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治疗80例临床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患者出院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患者出院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广 东 省 人 民 医院 、 东 省 医学 科 学 院 耳 鼻 咽 喉 一头颈 外科 ( 州 5 o 8 ) 广 广 1o 0
【 摘要】 目的 了解慢性 化脓性 中耳 炎手术 患者对 出院健 康教 育知识的 掌握情况。方法
问卷 , 调查 8 0例慢性化脓性 中耳炎手 术患者对 出院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 况。结果
见 表 2 。
表 2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患者对健康教育 前后知晓率的比较 例 ( %)
3 讨 论
3 1 慢性 化脓性 中耳炎手 术患者的 出院健康教 育特 .

健康 教育是一种有计划 、 目标 、 有 有评 价的系统教
育活动 , 能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行为和观念 , 促进身心 健 康 。出院健康教育最主要的 目的是提 高慢性 化脓 性 中耳炎手术患者 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 量。在本次调 查 中, 8 0例慢性化脓 性 中耳炎 手术患者都 愿意接 受教 育, 说明慢性化脓性 中耳炎手术患者对 出院相关知识的 渴求程度非常高。为了患者在 出院前能快速、 固的掌 稳 握相关知识 , 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 的健康教育方案。
广东医学
21 00年 l 0月 第 3 卷第 1 l 9期
Gu n d n a g o gMe i l o r a O t 0 0, o.3 ,N .1 dc un l c.2 1 V 1 1 o 9 aJ
3 1 1 教 育 内容 系统 全 面而且 重点突 出 主要从伤 .. 口换药方法 、 动及 日常生 活注 意 事项 、 院带 药指 运 出 导、 饮食指导 、 复诊时 间及地 点 、 病情异 常 情况 观察 6
Hale Waihona Puke 3 3 出院健康教 育在慢性 化脓性 中耳炎手术 患者 中 .

耳内镜下与显微镜下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

耳内镜下与显微镜下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中国社区医师2021年第37卷第3期在耳鼻喉科临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发生率较高。

其中骨膜或深达骨质、耳黏膜出现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均是导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理改变的重要影响因素[1]。

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进行显微镜下手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现将详细内容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

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17~65岁,平均(46.6±6.1)岁;病程0.5~9年,平均(4.2±1.1)年。

研究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18~65岁,平均(46.9±7.2)岁;病程0.5~10年,平均(4.6±1.0)年。

本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②具有良好的依从性;③无肾脏或其他严重性疾病。

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全身麻醉。

⑴对照组实施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①术前先对鼓室进行探查,制备耳屏软骨-软骨膜:在切开耳屏游离缘内侧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前需要分离的软骨膜与皮下组织等部位,将其分离到耳屏软骨下界和左右边缘为止,将软骨膜和软骨沿着游离缘全长弧形切开处理,切开时与软骨上缘应保持3mm 左右的距离,避免术后耳屏发生变形。

使得软骨在结合穿孔形状和大小的同时得到有效修整,与软骨相比,软骨膜应宽1~2mm,在软骨的上方作切口,切口呈现为楔形,确保将其嵌顿在锤骨柄上,制成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体之后备用,随后实施术口缝合[2]。

②制备颞肌筋膜:手术切口为一横向长约3.0cm,位于术侧耳郭上方发际上1.5~2.0cm 处,将皮肤和皮下组织切开,使得颞肌筋膜可以充分暴露在视野内,随后切取颞肌筋膜大小以大于穿孔面积1/3为宜,将其铺平晾干之后备用。

显微镜下鼓室成型与听骨链重建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对比

显微镜下鼓室成型与听骨链重建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对比

er) t ho i ti m daw r q al i d d it h ram n ru n h o t lgo p ec ru a 0 as wi crncois e i eee u l dv e notet t e tgo p ad te cnr ru , ah gop hd 4 h t y i e o
型 中耳 炎 5 0例 , 骨疡 型中耳炎 2 6例 , 纯型 中耳炎 4 。 上 单 例 将 述 患者 根 据 患 者 自身特 征 与 临 床 情况 分 为 治 疗 组 与 对 照组
各4 0例 , 两组 年 龄 、 性别 、 程 、 断类 型 等一 般 情 况 比较 差 病 诊 异无 统计 学 意 义 ( P>00 )具 有 可 比性 。 .5 ,
供参考。 方法 选取 8 0例 (0耳 ) 8 慢性 化 脓 性 中耳炎 手 术 患 者分 为 治疗 组 与对 照 组各 4 0例 , 照 组采 用 显 微 镜 下 对
鼓 室成 型方 法 . 治疗 组 采用显 微镜 下听 骨链 重建 术 。 结果 两组 患 者 四个频 率 (0 、 0 0H 、 0 、 0 ) 5 0Hz 1 0 z20 0Hz40 0Hz 的骨 导 均值 经 过治 疗 后都 有 明显 下 降 ,但 是治 疗组 的 下 降幅 度更 大 ,与 对 照 组 治疗 后 的值 对 比有 明显 差 异 ( P<
moeta a o ecnrl o p ( 00 ) Co c so o ae eat ligmeh d os ua h i e o— r n t t ft o t u P< .5. n l in C mp rd t t tcmodn to , si lrc anrcn h h h og r u oh i c
s o e s o l ewi ey a p id c p , h u db d l p l . e

化脓性中耳炎门诊治疗病例分析

化脓性中耳炎门诊治疗病例分析

化脓性中耳炎门诊治疗病例分析探讨门诊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

对124位病例进行了门诊治疗。

治疗时对他们进行分组,1组使用林可霉素、地塞米松和糜蛋白酶联合治疗,2组使用氯霉素滴耳液。

在1组中我们可以看到有60个患者能够在4个疗程里干耳的有50位男性32人,女性28人。

2组中可以看出4个疗程中有47人干耳男性23人女性24人男性和女性的干耳率在各年龄中的比例基本一致。

1组中的林可霉素、地塞米松和糜蛋白酶治愈率普遍高于2组,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确实比2组中的效果好。

其治疗效果和性别没有太大区别,合理的方法很重要。

标签:门诊化脓性中耳炎【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1-0724-0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门诊耳鼻喉科常见病,也是多发病。

它分为三种类型:单纯型、骨疡型(肉芽型)以及胆脂瘤型。

除单纯型以药物治疗为主,其余两种主要以手术治疗。

中耳炎常常是感冒的并发症,其主要症状是听力减退、耳鸣、耳内疼痛。

耳痛及听力下降可首先被病人感受到。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而以夏季为多。

化脓性中耳炎为化脓性细菌入侵所致,分急、慢性两种。

前者为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是由于急性上呼呼道感染、增殖体炎、变态反应和鼻咽部阻塞过久而引起咽鼓管发炎和阻塞,使其失去防御能力,细菌乘虚而入所致。

常见症状为发热、耳痛、耳鸣,听力障碍。

本病多发于婴幼儿,幼儿的耳痛及全身症较成人严重。

后者为中耳粘膜,甚至鼓膜、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其特点是鼓膜穿孔。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多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开始,如急性炎症消退2~3个月后仍继续流脓,则示病变已进入慢性。

为了更好的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我们于2010年至2013年收集了124例临床门诊病例,对其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我们使用林可霉素、地塞米松和糜蛋白酶的药效进行分析。

1 治疗方法首先我们使用双氧水洗患耳,用吸引器吸净耳道和鼓室内的脓液和脓痂,反复2~3次。

如果分必物仅为粘性液,可不用过氧化氢洗涤,单纯抽吸即可。

糜蛋白酶治疗慢性化脓性单纯型中耳炎效果观察

糜蛋白酶治疗慢性化脓性单纯型中耳炎效果观察

糜蛋白酶治疗慢性化脓性单纯型中耳炎效果观察目的:观察糜蛋白酶治疗慢性化脓性单纯型中耳炎的效果。

方法:将65例慢性化脓性单纯型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用0.25%氯霉素滴耳液,复方利福平滴耳液,每天5次,耳内滴注,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糜蛋白酶溶液,每天5次,耳内滴注。

观察两组耳内流脓情况、鼓膜愈合情况及听力恢复情况。

结果:治疗组耳内流脓的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鼓膜愈合的时间、听力恢复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糜蛋白酶溶液耳内滴注治疗慢性化脓性单纯型中耳炎能快速有效清除耳内积脓,缩短鼓膜愈合的时间和听力恢复的时间。

标签:慢性化脓性单纯型中耳炎;糜蛋白酶;耳内滴注;治疗结果慢性化脓性单纯型中耳炎是耳科常见病之一,病变主要局限于中耳鼓室黏膜,一般无肉芽或息肉形成,因此又有黏膜型之称。

临床上以耳内长期或间歇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为特点[1]。

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为慢性;或为急性坏死型中耳炎的直接延续。

鼻咽部存在慢性病灶亦为一重要原因。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按病理及临床表现可分为3型: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其中单纯型最多见。

笔者应用糜蛋白酶治疗慢性化脓性单纯型中耳炎并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入选条件①鼓室黏膜充血、水肿;②长期或间歇流脓达1年;③鼓膜穿孔,位于紧张部;④听力下降,为传导性。

符合入选条件且完成随访的患者共65例。

1.2病例分组65例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为15~63岁;治疗组35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为15~64岁。

1.3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停用其他治疗慢性化脓性单纯型中耳炎的药物5 d。

对照组:清除鼓室内积脓后,给予0.25%氯霉素滴耳液,复方利福平滴耳液,每天5次,耳内滴注。

治疗组:清除鼓室内积脓后,给予0.25%氯霉素滴耳液、复方利福平滴耳液、糜蛋白酶溶液(糜蛋白酶4 000 U+蒸馏水10 ml),每天5次,耳内滴注(正确的耳内滴注方法为:病人取坐位或卧位,病耳朝上,将耳廓向后上方轻轻牵拉,向外耳道内滴注药液3~5滴,然后以手指轻轻按捺耳屏数次,促使药液经鼓膜穿孔处流入中耳,5~10 min后方可变换体位)。

红蓝光辅助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的效果

红蓝光辅助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的效果

红蓝光辅助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的效果目的探讨红蓝光辅助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的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耳鼻喉科门诊2016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80例。

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

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实验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联合红蓝光进行治疗。

疗程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听力改善情况。

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的气骨导差、气导阀值变化显著,其听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红蓝光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的效果良好。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red and blue light auxiliarily treating 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active stage).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chronic otitis media treated in the outpatient service of department of ENT in Shenzhen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February 2016 to October 2017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 group (40 cases)and control group (4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eft Ofloxacin Ear Drops,while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eft Ofloxacin Ear Drops combined with red and blue light.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2 weeks,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hearing improve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85.0%,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67.5%),and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 The pre and post-treatment changes in air-bone gap and gas conductivity threshold of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and the improvement of hearing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Red and blue light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active stage).[Key words] Red and blue light;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Effect慢性化膿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CSOM)是耳科常见的疾病之一。

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与治疗分析

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与治疗分析

在急性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0 5 P . )。 0
除了铜 绿假 单胞菌在急性 和慢性化脓性 中耳炎之 间差异 没有统计 学意 义外 ,其他 的均有统计学 差异。 治疗 后 ,检出2 以上病原菌 的病例 消失。 种 从表 2 以看 出 :3 9 化 脓性 中耳 炎 患者 :细 菌 感染 的检 出 可 l名 人 数在 急性 和 慢性 化脓 性 中耳 炎 之间 的差 异均 具 有统 计学 意义 ( P
(<0 5 P . ),具体见表3 0 、表4 。 3讨 论 化 脓性 中耳炎 是 由细 菌感 染所致 的中耳的化脓 性病变 ,主 要表现 为耳流 脓、听力下 降等。 中耳炎 一旦病变侵犯 内耳和颅 内时 ,可出现
平均年龄5岁 。 2 1 . 2研究方法
示, 采用卡方 ( ) ) 检验,I < . 为有显著性差异, < . 为有极 [ 2 05 尸 0 尸 01 o
显著性差异 。 2研 究 结果 39 中培养 有微生物生 长22 ,其中其他病 菌为阴沟肠杆 菌、 耳 1 8耳
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 、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 菌、产气肠杆菌等和白色念珠菌。其中4例检出2 2 种以上病原菌。
所有研究对象 的细菌培养检 测结果如下 ,见表 1 、表2 。 从表 1 可以看 出:39 1名化脓性 中耳炎患者 :细菌感染 的检 出人数
在 普通照 明和额 镜下 ,清洁 与消毒外耳道皮肤 ,用灭菌耳科 专用 小棉 签沾 湿灭 菌生理 盐水 后 ,治疗 前取鼓膜 穿 孔处或 鼓室 内脓 液 , 治疗 后取鼓膜 附近 的无 菌标本 ,按无菌操作规 范置入培养试管 内 ,3 O
前先用3 %双氧水稀释外耳道脓液 并用 吸引器 吸干净 。头偏 向健侧 ,患 侧 朝上 ,并 维持头位 不变 1mi。慢性 中耳炎全 身治疗和 患耳治疗 , 0 n

耳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效果观察

耳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效果观察

的 中耳乳 突根 治术 、 完壁式 中耳乳 突根 治术以及 内置法鼓膜修
补术。结 果
3 6例 患者 中痊愈 1 7例 , 有效 1 9例 , 总有效率为
通畅 , 而病变清除彻底 , 则给予患者内置法鼓膜修补术 。 对手术
腔 进行填塞 , 将切 口缝合 , 术后 常规使用抗 生素进行 预 防感 染
取得满意的疗效 ,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 6 统计学方法 计量 资料采用 t 检验 , P < O . 0 5 为差异有
显著性。
2 结果
2 . 1 治疗效果
均无复发。
3 6例患者 中痊 愈 1 7例 , 占4 7 . 2 2 %; 有效
l 9例 , 占5 2 . 7 8 %; 无效 0例 , 总有效率为 1 0 0 %。所有患者术后 2 . 2 听力 恢 复 情 况 患 者 治 疗 前 的 气 导 语 频 听 阈 为
治疗。
1 0 0 %, 所有患者术后 均无复发 。患者治疗后的气导语频听 阈较
治疗前有 明显的提 高( P < O . 0 5 ) 。 1 例 患者在将耳 内窥镜取 出后 ,
出现 恶心呕吐 、 眩 晕等 症状 , 并伴 有水 平眼震 , 给 予抗 炎治疗 后, 症状缓解 , 其他 患者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进行开放式中耳根治术 , 包括“ 断桥 ” 、 扩大鼓窦入 口等。 然后将
慢性 化脓 性中耳炎的治疗主要为手术治疗 , 手术的方式有
很多 , 主要包括 开放 术腔 的鼓 室乳突根 治术 、 完壁式鼓 室乳突 根治术 、 保 留骨桥 的鼓室乳突根 治术 、 重建外 耳道 的乳 突根治 术和 内窥镜或 内窥镜辅助下 的中耳乳 突手术等 。 耳 内窥镜手术 治疗可 以对患者 的耳 内病变进行直接观察 , 并且可 以尽量避免 对正 常耳 内结构造成损伤 ,对病变 的探查 以及 清理更加彻底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治疗80例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6-06-13T10:56:18.19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4期作者:王轶琨
[导读] 根据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病情,采取适当的手术治疗,可快速消除患者中耳病变症状,避免其病情恶化,引发并发症,有效改善患者听力,使患者尽快获得痊愈。

王轶琨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二人民医院成都龙泉 610108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治疗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住院患者,根据患者病情特征,分别选用开放式、闭合式以及改良乳突根治手术进行治疗,并于术后5个月后,采取电话或上门随访方式,对患者病情进行跟踪调查,统计患者病情恢复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病情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

结论:根据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病情,采取适当的手术治疗,可快速消除患者中耳病变症状,避免其病情恶化,引发并发症,有效改善患者听力,使患者尽快获得痊愈。

【关键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治疗;改善听力;临床疗效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是指患者中耳粘膜产生病变,出现化脓性炎症[1]。

儿童是该疾病发病的主要群体,严重影响儿童身体发育健康,由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发病率较高、易复发,且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及后遗症,因而,其有效的治疗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研究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治疗临床效果,特收集我院8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住院患者80例,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44±8.5岁,病程3个月-17年,平均病程8年,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标准,80例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在术前对所有患者采取CT扫描、纯音测听以及咽鼓管功能等常规检查,确认患者病情及分型,并根据患者病情检查结果,有针对性的选择手术治疗方式。

其具体如下:
1.2.1单纯型、胆脂瘤型、骨疡型中耳患者:该类患者虽听骨链遭到一定破坏,但仍具备听力能力。

针对这类患者,可采用改良乳突根治手术对患者病变组织进行根治切除,再采用鼓室成形术对患者听力进行恢复。

首先,根据患者病情采取全麻或局部麻醉,然后,从患者耳后合适位置进行切口,并对鼓窦、乳突气房以及上鼓室病变位置进行处理,在根据患者中耳炎类型进行鼓室成形治疗,从而起到鼓膜修复作用。

1.2.2胆脂瘤型、骨疡型听骨链完全损坏患者:首先,根据患者病情采取全麻或局部麻醉,然后,采用开放式鼓室成形手术,在患者耳后合适位置切口,根治乳突轮廓化、鼓窦、开放上鼓室以及面神经隐窝病变位置,彻底清除患者病变周围组织,并采用引流管,排除耳中分泌物。

1.3疗效判断标准
术后,采用纯音听测对患者进行听力检测,观察比对术前、术后听力改善状况,听力提高:术后听力与术前听力提高>10dBHL;听力无改善:术后听力与术前听力提高<10dBHL;听力恶化:术后听力与术前听力提高>5dBHL。

2 结果
2.1听力测试结果
依据纯音听力测试及疗效判定标准,对患者听力进行检测,80例患者术前听力平均值为(51.2±8.5)dBHL,术后5个月对患者采取电化或上门随访方式对患者听力进行检验,其术后听力平均值为(41.2±9.3)dBHL,术后听力明显优于术前听力。

2.2治疗效果
术后5个月后,对患者进行听力检测,其临床治疗结果见下表1.
2.3术后并发症
术后1个月之内,伤口感染患者3例,出现面瘫情况患者6例,出现眩晕情况患者5例。

术后5个月后2例患者鼓膜再次穿孔复发。

3 讨论
近年来,中耳炎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特别是中耳炎好发于儿童群体,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导致儿童听力受损的主要疾病[2]。

随着现代医学不断发展,医学学者们对其病因也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中耳炎主要是因脓细菌侵入人体中耳道所致,其中有数变形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3]。

据临床研究表明,中耳炎其临床症状主要有耳道流脓、眩晕、头痛、听力减退、耳鸣,严重者甚至出现听力障碍,而慢性中耳炎往往是患者发生急性中耳炎,未得到根治,使其病灶迁移,逐渐诱发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因此,有效的治疗手段是保证患者听力健康的重要保证。

目前,我国在中耳炎治疗方面,需先通过耳部检测,对患者病情有一定了解后,再配合乳突X线片,了解患者侵犯乳突状况。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采取手术治疗,将患者耳内脓液进行清除,并配合口服药物进行治疗。

而根据患者病情不同,有可将患者分为两类,一种是单纯型、胆脂瘤型、骨疡型中耳炎,另一种是胆脂瘤型、骨疡型听骨链完全损坏中耳炎,而在这两种中耳炎治疗上,传统治疗
通常采取药物保守治疗,治疗无效后再选择手术进行治疗,常常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使患者病情恶化,最终对患者听力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胆脂瘤型中耳炎,长期得不到治疗,会引发患者颅内或颅外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手术治疗手段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首选方案,而骨疡型中耳炎患者则可先采取气压或药物保守进行治疗,无改善者在再采取手术进行治疗[4]。

另外,在手术过程中,临床医生应注意是否将患者病变区域组织完全切除,从而防止病情复发[5]。

本文对我院80例中耳炎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发现,较于术前,患者听力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听力提高者64例,占总数的80%,术后5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回访,仅2例患者复发,其余并发症患者均以痊愈,以上结果进一步证明,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优越性,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进行广泛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春,卓木改.耳内镜手术治疗慢性胆脂瘤型化脓性中耳炎[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8):36-37.DOI:10.3969
[2] 汪素琴.56例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4,(17):345-346.
[3] 黄琦.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11.
[4] 李永福.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诊治体会[J].当代医学,2010,16(2):82.DOI:10.3969
[5] 陈健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诊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3):117-118.DOI:10.39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