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与绝缘体

合集下载

判断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

判断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

判断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导体和绝缘体是电学中常见的两类物质,它们在导电性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下面将从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导电机制、实验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1.导体:导体指的是对电流有较好导电性能的物质。

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可以自由移动,当电场作用在导体上时,导体内的电子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自由移动,形成电流。

常用金属如铜、铝等都是良好的导体。

2.绝缘体:绝缘体指的是对电流具有较差导电性能的物质。

绝缘体中的电子束缚在原子或分子中,不能自由移动。

当电场作用在绝缘体上时,绝缘体中的电子无法自由移动,电流几乎不产生。

常见的绝缘体有橡胶、玻璃、塑料等。

二、导电机制导体和绝缘体的导电机制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也是它们导电性能不同的重要原因。

1.导体的导电机制:导体中的原子或分子具有较少的价电子,这些价电子处于杂质或替代原子中,即稀有价电子。

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将会加速运动,并形成电流。

导体的导电性能与其自由电子的数量和迁移率有关,自由电子的数量越多、迁移率越高,导体的导电性能越好。

2.绝缘体的导电机制:绝缘体中的原子或分子处于稳定的能级上,没有或者几乎没有自由电子。

因此,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绝缘体内的电子无法自由移动,电流几乎不产生。

绝缘体的导电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分子结构和能带结构。

绝缘体中通常存在价带和导带,两者之间的能隙非常大,电子激发到导带的能量需要很大的外能的输入。

三、判断导体和绝缘体的实验方法1.导电性测试:可以通过在电导率测量仪上将试样连接电极,然后应用电场,测量电导率以判断物质是否是导体,导电率越大,代表物质导电性能越好。

2.绝缘性测试:可以通过在一个较高电压下,将试样放在两个电极之间,观察是否出现电火花来判断物质是否是绝缘体。

如果没有电火花,则表示该物质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能。

3.电阻率测量:通过测量试样的电阻值或电阻率来判断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的电阻较低,而绝缘体的电阻一般较高。

【物理知识点】常见的绝缘体和导体

【物理知识点】常见的绝缘体和导体

【物理知识点】常见的绝缘体和导体善于传导电流的物质称为导体,不善于传导电流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导体中存在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带电物质微粒,称为载流子。

1、金属是最常见的一类导体,例如铝、铁、铜、银等,大部分金属都是导体。

金属原子最外层的价电子很容易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留下的正离子(原子实)形成规则的点阵。

金属中自由电子的浓度很大,所以金属导体的电导率通常比其他导体材料的大。

金属导体的电阻率一般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在极低温度下,某些金属与合金的电阻率将消失而转化为“超导体”。

2、第二类常见的导体是电解质的溶液,例如酸、碱、盐水溶液。

其载流子是正负离子。

实验发现,大部分纯液体虽然也能离解,但离解程度很小,因而不是导体。

3、电离的气体也能导电,被称为气体导体,其中的载流子是电子和正负离子。

通常情形下,气体是良好的绝缘体。

如果借助于外界原因,如加热或用X射线、γ射线或紫外线照射,可使气体分子离解,因而电离的气体便成为导体。

绝缘体的种类很多:第一类是固体,如塑料、橡胶、玻璃,陶瓷、琥珀等;第二类是液体,如各种天然矿物油、硅油、三氯联苯等; 第三类是气体,如空气、二氧化碳、六氟化硫等。

生活中的玻璃棒、玻璃杯、塑料尺、橡皮、木块、尖刀柄、食用油等都是常见的绝缘体。

导体是指电阻率很小且易于传导电流的物质。

导体中存在大量可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称为载流子。

在外电场作用下,载流子作定向运动,形成明显的电流。

绝缘体是一种可以阻止热(热绝缘体)或电荷(电绝缘体)流动的物质。

电绝缘体的相对物质就是导体和半导体,他们可以让电荷通畅的流动(注:严格意义上说,半导体也是一种绝缘体,因为在低温下他会阻止电荷的流动,除非在半导体中掺杂了其他原子,这些原子可以释放出多余的电荷来承载电流)。

术语电绝缘体与电介质有相同的意思,但是两种术语分别用在不同的领域中。

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热绝缘体,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不可能存在的。

然而,有一些材料(如二氧化硅)就非常接近真正的电绝缘体,从而产生了闪存技术。

导体与绝缘体(完美版)课件

导体与绝缘体(完美版)课件
集成电路
在电子设备中,导体如金、银、铜等用于制造集 成电路,实现电子信号的传输和处理。
连接器
导体用于制造各种连接器,如电线、电缆和插头 等,实现电路的连接和断开。
散热器
在电子设备中,导体如铝、铜等用于制造散热器 ,帮助设备在高负荷运行时散发多余的热量。
金属导体的其他应用
电磁铁
利用导体的导电性,电磁铁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如工业自动化 、门禁系统等。
纳米材料在导体与绝缘体中的应用
纳米导体的研究与应用
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纳米导体在电子器件、传感器、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的应用逐渐普及,为微 型化、高效化的技术发展提供支持。
纳米绝缘体的研究与应用
纳米绝缘体在电子封装、微电子器件制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高绝缘性、小尺寸效应和特殊结构等特 性为绝缘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新型绝缘体材料
新型绝缘体材料如氮化硼、氧化铝等,具有高绝缘性、耐高温和轻量化等特点, 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制造、高温环境下的绝缘需求。
高温超导体的研究与应用
高温超导体的发现
近年来,高温超导体成为研究的热点 ,它们在一定的温度下能够实现零电 阻,为能源传输和存储领域带来巨大 的潜力。
高温超导体的应用
随着研究的深入,高温超导体在电力 传输、磁悬浮列车、磁共振成像等领 域的应用逐渐成为现实,为人类生活 带来便利。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定 向移动,形成电流。
3
CATALOGUE
绝缘体的绝缘原理
气体绝缘原理
气体分子结构
气体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核外 的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形成稳
定的分子结构。
气体绝缘原理
在正常状态下,气体分子中的电 子被原子核牢牢束缚,无法自由 移动。当电场施加时,气体分子 中的电子难以克服原子核的束缚

导体和绝缘体课件

导体和绝缘体课件
应用实例。
此外,在电子设备的生产过程中 ,绝缘材料还被用于制造绝缘层 、绝缘垫片、绝缘胶带等,以确 保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绝缘材料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绝缘材料的应用也十分 广泛。例如,家用电器中的塑料外壳、 电饭煲的加热盘、电吹风的电机外壳等
都是绝缘材料的应用实例。
在建筑行业中,绝缘材料被用于制造电 气设备的保护套管、建筑物的隔热材料 等,以提高建筑物的电气安全性和节能
绝缘材料的绝缘原理
绝缘材料通常具有高电阻率, 能够有效地阻止电流的通过。
绝缘材料的分子结构稳定,不 易发生电子转移,从而阻碍电 流的形成。
绝缘材料内部存在大量的空隙 和陷阱,能够捕获和限制电子 的运动,阻止电流的传导。
绝缘材料的性能指标
01
02
03
绝缘电阻
衡量绝缘材料阻止电流通 过的能力,数值越高,绝 缘性能越好。
绝缘体的定义和特性
定义
绝缘体是能够阻止电流通过的物 质。
特性
绝缘体具有低导电性或几乎不导 电,能够阻止电荷的传输。例如 塑料、橡胶、陶瓷等都是常见的 绝缘体。
导体和绝缘体的分类
导体分类
根据导电性能的不同,导体可分为良 导体和不良导体。良导体如铜、银等 ,不良导体如铁、铝等。
绝缘体分类
绝缘体可分为无机绝缘体和有机绝缘 体。无机绝缘体如陶瓷、玻璃等,有 机绝缘体如塑料、橡胶等。
非金属导体的应用
电线电缆
非金属导体如塑料、橡胶等常用 于制造电线电缆,因为它们的绝
缘性能好且成本较低。
导电涂料
非金属导体可以制成导电涂料,涂 覆在绝缘材料表面,实现导电功能 。
导热材料
某些非金属导体具有较好的导热性 能,如石

导体与绝缘体(完美版)

导体与绝缘体(完美版)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检测橡皮擦是否容易让电流通过的记录表
物体名称
预测
检测1
检测2
判断表明
橡皮擦

不亮

不亮

不亮
容易通过
不容易通过
√ √ √ √
实验二:检测10种物体的导电性
物体名称
预测
检测1
检测2
检测表明

不亮

不亮

不亮
容易导电
不容易导电
木条
回形针
一角硬币
纸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我们的检测记录
小组讨论2分钟
注意:认真倾听同学汇报,这是一种尊重他人的高尚品德。
汇报员准备汇报
导体
绝缘体
塑料片、干木条、气球、玻璃管
曲别针、铁钉、铜片、铝片
03
不容易使电通过
02
容易使电通过

像铜丝那样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像塑料那样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拓展思考:人体和水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添加标题
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好好保护这些绝缘材料。
02
03
添加标题
思考: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在安全用电方面,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呢?
1.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橡皮是否导电时,要先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 2.金属材料一般都是导体。..............................( ) 3.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好好的保护这些绝缘体。.........( ) 4.电线外面用塑料包裹,是因为塑料是绝缘体。( ) 5.不要用湿布擦拭电器、插座和开关,也不能用湿手触摸它们。..................................................( )

检测导体和绝缘体的一般方法

检测导体和绝缘体的一般方法

检测导体和绝缘体的一般方法
检测导体和绝缘体的一般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针尖测试:用尖细的导体(如金属针)轻轻接触待测物体表面,如果发生放电或电流流过,则表明该物体是导体,如果没有反应,则表明该物体是绝缘体。

2.电流检测:使用电流表或万用表测量电流。

将待测物体作为
电路的一部分,通过对其施加电压来测量电流。

如果电流流过,则表明该物体是导体,如果没有电流流过,则是绝缘体。

3.电阻检测:使用电阻表或万用表测量电阻。

将待测物体与一
个已知的电阻相连接,在施加电压的情况下测量整个电路的电阻。

如果电阻很小,则表明该物体是导体,如果电阻很大,则是绝缘体。

4.电容检测:使用电容表或万用表测量电容。

将待测物体与一
个已知的电容相连接,在施加电压或交流电的情况下测量整个电路的电容。

如果电容很小,则表明该物体是导体,如果电容很大,则是绝缘体。

5.材料特性检测:通过测试材料的导电性和绝缘性的特性来判断。

例如,导电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够传导电流;而绝缘材料则能够有效阻止电流的传导。

这些方法都是基于电学性质的检测方法,对于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有效地区分导体和绝缘体。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材料可能
具有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特性,例如半导体。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更专门的测试方法来鉴定。

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和绝缘体

思考:绝缘体和导体之间有没有绝对 的界限?哪些例子可以说明?

潮湿的空气是导体,干燥的空气是绝缘体。 低压电路中的绝缘体,在高压电路中可能成 为导体。


空气是绝缘体,但是电压很高的闪电,能穿 透空气到达地面。
绝缘 体,红炽状态 3.常温下玻璃是_____
导体 干燥的木头和空气 的玻璃是_____; 绝缘 体,受潮湿的木头和空气是 是____ ____ 导 体.这两个例子说明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界限 ____________________.
拉 紧
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
思考:
同一种物质的导电性能总是 不变的吗?
欧姆
手电筒中小灯泡电阻:几欧——十几欧
白炽灯电阻:几百欧——几千欧
人体正常电阻:104欧——105欧 人体潮湿电阻:103欧以下
电阻器
电阻器
电阻器
课后思考题:色环电阻上的颜色代表什么? 生活中电阻器的应用?
导体和绝缘体
物体的导电性能是不同的,能够 让电通过的材料叫导体。导体
不能让电通过的叫绝缘体.
绝缘体
讨论:1.将 表明这些物体 2.将 表明这些物体 体.
接入电路,电路中有电流, ,我们把它们叫做导体. 接入电路,电路中没有电流, ,我们把它们叫做绝缘
1.导体: 常见的导体有: 金属、石墨、人体、
绝缘体和导体在生活中的运用?

为了安全,我们经常把导体和绝缘体结合在 一起使用。普通的电线由铜线和包在外面的 塑料做成。插头和插座的内部是金属,外壳 是塑料。
导 线
橡胶塑料
铜芯
导线
铜芯
橡胶塑料

试电笔也叫测电笔,简称“电笔”。是一种 电工工具,用来测试电线中是否带电。笔体 中有一氖泡,测试时如果氖泡发光,说明导 线有电,或者为通路的火线。 试电笔中笔尖、 笔尾、为金属材料制成,笔杆为绝缘材料制 成。

电的导体与绝缘体定义

电的导体与绝缘体定义

电的导体与绝缘体定义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现代科技中,电的应用无处不在。

从为我们照亮房间的电灯,到驱动各种电子设备运行的电路,电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要理解电的传输和控制,就必须先了解电的导体和绝缘体这两个关键概念。

导体,简单来说,就是能够让电流较为容易通过的物质。

常见的导体有金属,比如铜、铝、银等。

为什么金属能成为良好的导体呢?这是因为金属内部的原子结构具有特殊的性质。

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比较自由,它们不像在其他物质中那样被紧紧束缚在原子周围。

这些自由电子能够在金属内部自由移动,当在金属两端加上电压时,这些自由电子就会在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从而形成电流。

铜是我们在电线中最常使用的导体材料之一。

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这使得它能够被拉成细长的导线,同时还能有效地传输电流,减少能量的损失。

除了金属,还有一些其他物质在特定条件下也能表现出良好的导电性,比如某些溶液,比如氯化钠溶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盐水)。

在溶液中,离子可以在电场的作用下移动,从而导电。

绝缘体则与导体相反,它们是那些很难让电流通过的物质。

常见的绝缘体有塑料、橡胶、玻璃、陶瓷等。

绝缘体的原子结构使得其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电子被紧紧束缚在原子周围,难以在外界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移动。

以塑料为例,它由大分子链组成,这些分子链之间的结合力很强,电子无法轻易地在其中移动,因此电流很难通过塑料。

橡胶也是一种常见的绝缘体,我们经常看到电线外面包裹着一层橡胶皮,就是利用橡胶的绝缘性能来保护我们免受电击的危险。

玻璃在通常情况下是绝缘体,但在高温等特殊条件下,它也可以变成导体。

这是因为高温会使玻璃中的原子获得更多的能量,部分电子可能会挣脱束缚而变得能够移动。

在实际应用中,导体和绝缘体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导体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让电器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而绝缘体则用于防止电流的泄漏和短路,保障我们的用电安全。

比如,在电线中,金属导线负责传输电流,而外面包裹的塑料或橡胶绝缘层则防止电流泄漏到周围环境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导体与绝缘体》是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节的内容。

它是研究物体导电性能的一篇探究型课文。

其教学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学会区分导体和绝缘体。

第二部分:寻找教室里物品的导体和绝缘体。

第三部分:认识人体和大地以及自然界的水也是导体,并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用电知识,规范自己的用电行为,注重用电安全。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制作简单电路的基础上进行,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其工作原理,知道有故障小灯泡不会亮,而没有故障就会亮。

运用到此课,如果物体导电,电流就会在通过物体时使小灯泡发亮;如果物体不导电,电流就不会通过物体,小灯泡也就不会发亮。

也就是说小灯泡发亮,物体是导体。

小灯泡不发亮,物体是绝缘体。

2、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能力:学习本课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归纳总结的能力并养成有序实验的好习惯。

实际上,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来独立计划、实验、总结来完成本科的学习,对于绝大部分学生而言还是有困难的,所以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来完成。

3、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心理:学生对实验比较感兴趣,都喜欢自己动手来操作,但是他们的实验习惯不是很好,所以还需要给学生制定一定的操作要求,使学生能够按规矩、有步骤的有序进行实验。

三、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1、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2、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

3、知道人体、大地和自然界的水也是导体
4、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二)过程与方法
能够预测10种材料的导电性能,在作出预测的基础上用电路检测器检验自己的预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尊重事实的精神。

2、认识到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是很重要的。

3、培养善于和他人合作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科学分工,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单
五、教学难点:学会用电路检测器检测10种物体的导电性能,并总结概括出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六、教学准备
教师:干电池、导线、小灯泡、螺丝刀、电工钳子、勺子、电路
检测器
学生:电路检测器、曲别针、塑料尺、铁钉、铜片、皮筋、干木条、玻璃片、橡皮、铝片、粉笔等。

七、教学手段:实物、投影、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演示实验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小礼物,它叫:简单电路,请看这里,如果把电池盒里放上电池,小灯泡会怎么样?(展台出示)学生猜测
2)师:哪位同学愿意说说小灯泡为什么会亮起来!
学生自由发言
2、设疑
1)师:现在老师用电工钳子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灯泡会……
学生预测
师:都同意小灯泡会熄灭吗?
生——同意。

师:我们来看看。

(演示剪断导线)
2)思考:小灯泡为什么灭了?
学生思考并发言
3、分别用三种连接方法重新连接电路
师:你们有什么办法重新接亮小灯泡?
师:我们把它接一接,让它重新亮起来,好不好?
生——好。

师:亮了吗?(师动手演示——连接导线的塑料皮)
生——没亮。

师:我们再来一次,亮了吗?(师动手演示——连接导线的塑料皮和铜线头)
生——没亮。

4、师:应该怎样接才能亮起来?
学生发言(相信学生经过刚才的实验能够说出要连接铜线)
师:我们来连连看,是不是这样的。

师:啊,真的亮了,真厉害,掌声鼓励一下。

5、得出结论
师:通过刚才这个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二)探究新知
1、师:也就是说电线里面的材料和外面的材料是不一样的,里面的铜线容易让电流通过,外面的塑料不容易让电流通过。

2、师:为了方便我们验证,老师变了个魔术,把简单电路变成了另外一个装置,它的名字叫:电路检测器。

用这个电路检测器就可以检测哪些物体可以使小灯泡亮,哪些物体不能使小灯泡发亮,同学们想不想看一下。

生:想。

3、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小勺是否能使小灯泡发亮
1)师:老师准备了一个勺子,请同学们猜猜看,勺子放在电路检测器上会是什么情况?
学生猜测
2)老师先给大家做个示范,请大家仔细观察。

师:咦,小灯泡亮了,看来勺子能使小灯泡变亮。

那么,其它物体呢?下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一位同学大声地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教师准备的材料)
(三)自主学习、合作展示
1、实验前进行预测
师:这几种材料能不能使小灯泡发亮呢?请同学们帮助老师检测一下。

在做实验前,老师还请大家做一个大胆的预测,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记录单,先找到预测一栏,同学们在小组里商量一下,你们认为是亮的,在亮的一栏打√,不亮的,在不亮的一栏√,听清楚了吗?
生:听清楚了
师:好,开始。

学生进行预测,填好记录单上的预测一栏,并汇报预测结果
2、提出实验要求
师:实践出真知,让我们用实验来检测吧,在实验前,老师要给大家提几点要求,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读一下(出示课件)
1)实验前做好分工,谁进行检测,谁记录、谁监督等,提高学习效率;
2)检查电路检测器是否可用;
3)从材料袋中把材料拿出来,一样一样检测;
4)每样材料至少检测两次;
5)实验完成后及时记录实验结果,把用过的学具放回原位。

师质疑:在检测前为什么要检验“电路检测器”的小灯泡是否发光?为什么要重复检测一次?
生:为了保证实验的正确率。

师: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还有一种材料需要同学们自己去找,填写在记录单的最后一栏。

3、分组实验检测身边的10种物体的导电性,并从中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1)鼓励学生大胆实验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提供的电源是两节干电池,它的电压对于我们是安全的,大家按照步骤,一定要实事求是,加快速度,看看哪组同学做的好。

让我们开始动手做实验吧。

2)分组进行检测,小组长进行分工
教师巡视
学生填写表格,完成实验
小组内统计检测结果
3)班内交流检测结果
师:好,我们所有的组都已经完成了,请最先完成的小组上台展示。

小组代表汇报,教师适当表扬评价
4)揭示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
孩子们,像曲别针、铁钉等容易使电通过的物体叫导体(板书:导体)
像干木条、塑料尺等不容易使电通过的物体叫绝缘体。

(板书:绝缘体)(出示课件)
师:通过实验,我们和许多导体和绝缘体交上了朋友。

(板书:和)
师:同学们,谁愿意说一说你的朋友导体有什么共同特点!(板书:导体)
生:都是金属。

师:观察的真仔细,除了金属,书中还向我们介绍了几种特殊的导体,请同学们把书打到42页,自己去寻找答案吧。

学生自主探究,了解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

(四)练习巩固
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想要考考大家,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
课件出示练习题
(五)进行安全用电教育
1、寻找教室里物品的导体和绝缘体
师:其实在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导体和绝缘体等着我们去发
现,现在老师给大家15秒时间比比看谁的眼睛最亮,观察一下教室里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

生:(找3-4名学生说一说,教师适当点评)
2、师:你真是个有心人。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由导体和绝缘体共同组成的物体还很多,比如开关、螺丝刀、电工钳子、插座等。

师:为什么要用这两种材料。

生:为了防止触电。

3、师:你真会思考,所以我们要保护好电器设施上的绝缘部分,注意用电安全。

(板书:安全用电)(课件:安全用电)
4、拓展练习:图中小朋友的做法正确吗?
师:让我们继续去接受挑战吧(出示课件)
1)在高压线下放风筝
2)攀爬电线杆。

3)用湿抹布擦拭电灯
4)用铅笔插插座
(六)总结
1、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师:你们可真了不起,知道这么多关于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让我们牢记心间,课后也向身边的人做一下宣传吧!
九、板书设计:
导体和绝缘体
猜测————验证



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