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玻璃U值和K值的说明

合集下载

建筑玻璃贴膜的技术参数解析

建筑玻璃贴膜的技术参数解析

建筑玻璃贴膜的技术参数解析1. T-sol (太阳能透过率)定义:贴膜玻璃透过的太阳能与入射太阳能通量之比。

解释:该值越小,当太阳直接照射在玻璃上时,室内越凉爽。

2. R-sol (太阳能反射率)定义:贴膜玻璃反射的太阳能与入射太阳能通量之比。

解释:由这一数值和太阳能透过率可以计算太阳能吸收率,而后者通常是衡量膜与玻璃是否相匹配的重要参考数值。

3. SEA (太阳能吸收率)定义:贴膜玻璃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热)与入射太阳能通量之比。

解释:这一数值对于玻璃的热应力(玻璃有多热)非常重要。

这一数值过大,会造成玻璃的破裂。

4. VLT (可见光透过率)定义:贴膜玻璃透过的可见光与入射可见光通量之比。

解释:这一数值越小,防眩的效果越明显。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些业主在要求防眩的同时又不希望房间太暗。

5. VLR (可见光反射率)定义:贴膜玻璃向外反射的可见光与入射可见光通量之比。

解释:这一数值决定了从室外看过去,膜有多耀眼。

透明玻璃的可见光反射率为8%6. UV Transmission(紫外线透过率)定义:贴膜玻璃透过的紫外线与入射紫外线通量(200-380nm)之比。

解释:这是购买窗膜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参数。

过量的紫外线有损身体健康,如引起白内障、皮肤癌等。

紫外线也是造成窗帘、地毯、家具等褪色的重要因素。

另外,紫外线也是影响窗膜使用寿命的重要原因。

7. TSER (太阳能阻隔率)定义:贴膜玻璃阻隔的太阳能通量与入射的太阳能通量之比。

解释:就象“荫凉系数”是玻璃业的度量标准一样,这一参数是膜行业的度量标准。

它是用来比较不同产品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如果未加说明,这一参数是在3mm透明玻璃上测得的数值)8. U-Value(U值)/K-Value(K值)定义:U值这一导热系数用来衡量物质的保温性能。

计算方法是华氏一度的温差下每小时穿过一平方英尺玻璃的热量,单位是BTU/ft2/hr/F。

U值越低,通过传导的隔热性能越佳。

建筑玻璃常用的光学热工性能指标

建筑玻璃常用的光学热工性能指标

建筑玻璃常用的光学热工性能指标早期人们对玻璃的要求仅是透光、平整和外观质量好。

随着能源及环境政策的不断深入落实,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环境友好性建筑等概念日益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并迅速发展起来。

这些类型的建筑都对玻璃提出了越来越多的光学热工性能指标要求,由此也诞生了更多的新型玻璃品种。

在实际选购玻璃时,一方面建筑设计师会提出多项指标要求企业加工玻璃产品,另一方面企业也会尽可能全面地标示出自己产品的光学热工性能供客户选择。

准确地了解和分析这些特性参数,才能选择到适合的玻璃产品,从而使建筑物符合标准规定的性能要求。

但由于光学热工性能指标专业性较强,普及应用时间较短,容易出现理解不清和表达错误。

因此,本文将有关建筑玻璃常用的光学热工性能指标进行列举和解释,供生产和应用中相关技术人员准确理解及使用。

玻璃表面辐射率:也称为E值。

从Low-E玻璃开始这一词汇就频繁地被使用,是判断是否为Low-E玻璃的标准,也是表征节能特性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玻璃传热系数的大小。

定义为玻璃表面单位面积辐射的热量同单位面积黑体在相同温度,相同条件下辐射热量之比,数据范围为0-1。

辐射率越低,玻璃吸收热量的能力越低,反射热量能力越强。

耀华在线Low-E玻璃的辐射率低于0.2,能良好地反射80%以上的远红外热量,具有优良的节能性能;而普通玻璃的辐射率为0.84,仅能反射11%左右的热量。

玻璃的辐射率使用红外光谱仪测定后经计算得出,国内依据的标准是GB/T2680,国际标准是ISO10292。

可见光反射比Lightreflectance:可简写为Rvis,主要用于限制玻璃幕墙的反射“光污染”现象。

在《玻璃幕墙光学性能》标准中做了如下限定:“玻璃幕墙应采用反射比不大于0.30的幕墙玻璃”,“主干道、立交桥、高架路两侧建筑物高20m 以下部分,其余路段高10m以下部分如使用玻璃幕墙,应采用反射比不大于0.16的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Lighttransmittance:简写为Tvis,是最早被普及使用的玻璃光学性能参数。

真空玻璃的U值、K值、R值

真空玻璃的U值、K值、R值

真空玻璃具有优异的隔热保温性能和和良好的隔声降噪性能,并且已经开始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对比真空玻璃的隔热性能时,国内和国外的业界所用的表述有所不同,中国和欧洲用K值,美国用U值,还有的用R值。

那么U值、K值、R值三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呢?U值和K值的概念和定义完全相同,都是衡量材料传热性能的物理量,即传热系数。

真空玻璃的U值和K值都定义为:在标准条件下,真空玻璃两侧在一定的温差下,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传递到另一侧的热量。

U值和K值的公制单位都是W/㎡·K。

但U值与K值又不完全相同,其不同在于,各自所采用的测试标准所要求的边界条件是不一样的。

中国K值的测试依据是中国GB10294标准,欧洲K值的测试依据是欧洲EN673标准,美国U值的测试依据是美国ASHRAE标准,且美国ASHRAE标准将U值的测试条件分为冬、夏季两种。

三种传热系数的测试条件对比如下表所示:所以,同一片真空玻璃,采用不同的标准测得的传热系数,在数值上具有不同的结果。

欧美国家习惯使用英制单位,传热系数U值(或K值)的英制单位是BTU/h·ft2·℉。

传热系数(U值或K值)的公制单位和英制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 BTU/h·ft2·℉=5.678 W/㎡·K或1 W/㎡·K=0.176 BTU/h·ft2·℉欧美国家习惯于使用玻璃的热阻值(R值)来对比不同玻璃材料的隔热性能。

热阻值R,是用来反映隔热材料阻止热量穿过的能力。

材料的热阻值R越大,其阻止热量穿过的能力就越强,就越适合作为保温材料。

热阻值R与传热系数U值(或K值)互为倒数关系,即:U=1/R或R=1/U热阻值R的公制单位是㎡·K/W,英制单位是:ft2·h·°F/BTU。

下表列举了几个U值数据的公制、英制及相应热阻值R(英制)的对应关系:兰迪真空玻璃产品的U值及R值兰迪全钢化真空玻璃U值为0.4W/(㎡·K)注:T——钢化玻璃,L——Low-E镀膜,V——真空层,A——空气层。

K值以及U值分析

K值以及U值分析

1、建筑节能与门窗传热系数我国的建筑能耗约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4,我国寒冷地区采暖能耗已达到1.79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3.6%,其中建筑外门窗的能耗约占建筑物全部热损失50%。

在建筑保温性能上我国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相比,外窗为2.2倍,外墙为4倍。

因此提高门窗的保温性能对建筑节能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目标是:新建采暖居住建筑1996年以前在1980~1981年当地通用设计能耗水平基础上普遍降低30%为第一阶段;1996年起在达到第一阶段要求的基础上节能30%为第二阶段;2005年起在达到第二阶段要求的基础上再节能30%为第三阶段。

为了实现建筑节能50%的第二步目标,建设部发布JGJ26-9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部分)》(表1)。

近几年,全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制定或逐步完善建筑节能管理办法,部分省、市自治区也颁布相应的行政法规。

例如北京市建委1999年发布的《北京市"九五"住宅建设标准,建筑外窗部分补充规定》的通知规定;2000年1月1日起,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住宅建筑外窗应达到传热系数K≤3.5W(m2k)。

表1 JGJ26-95标准《不同地区采暖居住建筑对门窗传热系数K限值》3、塑料窗保温性能设计塑料窗保温性能与窗框设计、玻璃选择、窗型设计有关3.1窗框设计PVC塑料窗框传热系数与窗框型材设计有关,PVC塑料窗框型材有双腔、多腔之分,沿热流传导方向分割为双腔或三腔对提高窗框的隔热性能有利。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结构窗框具有不同的保温性能,单腔结构和二腔结构窗框设计已逐步淘汰,目前大多选用三腔结构和四腔结构的窗框设计。

3.2玻璃的选择窗户的大部分面积为玻璃,约占整个窗户面积65%~70%,由于不同玻璃的传热系数差别很大,因此设计不同保温性能的建筑外窗应选择不同传热系数的玻璃(表4)表3不同结构塑料窗框的传热系数。

u值和k值的简单换算

u值和k值的简单换算

u值和k值的简单换算哎呀,今天咱们来聊聊这u值和k值的换算,听起来好像挺高大上的样子,但其实就是个简单的数学问题,没啥可怕的。

u值和k值都是跟热量传递有关的,跟咱们的房子、保温、节能啥的息息相关。

你想啊,冬天外面冷得像个冰箱,咱们屋里能暖和得像个小太阳,那就得靠这些东西了。

u值呢,代表的是整个材料的热传导能力,数值越小,说明它的保温效果越好,简而言之,u值低,家里就暖和,钱花得少。

k值就像是u值的兄弟,专门用来描述某种材料的热导率,数值越小也越好,别问我为啥兄弟俩老是一起出现,可能是没分开过吧。

你要问我,换算这两者有什么诀窍吗?其实不复杂,先来个公式,听着可好。

u值等于k值除以材料的厚度,咱们可以想象一下,厚厚的棉被包裹着,保温效果好得不得了,反过来说,厚度越大,u值就会越小,明白吧?所以,要想让家里更暖和,除了选好材料,厚度也是个关键因素,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不得不提一下咱们家里的墙壁。

有些老房子啊,墙壁薄得像纸片,u值自然就高得离谱。

想当年冬天冻得我直打哆嗦,现在想起来都不敢相信,真是个“冰冷的回忆”。

要是把那墙厚厚加一层保温材料,u值就往下降,家里立刻变得暖和,跟泡在热水里一样,真是个绝佳的享受。

你说,这钱花得值不值?绝对值!再说说这k值,k值跟材质的选择可有关系了。

有些材料,像玻璃棉、聚苯乙烯泡沫,热导率低,k值也小,拿来做保温材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而一些金属,像铝啊、铜啊,热导率高,k值高得跟火箭一样,绝对是个不靠谱的选择。

想象一下,把那么热的材料用在墙里,夏天就像进了桑拿,冬天又像在冰天雪地里打滚,真是让人受不了。

不过,话说回来,u值和k值的换算,还得结合具体的情况。

你可别拿个公式就到处套。

每个地方的环境、材料的特性都不一样,换算的时候可要仔细琢磨,别因为粗心大意把事搞砸了。

你说,这就像打麻将,明明手气好,却因为一张牌出错,直接把钱全输光,真的是让人哭笑不得。

换算的过程也没那么严肃,咱们可以随意发挥,适当搞搞幽默。

不同类型玻璃的k值

不同类型玻璃的k值

不同类型玻璃的k值一、普通玻璃的热传导系数(k值)普通玻璃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热传导系数(k值)是衡量其保温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普通玻璃的k值一般在0.8-1.1 W/(m·K)之间,具体数值取决于玻璃的制作工艺和成分。

普通玻璃的k值相对较高,说明其热传导能力较强,不利于保温。

在冬季,外界寒冷的空气通过玻璃传导到室内,导致室内温度下降。

而在夏季,室外的高温则通过玻璃传导到室内,加重了室内的热负荷。

因此,在建筑中采用普通玻璃作为窗户材料时,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提高保温性能,如增加窗户的层数、使用双层或三层玻璃等。

二、低辐射玻璃的热传导系数(k值)为了改善普通玻璃的保温性能,低辐射玻璃应运而生。

低辐射玻璃是在玻璃表面涂覆一层低辐射膜,通过减少红外线的传导和辐射,降低热传导系数,提高保温性能。

低辐射玻璃的k值一般在0.6-0.8 W/(m·K)之间,相对于普通玻璃有了明显的改善。

低辐射玻璃在保温性能上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低辐射膜可以阻挡红外线的传导和辐射,减少热量的损失。

其次,低辐射膜还可以降低玻璃的表面温度,减少室内外温差,避免冷凝现象的发生。

三、中空玻璃的热传导系数(k值)中空玻璃是在两块玻璃之间注入干燥空气或稀有气体制成的一种特殊玻璃。

中空玻璃的热传导系数(k值)主要取决于玻璃之间的间隔距离和填充气体的种类。

一般来说,中空玻璃的k值在0.3-0.6 W/(m·K)之间,相对于普通玻璃和低辐射玻璃有了进一步的降低。

中空玻璃通过两层玻璃之间的空气或稀有气体形成的隔热层,有效地阻挡了热传导。

同时,中空层还可以吸收一部分声波,达到隔音的效果。

因此,中空玻璃在保温性能和隔音性能上都具有明显优势,广泛应用于建筑中。

四、真空玻璃的热传导系数(k值)真空玻璃是一种近年来新兴的高性能建筑材料,其热传导系数(k 值)非常低,一般在0.004-0.007 W/(m·K)之间。

玻璃指标解释

玻璃指标解释

名词解释:
1.透光率(LT):穿透玻璃的光线与总入射光线的比率。

2.反光率(LR):玻璃的反射光线与总入射光线的比率。

3.紫外光透过率(UV):穿透的紫外线辐射与入射紫外线辐射能量的比率。

4.直接能量穿透率(DET):直接穿透玻璃的太阳能量与入射太阳能量的百分比。

5.能量反射率(ER):被玻璃反射的太阳能量与入射的太阳能量的百分比。

6.能量吸收率(EA):单层或多层玻璃所吸收的太阳能量与入射的太阳能量的百分比。

7.太阳能系数(SF)或总能量穿透系率:穿透玻璃的总体太阳能量与入射太阳总能量的比
率。

8.遮阳系数(SC):将太阳能系数除以0.87得到。

0.87是3mm厚的透明浮法玻璃的太阳
能系数。

9.U值(也称K值):在室内和室外温度相差1K时,每小时穿过1m2玻璃墙体的热量。

10.相对增热:太阳能通过玻璃的瞬间总增热。

美国标准ASHRAE,相对增热的计算公式为:
相对增热=夏季U值×(室外温度-室內温度)+遮阳系数×阳光辐射强度。

K值和U值的区别

K值和U值的区别
传热系数的测量必须在规定的某种标准条件下进行,以下是3种标准条件:
执行标准 传热系数符号 测试条件
室外温度℃ 室内温度℃ 室外气流m/s 室内气流m/s 阳光强度w/m2
GB1029标准 K -20 18 3.0 自然对流 0
BSEN673标准 U-VALUE 2.5 17.5 4.5 自然对流 0
ASHRAE标准 U冬 -17.8 21.1 6.7 自然对流 0
U夏 31.7 23.9 3.4 自然对流 783
ASHRAE标准将U值的测试条件分为冬、夏两季,而中国及欧洲的标准中则仅有冬季条件,因此在实际使用中美国的U值更接近真实情况。对比玻璃的传热系数必须在相同标准基础上进行,否则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对同一种玻璃而言U-VALUE<中国的K值<美国的U值。通常若U值满足设计要求,则K值及U-VALUE必然满足要求。
现在设计幕墙常为了节能环保,对玻璃的K值要求较多,但在圈子中又有人说是U值,用U值表示,也可用K值表示,其区别不在于用什么符号表示,而在于测试条件的不同,由于测试条件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结果值。目前大多数供应商提供的传热系数已不是国家标准GB10294条件下的K值(等同采用日本标准),而是美国ASHREA标准(或ISO15099)条件下的U值。进口玻璃一般提供欧洲标准BSEN673标准条件下的U值。以下就其区别作一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玻璃U值和K值的说明
U值和K值都是衡量材料隔热性能的物理量,即传热系数。

建筑玻璃的U值和K值都定义为:在标准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从单位面积的玻璃组件一侧空气到另一侧空气的传输热量。

由此看出,U值和K值的概念和定义是完全相同的。

1.习惯上采用的符号。

玻璃组件的传热系数,欧美国家大多用U来表示,日本工业标准JISR3209-1995和中国国标GB8484-87用K来表示。

在我国,多数镀膜玻璃制造商在其产品说明书上给出U值。

在国外,很多著名镀膜玻璃厂商给出U值,有些厂商给出K值,有些厂商指明U值=K值。

2.单位。

根据定义,U值和K值国际单位制为w/m2.k ,其中w为热功率、m 2为玻璃面积、k为开氏温度。

除了国际单位,还有英制单位BTU/h.ft2.℉,这里BTU为英制热量、h为小时、ft2为平方英尺、℉为华氏温度。

两种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 BTU/h.ft2.℉ = 5.68 w/m2.k
从以上分析看出,U值和K值的概念和定义是相同的,U值就是K值,K值就是U 值。

但是由于以下原因,同一产品的U值(或K值)可能在不同的机构测试的数据有些差别。

3.测量方法。

玻璃组件的U值(或K值)有两种常用的测量方法,一种叫分光法,另一种叫标定热箱法。

分光法采用远红外光谱测量和数学物理运算相结合的方法,如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Lawrenze Berkley实验室开发的《Window
4. 1窗玻璃模拟计算软件》;标定热箱法是一种热工试验法,试验箱分冷室和热室,两室之间放置待测玻璃组件,测量稳态条件下的热量传递。

2.标准条件。

玻璃组件的传热系数是一种复杂的物理量,与玻璃组件的辐射、传导、及环境气体的对流有关,换句话说不同条件下的传热系数值有点差别,
因此必须指定一种所谓的标准条件。

但是这个“标准条件”在不同国家的标准中不相同。

例如,美国采用ASHRAE标准条件,它分夏季白天标准条件和冬季夜间标准条件:
ASHRAE夏季白天标准条件:室外温度90℉(31.7℃),室内温度75℉(23.9℃),风速7.5英里/小时(3.4m/s),直射太阳能密度248 BTU/h.ft2(783 W/m2)
ASHRAE冬季夜晚标准条件:室外温度0℉(-17.8℃),室内温度70℉(21.1℃),风速15英里/小时(7.6m/s),直射太阳能密度0BTU/h.ft2(0 W/m2)
Window4.1采用上述ASHRAE标准条件。

3.测量和计算。

分光法中U值的表达式为1/U=1/h
i +1/h
t
+1/h
e
( 1/K=1/h
i
+1/h
t +1/h
e
),其中每一个h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与远红外光谱数据相关的参数,
所以根据每个产品的远红外光谱以及玻璃的公认的参数计算U值。

标定热箱法中U值的表达式为U=1/R1+1/R2+1/R3( K=1/R1+1/R2+1/R3),其中的R可以表达为加热器的电学参数、试验点的温度以及一些材料的公认的热学参数,测量了需要的电学参数和温度可以计算各个R。

前一个方法仅需光谱数据,测试。

虽然它们都是传热系数,但U值与K值还是有区别的,尤其当你投标的工程如果是国外建筑师设计的话,就必须要知道它们的区别,否则,在玻璃的选型上你就要犯错误。

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是由于来自不同的标准体系,中国在玻璃工业最早取用日本数据,所以中日两国用的K值是一样的,美国叫U值,欧洲也叫K值,中国标准为GB10294,欧洲为EN673,美国为ASHRAE标准,美国与欧洲的U值是不一样的,这主要由于测试环境不一样导致的,欧洲测K值的测试环境为外部温度2.5℃,内部温度17.5℃,风速4m/s,无阳光直接照射(相当于夜晚环境)。

美国与众不同,它分冬季U值与夏季U值,冬季U值的测试环境为外部温度-20℃,内部温度21℃,风速3.3m/s,相当于夜晚环境;夏季U值测试环境为外部32℃,内部23.8℃,风速6.7m/s,相当于有阳光照射下的环境。

根据以上不同的测试环境,中、美、欧有关传热系数对应关系如下:欧洲K值<中国K值<美国U值
我曾经投过一个标,用深圳南玻的一款玻璃举例说明,以6CEB21+12A+6C为例,欧洲K值为1.61,中国K值为1.68,美国冬季U值为1.77,夏季U值为1.95,但美国U值一般使用冬季值。

所以,当国外建筑师设计的工程发布招标文件时(一般这样的工程,国外建筑设计单位做的图纸很细致),一定要搞清楚它的取值标准,相应转化为国内值,以免犯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