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玉米蛋白

合集下载

玉米籽粒实验报告

玉米籽粒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玉米籽粒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籽粒形态、色泽、大小、质地等;2. 探究玉米籽粒的发育过程,了解其生长发育规律;3. 研究玉米籽粒的营养成分,分析其营养价值;4. 探讨玉米籽粒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高玉米籽粒的综合利用率。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玉米籽粒、显微镜、电子天平、烧杯、蒸馏水、滤纸、滤液、pH试纸、标准溶液等。

2. 实验方法:(1)籽粒形态观察:观察玉米籽粒的形状、大小、色泽、质地等特征。

(2)籽粒发育过程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玉米籽粒的发育过程,了解其生长发育规律。

(3)营养成分分析:①水分含量测定:采用烘干法测定玉米籽粒的水分含量;②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玉米籽粒的蛋白质含量;③脂肪含量测定: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玉米籽粒的脂肪含量;④碳水化合物含量测定: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玉米籽粒的碳水化合物含量;⑤矿物质含量测定: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玉米籽粒中的钙、镁、磷、钾等矿物质含量。

(4)食品加工应用研究:①玉米籽粒磨粉:将玉米籽粒研磨成粉,研究其粉质特性;②玉米籽粒制粥:将玉米籽粒煮成粥,研究其口感、香气等特性;③玉米籽粒发酵:将玉米籽粒进行发酵,研究其发酵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籽粒形态观察玉米籽粒呈长椭圆形,大小不一,色泽为黄白色,质地较硬。

2.籽粒发育过程观察玉米籽粒的发育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受精卵发育成胚乳、胚芽发育成胚轴、胚轴发育成茎、茎发育成叶、叶发育成花、花发育成果实。

3.营养成分分析(1)水分含量:玉米籽粒的水分含量为14.5%;(2)蛋白质含量:玉米籽粒的蛋白质含量为10.2%;(3)脂肪含量:玉米籽粒的脂肪含量为4.5%;(4)碳水化合物含量:玉米籽粒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为70.8%;(5)矿物质含量:玉米籽粒中的钙、镁、磷、钾等矿物质含量分别为0.14%、0.12%、0.09%、0.05%。

4.食品加工应用研究(1)玉米籽粒磨粉:玉米籽粒磨粉后,粉质细腻,易于加工;(2)玉米籽粒制粥:玉米籽粒煮成粥后,口感软糯,香气浓郁;(3)玉米籽粒发酵:玉米籽粒发酵后,营养成分更加丰富,口感独特。

中元999普通玉米品种好不好?

中元999普通玉米品种好不好?

中元999普通玉米品种怎么样?
品种来源:ZY268times;ZY269
特征特性:株型半紧凑株高313厘米左右穗位126厘米左右成株大约20片叶。

果穗筒型穗长大约20.5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籽粒类型为半马齿型百粒重约39.0克出籽率86.1。

倒伏〔折〕率0.5〔0.5〕。

经测定籽粒容重770克/升粗蛋白含量10.2粗脂肪含量3.45粗淀粉含量73.71。

辽宁春播生育130天比对照郑单958短1天左右属中晚熟玉米杂交种。

经人工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1-5级〕中抗灰斑病〔1-5级〕中抗弯孢叶斑病〔1-5级〕中抗茎腐病〔病株率0.0-16.7〕感丝黑穗病〔病株率0.0-11.0〕。

产量表现:2021年参加高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产量8.0kg/667㎡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92021 年复试平均产量782.4kg/667㎡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0.0。

2021年参加同组消费试验平均产量704.8kg/667㎡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6。

栽培技术要点:喜肥水应选择肥力较好的地块种植。

适宜清种保
苗3500-4000株/667㎡。

播种前应采用种子包衣剂拌种或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虫。

适宜地区:适宜在辽宁地区ge;10℃活动积温在2800℃以上的地区种植。

玉米蛋白质的含量

玉米蛋白质的含量

玉米蛋白质的含量
一般来说,玉米的蛋白质含量在8%~14%之间。

玉米蛋白质含量因不同品种、不同生长环境和不同处理方法等因素而异。

一般来说,玉米的蛋白质含量在8%~14%之间,其中约有80%为非必需氨基酸,10%为必需氨基酸,且缺乏赖氨酸和色氨酸。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遗传改良和育种等手段,成功地提高了玉米中赖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并且培育出了富含蛋白质的新品种。

例如,一些新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可以达到16%以上,其中赖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除了蛋白质含量,玉米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如维生素B、维生素E、铁、锌等。

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也非常有益。

10.2玉米蛋白

10.2玉米蛋白
6.45。 白蛋白、球蛋白是生物学价值较高的蛋白质,但在玉
米中含量极少,不到2%,主要分布在玉米胚芽中。
3 醇溶蛋白的性质
醇溶蛋白在玉米中含量约4%,不溶于水,而溶于醇类 水溶液,醇溶蛋白分为а- 玉米醇溶蛋白和β- 玉米醇 溶蛋白两种。
玉米醇溶蛋白的一部分是由二硫键联结起来,β-玉米醇 溶蛋白的二硫键断裂后,即成为а- 玉米醇溶蛋白, 玉米醇溶蛋白的分子形状是棒形,易于形成薄膜。
第十章:玉米的综合利用
第二节 玉米蛋白
本次课的知识目标:
1 了解玉米蛋白的性质、醇溶蛋白及其应用; 2 掌握玉米蛋白粉提取谷氨酸的工艺流程和
玉米浸泡水的利用。
一、玉米蛋白的性质
(一)玉米蛋白质 玉米籽粒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0%左右,其
中胚芽中含20%、胚乳中含76%。 玉米的蛋白质可分为四种,即白蛋白、球蛋
右,蛋白质40%左右,含有氨基酸。
(二)制取沉淀蛋白饲料粉
1 工艺流程(p265) 2 玉米浸泡水的成分(p266) 玉米浸泡水主要含有蛋白质45%、矿物质
20%、乳酸18%。 3 制取操作(p266) 4 浸泡水的提取率(p267)
5 沉淀蛋白饲料粉的成分(p267) 6 提取菲汀 菲汀(肌醇六磷酸钙镁)在上述处理过程中也沉淀析
含的脂肪和部分色素,然后用醇类萃取、 分离、精制; • 另一种方法是直接用异丙醇萃取,亦称一 步法。
一步法制取醇溶蛋白的方法:
玉米蛋白粉 + 异丙醇→离心分离→浸出液 + 50%氢氧化钠,pH 11.5、70℃保温 30min→冷却,用盐酸调节pH至5.6→过滤 →滤液 + 已烷→下层的50%异丙醇层,含 醇溶蛋白25.0%→泵入10℃水中→醇溶蛋 白沉淀→过滤→冷水洗涤→喷雾干燥→玉 米醇溶蛋白

玉米蛋白粉质量标准

玉米蛋白粉质量标准

玉米蛋白粉质量标准玉米蛋白粉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和其他工业领域。

为了确保玉米蛋白粉的质量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标准。

本文将就玉米蛋白粉的质量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相关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了解并参考。

一、外观与色泽。

玉米蛋白粉的外观应为细腻均匀的粉末状,无明显异物和色泽不均的情况。

色泽应为浅黄色至淡黄色,不得出现发黑、发红等异常情况。

二、气味与味道。

合格的玉米蛋白粉应具有清香的气味,无异味或臭味。

味道应纯正,无苦涩或其他异常味道。

三、蛋白含量。

玉米蛋白粉的蛋白含量是其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蛋白含量越高,质量越好。

根据国家标准,玉米蛋白粉的蛋白含量不得低于90%。

四、水分含量。

水分含量是影响玉米蛋白粉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高的水分含量会导致玉米蛋白粉易受潮发霉,从而影响其使用效果。

国家标准规定,玉米蛋白粉的水分含量不得高于10%。

五、灰分含量。

灰分含量是指玉米蛋白粉中无机物质的含量,也是衡量其纯度的重要指标。

国家标准规定,玉米蛋白粉的灰分含量不得高于1%。

六、菌落总数。

玉米蛋白粉作为食品和饲料原料,其卫生指标尤为重要。

菌落总数是评价玉米蛋白粉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家标准规定,玉米蛋白粉的菌落总数不得高于1×10^5CFU/g。

七、重金属含量。

重金属是玉米蛋白粉中的有害物质,其含量超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国家标准对玉米蛋白粉中铅、镉、汞等重金属的含量做了严格规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严格控制重金属的含量,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八、农药残留。

农药残留是影响玉米蛋白粉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家标准对玉米蛋白粉中农药残留量进行了严格限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进行操作,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玉米蛋白粉质量标准是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的重要依据,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操作,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消费者在购买玉米蛋白粉时,也应选择正规渠道的产品,注意查看产品的质量标准,以保障自身权益和健康安全。

粗粮的蛋白质含量表

粗粮的蛋白质含量表

粗粮的蛋白质含量表
摘要:
1.粗粮的定义和分类
2.粗粮的营养价值
3.粗粮蛋白质含量的比较
4.粗粮蛋白质的摄入建议
正文:
一、粗粮的定义和分类
粗粮是指除了精细加工的米、面之外的一些谷物和杂粮,如玉米、红薯、糙米、燕麦等。

它们营养价值丰富,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很多益处。

二、粗粮的营养价值
粗粮的营养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膳食纤维:粗粮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预防便秘和降低结肠癌风险。

2.维生素和矿物质:粗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B 族、钙、铁、锌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保护心血管健康和预防贫血。

3.蛋白质:粗粮中也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虽然不如动物性食物丰富,但在素食者和需要控制动物性食物摄入的人群中,具有很好的补充作用。

三、粗粮蛋白质含量的比较
下面是一些常见粗粮的蛋白质含量比较(每100 克食物含蛋白质克数):
1.燕麦:15.6 克
2.莲子:16.6 克
3.黄豆:36.3 克
4.蚕豆:28.2 克
5.玉米:10.6 克
6.红薯:2.4 克
7.糙米:7.4 克
8.大麦:10.2 克
9.荞麦:11.9 克
四、粗粮蛋白质的摄入建议
虽然粗粮蛋白质含量较动物性食物低,但它们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可以作为膳食中的有益补充。

建议在日常饮食中适当增加粗粮的摄入,如将燕麦、糙米、玉米等作为主食,或将黄豆、蚕豆等制作成豆腐、豆浆等食品。

农作物蛋白质含量标准

农作物蛋白质含量标准

农作物蛋白质含量标准
农作物的蛋白质含量标准是根据不同作物的品种、生长环境、气候条件和土壤肥力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农作物的蛋白质含量标准是根据其种类和用途来制定的。

对于谷物类作物,如小麦、玉米、大米等,其蛋白质含量标准通常在10%至15%之间。

不同地区和国家对于谷物类作物的蛋白质含量标准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发达国家,对于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标准可能会更高一些,因为高蛋白质含量的小麦更适合用于面包等面制品的加工。

对于豆类作物,如大豆、黄豆、绿豆等,其蛋白质含量标准一般在20%至40%之间。

豆类作物因为其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常常被用作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在素食主义者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地区。

此外,对于蔬菜和水果等作物,其蛋白质含量标准一般较低,一般在1%至5%之间。

这是因为蔬菜和水果主要被人们视为植物纤维和维生素的重要来源,而非蛋白质。

总的来说,不同农作物的蛋白质含量标准是根据其用途和营养需求来制定的。

这些标准也会受到市场需求、消费习惯和营养学研究的影响,因此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可能会有所调整。

玉米理化试验实验报告

玉米理化试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玉米的理化特性。

2. 探究玉米的营养成分及品质。

3. 分析玉米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理化指标变化。

二、实验材料1. 玉米样品:成熟期、生长期、发芽期玉米各5份。

2. 仪器设备:电子天平、蒸馏水、烧杯、量筒、滴定管、pH计、烘干箱、粉碎机等。

3. 试剂:碘液、酸碱指示剂、硫酸铜、氢氧化钠等。

三、实验方法1. 样品处理- 将玉米样品分别取成熟期、生长期、发芽期各5份。

- 将样品去杂、去梗,分别称重并记录。

2. 水分测定- 将样品放入烘干箱,在105℃下烘干至恒重。

- 计算水分含量。

3. 蛋白质测定- 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玉米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4. 脂肪测定- 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玉米样品中的脂肪含量。

5. 碳水化合物测定- 采用酸水解法测定玉米样品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

6. pH测定- 采用pH计测定玉米样品的pH值。

7. 氨基酸分析-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样品中的氨基酸含量。

8. 矿物质含量测定-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玉米样品中的矿物质含量。

四、实验步骤1. 水分测定- 将玉米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浸泡,使样品充分吸水。

- 将样品放入烘干箱,在105℃下烘干至恒重。

- 计算水分含量。

2. 蛋白质测定- 称取玉米样品0.2g,加入硫酸铜溶液,进行凯氏定氮法测定。

3. 脂肪测定- 称取玉米样品5g,加入索氏抽提器,进行索氏抽提法测定。

4. 碳水化合物测定- 称取玉米样品5g,加入酸溶液,进行酸水解法测定。

5. pH测定- 将玉米样品制成悬浊液,用pH计测定。

6. 氨基酸分析- 称取玉米样品1g,加入酸溶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7. 矿物质含量测定- 称取玉米样品1g,加入酸溶液,进行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分含量- 成熟期玉米水分含量为15.2%,生长期玉米水分含量为12.5%,发芽期玉米水分含量为10.8%。

2. 蛋白质含量- 成熟期玉米蛋白质含量为10.5%,生长期玉米蛋白质含量为9.2%,发芽期玉米蛋白质含量为7.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45。 白蛋白、球蛋白是生物学价值较高的蛋白质,但在玉
米中含量极少,不到2%,主要分布在玉米胚芽中。
3 醇溶蛋白的性质
醇溶蛋白在玉米中含量约4%,不溶于水,而溶于醇类 水溶液,醇溶蛋白分为а- 玉米醇溶蛋白和β- 玉米醇 溶蛋白两种。
玉米醇溶蛋白的一部分是由二硫键联结起来,β-玉米醇 溶蛋白的二硫键断裂后,即成为а- 玉米醇溶蛋白, 玉米醇溶蛋白的分子形状是棒形,易于形成薄膜。
第十章:玉米的综合利用
第二节 玉米蛋白
本次课的知识目标:
1 了解玉米蛋白的性质、醇溶蛋白及其应用; 2 掌握玉米蛋白粉提取谷氨酸的工艺流程和
玉米浸泡水的利用。
一、玉米蛋白的性质
(一)玉米蛋白质 玉米籽粒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0%左右,其
中胚芽中含20%、胚乳中含76%。 玉米的蛋白质可分为四种,即白蛋白、球蛋
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
在湿法玉米淀粉的生产中,玉米中所含的蛋白 质分别存在于3种副产品中。
1 水溶性的蛋白质:进入了浸泡液,得到商品玉 米浆。
2胚芽饼:胚芽饼蛋白质是玉米蛋白中生物学价 值最高的蛋白质,主要用作饲料,国外有制取 玉米胚芽蛋白乳饮料的。
3 玉米蛋白粉:是从淀粉乳分离蛋白质时得到的 黄浆水,经过滤得到的不溶于水的蛋白质,俗 称黄粉子。
2 香肠制品:将玉米蛋白粉代替5%的淀粉加到香肠中,口味 良好,弹性及保水性达到原有产品的水平。
3 氨基酸互补 4 用于发酵制酱和酱油:玉米蛋白粉作蛋白源代替部分大豆
发酵制酱和酱油。
(三)玉米蛋白粉制取可食包装膜
五、玉米蛋白粉提取玉米黄色素
(一)玉米黄 1 定义:玉米蛋白粉中含有的黄着色剂经分离出来
3 玉米黄提取工艺流程
玉米蛋白粉 + 溶剂 ↓
抽提器→残渣 →脱除溶剂 →饲料 ↓
萃取液→溶剂→回用 ↓ 蒸馏 ↓
真空蒸发 ↓
玉米黄色素
4 提取技术应该注意的问题
(1)玉米蛋白粉的水分:不能高于10%,过高的水分,容 易影响萃取的效果。
(2)萃取温度:可以在室温或在60~70℃时进行,温度高 时,萃取效果好,但考虑到萃取设备的气密性,溶剂易挥 发等安全性,宜在低温下操作。
后,称玉米黄。 2 应用:可用于人造黄油、人造奶油、糖果等,最
大使用量为5g/㎏。 3 成分:玉米黄是3,3′— 二羟基—β- 胡萝卜素,
分子式为C40H56O2,其次是隐黄素,3— 羟 基—β- 胡萝卜素,分子式为C40H56O。
(二)玉米黄的提取
1 提取方法 玉米黄的提取工艺一般是溶剂法。 2 常用溶剂 常用的溶剂有正己烷、醋酸乙酯、酒精等。
生物学价值低。
2 玉米醇溶蛋白
用60%的酒精制取玉米醇溶蛋白,这种醇溶 蛋白具有很强的耐水洗、耐热性和耐脂性。
在食品工业中,醇溶蛋白可以作为薄膜剂, 即以喷雾方式在食品表面形成一个涂层, 可防潮、防氧化,从而延长食品货架期。 还能用于药物的长效囊膜。
3 制取醇溶蛋白
制取醇溶蛋白有两条工艺路线: • 一种方法是先用烯烃除去玉米蛋白粉中所
(3)萃取时间:在1h左右(指浸泡时间),为了提高得率, 应反复萃取几次,一般到4次比较经济。
• 玉米蛋白粉含蛋白质60%以上,有的达到 70%,其余是20%的淀粉和约13%的纤维。
• 玉米蛋白粉中所含的蛋白质主要是醇溶蛋 白。
(二)玉米蛋白的性质
1 玉米醇溶蛋白:占玉米蛋白质的40%,水解后含有 较多的谷氨酸和亮氨酸,但缺少色氨酸和异亮氨酸。
其等电点在pH 5.6~6.4之间。 2 玉米谷蛋白:占玉米蛋白质的40%,其等电点在pH
4 谷蛋白的性质
谷蛋白也是玉米中的主要蛋白质,约占4%, 主要是由二硫键联接起来的各种不同多肽 所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能溶于稀碱液,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和醇溶液。
二、 醇溶蛋白及其应用
1 玉米蛋白粉 • 在湿法玉米淀粉生产中,可以从淀粉乳中分离出
来, • 占玉米的5%~6%, • 含蛋白质达60%, • 但因其缺少赖氨酸、色氨酸等人体必需氨基酸,
四、玉米蛋白粉制食品
• 玉米蛋白粉具有鲜艳的黄色,还可以改善 食品的色泽,但因其具有一种不愉快的风 味,不被食品工业采用。
• 要用于食品工业,作食品添加配料时,要 先对玉米蛋白粉进行脱臭处理。
(一)脱臭处理
1 概念 一般脱臭处理指的是用溶剂处理,只要不使
蛋白质溶解,而使油脂及异味去除。 2 常用溶剂 常用的溶剂主要有醋酸乙酯或醋酸乙酯和水
(93.9:6.1)的二元溶剂。
3处理方法
用溶剂,在70~72℃,液比8:1,萃取0.5~ 1h,然后将萃取物用热水洗涤,热水用量 为10倍,洗涤完毕,用真空低温干燥,便 能得到安全脱除异味,能用于食品配料的 玉米蛋以奶粉、砂糖、淀粉,经巴氏 灭菌、均质、冷却、硬化制成冰淇淋,色泽鲜黄,口味良 好并降低产品成本。
三、玉米蛋白粉提取谷氨酸
在玉米蛋白的氨基酸构成中,谷氨酸含量较 高,因此,玉米蛋白可以是谷氨酸的原料, 或是生产酱油的原料。
(一)谷氨酸的含量:
品种
谷氨酸含量%
小麦面筋
35
大豆蛋白
18
玉米蛋白
26.9
在各种产品中,以小麦面筋的谷氨酸含量最高。
(二)玉米蛋白粉提取谷氨酸
1.提取工艺 玉米蛋白粉→盐酸水解→脱色→过滤→交换
含的脂肪和部分色素,然后用醇类萃取、 分离、精制; • 另一种方法是直接用异丙醇萃取,亦称一 步法。
一步法制取醇溶蛋白的方法:
玉米蛋白粉 + 异丙醇→离心分离→浸出液 + 50%氢氧化钠,pH 11.5、70℃保温 30min→冷却,用盐酸调节pH至5.6→过滤 →滤液 + 已烷→下层的50%异丙醇层,含 醇溶蛋白25.0%→泵入10℃水中→醇溶蛋 白沉淀→过滤→冷水洗涤→喷雾干燥→玉 米醇溶蛋白
(阳离子交换树脂)→氨水洗脱→pH4.5以 下的洗脱液→阳离子→盐酸液洗脱→收集 洗脱液→真空浓缩→结晶析出→养晶→谷 氨酸晶体
2.提取制备方法
• 玉米蛋白粉的水解 • 脱色 • 交换 • 精制
3.分离提取亮氨酸和天门冬氨酸
• 亮氨酸 在阳柱的洗脱液中pH5~8部分,可分离提取亮氨酸。
利用食盐与亮氨酸易于结晶使亮氨酸与谷氨酸分 离。 • 天门冬氨酸 在阴柱洗脱液中pH2.5以下部分,可分离得到天门 冬氨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