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等W辅助生产费用明细审计程序表
产品生产成本审计程序表

审计人员:审计日期:复核人员:复核日期:
5.审查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检查成本开支范围是否合规,分配方法、分配标准的选用是否合规、一贯,计算是否正确。详见制造费用明细检查表。
6.审查基本生产成本的分配与结转。检查完产品与在产品的分配以及分类法中类内各种产品成本的分配等产品产成本计算所运用的方法、标准是否合规,各期是否一致,计算是否正确。详见基本生产费用明细检查表。
(审计机关名称)
产品生产成本审计程序表
被审计企业:页次:
审计程序
执行情况说明
工作底稿索引号
1.取得或编制产品生产成本报表或明细表。
2.对各种产品成本及其构成进行分析性复核,确定审计重点产品、重点费用项目、重点月份及重点生产环节
(1)编制各种(主要)商品产品成本项目构成分析表。
(2)编制某种产品成本项目及各月份波动分析表。
(3)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实质生测试重点产品及重点费用项目及重点审查月份。
3.审查生产费用要素的归集与分配。检查成本开支范围是否合规,归集对象是否正确,分配方法、分配标准的选用是否合规、一贯,计算是否正确。详见要素费用明细检查表。
4.审查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检查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分配标准的选用是否合规、一贯,计算是否正确,受益对象的确定是否正确。详见辅助生产费用明细检查表。
(财务管理表格)会计报表附注明细审计程序表

2.检查存货在会计报表附注或附表中的披露
(1)按适合于本单位业务情况的方式反映每一主要类别存货的金额;
(2)存货计价政策和当方法、存货计价政策和方法的变动对当期及以后各期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3)年末尚未处理的盘亏、毁损的存货数额及其可能发生的损益;
(4)代销、代管商品的数额;
(7)采用权益法时,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会计政策的重大差异;
(8)投资变现及投资收益汇回的重大限制。
4.检查固定资产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
(1)所采用的折旧方式与折旧方;
(2)本期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情况;
(3)用于抵押、但保的固定资产;
(4)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情况。
5.检查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及其他资产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
14.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
(1)企业经济性质或类型、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地、注册资本及其变化;
(2)企业的主营业务;
(3)所持股份或权益及其变化;
(4)交易的金额或相应比例;
(5)末结算项目的金额或相应比例;
(6)定价政策(包括没有金额或只有象征性金额的交易)。
审计人员:审计日期:复核人员:复核日期:
(5)用于抵押、担保的存货的数额。
3.检查投资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
(1)当期发生的投资净损益;
(2)短期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和长期股权的期末余额,长期股权投资中对子公司、合营公司、联营企业的投资;
(3)当年提取的投资损失准备;
(4)投资的计价方法;
(5)短期投资的期末市价;
(6)投资总额占净资产的比例;
13.审查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动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
基本生产明细审计程序表

基本生产明细审计程序表
索引号:
(审计机关名称)
基本生产明细审计程序表
被审计企业
索引号:
1. 审查基本生产成本费用的发生
(1)结合要素费用的审计,将基本生产明细账与各要素费用分配表进行核对。
(2)结合辅助生产费用的审计,将基本生产明细账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进行核对。
(3)结合制造费用的审计,将基本生产明细账与制造费用分配表进行核对。
(4)将基本生产明细账中未通过要素费用、制造费用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的大额、异常借方发生额与相关原始凭证核对,检查其真实性、合法性。
2. 审查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分摊。
(1)抽查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分配表。
①将分配表金额与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进行核对。
②将在产品数量、完工产品数量与在产品收发台账、完工产品入库单进行核对。
辅助生产费用明细审计程序表

辅助生产费用明细审计程序表
1 / 1 索引号:
(审计机关名称)
协助生产花费明细审计程序表
审计公司 :页次:
履行情工作稿本
审计程序
况说明索引号
1.审察协助生产花费的发生
(1)联合因素花费的审计,将协助生产明细账与各因素花费分派表进行查对。
(2)联合制造花费的审计,将协助生产明细账与制造花费分派表进行查对。
(3)将协助生产明细账中未经过因素花费、制造花费和协助生产花费分派表的大
额、异样借方发生额与有关原始凭据查对,检查其真切性、合法性。
2.审察协助生产花费的分派结转
(1)抽查协助生产花费分派表①将应分派的花费额与协助生产花费明细账进行查对。
②依据详细的协助生产花费分派方法,将花费分派标准与有关的工时、定额等生产、管
理资料进行查对,检查分派标准能否真切、使用能否正确。
③对分派结果进行复算。
(2)对非生产部门供给的劳务能否进行了相应的进项税转出账务办理。
(3)审察各月份协助生产花费分派方法、分派标准使用的一向性。
(4)对生产工具、模具、维修用备件等成型产品的协助生产产品成本的审计,对比
基本生产产品成本审计进行。
内审工作流程

2009-7-15 15:12 【大中小】【打印】1、货币资金审计( 1 )审计目标证实货币资金余额的存在性、完整性、收付业务的合法性( 2 )内部控制系统测试调查了解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系统——→查验签发支票登记簿与签发支票存根——→抽验资金收付款凭证——→核实收入货币资金收款收据——→检查日记账,抽查银行存款调节表与库存现金盘点表——→检查不相容职务划分情况——→检查货币资金收付凭证管理——→评价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系统。
( 3 )实质性审查①库存现金审查首先出纳员将现金全部放入保险柜暂作封存,要求出纳员将全部凭证入账,结出当日现金日记账余额,填写“现金出纳报告书”。
在会计主管人员和内审人员在场的情况下清点现金,并作记录。
填制“库存现金清点表”,该表由出纳员、会计人员共同签字,作为审计工作底稿。
库存现金清点表应反映实际库存现金清点数,当日现金日记账结余数,账实是否相符。
即有无溢缺。
②现金收付业务的审查抽查现金日记账记录,至少抽查 1 至 2 个月的现金日记账,审查原始凭证。
③银行存款的审查审核银行存款日记账记录,核证银行存款收支的截止日期,抽查银行存款的账面余额。
2、存货审计( 1 )审计目标证实存货的存在性、完整性、所有权归属、计价的正确性、采购与销售的合法性、分类的正确性( 2 )内部控制系统测试调查了解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系统——→抽查部分采购业务文件,追踪其业务系统——→抽查部分存货出库业务,追踪其业务处理系统——→审查存货管理制度——→抽查盘点记录——→评价存货内部控制系统( 3 )实质性审查①材料的审查材料采购的审查:审查订货合同——→审查材料的验收入库情况——→审查材料采购成本,查看采购成本的构成项目是否正确,采购费用分配比例是否合理,采购成本是否合法、正确。
采购成本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审查在途材料——→审查材料采购的账务处理②库存材料审查盘点库存材料,时间安排在结账日或接近结账日③材料出库的审查对生产领用材料应核实生产计划,核查发出材料的计价,揭露弄虚作假的行为3、应收账款审计( 1 )审计目标①证实应收款项的存在性、正确性、销售退回、折让与折扣的合法性、截止日期的正确性、坏账损失的真实性( 2 )内部控制系统测试调查了解并描述应收款项内部控制系统——→检查不相容职责的划分——→验证期末余额的合理性——→抽查客户账龄分析表——→审查销货折扣与收款的合理性——→审核坏账损失的账簿记录及相应的手续——→评价应收款项内部控制系统( 3 )实质性审查①应收账款的审查取得应收款明细表——→发出询证应收账款——→分析询证函及应收账款余额——→取得或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确定应收账款的可实现价值——→审查坏账准备金的提取与使用②应收票据的审查取得应收票据分析表——→清点库存应收票据——→询证应收票据——→对应收票据发生和收回的审查——→对票据贴现的审查——→分析评价应收票据的可兑现程度4、固定资产审计( 1 )审计目标①证实固定资产的存在性、完整性、分类的正确性、所有权的归属、计价的正确性、折旧方法的选用及其计算的正确性( 2 )内部控制系统测试深入了解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系统——→验证固定资产的新增手续——→验证固定资产的退废手续——→抽验固定资产验收报告——→检查固定资产账、卡的设置情况——→评价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系统( 2 )实质性审查①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审查②固定资产增加与减少的审查③固定资产折旧的审查④固定资产结存的审查⑤在建工程审查1、主营业务收入审计( 1 )审计目标证实主营业务收入的真实性、分类的合理性、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2 )内部控制系统的测试了解并描述内部控制系统——→测试销售计划——→审查销货合同——→检查岗位职责的执行——→测试销货制度的执行——→评价主营业务收入的内部控制系统( 3 )实质性审查①分析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趋势——→将企业的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与该年度计划数对比了解计划完成程度,与上年度相比了解其变动趋势。
费用等会计报表审计程序表

2.实施损益表实质性测试程序
损益表实质性测试,就是在审计结束之时,对与收入、成本和费用有关的审计证据进行复核、评价,并检查损益表的编制情况。
(1)复查和评价审计证据。审计人员应复查审计过程中所收集的有关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及其分配的审计证据,分析、评价所收集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相关、合法、可靠。如果所收集的审计证据经复查,被认为不可靠、不相关、不合法或不充分,应追加审计程序,补充收集审计证据。
索引号:
(审计机关名称)
会计报表审计程序表
被审计企业: 页次:1
审计程序
执行情况说明
工作底稿索引号
1.实施资产负债表实质性测试程序
资产负债表实质性测试,就是在审计结束之时,对与资产负债表有关的审计证据进行复核、评价,并检查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情况。
(1)复查和评价与资产负债表有关的审计证据。审计人员应复查审计过程中所收集的有关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审计证据,分析、评价所收集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相关、合法、可靠。如果所收集的审计证据经复查,被认为不可靠、不相关、不合法或不充分,应追加审计程序,补充收集审计证据。
5.会计报表附注审计
(1)审查会计报表各项目的增减变动
(2)审查会计基本假设
(3)审查或有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4)审查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动
(5)审查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
(2)审查损益表列示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工业企业会计制度》等的规定。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实施实质性分析性复核审计程序
在会计报表项目实质性测试结束之后,审计人员应对会计报表及有关资料总体分析性复核。
产品生产成本审计程序表

(审计机关名称)
产品生产成本审计程序表
被审计企业: 页次:
审计人员:审计日期:复核人员:复核日期:
大家都来到荷塘,挖莲藕抓鱼虾,捉泥鳅捡螃蟹,人声鼎沸,笑语欢声,相互谈说着要如何弄出一顿顿可口的美味。
光是莲藕的吃法就有很多:熬汤炖肉八宝酿、清炒生吃蜜饯糖,还可以磨成藕粉,加入砂糖或蜂蜜,在温水里一泡,就是一杯清凉清甜的解暑饮料。
用鲜莲叶来熬粥,蒸饭蒸鸡,或蒸其它肉类味道都是极鲜美的,做出来的食物均带着一股淡淡的莲叶清香。
人们那么喜欢荷花,不单单是因为它的芳香美丽洁净高雅,更因为它全身是宝,每一处都可食可药可用。
我最喜欢的是生鲜莲子羹。
把剥好的莲子对半打开去芯,莲子芯很苦,可以药用,没有芯的莲子是甜的,正好用它熬糖水。
把足量的生莲子洗净,和着一小片生姜一片鲜莲叶,放进清水锅里,盖着盖子大火烧滚,转小火熬二十分钟,捞起莲叶,加入冰糖,小火慢熬,边熬边搅拌,十五分钟后,一款既清香甘美又消暑解渴的莲子羹就做成了。
这样的汤水,在炎热的夏季里,只要喝过一次都不会忘记。
审计管理流程(含审计配套表格共9个)

审计管理流程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订记录1.流程图2.流程概况3.工作程序3.1.审计工作的原则1)内部审计活动应该依法、独立、客观、公正。
2)“依法”是指审计依据应参照国家颁布的审计、财经、税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在此还包括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等。
3)“独立”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人员方面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独立开展审计工作,不受其它部门的干涉,审计工作的范围和深度不应受到影响和限制;能独立地发表审计意见和建议。
审计人员不得以任何决策制订者的资格参加被审计单位的实际经营管理活动,以保持客观公正的能力和立场。
内部审计的审核与评价工作不能代替或减轻组织中其他人员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4)“客观”是指审计工作中所收集的审计证据以及对审计发现的表述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如实。
5)“公正”是指审计报告中的审计意见、审计结论应恰如其分,不偏不倚,保证充分的公允性。
坚持证据确凿,结论公正,评价合理,建议中肯。
3.2.审计工作的目的1.加强内控:通过对企业制度、流程执行情况的事中监控、事后检查,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确认,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保证内部管理报告和对外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确保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与有关决议、可适用标准等得到遵守,发现内控问题,提供企业内部控制改善建议与方向。
2.防范风险:审计过程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审计监察部应搭建企业的审计风险评估机制,在审计过程中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风险,提出预警及改进意见,规避风险,保障企业经营安全。
3.提高绩效:通过对企业运营效率的检查,分析人、财、物等经济资源和信息资源是否为履行部门职责、开展经营管理活动发挥了最大效用,是否存在效益低下和损失浪费等问题,提出改善建议,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
3.3.审计监察部及审计人员的主要职责与职权➢风控体系职责:1)体系建设:1.负责审计监察管理体系和机制建立;建立审计监察管理制度与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抽查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①将应分配的费用额与辅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将费用分配标准与相关的工时、定额等生产、管理资料进行核对,检查分配标准是否真实、使用是否正确。
③对分配结果进行复算。
(2)对非生产部门提供的劳务是否进行了相应的进项税转出账务处理。
(3)审查各月份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分配标准使用的一贯性。
(4)对生产工具、模具、修理用备件等成型产品的辅助生产产品成本的审计,比照基本生产产品成本审计进行。
索引号:
(审计机关名称)
辅助生产费用明细审计程序表
审计企业:页次:
审计程序
执行情况说明
工作底稿索引号
1.审查辅助生产费用的发生
(1)结合要素费用的审计,将辅助生产明细账与各要素费用分配表进行核对。
(2)结合制造费用的审计,将辅助生产明细账与制造费用分配表进行核对。
(3)将辅助生产明细账中未通过要素费用、制造费用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的大额、异常借方发生额与相关原始凭证核对,检查其真实性、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