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电力建设与电力供需平衡分析

合集下载

电力市场中的供需平衡分析

电力市场中的供需平衡分析

电力市场中的供需平衡分析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电力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能源。

电力的供应与需求的平衡是电力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这篇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电力市场中的供需平衡的分析。

一、电力市场供需平衡的基本概念电力市场的供需平衡是指电力的供应量和需求量相等的状态。

在电力市场中,供应方主要由电力生产企业和发电厂等组成,需求方则是各大用电单位。

当市场供应的电力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时,就实现了供需平衡。

二、电力市场供需平衡的影响因素电力市场供需平衡的影响因素很多,以下列举了一些主要的因素:1. 用电负荷的变化。

用电负荷是电力供需平衡中最主要的变量。

用电高峰期,用电量剧增,电力市场供应不足,反之则供过于求。

2. 天气条件的变化。

气温变化、雨雪等天气情况都会对电力供需平衡产生影响。

高温天气使用空调功率较大,用电量大增,造成电力供应紧张。

而在大雨或者暴风雪天气中,输电线路、变电站等电力设施的受损也会影响电力供应。

3. 电力生产设备损坏。

电力生产设备是电力生产的基础,设备的损坏导致电力供应不能正常进行,造成电力供应不足。

4. 新能源的并入。

随着新能源的逐渐推广和应用,如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这些新能源对电力市场供需平衡也产生了影响,这些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需要更加动态调度,以保证供需平衡。

三、电力市场供需平衡的常用调节方式为了维持电力市场供需平衡,需要采取相应的调节方法,以下列举了一些:1. 投产新电力设施。

加强电力生产设备的建设和新设备的投入,增加供应量。

2. 调整用电价格。

调整用电价格可以激励用电者在峰期减少用电量,缓解对电力市场的需求压力。

3. 灵活调度。

针对用电峰期和非用电峰期,对电力设施进行灵活调度,以保证供需平衡。

4. 推广新能源。

新能源的推广可以更好地平衡供需。

同时,将新能源与传统电力的结合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四、电力市场供需平衡的应对策略在应对电力市场供需平衡不足的情况下,需要采用合理的策略。

电力行业的供需平衡与电力调度掌握电力行业中供需平衡与电力调度的方法与挑战

电力行业的供需平衡与电力调度掌握电力行业中供需平衡与电力调度的方法与挑战

电力行业的供需平衡与电力调度掌握电力行业中供需平衡与电力调度的方法与挑战电力行业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供需平衡和电力调度成为了电力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本文将探讨电力行业中供需平衡与电力调度的方法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一、供需平衡的方法1. 长期计划与预测:电力供应往往需要提前进行计划与预测。

通过对电力需求的长期预测和供应能力的评估,可以制定出合理的发电计划,以实现供需平衡。

2. 能源多样化:电力行业可以通过采用多种能源形式,如煤炭、天然气、核能、风能和太阳能等,来确保供给端的多样性。

这样一来,当某种能源出现短缺或故障时,可以通过其他能源进行补充,提升供给的可靠性。

3. 能源储备:为了应对突发的供应紧张局势或意外情况,电力行业应建立一定的能源储备体系。

这样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调度备用能源,保持供需平衡。

二、电力调度的方法1. 负荷均衡:电力供给需要根据实际负荷情况进行调整,以保持供需平衡。

电力调度部门可以通过实时监控负荷情况,进行负荷预测,并相应地安排发电计划。

2. 跨区域调度:电力调度不仅仅局限在某个地区,还需要跨区域进行协调。

通过区域间的电力调度,可以在不同地区之间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确保供需平衡。

3. 新能源调度: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电力调度也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管理。

由于新能源的不稳定性,需要采取合适的调度策略,以保持供需平衡。

例如,可以通过智能电网技术对新能源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

三、电力行业面临的挑战1. 变动的需求: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电力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和变动的特点。

这给供需平衡和电力调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电力行业需要加强市场研究和预测,以及灵活的调度机制,以应对需求的变化。

2. 新能源接入:虽然新能源的接入可以有效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但由于新能源的不稳定性和间歇性,使得电力调度变得更加复杂。

电力行业需要研究新能源的调度技术和储能技术,以实现供需平衡。

山西省电力建设与电力供需平衡分析

山西省电力建设与电力供需平衡分析
6 4 。 . 1
考虑 到 在 建 晋 东 南一 湖 北 荆 门 1 0万 V 高 压 0
交 流输 电工程 、国 网公 司正 在 筹划 建设 晋东 南一 江
苏 ±5 O万 V 直 流 输 电 工程 需 配 套 建 设 电源 项 目, 预 计 有可 能争 取新 增 发 电装 机 6 0万 k ,2 1 0 W 0 0年
电7 9万 k 。单机 5 W O万 k 及 以上 1 W 8台 ,占燃 煤
机 组 总容 量 3 . 5 ;0万 k 及 以上 至 5 3 7 3 W O万 k W 机组 2 8台 , 占燃煤 机 组总 容 量2 . 6 ; 3 5 k 8 5 1 . 万 W 及 以上至 3 O万 k 机组 3 W 6台 ,占燃 煤 机组 总容 量 8 8 ;5万 k 及 以下 机 组 占燃 煤 机 组 总 容 量 .6 W
维普资讯
第 3期 ( 第 1 7期 ) 总 4
20 0 8年 6月
山 西 电 力
SH A NX I ELECT RI C P0 W ER
NO .3 ( r 1 Se . 47)
J n 2 0 u.08
山西 省 电力 建 设 与 电力 供 需 平衡 分 析
6 6 ( 送 1 0 万 k ,7 0 ( 送 3 0 万 k , 0 外 2) W 4 外 0) W 10 4 ( 送 6 )万 k ,共 24 0万 k 。 9 外 0 W 4 W
20 0 7年 全 省 电力 装 机容 量 32 0万 k ( 除 1 W 扣 已关停 机 组 ) 。其 中 :燃 煤 ( 煤 矸 石 ,下 同 )机 含 组 30 1 k ,燃 气类 发 电机 组 约 5 8 万 W O万 k ,水 W
省属 五 大 煤 炭 集 团 机 组 2 2 7万 k , 占总 量 的 2. W 7 2 ;其 他 企 业 的 机 组 4 7 万 k , 占 总 量 .3 0 W

2024年山西朔州电力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山西朔州电力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山西朔州电力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电力市场是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山西朔州地区的电力市场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其当前状况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2. 总体概况山西朔州位于山西省中部,是该省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电力市场在该地区具有重要地位。

当前,山西朔州电力市场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特点:•电力供应:山西朔州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以煤电为主要的电力供应方式。

•电力需求:随着朔州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需求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电力价格:电力价格相对较低,但由于煤炭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价格有时会出现波动。

•供电可靠性:朔州地区电力供应相对稳定,基础设施建设较完善,供电可靠性较高。

3. 市场竞争分析山西朔州的电力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

目前,主要的市场竞争方包括:•国有电力企业:国有电力企业在朔州地区占据主导地位,拥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实力。

•私营电力企业:近年来,私营电力企业逐渐崛起,通过灵活的运营模式和市场营销手段争取市场份额。

•新能源企业:随着政府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增加,一些新能源企业进入朔州电力市场,推动绿色电力发展。

市场竞争促使企业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降低电力价格,对形成健康的市场环境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4. 政策环境及前景山西朔州的电力市场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电力市场建设和发展。

未来,朔州电力市场的发展前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清洁能源发展:政府将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推动朔州地区绿色电力的发展和利用。

•增加电力供应:通过加大能源开发力度,增加电力供应,满足朔州地区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促进市场竞争:政府将进一步放开电力市场准入,鼓励更多的企业进入竞争,推动市场发展并降低电力价格。

综合来看,山西朔州电力市场的前景良好,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

5. 结论本报告对山西朔州电力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了市场的总体概况、竞争情况、政策环境及未来前景。

2024年山西省电网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山西省电网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山西省电网市场分析现状摘要本文对山西省的电网市场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山西省电网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通过对市场参与方、市场规模、市场结构和市场政策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促进山西省电网市场的稳定发展。

简介山西省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较大的电力装机容量。

山西省的电网市场在电力供应和需求平衡、市场竞争和电力价格等方面面临着许多的挑战。

本文将对山西省电网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电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市场参与方山西省电网市场的参与方主要包括电力发电企业、电力配送企业、电力用户和电力监管机构等。

电力发电企业主要通过电力发电设备产生电能,并通过电力配送企业将电能送至用户。

电力配送企业负责接收来自发电企业的电能,并通过输电网将其送至各地用户。

同时,电力用户作为电力市场的需求方,通过购买电能来满足自身的用电需求。

电力监管机构负责对电力市场的运行进行监督和管理。

市场规模山西省的电网市场规模庞大,供需矛盾突出。

尤其是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电力装机容量较大,但由于能源结构调整和环保压力增大,电能供应面临一定的压力。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电力需求的增长,山西省的电力用户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市场结构山西省电网市场的结构主要包括发电环节、传输环节、配送环节和用户环节。

电能在发电环节产生后,通过输电网传至配送环节,然后再通过配送网送至各类用户。

市场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对电网市场的运行至关重要。

目前,山西省电网市场的结构比较合理,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

市场政策山西省电网市场的政策主要包括能源政策、电力市场监管政策和电力定价政策等。

能源政策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对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来促进电网市场的发展。

电力市场监管政策主要是对电网市场参与方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和秩序稳定。

电力定价政策则是通过对电力价格的管制来平衡供需关系和维护市场的良性发展。

2024年山西省电网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山西省电网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山西省电网市场发展现状概述山西省电网市场发展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由于山西省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电网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对山西省电网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和概述。

电力需求增长山西省电力需求近年来持续增长。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山西省的经济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电力支持。

特别是煤炭行业作为山西省的支柱产业,对电力的需求尤为突出。

此外,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服务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山西省电力需求的增长。

电网扩建与升级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山西省电网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与升级。

在电网基础设施方面,山西省加大了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的建设力度,不断优化电网布局,提高供电可靠性。

此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山西省电网实现了智能化管理,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电力市场改革为推动山西省电网市场的发展,改革举措也在不断推进。

山西省加速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了市场化的电力交易机制。

电力市场逐渐实施竞争性交易,引入竞价和直接交易等方式,增加了市场的透明度和竞争性。

此外,山西省还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并实施了绿色发展政策,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电力协同发展为实现电网市场的协同发展,山西省积极推进跨区域电力互联互通。

与周边省份建立了电力互联互通机制,实现了电力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跨区域合作不仅增强了山西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为电网市场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电力监管与政策支持山西省通过完善电力监管机制,加强电力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监管部门加强了对电力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市场竞争的公平和公正。

同时,山西省出台了一系列的电力政策,支持电网市场的发展,鼓励投资者参与电力市场的竞争。

未来展望展望未来,山西省电网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随着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山西省将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并积极引入先进的电力技术和管理模式。

同时,山西省将继续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和市场化进程,推动电网市场的更加开放和透明。

2024年山西省能源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山西省能源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山西省能源市场环境分析一、引言本文将对山西省的能源市场环境进行分析,以了解该地区能源市场的特点和现状。

在全球能源消耗大幅增长的背景下,能源市场的环境分析对于山西省能源发展的规划和战略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能源资源概况山西省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产地,其煤炭、煤层气和风能资源丰富。

据统计,山西省煤炭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28%,同时也拥有较大的煤层气资源储量。

此外,山西省的风能资源也非常丰富,具备发展风电的潜力。

三、能源市场供需情况1. 能源消费山西省是能源消费大省之一,其能源消费主要依赖于煤炭。

煤炭在山西省的能源消费中占据重要地位,但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能源结构调整的推进,山西省的能源消费正在逐渐向清洁能源转型。

2. 能源供应山西省的能源供应主要以煤炭为主,但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山西省正积极推进清洁能源的发展。

近年来,山西省大力发展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降低对煤炭的依赖程度,并实现能源供应的多元化。

四、能源市场竞争格局山西省的煤炭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山西省的能源市场逐渐向市场化方向发展,竞争格局逐渐形成。

除了传统的煤炭市场竞争外,清洁能源市场也日益活跃,竞争格局逐渐扩大。

五、能源政策和环境保护山西省重视能源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通过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创新,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努力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山西省也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通过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

六、经济社会影响山西省能源市场的发展对经济和社会具有重要影响。

能源市场的稳定供应保障了经济的正常运行,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清洁能源的发展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

此外,能源市场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七、结论通过对山西省能源市场环境的分析,可以看出山西省在能源资源开发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然而,煤炭资源的过度开发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进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电力行业供需平衡分析电力供需关系指导企业进行供应和需求规划

电力行业供需平衡分析电力供需关系指导企业进行供应和需求规划

电力行业供需平衡分析电力供需关系指导企业进行供应和需求规划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能源需求的增长,电力行业供需平衡显得尤为重要。

电力供需关系是指电力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平衡情况,而准确分析电力供需平衡,可以为企业提供重要的指导,帮助其进行供应和需求规划。

本文将就电力行业供需平衡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电力供需概述在讨论电力供需平衡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电力供需的概况。

电力供给是指电力企业通过发电设备将电力输送至用户,以满足社会对电力的需求。

而电力需求则是指用户对电力的需求量,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气候条件等。

二、电力供需关系电力供需关系指的是电力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平衡状态。

如果电力供大于需求,我们将会面临电力过剩的问题;反之,如果电力供不足以满足需求,就会出现电力短缺的情况。

因此,电力供需平衡的确立对于电力行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三、电力供需平衡分析为了准确分析电力供需平衡情况,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电力需求预测: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当前趋势,可以预测未来的电力需求。

这有助于企业合理规划电力供应,避免出现供需失衡的情况。

2. 电力供应能力:了解电力生产能力的状况,包括发电设备的数量、性能以及运行状态等。

这可以帮助企业评估是否具备足够的供应能力来满足未来的需求。

3. 电力供应来源:评估不同的电力供应来源,包括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

了解不同能源的供应情况和潜力,有助于企业制定合理的供应策略,确保电力供应的可持续性与可靠性。

4. 供需匹配:通过对供需关系的分析,确定供需匹配的程度。

如果供需基本匹配,可以进行合理的规划;但如果供需出现明显失衡,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如增加电力供应、改善能源结构等。

四、电力供需平衡的重要性电力供需平衡对于电力行业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确保电力供应可靠性:电力供需平衡使得电力供应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确保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避免出现过电或断电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期(总第147期)2008年6月山 西 电 力SH A N XI EL ECT RI C P OW ERNo 3(Ser 147)Jun 2008山西省电力建设与电力供需平衡分析翟元兴(山西省发改委能源处,山西太原 030001)摘要:对山西省2006年、2007年的电力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探讨了2008年至2010年山西电力供需平衡策略。

提出了下一步保证山西电力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建议。

关键词:电力建设;电力需求;建议中图分类号:F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0320(2008)03 0001 03收稿日期:2008 03 10,修回日期:2008 04 01作者简介:翟元兴(1956 ),男,山西大同人,1982年毕业于山西广播电视大学机械制造专业,高级工程师。

2007年,山西省电力建设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取得突破性进展。

全年国家发改委核准电站6项共495万kW,批准列入国家2007年-2010年电力规划备选项目1835万kW,为全国之最;省调机组投产542万kW,电力装机突破3200万kW,外送电装机达1000万kW,再创历史新高;山西电网实现电力供应基本平衡,扭转了2002年以来的缺电局面;通过 上大压小 关停小火电机组108 2万kW,位居全国前五名,这为实现!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电力建设各项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山西省电力建设情况1 1 2006年#2007年电力运行情况2006年全省电力装机容量2745万kW 。

全社会用电量完成1097 68亿kW ∃h,比上年同期增长16%。

2007年全省电力装机容量3210万kW (扣除已关停机组)。

其中:燃煤(含煤矸石,下同)机组3081万kW,燃气类发电机组约50万kW,水电79万kW 。

单机50万kW 及以上18台,占燃煤机组总容量33 75%;30万kW 及以上至50万kW 机组28台,占燃煤机组总容量28 56%;13 5万kW 及以上至30万kW 机组36台,占燃煤机组总容量8 86%;5万kW 及以下机组占燃煤机组总容量6 41%。

按投资主体划分,国家电网公司及5大电力集团机组1630 5万kW,占总量的52 92%;省外能源集团机组384万kW,占总量的12 46%;省属电力集团机组436 8万kW,占总量的14 18%;省属五大煤炭集团机组222 7万kW,占总量的7 23%;其他企业的机组407万kW,占总量的13 21%。

2007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完成1348 8亿kW ∃h,比上年同期增长22 88%。

全省发电量累计完成1760 5亿kW ∃h,比上年增长15 3%。

省网发电量(不含外送电厂)累计完成1336 48亿kW ∃h,比上年同期增长13 2%。

省调发电量累计完成1179 3亿kW ∃h,比上年同期增长11 6%。

省调火电设备利用小时累计6343h,同比下降近500h 。

外送电量424亿kW ∃h,比上年同期增长6%。

1 2 列入国家 十一五 后期电源项目及备选项目目前,全省在建电源项目815万kW 。

已列入国家电力规划备选和 上大压小 项目1955万kW (包括待批准项目),拟上报国家 上大压小 项目270万kW,基本落实了 十一五 后3年建设规模3040万kW;2008年#2010年投产机组分别为606(外送120)万kW,740(外送300)万kW,1094(外送60)万kW,共2440万kW 。

考虑到在建晋东南#湖北荆门100万V 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国网公司正在筹划建设晋东南#江苏%50万V 直流输电工程需配套建设电源项目,预计有可能争取新增发电装机600万kW,2010年投产300万kW 。

十一五 规划建设煤层气(含焦炉煤气)发电100万kW 、水电120万kW 、风电50万kW 新能源项目,共270万kW 。

到目前为止,已核准和∃1∃分析与探讨投产的煤层气、燃气、水电、风电等发电项目,共109万kW。

综上,2008年#2010年,全省发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3770万kW,4511万kW,5918万kW (扣除当期关停小火电机组232万kW),预计还有360万kW在建项目结转到 十二五。

到2010年,热电联产机组1209万kW,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机组760万kW,大型发电机组2360万kW,水电200万kW,新能源发电150万kW,煤层气燃气等发电项目100万kW,30万kW及以下常规发电机组1139万kW,电力工业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装机水平将大幅提高。

除以上项目外,列入省 十一五电力发展规划的备选项目还有6973万kW。

1 3 电力工业发展对山西省GDP的贡献山西省是国家的能源基地,电力工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经测算,全省 十一五新增装机3615万kW,电力建设动态投资总额约2200亿元。

项目投产后,每年电厂和电网销售收入分别增加500亿元和670亿元,实现利税总计为340亿元。

创造工业增加值200亿元以上,拉动全省GDP年增长约2个百分点。

十一五电力建设总投资约占全省GDP累计总额的12%,投资总额增量(与 十五相比)相当于全省GDP累计总额量的8%,按全省GDP 年均增长10%~12%,电力建设投资每年可拉动全省GDP年增长0 8~1个百分点。

1 4 电力工业 上大压小、节能减排截止2006年底,全省10万kW及以下燃煤小火电机组313台,共561 1万kW(当年关停33台23 5万kW),占全省火电装机总容量的21%。

山西省小火电机组较多的原因:一是2002年四季度以来,山西省同全国一样出现电力供给严重短缺,一批已被关停的机组通过技术改造又重新启动起来;二是一些部门违规审批、企业违规建设了一批小火电机组;三是在化工、冶金、造纸等建设项目中巧立名目地安排了一些小火电机组。

2002年#2005年底,全省净增单机10万kW及以下机组236万kW。

2007年1月29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电力工业 上大压小、节能减排工作会议。

会上,国家发改委与省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确定山西省 十一五关停小火电机组266 9万kW。

在拟订!目标责任书∀时,省发改委考虑关停266 9万kW小火电留有了一定余度。

按照国务院(国发[2007]2号)要求,经测算,山西省 十一五应关停344万kW。

如果措施得力,关停小火电机组可达到390万kW以上。

2007年,通过 上大压小关停小火电机组108 2万kW,其中现役机组81 2万kW,在建项目27万kW。

全省 十一五新增发电装机3615万kW,经测算,将现有344万kW小机组被大机组替代后,1年可以节约标煤300万t以上,相应减少SO2排放约12万t,减少烟尘排放约10万t。

另外,还可以每年节约地下水1亿m3以上。

2 电力需求预测分析2007年全社会用电量1348 8亿kW∃h,同比增长22 88%,这属于特定条件下的特殊情况,主要是太原钢铁公司、华圣铝业公司、关铝股份公司3个特大型企业新增负荷拉动电力需求增长近4个百分点,以及长期以来电力供应紧张抑制用电负荷的集中释放。

从2007年1月#11月份用电结构看,第一产业占3 18%,第二产业占84 5%,第三产业占7 42%,居民生活占4 9%。

山西省主要工业行业煤炭、化工、黑色和有色金属4大行业是用电大户,占全社会用电量51 66%。

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山西省经济发展将会由快速增长转为平稳增长。

同时,也考虑到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农业生产、农业灌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节能减排促使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等方面对电力需求的影响,预计2008年以后全省全社会用电量及最大负荷增幅将会有所回落。

按山西省GDP年均增长率12 6%,电力需求年增长15%进行了预测,编制了!山西省 十一五电力供需情况调研报告∀。

电力平衡情况见表1。

表1 山西省2008年#2010年(省内自用)电力平衡情况万kW 项 目2008年2009年2010年本年初全口径装机容量2410 002850 503291 50新增装机容量643 50816 001481 00火电、风电、蓄能等(新增)97 50136 00387 00火电(新增)546 00680 001094 00当年退役和关停机组83 0075 0074 30本年末全口径装机容量2850 503291 504338 20综合可调容量2480 502921 503968 20全社会口径最大需求负荷2060 922370 052725 56需要装机2370 052725 563134 39电力余缺110 40195 90833 80机组利用小时数/h6347 006061 005746 00注:负荷综合备用率15%随着山西省大、中型发电机组和新能源项目的∃2∃山 西 电 力 2008年第3期分析与探讨陆续投产,从省内自用电力平衡情况看,已规划建设的发电装机容量完全可以满足全省经济增长的需求,省内自用电源容量将在2010年有较大盈余。

从保持电力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电力企业投资效益,目前有必要适度控制电源建设的规模。

3 下一步的工作建议3 1 完善电力发展规划按照党的 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控制建设总量,调整电力工业结构,发展清洁能源。

要继续抓好 十五结转和2006年以来在建电力项目,建设好国家核准的大型坑口电站、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电厂,积极推进煤层气发电、水电、风电和 上大压小项目。

继续发展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环保型的机组,提升电力行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提高电网中平均单机容量,降低机组的平均发电煤耗,促进山西省电力工业集约化、现代化。

在做好 十一五后3年工作的基础上,为制定 十二五电力发展奠定基础。

3 2 控制省内自用电装机规模经历了2002年以来的严重缺电,全省掀起一轮电力建设高潮,企业投资建设电源项目的热情高涨,国家核准和规划山西省 十一五电源建设项目已基本落实,到2010年,全省发电装机控制在6000万kW以内。

鉴于目前山西省电力供需已基本平衡,电源建设规模已饱和,全省仍有约7000多万kW备选项目,要严格控制省内自用电源建设规模。

今后一个时期,除国家规定允许上报的电源项目外,原则上对燃煤发电(含煤矸石)项目建设在制定 十二五电力发展规划时再考虑。

同时,向各市和相关企业及时通报全省电力供需和电源建设形势,以信息导向抑制电源建设过热的势头,避免企业盲目决策和不必要的前期投入。

目前,山西省违规审批和建设的电源项目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必须坚决予以制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