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前讨论

合集下载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手术步骤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手术步骤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手术步骤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这名字听着有点吓人,对吧?别担心,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手术的步骤,轻松一点,毕竟手术不是洪水猛兽,咱们得用轻松的心态来面对。

想象一下,这就像是一场厨房里的大厨秀,只不过主角换成了外科医生,菜品是咱们的胆道系统。

1. 准备阶段1.1 术前准备在手术之前,医生会先做一些准备工作。

患者通常会在手术前进行各种检查,比如超声波、CT扫描,看看胆道有没有什么问题。

这就像是一个大侦探在侦查犯罪现场,先要搞清楚情况嘛。

接下来,患者会被要求禁食,听到这个可别太悲伤,可能是为了让你在手术时肚子里不闹腾,毕竟谁也不想在关键时刻来个“肚子咕咕叫”的戏码。

1.2 麻醉到了手术当天,患者会被带到手术室。

哎呀,那个地方看起来有点冷清,白色的墙壁,亮闪闪的灯,医生们都忙得不可开交。

这时候,麻醉师会给你打麻醉,别担心,这可是个温柔的“催眠师”,一眨眼你就睡着了,等你再醒来,手术就完成了。

2. 手术步骤2.1 进入腹腔一切准备就绪后,医生就开始动手了。

首先,他们会在腹部打几个小孔,咱们就叫它“入口”吧。

像是在给你的肚子开个小窗户,方便医生们进去查看情况。

接着,医生会用气体将腹腔撑起来,这样视野更清晰。

听上去有点像给气球充气,虽然感觉有点奇怪,但其实这是为了更好地观察胆管。

2.2 探查胆管当腹腔撑开后,医生就会用腹腔镜进入,真是个高科技的“小侦探”。

通过这个镜头,医生能清楚地看到胆管的情况,甚至可以看得很细致。

就像看电影一样,屏幕上会出现各种胆管的“特写镜头”,如果发现有结石或其他问题,医生就会采取措施,比如用工具把结石取出来。

这一过程可真是考验医生的技术,像极了玩拼图,得一块块拼好。

3. 收尾阶段3.1 结束手术手术完成后,医生会小心翼翼地将器械取出,再把小孔缝合好。

整个过程就像是一个精致的手工艺品制作,细致入微。

然后,医生会把你转移到恢复室,继续观察你的情况。

这时你可能会有点迷迷糊糊,但没关系,医生会照顾你的,像个贴心的大厨,一直在旁边守护。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肝胆知识)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肝胆知识)

胆相关
18
操作体会和注意事项
6.胆道镜易损坏:过度弯曲或弯曲状态下强行通过 取石篮;要点是进退、旋转、弯曲配合
胆相关
19
操作体会和注意事项
7.取石轻柔、准确,避免胆道损伤 及拉碎结石; 注意胆道冲洗压力, 20cmH2O或盐水吊瓶悬高于病人1m。 压力过高可造成胆道感染, 小结石易冲至肝内遗漏
胆相关
胆相关
9
一期缝合与留置T管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 对比
P<0.01,Z=2.75 说明存在差异,一期缝合更安全,降低了胆漏、胆道出血、狭窄等
胆相关
10
一期缝合与留置T管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 对比
P=0.11,Z=1.61 说明无明显差异,未有统计学意义
胆相关
11
Meta分析结果、结论
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明显差 异;而在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
11.引流管放置:温氏孔粘连应分离, 引流管前端应放于温氏孔内1.0cm左右, 引流管顺弧度由深至浅斜行引出, 手术结束时边放气腹边观察引流管 位置及长度是否适宜,随时调整。
胆相关
24
操作体会和注意事项
12.建议使用可吸收夹夹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有合成夹压迫十二指肠形成 内瘘的报道。夹闭时注意与胆管的安全距离、注意施夹角度,避免胆管压迫。 丝线结扎胆囊管利于调整结扎位置,减少胆囊管残留,降低远期小胆囊形成 机率,避免胆管压迫。
胆相关
28
LC+postoperative ERCP
优势:
术后ERCP对于LC术中偶然发现且不能即时行LCBDE的CBDS或LC术
后胆管残石是重要补救治疗措施;
劣势:
1)缺点在于对ERCP的操作成功率的要求较高,需要极力避免取 石失败,如果ERCP取石失败,患者需行第三次手术治疗,而有研 究资料显示ERCP选择性插管失败率达4-18%。2)即使术后ERCP成 功相对于同步治疗其住院时间也明显延长。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手术配合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手术配合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手术配合【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中的手术配合技巧。

方法术中医护配合,于腹腔镜下行胆总管切开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术,缝合胆总管或胆总管t管引流。

结果:34例患者中,4例因胆道镜取石困难中转开腹,术后无胆漏,均痊愈出院。

术中要求护士熟悉手术步骤,掌握专科特殊器械的使用。

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术式。

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器械的清洗、保养及润滑是手术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内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手术配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4例中男15例,女19例,年龄15~81岁,平均56岁;术前经b超、ct或ercp等确诊为胆总管结石或胆总管扩张,28例合并有胆囊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结石的有4例,2例合并有胆管炎,单纯胆总管下端狭窄2例;胆总管结石为单发或多发(2~8粒),3例为泥沙样结石,胆总管直径11~29mm;均于气管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行胆总管缝合的有18例,腹腔镜下放置t管引流16例。

1.2手术方法(1)气管插管全麻后头高位,四点穿刺戳孔。

(2)夹住胆囊底向右前方牵拉,分离解剖胆囊三角,生物夹或钛夹夹闭胆囊动脉钛夹后切断,胆囊管施夹后不切断,抓钳提起胆囊颈,向上牵引显露肝十二指肠韧带。

(3)电凝钩切开胆总管前腹膜,显露胆总管,用细针穿刺胆总管,抽出胆汁证实后,用钩状电极在预定切开部位纵行电凝出一道切开线,用钩剪,在胆总管前壁纵行剪开长8~20 mm的切口,吸出溢出的胆汁,标本袋置于胆总管切口右侧。

(4)先用分离钳或取石钳夹取结石,装入标本袋以免散落遗漏于腹腔,从剑突旁套管伸入纤维胆道镜探查胆管,网篮套石取出。

(5)胆道镜观察十二指肠乳头,注水过程中有开闭蠕动,并能通过5mm胆道镜或7号胆道探条。

缝合胆总管切口,3-0带针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胆总管壁,观察缝合口有无胆汁渗漏。

总结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LCBDE)的手术护理

总结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LCBDE)的手术护理

总结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LCBDE)的手术护理目的:探讨并总结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LCBDE)的手术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

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例经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患者,在患者手术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开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讨。

结果:12例经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患者开展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后,手术顺利完成,并且后期随访所有的12例经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患者都全部恢复健康。

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19.10±28.10)分钟,住院一星期后全部出院,术后一个月、二个月进行了常规造影检测,发现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

结论:经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好,同时手术创伤非常小,对患者会造成的影响较小,患者术后恢复比较快,住院时间也比较短,只要做好术前、术中和术后治疗工作和护理工作开展,能够确保手术效果得到保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标签:总结;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手术护理;护理效果随着我国临床医学技术的发展,我国最近几年的手术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将微创技术发展作为一个新的发展项目加以临床应用和改善,经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成为一种新的手术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12例经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患者,在患者手术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开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讨,现资料统计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3年9月-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例经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患者,男性患者5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43岁到75岁之间,平均年龄(59.00±3.00)岁。

其中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2例,胆总管结石并发左肝胆管结石患者2例,患者在手术开始之前都出现一些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发热等临床症状[1],同时患者在开展手术之前都进行了详细的临床诊断,确定患者是属于胆总管结石患者。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取石技巧探讨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取石技巧探讨
技 巧探讨
陆 昌友 ,李 自刚 ,黄 君
( 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 民医院 肝胆外科 ,四川 宜宾 6 4 0 4 0 0)
『 要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 总管探查术(p rso i cmmo i ut x lrt n L B E 的取石技 巧。 摘 1 aoc pc o a nb e c poa o , C D ) ld e i 方 法 对我 院肝胆外科 9 例 术 中应用胆道镜行 L B E的临床 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9 例 患者均在腹腔镜下 4 C D 4 完成胆 囊切 除和胆 总管切开取石 , 总管一期缝合或 T管引流术;手术 时间为 1 ~25h 住 院时间为 5~ 胆 . . , 5 1 , 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L B 0d C DE在技术上是安全 可行 的,运用胆道镜常规 器械取石 可取得 良好 的I
行胆 囊切 除后 , 电凝 游离 出胆 总管前 壁 , 在其上 段纵
行剪 开前 壁长 约 08~1 m, . . c 采用直 接取 石 、 尿管 8 输
导管 加压 冲洗 、 网篮取 石 、 网篮 头捣碎 结石 或用 活检 钳 咬碎 结 石 等方 法 取净 结 石 。胆 道 无 明显 充 血 、水
床效果 。
『 关键 词1腹腔镜 ;胆道探查术 ;胆总 管结石 ;探查取石 『 中图分 类号1R 5 . 67 4 『 文献标识码1B 『 文章编号110 —9 4(0 20 —0 50 0 715 2 1) 1 7 —2 0
近年来 随 着腹腔 镜技 术 的广泛 开展 , 临床外 科 医
h ,住 院时 间为 5~1 。术 后 2 0d 4h下床 活 动并进 流
质饮食 , 8—7 依 情况 拔 出腹腔 引流管 。全组病 例 4 2h
无胆漏 、 出血 、 胆道残余结石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现状与评价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现状与评价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现状与评价摘要:胆结石作为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其主要包括有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这一病症在我国的发病率交稿,其中成年人的发病率约在7.0%—10.0%左右。

在医学上的记录汇总,传统的胆结石的治疗方法是对患者本身,进行开腹手术,这种手术不仅仅对患者本身的创伤较大,伤口的恢复率较低,同时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

但是现如今,随着我国在微创外科技术上的不断发展,微创化这一新兴的手术方法已经成为了治疗胆结石的主要方法。

目前,LCBDE(即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已经成为了我国在治疗胆结石上最为常用的方法,本文针对这一方法的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现状;评价引言:随着LCBDE这一技术的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人在治疗这一病症的时候,都会选择这一技术,1.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适应对象目前,随着我国的医疗技术越发的成熟,在有关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这一手术方面上,可以使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根据现在的医学现象可以将适应对象分为以下几种:(1)病人患有原发性或总管结石者继发性胆总管结石;(2)病人患有原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因为无胆管出现狭窄的情况,所以可以选用经胆道镜来进行取石,在治疗这一病症的时候,无需作胆管成形或者选择内引流者;(3)患者的胆管结石出现有梗阻性黄疽或者患者患有急性胆管炎者。

但是目前来看,在我国如果患者的上腹部进行过多次手术或者病人患有胆道手术史,那么不属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适应对象,如果对于这类病人进行手术的话,不仅仅是手术的难度高、风险大,同时进行开腹手术之后的并发症出现率会高。

与此同时,患者本身的内外胆管狭窄或者胆道取石困难的患者也不适合进行这一手术。

2.腹腔镜下胆总管在探查取石中的手术技巧目前LCBDE技术是医学上以微创技术这一医学技术作为技术基础进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兴的手术技术,这一技术在手术的目的上与传统的治疗的胆结石的手术(开腹手术)目的相同,但是在技术上更为高科技,也为医生提供了更高的便利,让患者在术前和术后都能够减少自身机理的损伤和痛苦。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36例诊治体会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36例诊治体会

龄 2 ~6 岁 , 6 8 平均 4 8岁 。右 上 腹 痛 1 5天 ~1 。 0年
皮肤、 巩膜不同程度黄染 2 例 。肝功能受损 2 例 , 2 7
总胆红 素 3. 253t / , 接 胆 红素 2. 85 2 1. a L 直 3 6 ml 11 3— 18 c0/, 2. Ⅱ 1L丙氨 酸转 氨酶 9 57 / 。B超 检查 1 8 8U L 示 胆囊 炎 、 囊 结石 , 总 管 扩 张 75—1.m 发 胆 胆 . 85 m, 现 胆总 管结石 2 , 发 现结 石 1 例 。进 一 步 C 5例 未 1 T 检 查发 现胆总 管结 石 2 例 , 发现结 石 9 。 7 未 例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胆总管探查取石
本 院 自 20 年 6月 至 20 04 06年 6月共 行 腹 腔镜 胆 总 管 探 查 ( a锄 s叩i C Lp c c 0 Bl ut xl — idc Epo e e r tnL B E 取石 术 3 例 , l ,C D ) o 6 现报 告 如下 。
3 讨 论
12 手术方法 .
全麻 , 常规“ 四孔” 法建立气腹 , 其
中锁骨中线肋弓下切 口应偏向上 内侧 , 垂直于胆囊 管胆总管交 界处, 这样有利 于胆道镜探 查及取石 。 分离胆 囊 三 角 , 囊 管 靠 壶 腹 部 钛 夹 夹 闭 暂 不 切 胆
断, 游离 胆囊 管及 胆 总管 上 段 、 总 管下 段 , 据病 肝 根 人 不 同情 况 选 择 经 胆 囊 管 探 查 或 经 胆 囊 管 胆 总管 交界 处切 开 探 查 或 直 接 行 胆 总 管 切 开 探 查 。经 胆 囊 管者要 求胆 囊 管直 径 在 05m 以上 , 道镜 可 直 .c 胆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与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的对照研究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与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的对照研究

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患者 4 5例作 为研 究组和 同期行腹腔镜 下胆 总管切 开取石术 ( L C B D E) 患者 4 5例作 为对照 组, 比较 分析 2组 患者 术后护理 。结果 研 究组较对照组术后肛 门排 气时间早 , 恢复正常 生活 时间更快 , 输液量相对较 少, 住 院时间更短 ( 均 P< 0 . 0 5 ) , 护
理 简单 , 研 究组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作程序 , 具有极 高的临床 推广价值。
关键词 : 腹腔镜检查 ; 胆 总 管探 查 ; 护 理
腹腔镜下经胆 囊管行胆 总管探查 , 能有效避 免放 置 T管 带来的一 系列弊端 , 简化护理 工
中图分类号 : 1 1 4 7 3 . 6
文献标识码 : B
了长期胆汁外引 流对 肠肝 循环 造成 的影 响 。它 降低 了并 发
症的发生 , 减轻 了患者 的痛苦 ,缩 短 了住 院 时间 。而且 患 者术
后恢复明显较快 , 几 乎可达腹 腔镜胆囊切除术相 同效果 , 且患者 主观感受普遍满意 。 3 . 3 腹 腔镜下经胆 囊管 胆 总管探 查术 后 总输 液量 、 术 后肛 门 排气 时间 、 恢复正 常活动 时间 、 住 院时 间都优 于传 统腹 腔 镜胆 ( . 4 - s ) 总 管探查术 , 术后 并 发 症 发生 率 相对 较 低 , 护 理 简单 , 很 有 临
表 1 2组 临床指标 比较
床 推广价 值 , 可 以使 更 多 患 者 从 现 代 微 创 外 科 发 展 进 步 中
受益。 参 考 文 献
1 屠巍巍 , 杜 卫 东. 腹 腔镜 胆 总管探 查术 后胆 漏的诊 疗进 展 [ J ] . 中国微创外科 杂志, 2 0 0 8 , 8 ( 1 ) : 9 2— 9 5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时间:2020年03月16日08时30分讨论地点:外三科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陈涛副主任医师、林玉泽副主任医师、曹志刚副主任医师、张子豪主治医师、张铭主治医师、田昊医师、杨松霖医师。

主持人:陈涛副主任医师
田昊医师汇报病史:患者老年男性,因“上腹反复疼痛1+年”入院,入院情况,查体:体温36.3℃脉搏7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8/73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精神欠佳,急性病容,表情痛苦,查体合作,回答切题。

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气管居中,颈部,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叩诊无异常,听诊无干湿啰音。

心率74次/分,心界不大,节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

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坦,腹软,未扪及确切包块,右上腹轻度深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墨菲征阴性,叩呈轻度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脊柱四肢无畸形。

双膝腱反射存在,克尼格氏征阴性,巴彬斯基氏征阴性。

彩超示: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伴肝内外胆管扩张。

胸部CT:1.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伴肺大疱形成 2.双肺下叶斑片状,考虑感染 3.双肺纤维条索及粟粒结节影4.主动脉瓣钙化5.肝内胆管扩张。

胆囊多发结石。

肝外胆管多发结石,肝外胆管扩张。

肝左叶囊性病灶,囊肿?拟行手术治疗,今提出讨论。

陈涛副主任医师总结意见:患者老年男性,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诊断明确,保守治疗无效,有确切手术指征,现经抗感染对症治疗,复查胸部CT炎症吸收,可近期手术治疗,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故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路,与患者沟通手术风险,告知详细手术风险见手术同意书,术中、术后需注意:熟悉解剖,仔细操作,防止损伤邻近组织,术中灵活处置,规范操作,确保手术成功。

术后严密观察,注意有无胆漏等表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可如期手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