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酶的特性说课教案

酶的特性说课教案

一、说教学设计

(一)说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能说出酶的概念、酶的本质、总结出酶的特性及影响因素,并能分析应用。

2、能力方面: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和网络探究,让学生体验酶发现的艰辛,让学生关注有关酶研究的最新发展及应用,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说教学内容

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与意义:本说课内容是在第1 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的基础上

结合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进一步理解酶的特性,特别是反应条件的温和性,为后面学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1)教材的编排特点:本章节的教材编排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特性,如新教材将酶的高效性、

专一性等实验编排在教材正文内容之前,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而在影响酶活性的探究性课题中也布置了不少讨论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再次,本章节的

教材与日常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2)教学重点: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pH 影响;

(3)教学难点:对照性实验设计中的几个主要原则。

(三)说教学对象

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学生通过上一节课酶的作用和本质的学习,对酶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以及进行探究活动的一般方法,具有利用网络进行搜集、处理及表达、展示信息的能力。

2、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

3、学生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初步提高全体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策略

1、教学设计思路(本内容计划用两课时完成)

1)网络查找感性认识

收集有关酶的发现历程资料;有关酶研究的最新发展成果和应用;了解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贴近生活激趣导入:课前让同学们找寻生活中与酶有关的产品,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各小组派代表将所找到的物品展示及介绍)

3)设计实验探索问题

(1)如何证明酶的活性受温度、PH 值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教师给予以下实验材料,学生根据实验的可操作性进行实验设计

可溶性淀粉、过氧化氢、NaOH (5%)、Hcl (5%)、碘液、a—淀粉酶(最适温度50C —

75C)、过氧化氢酶(新鲜鸡肝)、斐林试剂(检验还原性糖)、试管、烧杯、酒精灯等。

(2)教师重点介绍对照性实验设计中三个主要原则:

「I等量原则

斗n对照性原则

?川单因子变量原则

(3)老师巡视学生实验设计情况,并发现了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设计方案。A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引导学生分析:以上设计是否科学?引导学生回答,得出结论:以上设计缺少对照组。

B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引导学生分析:以上设计是否有错误?

引导学生回答,得出结论:以上设计有两点错误,一是加入的可溶性淀粉溶液没有遵循等量原则,二是试剂加入的顺序错误2、3步应互换,导致出现多个变量。

C组设计的实验方案

引导学生回答,得出结论:以上设计有P H值和温度两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4 )教师指导,调整设计

除了注意实验设计三原则外,还要注意实验的顺序,如果有时间,实验组可等梯度多做

几组,得出的结果更准确。

建议:也可使用唾液淀粉酶或过氧化氢酶做此实验

(建议:也可使用唾液淀粉酶或过氧化氢酶做此实验,但要注意它们的最适温度)

5)动手实验检验结果

让学生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亲自动手实验,尝试解决问题,实现感性思维-理性思维-具体思维”的飞跃。

以下是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发现的新问题:

例1:有一组同学在做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第一步先放了淀粉酶,在调节了温度后才放淀粉,发现实验结果和预期的不一样。

例2 :有一组同学在做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时,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检验,发现结果不同。

老师针对实验出现的新问题引导学生一起分析解决

6)交流成果,总结提高

学生交流成果,体验探究成功与失败;学生评价各组研究成果;回忆酶的各知识点;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

2、教学方法:进行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4、教学流程

3、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CAI课件、网络、实验室

5、板书设计

二、酶的特性

「(1)酶具有高效性

1、酶的特性Y (2)酶具有专一性「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3)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I PH值影响酶的活性

「(1)单因子变量原则

2、对照性实验设计三原则-(2)等量原则

I(3)对照性原则

(五)、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重点是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PH值的影响。所以我在处理

这一内容时,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地调查、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探讨等探究过程获得结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既培养了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二、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学生动手实验时,学生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一些是我在课前没能预见到的,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深知自己知识深度与知识面不足,特别是生物知识与各学科间联系的知识还不够,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强学习不断

充实自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