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自来水厂生产废水的回收及利用探讨(新编版)
浅谈污水处理及再生水的回用

浅谈污水处理及再生水的回用[摘要]我国人口众多,相对的居民生活和城市生产活动也增多,在这些活动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污水处理以及相关再生水的利用情况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为了保护环境,创建生态文明城市,在对污水处理上需要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特别是在再生水的利用上,需要引起重视。
[关键词]污水处理问题;回用再生水随着对生活质量需求的提高,人们对污水处理工作也提高了重视。
如果污水直接排放将会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破坏,因此需要对污水进行处理,以此来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对资源造成破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因此需要对污水处理以及再生水进行利用,做好相关的处理工作以及利用措施可以有效保障可持续发展。
一、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一)污水处理工作比较复杂,因为从污水的性质来看,生活污水和生产产生的污水本质上有很大的不同,处理方式也不一样,因为生活污水的毒害性较小,处理起来比较简单,而生产污水存在的毒害性可能比较大。
由于工业园区是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要素,但又是环境的最大污染源。
特别是在污水问题上,这是所有工业园区出现污染问题的重要关键点。
为了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需要对污水处理工作进行进一步的提高,并加强环保意识。
污水净化处理之后产生的再回收水也可以供企业以及工业园区使用,在水回收利用的过程中变相的进行资源净化整合,能够有效做好对环境的保护,也能够降低工业园区和企业的用水,从而降低企业和工业园区的成本投入,同时也保护了周边的水文环境。
(二)污水处理过程中,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污水含量的不同,处理上也有很多的选择,传统上大多都使用暗管根据污水的剂量来排入,但是这种方法会造成某些企业违法偷排污水等现象,过去发现了很多违法排污的情况,这就是传统工艺的缺点。
某些企业产生的污水,由于短时间内的累积,一些毒害污染物会造成超标的现象,甚至还会出现生化遗漏的问题,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
关于自来水厂生产废水的回收及利用探讨

关于自来水厂生产废水的回收及利用探讨第一篇:关于自来水厂生产废水的回收及利用探讨关于自来水厂生产废水的回收及利用探讨摘要:自来水厂的生产废水可占整个水厂日产水量的3%~7%,对这部分废水进行回收利用,可以节约水资源、提高水厂的运营能力、减少废水的排放量。
文章针对自来水厂生产废水的回用问题进行了探讨,对直接回用和处理回用两种回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水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不同的水质问题提出了处理方式,对于回用水系统的设计及运行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自来水厂;生产废水;废水回收;废水利用自来水厂的生产废水主要来自沉淀池或澄清池的排泥水和滤池的反冲洗废水,可占整个水厂日产水量的3%~7%。
对这部分水进行回用,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提高水厂的运营能力,还可减少废水的排放量,特别是对废水排放条件较差的水厂。
目前国内外的大型水厂很多在设计时都考虑了生产废水的回用措施,但由于水质的问题,有相当部分的水厂没有或不常回用。
这是因为这部分废水中不仅富集了原水中几乎所有的杂质,还包括了在生产工艺中投加的各种药剂。
这些物质重新回到生产系统中,再加上由此产生的生物因素(如贾弟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的确具有一定的风险。
因此在考虑回用时,必须要仔细研究。
一、生产废水回用的卫生安全性研究卫生安全的饮用水,需满足三个方面的水质要求:感官性状良好;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确保微生物学的安全性,特别是人和动物粪便的污染可引起介水传染病的爆发流行;预防化学物质的急、慢性中毒以及其他健康危害(如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
卫生安全性研究主要根据生产废水的特点,从微生物安全性、微量有机污染物以及致突变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不少学者对净水厂生产废水回用的微生物安全性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有人认为回用会造成滤后水中的“两虫”数量增加的风险,生产废水必须经过预处理方能回用;也有人认为滤池反冲洗排水直接回用不会对水处理工艺系统的处理效果造成影响,而且由于滤池反冲排水回用,增加了原水中颗粒的碰撞和吸附的机会,使得隐孢子虫卵囊或贾第鞭毛虫孢囊被吸附和包卷的机会增多,反而有利于“两虫”和颗粒的去除。
污水处理的资源回收利用

污水处理的资源回收利用污水处理是一种重要的环境保护手段,它不仅可以净化废水,还可以将其中的有用物质回收利用。
本文将从污水处理的资源回收利用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实现有效的废水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
一、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污水排放量大幅增加,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因此,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目前,常见的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和膜技术处理等。
生物处理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方法,通过好氧和厌氧菌群的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的物质。
物理化学处理主要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如沉淀、吸附、氧化等。
膜技术处理则是利用超滤、反渗透等膜分离技术,将污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逐步过滤出去。
二、污水处理中的资源回收利用污水处理不仅能够净化水体,还可以回收其中的有益资源,降低资源浪费。
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污水处理中的三种常见资源回收利用方式。
1. 回收利用可再生能源污水中富含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可以通过生物处理过程产生甲烷等可再生能源。
在污水处理厂中,通过收集和分离产生的沼气,可以作为燃料供电或提供给周边社区使用。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可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明显的环保和经济效益。
2. 回收利用水资源污水中的水资源可以通过膜技术处理和二次净化技术得到回收。
在一些工业生产中,可以将处理后的水再次利用,如用于循环冷却、洗涤和灌溉等。
通过回收利用水资源,可以减少对淡水资源的开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回收利用有机肥料污水中的有机物对土壤肥力的改善有很大的作用。
通过将污水经过适当的处理,使其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可以再利用于农业生产中。
有机肥料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还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三、污水处理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污水处理的资源回收利用成为了未来发展的重点。
自来水厂生产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

自来水厂生产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摘要:随着水厂数量、规模的不断扩大,水厂生产废水量也大幅增加,若将生产废水直接排放会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加强生产废水回用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本文结合应用对直接回用技术和处理回用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自来水厂;生产废水;处理;回用自来水厂将来自江河、湖泊、水库及地下水的原水处理成符合相关标准的生活饮用水,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占水厂供水量3%~10%的生产废水[1]。
生产废水中的一部分来自沉淀池、澄清池的排泥水,另一部分来自滤池的反冲洗废水。
过去,生产废水大都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了,不仅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水资源,而且对水环境造成污染,故对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和回用意义重大[2],因此本文对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
1自来水厂生产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概述1.1生产废水回用方式目前,自来水厂生产废水回用主要有直接回用和处理回用两种方式[3]。
直接回用是指将生产废水直接与原水混合后回用,而处理回用是指将生产废水处理成至少达到原水标准再回用。
生产废水直接回用的问题是废水浓缩后面临污染物和“两虫”超标风险,而处理后回用则可避免这些风险的发生。
根据采用的技术特点,处理后回用技术分为常规处理回用和膜回用两种技术。
1.2直接回用技术直接回用一般是先将排泥水的上清液或滤池反冲洗废水收集到中间排水池,经水量调节后再从水厂进水端与原水混合。
根据排泥水上清液与滤池反冲洗废水是否在一个调节池中,直接回用分为合建式和分建式两种形式。
合建式回用方式将上述两种生产废水放在一个调节池中处理,分建式回用方式则分建两种生产废水的调节池分别处理废水。
两种回用方式中,合建式工艺更简单,占地更少,但因为两种不同废水混合后水质更复杂,水质超标风险更大,所以工程上更多采用分建式。
1.3处理回用技术常规处理回用技术主要是通过沉淀、气浮、颗粒床过滤、微砂辅助沉淀等技术处理生产废水,其中最常用的处理技术是沉淀和过滤。
沉淀主要是通过投放混凝药剂使废水中的污染物沉淀来改善水质,但水质往往不能达到原水指标要求,需要增加砂滤环节来改善水质。
自来水厂废水处理回收研究

自来水厂废水处理回收研究摘要:在水资源越来越紧缺的今天,对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一直是很多人关系的话题,作为制水单位废水的回收再利用的能力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加制水的效率与消耗,怎么利用好排出的废水,响应五水共治的方针,一直是制水单位关心和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制水工艺;自动化工艺;回收;再利用1 相关现状与政策根据2013年浙江省水利普查公报,浙江省人均水资源量只有1760立方米,已经逼近了世界公认1700立方米的警戒线。
虽然浙江单位面积水资源量可以排到中国第四,但由于水资源80%分布于山区,所以人口集中、经济发达的浙东是重点缺水地区。
而且浙江水资源还存在着供需缺口大、结构矛盾突出、污染严重、有效利用率低等四大突出问题。
2013年11月29日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中提出五水共治的方针,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结合现代化水厂工作的推进,水厂也在不断的进行基建、技改。
在现代化水厂评选的要求中,对自来水厂的污水排放有严格的要求,如沉淀池的污泥水,水厂必须配有专门的脱泥系统等。
在技改的过程中,水厂的技术人员不断的对水处理中各个步骤进行分解,所产出的污水等进行回收利用,实现现代化水厂的污水零排放。
2 制水厂制水工艺中的回收再利用现代化水厂的水处理工艺分为:进水、前加氯、加药、反应、沉淀、后加氯、过滤、出水共八个阶段。
进水是待处理的原水从水产地通过泵站输入制水厂进行处理,前加氯是在待处理的水进入反应池前进行第一次的加氯,以前水厂加的氯为液氯,但是液氯属于危险品,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现在大部分的水厂将投加液氯改为投加0.9%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提高安全性,前加氯的用处是杀死水中的藻类真菌微生物等,保护反应池、沉淀池。
加药是将在加药间配好的成品聚合氯化铝溶液加入反应池中,让聚合氯化铝溶液与原水进行反应,产生絮状沉淀。
反应则是进入反应池后,每一期反应池有3个池子,每个池子里有一台搅拌机,搅拌机的搅拌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排列过去,最靠近沉淀池的最慢。
自来水厂生产废水的回收与利用研究

自来水厂生产废水的回收与利用研究摘要:自来水的生产废水在我国整个自来水厂的日产水量为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七左右,对于这一部分的废水的回收国家及其重视,可以节约水资源、提升水厂的运营能力、减少废水的排放量等。
我国的人均水资源体积较低,通过对自来水生产废水的回收以及利用能够大大节约能源。
本文针对自来水厂废水的回用问题进行探究,对直接回用以及处理回用两种途径产生的生产废水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水质问题的处理提供了有效建议。
关键词:自来水厂;生产废水;回收与利用引言:自来水产的废水主要来源于沉淀池以及层澄清池的排泥水与过滤池的反冲洗废水,对于这部分废水进行回收与利用,可以提升自来水厂的运营效率,节约了水资源。
对于废水的利用与回收我国大部分自来水厂都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体系,考虑到了生产废水的回收环节,但是仍有一部分水厂忽视了废水的利用。
主要原因就是废水中包含了原水中大量的杂质,以及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化学用品。
对于这一类废水的回收与利用,需要慎重处理。
一、生产废水回用的卫生安全性研究卫生安全的应用水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进行考虑:感官性状良好,避免水传染病的发生,确保微生物学的安全性,值得注意的是人类与动物的粪便污染极易造成水传染病的爆发流行。
随着我国化工业的发展,需要注意一些化学物质的急、慢性中毒与其他健康危害。
关于卫生安全性研究中废水的特点,主要从微生物的安全性、微量有机污染物以及致突变方面的系统研究[1]。
对于净水厂生产废水回用的微生物安全性相关研究,部分研究者认为过滤后的废水极易造成“两虫”的数量激增,需要经过一定的预处理才能回用。
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滤池反复的冲洗排水不会对水处理工艺系统的处理效果产生影响,因为反复的冲洗,使得原水中颗粒相互碰撞,相反使得“两虫”以及颗粒更加容易去除。
现阶段的大多数水厂都能够意识到生产废水中回用的安全性,但是目前的研究方向是常规水质参数的检验方面,并且因为检测方法的复杂性以及费用成本较高,造成对水域中的“两虫”检测无效。
自来水厂生产废水的回收与利用技术探讨

自来水厂生产废水的回收与利用技术探讨摘要在自来水厂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通过对废水进行回收和再利用,能够促进水厂运营能力的提升。
对此,本文首先对生产废水回用的卫生安全性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几种自来水厂生产废水回收方式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例,对水厂废水回收再利用方式及应用效果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自来水厂;废水;利用前言水厂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净化药剂等物质,如果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污染和浪费问题。
另外,有些水厂的废水排放条件比较差,对此,对于生产废水,可以集中回收并再利用,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水质污染问题,同时还能够促进水资源利用率的提升。
1 生产废水回用的卫生安全性安全卫生的饮用水需符合三个条件,第一,人类感官性状良好;第二,无传染病发生因素,确保微生物学安全性;第三,不存在化学物质,避免对人类造成健康威胁。
在对饮用水进行安全卫生研究时,对于废水,需针对上述三种因素,对废水进行系统分析研究。
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需求量逐渐增加,在自来水厂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为了对废水进行有效利用,很多学者投入废水回收在应用技术以及生物安全研究工作中。
部分研究人员认为,通过对污水进行回收里有那个,可能会造成滤后水体中细菌数量的增加,对于生产废水,必须实现经过预处理,然后再回收。
另外,还有一部分研究人员认为,对于生产用水,如果直接对其进行回收利用,并不会对水厂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应用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并且在此过程中,原水中的颗粒相互碰撞和吸附,反而有利于水体中细菌物质和颗粒的去除。
在水厂生产污水中,贾第虫和隐孢子虫较为常见,在经过混凝沉淀以及过滤后,污水中的二虫去除效果明显,而混凝效果和过滤效果越好,则二虫的去除率越高[1]。
2 几种自来水厂生产废水回收方式2.1 生产废水的直接再利用(1)滤池反冲洗废水直接回收对于自来水厂滤池反冲洗废水,可以采用直接回收办法,对于废水进行集中收集,并流入回收池中,废水在经过沉淀,并且达到原水的絮凝状时,即可进行回收和利用。
自来水厂排水生产废水的回收与利用

自来水厂排水生产废水的回收与利用摘要:排水生产废水在自来水厂每年的产水量中占据比较大的比重,对生产废水进行合理的二次利用和回收,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起到节约水资源、提高自来水厂经济效益的效果。
因此针对生产废水的回收与利用是自来水厂管理人员的首要研究问题之一。
本文通过对自来水厂生产废水的回收和利用方法进行分析,并对其中的要点难点环节加以研究和阐述。
关键词:自来水厂;生产废水;回收与利用引言自来水厂的生产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病菌和微生物,甚至还有的大量的化学试剂,因此不能直接进行二次利用,需要经过相应的处理和清洁。
目前我国大部分自来水厂在日常生产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主要有以下两个来源,一是通过沉淀池和澄清池经过处理后得到的生产废水,此类生产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污,第二种是经过过滤池处理后的反冲洗废水。
此两种生产废水由于含有过多的杂质和污染物因此无法正常使用,需要经过专业设备和相关技术进行处理才能二次利用。
一、自来水厂生产废水回收与利用的要点生产废水的回收与利用主要是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人类的生活开展提供保障。
而生产废水中由于含有大量的杂质和污染物,因此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二次利用。
而生产废水的回收和利用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要点就是回收利用的安全性。
由于生产废水中的杂质数量多,因此生产废水经常会滋生大量的致病细菌和有害微生物,当人体接触到没有处理完善的生产废水时,就会导致人体极易受到病菌和微生物的侵袭,致使接触者患病、中毒等,对接触者的人身安全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
世界相关学者针对生产废水的回收利用工艺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在使用设备仪器对生产废水进行处理时,会导致生产废水中鞭毛虫和孢子虫的数量明显增多,对接触者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程度的危害,由于针对生产废水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比较复杂且困难,因此实际检测需要的成本非常高,很多自来水处理厂都不具备足够的检测能力和经济实力,因此导致目前我国各地区的生产废水回收和利用工作难以得到有效把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谈自来水厂生产废水的回收及
利用探讨(新编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谈自来水厂生产废水的回收及利用探讨
(新编版)
摘要:自来水厂的生产废水可占整个水厂日产水量的3%~7%,对这部分废水进行回收利用,可以节约水资源、提高水厂的运营能力、减少废水的排放量。
文章针对自来水厂生产废水的回用问题进行了探讨,对直接回用和处理回用两种回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水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不同的水质问题提出了处理方式,对于回用水系统的设计及运行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自来水厂;生产废水;废水回收;废水利用
自来水厂的生产废水主要来自沉淀池或澄清池的排泥水和滤池的反冲洗废水,可占整个水厂日产水量的3%~7%。
对这部分水进行回用,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提高水厂的运营能力,还可减少废水的排放量,特别是对废水排放条件较差的水厂。
目前国内外的大型
水厂很多在设计时都考虑了生产废水的回用措施,但由于水质的问题,有相当部分的水厂没有或不常回用。
这是因为这部分废水中不仅富集了原水中几乎所有的杂质,还包括了在生产工艺中投加的各种药剂。
这些物质重新回到生产系统中,再加上由此产生的生物因素(如贾弟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的确具有一定的风险。
因此在考虑回用时,必须要仔细研究。
一、生产废水回用的卫生安全性研究
卫生安全的饮用水,需满足三个方面的水质要求:感官性状良好;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确保微生物学的安全性,特别是人和动物粪便的污染可引起介水传染病的爆发流行;预防化学物质的急、慢性中毒以及其他健康危害(如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
卫生安全性研究主要根据生产废水的特点,从微生物安全性、微量有机污染物以及致突变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不少学者对净水厂生产废水回用的微生物安全性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有人认为回用会造成滤后水中的“两虫”数量增加的风险,生产废水必须经过预处理方能回用;也有人认为滤池反冲洗排水直
接回用不会对水处理工艺系统的处理效果造成影响,而且由于滤池反冲排水回用,增加了原水中颗粒的碰撞和吸附的机会,使得隐孢子虫卵囊或贾第鞭毛虫孢囊被吸附和包卷的机会增多,反而有利于“两虫”和颗粒的去除。
混凝沉淀和过滤是常规水处理工艺去除贾第虫和隐孢子虫的重要阶段,研究表明滤后水浊度与两虫的含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混凝效果和过滤的好坏对两虫的去除率起到非常显著的作用;强化混凝和优化过滤可以得到至少2log的去除率,有时甚至高达4log的去除率,而且滤后水浊度越低,颗粒越少,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去除率越高。
目前国内大多数水厂也逐渐重视生产废水回用的安全性,但目前的研究多基于常规水质参数的检验,由于检测方法的复杂和费用的昂贵,即使针对水域中的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也只有深圳和澳门地区进行了初步检测,对生产废水直接回用是否造成水处理系统中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的累积和泄漏问题尚未见报道。
二、生产废水的回用方式
生产废水回用的方式主要分为直接回用和处理回用。
(一)直接回用
直接回用是目前国内采用较多的方式,主要有滤池反冲洗废水直接回收和生产废水上清液回收。
前者设置回收池,将滤池反冲洗废水加以收集,提升至原水絮凝前加以回收。
后者设置污泥浓缩池,沉淀池排泥水和滤池反冲洗水经过浓缩,上清液提升至原水絮凝前加以回收,底部污泥进入污泥处理系统或直接排入河道或下水道。
这种回用方式本身费用较低,可以结合厂区的污泥处理系统一起实施,但需加强水质监测措施,一旦回用水水质不能满足回用标准,必须降低回用负荷或不回用。
(二)处理回用
处理回用是对生产废水进行处理,使其水质满足原水的常规化学指标和生物指标后再回用。
处理方式与生产废水的水质有较大关系,如果处理费用高于原水费用且原水水量充沛,则无法体现此方式的必要性。
三、生产废水回用的水质问题及处理方式
生产废水在回用的过程中需注意铁、锰等常规指标及微生物指
标(贾弟鞭毛虫和隐孢子虫)。
铁、锰过量摄入对人体是有慢性毒害的。
锰的生理毒性比铁严重。
自来水厂关注于铁、锰的去除,并非是考虑毒理学上的要求,而是因铁、锰的异味很大,而且污染生活器具,令人难以忍受,在远未达到慢性毒害的程度前早已不能饮用了。
目前我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生活饮用水标准中对铁和锰的标准分别为0.3mg/l和0.1mg/l。
一般地下水含铁锰较高,但有些地表水中铁、锰离子的含量也超出了水质标准,虽然尚在常规处理的能力内,但如果对生产废水不加处理就进行回用,其富集作用将会影响到出厂水的水质。
如上海某以黄浦江上游原水为水源的水厂,在设计中考虑了滤池反冲洗水的回用,2001年原水中铁、锰离子最高达10.0mg/l和0.32mg/l,平均值达3.2mg/l和0.12mg/l,这是其对生产废水不回用的主要原因。
在水处理方面,膜分离技术脱离了传统的化学处理范畴,转入到物理固液处理领域。
与常规饮用水处理工艺相比,膜技术具有少投甚至不投加化学药剂、占地面积小、便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并
已应用于城镇自来水的深度处理上。
常用的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有微滤(MF)、超滤(UF)、纳滤(NF)以及反渗透(RO)等。
其特点是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水质,这是由于膜分离水中杂质的主要机理是机械筛滤作用,因而出水水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膜孔径的大小。
四、回用水系统的设计及运行
在设计回收池时,应结合实际的废水排放规律,尽量做到均匀回收。
减小进水的冲击负荷,但这必然造成回收池的体积放大,对厂平面布置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必须统一考虑。
例如在进行某40万m3/d水厂的设计方案时,由于其污泥脱水系统将沉淀池排泥水和滤池反冲洗水均纳入其处理范围中,因此只需考虑其上清液的收集与回用。
针对其工艺流程进行分析,排泥水浓缩池为24小时连续工作,上清液流量为165m3/h;反冲洗废水浓缩池每日工作9.5小时,上清液流量为391m3/h。
因此其最大排出流量为391+165=556m3/h(9.5hr),其余为
165m3/h(14.5hr)。
如果考虑均匀回收,则其平均流量为(556×9.5+165×14.5)/24=320m3/h。
若按平均流量回收,需增设1只上清液回收调蓄池,其容积为(556-320)×9.5=2242m3。
由于场地限制,该厂无法满足如此大容积回收池,只能利用浓缩池附近的区域设置调节容量为150m3的回收池,其回收流量基本与浓缩池上清液的排放量相同。
回用水系统的处理方式根据生产废水的水质和回用要求确定,应充分考虑其经济性和可靠性,应针对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流程,并以试验加以验证。
在运行时首先要制定一个回用水标准,并根据此标准配置在线的水质监测自控仪表,纳入水厂的PLC控制,以便根据其反馈值对回用水系统的运行进行控制。
在水质仪表的选择时,考虑到低浊度并不能代表隐虫安全,建议用颗粒计数器检测水中颗粒数来代替浊度。
五、结论
在判断生产废水是否回用时,应根据原水和生产废水的水质、水量等因素进行分析:当原水水量足以满足供水要求且费用较低,而生产废水必须先处理再回用,回用费用远高于原水费用时,可以不考虑回用;当原水费用较高,而生产废水的水质较好可不处理,回用费用低于原水费用时,可以考虑直接回用;当原水水量较紧张且费用较高,而生产废水的水质经过简单处理可以满足回用要求,回用费用与原水费用接近时,可以考虑处理回用。
在考虑回用水处理时,处理效果和经济性是一种工艺是否被采用的关键。
特别是后者,决定了这种工艺是否得以推广。
回用水系统工艺的选择和设计,最好结合水厂的臭氧预处理、深度处理和污泥处理等一并考虑。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