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中美贸易摩擦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中美贸易摩擦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中美贸易摩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a6840436.html,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中美贸易摩擦

作者:张文文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年第17期

[提要] 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目的是建立一个以中国为纽带的新型国际贸易体系,推动沿线国家之间尤其是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更加紧密。而长久以来,美国是中国第二大合作伙伴,两国经济互补性强,贸易往来密切,同时贸易摩擦也日渐频繁。在一带一路条件下中美贸易又将面临怎样的摩擦,如何解决此类贸易摩擦是探究的重点。

关键词:一带一路;贸易摩擦;中美关系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7月14日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在跨国新型交通方式的基础上,重点沟通沿线国家的中心城市,实现区域内的商品贸易、服务贸易、资本和人员的自由流通。但也削弱了美国在中亚、东亚出口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贸易摩擦将愈演愈烈。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和特点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下,中美贸易摩擦有了新的特点,实物贸易摩擦加剧的同时,摩擦领域拓宽至金融领域而且频率升高,手段更为隐蔽。

(一)实物贸易摩擦加剧,金融摩擦升级。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亚洲区域内的沿线国家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但因经济欠发达,建设资金有限,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交通和通讯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发展。这给我国机电设备、建材业和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而我国在抢占此类市场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美国这样的工业出口大国发生贸易摩擦。同时,中美的金融摩擦也日趋激烈,我国为促进亚洲区域的经济一体化于2014年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服务范围涵盖57个国家,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以美国为首的亚洲开发银行构成了威胁,必然会引起美国的阻挠。可见,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已由单纯的实物贸易领域摩擦蔓延至货币金融领域。

(二)美国贸易保护出现新特征。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刺激下,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表现出范围扩展、频率增高、隐蔽性强的新特点。美国针对中国展开一系列贸易救济措施,从备受关注的钢铁产品、轮胎、集装箱和太阳能光伏产品,小到镀锌钢丝和化学增白剂、味精等都没能幸免。仅钢铁产品一项就被起诉了22次之多。美国大费周章的对中国发难明显反映出美国内部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美国还频频动用隐蔽性更强的“377”调查,以保护本国企业专利为借口抵制我国产品,又于2013年2月发布“减少美国商业机密盗窃战略”报告指出中国频繁盗窃美

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原因及影响(2020年整理).pdf

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原因及影响 蔡学林卢平 【摘要】中美贸易自从两国建立贸易关系以来就在摩擦和曲折中发展,中美贸易摩擦由来已久。随着两国关系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来,贸易摩擦更加频繁,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形式也更加多样。在后经济危机时代,国际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贸易关系发生新的变化,中美贸易摩擦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本文将对中美贸易摩擦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原因及对我国的主要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来达到改善中美贸易状况和实现二者之间互利共赢的目的。 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特点原因影响及策略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及特点 1、中美贸易摩擦现状 中美经贸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经贸关系之一。中国和美国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自1979 年两国建交以来获得了迅速而全面的发展,这对中美双方和世界经济都是一件大事、好事。自2002 年起,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美经贸关系更是进入加速增长的新阶段,接连跃升新台阶。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07年中美贸易总额达到3867亿美元,中国保持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中美贸易额占美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2.4%,仅次于加拿大的18%。健康发展的中美经贸关系不仅对两国自身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而且两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超过40%。但是,

作为世界上最复杂的中美经贸关系,随着双方市场不断扩大和贸易量持续增加的同时,中美贸易摩擦问题也伴随着中美贸易的发展而愈演愈烈。1979-1989年,美国对华反倾销和实施配额限制主要涉及纺织品和一些工业品。2000年后,美国对华反倾销数量逐年增多,从纺织、轻工等领域逐步蔓延到化工、钢铁、机电以及高新技术产品领域。2001年入世后,美国力求通过以经济制度协调为核心的制度摩擦对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调整施压,美国向中国提出的要求扩展到知识产权、执法、政府采购、生命科技产品市场准入、保险和电信市场准入、补贴等众多领域。中美贸易摩擦正在从单纯的贸易领域上升到整个经济结构的层面,如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和劳工问题。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及全球的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带头掀起了贸易保护主义,采取了许多新的限制自由贸易的手段,引发了许多贸易摩擦和纷争,中国作为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自然成为美国发起贸易摩擦的首要对象。2009——2012年,美国对我国发起的贸易保护措施对相关商品出口造成严重阻碍。如2009年9月美国决定对我国轮胎产品连续3年加征待别关税,2010年2月5日美国对华礼品盒和包装丝带征收高达231%的反倾销税,2012年3月20日,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输美太阳能产品的“双反”(反补贴和反倾销)裁决。初裁认定,中国输美的此类太阳能产品存在补贴行为,幅度为2.9%至4.73%。 由上述可看出中美贸易摩擦问题主要表现为: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美国对华“双反”问题和美国对我国的贸易歧视问题。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和中美贸易的迅速发展,中美经贸摩擦程度也日趋加剧,各种矛盾和存在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成为中美关系中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美国经济衰退和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以及随着全球贸易形势恶化、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的情况下,中美贸易摩擦形势将会更加严峻。 2、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 (1)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由贸易不平衡引起的摩擦加剧

最新浅析中美贸易摩擦1论文

浅析中美贸易摩擦(1)论文 论文摘要: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美两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同时两国之间的经济摩擦也不断出现。中美贸易摩擦近年来主要集中在反倾销、知识产权、人民币升值、反补贴四个方面,而产生摩擦的根本原因就是中美贸易不平衡。如何看待和解决中美贸易失衡已成为影响未来几年中美经贸关系乃至两国外交关系的关键问题之一。 论文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中美贸易不平衡;双边贸易 一、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分析 在某种程度上,中美经贸中主要摩擦问题的出现都与贸易不平衡有关,而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是指在中美两国双边贸易中,中方存在贸易顺差,美方存在贸易逆差。 根据中方统计,在1984 1992年的九年里,中方一直处于逆差地位,自1993年始转为对美顺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美顺差呈大幅上涨现象。根据美方统计,从1983年开始美国出现逆差,2000年升至838亿美元,美国对华逆差在该年首次超过日本,并成为美国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特别是近两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大幅上涨。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1 11月累计贸易顺差为2 381.3亿美元,据此估算,2007年全年顺差将突破2 500亿美元,冲高至2 600亿美元。中美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中美两国发展正常经贸关系阻碍,同时也成为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反补贴税、要求人民币升值、保护知识产权等问题的一个重要借口。根据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统计数据,截至2007年,美国成为迄今为止对华发起贸易摩擦案件最多的国家。从近年来这

一问题发展变化的角度看,其色彩的政治浓度要远远大于经济,从而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一个焦点。种种迹象表明,今后中美贸易摩擦的热点仍将在纺织品进口设限、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市场经济等问题上。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均衡的背景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中美两国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贸易摩擦,这些给中美贸易关系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 (一)美方原因造成的两国贸易摩擦 1.经济低迷与新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近年来,美国经济的低迷与中国的和平崛起形成强烈反差。根据美国商务部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首季,美国经济仅增长1.3%,增速低于分析人士原来预计的1.8%和去年第四季度的 2.5%,是过去四年来的最小增幅,而住房投资下降仍是导致经济减速的主要原因。历史经验表明,贸易保护强弱与经济发展状况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只要经济衰退或美国国内产业竞争力下降,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就会重新抬头,并且会采取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相关手段,中美贸易发生摩擦不可避免。 2.美国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美国总统大选每四年举行一次,自冷战结束以来的历次美国总统大选中,美国对华政策都是两党总统候选人相互攻击的重要议题,这也是赢得选举最方便的武器之一。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经举行的美国总统大选共有三次,从这一时期的情况看,每逢大选临近,两党总统候选人就会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各种问题显示强硬立场,发表颇具贸易保护色彩的言论,这几乎成为一种规律性的现象。因此中美贸易摩擦会随着美国大选而呈周期性。 3.遏制中国发展是美国全球发展战略的目标之一中国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以及非西方文明的特质决定在其强大后必然会与美国的全球利益发生冲突。正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对外贸易和对美贸易发展迅速,规模空前。但是,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国际贸易摩擦频繁发生,特别是作为全球贸易大国的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近年来不断升级,甚至愈演愈烈。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甚至影响和威胁着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因此,研究探求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其症结并找出对策,使中美贸易和谐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美经贸发展的现状 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由于两国经济结构的互补性,中美已经形成了“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贸易格局。 实际上,自中国与美国建立经贸关系以来,双边经贸摩擦就与之相伴。比如最惠国待遇、市场准入、劳改产品出口等问题。随着两国关系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一些摩擦得到解决或弱化;而另外一些摩擦,,则仍然严重存在。应该说,中美两国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出现贸易摩擦是正常的,但过多的贸易摩擦最终会给双方带来巨大的损失和伤害。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分析 (一)中美经贸关系存在不平衡性 ①中美贸易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中美经贸的不对称性。就现实而言,中美经贸关系严重不对称显而欲见。中国在经济上对美国的依存度较高,而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依存度较低。正是因为这种不对称性,使得美国对中国有着较大的经济约束力,而中国对美国则缺乏相应的制约能力。由美方主动挑起,中方被动应战的贸易摩擦反映了当前中美经贸关系严重不对称的现实。 ②中美贸易的不平衡性也体现在中美贸易的顺逆差问题上。中美贸易,中国存在顺差,美国存在逆差。贸易逆差是这一结果不可辩驳的证据,因此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就成为攻击中国的靶子。 (二)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泛滥 ①1992年克林顿政府上台以后,加强了美国政府对外贸的干预。 ②2001年,布什政府不但继承克林顿政府贸易政策的,而且更滥用世贸规则保护本国产业,充分反映出布什政府较强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③一直以来,反倾销、技术壁垒等是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形式。美国还对我国提出了“过度性产品保障措施”和反倾销调查,进一步扩大了中美贸易摩擦的范围。 (三)中国的崛起和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战略 冷战结束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美国对华经济制裁的政治因素在降低,而贸易摩擦在对华经济制裁中的地位日渐加重。由于贸易不平衡问题引发的贸易摩擦,以及两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不同,扩大了美国国内的“中国威胁论”市场,成为抑制中美贸易关系的重要因素,纵观近年来的中美贸易争端,处处可见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意图。(四)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与市场拓展之间的矛盾 当代,各国经济发展对市场,特别是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市场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稀缺资源。就中美贸易关系来讲,美国要求在资本、能源、通信、航空等领域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中国为保护某些国内的幼稚产业,还不能完全开放本国市场。所以在市场问题上中美之间的矛盾同样不可避免。 (五)美国政治的需要加剧贸易摩擦 由于美国政治自身的特点,中美经贸关系始终难以摆脱“美国大选综合证”的影响。美国的大选年各种利益集团总是要借助各种机会,利用竞选活动来施加自己的影响,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而美国民主和共和两党为了拉拢选民,也常常满足这些利益集团的要求,以争取

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和走向分析精编WORD版

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和走向分析精编W O R D 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报告报告题目: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和走向分析 学院: 年级专业: 学号: 姓名: 提交日期:年月日

广东金融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评价表

目录 一、引言............................................................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 (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二)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三)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四)对居民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影响................................ 三、中美贸易摩擦的走向分析.......................................... (一)政治特征愈发明显.......................................... (二)贸易摩擦形式更加多元化 (2) (三)贸易摩擦领域不断扩大...................................... (四)摩擦程度不断缓和.......................................... 结论................................................................ 参考文献............................................................

中美贸易摩擦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

HUNAN UNIVERSITY 课程设计论文 中美贸易摩擦现状、成因论文题目: 及对策分析 学生姓名:马超 学生学号:20062010409 专业班级:法学2006级4班 学院名称:法学院 指导老师:李小明 2010年1月12日

中美贸易摩擦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 内容摘要:中美贸易摩擦由来已久。显然,面对当前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不能仅有平常心。我们必须弄清两国贸易摩擦的根源在哪里? 哪些是技术问题,哪些是制度问题? 哪 些摩擦短期能解决,哪些摩擦将长期存在? 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才能为中美贸易摩擦的解决做好充分准备。 关键词:贸易摩擦;贸易失衡;贸易格局;贸易对策 纵观中美双边贸易的历史,尽管中美贸易关系几经起伏和曲折,甚至一度出现过中断,但是由于中美经济具有巨大的互补性和市场容量,只要外部条件成熟,中美贸易关系就能够得到迅速的发展。需要指出的是,中美贸易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历史。在中美经贸关系开始的初期,中美贸易就已经出现了债务纠纷、质量纠纷等贸易摩擦。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及摩擦焦点 1. 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 中美自1979年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来,双边经贸关系虽受两国政治关系的影响,经历了许多波折,但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2年中美贸易额达到971.8亿美元,在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为15.7%,美国是居日本之后的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商务部负责亚太政策的副助理亨利·莱文的一份报告中显示,中国不仅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而且还是美国“十大贸易伙伴中增长最迅速的出口市场”。2002年,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进口来源地;2004年中美贸易总额为1696.3亿美元,同比增长34.3%,其中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为1249.5亿美元,同比增长35.1%,自美进口额为446.8亿美元,同比增长32.0%,中国顺差额为802.7亿美元;2005年,中美贸易总额达到2116.3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额为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额为487.3亿美元,贸易顺差为1141.7亿美元,创下了中美贸易顺差的新高。 从经济结构上看,中国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美国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服务业。从贸易结构上看,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主要是鞋类、服装和玩具等传统产品,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则是飞机、电站设备、电子和机械设备等高新技术产品。这些互补性特征决定,中美发展经贸关系有利于双方的经济利益。 2. 中美贸易摩擦焦点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对策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得发展,中国和美国贸易增长的速度和幅度都非常迅速。自从中美两国建立贸易关系以来,贸易关系就在摩擦和曲折中发展。中国加入WTO以后,中美贸易摩擦越演越烈。贸易赤字、反倾销、技术壁垒等成为中美双方贸易摩擦的焦点。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化解中美贸易摩擦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分析了入世后中美贸易摩擦是趋激烈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美贸易;贸易摩擦;激烈;原因;对策。 一、近两年来中美贸易摩擦的基本情况 立案时间涉及产品贸易摩擦后续进展 2010.11 多层实木复 合地板反倾销反补贴含 并调査 2011年10月12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终裁,只有浙 江裕华实木公司完全褒賜梟所有应诉企业均需支 付不超过5%反倾销和反补贴税,而未参加应诉企 业交综含性税率达85.57% 2011.4 钢制轮毂反倾销反补贴含 并调査 2012年3月19日美国商务部―终裁,认定中国 输美钢制轮毅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如果美国国 际贸易委员会也做出肯定性终裁,美方将据此对 该类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 2011.4 光学增白剂反倾销2012年3月20日,美囯商务部—终裁,认定反倾销调査中国大陆和台湾输美光学增白剂存在倾销行为,大陆产品的倾销幅度介于63.98% 至109. 95%劣之间

2011.4 镀锌钢丝反倾销反补贴含 并调査 2012年3月20日,美商务部公布终裁,认定中国 输美镀锌钢丝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倾销幅度为 194%至235%,补贴幅度为19. 06%至223^.27% 2011.5 钢制高压气 瓶反倾销反补贴含 并调査 2012年3月,美商务部做出初裁补充裁定,中国涉 案企业关税提萵到24.21% 2011.11 太阳能电池反倾销反补贴含 并调査2012年3月20日,美商务部做出初裁,决定对输美产品征收2.9%至4.73%货的反补贴税 2012.1 应用级风塔反倾销反补贴含 并调査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公布初 裁,裁定涉案产品的倾销行为和补贴行为给美国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威胁 2012.3 不锈钢制水 槽反倾销反补贴含 并调査 尚无 20121.3 稀土、钨矿 钼矿美、日、欧盟向世 贸组织争端解决机 构联合提出磋商申 请 尚无 随着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临近,奥巴马政府在对华贸易问题上的态度越来越强硬。每逢美国总统大选临近,两党总统候选人就中美贸易摩擦中的各种问题宣示强硬立场、发表颇具贸易保护色彩的言论几乎成为一种规律性的现象。同时,美国政府和国会就中美贸易争端采取各种贸易保护和制裁措施的积极性也会明显增加。对中国频频发起反倾销反补贴的诉讼,充分反映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实质,也反映出中美两国贸易不平衡的现状。由于中国没有取得市场经济地位,因此,在应对美国反倾销反补贴的诉讼时,中国企业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近些年来,中国企业为了争取公平贸易的机会,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惜重金聘请美国的法律工作者向美国的商务部提出自己的法律意见。但是,从实际结果来看,收效甚微。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拥有庞大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世界贸易组织拖沓的办事效率,给美国以可乘之机。

浅谈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

浅谈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 一、中美贸易战回顾 2018年3月22日,据人民日报报道,美国宣布,针对中国知识产权侵权,将对500亿美元中国出口商品征收关税,中美贸易战打响。 2018年6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华盛顿批准对大约500亿美元自中国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随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发布了两份对中国进口产品适用301条款调查特别关税的征收清单。从2018年7月6日开始,800多种中国产品在进口到美国时需要缴纳25%的额外关税。 2018年6月15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545项约340亿美元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对其余商品加征关税的实施时间另行公布。 美国时间2018年9月17日傍晚,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布声明,指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继续对自中国进口的大约2000亿美元商品征收额外关税。额外关税将于2018年9月24日生效,并在年底前设定为10%的水平。2019年1月1日起,关税将上升至25%。特朗普同时警告称,若中国对美国农户或产业采取报复行动,“我们将立即诉诸第三阶段,另外对约2670亿美元进口商品征收关税。” 北京时间2018年9月18日傍晚,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消息,美方一意孤行,导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为捍卫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中方不得不对已公布的约600亿美元清单商品实施加征关税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5207个税目、约6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或5%的关税,自2018年9月24日12时01分起实施。如果美方执意进一步提高加征关税税率,中方将给予相应回应,有关事项另行公布。 中方再次重申,实施上述加征关税措施的目的是遏制贸易摩擦升级,是对美方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被迫回应,中方希望美方停止贸易摩擦,中美双方通过平等、诚信、务实的对话,相互尊重,共同维护互利共赢的双边经贸关系大局,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原则和多边贸易体制,共同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二、中美贸易战爆发的原因 1.中美贸易严重失衡 中美贸易失衡是特朗普政府挑起贸易战的直接原因,美国要求中国降低美对华贸易赤字1000亿美元并且进一步开放市场。从1976年起直至2017年,美国的贸易收支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逆差状态。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2017年美国商品与服务贸易逆差约5684亿美元。其中,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约3372亿美元,占全部逆差的59.3%。美国对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国仍有较大的逆差,包括欧盟、日本、韩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等。根据国内外专家的分析,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原因主要有逆差数额不准、经济结构使然、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货币政策等。 2.遏制中国制造2025计划 中国的迅猛崛起给美国高科技产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在全球的地位受到严重冲击。美国借以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与应对策略(定稿)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与应对策略 中文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提升和中美经贸联系的不断加深,中国已取代欧盟和日本成为美国的第二大进口国及第三大贸易伙伴;而美国则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并成为其第二大贸易伙伴。然而与经贸合作并存的却是经贸摩擦,合作越密切也就意味着冲突和摩擦越强烈。就当前矛盾焦点来看,美国屡次以人民币汇率和贸易失衡问题为借口向中国发难施压,使两国之间贸易摩擦日益激烈,受到了各国和各经济体的较大关注。引发这些矛盾和冲突的原因,一是两国产业结构的差异,二是两国劳动力的成本差异,三是出于渲染中国威胁论的需要,四是其它政治上的影响。当前,如何应对两国之间的经贸摩擦促使中美经贸更好的合作与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那么如何来减缓贸易摩擦就成了处理中美贸易关系的当务之急。主要从企业以及政府两个层面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历史过程进行简要介绍,并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摩擦产生的原因等各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刻的分析,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中国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而言在应对中美贸易摩擦上的些许策略,希望能为中美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思路。 关键词:中美贸易经贸摩擦策略

目录 引言 (1)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和历史演进 (1)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 (1)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历史演变 (1)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与趋势 (2) (一)中美贸易摩擦现状 (2) (二)中美贸易摩擦趋势 (2) 三、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 (3) (一)美国产业结构转变的结果 (3) (二)中美劳动力成本差异 (3) (三)中国威胁论在作祟 (3) (四)美国的政治需要加剧贸易摩擦 (4) 四、我国应对贸易摩擦的策略 (4) (一)政府策略 (4) (二)企业策略 (5) 结束语 (6) 参考文献 (7)

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看法

对中美贸易摩擦/贸易战的看法 一、美国贸易战回顾 当今世界,中、欧、美、日、俄形成了世界上5大力量中心。而美国在历史上与其他4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过贸易冲突。 1.1 二战后美国与日本的贸易战回顾与分析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日本的小型省油轿车迅速占领美国市场。1979年,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为17%,1980年快速上升到24%,并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与此相反,美国的大汽车公司经营业绩直线下降。于是美国针对日本经济严重依赖出口、投资及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的问题,决定通过贸易战来抑制日本出口,进而降低其经济竞争。这使日本与美国等国家在1985年签署《广场协议》,随后美国对日本展开贸易、金融、汇率等多维打击,日本的贸易顺差与出口增速均有所回落。之后,日本虽通过国际并购与境外投资刺激了经济,且国际资本受日元持续强劲升值预期的吸引进入日本的股市与房地产,但日本企业的跨国投资与国内的股市、房市很快呈现泡沫化,且日趋严重。而同期日本政府并没有意识到境外投资、国内房地产与金融市场泡沫化的重大风险,以致在泡沫自然破裂后,日本房市与股市自20 世纪90 年代初开始持续下行,日本经济遂陷入长期低迷,迎来了“失去的20 年”。 1.2 二战后美国与欧共体(欧盟)的贸易战回顾与分析 欧共体成立后,规定了统一的农产品价格,建立了共同的农产品进口关税,取消了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建立了共同农业基金,同时,还主动调节农产品市场,对

出口进行补贴并进行技术革新等。这一系列的农业政策,提升了西欧各国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也使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及农产品产量获得大幅度提升,西欧各国也逐渐从农业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这显然对美国的农业市场构成了威胁。于是美国开始针对欧共体内部的调节手段进行批评,认为欧共体在农产品领域的高额关税行为属于“贸易保护”,并不符合“自由贸易”精神,但并未能阻挡欧共体继续提升美国农产品的进口关税税率。随着欧共体农产品出口量的快速增长,并影响到美国的出口市场,美国对欧共体的指责也从征收高额关税等“贸易保护行为”转为出口补贴等“不公平贸易手段”上。 在钢铁领域,美国钢铁公司、伯利恒钢铁公司等七家钢铁企业以联邦德国等西欧十一国钢铁公司接受政府补贴,并以低于成本以下的价格向美国倾销钢材为由,在1982 年1 月中上旬,向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了针对西欧十一国钢铁公司的“反倾销”与“反补贴”的诉讼。之后美欧在钢铁领域的贸易战显着升级。2001 年 6 月,全球钢铁行业面临产能过剩问题,美国国内钢铁厂商经营困难。于是,在行业协会要求下,美国针对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钢铁产品出口可能给美国钢铁产业造成严重损害,从而涉嫌违反“201 条款”进行了全球保障措施调查。最终的调查结果确认上述国家钢铁出口违反了“201 条款”。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提交报告后,布什总统裁定,自2002 年3月20 日开始,对大多数种类钢材进口征收为期3 年,最高达30% 的关税,并对厚钢板实行进口限额,同时实行钢材进口许可制度。受此影响,欧盟、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钢材出口量大减。 1.3 二战后美国与苏联/俄罗斯的贸易战回顾与分析 二战后,美苏由同盟转为争霸,美苏贸易在此期间充当了美苏关系的“指示器”。

浅析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其对策

浅析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其对策 目录 论文摘要(中文) (1) 一、目前中国两国贸易摩擦的现状 (2)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 (4)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原因 (4)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政治原因 (6) 三、中美贸易摩擦的应对策略 (7) (一) 加强宏观协调 (7) (二) 调整对外贸易政策 (7) (三) 鼓励积极应诉 (8) (四) 建立贸易摩擦预警机制 (8) (五) 构建多元化的双边和多边贸易体系 (8) 四、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摘要 中美贸易摩擦由来已久。自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显现。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经济全球化促使中美经济联系加强,但随着两国经贸交往全面发展,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在市场准入、保护知识产权、贸易不平衡、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人民币汇率等问题上。中美贸易摩擦不仅有经济方面的原因,而且还掺杂着许多政治因素。美国经常将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挂钩,将贸易问题政治化。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到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外贸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美国又是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因此,做好对美国市场的出口对于我国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弄清两国贸易摩擦的根源在哪里?哪些是技术问题,哪些是制度问题?哪些摩擦短期能解决,哪些摩擦将长期存在?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才能解决好中美贸易摩擦的问题,以促进我国经济平稳长足地向前发展。 关键词:中美关系;贸易摩擦;原因;现状;对策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和美国的双边贸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从中美两国建立贸易关系以来,贸易关系就在摩擦和曲折中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华贸易出现逆差以来,中美双方对贸易不平衡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且争论至今。尤其是每当出现贸易摩擦或时逢选举年,美国总会拿逆差来说事,指责中国没有很好地遵守全球贸易规则,压制中国开放市场,甚至动辄采取强硬的单边行动,对双边贸易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化解中美贸易摩擦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试从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现状就此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些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对策和建议。 一、目前中美两国贸易摩擦的现状 美贸易摩擦包括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美国向中国出口的摩擦集中在知识产权与市场准入等两大问题上。1989年以来,中美之间的知识产权争端始终是热点问题。在这段时间里,中美巨额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纺织品设限等热点问题已被炒得沸沸扬扬,但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波特曼认为,中美贸易摩擦首要解决的应该是知识产权问题。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摩擦主要集中在反倾销和反补贴问题,行业大多集中在如纺织、家电、家具等制造业。其中反倾销是中美最频繁的贸易摩擦。如下表所示: 立 案 涉及产品贸易摩擦后续进展 201 0.1 1 多层实木 复合地板 反倾销反补贴 含并调査 2011年10月12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终裁, 只有浙江裕华实木公司完全褒賜梟所有应 诉企业均需支付不超过5%反倾销和反补贴 税,而未参加应诉企业交综含性税率达 85.57%。

[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及根源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源与实质

[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及根源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源与实质 [摘要]自1979年中关建交及《中关贸易关系协定》签署以来,中关经贸往来日趋频繁。然而,从2001年中国入世以来,中关贸易摩擦此起彼伏,波澜不惊。作为世界两大最重要的经济体,中关间的贸易摩擦也引起了日益广泛的关注。本文旨在分析中关贸易摩擦的现状,进而探究产生摩擦的根源,为中关贸易顺利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关键词]中关贸易摩擦;产业结构;外贸依存度;产品附加值一、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分析为了更好的认清中美贸易摩擦的实质,本人将先简要分析中美建交30年来的贸易摩擦的艰辛历程。第一阶段:单纯经济性贸易摩擦阶段(1980-1989年) 这一阶段由于中美间存在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大多数的贸易摩擦属于经济性质范畴内的经济性问题,由于当时中美政治经济实力上的差距,中方在贸易摩擦中处于绝对的被动地位,因此摩擦的解决途径也基本遵循着“美方立案一中方解释一美方裁决一中方让步一双方达成协议”这一模式。这一阶段涉及的商品还大多数集中在低附加值的纺织品、化工材料以及轻工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第二阶段:政治化摩擦阶段(1990-2001年) 这一阶段中美贸易摩擦主要特征是经济问题的政治化。冷战结束后,由于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的破灭,中美双边贸易关系恶化,美国对华贸易不再简单的以反倾销为主,而是加大了经济制裁手段的使用力度,主要以限制防范对华的高新技术扩散,此外,还扩展到最惠国待遇、知识产权、贸易逆差以及入世等方面。这一阶段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尤其是中美两国经贸的相互依赖性的增强。中国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的主动反击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日益提高。第三阶段:制度性摩擦阶段(2002年至今) 这一阶段中美贸易摩擦主要特征是从纺织品彩电家具等微观经济局面向以人民币汇率、市场经济体制等宏观经济局面为核心的制度性摩擦阶段发展。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硝烟不断,摩擦数和金额迅速攀升,已成为我国加大对外开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以上文提及的中美轮胎特保案来说,涉案金额就高达22亿美元涉及20多家中国企业,10万多名中国工人的就业,特别

中美贸易摩擦主要影响因素探讨

中美贸易摩擦主要影响因素探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美两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但中美两国贸易往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两国贸易联系日益加深的同时,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和贸易冲突也不断加剧。据此,重点探讨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影响因素,希望从中能找到一定的我国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启示。 标签: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因素 doi:10.19311/https://www.360docs.net/doc/5a6840436.html,ki.16723198.2016.31.019 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综合因素、美国方面的因素和中国自身方面的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 综合因素 1.1 WTO規则的不健全 WTO规则的不健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的形式也越来越向多样化发展,手段也更加隐蔽。现有的WTO规则不够清晰,为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制造贸易摩擦的空间,如对于新出现的绿色贸易壁垒、低碳贸易壁垒等这些贸易摩擦手段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从而使得这些贸易摩擦手段合法化。另一方面,WTO中的大多数成员是发达国家,世贸组织体制一开始就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而且制定WTO规则的主导者是发达国家成员,国际贸易规则实质上是偏袒发达国家的利益,其主要受益者是发达国家。美国这个发达国家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上的冲突也自然不可避免。 1.2 中美之间产业结构趋同性增加 我国现已基本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前的人口红利和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在逐步丧失,我国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以前以出口劳动力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转向工业化和多样化发展的产业结构类型上来,并随着我国科技进步和制造水平的提高,制成品的贸易比重大幅度上升,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份额不断上升,中国对美出口的商品结构正在升级,中美之间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减少而趋同性增加,其结果就会使中美之间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大,从而使得中美贸易摩擦就会更加激烈。 1.3 中美双方贸易的不平衡 近年来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差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中美双方贸易额的不平衡也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见表1)。

中美贸易摩擦的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地分析 一、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分析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地发展中国家和最大地发达国家,两国之间地贸易关系自年两国建交以来获得了迅速而全面地发展,这对中美双方和世界经济都是一件大事、好事.自年起,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美经贸关系更是进入加速增长地新阶段,接连跃升新台阶.至年底,年中两国贸易年均增长率达到%,堪称世界之最.中美贸易额年突破亿美元大关,达到亿美元,年突破亿美元大关,达到亿美元,年更达亿美元.目前,美国是中国地最大贸易伙伴国和最大地海外市场.年中美贸易额占中国外贸总额地%,对美出口额占中国出口总额地%.在中美贸易额飞速增长地同时美中贸易逆差不断加大,按美方计算,从年起,美国对华贸易年年逆差,年为亿美元,到年增为亿美元,增加了多倍,年美国对华逆差占美国外贸逆差总额地三分之一以上.b5E2R。 二、中美贸易摩擦地原因分析 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均衡地背景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中美两国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贸易摩擦,这些给中美贸易关系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p1E a n。 (一)美方原因造成地两国贸易摩擦 .经济低迷与新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 近年来,美国经济地低迷与中国地“和平崛起”形成强烈反差.根据美国商务部地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年首季,美国经济仅增长,增速低于分析人士原来预计地和去年第四季度地,是过去四年来地最小增幅,而住房投资下降仍是导致经济减速地主要原因.历史经验表明,贸易保护强弱与经济发展状况有一定地联系,因此只要经济衰退或美国国内产业竞争力下降,美国地贸易保护主义就会重新抬头,并且会采取限制进口,鼓励出口地新贸易保护主义地相关手段,中美贸易发生摩擦不可避免.D X D i T。 .美国国内政治因素地影响 美国总统大选每四年举行一次,自冷战结束以来地历次美国总统大选中,美国对华政策都是两党总统候选人相互攻击地重要议题,这也是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

学年论文 题目: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学生:王晶晶 学号: 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高莉 2013年12月28日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国贸112班:王晶晶指导老师:高莉 (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21)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和美国之间的贸易量和幅度的迅速增大,同时,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也不断的加剧,贸易赤字,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等成为中美双方贸易摩擦的焦点,贸易摩擦对我国的的对外贸易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的负面影响,如何化解这些贸易摩擦,已经成为了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与国际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的和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分析,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美贸易,贸易摩擦,原因,影响,对策 Title ABSTRACT:This paper is that with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hina's foreign trade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trade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amplitude increases rapidly, while the trade fric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have continued to intensifies, the trade deficit,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anti-dumping and other trade frictions become the focus of Sino-US trade friction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produced a more negative impact, how to resolve these trade frictions, has become a country one of the key issues of foreign trade policy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cause of Sino-US trade friction and analyze the economic impact on our country, and have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China - U.S. trade, trade friction, causes, effects, countermeasures 中美两国自从1979年1月建交以来,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的的经济水平和科技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美两国的贸易量和贸易幅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双边贸易额从1978年的24.51亿美元发展到2012年的5000亿美元。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也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由于两国经济互补的经济结构,使中美之间互相存在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美国成为我国贸易摩擦最大,最激烈的国家,美国对外贸易反倾销的指控中,20%以上涉及到中国,给中美贸易蒙上了浓重的阴影,中美在巨大的经济利益前提,但如此大的贸易摩擦,不禁担心,因此深入探究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分析其产生的影响,采取积极的对应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1.中美贸易摩擦形成的原因 1.1美国的原因 1.1.1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具有两面性,为了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上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对本国商品实行各种优惠措施,并对国外商品实行贸易行壁垒。出口上推行自由化原则,要求实行所谓的“公平贸易”。只要美国的经济衰退和国内

最新浅析中美贸易摩擦中的中国因素1论文

浅析中美贸易摩擦中的中国因素(1)论文 【摘要】中美建交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发展迅猛。自1983年美中之间第一次出现贸易逆差以来,美中之间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美国方面认为美中之间的贸易逆差将损害美国国内的利益。因此,近年来美中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美国也加强对中国反倾销和发补贴的调查以及设置环保审核等贸易壁垒力图阻止中国的产品向美国出口,防止美中贸易逆差的继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中国应该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方式向WTO申诉,另一方面也要分析自身的原因,最终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改善美中贸易之间的关系。【论文关键词】贸易摩擦加工贸易美中逆差一、中美贸易的现状中美建交以来,双边国际贸易发展迅猛。据中国商务部网站上公布的数据统计,美中之间在1993年首次出现贸易逆差,金额为62.76亿美元,截止2008年10月份,美中之间的贸易逆差达到1441.95亿美元,是1993的18倍多。美国商务部网站数据显示,中国从1991年起成为美国第二大逆差来源地,但是200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了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的迅速增长引起了美国国内学者的注意,他们认为,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损害了美国经济,包括对就业等方面构成威胁。因此,近年来美中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美国也加强对中国反倾销和发补贴的调查以及设置环保审核等贸易壁垒力图阻止中国的产品向美国出口,防止美中贸易逆差的继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中国应该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方式向WTO申诉,另一方面也要分析自身的原因,最终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改善美中贸易之间的关系。二、美中贸易逆差持续增长的中国因素分析(一)中国优惠的引资政策对美中贸易逆差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吸引外资的各种优惠政策,

最新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及其对策分析1论文

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及其对策分析(1)论文 【论文摘要】中国加入WTO六年后,中美经贸关系中的一些老问题如最惠国待遇、市场准入等已经得到了解决或不再被过多地关注,但是另一些问题却逐渐升级为双边贸易摩擦的新焦点。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美贸易现状,发现在美国总体贸易逆差居高不下并且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分析中美经贸关系中出现的问题,面对新机遇,积极运筹,采取怎样的贸易对策来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和摩擦。【论文关键词】贸易摩擦贸易对策一、中美贸易关系现状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自1979年两国建交以来获得了迅速而全面的发展,这对中美双方和世界经济都是一件大事、好事。自2002年起,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美经贸关系更是进入加速增长的新阶段,接连跃升新台阶。至2006年底,5年中两国贸易年均增长率达到27.2%,堪称世界之最。中美贸易额2003年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1263亿美元,2005年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达到2116.3亿美元,2006年更达2626.8亿美元。目前,美国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国和最大的海外市场。2006年中美贸易额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4.9%,对美出口额占中国出口总额的20%。在中美贸易额飞速增长的同时美中贸易逆差不断加大,按美方计算,从1983年起,美国对华贸易年年逆差,1983年为3.2亿美元,到2006年增为2325亿美元,增加了700多倍,2006年美国对华逆差占美国外贸逆差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二、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分析 1.目前中美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反倾销、反补贴等微观经济领域,这与中美两国进出口结构的差异有关。美国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国大量低成本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冲击了美国同类企业,引起了失业和企业效益不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