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与中国梦

合集下载

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关键路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关键路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

1. ①“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

长期以来,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

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

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1840年爆发的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也打碎了“天朝之梦”。

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系列的侵略战争接踵而至,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被迫签订,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与苦难世所罕见。

这证明了一个铁律:落后就会挨打,生存必须自强。

中华民族犹如一头沉睡的雄狮。

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屡踣屡起,不懈探索奋斗。

真正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上实现“中国梦”的人间正道的,是中国共产党人。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之日起,就在华夏大地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在这场前无古人的伟大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从蹒跚学步的幼年迅速成长起来,经历过一次又一次血与火的考验。

从大革命失败的血雨腥风到井冈山的星火燎原,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经过万里长征后在抗日烽火中再起,从奋起反击国民党军的全面内战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正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1840年起,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整整走过了109年,才迈出了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第一步。

在这一百余年的前80年间,中国人民始终在黑暗中探索。

只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奋斗,才把中国从黑暗引向了光明。

在整个中国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国梦”牺牲了数百万优秀党员,中华民族牺牲了上千万英雄儿女,英烈们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

对于这段历史、对于为这段历史而献身的先烈,我们要永远铭记。

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

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

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坚持走中国道路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理由:1.中国的国情和历史文化: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这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走中国道路意味着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和特点,根据中国的发展实际,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战略和路径。

这有助于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保护和传承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精神。

2.发展规律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的改革开放以来,通过积极实践和不断探索,形成了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经验和规律。

中国道路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同时推进,注重人民的福祉和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走中国道路意味着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积累我国适合自身发展的规律,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更可行的路径。

3.自主创新与核心竞争力:走中国道路鼓励自主创新,从源头上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中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核心竞争力。

这有助于中国摆脱技术依赖,并在关键领域取得自主创新的突破。

中国道路强调以自身力量推动发展,不能单纯依赖外部力量,这有利于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4.和平发展与国际影响力:走中国道路强调和平发展和互利共赢,倡导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

这有助于维护国际秩序和促进地区稳定,为中国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事务,中国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树立了更加积极负责任的国际形象。

综上所述,坚持走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这意味着充分尊重和保护中国的国情和文化,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深入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

通过自主创新和和平发展,推动中国走向全面现代化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走中国道路能够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实现国家和人民的长期福祉。

精品中国梦讲义关于中国梦的若干问题精品ppt课件

精品中国梦讲义关于中国梦的若干问题精品ppt课件
邓小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 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 ,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第二,改善路径:软硬兼施与群众监督
五、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梦的实现
2.中国梦实现的基本路径 第一,政府功能的延展与收缩 2012年7月2日,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乔恩·米查的
作出的最伟大的贡献”。
三、中国梦与美国梦
1.美国梦的实质与现实
第二,梦醒时分:美国梦的现实
美国梦:住在郊区,有一幢分期付款的带两间至四间卧室的房子 ,两三个孩子,一只狗,两部汽车。丈夫每天辛勤工作,妻子在 家带孩子做家务,拿薪水后马上开出15张以上的支票付账(房、 车、水、电、煤气、电话、有线电视、分期付款的大件商品、5 件信用卡的账单、孩子牙医的账单、医疗和人寿保险,等等)。 平时看电视脱口秀,周末借两盘录像带,边看边喝可口可乐、吃 爆米花,每年圣诞节扎圣诞树,妻子和丈夫都在发胖。
习近平: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 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 同享有同祖国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中 国道路、中国梦
3.从中国道路到中国梦 第二,从“路”向“梦”升华 一是进一步显示道路自信 二是理性化向感性化转变 三是激发社会成员的社会理想
之分,结构上存在多元、易变、离散化 国际社会:不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
国家,以国家利益为最高标准)。
谢 谢!
同质性社会——差异性社会——对抗性社会 第二,贫富分化的加剧、民生与民权的纠缠
戴维·兰普顿:“中国领导人实际上需要管理四个中 国,即:非常富裕的中国,比较富裕的中国,不太 穷的中国以及非常穷的中国。”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读后感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读后感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读后感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读后感一、引言实现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的历史使命,而走中国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道路的理论体系,必须坚持和发展。

在歌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我们也应深刻理解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的内涵和意义。

二、中国梦中国梦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梦想。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人民的幸福安康。

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是亿万人民的共同理想。

实现中国梦,必须找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中国道路走中国道路,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坚持走和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发展道路。

四、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走中国道路,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是适应中国国情和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三个层面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要求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推进实践,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五、个人观点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深深理解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的重要性。

中国道路是在长期实践和不断探索中形成的,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条成功之路。

唯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才能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六、总结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要求。

走中国道路,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

只有走好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才能更好地服务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中国梦和中国道路

中国梦和中国道路
中国梦和中国道路
食品111 张芳 葛春丽
中国梦和中国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同志在十二 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 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 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们不能 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 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LOGO
那什么又是中国道路呢
LOGO
中国道路
中国道路是什么?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具有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 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形态构成讲,它 是实现途径、理论指导和制度保证三种形态在 实践中的有机统一。从宏观规定讲,中国道路 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 。从基本要求讲,中国道路有8个方面必须坚 持的内容。从实践领域讲,中国道路是一个体 系,由各个领域和不同方面、不同层面的若干 具体道路组成。
LOGO
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常言道,团结就是力量。一滴水只有放进大 海才能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自己与集体 融合在一起才最有力量,因为集体的团结能给个 人以鼓舞和信心,使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集体的团结可以把每个人的长处集中起来,形成 一股强大的合力。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万众一 心、同舟共济、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实现中国 梦,靠的正是这种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
LOGO
什么是中国梦
LOGO
中国梦
从根本上说来,中国梦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 振兴,人民幸福。具体说来,中国梦就是现代化 之梦,社会主义之梦,民族复兴之梦。这三个含 义,在十八大报告中表述得很清楚。中国道路的 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中国道路的现状是:已经“不可逆 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 兴的历史进军”。中国道路的前景是:“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建 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中国梦的三种含义里,现代化是形态,社会主 义是灵魂,民族复兴是主体。

谈如何实现中国梦

谈如何实现中国梦

谈如何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必须是: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中国人民的梦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如何实现中国梦?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中国梦”与“中国道路”解析

“中国梦”与“中国道路”解析

3 何 为“ 中国道 路”
人类社会按照一定 的道路 发展壮大 ,对道路 的探寻是 人类 的历史任务 和职责所在 ,找寻到一条正确有 效的道路 更 是 重 中之 重 。 中国作为社会 主义 国家的代表 ,如何发 展具有 中国特 色 的社会 主义 国家 ,如何 建立一个健全完善 的社会主义制 度, 如何在传统的社会主义上加 以改造 , “ 中国道路 ” 以解决 上述 问题为 目标而产生。 “ 中国道路” 是在历史 长河 中不断摸索 出来 的。鸦片 战 争 以来 ,来 自各 阶级 的先 进中 国人为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 发起 多次救亡 图存 运动 , 但在 “ 五 四运动 ” 以前 , 无 一例 外都 以失败告终 。这些对 当时历史具有重大 意义的救亡 图 存运 动有 : 曾 国藩 、 左宗 棠 、 张之洞等所 代表 的地 主阶级发 起 的主张学 习国外先 进科 学技术的洋务运动 , 以洪 秀全 、 杨 秀清 、石达开等为代 表的农 民阶级领导 的中国历史上最 大 规模 的农 民战争太平天 国运动 , 以康有 为 、 梁启超 、 谭 嗣 同 等 为代 表的资产 阶级 维新 派所领导 的资产 阶级政治改革 的 戊戌变法 ,以孙 中山为代 表的资产 阶级革命 派所领导 的结 束 了中国两 千年 的君 主专 制制度 的辛亥革命 。这些不 同阶 级领导 的爱 国救亡运 动都 以失 败告终 , 并 非偶然 , 分析其 中 的原 因和道理 ,都表 明了资本主义道路无法 改变 中国半殖 民地半封建 的社会性 质 , 资本主义道路在 中国行不通 。1 9 1 7 年, 俄 国十月革命 的胜利给 中国人指出 了一条新 的道路 , 即 社 会主 义道路 。1 9 1 9年 ,以青年 学生 为主 的一场 学生运 动—— “ 五 四运 动” 在北京爆 发 , 得到 了广大群 众 、 市民、 工 商人 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 与。“ 五四运动” 结束 了旧民主主 义革命 , 是新 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 , 促进 了马克思主义在 中 国的传播 , 在思想上 为中国共产党的建 立准备了条件 。1 9 4 9 年 ,新 中国的成 立彻底 结束 了中国半殖 民地半封建 的社会 性质 , 中国从此走上 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 主义制度虽然 已 经 建立 , 但社会道路 的发展并不 是平坦的 , 中华 民族要如何 崛起 ,落后的国家要如何赶超强 国都 是当时面临 的高难度 课 题。在不断探 寻和改革 的途 中, 由于左倾思想的泛滥和经 验不足 , 犯错后未 能彻底改正 , 党偏 离了正确的现代化建设 道路。随着“ 文化大革命 ” 的结束 , 十一届三 中全会 以后 , 在 中 国共产党不断的探索和完善 中 ,中国人 民迎来 了历史 的 机遇 , 找 寻到 了真正成熟正确 的“ 中国道路” , 即发展具有 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坚定不移地 走中 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 , 高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坚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 动 摇 。在新时期 , 坚 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 我们 必须坚

中国道路“中国梦”

中国道路“中国梦”

强 调 , 要 深 入 学 习
贯 彻 党
员 、 中 央 组 织 部 部
长 赵 乐
近 日 , 中 共 中 央 政
治 局
履 行 政 治 责 任
局充性作的
人 白 这 力 运 本加 奢 义 生 做 求 坚
( 摘 自 《 人 民 日 报 》 )
面 。
满 活
力 的

织 工
作 生

、 创 造 性 , 营 造 齐 心 协 力 、
, 充 分 发 挥
各 方 面 的 积 极
同 志 要 夙 夜 在 公
、 勤 勉 工

乐 际 强 调 , 组
织 部 门
政 治 本 色 。
、 带
好 队
伍 , 永 葆
共 产


弦 , 心
存 敬
畏பைடு நூலகம்、 守 住

。 要
始 终

紧 廉
洁 自

用 规 律 、 推 进 工 作 的 能

, 不 断
提 高
把 握
大 局

强 学 习 , 一
人 正 能 公 觉 贯 责 要 习 道 风 扬结 一 的 际 委
。 要 密 切 联 系 群 众 , 坚 持
地 评 价 人 , 公 道
地 选 用

责 , 公 平
地 对

人 , 公
道 正 派 之 心 , 恪 守
选 贤 任
服 从 服 务 大 局 。 要 深 怀
彻 党 的 路 线 方 针 政 策 , 自
任 , 严 守 政 治 纪 律 , 坚 决
走中国道路,实现 13 亿人民的中国 梦,要有道路自信。这种自信既来自科 学社会 主义的 理论 逻辑——通 过社 会 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道路与中国梦
专业技术人员网络学习真题
1、()年3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开幕辞中,首次提出中国要在几十年内追上或者超过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单选题,本题2分)
A:1922
B:1933
C:1944
D:1955
D
2、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发出了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

(单选题,本题2分)
A: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B:实现现代化
C: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3、工业文明使欧洲列国迅速崛起,首先称霸全球的国家是()。

(单选题,本题2分)A:德国
B:意大利
C:葡萄牙
D:西班牙
D
4、中国人民爱好和平。

我们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的开放战略。

(单选题,本题2分)
A:互利共赢
B:和平共处
C:友好合作
D:利益优先
C
5、1856年到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连连,最后被()占领了首都北京。

(单选题,本题2分)
A:八国联军
B:美国
C:日本
D:英法联军
D
6、18世纪末期,中国在世界制造业总量中所占的份额超过整个欧洲的()。

(单选题,本题2分)A:3.00%
B:5.00%
C:7.00%
D:9.00%
B
7、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梦”时提到,实现(),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单选题,本题2分)A: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建立新中国
C:赶走日本侵略
D:实现现代化
A
8、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的美好前景。

(单选题,本题2分)A:政府高效
B:人民幸福
C:企业发展
D:地方发达
B
9、《海国图志》是魏源受()嘱托而编著的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

(单选题,本题2分)A:林则徐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左宗棠
A
10、美国每个人之梦的实现造就了这个强盛的国家,美国梦的含义就是重视()。

(单选题,本题2分)A:个人奋斗
B:国家奋斗
C:政府奋斗
D:企业奋斗
A
11、《海国图志》的刊出,打破中国孤陋寡闻的状况,它向人们提供了()幅全新的世界各国地图。

(单选题,本题2分)A:40
B:60
C:80
D:100
C
12、值得我们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怀念和崇敬的(),领导中华民族步入了一个现代化的新时代。

(单选题,本题2分)A:周恩来
B:毛泽东
C:邓小平
D:刘少奇
C
13、1978年开始,我国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真正开始了中国的()。

(单选题,本题2分)A:民主化
B:现代化
C:国际化
D:全球化
B
14、中国从(
)以来,就是一个封建的集权制国家。

(单选题,本题2分)A:夏商
B:秦汉
C:北宋
D:南宋
B
15、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
)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矢志不移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

(单选题,本题2分)A:企业
B:人民
C:机关
D:政府
B
16、中国梦有国家强盛之梦,也有老百姓富裕幸福之梦,二者要()。

(单选题,本题2分)A:辩证看待
B:分开
C:结合起来
D:先后实现
C
17、国家之梦是(
)的一个集合,不仅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而且要实现富民,老百姓要幸福。

(单选题,本题2分)A:中央之梦
B:领导之梦
C:政府之梦
D:人民之梦
D
18、建国后,我国对外经济方面,由于当时帝国主义对我们进行封锁,因此我国失去了对外开放这个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带来发展的动力,没有融入(
)。

(单选题,本题2分)A:全球化
B:WTO
C:联合国
D:世界银行
A
19、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成立兴中会。

(单选题,本题2分)A:美国
B:中国
C:英国
D:日本
A
20、老百姓富裕和幸福之梦、成就事业之梦是这个国家强盛的()。

(单选题,本题2分)A:基础
B:目标
C:结果
D:希望
A
21、18世纪末期,中国人口占世界的()。

(单选题,本题2分)A:五分之一
B:二分之一
C:三分之一
D:四分之一
C
22、我国在建国以后,体制上实行了一大二公的公有制体制,资源分配上实行()。

(单选题,本题2分)A:市场经济体制
B:计划经济体制
C:按需分配
D:按劳分配
B
23、1977年5月24日,()在接待外宾时讲,“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新兴资产阶级的现代化,我们是无产阶级,可能也应该干得比他们好”。

(单选题,本题2分)A:邓小平
B:毛泽东
C:刘少奇
D:周恩来
A
24、同时在理论上、概念上和思想上第一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概念的是()。

(单选题,本题2分)A:邓小平
B:毛泽东
C:江泽民
D:周恩来
C
25、1800年,全世界粮食产量最多的国家是()。

(单选题,本题2分)A:美国
B:中国
C:英国
D:德国
B
26、厚德载物则蕴涵着中国精神固有的内在性,表现为天人相通、民胞物与的本体观,也拓展为诸如(
)以及为己之学等人生观与价值观。

(多选题,本题3分)A:应时守势
B:虚壹而静
C:德性修持
D:内圣之道
ABCD
27、实现“中国梦”,必须(
)。

(多选题,本题3分)A:走中国道路
B:弘扬中国精神
C:凝聚中国力量
D:以上都正确
ABCD
28、生产要素包括(
)等。

(多选题,本题3分)A:土地
B:资本
C:知识
D:技术
ABD
29、“中国精神”是(
)的根本力量!(多选题,本题3分)A:凝聚中国心
B:凝聚力量
C:实现理想
D:实现“中国梦”
AD
30、党的十八大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
)的根本成就。

(多选题,本题3分)A:发展
B:奋斗
C:创造
D:积累
BCD
31、“9·11”事件后,美国的对外战略重点移到反对()方面。

(多选题,本题3分)A:极端宗教主义
B:恐怖主义
C:中国崛起
D:俄罗斯发展
AB
32、解决老百姓的居住问题,要求()。

(多选题,本题3分)A:完全依靠市场调控
B:老百姓自行解决
C:土地产权问题
D:压制房价
CD
33、实现“中国梦”的最重要的两个关键的制度是()。

(多选题,本题3分)A:教育公平
B:底层向上层流动的制度
C:政治民主
D:市场经济
AB
34、“中国精神”(
)的思想观念,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多选题,本题3分)A:生发于中华文明传统
B:贯穿于现代中华民族崛起和复兴历程
C:具有强大凝聚力
D:具有强大感召力
ABCD
35、“中国梦”的目标不仅包括国家强盛,还包括()。

(多选题,本题3分)A:人民物质需求旺盛
B:人民富裕
C:人民生活幸福
D:以上选项都正确
BC
36、如果说时代精神是文化基础,着重于对历史的传承;民族精神则是精神导引,着重于对未来的拓展。

(判断题,本题2分)

37、时代精神不具备一个历史演进过程的特点。

(判断题,本题2分)

38、改革创新并不是中国人的当代精神追求和思想特征。

(判断题,本题2分)

39、孔子的审美理想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判断题,本题2分)

40、革命就是两极对立思维,这在战争年代是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

(判断题,本题2分)是
41、1840年的鸦片战争,大英帝国用“坚船利炮”,击碎了“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的“天朝上国”迷梦。

(判断题,本题2分)

42、孔子所追求的“中和之美”对中华民族的审美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判断题,本题2分)

43、“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

(判断题,本题2分)

44、实现中国梦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判断题,本题2分)

45、中华民族要在一定物质利益基础上重视理想信念和远大目标,要用理想信念凝聚人心、激励世情。

(判断题,本题2分)
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