展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概念;品种的概念难点:品种的概念;品种的特点;优良品种的概念及在生产上的作用。
授课方式、方法和手段:1、多媒体结合板书。
2、介绍品种概念时举例若干果树、蔬菜、花卉品种及野生植物图片,以对比理解品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3、讲解品种的特点时举例并结合图片。
作业与思考题:1、品种概念。
品种和优良品种的联系和区别?2、作物品种有何特性?园艺植物良种在生产中有什么作用?3、你对我国园艺植物育种的历史有何了解?4、根据你对进化理论与遗传学的理解,谈谈自然进化、人工进化与遗传改良的关系。
5、我国园艺植物育种现状与世界上发达GJ的差距如何?6、育种工的主要任务是什么?7、现阶段国内外园艺植物育种有何动态?8、园艺植物的品种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作业用图示方式表明野生资源、品种、优良品种、育种、栽培的关系。
绪论随着RM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园艺事业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
园艺植物(果、菜、花)插入图片:黄蜜桃、番茄、花毛茛现代园艺生产要求果树和蔬菜:种类多样、品质优良、营养丰富、丰产稳产、耐贮耐运、适于机械化生产。
在园林绿化中人们希望园林绿地中布置的花卉植物,丰富多彩、万紫千红、健康美丽,既能展示物种的多样性,又能展示品种的多样性。
同时要求花卉在园林绿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的环境美化中能起到改善环境、保护环境、恢复建立生态平衡的作用。
绪论内容介绍。
5个方面。
1、园艺植物育种及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育种:根据人类需要,利用自然变异以及利用品种间杂交、远缘杂交、人工诱变、离体组织培养和DN分子改造等途径来制造新的变异,按照一定的目标进行选择,筛选出新品种。
幼儿园园艺植物栽培教学案例 幼儿园园艺教案

幼儿园园艺植物栽培教学案例一、概述植物是大自然的馈赠,园艺教育旨在通过对植物的栽培和观察,引导幼儿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
本教学案例旨在通过园艺植物栽培教学,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激发幼儿对植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2.激发幼儿对植物的兴趣;3.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和植物的生命周期;4.培养幼儿尊重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1)了解栽培植物的基本知识;(2)种植小型植物,如多肉植物、小型绿植等;(3)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记录植物的生长轨迹;(4)学习植物的常见生命循环。
2.教学方法(1)讲解: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幼儿介绍植物的基本知识;(2)示范:老师带领幼儿进行种植操作;(3)观察: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并记录;(4)小组讨论:让幼儿共享自己种植植物的心得体会;(5)游戏活动:通过游戏活动加深幼儿对植物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1.前期准备(1)准备种植工具和盆土;(2)选择易于生长的小型植物;(3)准备录音笔、相机等记录工具。
2.教学步骤(1)引入:向幼儿介绍种植植物的目的,并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对植物的认识和感受;(2)讲解:老师讲解栽培植物的基本知识,如土壤、光线、水分等;(3)种植:老师示范并指导幼儿种植小型植物;(4)观察:让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并记录在课堂上;(5)小组讨论:让幼儿共享自己的观察记录和感受;(6)游戏活动:组织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加深对植物的认识。
五、教学效果评价1.教学效果(1)观察记录:幼儿能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2)情感态度:幼儿表现出对植物的关爱和热爱。
2.教学总结通过园艺植物栽培教学,幼儿在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观察记录能力,激发了对植物的兴趣,学会了尊重生命,热爱大自然。
六、延伸拓展在园艺植物栽培教学结束后,可以组织孩子们一起整理观察记录,制作一本小小的植物成长手册,让孩子们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加深对植物的认识和了解。
幼儿园园艺植物种植教育教案

幼儿园园艺植物种植教育教案幼儿园园艺植物种植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种植植物的基本知识,包括植物的名称、构造、生长特点等。
2.了解植物对环境的作用,培养对植物的保护意识。
3.体验植物生长过程,了解生命的奇妙。
4.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土壤、种子、花盆、水壶、扫帚、铲子、种植工具、防晒伞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入主题老师摆明几个花盆和一些种子,让幼儿猜猜今天的活动是什么?2.植物知识普及老师让幼儿看看花盆里有什么土壤,告诉他们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土地。
然后问幼儿根据特点,猜猜种子里是什么?让幼儿知道种子是植物的种子,里面有宝贵的营养物质,由此关联植物的作用,带领幼儿一起认识植物对环境的重要作用。
二、实践操作(45分钟)1.种植基本操作老师向幼儿展示种植工具的使用方法,让幼儿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种植工具和操作。
然后,老师让幼儿利用扫帚清理操作区域的落叶、小碎石等杂物。
2.种植技术老师手把手教孩子们怎么将种子种到土里,特别要强调种植的深浅度和种子的排列方式。
3.植物喜爱环境教育老师教育幼儿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适量的水分,策划一个“互相分享”的小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想法和探索,摆放花盆和种植位置,以及控制光照和浇水量。
4.盆栽扩繁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学习盆栽的养殖技巧,学习如何移栽、修剪和分根。
5.植物观察老师利用种子生长的过程,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植物构造和特点。
三、总结(5分钟)1.反思老师会让幼儿回想一下这次活动的整个流程以及他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2.总结老师对幼儿的种植成果进行概述与总结,对他们的努力和学习成果进行表扬,以及对下一阶段的课程介绍和期待。
四、拓展(10分钟)1.植物知识的问答老师为幼儿设计认知植物知识的问答游戏,让幼儿练习自己的认知能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2.互相分享种植经验把所有的种植成果搬到幼儿园花园里,让每个孩子与他人分享自己种植的经验,学习彼此分享,培养合作意识。
2024版园艺植物育种学教案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 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13
基因突变与重组
2024/1/30
基因突变
指基因组DNA分子发生的突然的、可遗传的变异现象。从分子水平上看,基因突变是 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
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在育种工作中的重要性,探讨可持续育种的发展策 略。
全球化背景下的园艺植物育种合作与交流
分析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在园艺植物育种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现状,展望 未来的合作趋势。
32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33
实施步骤 基因克隆和转化、转基因植株筛选和鉴定、安全性评价和 品种选育。
20
05
园艺植物新品种选育实例分析
Chapter
2024/1/30
21
果树类新品种选育实例
1 2
富士苹果
通过杂交育种,结合优良性状的选择和鉴定,成 功选育出富士苹果,具有产量高、品质优、耐贮 藏等特点。
巨峰葡萄
采用芽变选种的方法,从普通葡萄品种中选育出 巨峰葡萄,具有果粒大、色泽艳丽、口感好等优 点。
西红柿
通过远缘杂交和基因编辑 技术,成功培育出耐贮藏、 口感好、产量高的24/1/30
月季
01
采用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方法,成功培育出多个花色艳
丽、花型优美、抗病性强的月季新品种。
菊花
02
通过芽变选种和辐射诱变育种等方法,成功选育出多个花期长、
花型奇特、适应性广的菊花新品种。
园艺植物育种学教案
2024/1/30
1
目录
园艺植物育种学教案第一章

园艺植物育种学教案第一章第一章种质资源学习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种质资源的重要性,种质资源的起源和分布,以及我国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概况,进一步撑握特点掌握种质资源的概念,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创新和利用的方法。
种质资源是一切育种工作的基础。
───杜布赞斯基(T.Dobzhansky)植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农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更是育种工作的基础。
育种的发展和成绩与种质资源密不可分。
由于认识的不足,长期以来致使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受到人为破坏。
在1988年,曾有专家估计,在过去的2亿年间,大约每27年有一种高等植物灭绝,相当于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
种质资源多样性的流失,使人类的生存活动也逐渐局限于几种单调脆弱的农牧业生态系统。
可见,种质资源的工作是迫切而重要的,更是植物育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种质资源的概念与重要性一.种质资源的概念种质又称遗传质,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或种质),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的总称)。
从两方面理解:首先它能决定生物种性,其次,它能在亲代与子代之间遗传。
宏观上,植物种质可以是一个群落、一株植物、植物器官(如根、茎、叶、花药、花粉、合子、种子)和组织;微观上来说,携带种质的载体包括细胞、原生质体、染色体乃至核酸片段。
种质库又称基因库,是指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它由许多个体的不同基因所组成。
种质资源是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的统称,也称为遗传资源。
随着遗传育种研究的不断发展,种质资源所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广,凡能用于作物育种的生物体都可归人种质资源之范畴,包括地方品种、改良品种、新选育的品种、引进品种、突变体、野生种、近缘植物、人工创造的各种生物类型、无性繁殖器官、单个细胞、单个染色体、单个基因、甚至DNA 片段等。
二.种质资源的重要性种质资源是经过长期自然演化和人工创造而形成的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艺植物育种学教案绪论总学时2学时主要内容1、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2、为什么要进行园艺植物的育种选育园艺植物新品种是发展园艺生产的关键途径之一发展园艺生产的途径园艺植物栽培园艺植物育种育种与栽培的关系育种为栽培提供栽培对象,栽培为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技术保障。
3、育种的直接目的是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品种的概念是经人类培育选择创造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和消费要求,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依据形态学、细胞学、化学等特异性可以和其他群体相区别,个体间的主要性状相对相似,以适当的繁殖方式(有性或无性)能保持其重要特性的一个栽培植物群体。
***品种具有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地区性时间性***优良品种的概念指在适应的地区,采用优良的栽培技术,能够生产出高产、优质,并能适时供应产品的品种。
***优良品种在生产中的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进产品品质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农药污染延长产品的供应和利用时期适应集约化管理、节约劳力4、优良品种产生的条件4.1自然进化决定于变异、遗传、选择(自然选择)4.2人工进化决定于变异(自然变异、人工创造的变异)、遗传、选择(自然选择、人工选择)野生植物演变为栽培植物就是自然选择加人工选择的结果。
5、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有:育种目标的制定及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评价、利用和创新,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标记及选育的方法,选择的理论和方法,人工创造变异的途径、方法和技术,杂种优势的利用途径和方法,育种不同阶段的试验技术,新品种审定、推广和繁育等。
本章重点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概念品种的概念本章难点品种的概念;品种的特点;优良品种的概念及在生产上的作用。
本章关键词园艺植物育种学优良品种自然进化人工进化本章教学设计1、多媒体结合板书。
2、介绍品种概念时举例若干果树、蔬菜、花卉品种及野生植物图片,以对比理解品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3、讲解品种的特点时举例并结合图片。
本章作业用图示方式表明野生资源、品种、优良品种、育种、栽培的关系。
本章思考题1、品种概念2、品种和优良品种的联系和区别?3、作物品种有何特性?园艺植物良种在生产中有什么作用?4、你对我国园艺植物育种的历史有何了解?5、根据你对进化理论与遗传学的理解,谈谈自然进化、人工进化与遗传改良的关系。
6、我国园艺植物育种现状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差距如何?第一章育种目标与育种途径总学时3主要内容1、现代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及其特点育种目标育种目标就是对所要育成品种的要求,也就是索要愚蠢的新品种在一定自然、生产及经济条件下的地区栽培时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的指标。
1.1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高产稳产品质优良适应性强抗病虫和除草剂不同成熟期1.2 园艺植物育种目标的特点育种目标的多样性育成品种的高效性不同成熟期的品种品种的兼用性2、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主要目标性状园艺作物特别需要改良的性状称为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
***产量性状(产量—单位面积上收获的产品就是一般所指的产量。
生物产量—指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内全部光合产物的总量。
经济产量—指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内作为商品利用部分的收获量。
(收获指数)产量构成因素例1 葡萄优良单株间丰产性比较***品质性状感官品质分为外质和内质。
外质由视觉、触觉所感觉的园艺植物产品器官的大小、形状、色泽等品质。
内质由味觉、嗅觉、口感等感觉的风味、香气、肉质等品质。
蔬菜、果树等食品类园艺植物育种时首先注重的是内质。
观赏植物首先注重的是外质。
营养品质由园艺植物食物产品中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及有害成分含量的多少决定。
蔬菜的营养品质重在维生素、矿质元素、有机酸、纤维素、蛋白质或氨基酸含量。
果树的营养品质重在水果的糖分、干果的淀粉和特殊成分。
(银杏:冠心酮;刺梨:高维c)对于食品中的有害成分要注意消除:甘蓝:硫代葡糖苷,被硫代葡糖苷酶水解后形成异硫氰酸盐和有机晴等味苦而有毒的成分,可诱发甲状腺肿大和损害肝功能。
菠菜叶中的草酸和硝酸盐对人体也有害。
加工品质指产品适合于加工的有关特性。
水蜜桃鲜食品质很好,但不适于加工。
桃糖水罐头:汤清,果肉切块边缘整齐、形状规整,果肉色泽新鲜无变色。
***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温度:高温、低温(冻害、冷害)水分:干旱(大气干旱、土壤干旱),涝湿矿物质:盐碱土、酸性土、矿质营养元素不足、矿质元素过多要求:耐低温、耐热;耐弱光;耐旱;耐涝;耐瘠薄***抗病虫性***适应机械化生产的品种适应机械化生产品种的性状要求株型紧凑、秆壮不倒,生长整齐、成熟一致、大小均匀、长短一致、果皮韧性强、结实部位适中等。
***不同成熟期的品种成熟期—是园艺植物适宜采收的时期。
早、晚熟品种选择的重要性:3、制定育种目标的主要原则3.1 新品种必须符合生产和市场的需要3.2 新品种要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3 育种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要大3.4 近期需要与长远利益兼顾3.5 处理好目标性状和非目标性状的关系本章重点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本章难点制定育种目标的主要原则本章关键词育种目标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系数产量构成因素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环境胁迫本章教学设计1、多媒体结合板书。
2、育种目标中高产稳产概念:重点要强调不同园艺植物产量的具体含义—如果树的产量主要指果实的产量。
鲜切花的产量是指切花花枝的产量。
蔬菜叶菜类的产量主要是指叶片的产量。
品质优良—强调不同时期对品质的不同要求。
3、不同成熟期具体的含义:向同学提问“不同成熟期是指一个品种在一年的不同季节成熟,还是指不同品种各自在一年的不同季节成熟?了解他们是怎样理解的,然后重点进行讲解,以加深印象。
4、产量性状:首先区分产量、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各自在园艺生产中的具体含义及在生产中的作用。
然后以葡萄为例说明不同品种产量构成性状不同,在进行丰产性育种时应注意。
5、品质:不同园艺产品对品质要求的差异。
本章作业列举你生活中遇到的1-2种园艺植物的不尽人意之处,提出改进的目标,并说明理由。
本章思考题1、在育种工作中,如何处理好目标性状与非目标性状的关系?如何在相对集中与稳定育种目标的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在育种过程中充实与调整育种目标?2、针对不同园艺植物的特点,如何有目的地选择育种途径?3、试述为什么要选育一个既早熟、品质又好的品种是十分困难的事?参考书1.潘家驹主编.作物育种学总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2.沈得绪主编.果树育种学(第二版).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3.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会编.中国作物遗传资源.北京:农业出版社,1994,3-55第二章种质资源总学时4学时主要内容种质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生物个体、器官、组织、细胞、基因)种质资源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
1、种质资源的重要性1.1 种质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1.2 种质资源是人类培育生物新品种的物质基础2、国内外种质资源的工作概况(自学)3、种质资源的类别3.1 本地种质资源在当地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下,经过长期培育选择得到的地方品种和当前推广的改良品种。
特点:对当地的自然条件、栽培条件适应性好,当地人消费容易接受。
优良品种可直接在生产上利用。
3.2 外地种质资源指引自外地区或国外的品种或材料。
特点:具有不同于本地种质资源的遗传特性,是改良品种的宝贵种质资源。
3.3 野生种质资源包括栽培植物的近缘野生种和有潜在利用价值的植物野生种。
特点:经过长期自然选择生存下来,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还可能具有栽培植物所不具有的重要特性。
3.4 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包括人工诱变而产生的突变体、远缘杂交创造的新类型、育种过程中的中间材料、基因工程创造的新种质等。
特点:具有自然界所没有的种质。
4、种质资源的分布情况4.1 世界作物种质资源的分布***瓦维洛夫将世界作物确定为8个中心,并认为在作物起源中心植物物种具有多样性遗传类型。
***茹考夫斯基将世界作物起源中心划分为12个起源中心。
中国是世界作物重要起源中心之一。
4.2 中国的园艺植物种质资源(自学)5、种质资源的利用5.1 种质资源的搜集搜集对象:地方品种、育成品种、近缘野生种、创新种质及有关野生植物资源。
搜集范围:作物起源中心、栽培中心和遗传育种中心进行。
作物起源中心主要搜集地方品种、原始种和野生近缘种。
栽培中心主要搜集各类地方品种和具有独特性状的类型。
遗传育种中心地区主要搜集育成的优良品种、品系及特殊的遗传材料。
搜集方法:查阅有关种质资源的信息,通过邮寄或进行实地考察后实地搜集。
5.2 种质资源的保存主要保存方式就地保存:通过保护种质资源所处的生态环境达到保护种质的目的。
如划定自然保护区。
种质圃保存:是将种质材料迁出自然生长地,集中改种在植物园、资源圃等地保存。
种子保存:绝大多数种子可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保存。
(0-5℃,空气相对湿度32%-37%,可贮藏10年;-10—15℃,空气相对湿度32-50%,可保存30-50年。
)5.3 种质资源的研究5.3.1 特征特性研究包括对植物学性状、经济生物学性状的研究。
植物学性状主要是植物的形态特征。
经济生物学性状:植物与人类经济利用有关的生物学性状。
如产量、品质、抗逆性、抗病虫性等。
5.3.2 基础理论研究包括对该植物的起源、演化、分类及进行遗传分析等。
5.4 种质资源的利用利用方式有:直接利用对搜集到的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具有开发潜力、可取得经济效益的种质材料,可直接在生产上应用。
间接利用对在当地表现不很理想或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但具有明显优良性状的种质资源,可作为育种的原始材料,通过杂交、诱变、或生物工程技术等对优良性状进行利用。
潜在利用对于一些暂时不能直接利用或间接利用的材料,也不可忽视。
其潜在的基因资源有待于人们进一步研究认识、利用。
5.5 园艺植物的繁殖方式、品种类型与育种特点(自学)本章重点种质资源的重要性本章难点种质资源利用本章关键词种质种质资源本章教学设计1、多媒体结合板书。
2、对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当地种质资源、外地种质资源、人工创造种质资源等概念讲解时结合大量图片加深印象。
3、国内外种质资源概况、园艺植物的繁殖方式、品种类型与育种特点等内容安排自学。
本章作业列举校园中3-5中你认为是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植物,并说明它们的在育种上的可贵之处。
本章思考题1、种质资源的意义?2、什么是种质资源?论述种质资源的重要性及保护种质资源的迫切性。
3、作物起源中心的主要论点是什么?起源于中国的园艺植物有哪些?4、种质资源保存常采用哪些方法?5、种质资源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简述不同繁殖方式园艺植物的群体特点和育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