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海军兴亡史观后感 徐聪
北洋兴亡史的观后感

北洋兴亡史的观后感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小编整理的杨善洲电影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北洋兴亡史的观后感(一):观看电影《杨善洲》后,我心潮澎湃,深受教育与鼓舞。
该片讲述了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一心为民的感人事迹,电影的一些情景此刻仍记忆犹新。
北洋海军兴亡史观后感北洋海军兴亡史记录了北洋海军建立发展及在甲午海战后全军覆没的历史。
1894,中国农历甲午年。
中国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展开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蒸汽铁甲大海战。
这场战争惊醒了中国亿万国民,更震惊了世界。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了。
曾经威震东亚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大清王朝苦心经营的万里海防轰然洞开。
“将士遍洒汪洋血,浊浪滔天祭海殇。
”东经123度40分,北纬39度28分。
这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坐标,更是一个让国人难以释怀的历史坐标,它,就是中国黄海大东沟。
甲午,120年前的甲午,这里血火海洋,壮士海殇。
甲午,今又甲午,血写的历史不会抹去,回眸感伤。
“甲午,甲午战争给我们带来了耻辱,但正是有了这肝肠寸断的耻辱,大清王朝才土崩瓦解。
甲午,甲午战争给我们带来了觉醒,甲午战争中沉没了历史的北洋舰队,升腾的是不屈不挠的中华海魂!勿忘国耻、知耻近乎勇,让海洋、海权、海军鼓荡起建设海洋强国的风帆,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启航!”这是主题曲《龙旗舰队》。
甲午战争是我们中国的耻辱,我们不能忘掉国耻,这是我们被别的国家瞧不起,被别的国家欺负,在他们眼里,中国很弱小,我们战胜不了他们,这时,我们一定要鼓起强国的风帆,为复兴的梦想前进,这样,我们就可以强大起来,不再懦弱了。
我们的国家设备很落后,其他的国家都是很强大的,我们应该时时刻刻维持海洋的安全,加强海上安全力量,建造新的炮弹鱼雷什么的,这样我们才能追上其他国家,不被他们欺负。
保护海洋是最重要的,海洋是什么?它是保护中华民族的天然长城啊!没了它,就相当于没了保护罩,这样的中国是更为弱小的。
2018-北洋海军兴亡史,观后感-优秀word范文 (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北洋海军兴亡史,观后感篇一:甲午大海战观后感2篇甲午大海战观后感2篇甲午大海战>观后感(一)今天,我和妈妈去看了一部电影,是冯小宁拍摄的《1894甲午大海战》,看了这部电影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部电影讲述了少年邓世昌和一群福州船政学堂的学员们赴英国的皇家海军学院求学,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后和学员们驾驶着各自的祖国购买的当时世界上先进的铁甲舰驶回祖国,组建了北洋舰队,保卫着祖国的领海,在后来的中日甲午海战中,因为李鸿章的讨好,本应该用来购置军舰的六千万两白银竟被用来修颐和园!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了我们在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其实到了后来,日本国力衰败,国库空虚,只要再坚持一个月,他们就会由于后勤补给困难,肯定溃败。
我们竟连一点打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了,无能的清政府于是派了李鸿章去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将辽东半岛、台湾半岛割让给日本,并赔偿白银二亿五千万两!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才四千万两,全国人民不吃不喝,不用一分钱也要好多年才能还清,中国人民的血汗钱就这样白白流失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非常气愤,既恨当时的清政府多么腐败、无能、一心只想贪图享乐,不顾国家安危,可怜那么多的年轻学子,一心精忠报国,却被日本打的溃不成军。
同时,我也想到自古以来落后就要挨打,要想在世界上有尊严,不受欺侮,就要自强、自新,我们国家现在的面貌已今非夕比,与一百多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但我们与世界强国还有差距,这就靠我们这一代人好好学习,长大建设祖国,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世界强国,让世界各国都对我们中华民族刮目相看。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二)每一场海战,都决定着两个国家的命运。
对于甲午海战,心情是沉重的。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甲午战前的中国和俄国、英国并称为远东的三大帝国,那时候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改革,整个国家至少来讲是向上的,GDP总量是不断增加的,就和现在的中国相似,历史上把这场改革称之为洋务运动,史学家甚至有人称之为同光中兴,到甲午战争战败结束,它持续的时间是整整34年。
北洋海 军兴亡史观后感

北洋海军兴亡史观后感《北洋海军兴亡史观后感》前几天,我看了一部关于北洋海军兴亡史的纪录片,看完之后,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说起北洋海军,那曾经也是威风凛凛,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九的强大舰队啊!可谁能想到,最终竟是那样一个悲惨的结局。
在纪录片里,我看到了北洋海军创建之初的豪情壮志。
那时候,清朝政府为了加强海防,痛下决心组建这支舰队。
从国外购买先进的战舰,招募优秀的海军人才,那场面真是轰轰烈烈。
那些战舰,一艘艘威风凛凛地停在港口,炮口锃亮,军旗飘扬。
官兵们在舰上操练,口号声震天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首先就是经费的问题。
朝廷里那些个目光短浅的官员,为了自己的私利,克扣海军的经费。
本来应该用来购买新战舰、新武器的钱,都被他们挪作他用。
这就好比一个战士上战场,手里拿着的却是生锈的刀枪,怎么能打胜仗呢?再说说那些官兵们吧。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满怀热情,想要为国争光。
可时间长了,军纪开始涣散。
有的军官沉迷于享乐,整天在岸上花天酒地。
士兵们的训练也变得敷衍了事,甚至连炮术都生疏了。
还记得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有一次演习,炮弹打出去居然没有响。
后来一查,才发现是炮弹里装的不是火药,而是沙子!你说这荒唐不荒唐?这可是在打仗啊,不是过家家!这样的军队,怎么能有战斗力?还有在甲午海战的时候,那场面真是惨烈。
我方的战舰一艘接一艘地被击中,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官兵们在舰上奋勇抵抗,可无奈敌人的炮火太猛了。
有的士兵被炸得血肉模糊,有的战舰被打得千疮百孔,最终沉入大海。
我看到一位舰长,在战舰即将沉没的时候,依然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呼喊着指挥战斗。
他的脸上满是硝烟和血迹,眼神中却透着坚定和不屈。
最终,他和他的战舰一起,消失在了茫茫大海之中。
这一幕,让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北洋海军的失败,不仅仅是一场军事上的失败,更是一个国家的悲哀。
它让我们看到了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看到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
如果当时的朝廷能够重视海军建设,能够给他们足够的支持;如果那些官员能够清正廉洁,不贪污腐败;如果官兵们能够严格训练,保持高昂的斗志,也许结局就会不一样。
北洋海军兴衰史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引言北洋海军是我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支海军力量。
从1888年成立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北洋海军历经兴衰,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沧桑巨变。
本文通过对北洋海军兴衰史的研究,旨在揭示其兴衰原因,为我国海军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
二、北洋海军的兴起1. 背景19世纪末,中国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分割。
清政府为了抵御外敌,加强国防,决定建立一支现代化的海军。
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立,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支正式建立的海军。
2. 兴起原因(1)民族危机:19世纪末,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加剧,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清政府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决定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
(2)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培养海军人才。
北洋海军的成立,标志着洋务运动的成果之一。
(3)国际环境:当时,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建立了强大的海军,中国为了在列强中立足,也必须建立一支现代化的海军。
三、北洋海军的兴盛1. 发展历程(1)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立,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支正式建立的海军。
(2)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在黄海海战中重创日军,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
(3)1898年,清政府颁布《海军章程》,使北洋海军的管理更加规范。
(4)1905年,北洋海军规模达到顶峰,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军之一。
2. 兴盛原因(1)国家政策支持:清政府高度重视北洋海军的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
(2)人才培养:北洋海军注重人才培养,引进了一批具有先进军事思想的将领和人才。
(3)技术引进:北洋海军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战斗力。
四、北洋海军的衰落1. 衰落原因(1)国内政治动荡: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内部矛盾重重,导致国家政治动荡,海军建设受到影响。
(2)经济困难:北洋政府时期,国家财政困难,无法继续加大对海军的投入。
(3)军备落后:北洋海军在装备和训练方面逐渐落后于世界海军水平。
(4)腐败问题:北洋海军内部存在严重的腐败问题,导致战斗力下降。
北洋海军兴亡史观后感

北洋海军兴亡史观后感北洋海军兴亡,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令人痛心的悲剧。
这段历史不仅揭示了中国海军发展的艰难和挫折,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诸多问题。
回顾北洋海军兴亡的历史,我不禁感叹着那段故国沉沦的无助与痛楚。
北洋海军的兴起,始于晚清政府对外交情势的认识和对中国海防的担忧。
该海军借鉴了西方海军理论和制度,并引进了大量的先进舰艇。
这一强大海军力量的形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即便是这样的海军力量,也无法逆转世界大势对中国海防的冲击。
北洋海军兴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晚清政府内部腐败无能,对于海防问题缺乏决心和投入。
这使得海军的发展一直被政权内部的裙带关系所束缚,无法实现真正的现代化。
其次,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侵略使得北洋海军的发展陷入困境。
尤其是甲午战争中,清朝海军几乎被日本彻底击溃。
这场战争彻底暴露出中国海军发展的薄弱和落后。
在北洋海军的兴亡过程中,我也深刻感受到了国家命运与个体努力之间的关系。
北洋海军的兴起,虽然有政府的支持和资金的投入,但更多地归功于一些海军将领的努力和拼搏。
他们为了国家的利益,不辞辛劳地赴日学习,改革舰船制度,提升作战能力。
然而,最终他们的努力仍未能挽救北洋海军的覆灭。
这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国家的命运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北洋海军的兴亡凸显了中国在近代化进程中的挣扎和艰辛。
在那个时代,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需要面临许多问题,政府的改革力度远远不足,社会制度落后,科技水平欠缺。
这一系列问题,在北洋海军的兴亡历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如何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克服这些问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对我来说,北洋海军兴亡史触动了我对祖国现代化进程的思考。
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有义务把个人的努力融入到国家的发展中。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创新,都应该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认识到个人的力量有限,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国家的强大和繁荣。
北洋海军兴亡史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回顾这段历史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过去,更能启示我们未来。
北洋海军兴亡史观后感

北洋海军兴亡史观后感作为中国的第一支现代化海军,北洋海军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其兴亡历程,反映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挣扎与探索的历程,也对当今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与国防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
北洋海军的兴起,是出于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一种需求。
鸦片战争后,中国完全被西方列强压制,国际地位日益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现代化的军队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方面,北洋海军的成立,就是中国在海上领域追赶西方列强的一个象征。
虽然起初北洋海军没有取得多少战绩,但是仍然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然而,北洋海军的命运却注定了前途的曲折。
在北洋海军的建立初期,由于国内政治的不稳定,以及军队内部的腐败和腐朽,北洋海军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
此时期北洋海军是分裂的,缺乏指挥协调,甚至发生了内部的叛乱事件。
而在日本近海战争、甲午战争等战争中,北洋海军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此后的北洋海军逐渐走向式微。
面对西方列强的进攻,北洋海军的装备、作战理念和管理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因此,北洋海军逐渐失去了西方列强的尊重和认可。
在国民党政府领导下,北洋海军虽然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是却依然无法改变其末路的命运。
北洋海军逐渐式微,最终在革命夺取了政权之后彻底覆灭。
正是因为北洋海军的历史经历,让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海军建设必须建立在国家稳定、政治清明的基础之上。
因为海军作为国家的重要力量,如果缺乏稳定的政治环境支撑,将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其次,海军建设必须与现代化进程紧密结合。
在当今世界,海洋权利的争夺越来越激烈,不仅需要有强大的海洋实力,更需要有先进的科技与理念支持。
最后,海军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国家的战略需求和民族利益。
国家的安全与发展需要是海军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海军的一切行动都应该服从于这一主旨。
总之,北洋海军的兴亡历史,不仅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更是对现代化建设和国防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
虽然已经是历史的一部分,但是其历史价值应该长期被传承。
北洋海 军兴亡史观后感

北洋海军兴亡史观后感《北洋海军兴亡史观后感》说起北洋海军,那可真是一段让人感慨万千的历史。
前阵子我看了关于北洋海军兴亡的片子,心里就像被投进了一块大石头,激起了层层波澜。
在那段历史中,北洋海军的兴起曾让国人看到了希望。
一开始,清朝政府决定组建北洋海军,那可是下了大决心,投入了大量的银子和精力。
从国外购买先进的战舰,招募有经验的外国教官,培养自己的海军人才。
那些战舰啊,威风凛凛地停在港口,炮管锃亮,旗帜飘扬。
当时的人们都觉得,咱中国终于有了一支能在海上扬眉吐气的力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就慢慢暴露出来了。
管理混乱、贪污腐败、内部派系斗争,这些问题就像蛀虫一样,一点点地侵蚀着北洋海军的根基。
就说那军费吧,本来拨下来的钱是不少的,可真正用到海军建设上的却大打折扣。
有些官员把钱装进了自己的腰包,去买豪宅、纳妾,过着奢侈的生活。
而海军的装备更新、士兵的训练和待遇却得不到保障。
那些士兵们,在船上辛苦操练,风吹日晒的,可连顿饱饭都吃不上,更别说拿到足额的军饷了。
还有啊,当时的指挥系统也是乱得一塌糊涂。
将领们之间互相勾心斗角,为了争权夺利,根本不顾大局。
在战斗中,命令传达不及时、不准确,导致战机贻误,整个作战计划都被打乱了。
记得片子中有个场景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是一次演习,本来应该是展示北洋海军实力的时候,可结果却让人哭笑不得。
有些炮弹打出去根本就是哑弹,有的船开着开着还出了故障。
士兵们在船上手忙脚乱,将领们在一旁干着急。
这哪像是一支训练有素的海军啊,简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再说说那甲午海战吧,当日本的舰队来袭,北洋海军仓促应战。
一开始,咱们的将士们还是很英勇的,抱着必死的决心与敌人战斗。
可无奈啊,装备不如人,战术也有问题。
那些日本的军舰速度快、炮火猛,咱们的军舰只能被动挨打。
有一艘叫“致远”号的战舰,舰长邓世昌那叫一个英勇。
在炮弹打光的情况下,他竟然下令开着战舰冲向敌舰,想要与敌人同归于尽。
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真的让人敬佩。
北洋海 军兴亡史观后感

北洋海军兴亡史观后感《北洋海军兴亡史观后感》最近看了一部关于北洋海军兴亡史的纪录片,感触颇深呐!说起北洋海军,那曾经也是风光无限。
想当年,清朝为了打造这支海军,那可是下了血本。
从国外购买先进的战舰,招募训练有素的水兵,一心想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来保卫国家的海疆。
那一艘艘威风凛凛的战舰,在海面上航行的时候,那场面真是壮观极了。
定远号、镇远号,这些名字听起来就霸气十足。
舰上的大炮,粗得吓人,想象一下它们开火时的场景,那轰鸣声估计能震得人耳朵嗡嗡响。
然而,北洋海军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太久。
在甲午海战中,他们遭遇了惨败。
这其中的原因,真是让人又气愤又无奈。
先说说装备吧,一开始北洋海军的装备确实不错,可问题是后来就没怎么更新换代了。
人家日本的舰队,新船一艘接着一艘,炮也越来越先进。
咱们这边呢,还是老样子。
这就好比两个人打架,一个人拿着最新的武器,另一个人还拿着几年前的家伙事儿,这能打得过吗?再说说训练。
刚开始的时候,水兵们训练还算刻苦,可时间一长,就开始松懈了。
有的军官甚至贪污军饷,中饱私囊。
这军纪一乱,战斗力能强吗?我记得片子里有个细节,说有一次演习,炮弹打出去居然都没响。
你说说,这要是真打起仗来,能有好吗?还有指挥的问题。
当时的指挥官,有的根本就不懂海战,瞎指挥一通。
战场上瞬息万变,一个错误的决策就能导致满盘皆输。
就拿甲午海战中的黄海大战来说,本来咱们的舰队实力也不弱,可就是因为指挥不当,战术运用失误,结果被人家打得落花流水。
记得片子里有个画面,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一艘北洋海军的战舰被击中,燃起了大火,水兵们在甲板上拼命扑火,脸上满是黑烟和汗水,眼神里透着绝望和不甘。
那一刻,我仿佛能感受到他们的痛苦和无奈。
他们也想保卫国家,也想打胜仗,可最终却无能为力。
这场战争的失败,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巨额的赔款,割让的土地,让中国陷入了更深的苦难之中。
而北洋海军,这个曾经承载着无数希望的舰队,就这样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了中央电视台第十套探索节目播出的由中国海军制作的六集《北洋海军兴亡史》后不禁心潮澎拜热血喷涌。
节目呈现了120多年前日本发展军国主义道路处心积虑野心占领朝鲜及至中国种种罪恶卑鄙行径。
让人悲愤难忍,雪耻之恨。
英勇的北洋海军将领和战士在甲午战争中所表现出的英勇顽强宁可战死也决不让日本鬼子侵略我中华大地的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精神深深地撼动着我的心。
今天的日本右翼军国主义甚嚣尘上不但不悔悟军国主义给朝鲜、中国带来的灾难、伤痛及耻辱也给日本自己带来遭受核打击深痛教训,现在反而还歪曲历史颠倒黑白百般狡赖,试图复活军国主义。
严正的奉劝当今日本政府切底反省军国主义罪恶历史,真诚地给受害国家人民道歉,得到世界人民原谅才是日本的唯一出路。
在观看完之后我也有一些心得体会
一是感动。
片首和片尾的北洋军歌,令人慷概激昂。
综观当时中国,虽未经启蒙,民智尚未开启,但军人以死报国的朴素情怀和死战不屈的精神意志仍令人敬仰。
陈京莹给老父家书中开篇就写到,“军人战死沙场,幸事也,然尽忠不能尽孝,自古忠孝难两全也”,家书还未寄达,陈已随经远战沉大海。
二曰愤懑。
巨舰忠魂,忠臣良将,到头来不过做了腐朽没落王朝的陪葬,这部纪录片,是迄今官方最为客观地对甲午的反思。
这种反思国耻的纪录片,看了难免让人心情淤塞,但我们要的是理性反思,不是燃起复仇主义的烈火,而是要苦练内功,让国耻不再重演。
当年北洋海军以一己之残躯唤醒国人四千年之大梦,但国人似乎离大国民还有距离,据到过刘公岛纪念馆的朋友说,留言薄上尽是歪七扭八、错字连篇、满篇生殖器,叫嚣战争与复仇的文字。
纪念甲午,就是要冷静地近乎残酷地再次揭开自己120年的伤疤,牢牢记住耻辱和教训,而不要在叫嚣复仇中迷失自我。
三是激动。
许多沉睡了120年的历史一一浮现。
特别是慷慨激昂的北洋海军军歌,完爆鬼子的军舰进行曲。
另外,此片是由海军拍摄的,也可以说代表了官方对于甲午、海洋、海权、海军的认识,令人鼓舞。
环顾当今东亚局势,此片值得国人尤其是当政者好好学习,中华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之林,一定要以史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