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_张盼盼_汪京强
浅谈福建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

浅谈福建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一、福建省旅游资源的竞争力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其中著名的武夷山、泉州古城、土楼群等景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武夷山以其绝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茶文化闻名于世,每年吸引了大量茶文化爱好者和户外运动爱好者前来朝圣。
泉州古城则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吸引了众多历史文化爱好者和传统建筑爱好者。
土楼群作为福建特色的建筑,展示了古代福建人的智慧和勤劳,成为了独特的旅游景点。
福建省还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海岛资源,如福建土楼文化、福建南少林寺、厦门鼓浪屿等,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随着国内外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福建省的旅游市场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近年来,福建省不断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力度,大力推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不断提升福建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福建省政府不断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积极组织各类旅游活动和宣传推广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福建的风土人情。
福建省的旅游市场也在不断健康发展,各类旅游企业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提升旅游体验和满意度。
福建省还不断强化旅游市场监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游客的权益,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夯实基础。
福建省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人文历史,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福建省政府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积极推进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打造绿色旅游品牌,提升福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福建省还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管理和维护,不断提升旅游景区的环境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
福建省的旅游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各类旅游服务机构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员工素质,传播福建的文化,提升福建的形象。
福建省还积极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建立健全旅游服务体系,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满足游客不断增长的需求。
福建省还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专业、周到的服务。
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对策研究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兴起,文旅融合成为近年来发展的热门话题。
福建省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潜力,文旅融合发展的前景广阔。
要实现文旅融合的良好发展,需要制定相应对策来解决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入手,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期为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1.福建省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资源丰富,全省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古老的建筑、寺庙、园林、雕塑等文化遗产层出不穷,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2.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电影、音乐、书画、手工艺等文化产品和项目层出不穷,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3.文旅融合发展初具规模,一些景区和旅游企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紧密,推出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不过,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1.文旅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升,目前文旅融合的深度还不够,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之间的融合程度不够高,需要更好地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互补。
2.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之间的协同发展还不够紧密,多数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还处于分散的状态,没有形成联动效应。
3.文旅融合发展中还存在诸多政策和管理问题,需要更好地制定相关政策和规范,促进文旅融合的健康发展。
1.加强政策引导和引导资金投入。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文旅融合的支持力度,制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应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文旅融合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金融资源。
2.加大文旅融合示范项目建设力度。
通过资助和扶持一些文旅融合示范项目的建设,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鼓励打造一批有代表性的文旅融合产业集群,形成示范效应。
3.加强产业培育和扶持力度。
建立文旅融合发展的产业扶持机制,鼓励各类文化产业与旅游企业开展合作,并为文旅融合项目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扶持、政策倾斜等方面的支持。
浅谈福建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

浅谈福建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引言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自然风光优美的地方。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福建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日益蓬勃的态势,成为福建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
随着全球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福建省旅游产业面临着激烈的国际和国内竞争,其竞争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探讨福建省旅游产业的竞争力现状及相应对策,为福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福建省旅游产业的现状分析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福建省旅游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福建省旅游业已成为全省第三大支柱产业,年收入超过千亿。
尤其是在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方面,福建省位居全国前列。
2. 旅游资源丰富福建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古迹、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
如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武夷山、鼓浪屿等著名景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3. 文化底蕴深厚福建省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建筑艺术等富有异域风情,让游客在体验独特文化魅力的可以感受到福建人民的淳朴和友善。
4. 旅游基础设施完善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福建省的旅游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力提升。
各地景区、酒店、交通等配套设施逐渐完善,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1. 品牌建设不够相对于其他旅游大省,福建省在旅游品牌建设上存在较大的差距。
虽然有武夷山、鼓浪屿等知名景点,但整体知名度还有待提高,国际市场影响力不够强。
2. 旅游产品创新不足目前福建省的旅游产品主要以自然风光和宗教文化为主,缺少多样性和个性化,无法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产品创新力有待加强。
3. 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一些地方的旅游服务水平还不够高,包括景区管理、酒店住宿、导游服务等方面,存在管理混乱、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需要加大管理力度。
4. 盈利能力有限虽然旅游收入规模不断扩大,但与其他旅游大省相比,福建省的旅游业盈利能力相对较低,利润空间有限。
三、提升福建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对策1. 品牌建设和推广加大对福建省旅游品牌的建设和推广力度,提升福建旅游的国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增强福建旅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吸引力。
浅谈福建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

浅谈福建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不少地方的旅游产业也日益兴盛。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一个以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资源为主的地方。
福建省旅游产业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福建省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也需要不断提升。
本文将从地理资源、文化资源、旅游产品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对福建省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进行研究。
一、地理资源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境内山川秀美,河流纵横,风景如画,尤以五岳(武夷山、黄山、衡山、华山、泰山)为代表。
福建省还有岛屿众多,尤其以鼓浪屿最为著名,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
这些地理资源为福建省的旅游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独特优势。
二、文化资源三、旅游产品福建省的旅游产品丰富多样,包括自然景点、文化遗产、乡村旅游等。
武夷山、鼓浪屿、土楼等景点是福建省旅游的一张“名片”,备受游客喜爱。
福建省还有多样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包括农家乐、农耕体验等,可以为游客带来别样的乐趣。
这些旅游产品丰富多样,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为福建省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四、市场营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营销是传播旅游目的地形象和推广旅游产品的重要手段。
福建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市场营销活动,通过宣传推广,吸引更多游客到福建旅游观光。
每年福建省都会举办不同形式的旅游推广活动,向游客展示福建省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文化魅力。
福建省还不断推动旅游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体验,增强市场竞争力。
福建省旅游产业具有丰富的地理资源和文化资源,拥有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积极的市场营销策略,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福建省旅游产业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环境问题、服务质量、行业规范等。
福建省旅游产业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旅游设施,提升服务质量,树立品牌形象,以提升竞争力。
福建省还应加强产业协同发展,实现旅游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打造全域旅游发展体系,提升综合竞争力。
浅谈福建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

浅谈福建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福建省旅游产业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众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游览,是促进福建省经济发展和推动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然而随着全球旅游市场的竞争加剧,福建省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因此,研究福建省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提高其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福建省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旅游资源丰富,形态多样福建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厦门鼓浪屿、武夷山、泉州开元寺等,形态多样,涵盖了山水田园、人文历史、海滨浪漫等多个领域,这使得福建省的旅游产业具有其他省市难以比拟的优势。
二、旅游配套设施完善,服务水平高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福建省的旅游配套设施已经初步建立,包括交通、餐饮、住宿、游览等。
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有了很大提升,对游客服务态度友好、专业技能水平高,使得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极高。
三、市场竞争激烈,创新动力强随着国内外旅游市场的竞争加剧,福建省的旅游产业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这种竞争不仅在于价格、服务等方面的比拼,更在于福建省旅游产业自身的发展和创新的能力。
福建省旅游产业在不断探索新的旅游产品、新的营销模式、新的数字化手段等方面下足了功夫,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四、文化底蕴深厚,吸引游客总之,福建省旅游产业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完善的服务体系、市场竞争激烈、创新动力强等特点,这些都为福建省旅游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中占据了比较有利的地位。
然而,福建省旅游产业在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经济效益不高、服务品质需改善等。
因此,福建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包括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等。
医疗旅游、文旅融合等新的发展模式将是福建省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方向,通过不断吸纳丰富的文化元素和创新的服务模式,提升福建省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进一步推动福建省的经济社会发展。
福建旅游市场发展研究

福建旅游市场发展研究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位旅游接待大国与第四位旅游客源输出国。
在《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海峡西岸旅游区排名第一,这充分显示了海峡西岸旅游区在中国旅游发展格局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国务院2009年5月4日召开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区域之后中国区域经济又一个重要增长极。
福建省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将为福建旅游的进一步腾飞创造条件。
(一)福建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分析1、福建入境旅游增势良好,海峡旅游品牌效应提升,台胞市场高速增长,外国人市场稳步扩大,港澳市场增速平稳,欧洲、大洋洲正逐渐成为我省外国人市场的新增长区域,入境旅游目的主要以观光休闲为主。
2011年全省共接待入境游客首次突破四百万大关,高达427.42万人次,同比增长16.1%,其中:接待台湾同胞185.07万人次,增长17.9%;外国人140.02万人次,增长21.5%;港澳同胞102.33万人次,增长6.7%。
福建省传统的亚洲市场接待量依然占主导地位,全年接待亚洲入境游客为76.93万人次,同比增长38.7%,比上年同期扩大34.2个百分点,占全省接待入境游客总量的20.7%,占外国人市场总量的54.9%,分别比上年同期扩大5.6和6.8个百分点。
美洲市场受美国经济恢复缓慢、失业率较高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有所下降,而大洋洲、亚洲、欧洲和非洲均保持较大增幅,分别达:50.0%、38.7%、37.1%和32.2%。
表1—1 2011年福建入境旅游接待人数情况资料来源:福建旅游局数据收集整理得出。
表1—2 2012年1-3月中国入境旅游外国人人数(按目的分)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收集整理得出。
2、2011年,福建国内旅游市场稳步扩大,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双双跃上新台阶。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主题旅游实验课程学习效果探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主题旅游实验课程学习效果探究
刘建华;汪京强;丁鑫
【期刊名称】《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年(卷),期】2018(037)006
【摘要】传统的旅游教育难以培育出符合21世纪旅游业需求的人才,而主题实验
课程开设的目的正是实现学校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培养面向社会的旅游专业复合型
人才.运用内容分析法对60份主题实验课程的实验心得文本进行分析,提炼出实验
心得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且能够代表学生学习效果的10个标准,分别为:收获、团队、感谢、成长、疲惫、回忆、快乐、不舍、复杂和友谊.通过对这些标准的分析,总结
学生在主题实验课程学习期间的效果及心态变化,并对课程老师的实验教学提出建议.
【总页数】4页(P178-180,184)
【作者】刘建华;汪京强;丁鑫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福建泉州362021;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福建泉州362021;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深度学习国内研究综述 [J], 陈双敏; 张燕
2.基于内容分析法的碎片化学习研究综述 [J], 李莎莎
3.基于SPSS内容分析法的高一地理学习适应性研究——以广州市岭南画派纪念中学为例 [J], 何羽帆
4.我国学习型社会研究的进展与未来展望
——基于NVivo的内容分析法 [J], 孙立新;宋雨昕
5.基于内容分析法的音频类英语学习资源研究——以喜马拉雅APP英语学习板块为例 [J], 宋雪莹;王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准扶贫背景下旅行社参与乡村旅游的杠杆作用初探——基于福州永泰县与南平浦城县的对比分析

162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院级学科建设一流课程建设项目《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案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983—),男,福建福州人,硕士,讲师。
研究方向:旅游规划开发。
国内旅游收入(亿元)2008年2009年86909851119571423016660195422288826129908643853445139875981120214441702200324062798349545716033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8年2016年2017年2018年40000300002000010000国内旅游人数(万人次)图1 福建省统计局2008年-2018年福建省国内旅游发展情况市场在不断探索实践中逐渐形成更加多元的旅行社与乡村旅游的合作模式,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乡村旅游发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可以看作“旅游+”概念下的具体现象,并以“旅”的形式概况探讨。
“旅行社+”模式没有固定的模式形态,以旅行社的参与运营为核心,有效发挥旅行社在整个旅游业中的地位优势,通过吸引各旅游产业等实体经济与互联网大数据等虚拟多元因素,作用于乡村旅游目标市场,进而产生相对应的”模式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现实意义”模式顺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符合时代背景。
随着旅游法、“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各项旅游方针政策的颁布、修订和实施,对旅行社设立和经营政策不断调整,在注册资本、经营许可审批、质量保证金的变更和动态管理等方面提供了支持,方便了乡村地区旅行社接待网点、客源组织和接待服务。
据携程网、大众点评网等统计,仅永泰和浦城两县近10年来新增旅行社均占现有登记旅行社数量“旅行社+”模式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积极参与新农村产业融合提升,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转移调动农村劳动力,从而实现精准扶贫。
随着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和旅游企业集团化规模化发展,旅行社正在主动参与乡村旅游发图2 “旅行社+”模式参与乡村旅游建设杠杆作用四象图通过当前产业发展的新动态新形式可以发现,“旅行社模式参与乡村旅游杠杆作用有效发挥,杠杆架设、使用由以下几个具体部分组成:旅游发展规划作为“支点”是整个杠杆架设的关键,直接决定杠杆实施的效果;“旅行社+”模式参与乡村旅游过程的人力资源、运营资金、基础设施和运营设备等作为“杠杆”,关联和应用效果越好,杠杆强度越强,直接影响能力传递撬动效果;“旅行社+”模式参与下,乡村旅游杠杆作用还涉及“发力点”“作用力”“摩擦力”“力度”等具体问题,对应的是“旅行社+”模式在当前产业发展过程中各关联要素的相互影响,有待于今后的研究继续深化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 年 10018.45 1132.62 12236.53 33437 9851 4954.24 19577 422 76121 754.55 626 162.2123
2010 年 11785.21 1337.45 14737.12 40025 11957 5627.99 21781 374 77153 784.16 718 199.6529
(二)灰色关联度的测算。基于数据计算结果的科学性和准
确性,本文将定义关联度 0.7≤r<1 为高度关联,0.4≤r<0.7 为
中度相关,0<r<0.4 为低度关联。
1、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由于旅游产业影响因素
各自具有各自的计量单位,不同的量纲和数量级不便于比较,
所以在计算各因素关联度之前,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
2011 年 2.384 2.332 2.679 2.581 2.504 2.646 2.022 1.047 1.458 1.514 1.363 3.262
2012 年 2.840 2.798 3.006 2.875 2.931 3.047 2.277 1.083 1.505 1.593 1.476 3.853
2005 年 X01 1.000 X02 1.000 X1 1.000 X2 1.000 X3 1.000 X4 1.000 X5 1.000 X6 1.000 X7 1.000 X8 1.000 X9 1.000 X10 1.000
2006 年 1.192 1.149 1.157 1.150 1.193 1.149 1.116 1.214 1.067 1.056 1.097 1.260
本文摘自南方论刊
福建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文 / 张盼盼 汪京强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 福建·泉州)
[提要] 生态文明作为国家五位一体布局的战略决策之 一,为旅游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福建省旅游产业紧密围绕建 设“清新福建”的战略方针,在响应国家政策的同时,保持平稳 和快速发展态势。本文基于生态文明理论基础,选取 2005~ 2014 年福建省旅游产业发展相关数据,以旅游收入和旅游人 数作为参考数列,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福建省旅游产业及其 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影响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的因素 排名,并对福建省旅游产业发展进行相关预测,以期为福建省 旅游产业未来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2007 年 1.413 1.426 1.411 1.150 1.415 1.442 1.258 1.169 1.155 1.113 1.109 1.539
表 2 各影响因子原始数据无量纲化
2008 年 1.506 1.481 1.651 1.621 1.529 1.695 1.458 1.183 1.308 1.186 1.157 1.804
2011 年 14022.43 1597.78 17560.18 47377 14230 6632.06 24907 377 81082 883.66 702 242.2264
2012 年 16704 1916.94 19701.78 52763 16660 7636.72 28055 390 83725 929.95 760 286.1244
处理。本文采用初值化计算方法,其计算公式为:Xi′=XI/x(1 1)= (x′(1 1),x′(1 2),…,x′(1 n)),(i=1,2,…,m),计算结果如表 2 所 示。(表 2)
2、求差数列,从而确定极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各被
评价对象序列与最优参考序列的绝对差序列。计算公式为:
△(i k)= x(0 k)-x()i(k) ,△ =(△(i 1),△(i 2),… ,△(i n)),(i = 1,2,…,m),极差最大值等于 2.945,极差最小值等于 0.000,具
421 64244
X8(万人) 583.69 616.43 649.79
X9(个)
515Βιβλιοθήκη 565571X10(万辆) 74.2611 93.5410 114.3059
数据来源:福建省 2005~2014 年统计年鉴
2008 年 8855.38 1014.55 10823.01 29755 8690 4249.59 17961 426 72742 692.24 596 133.9836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旅游业有了长足发展,2014 年全省 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23,433 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 2,707.67 亿 元,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旅游产业作为 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在其发展过程中人们看到的往往是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却 忽略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随着生态文明被提升为国 家经济战略决策的高度,旅游产业部门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 号召。为了更好地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需要进行 开发和营运方式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生态文明理论为其提 供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思路。本文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 础,依据旅游产业发展的特点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福建省旅游资源丰富,灿烂多样,现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 遗产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世界自然遗产与世界地 质公园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宁德白水洋、太姥山、白云山,以及 海上花园温馨厦门、温泉古都有福之州、海上丝路文化泉州、朝 圣妈祖平安湄州、成功起点光辉古田、滨海火山日出东山、东海 麒麟神奇平潭等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丰富的旅游资源为福建 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优势。在福建省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对 旅游业和相关部门产业的关联度、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等进行 准确的预测是十分重要的。从宏观层面来看,可以为经济主管 部门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从微 观层面来看,可以根据对人数的预测为合理配置资源、获得最
关键词:生态文明;灰色系统理论;旅游产业;福建 基金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生态文明视角下福建省 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研究”(2014B204)资助;华侨大学哲学社会 科学青年学者成长工程项目(12SKGC-QT18)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灰色关联和灰色预测的福建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收录日期:2016 年 9 月 18 日 DOI:10.13665/ki.hzjjykj.2016.20.001
X1(亿元) 6554.69 7583.85 9248.53
X2(元)
18353
X3(万人次) 5684
21105 6779
25582 8041
X4(亿元) 2506.40 2880.32 3613.74
X5(元)
12321 13753 15505
X6(个) X7(万人)
360 55615
437 59369
测方法较多,其中灰色数列预测模型是对时间序列变量的预 测。GM(1,1)模型是最常用的一种灰色模型,由一个单变量的 一阶微分方程构成。
二、福建省旅游产业发展灰色关联计算 旅游产业是关联带动性较强的产业,围绕食、住、行、游、 购、娱六大旅游要素,与信息服务、交通运输、旅游制品、饮食保 健等关联,由众多行业组成的综合性产业或产业群。且随着旅 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业也从初期的第三产业逐渐向产业上游及 工业和农业方向溯源前进,最后融入整个地区经济整体之中, 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一)旅游产业影响因素关联指标的选取和构建。为了使计 算结果更加科学,更符合实际,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根据科学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 上将福建省旅游接待人数(X01)和旅游收入(X02)作为参考数 列,选取旅行社数量(X9)、星级饭店数量(X6)、国内旅游人数 (X3)、国内生产总值(X1)、第三产业增加值(X4)、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X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5)、民用汽车拥有量 (X10)、客运量(X7)、第三产业从业人数(X8)等十个指标作为 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将影响因素的参考数列和比较 数列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具体情况如表 1 所示。(表 1)
,k =
1,2,…,n;i=1,2,…,m。详细的计算结果如表 4 所示。(表 4)
4、计算关联度。计算每个经济发展相关指标关联系数的平
表 1 旅游业主要影响因子原始数据
因素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X01(万人次) 5881.31 7008.28 8309.87
X02(亿元) 685.23 787.64 976.99
2009 年 1.703 1.653 1.867 1.822 1.733 1.977 1.589 1.172 1.369 1.293 1.216 2.184
2010 年 2.004 1.952 2.248 2.181 2.104 2.245 1.768 1.039 1.387 1.343 1.394 2.689
2013 年 20054.16 2286.47 21868.49 58145 19542 8508.03 28174 404 56965 940.56 771 334.9445
2014 年 23433 2707.67 24055.76 63472 22888 9525.49 30722 374 60765 1021.04 800 388.4930
体的计算结果如表 3 所示。(表 3)
3、求关联系数。在计算灰色关联系数时,一般取分辨系数
ρ=0.5(0<ρ<1),则计算公式为:
εi
(k)=
minmin x(0 k)-x(i k) +ρmaxmax x(0 k)-x(i k) x(0 k)-x(i k) +ρmaxmax x(0 k)-x(i k)
高收益、降低管理风险和制定经营计划提供依据。本文通过运 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福建省近 10 年的旅游产业及其影响因素进 行分析和研究,从而为福建省旅游产业的持续和稳步发展提供 借鉴和参考价值。
一、相关理论基础 (一)生态文明理论。生态文明是人们生态意识提高和当今 生态环境现状的客观要求,是 21 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 势,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人 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需要的也正是 人与自然的共同协调发展,二者不谋而合。因此,将生态文明理 论应用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中,不仅有助于旅游资源开发、 管理方式的转变,同样对我国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起着指导作 用,可以说生态文明对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或缺 的重要价值。例如,学者陈英(2009)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当 前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环境和经济问题,站在环境效益、社 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同发展的高度提出了发展旅游循环经济 和生态化产业的观点。朱艳(2012)从循环经济理论出发,指出 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和促进旅游循环经济,以旅游微循 环模式为核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回收和再利用资源来 减少旅游业对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 调发展的有机统一。种种成果说明,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引入到 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是很有必要的。 (二)灰色系统理论。灰色系统理论最早出现在控制领域, 是由华中理工大学邓聚龙教授于 1982 年提出的,经过 20 多年 的发展引起了不少海内外学者的关注。目前,灰色系统理论已 经成为我国科学、社会、技术和经济等众多领域中进行规划控 制、预测、评估、系统分析中重要的应用方法之一。所谓的灰色 系统理论(GS 或 GST)以系统为指导,是一种研究少数据、贫信 息不确定性问题的新方法。由于旅游产业涉及食、住、行、游、 购、娱等六个方面,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旅游者的偏好、收入 水平、旅游交通的区位条件等都会影响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 产业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不太确定的巨大的灰色系统,而这 些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也表现出了明显的灰色性。所 以,可以把旅游市场看作是灰色系统来研究。灰色系统理论中 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在不完全的信息中,对所要分析研究的 各种因素,通过一定的数据处理,在随机的因素序列间找出它 们的关联性,发现主要矛盾,找到主要特性和主要影响因素。灰 色系统建模方法采用以区间及区间运算为代表的灰数处理,是 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目前主要用于灰色预测和决策。灰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