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北京的春节《北京的春节》课堂同步作业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北京的春节》同步练习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北京的春节》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2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间.断(jiān)白云观.(guàn)B.火炽.(zhì)娴.熟(xián)C.擦.黑(cā)掺.和(chān)D.菱.角(léng)榛.子(zhēn)2.(2分)《北京的春节》是以时间为经线,以()为纬线展开的。
A.地点B.人们的活动C.人物3.(2分)《北京的春节》的语言俗白清浅,朴素自然,不能体现“京味儿”的句子是()A.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
B.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就是买杂拌儿。
C.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
D.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4.(2分)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课文《北京的春节》中,作者使用充满“京味儿”的语言,如“零七八碎儿”“杂拌儿”“玩意儿”等词语,带有鲜明的口语化角色和地域色彩,令人倍感亲切。
B.课文《腊八粥》中,人物的对话贯穿全文,从八儿焦急地向母亲询问道到与母亲讨价还价,再到看到锅里的粥时的惊讶,都表现了八儿可爱活泼的性格特点。
C.“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的意思是:织女思念牛郎,一整天也没有写出一篇完整的诗文,眼泪像下雨一样落个不停。
D.“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这是用问句的形式点出藏戏的特点带着面具演出。
5.(2分)关于《北京的春节》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老舍的作品B.写法注重有详有略C.北京的春节历时一个月左右D.高潮是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E.以时间为经线,以人的行为为纬线结构全文F.作者讨厌有些年俗6.(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小林不约而同地反对我的意见。
B.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C.节日的大街上张灯结彩,人声鼎沸。
D.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吃团圆饭。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北京的春节》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3春六年级语文部编版《北京的春节》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给加点词择正确的解释()A.安定B.闲居C.偷闲D.清闲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文中“零七八碎儿”“杂拌儿”“闲在”“通通”等词语让读者感受到浓郁的“京味儿”特色。
B.文中老舍笔下北京的春节热闹而喜庆。
C.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等。
D.阅读链接中,斯妤笔下的春节,无聊无趣,好不容易才熬过去。
3.关于《北京的春节》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老舍的作品B.写法注重有详有略C.北京的春节历时一个月左右D.高潮是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E.以时间为经线,以人的行为为纬线结构全文F.作者讨厌有些年俗二、填空题4.按课文内容填空。
(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原名________。
作品有话剧《__________》《__________》,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50获北京市政府授予“______________”称号。
(2)《北京的春节》用充满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_______________ 画卷,展示了中国习俗的________ 和_________ 。
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______ 之情。
文中提到的除夕的习俗有_______ 、________ 。
反映出老北京人__________ 、__________ 的心愿。
(3)《北京的春节》文章以________为顺序,详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这几天的习俗,其余日子一笔带过。
从中我明白了主要内容要______地写,次要内容则简略地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第1课《北京的春节》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北京的春节课后作业一、书写1.看拼音写词语。
luòtuóqiàhǎo yīlǜcǎi huìfèn wàiwàn xiànɡɡēnɡxīn二、填空题2.联系课文《北京的春节》内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色味双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腊七腊八,冻死寒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下列的句子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今天是元宵节,()今天的北京特别热闹。
(2)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不跑到街上去淘气。
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3)北京()是城市,()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过得分外热闹。
4.辨字组词。
旦()但()拌()伴()恰()给()轿()娇()三、选择题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间.断(jiān)白云观.(guàn)B.火炽.(zhì)娴.熟(xián)C.擦.黑(cā)掺.和(chān)D.菱.角(léng)榛.子(zhēn)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同仇敌忾临危不惧不屈不饶奋发图强B.披荆斩棘任重道远再接再厉前扑后继C.举世闻名破烂不堪小心翼翼安然无恙D.不容争辨低头折节风欺雪压倾盆大雨7.《北京的春节》是以时间为经线,以()为纬线展开的。
A.地点B.人们的活动C.人物8.《北京的春节》的语言俗白清浅,朴素自然,不能体现“京味儿”的句子是()A.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
B.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就是买杂拌儿。
C.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
D.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9.关于《北京的春节》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老舍的作品B.写法注重有详有略C.北京的春节历时一个月左右D.高潮是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E.以时间为经线,以人的行为为纬线结构全文F.作者讨厌有些年俗10.“‘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语文三年级上北师大版12《老北京的春节》同步练习2

()()()
biān pào xiǎo mài sìyuàn
()()()
2、形近字组词。
拌()旬()醋()饺()
伴()甸()醒()皎()
3、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横线。
间断(jiān jiàn)万象更新(ɡēnɡɡènɡ)差不多(chāchà)正月(zhēnɡzhènɡ)
远远的草坪边躺着一个金发青年,好似十分注意地凝望着我。他看着我,我也知道,没有抬头。他站起来,还在看我。他又蹲下去在草坪上拿了一样什么东西,于是这个人向我走过来。
他步子跨得那么大,轻轻地吹着他的口哨,不成腔调又愉快的曲子。
我不认识走过来的人,没有停步。
一片影子挡住了我的去路,那个吹口哨的青年,把右手举得高高的,手上捏着一根碧绿的青草,正向我微笑。
【句段集锦】摘抄课文中你喜欢的语句。
【课文链接】读课文,填写以下表格。
时间风俗习惯
腊月初旬~除夕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元宵节
【课外延伸】
1、阅读:
还给谁
1971年的夏天,我在A国上大学。
不知是抵达此地的第几个漫漫长日了,我从一个职业招聘的地方走回住处。那时侯我身上只剩下一点点生活费,居留是大问题,找工作没有着落,前途的茫然将步子压得很慢,穿过校园,头是低着的。
(3)A.(√)
(4)陌生人给予“我”的快乐、信心和鼓励。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2、写话:
请你从生活实际出发,谈一谈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
参考答案:
【字词荟萃】
1、翡翠搅拌风筝鞭炮小麦寺院
2、拌(搅拌)旬(中旬)醋(吃醋)饺(水饺)
伴(陪伴)甸(沉甸甸)醒(提醒)皎(皎洁)
1.北京的春节 一课一练含答案

1.北京的春节一、读拼音,写词语。
zhǎn lǎn biān pào suàn bàn bào zhúzhǎ yǎn rán fàng yuán dàn xiǎo fàn二、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初旬.(xún)翡.翠(fěi)蜜饯.(jiàn)掺.和(chān)B.正.月(zhèng)娴.熟(xián)骡.马(luó)展览.(lǎn)C.腊.月(là)米醋.(chù)封.口(fēng)饺.子(jiǎo)D.榛.子(zhēn)贩.卖(fàn)燃.放(rán)眨.眼(zhá)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张:A.陈设,铺排 B.展开,打开 C.扩大,夸大D.看,望 E.姓张的 F.商店开业⑴东张西望( ) ⑵虚张声势( ) ⑶张牙舞爪( ) ⑷开张大吉( )⑸张灯结彩( ) ⑹张冠李戴( )⑺张口结舌( ) ⑻张大其词( )四、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对联风筝分外张灯结彩B. 间断寺院空竹万象更新C.鞭炮开张通宵各行个色D.一律彩绘轿车零七八碎五、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北京虽是城市,()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过得分外热闹。
2.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色地玩耍。
3.庙会上()有赛马的,()有赛骆驼的。
答案1.北京的春节一、展览鞭炮蒜瓣爆竹眨眼燃放元旦小贩二、A三、⑴ D ⑵C ⑶ B ⑷F⑸ A ⑹ E ⑺ B ⑻ C四、C五、1可是……而且2即使……也 3不仅……还。
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第1课《北京的春节》同步课时练习共3套(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北京的春节课时练一、选择题1.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鞭炮搅和通霄万不得已B.书藉聊天远眺不可思议C.明媚惊惶幼稚司空见惯D.玻璃倒霉唯恐涛涛不绝2.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是()A.倭.(wō)刀器械.(jiè)妖娆.(ráo)凹.(ào)陷B.敛.(liǎn)财尴尬.(gà)镌.(juān)刻提携.(xié)C.搪塞.(sài)踉.(niàng)跄悍.(hàn)马弩.(nú)箭D.噩.(è)梦焚.(fén)毁憧.(chōng)憬氛围.(fēn)3.下列句子带点词语用得不恰当的一项是()A.过春节了,人人都会穿上新鞋新衣,好在新年里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B.网课学习中,如果没有自律的勇气,没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再聪明也无济于事....。
C.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念念叨叨....下去。
D.2020年春节期间,八十多岁的钟南山爷爷,在告诫所有人尽量不要去武汉时,自己却奋勇当先....来到武汉,冲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4.《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的作者是()A.鲁迅B.巴金C.朱自清D.老舍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5.张.灯结彩()A.分开,展开。
B.看,望。
C.陈设,铺排。
6.随心所欲.()A.欲望。
B.想要,希望。
C.将要。
7.能歌善.舞()A.善良,慈善。
B.善行,善事。
C.擅长,长于。
二、填空题8.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安慰——(______)简陋——(______)野蛮——(______)空虚——(______)缥缈——(______)惊惶——(______)解救——(______)坚硬——(______)浪费——(______)鄙夷——(______)骄傲——(______)清瘦——(______)9.课文《北京的春节》综合回顾。
根据提示,梳理课文内容,补全下面的线轴图。
六年级下册语文北京的春节课后作业阅读同步练习题答案课课练

六年级下册语文《北京的春节》课后作业阅读同步练习题答案课课练六年级下册语文《北京的春节》课后作业阅读同步练习题答案课课练《北京的春节》练习一、积累与运用。
1.请你用“严”字组成四个不同的词语后再填空。
()的后果()的神情()的批评()的考验2.请你根据课文内容把下面空着的意思补充完整。
让我们先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照北京的老规矩腊八这天家家都要___________,哩哩啦啦二十三要___________;二十四要___________;二十九要___________;三十晚上___________;初一、初二___________;正月十五___________。
你能写出几个我国的民俗节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趣的标点。
唐朝诗人杜牧写过一首题为《清明》的绝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如果你将标点稍作改动,就可以变成一出精致的课本小短剧。
你会改动吗?试试看:时间:布景:地点:行人:牧童:二、阅读与思考。
1.片断阅读。
三个人去登山,第一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了下来,他说:“我是()。
”第二人登到半山,(),望着上面险恶高俊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吧!”也退了下来。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无所畏惧,毫不气馁,最后,终于登上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我省下许多力气。
”第二个人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
”第三个人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1)从下面的词语中,选取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A适可而止B知难而进C知难而退D气喘吁吁(2)认真读短文,想一想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3)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新教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北京的春节》同步练习题

1.《北京的春节》同步练习题一、填空题。
1.根据拼音写词语。
(1)jiǎo________子蘸着cù________很好吃。
(2)我家有一个亲qi________是fàn________羊毛的。
(3)现在城里是不允许rán________放爆竹的。
(4)元dàn________一zhǎ________眼就过完了,又要开始上补习班了。
2.给画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间断(jiān jiàn)________ 万象更新(gēng gèng)________差不多(chā chà)________ 正月(zhēng zhèng)________3.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动词,注意不能重复。
________腊八粥________新衣________庙会________毛驴________醋大蒜________年画________爆竹________灯笼4.写出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用法(填序号)A解释说明B引起下文C引用的部分D强调①“‘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句中的引号表示________。
②“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铺户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句中的破折号表示________。
③“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句中的冒号表示________。
5.句子感悟场。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①“农业展览会”是指________。
②作者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
(2)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①这句话在文中起________的作用。
②这句话写出了作者________的心情。
(3)这些比赛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的春节》课堂同步作业
一、比一比,再组词。
熬()询()饯()
遨()殉()浅()
二请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
1.元宵节除夕重阳节清明节春节元旦中秋节
2.旬年时月周日季
3.自然资源木材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
三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今天是元宵节,()今天的北京特别热闹。
2.()孩子们要放鞭炮,()要过春节了。
3.()除夕之夜要守岁,()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人睡觉。
4.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5.北京()是城市,()它也跟着农民一齐过年,()过得分外热闹。
四联系整句话的意思,解释画线词语。
1.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色味双美:
2.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娴熟:
3.“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五阅读平台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正(zhēnɡ zhânɡ)月十五,处处张灯结(jiē jiã)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有名的老铺(pù pū)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zhuàn chuán)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
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
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上“√”。
2.照样子再写几个词语。
各形各色(ABAC)
3.找出文中表示“全部、都”意思的词语:
4.给文中缺少标点的地方补上合适的标点。
5.“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请你联系上下文,想想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说元宵是“又一个高潮”?
6. 作者在这段话中着力描写灯的多, 多,为的是突出。
参考答案
一、熬(熬夜)询(询问)饯(饯行)遨(遨游)殉(殉难)浅(深浅)
二1、元旦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 2、年、季、月、旬、周、日、时
3、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木材资源
三1、(因为)今天是元宵节,(所以)今天的北京特别热闹。
2、(之所以)孩子们要放鞭炮,(是因为)要过春节了。
3、(因为)除夕之夜要守岁,(所以)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人睡觉。
4.、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5、北京(虽然)是城市,(但是)它也跟着农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四1、色味双美:样子和味道都很好。
2、娴熟:老练或灵活,形容对某种事物或工作很熟练。
3、腊七腊八,冻死寒鸦的意思:现在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能把耐寒的寒鸦儿都冻死。
五1、正(zhēnɡ)月张灯结(jiã)彩老铺(pù)子水浒传(zhuàn)
2、各形各色(ABAC)半遮半掩绘声绘色载歌载舞糊里糊涂
3、一律
4、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5、答、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除夕、初一、十五;因为家家户户吃元宵,处处张灯结彩,非常热闹。
6、作者在这段话中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为的是突出“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
突出“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2019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