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高考试题)及答案j解析

合集下载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滚动复习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答案。

每题3分,共60分)1.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从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社会的“信息高速公路”,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文化现象渗透在社会发展历程中 B.文化现象无处不在C.图腾崇拜属于原始的文化现象 D.文化现象存在于人类社会中2.庐山兼具六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作为中国独具特色的宗教圣地,该地正倾力打造“宗教名山”品牌,积极将宗教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开辟极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圣地游。

这表明A.在宗教文化圣地,人人都应该参加宗教活动 C.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源B.与旅游相结合的宗教活动都属于正常的宗教活动 D.宗教思想是先进的文化3.伟大诗人雪莱说:伟大的诗篇即永远喷出智慧和欢欣之水的喷泉A.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C.文化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D.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广度和深度4.从文化的来源看,文化是A.在人们头脑中主观自主的 B.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C.人们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D.前人通过书本传承下来的5.在下列现象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A.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帮农民生产致富B.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C.游客在云南丽江观赏《丽水金沙》大型歌舞表演 D.黄山秀美的自然风光6.很多中国人在海外定居了几十年,但到了晚年还是有叶落归根的思想。

这表明()A.中国人在海外住不惯 B.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受别的思维方式的影响C.一定的思维方式形成后就固定不变了 D.一定的思维方式形成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7.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将进一步扩大,势必引发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碰撞和磨合。

人们将愈来愈强烈地感受到:文化就是一种经济,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

文化将大踏步地进人市场,经济性将成为文化产业的基本性质之一。

最新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单元综合测试卷(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最新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单元综合测试卷(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文化与生活》单元测试卷(一)一、单选题。

1.歌谣,历来是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千百年来,一直流传于民间的渔歌,就是渔民根据渔业生产的特殊性和流动性,逐步积累和创作出来的一种口头音乐艺术形式。

这说明①音乐艺术普遍存在于各个领域②歌谣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③民间渔歌属于物质文化遗产④歌谣为人所创造和为人所特有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2.箱储卷轴心常逸,腹有诗书气自华。

让终身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追求知识成为一种潮流,让开卷阅读成为一种时尚,共建共享书香弥漫的美好生活。

开展全民阅读,主要是因为()①人往往在无形与被动中接受文化熏陶②参与文化生活是培育文化素养的途径③书籍和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④文化本质上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物质力量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3.“地名”是活化石,是分布在历史长河里的时空符号。

“地名文化”是集体记忆,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与文明脉络。

由此可见,“地名文化”()①产生于各种形形色色地名的基础上②缘起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③具有一种凝聚力与亲和力,并蕴藏着个人情感④是某一个地域文化的反映,一种特定文化象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冰雪是北国的精灵和冬天的使者。

围绕着冰雪资源的开发,冰雪旅游、冰雪艺术、冰雪体育、冰雪科技、冰雪商品等一系列相关产业蓬勃发展,点燃了冰雪消费热。

可见③文化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④冰雪文化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5.“桂林山水甲天下,侗族风情看三江”。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同胞的吃、穿、住、行都具有十分突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侗族自治县将这些文化资源与旅游相结合,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增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

这告诉我们()①文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巨大智力支持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③文化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与经济相互促进④优秀文化增进民族凝聚力,与政治相互交融A.②④B.①②C.③④D.②③6.某市发挥文化底蕴丰厚的优势,大力发展当代书画产业,书画年成交额高达50多亿元,成功地将文化优势转变成了经济优势。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高考试题)及答案j解析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高考试题)及答案j解析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24小题,共48分)1.《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体现了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

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叹道:“太精彩了!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文亿的博大精深。

”这反映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3.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

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

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

这种现象说明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C.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4.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该诗句可以体现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③文化具有继承性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③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④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6.广东某县依托葛洪等历史名人的文化遗产,致力于挖掘当地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和宗教文化,力塑文化旅游品牌。

2014高二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人教版)

2014高二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人教版)

2013—2014学年度《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高二文科政治一、单项选择题(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2.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下列属于文化的有: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②科学发展观③中国的四大发明④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⑤园林雕塑⑥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⑥1.解析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属于经济,人大会议召开属于政治2.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在孩子和年轻白领中迅速走红,有人喜欢临危不乱的懒羊羊,说做人要做懒羊羊;有人喜欢灰太狼,说要学习灰太狼屡败屡战的精神。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这说明( )A.文化是人所创造出来的一种价值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C.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D.文化环境决定人的思维方式2.解析C3.改革开放30年来,约有数万条新词产生,如外资企业、知识经济、经济特区、电子邮件、多媒体、软件、信用卡、再就业、北京奥运会、构建和谐社会、文化软实力等。

这一事实说明A.人类文化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人类文化来自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人类文化是人脑主观自生的D.人类文化先于人类实践活动3.解析B4.改革开发30年来,各种新的事物在中华大地上不断出现,各种新的思想逐渐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一事实表明: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③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④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4.解析B5.某陶瓷企业撇开建陶行业一味模仿欧美设计的惯常做法,大胆创新,将中国的书法、绘画艺术巧妙地融入到设计中,把中国文化元素导人产品,一举打开了国内外市场。

这表明:A.传承中国文化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基础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能够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C.对外贸易是全球化背景下传播文化的主要途径D.含有中国文化元素的产品优于欧美设计5.解析B6.下列能够体现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的现象有: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为推动经济发展,发展教育,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③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④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解析A7.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因为①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②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③我国在文化发展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④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是我们工作重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解析A8.某省省委书记说:“不提高文化软实力,就不能树立我省发展的新形象,我们的经济竞争力也会受到影响。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高考试题)及答案j解析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高考试题)及答案j解析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高考试题)一、选择题(24小题,共48分)1.( 2010高考•北京卷25)《阿凡达》是一部运用 3D 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 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 3D 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 (2010高考•福建卷25)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

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叹道:“太精彩了!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文亿的博大精深。

”这反映A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B •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3.(2010年高考•天津卷8)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

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

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 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

这种现象说明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C.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4. (2010高考•广东卷31)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5. (2012安徽8)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 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① 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登临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①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A.①②③B.①②④”该诗句可以体现② 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C.①③④D.②③④ ③ 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④ 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A.①②B. ①③C.②④D.③④6. (2012广东31)广东某县依托葛洪等历史名人的文化遗产,致力于挖掘当地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和宗教文化, 力塑文化旅游品牌。

(完整版)2019文化生活高考题汇总

(完整版)2019文化生活高考题汇总

2019年各地高考真题《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全国Ⅰ卷20.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丹顶鹤象征着圣洁、高贵,无数文人雅士以鹤自喻,折射出人们对它的喜爱。

现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成为社会共识,人们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高度来欣赏鹤、喜爱鹤、保护鹤。

鹤的寓意的变化表明①人们的审美观念深受价值观念的影响②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④每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会趋于一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6分)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

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

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

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

2012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

(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1)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10分)(1)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化也会变化发展。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doc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doc

201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 A.任何文化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B.一定的经济、政治是由一定的文化决定的C.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D.政治是文化的基础,经济是文化的集中表现2.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2008年6月12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北京钓鱼台5号楼紧紧握手,两会领导人直接启动了双方中断九年多的商谈。

②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③晨练、下棋、唱歌、扭秧歌等社区活动④某校为迎接高考的到来,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共铸诚信”征文活动⑤书法协会、美术协会、读书俱乐部等社团活动⑥2008年6月17日至18日,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举行A.①②③B.④⑤⑥C.③④⑤D.②③⑥3.文化的形式丰富多彩,下列属于文化的是()①思想②道德③教育④艺术⑤法规⑥制度⑦信念⑧“超级女生”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⑥C.②③④⑥⑦⑧D.①②③④⑦⑧4.自2001年文化部提出“把春节建成宣传中国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新载体”以来,春节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

春节文化在世界的传播()①可以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②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③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④能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近年来,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年产值近600亿英镑,从业人员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每年的出口额达80亿英镑,极大地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达标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达标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达标检测(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们穿梭在都市的大街小巷,打量着身边来往的人与物,享受着都市的文明生活。

这身边的一切,都是一种潜在的文化!这段文字说明( )A.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B.文化与世界相伴而行,自然而生C.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色彩D.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2.苏东坡的“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丘浚的“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

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杨维桢的“绿衣歌舞不动尘,海仙骑鱼波袅袅”,无不描绘出海南宛如仙境的动人景象。

然而再美的海南自然风景也不能称为文化,这是因为 ( )①文化不包括非意识形态性质的东西②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③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④纯自然风景不会给人以文化感悟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我太南(难)了”“区块链”“硬核”等作为时代的一面镜子,网络热词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现实,也有助于我们进行反思和调适,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说明(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B.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C.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D.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4.“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是因为(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先进文化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③文化成为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④当前我国国民的文化素质与世界各国相比普遍偏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在知识经济时代,有人把国家区分为“头脑国家”和“躯干国家”,“头脑国家”通过生产和输出知识支配“躯干国家”,“躯干国家”受“头脑国家”的控制与盘剥。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把创造知识作为我国当前工作的中心②要把文化建设作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④文化与经济、政治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决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一个只能出口机器设备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国家,成不了世界大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高考试题)注:每道题认真书写,卷面整洁,赠送10分一、选择题(24小题,共48分)1.(2010高考·北京卷25)《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体现了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10高考·福建卷25)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

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叹道:“太精彩了!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文亿的博大精深。

”这反映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3.(20XX年高考·天津卷8)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

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

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

这种现象说明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C.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4.(2010高考·广东卷31)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该诗句可以体现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③文化具有继承性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2012安徽8)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③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④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6.(2012广东31)广东某县依托葛洪等历史名人的文化遗产,致力于挖掘当地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和宗教文化,力塑文化旅游品牌。

该县的这一做法是基于①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②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④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7.(2012海南17)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

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棷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此可见,黎族文化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

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

回答8-9题。

8.(2012北京)优秀城市雕塑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①显示城市的文化底蕴②活跃城市的文化市场③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④培育优秀的文化人才A.①③ B.①④ C.②③D.②④9.(北京25)优秀城市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品①体现了城市环境对雕塑风格的依赖②反映了雕塑理念与城市环境的统一③体现了城市环境是时代精神的产物④反映了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融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2011南京模拟)某校开展以“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主的读书活动。

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

这是因为①文化能促进社会全面发展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③有文化修养才会有崇高的道德④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1.(2011高考江苏卷20)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

该材料告诉我们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20XX年高考福建卷26)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

可见,优秀的文化A.彰显时代的精神,创造时代的未来B.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C.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D.源于时代的智慧,推动时代的前13.(20XX届南通模拟)20XX年产生的网络新词,像“给力”、“涨时代”、“神马都是浮云”等,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

这表明A.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B.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目的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 D.文化创新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14.(20XX年广东卷)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这体现了文化①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源于实践,引导实践的发展③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④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20XX年高考天津卷)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具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

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

这体现了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16. (20XX年高考全国卷)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交口称赞。

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

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③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④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7.(2013·四川卷·9题)手机已经从简单的通话工具演变为个人信息智能终端设备。

至20XX年底,我国手机用户突破11亿。

如今,手机已是更新换代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手机支付、办公、游戏、社交、网络浏览等已经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

这体现了①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②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动力③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④文化改变人的生活方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8.(2013·天津卷·4题)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东方美人”是台湾苗粟出产的一种名茶,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是被小绿叶蝉咬过的乌龙茶叶。

很久以前,英国女王偶人品尝到此茶,将悬在茶杯里的茶叶赞叹为“正在跳舞的东方美女”,茶名由此而得,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过冰滴壶,一滴滴冰水滤过茶叶,茶汤香气馥郁,色若琥珀。

这表明A.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C.文化能够增强人得精神力量D.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19.(2013·福建卷·30题)在明亮的太阳照不到的地方,青苔的生命照常在萌动。

青苔的花特别小,但一点也不自惭形秽,一点也不自暴自弃,而是象牡丹一样自豪地绽放。

这段优美的话语A.开启人的智慧,揭示世界本质,发人深思B.陶冶人的情操,丰富精神世界,使人奋进C.如理性的明灯,指明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D.似春雨般润物,催生人们对永恒真理的不懈追求20.(2013·广东卷·31题)20XX年3月,广东某市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

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

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②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1.(2013·广东卷·32题)20XX年1月,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

甲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

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②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③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④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2013江苏)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

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

”这启示我们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23.(20XX届惠州模拟)电影《孔子》公映以后,受到很多人的欢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些影响中国人两千多年的经典语句在影院中回荡时,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

一位母亲专程带孩子去看《孔子》,希望孩子多了解一些儒家思想和文化。

由此可见A.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中华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C.我们要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D.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24.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

中央高度关注文化是因为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物质力量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③二、非选择题(共42分)25.(20XX年高考福建卷39)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有人认为,“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向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

”请你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