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中国古代经典数字诗欣赏(通用)
千姿百态数字诗

千姿百态数字诗千姿百态数字诗一、经典古诗词中的数字诗古人留下的宝贵的数字诗,入情入理,充满智慧。
1.写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风雪天触景生情,吟下一首传至今日的数字诗: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宋代邵康节的数字诗恬和平淡: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元代徐德可的《夜雨》凄切感人: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斗孤馆入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2.情诗西汉卓文君给夫君司马相如的一首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相思,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作男。
这位著名才女,一首由一到万,再由万到一的诗,可以说字字血,声声泪,终使其夫回心转意。
宋代才女朱淑真,知丈夫另觅新欢,临终前也写一数字诗《断肠谜》:下楼来,余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不回,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皂白可须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靠,千种相思一撇清。
撇开此诗词中对于薄情寡义之人沉痛伤心的斥责之意,这乃是一则巧妙而又含蓄的数字谜,只须将其中的每一句作为"拆字格"修辞的谜面,谜底正好顺次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十个数字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在戏剧《牡丹亭》第三十几出《如梳中》,也有一段数字诗:十年窗下,遇梅花冻九才开,夫贵妻荣,八字安排,敢你七香车稳情载,六宫宣你朝拜,五花诰村你非分处,论四德,似你那三从结愿谐,二指大泥金报喜,一轮皂盖飞来。
带数字一到十的古诗及赏析

带数字一到十的古诗及赏析
1.《山村咏怀》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赏析: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咏雪》郑燮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赏析:这首诗歌主要表达的意思是雪花的多,白和美。
诗句之中的一三五等这些数字都是一个虚数,并不是真的只有那么几片雪花,郑板桥使用数字主要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告诉人们雪景的美妙以及美好,在人们的眼前展现一幅大雪纷飞的美好景象。
3.《一轮明月满乾坤》吴承恩
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
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
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
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赏析:《一轮明月满乾坤》是吴承恩在《西游记》第三十六回里的律诗。
此诗浑厚大气,仿佛一种嘹亮的诵读穿越在茫茫时空,从一到十的数字倒叙排列,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精雕细琢。
夜色静美,万籁俱寂,从大地到苍穹,从繁华城池到港口渔船,景物布置得非常合理。
4.《怨郎诗》卓文君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
只道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创作背景:相传,司马相如在事业上取得少许成就之后,就产生了纳妾之意,寄了一封十三个字的信送给妻子,卓文君倍感伤怀,便回以这封著名的《怨郎诗》。
8首很有意思的数字诗,别具匠心朗朗上口

8首很有意思的数字诗,别具匠心朗朗上口•诗词的题材、风格是很广泛的,其中有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数字诗,可谓匠心独运,它将一、二、三……九、十,甚至百、千、万等数字融入整首诗中,别开生面,读起来朗朗上口。
一、《山村咏怀》(北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是诗人在阳春三月时去共城(今河南辉县)游玩,看到了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诗兴大发而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的闲适心绪、对大自然的喜爱和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
二、《咏月》(清·李调元)十九日,月八分圆,七才六颠。
五更四点鸡三唱,怀抱二月一枕眠。
李调元是清代蜀中三才子之一,很有才气,很多人不服,据说有一次,有六位才子邀李调元饮酒作诗,想为难一下他,要求把数字的排列顺序颠倒过来,用在诗中。
于是,李调元很随意地就吟出了这首诗,还顺便把这六个才子奚落了一顿,“七个才子六个癫”后来成了老百姓常说的一句俗语。
三、《怨郎诗》(西汉·卓文君)一别之后,二地相悬。
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与对镜,心欲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卓文君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也是著名的蜀中四大才女之一,除了这首数字诗外,她还有一首《白头吟》(还存争议)——“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堪称经典佳句。
据说,司马相如在事业上取得少许成就之后,就产生了纳妾之意,寄了一封十三个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的信送给妻子卓文君,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因为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忆亦无意,这是夫君在暗示自己,以往的情意已经淡漠了……所以她回以这首《怨郎诗》旁敲侧击,倾诉衷肠。
郑板桥数字诗

郑板桥最著名数字诗《咏雪》原诗、译文及创作故事以画竹而闻名的郑板桥,很喜欢用数字入诗,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七言绝句《咏雪》,下边整理分享这首诗的原文、译文及创作故事。
【原诗】咏雪清·郑燮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译文】飘飞的雪花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成千上万数也数不清,飞入梅花丛中就消失不见。
【故事】郑板桥早年间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三十岁时,郑板桥父亲去世,为谋生计他只能去往扬州以卖画为生。
但文人墨客与常人最为不同的一点就是,即便身处的环境恶劣,他们仍有一颗乐观豁达的心境。
在初到扬州后,郑板桥居住在焦山别峰庵,在那里结识了马曰琯马曰璐二人。
马曰琯与他弟弟马曰璐同为清代著名的盐商,被人合称“扬州二马”,兄弟二人都好结交文人雅士,所居住的小玲珑山馆更是藏书甚富,各种藏书七百余种,为全国之冠。
郑板桥与兄弟二人相见恨晚,就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有一日,正值隆冬腊月,扬州城大雪纷飞,寒风凛冽。
风雪天气自然无人买画,于是闲来无事的郑板桥便欲前往小玲珑山馆拜访老友。
就在他顶风冒雪前进的路上,忽然看见几名书生打扮的年轻人立于雪中,几人看着皑皑白雪吟诗作对,一股文人气质油然而生。
文人总是有这般雅兴,大雪天也要站在雪中风雅一番,郑板桥也心生好奇,有意地放缓了脚步,想要听清几人所作的诗词如何,而几名书生自然也看见了他。
当时,郑板桥以卖画为生,本就贫困,衣着更是破烂,灰麻布的破旧衣服让书生们还当他是山中务农的村夫。
于是几人有心戏弄于他,便叫住了郑板桥。
书生开口道:既然有缘相逢,何不也作诗一首,让大家来品鉴一番。
面对书生的故意刁难,郑板桥也完全没有在意,他略一思索便吟出了这首《咏雪》。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吟诗结束,郑板桥也不再理会众人,自顾自地向着远方走去了,只留下了不明所以的书生们思索着他所留下的诗。
前半阙听起来,属实是平俗不堪,甚至就如同街角巷尾小孩口中的打油诗。
中华古诗词里的数学

中华古诗词里的数学(一)诗歌中的数字美山村咏怀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咏雪清•郑板桥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二)诗歌中的图形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三)诗歌中的量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饮中八仙歌唐•杜甫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四)诗词中的数学思维方法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唐诗中的数字赏析

唐诗中的数字赏析欣赏唐诗,常常发现许多含有数字的句子,这些简单的数字就它本身来说,既无形象,也不能抒情言志,但经诗人妙笔点化,却能创造出各种美妙的艺术境界,表达出无穷的妙趣。
1、数字的连用“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这是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
诗得首句写“两人对酌”,对酌者是意气相投的“幽人”,于是乎“一杯一杯复一杯”地开怀畅饮了,接连重复三次“一杯”,不但极写饮酒之多,而且极写快意之至,读者仿佛看到了那痛饮狂歌的情景,听到了“将进酒,杯莫停”(《将进酒》)那兴高采烈的劝酒的声音,以至于诗人“我醉欲眠卿且去”,一个随心所欲,恣情纵饮,超凡脱俗的艺术形象挥之欲出。
2、数字的搭配“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是杜甫的即景小诗《绝句》。
“两个”写鸟儿在新绿的柳枝上成双成对歌唱,呈现出一派愉悦的景色。
“一行”则写出白鹭在“青天”的映衬下,自然成行,无比优美的飞翔姿态。
“千秋”言雪景时间之长。
“万里”言船景空间之广,给读者以无穷的联想。
这首诗一句一景,一景一个数字,构成了一个优美、和谐的意境。
诗人真是视通万里,思接千载,胸怀广阔,让读者叹为观止。
3、数字的对比“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是王之涣《凉州词》。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物的描绘,反映了戍边将士艰苦的征战生活和思乡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广大战士的深切同情。
首联的两句诗写黄河向远处延伸直上云天,一座孤城坐落在万仞高山之中,极力渲染西北边地辽阔、萧疏的特点,借景物描写衬托征人戍守边塞凄凉忧怨的心情。
千岩迭障中的孤城,用“一”来修饰,和后面的“万”形成强烈对比,愈显出城地的孤危,勾画出一幅荒寒萧索的景象。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用数字的古诗

用数字的古诗
嘿,你知道吗,古诗里的数字可真是太有意思啦!就像“两个黄鹂
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简简单单的几个数字,一下子就把那生
动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
哎呀呀,两个可爱的黄鹂在柳树枝头欢快
地歌唱,一整行的白鹭直直冲向那广阔的蓝天,这场景,是不是感觉
就在眼前呢?再看看“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你想想,就这么走
出去一两三里路,嘿,那炊烟袅袅的小村子就出现了四五家呢,多有
生活气息呀!这就好像你走在路上,突然就看到了那一幅幅美好的景象。
还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哇塞,那瀑布得有三千
尺那么长吧,这得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就好像一条银河从天上直直
地掉落下来,这得给人多大的震撼呀!这数字用得,简直绝了!就像
你看到一个超级巨大的东西,让你惊得下巴都快掉了。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你看,天空中稀稀落落的七八颗
星星,山前又飘来了两三点雨滴,多有意境啊。
这就好像在一个宁静
的夜晚,你抬头看着天空,突然星星就冒出来了,然后雨点又开始落
下来了,是不是很神奇呢?
古诗里的这些数字,可不是随便用的呀,它们就像是魔法一样,让
那些诗句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人难忘。
这不就跟我们生活中的小
细节一样吗,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数字,就能让整个事情变得不一样了。
我觉得古诗里的数字真的是太奇妙了,它们能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它们就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照亮了我们对过去的认知,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我们真应该好好去欣赏这些古诗,去感受那些数字背后的魅力呀!。
数字的诗句古诗

数字的诗句古诗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数字的诗句古诗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 李白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3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老伴侣向我频频挥手,告辞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3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慢慢地远去,消逝在碧空的终点,只观察1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二、虞美人李煜 5代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1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这年的时间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当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年轻。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三、江城子·乙卯正月210日夜记梦苏轼宋 10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考。
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10年,强忍不去思念。
可终究难相望。
千里之外那座遥远的孤坟啊,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哀痛。
纵然夫妻相逢你也认不出我,我已经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我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在小屋窗口。
正在装扮梳妆。
你我2人相对惨然不语,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
料想得到我当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冈。
四、游山西村陆游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1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特别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忧无路可走,柳绿花艳突然眼前又消失1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旧保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经典数字诗欣赏
一、“十”字令诗。
这是数字诗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就是将“一”到“十”十个数字嵌入诗中。
1、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是宋代邵雍描写一路景物的诗,共20个字,把10个数字全用上了。
这首诗用数字反映远近、村落、亭台和花,通俗自然,脍炙人口。
2、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中都不见。
这是明代林和靖写的一首雪梅诗,全诗用表示雪花片数的数量词写成。
读后就好像身临雪境,飞下的雪片由少到多,飞入梅林,就难分是雪花还是梅花。
3、相传苏轼与同窗赴京赶考,学友因为天气耽搁担心迟到,感叹成诗曰:
一叶孤舟,做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浆五帆,经由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苏轼劝勉道:
十年寒窗,进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今天一定要中。
4、吴承恩《西游记》中一段“红轮西坠”后天色已晚的景色描写:
十里长亭无人走,九重天上现星辰。
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
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
两座楼头钟声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5、《归田琐记》中有一首诗,刻画的是过去的当官时作威作福,搜刮民脂民膏,而后“荣归故里”“赋闲在家”的丑恶嘴脸,淋漓尽致,值得玩味。
一命之荣称得,两片竹板拖得,三十俸银领得,四乡地保传得,五十嘴巴打得,六角文书发得,七品堂堂考得,八字衙门开得,九品补服借得,十分高兴不得。
二、“一”字诗。
这是种只用“一”字。
1、唐代王建有这么一首《古谣》:
一东一西垄头水,一聚一散天边路;一去一来道上客,一颠一倒池中树。
这里短短的28个字中有着矛盾的8个“一”,但都统一在一幅风景画里,可见“一”字有多么强的表现力。
2、元代无名氏有一首散曲: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
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
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
寻一伙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都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全曲嵌“一”字竟多达二十二个。
作者在年华易逝、光阴催老、人生如梦的叹息中,寻求着自己的人生位置,情绪看似旷达,实则透露着辛酸,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3、清人王士祯作过一首《题秋江独钓图》,也是有名的数字诗: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一首诗总共用了九个“一”
4、清人陈沆(也有人认为是北宋苏轼)有一首与此相似的诗:
一帆一浆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这首诗中出现了十个“一”,比上一首还多一个。
两首诗都创造了一个渔翁怡然自乐的生活情景。
5、清代女诗人何佩玉也写过一首同样的诗:
一花一枝一矶石,一抹斜阳一鸟飞,一山一水一寺中,一林黄叶一僧归。
连用十个“一”字却不使人感到重复,而是意境悠远,妙趣横生。
6、清代侯善渊的《一剪梅》是这么写的:
一个尘劳一个忙,一自离别,一得真常。
一天精秀一天凉。
一点清光,一带凝阳。
一气相交一气张。
一结神丹,一命延长。
一灵透人一云房。
一对金童,一引仙乡。
全词60个字里竟有16个“一”,比起上面的两首诗,有过之而无不及,又是别有一番情趣和风味。
三、数字回环诗。
就是诗歌中一到万(或十)几个数字回环使用。
1、卓文君写的,从一到万,从万到一: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是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般怨,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2、无名氏写的,用了万到一,十三个数字:
柳絮飘飞,万朵入云间,一去无归期,千般情不舍。
望断天涯,魂随魄也依,百转盼回归,寝无言,食厌味,倚门伫立,怎奈十月雪花漫天舞,不见伊人归,空叹息,重阳九,赏菊桂,登高远眺,形影孤单独自泣眼看八月中秋,叹,月圆人残缺,遥对蟾宫祷佳期七巧之期时,牛郎织女亦相会,便我独饮相思泪,谁怜惜?炎炎夏至六月心,心寒不觉身子温,只字片影无踪迹,一片忧伤没法医。
五五端阳划龙舟,江上游客皆成对,思念化作江水流,欲诉衷肠无知已。
转眼四月采桑节,忙里偷闲问鱼雁,可带佳音归?雁无语,振翅飞,鱼我声,潜水底。
看,三月桃红柳绿时,春色好,我心更劳累,枉费了一片心机,莫不是,二人相携漫步路,一切随风吹?犹自瞎猜疑。
忽听喜鹊啼不住,望君,笑挥手臂,喜孜孜,欲笑泪先滴!
3、清代李调元写过这样一首数字诗,从一至十,再从十至一。
诗韵味浓厚,即情随性,没有一点矫作。
一名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买得五六七色粉,打扮八九十分娇。
十九月亮八分圆,七个才子六个癫,五更四时鸡三唱,怀抱二月一枕眠。
四、杂数诗。
就是诗歌中运用数字没有定数和规律,只根据诗歌的需要来写,古代的数字诗大多属于这一种。
1、最妙的要数明代诗人伦文叙给苏轼的画《百鸟归巢》配的诗:
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
“一只又一只”加起来就是2只,“三四”相乘得12,“五六”相乘得30,“七八”相乘得56。
把2、12、30、56加起来,总数恰好为100,与画题相合,可见诗人的机巧。
2、一窝二窝三四窝,五窝六窝七八窝,
食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这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写的一道《麻雀》诗。
他眼看北宋王朝很多官员,饱食终日,贪污腐败,反对变法,故把他们比作麻雀而讽刺之。
3、清人黄焕中的《闺怨》:
百尺楼台万丈溪,云书八九寄辽西。
忽闻二月双飞雁,最恨三更一唱鸡。
五六归期空望断,七千离恨竟未齐。
半生四顾孤鸿影,十载悲随杜鹃啼。
五、数字隐秘诗。
就是将数字用谜语的形式表现出来,十分有情趣。
1、宋代才女朱淑真,临终前写的《断肠谜》算是这一类数字诗:
下楼来,金簪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难留。
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
从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
整首诗暗含“一”至“十”十个数字,句句充满对负心人的谴责,倾诉自己无限的哀怨!诗中隐藏的数字,你能找出来吗?
2、后人填了一首《玉房怨》,与上面的《断肠谜》大同小异:
元宵夜,兀坐灯窗下。
问苍天,人在谁家?恨玉郎,全无一点直心话。
叫奴欲罢不能罢,吾今舍口不言他。
论交情,曾不差。
染成皂,难说青白话,恨不能一刀两断分两家。
可怜奴,手中无力难抛下,我今设一计,教他无言可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