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专题 书法篆刻

合集下载

高二美术书法篆刻教案及反思

高二美术书法篆刻教案及反思

高二美术书法篆刻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高二美术书法篆刻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了解书法和篆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掌握书法和篆刻的基本笔画和构图方法;3. 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审美能力;4. 提高学生的书法和篆刻技能。

教学内容:1. 书法基础知识:a. 介绍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史;b. 介绍书法的分类和特点;c. 讲解书法的基本笔画和构图方法。

2. 篆刻基础知识:a. 介绍篆刻的起源和发展历史;b. 介绍篆刻的分类和特点;c. 讲解篆刻的基本刀法和技巧。

3. 书法和篆刻实践:a. 给学生提供书法和篆刻的练习材料,如毛笔、宣纸、篆刻刀等;b. 引导学生进行基本笔画和刀法的练习;c. 指导学生进行书法和篆刻作品的创作。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书法和篆刻的经典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分别介绍书法和篆刻的起源、发展历史、分类和特点,让学生对其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 技巧讲解:详细讲解书法和篆刻的基本笔画、构图方法、刀法和技巧,通过示范和实例演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4. 练习实践:提供练习材料,让学生进行基本笔画和刀法的练习,逐渐提高技能水平。

5. 创作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指导学生进行书法和篆刻作品的创作,注重个性和创新。

6. 展示和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评价,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指导。

7. 反思: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总结所学内容和经验,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教学资源:1. 书法和篆刻的经典作品图片;2. 毛笔、宣纸、篆刻刀等相关工具;3. 练习材料和作品展示板。

教学评价:1. 学生的练习笔画和刀法是否准确;2. 学生的创作作品是否具有个性和创新;3. 学生对书法和篆刻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书法和篆刻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基本技巧,并能进行创作。

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和指导,学生对书法和篆刻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并能够进行基本的练习和创作。

人教版美术选择性必修2第3单元第9课 篆刻之道

人教版美术选择性必修2第3单元第9课 篆刻之道
篆刻是篆法、章法、刀法三者有机融合的艺 术。书法讲究笔法,篆刻强调刀法。传统的 执刀方法有三指执刀法、握拳执刀法。运刀 法有冲刀法、切刀法、双刀法、单刀法等。 篆刻中最能反映作品气象、精神的要推章法。 治印前必须反复构思,数易印稿,然后动刀。 章法须讲精气神,精是根本,气贵流动,神 采崇尚变化、出新,古朴而不呆滞,高雅而 不落俗套。而篆刻本身,亦可独立存在。
(二)篆书笔顺特点笔顺是写好篆书的关键之一。篆书 的笔顺与今天通行的楷书的笔顺规则基本相仿,如先横 后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但有些篆字书写与今天 通行的楷书的笔顺也有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处正是篆 书笔顺的特点,掌握了这些特点,就能把握好篆书的结 体,做到对称均衡。对称均衡是篆字的特点,对于有中 心竖线的篆字,应先写中间竖笔或中间部位的笔画,中 间定位后,再写左右对称的其他笔画。
二、分朱布白讲章法印章的布局变化很多,篆刻家治印时往往根据印文 内容或风格需要灵活处理。分朱布白的章法大致可分为:
(一)自然均衡 (二)大小相间 (三)穿插挪让 (四)边栏修饰
(一)自然均衡 自然均衡是印章布局的初步要求,在选定 篆书字形后,第一步就是根据要刻的印文 字数来分配印面。以常用的正方形印面为 例,两字印文通常左右安排,四字、六字 均可平均分割印面;三字、五字、七字可 用笔画最繁的一个字占据两字位置,或用 笔画较少的两个字合占一字位置;若字数 过多或者是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印面, 便应根据字形笔画多少来划分各自位置大 小,以整体疏密均衡为原则。
篆刻之道
目录 01 一、印从书出学篆法
02 二、分朱布白讲章法 03 三、以刀为笔重刀法
基本问题: 篆书的基本写法,印章中章法布局和刀法是如何 表现的?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 借鉴了中国篆刻艺术的元素和方 式,让世界了解了中国篆刻独特 的艺术魅力。本课我们一起来认 识篆刻艺术,在基本掌握篆刻的 篆法、章法、刀法的基础上,为 自己刻一枚印章,体验与感受中 国篆刻艺术的魅力。

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篆刻和京剧

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篆刻和京剧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书法和篆刻
1.中国书法的书体 我国书法的书体大体可以分为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
书、草书、行书五种。 (1)篆书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总称,广义的篆书还包括甲骨
文、金文、石鼓文等。早在6000多年前,陶器刻画的符号 和描绘物象的图画就具有文字的雏形。随后在漫长的发展中, 产生了象形(图画)文字。 (2)隶书 隶书是由篆书简化、演化而成的一种字体,隶书变 篆书圆转的线条为方折,比篆书的笔画大为减少,几乎摆脱 了图案化笔画,变成符号化的线条。隶书形体扁平方折,工 整精巧,轻重顿挫富有变化,“蚕头燕尾”,便于书写,艺 术欣赏的价值也大大提高。这种书体流行于“徒隶”(下层办 公文的小官)之中,故称为“隶书”。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书法和篆刻
(4)草书 草书自草篆而来,是隶书的草写体,起源于西汉, 称为“隶草”;东汉时盛行,称为“章草”。草书是按一定规 律将字的点画连写,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 的乱写,它的艺术欣赏价值超过实用价值。一般分章草和今 草两种。章草是隶书简易急就快写的书体,字字独立不连写, 笔画带有隶书的笔意。东汉史游的《急就章》是著名的代表 作品。今草是楷书的快速写法,点画飞动,上下字之间笔画 痕迹往往牵连相通。今草的著名代表作品是晋代王羲之的 《十七帖》、唐代孙过庭的《书谱》等。唐代的张旭和怀素 两人将今草写得更加放纵,飞腾奔宕,数字相连,笔势连绵 回绕,字形变化繁多、夸张浪漫、难以辨认,成为“狂 草”(亦称“连绵书”),变成了纯书法的艺术品。狂草的代 表作品是张旭的《古诗四帖》和怀素的《自叙帖》等。
2.山水画 山水画简称“山水”,以描绘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到五代、
北宋时,山水画已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艺体类选修课篆刻艺术基础ppt课件

艺体类选修课篆刻艺术基础ppt课件
、其他工具
常用的用具还有砂纸板(粗、细砂纸)、磨石、 小镜子、牙刷等。
小结:篆刻的最基本工具和材料
1、石材 2、刻刀 3、字典 4、印泥
第三节 篆刻的刀法
一、书画印章的三种形式:
1、朱文:白底红字。一般是笔 划少的用朱文要圆润挺拔,忌瘦枯 无肉。
2、白文:—— 红底白字
如汉印式,横竖划要在方整中带有圆 意,笔划转角处要圆中带有方意(但不 得有棱角)。要粗壮豪爽,忌虚弱臃肿。
(二)其他印章材料
如象牙、金,银,铜,牛角,竹、树根,黄杨木等都可,不 过要先学石章为基础,再刻上述印章。
(三)印章材料的选择
选印石主要从质地、色彩、体量三方面入手。 • 质地以细、冻、实、纯为上。 • “细”—— 即质地细腻,手感特别光滑,外观上有油腻感。 • “冻”—— 即透明度好,山口一带的灯光冻,蓝花青田,封
一、 印章材料与选择(续)
4、巴林石(叶蜡石)
产于内蒙,巴林石隶属叶腊石,石质细润,通灵清亮,质地 细洁,光彩灿烂,颜色妩媚温柔,似婴儿之肌肤,娇嫩无比。 巴林鸡血石、巴林福黄石、巴林冻石、巴林彩石、巴林图案 石五大类。巴林鸡血石。是巴林石中的极品,其石质地温润 坚实,石上斑斑血迹聚散有致,红光照人,犹如红霞映月, 锦上添花。新近开采大块鸡血石,其色彩对比强烈,光彩可 人,分外夺目。有人称巴林极品石是集“寿山田黄”之尊, 溶“昌化鸡血石”之艳,蕴“青田封门青”之雅的印坛奇葩, 其评价正可为巴林石之写照。
七、印规
盖印用‘印规’可以便盖的印不歪不偏,而且还可以重盖。
八、印泥
印泥以厚亮细腻、色彩鲜明苍老者为上品。有朱 砂等效种。齐白石称紫红砂制印泥为最好。全国以 杭州西泠印社及漳州出产的印泥最负盛名。印泥只 要细腻色鲜不渗油者即可应用。用印泥要经常拌搅, 使印油和印色均匀,冬天怕冻,勿放在过冷的地方。

篆刻高中版教案模板范文

篆刻高中版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材:《美术鉴赏》教学目标:1. 了解篆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2. 掌握篆刻的基本技法,学会区分阴文与阳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 通过实践操作,激发学生对篆刻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篆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篆刻的基本技法,包括刀法、印石的选择、刻印步骤等。

3. 阴文与阳文的区分。

教学难点:1. 刀法的运用和力度控制。

2. 刻印步骤的熟练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具:各种字体的碑帖、名家书法作品、狼毫小楷、刻刀、章料(青田石等)、宣纸、砚、墨、印泥、砂纸(粗细两种)、圆镜、毛刷等。

2. 学具:刻刀、毛笔、墨、青田石或肥皂、土豆、橡皮等,砂纸、小圆镜、小牙刷、毛刷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篆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展示一些著名的篆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思考。

二、新课讲授1. 讲解篆刻的基本技法,包括刀法、印石的选择、刻印步骤等。

2. 讲解阴文与阳文的区别,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理解。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字体进行篆刻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刀法、力度等问题。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篆刻基本技法,提问学生阴文与阳文的区别。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二、实践操作1. 学生根据上节课的学习内容,继续进行篆刻练习。

2. 教师提供一些有代表性的篆刻作品,引导学生进行仿刻。

三、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篆刻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

2. 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鼓励大家互相学习。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篆刻艺术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继续练习篆刻,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美术教师资格《篆书欣赏》答辩题目及解析

高中美术教师资格《篆书欣赏》答辩题目及解析

高中美术《篆书欣赏》答辩题目及解析一、请说一说你在本课中是如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参考答案】首先,在本课中,我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并查阅资料、学生分工合作、在不占用学生课余时间的情况下收集有关篆书的文化历史常识和知识,了解其随着时间和科技以及审美的提高字形、章法发生的改变。

其次,设疑引导。

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寻找差异和变化,积累审美经验,认识字形的变化。

最后,发表看法。

学生对篆书有一定认识后,我会鼓励学生主动欣赏金文、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大胆向全班阐述本组的鉴赏结论。

学生在孜孜不断的求知,组织发表语言看法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

总而言之,审美能力需要文化知识的积淀,更是提高素养的必经之路。

二、请简要介绍一下“书法”沿袭。

【参考答案】首先,字体的复杂性。

汉字的历史形态本身是丰富多样的。

从最初的甲骨文、到商周的金文、到秦汉的篆书、隶书、草书、汉代以后的行书、楷书,还有处于这些形态之间的各种过渡样式,各种历史形态和过渡样式之间,又是既有区别更有联系的,彼此之间进行沟通的可能性极大。

可谓林林总总,自身构成了复杂多变的系统。

其次,结构的可塑性。

汉字作为记录工具,每个字都有其构形上的基本要求,以保证字义识读的准确性。

但是,这个要求并不是僵化的。

只要保持其点划和结构的相互位置关系基本稳定,其正斜、长短、方圆等等,在处理时都有很大的灵活性。

因此具体到每一个书写者的笔下,汉字的形体总是千变万化而非千人一面的,即使是清代馆阁体也不例外。

再次,点划的多样性。

每种汉字字体,都有相应的点划形态上的基本规范。

但这同结构一样,并不是僵化的。

在书写过程中,其具体形态具备极大的可塑性。

而汉字书法的书写工具----毛笔,在塑造点划形态上具有优越的性能。

两相结合,使得汉字书法艺术的基本形式元素----点划的形象,具有了无限的丰富性。

最后,篇章的综合性。

由单字、单词组织起来的汉字篇章,同其他文字的篇章一样,总是在符合语法的前提下,具有无限组合的可能。

中国的书法与篆刻艺术

中国的书法与篆刻艺术
篆刻流派:浙派、徽派、海派等,各具特色
书法与篆刻的传承与创新:历代书法家和篆刻家的艺术探索与风格演变
地域文化对书法与篆刻风格的影响:不同地区的书法与篆刻风格各异,反映了地域文化的特 色
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
书法与篆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书法与篆刻在形式和内容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宋:宋代篆刻艺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以 文彭、何震为代表的篆刻家,他们的作品在章法、 刀法等方面都有所创新,被誉为“徽宗御书”。
添加 标题
元:元代篆刻艺术逐渐走向成熟,出现了以赵孟 頫为代表的篆刻家,他的作品在章法、刀法等方 面都有所创新,对后世篆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添加 标题
明:明代篆刻艺术进入了繁荣时期,出现了以文 征明、文彭为代表的文人篆刻家,他们的作品在 章法、刀法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 术风格。
中国的书法与篆 刻艺术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目 录
Part One.
添加目录标题
Part Two.
书法的发展历程
Part Three.
篆刻的历史演变
Part Four.
书法与篆刻的艺 术特点
Part Five.
书法与篆刻在现 代社会的应用与 传承
Part One
添加章节标题
Part Two
独立的书体
代表作品:秦 始皇统一中国 后,颁行的标 准字体小篆, 成为篆刻艺术
的重要源头
意义:篆刻艺术 是中国传统文化 的瑰宝,其历史 演变过程体现了 中华民族的文化
传承与发展
秦汉时期的繁荣
篆刻艺术在秦汉时期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 发展,成为当时社会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一美术鉴赏知识专题教案新人教版

高一美术鉴赏知识专题教案新人教版

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高一美术鉴赏知识专题教案新人教版【鉴赏基础基础知识】1.美术作品的分类:根据艺术门类分为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摄影六大类。

依照美术在形式语言上的不同特征分为:以写实性客观再现为主的“具象艺术”、以写意性主观表现为主的“意象艺术”、以艺术语言本体性表现为主的“抽象艺术”。

2.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美术所使用的、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形象和形式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特征就是具体性和形象性。

广义的说,参与美术作品表达的一切都有语言的属性,狭义的说则是指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两方面。

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就是点、线、面、色。

为了把语言元素组织体现出来,美术又形成了自己的语言表达手段,在西方绘画中就是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等;中国画中就是笔墨、章法、皴法等。

3.具象艺术:⑴具象艺术的突出特点首先是它的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

按照我们所看到的客观世界来描绘对象。

⑵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即具象艺术是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的创造来表达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和观念。

⑶具象艺术的情节性,又称叙事性。

即具象艺术中往往蕴含着一个或多个故事情节,它可以用文字语言直接来讲述或描述。

4.怎样鉴赏具象艺术?⑴首先是要分辨出它是肖像作品还是主题性作品。

肖像就是它表现的是历史上的具体的人,而主题性作品更具广泛的代表性,是一个时代甚至一个民族的历史写照。

⑵再者就要看作品的环境表现,因为在具象美术作品中,典型形象是与典型环境相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

对于具象形象来说,主题的表达只有通过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才能做到。

5.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⑴意象艺术:意象艺术不以纯客观表现为目的,重在表达艺术家主观世界,这种特点使其成为一种介于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之间的综合性艺术类型。

⑵作品形象的怪异性。

意象美术更倾向于心理真实而不是眼见得真实传达,尽管它可能怪异丑陋,但它在艺术上却更集中更典型。

6.抽象艺术是一种用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进行独立创作的美术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书法篆刻重点难点中国书法源源流长,它是一门传统文化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我们应该学习和掌握好书法这一博大精深的民族艺术。

要了解和认识中国书法,有以下重点需要掌握:(1)了解我国书法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包括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

(2)掌握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的书体特征。

(3)进行名作赏析。

篆刻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艺术,历史悠久。

我们应该明确篆刻的含义、历史以及工具材料,并能进行名作赏析。

知识归纳书 法一、概述1.中国书法的特点: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符号化与具象性的统一;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2.中国书法的类别。

(1)按字体分,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2)按字迹显示的材料分,有甲骨文、金文、简牍书、石刻文、纸本书等。

(3)按书法风格分,有王(羲之)体、欧(阳询)体、颜(真卿)体、柳(公权)体、()苏(轼)体、赵(孟頫)体、董(其昌)体等(4)按书法的幅式、形式分,有中堂、斗方、条幅、条屏、对联、横披、扇面、册页等。

3.中国书法的发展:中国书法已有3000多年的发展历史,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划分为若干历史发展阶段:(1)先秦书法 。

自有汉字产生至秦朝之前的文字,都属于“篆”字中的“大篆”。

我们现在能见到的书法作品主要有甲骨文、青铜文、石刻文、帛书和简书。

(2)秦代书法 。

秦始皇统一中国,颁布“书同文”政策,以小篆推行天下,与大篆相对应的小篆产生了。

(3)汉代书法。

汉代初期,篆书仍是正体,但汉字的隶变趋势在发展,西汉晚期,这种隶变已逐渐完成,这标志着汉字由“古文字”到“今文字”的演变完成。

到东汉时期,隶书作为一种字体和书体已完全成熟。

(4)魏晋南北朝书法。

这一时期是楷书及与之相应的行书、草书逐渐发展成熟的时期。

并出现了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的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高峰。

(5)隋唐书法。

隋唐时期,楷书、行书、草书通行天下。

尤其是楷书达到完全成熟。

唐揩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光辉篇章。

(6)宋代书法。

宋代仕人对唐代书法的“尚法”有所改变,文人在行草书方面崇尚自然率意的情趣,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宋人“尚意”(7)元代书法。

元代书家对宋代的“尚意”书风有所不满,提倡学古人,发晋唐,被人称课标要求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的书法、篆刻作品,学习和了解中国书法和篆刻艺术发展的基本过程及其与中国传统为复古。

赵孟是元代最有代表性的楷书名家。

(8)明代书法。

明初朝廷各类文书,多用规整的小楷,楷法精到纯熟,称为“台阁体”。

明中期出现了“吴门书派”。

明晚期出现放逸书风,一些文人追求个性,喜作大幅草书。

(9)清代书法。

清代出现了类似明朝的“台阁体”的“馆阁体”书法。

与“馆阁体”大异其趣的是扬州八怪的书法。

(10)近现代书法。

受西方现代科学与文化的影响,中国书法的实用功能逐渐减弱。

二、篆书发展:我们现在见到的最早的篆书,也是最早的成系统的汉字是甲骨文。

到商周时期出现金文,春秋战国时期还有石鼓文、简牍书、帛书等,这些都属于大篆,秦以后篆书经过统一规范称小篆,又称秦篆。

特征:笔法单纯;字体略长;章法变化篆书名作西周《散氏盘铭》西周《虢季子白盘铭》春秋《侯马盟书》秦《石鼓文》秦《虎符》清邓石如《唐诗集句》三、隶书发展:隶书萌芽于战国时代,经过秦、西汉时期的发展演变,到东汉时代已经完全成熟。

特征:点画;结体;章法隶书名作:东汉《石门颂》东汉《乙英碑》东汉《礼器碑》东汉《西岳华山庙碑》东汉《曹全碑》东汉《史晨碑》东汉《张迁碑》清伊秉绶《节临〈张迁碑〉》清何绍基《五言联》四、楷书发展:楷书萌生于东汉,从魏晋开始取代隶书而成为通行的正体汉字,到唐代达到完全成熟。

“唐揩”被后人视为楷书的经典。

唐碑、魏碑是两类不同风格的楷书。

特征:点画精到、结字方正、章法规整楷书名作:唐欧阳询《化度寺碑》唐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唐颜真卿《颜勤礼碑》唐柳公权《玄秘塔碑》元赵孟頫《三门记》五、行书发展:行书又称“行狎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

是楷书便捷化的书写形态,行书萌生于东汉。

成熟于东晋。

特征:点画或减或连;结字规整中求变化;行书章法,竖成行而横不成列,讲究行气,注重字与字上下之间,行与行左右之间的顾盼,布局上显示规整中的率真与自然行书名作:《兰亭序》王羲之给《兰亭诗集》所作的序言《祭侄文稿》唐朝颜真卿书《黄州寒食诗帖》苏轼《云麾将军李思训碑》唐朝李邕撰文并书《苏轼重九词》董其昌书。

六、草书发展:草书的发端可追溯到秦以前,单草书真正成型并趋于成熟是在汉魏晋时期特征:点画简;章法变;结构活草书名作:王羲之《十七贴》孙过庭《书谱》怀素《自叙贴》黄庭坚《诸上座贴》祝允明《春日醉卧诗卷》篆刻一、篆刻的含义篆刻是指镌刻印章的统称。

印章字体一般采用篆书,先写后刻,故称篆刻,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门类。

二、篆刻的历史早在奴隶社会,印章作为交接凭信的一种工具,与社会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

春秋战国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发展和政权的发展,印章在各个领域广泛使用。

唐代已有文人的斋号印出现,宋代文人画兴起,画家开始在作品落款时盖上自己的印章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性,但宋元时期文人画家几乎都是不会镌刻,他们写好印文,然后请高手匠人镌刻,直到明清时期,文人才真正介入篆刻创作。

三、印章的历史名称玺-秦代以后,玺为皇帝专用印-秦汉时期官方印章统称印章-两汉官印和魏晋六朝将军印被称为章印章-汉武帝时期开始印和章连称为印章印信-汉魏的大量私印称印信四、篆刻的工具和材料古代用于印章的材料有金、玉、铜、象牙、陶、骨、石等;工具:刻刀、笔墨纸砚、砂纸、镜子、刷子、拓包等;印石:青田石、寿山石、冻石、鸡血石等。

1.学习篆书是篆刻的基础,参考书有《说文解字》、《金文编》等。

2.章法是篆刻的核心。

“六法论”中的“经营位置”在此适用(疏可走马,密不通风)。

3.刀法是完成篆刻的手段:冲刀法、切刀法、单刀、双刀。

4.篆刻的阴、阳文:阴文又称白文,即红地白字;阳文又称朱文,即白地红字。

跟踪练习一、填空题1.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最古老的成体系的文字是____________。

2.唐代楷书达到完全成熟,楷书名家辈出,风格多样,显示了楷书发展的最高成就,所以__________被后人视为楷书的经典。

3.唐以后楷书作为“正体”为历代所重,元代________是唐以后最有影响的楷书名家。

4.明朝初期,朝廷应用文书,多用规整的小楷,楷法精到纯熟,被称为“________”5.伊秉绶是清代人,以擅写_____书而著名.6.楷书发展成熟以后,出现了名垂后世的楷书大家,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欧颜柳赵”四大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人。

7.印章字体一般采用__________书,先写后刻,故称篆刻。

8.篆刻中的阴文又称_________文,阳文又称_________文。

二、选择题1.青铜铭文是一种书体形态吗?()A.是 B.不是2.先秦书法基本上属于()A.大篆 B.小篆 C.行书3.哪个朝代的隶书体现了隶书的最高水平?( )A.秦 B.汉 C.唐 D.宋4.宋人尚意,一改唐人尚法,苏、黄、米、蔡等书法名家都以重意趣的()见长。

A.篆 B.隶 C.楷 D.行草5.邓石如是清代中期杰出的书法家,他的代表作品是( )A.《兰亭序》 B.《胆巴碑》 C.《石门颂》 D.《唐诗集句》6.《石门颂》属于哪种书体?(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7.何绍基是清代著名隶书法家,其代表作是( )A.《五言联》 B.《节临<张迁碑>》 C.《兰亭序》 D.《史晨碑》8.魏碑是()的一种。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9.下面对楷书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体略长 B.点画精到 C.结字方正 D.章法规整10.下面哪件是颜真卿的作品?A.《化度寺碑》 B.《颜勤礼碑》 C.《玄秘塔碑》 D.《三门记》11.判断以下说法:甲骨文属于篆书()A.正确 B.错误12.汉字文化源远流长,下面四件书法作品的字体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楷书、行书、隶书、篆书 B.行书、楷书、篆书、隶书C.隶书、行书、篆书、楷书 D.行书、隶书、篆书、楷书13.王羲之(今山东临沂人)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兰亭序》是他的代表作品,其书体为()A.楷书 B.行书 C.隶书 D.草书九:书法·篆刻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甲骨文 2.唐楷 3.赵孟頫 4.台阁体 5.隶书6.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7.篆书 8.白文朱文二、选择题1.A 2.A 3.B 4.D 5.D 6.B 7.A 8.C 9.A 10.B 11.A 12.D 13.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